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內觀雜誌第21期
  Posted on Sun 13 Mar 2005 by insights (3313 reads)
內觀雜誌第21期【2001年7月】

內觀雜誌第21期

【本期重點】:覺性的法談

覺性的故事(林崇安編著)

一、珠寶商的故事

1.將覺性提高後,我們才有能力以智慧與慈悲來面對生活中突發的事件。沒有覺性,我們就會被貪、瞋的習性拉著跑,做出錯誤的行為。
2.佛陀時期,舍衛城有一位珠寶商,能打造精美的首飾,家中養了一隻白鶴當寵物。有一位長老比丘,名字叫做「諦沙」,天天來這兒托缽。有一天,他照常來托缽,在珠寶商的店裡等著,這時,波斯匿王的使者送一顆紅寶石來加工,將寶石交到珠寶商的手裡就匆匆離去。珠寶商將寶石放在店內桌上,到裡面洗完手,出來一看寶石不見了。
3.他問家裡的人和長老,都說沒有拿。但是,他認為沒有其他外人,只有諦沙長老在場,因此一定是他拿去了。珠寶商的太太說:
「過去十二年多來,我沒有看過長老做錯過任何事。我們寧可接受國王的懲罰,也不要冤枉好人。」
4.但是珠寶商在焦慮與氣憤的當下,哪裡聽得進太太說的話,反而拿起棍子把長老打得頭破血流。店中的白鶴看到滴到地上的血就跑來吃,珠寶商這時正在氣頭上,一腳把白鶴踢死了。
5.諦沙長老看到白鶴死掉了,便勸珠寶商息怒,告訴他:當他進去洗手時,白鶴把紅寶石誤以為是食物吃進肚子裡了。
6.珠寶商把白鶴的肚子切開,果然找到了寶石,也知道自己做出了錯誤的行為,請求諦沙長老原諒。長老說:我對你始終沒有一絲恨意。
7.由於諦沙長老有強大的覺性,能以慈悲心看待白鶴,最初寧願自己的身體受苦,也不願白鶴被殺害。
8.珠寶商事後該怎麼辦呢?就應該好好培養覺性,改變自己的牛脾氣。只有在強大的覺性下,才能看清自己念頭的生起,當下才能切斷後續的怒氣,如此就不會做出錯誤的行為。否則,若沒有培養出覺性。

