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談談佛法的「六根的認知」
  Posted on Mon 07 May 2007 by insights (2886 reads)

談談佛法的「六根的認知」

林崇安(法光雜誌,210期,2007)


為了滅除煩惱,佛法對心理的認知有很細膩的探究,一方面從定義、分類下手,一方面以「四句」來釐清觀念。現在就針對心王和心所來談談。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在接觸的當下就生起了心王和伴隨的心所。例如,耳根和聲音接觸的當下,有的人生起了耳識和伴隨的作意、受、信等心所。意根和法處接觸的當下,有的人生起了意識和伴隨的想、受、貪等心所。這種正面和負面的心理變化,透過六根,時時刻刻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心王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在認知的過程中,心王和心所都不會單獨生起而是一起生起的,這是一般所熟知的。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每一心王和伴隨的作意、受等心所一起生起,這整體的知覺要稱做什麼呢?漢傳佛教心理學對此不大談及,在藏傳心理學上將這種由色根生起的知覺,稱做色根知覺(dbang-shes);由意根生起的知覺,稱做意根知覺(yid-shes)。色根知覺又分眼根知覺(mig-shes)、耳根知覺(rna-shes)、鼻根知覺(sna-shes)、舌根知覺(lce-shes)、身根知覺(lus-shes)等五種知覺。眼根知覺分為眼識和伴隨眼識生起的心所二種。耳根知覺等也是如此。意根知覺則分為意識和伴隨意識生起的心所二種。色根知覺的定義是:依靠自己的不共增上緣色根而生起的覺知。意根知覺的定義是:依靠自己的不共增上緣意根而生起的覺知。

所以,知覺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法,可以分為心王、心所二類;也可以分為色根知覺、意根知覺二類。

有了這些基本的定義和分類,接著就可以用四句來釐清觀念並略作推理。例如,意識(yid-kyi-rnam-par-shes-pa)和意根知覺(yid-shes)是否相同?面對這一問題,「意識」和「意根知覺」的四句簡別,就可以派上用場:

(a)是意識、不是意根知覺:無。

(b)不是意識、是意根知覺:如,伴隨意識生起的貪。

(c)又是意識、又是意根知覺:如,意識。

(d)又不是意識、又不是意根知覺,如,伴隨眼識生起的受。

所以,「意識」和「意根知覺」之間只有三句成立。進一步,如果有人主張:「凡是意根知覺,都是意識」,那麼我們如何以理性來辯正?

首先,我們可以採用因明的「立式」來反駁,此時直接舉出一個例外(如,伴隨意識生起的貪)來作否證:

「凡是意根知覺,不都是意識,因為伴隨意識生起的貪,是意根知覺而不是意識故。」

或者,我們也可以採用因明的「破式」來駁斥:

「伴隨意識生起的貪,應是意識,因為是意根知覺故。周遍已許!」

同理,我們可以問:「苦受」和「舌根知覺」的四句簡別為何?發心是心王、還是心所呢?四念住是心王、還是心所呢?這些問題,透過因明論式的運用,我們可以一步步推理,釐清觀念,得到合理的解答。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