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內觀雜誌第52期
  Posted on Thu 06 Sep 2007 by RESP (3497 reads)

內觀雜誌第52期【2007年5月】

【本期重點】:禪修的理論與實踐六講,林崇安教授講於台北市佛教教青年會,2007。

禪修的理論與實踐第一講

覺性的培養

一、前言

現在是一個充滿壓力和煩惱的時代,幾乎只看到兩類人,一類是得意的人,活在正面的世間四法(得、譽、稱、樂)中。另一類是失意的人,活在負面的世間四法(失、毀、譏、苦)中。得意和失意,變來變去,擺脫不了憂苦的陰影。佛陀的出世,給出了滅苦的藥方。如果佛陀的正法是一普遍的真理,那這藥方就必定有效,必定經得起考驗,必定能滅除心靈的陰影。

二、心靈的藥方
 
(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3)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阿含經六○七)

○名稱:一乘道
無第二清淨道,這是純一的正道。
○功效:淨諸眾生
能令眾生得到究竟的清淨:
(1)令越憂悲(失、毀、譏、苦;得、譽、稱、樂):依思擇力,建立正見。
(2)滅(欲界之染)惱:依世間修習力,使正念相續。
(3)滅苦:依出世間修習力,正念相續並內觀無我。
(4)得如實法:獲得聖道及道果真實妙法。
○方法:修四念處
身身觀念處、受受觀念處、心心觀念處、法法觀念處。

三、修四念處

修四念處就是在生活中培養覺性。
當你清楚而持續地覺知自己身體的動作時,就是在修身念處。
當你清楚而持續地覺知自己感受的生滅時,就是在修受念處。
當你清楚而持續地覺知自己心識的變化時,就是在修心念處。
當你清楚而持續地覺知自己身心的無我時,就是在修法念處。
這種清楚而輕鬆的覺知就是覺性。覺性持續不斷時,稱做「正念相續」。
覺性持續不斷後,可以得到身輕安、心輕安、喜悅。進一步,在喜悅中以覺性持續地覺知自己身心的無常和無我。

四、結語

培養覺性的方法很簡單,也很安全,就在日常生活中,從覺知自己身體的動作開始,耐心地覺察自己的一舉一動,就像作科學的觀察實驗,深入地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煩惱來自這裡,滅除也就在這裡。最後,將洞見生命的實相,成為解脫自在的人。

―――――

禪修的理論與實踐第二講

禪修的原則和一個方法

(1)佛陀在《大念住經》中說:

比丘不論行往、歸來,正知而作;觀前、顧後,正知而作;
彎曲身體、伸展身體,正知而作;搭衣、持缽,正知而作;
食、飲、咀嚼、嘗味,正知而作;大、小便利,正知而作;
行、住、坐、臥、醒來、講話、靜默,都正知而作。

(2)禪修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正念、正知並放鬆。禪修者一旦能夠長期保持正念、正知並放鬆,那麼內心將感覺到喜悅、輕安,而得到生活中的定。
(3)現在,大家一起來經行而後坐禪。經行前,先在經行路徑的一端安置座椅,作為坐禪之用,而後站在路徑的一端,先放鬆身體:由頭頂慢慢往下覺察自己的身體,一直到腳指頭,而後開始輕鬆的行走,行走時只要一直覺知自己腳步的移動。雜念生起時,仍是一直回到覺知自己的移動,使這覺知延續不斷。至少三十分鐘後,可以改為坐禪,坐在座椅上,眼睛自然地張開,將注意力由頭頂慢慢往下放鬆到腳指頭,體會感受的無常和無我。一些時間後,再站起來繼續輕鬆地經行。如此不斷練習。
(4)在回家的途中、早上散步時、日常工作時,一直輕鬆地覺知自己肢體的移動,使這覺知延續不斷。一日又一日,耐心地回到覺知動作上;並定期以「覺知評量表」來督促自己,提升自己,終必有成。