二、梵吉沙的故事

1.只有懊悔,或者找人來消災解厄,都是無濟於事,一旦面臨相同的狀況,又會一再重演悲劇。所以,最重要的事是我們要好好培養覺性。
2.禪修的目的,在於脫離三界的束縛,得到真正的自在,不被世間的各種現象所迷惑。佛陀時期,有一位婆羅門,名字叫做「梵吉沙」。他有一項特別的本領,只要將死人的頭蓋骨拍一拍,就知道這個死人是投生到天上、人間或是地獄。他的朋友們擁著他到各鄉市巡迴表演,村民們向梵吉沙詢問死去的親友們投生到何處去,問完後,有的給十元、二十元或一百元不等,一路下來,真的是財源滾滾。
2.有一天,梵吉沙來到祇數給孤獨園附近。他的朋友們看到當地民眾都去聽佛陀說法,就向他們說:
「現在來了的一位摸骨大師,能夠知道你們死去的親友生到何處去,趕快過來瞧瞧,機會難得。」
佛陀的信徒們說:
「佛陀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才是究竟覺悟的人。」
梵吉沙的朋友認為這是一句挑戰的話,就擁著梵吉沙來向佛陀挑戰。
3.佛陀知道了他們的來意後,便叫人準備好五個頭蓋骨,請梵吉沙回答。前面四個依次是投生到地獄、畜生、人間及天上的頭蓋骨,梵吉沙都答對了。但是第五個頭蓋骨,他拍了又拍,瞧了半天,冒了好多汗,卻回答不出來。這個頭蓋骨確實難倒了他。
4.佛陀說:「梵吉沙,不知道了吧。我知道這個頭蓋骨的主人生到何處去。」
原來這第五個是一位阿羅漢的頭蓋骨。梵吉沙便請求佛陀教導他如何知道這第五個的技巧。
佛陀說他要先出家,加入僧團,才能教他。
5.梵吉沙為了學會這技巧,便受戒成為比丘,遵照佛陀的指示,整天觀察自己的身體。
6.他很努力的禪修,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終於看清自己身心的實相,滅除了痛苦,證得了阿羅漢的聖位,從三界的束縛中完全解脫出來了。
7.後來他的朋友們來找他,要他繼續巡迴表演,以特異功能來賺錢,梵吉沙說:
「你們回去吧,我不再加入你們的行列了。」
一位內心擁有覺性的人,將過著安詳而踏實的生活,不會沈迷於特異功能。
正念動中禪法談(林崇安編著)
1.現在是我們法談的時間,請放鬆身心,眼睛自然的張開,以覺性來聽講。經過不斷的練習,昏沉漸漸消失了,但是掉舉、妄念有時卻像大老鼠一樣的冒出來。怎麼辦呢?對於妄念、雜念,我們不去壓抑它們,也不跟著它們跑。我們不要直接去跟大老鼠搏鬥,我們只要好好的將貓養大,讓大貓自然的去處理大老鼠,這樣才是一勞永逸的正確方式,以後都可以高枕無憂了。現在我們所急著要做的,就是把貓養大,也就是一直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使覺性持續如鍊子就對了。
2.當你的妄念、雜念、生氣、沮喪、無聊感等等佔據你的內心時,你不用跟它們搏鬥,你只要放鬆身心,一直覺知你的肢體動作,把覺性提起來,不久,你就發現這些情緒、這些雜念都消失了。這些妄念和情緒都像客人一樣,有時來得久,有時去得快,不要把它們當作你自己,要快樂的迎接它們,快樂的歡送它們。
3.有一天,佛陀遊行到印度的摩竭陀國,與弟子們來到「申恕林」的樹林下,佛陀用手拿起樹葉,問弟子們:
「我手中的樹葉多呢,還是樹林中的樹葉多?」
弟子們說:
「世尊手中的樹葉甚少,樹林中的樹葉何止百千億萬倍,甚至算數譬喻都不可以比。」
佛陀告訴弟子們說:
「是的。同樣的道理,我成佛後所宣說的法,就像我手中的樹葉這麼一點點,這些是有利益於大眾,可以導向滅苦的法。至於我所不宣說的法,就像樹林中的樹葉那麼多,我雖然也知道這些法,但是我不宣說,因為這些法並沒有益處,不能引導眾生走向滅苦。」
4.正念動中禪所教導的法,就是佛陀手中的樹葉,是非常珍貴而稀有的,是引導大眾走向滅苦的方法,因此你們要懂得珍惜,好好的去實踐。