―――――

禪修的理論與實踐第三講

六生喻經

【重點】:身念住。

【經典依據】:《雜阿含經》的第1171經。

有一時期,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園內有比丘們在這兒禪修著。每到黃昏的時候,比丘們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聆聽開示。這一天,佛陀說:
「就好像有一個人,來到一個空宅,捉到了六種不同的動物。
第一種是狗,其次是鳥,其次是毒蛇,其次是野干(狼類),又其次是失收摩羅(鱷魚),最後是獼猴。
他把這些捉到的動物,用六條繩子綁在一起。
那隻狗,喜歡跑入村莊。
那隻鳥,喜歡飛向天空。
那條蛇,喜歡爬進洞穴。
那隻野干,喜歡躲在墳塚。
那隻鱷魚,喜歡游向湖海。
那隻獼猴,喜歡住進山林。
這六種動物被繩子綁在一起,可是它們各有各的嗜好,各有喜歡的地方,厭惡其他的地方;現在被綁在一起,雖然各自用力,跑向自己喜歡的地方而不能脫離。最後剩下最有力氣的動物,拖往自己喜歡的方向,但是仍然無法掙脫繩索。」
佛陀說完譬喻後,接著說:
「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
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
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
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
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
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
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
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
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

說明:
一般人的六根都有「野性」,例如,眼根想看美色,耳根想聽美言,鼻根想聞香味,舌根想嚐美味,身根想觸柔軟的東西,意根想追求可意的對象;反過來,這六根對自己不喜歡的對象就生起厭惡和排斥的心理。
如果我們讓六根各自發揮,不去特別規範,各自發展,久了就有一根特別發達,例如,成為美術家,眼根就特別發達,對色彩、形狀,有特別的鑑賞能力;成為聲樂家,耳根就特別發達,對音色、音調,有特別的鑑賞能力;成為大廚師,舌根就特別發達,對美味、美食,有特別的鑑賞能力。
這些美術家、聲樂家、大廚師等,雖然某一根特別發達,其他五根好似降服了,但是面對生活時,仍然還是有煩惱的問題,心還是未安,還是未解決生命的問題。

佛陀為了使弟子們進一步知道如何解決這一根本問題,繼續以「六種動物」的譬喻作說明,他說:

「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

說明:
這意思是說,這人想要徹底解決煩惱的問題,就要把六種動物全都綁在一根堅固的大柱子上。這六種動物各自用力,雖想跑向自已喜歡的地方,不斷來回衝撞,只弄得筋疲力竭,無法脫離,因為被繩子綁在柱子上,最後只好乖乖依著柱子,寂息下來。

佛陀以這一譬喻,向弟子們指出如何解決六根的「野性」問題,所以接著說:

「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
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
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說明:
這意思是說,要徹底解決六根的「野性」問題,就要好好修習「身念處」:對自己身體的一舉一動都要念念分明,時時覺知。訓練久了,就能夠:眼睛看見可愛的色法時,不會生起貪愛的心理,眼睛看見不可愛的色法時,不會生起瞋恚的心理;同樣的,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意覺知到可愛的對象時,不會生起貪愛的心理,覺知到不可愛的對象時,不會生起瞋恚的心理。
所以,佛陀要弟子們努力地修行,多多安住於「身念處」,時時覺知自己當下的身體動作,把心綁在身體這根「大柱子」上,如此,不論六根如何野性,必可馴服下來,就如同那六種動物不論如何奮力掙扎,也終將乖乖依著柱子,寂息下來。

佛陀講完經後,所有聽講的比丘們都高高興興地遵行佛陀的教導。

―――――

禪修的理論與實踐第四講

觀受如風

【重點】:受念住。

【經典依據】:《雜阿含經》的第471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毘濕波風、鞞嵐婆風,薄風、厚風,乃至風輪起風。
(2b)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03)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輪起。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義說明】

一、轉門
又若有受,於依止中,生已破壞,消散不住,速歸遷謝;不經多時,相似相續而流轉者,應觀此受,猶若旋風。

二、差別門
又彼諸受自性(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所依(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染淨品別,當知名受品類差別。
有味受者(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諸世間受。
無味受者(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諸出世受。
依耽嗜受者(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於妙五欲諸染污受。
依出離受者(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即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

【禪修解說】

於緣起的流轉過程是「觸」、「受」、「愛、取、有」。「受」之後的「愛、取、有」就是貪瞋等煩惱和業,所以禪修時,必須在其源流的「受」下手,時時覺照自身的「受」是無常和無我,如此才能截斷後續的煩惱和業。

―――――

禪修的理論與實踐第五講

觀察緣起

【重點】:修止後,觀察緣起的流轉和還滅。止觀並進才能滅苦。

【經典依據】:《雜阿含經》的第283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2b)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
(2c)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3a)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3b)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3c)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3d)答言:「如是,世尊!」
(3e)「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義說明】

(一)流轉
1謂有世間非聰慧者,於現法中所造「新業」,如「小苦樹」。
2若彼世間非聰慧者,於能隨順諸漏處所,依現在世隨觀「愛味」,依過去世深生「顧戀」,依未來世專心「繫著」。
3如是住已,先所未斷一切貪愛,由數習故轉更「增長」。
4此非聰慧補特伽羅,欲令如是「後有小樹」復加滋茂,以「貪愛水」而恒溉灌,令如前說能感當來,取所得果,漸次圓滿。

(二)還滅
1若有多聞諸聖弟子,雖造有漏能感當來諸業小樹,然於能順煩惱諸行,無倒隨觀生滅法性,於斷、無欲及以滅界,無倒隨觀是寂靜性,損減彼業,不令增長,使其愛水亦皆消散。
2故聰慧者,不欲滋榮「後有小樹」,便斷其愛、愛緣取等。損壞如是「後有小樹」,尚令一切皆無所有,何況使其後更增長!

―――――

禪修的理論與實踐第六講

觀察無我

【重點】:法念住:修止後,觀察無我才能滅苦。

【經典依據】:南傳《相應部》蘊品第83經。

(1)如是我聞:爾時,具壽阿難住捨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2)於此,具壽阿難告諸比丘曰:「友,諸比丘!」
「友,唯然!」彼諸比丘應諾具壽阿難。
(3)具壽阿難曰:「具壽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於我等新參時,為所饒益極多。彼教誡我等,則以如是之教誡,謂:
a『友阿難!計取故有我,不取者則不計。以何計取故有我?不取者則不計耶?以計取色故有我,不取者則不計。
b以計取受、想、行、識故有我,不取者則不計。
c友阿難!譬如男女之壯年少年而好裝飾者,於清淨潔白之明鏡,及於明澄之水缽,以觀察自己之面相時,取之故見,不取者則不見。
d如是,友阿難!以取色故有我,不取者則不計。
e以計取受、想、行、識故有我,不取者則不計。
f友阿難!汝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友!是無常。』
g『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友!是無常。』……
h『乃至……應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者,則厭患色,厭患受、想、行、識,厭患者則離貪,離貪者則解脫,解脫者則生已解脫智,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4)具壽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於我等新參時,為所饒益極多。彼以教誡我等,則以如是之教誡,我由具壽富留那彌多羅尼子聞此說法,於法現觀。」

【經義說明】:我見差別門

(1)生起人我執:
分別我見為所依止生我慢者,謂由此見,觀自、他身,計有實我(註:生起人我執)。由此二種我見為依,發生我慢。
譬如清淨圓鏡,面上質像為依,發生影像;影像為依,於自依止發生劣、中、勝想。
如是由邪分別故,緣自依止我見為緣,a發生緣他依止我見。如依質像,發生影像。又此為緣b發生我慢,方他謂己或勝、或等、或劣。     
(2)生起法我執:
俱生我見為緣生我慢者,當知譬喻與前差別,如明眼人臨淨水器,自觀眼、耳(註:生起法我執)。       
(3)唯依善說:
此一切種薩迦耶見,唯依善說法毘奈耶方能永斷,非餘邪教。
(4)報恩:
如是如來及眾共知同梵行者,或諸弟子同梵行者,有大恩德。唯由如是一因緣故,名於大師或滅度後同梵行者「真實報恩」(註:以此法為四眾說)。
又由第二,謂若有能即依如是差別句義,為利益故,勤修正行(註:為得法眼淨),如是亦名「隨分報恩」,彼所希望未滿足故。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313號
1995年10月1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聯絡:320中壢市郵政信箱9-110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