5.當妄念來時我們不壓抑它們,也不跟隨它們,我們仍然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強烈的情緒來時也一樣,激動而流淚時也如此,當下仍要一直覺知肢體的動作,你就能超越情緒、超越感受。不要給感受或感覺欺騙了。「感覺」是不可靠的,常會欺騙我們,因此,我們要以覺性來處理,要站在覺性這一邊,而不是隨著感覺跑。如何超越情緒、感覺和妄念呢?答案還是你要一直覺知你的動作,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感覺與妄念會以千奇百怪的面貌來欺騙我們,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儘管它們變化萬千,我們還是永遠站在覺性這一邊,以不變應萬變。在禪修的路上,你只要走在覺性的道上,就不會有任何的危險,「覺知你的動作」就是你的扶手。懂得握住這個扶手,就能安全的引導你到達目的地。要讓覺性成為你真正的歸依處。
6.大家要精進用功,就像挖水井一樣,開始挖時,石塊泥土一大堆。挖到水時,仍是渾濁不清,就像禪修的前期冒出一大堆的妄念、雜念。但是只要你繼續把髒水舀走,一瓢一瓢的舀走,最後就會呈現清澈可口的水。同樣的道理,你只要一次又一次的覺知你肢體的動作,你的妄念、雜念就會愈來愈少,最後,覺性持續成片,內心的清淨光明自然就會呈現出來,因此,要耐心的舀水,要耐心的覺知你的肢體動作。這個工作沒有人能替你做,你必須自己清理自己的污垢。要努力的將你心中的無明煩惱清理掉。
7.我們只是一直覺知自己的肢體動作。動時知道動,停時知道停,我們的覺性不知不覺間在增長著,我們開始走在正道之上,一步一步往滅苦的目標前進。要記得正法的特色是「現世的、不待時節的、來看的、導向的、自證的」,也就是說,正法是此世就可證實的,是隨時隨地都可練習的,是大家都可以來看的,是引導我們走向滅苦的,是自證自知的。現在透過動中禪的訓練,我們確實體驗到隨時隨地只要我們覺知自己的動作,我們當下就沒有痛苦的生起,我們的內心自然的呈現安祥,並且自然生起智慧去處理當下生起的問題。正法是沒有什麼秘密的,是公開歡迎大家來看、來體驗的。
8.在動中禪的訓練過程中,你很清楚的看到了貪、瞋、痴這三毒的運作。每當你的心一離開你的動作,當下就是無明,就是痴。當你的心離開你的動作並且捲入快樂的念頭中,貪愛就產生了。當你的心離開你的動作並且捲入不快樂的念頭中,瞋恨就產生了。因此,在舊有的習性中,我們將許多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無意義的貪瞋痴之中而不自覺。現在經由禪修的訓練,我們已體會到,能將心念擺在覺知肢體的動作上,那麼,當下就是「明」,當下就沒有貪、瞋、痴的生起。這就是我們開始擺脫舊有的習性的起點。我們也開始體會到,每當覺性持續如鍊的那一段時刻,是我們真正安祥的一刻,只要再延續下去,必然會達到滅苦的標的。
9.我們所修的是正定,是自然的定,並不需要給予其他的名稱。當你的覺性持續如鍊時,心無散亂,沒有妄念的生起,這便是自然的定,此時眼耳仍自然的運作著,內心敞開而覺性不斷,這種定是貫穿到行住坐臥之中的。以這種定可以自然的生起智慧。有三種智慧:聽聞而來的,稱做「聞慧」,經推理思考而來的,稱做「思慧」。實修所產生的如實的智慧,稱做「修慧」。經由動中禪的訓練,在持續的覺性下所產生的智慧就是「修慧」。這種修慧可以看清身心的實相並滅除痛苦。
10.在禪修中培養「正念」「正知」是一個核心的重點。正念與正知是分不開的,可將二者合稱做「覺性」。「正念正知」是,對當下的對象清清楚楚,能夠如實的覺知當下的對象;在覺知時,內心很輕鬆、很安祥。將這種覺知持續不斷,就成為正定。以這種正定,進而就能生起「修慧」。因此,「念」「定」「慧」是一體的,是不可分割的。
11.整個動中禪的訓練,開始是覺性,中間是覺性,最後也是覺性。
12.經過禪修的體驗,大家已可分別出兩種情況的心,第一種是散亂的心,第二種是穩定的心。一個尚未經過禪修訓練的人,他的心是散亂的,每當妄念生起,他的心就跟著跑了。他沒有覺性,他看不到念頭的來源。他的心跟著妄念跑,就像一個脆弱的人跟著別人走一樣。
13.一個好好受過禪修訓練的人,他的心是穩定的,他能夠帶有覺性來思考。一顆穩定的心,帶有覺性,不會受外界的干擾。他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具有信心。
14.事實上,每個人只有一顆心。因此,我們要把自己散亂的心訓練成穩定的心。經由練習,我們可以使困難的變得容易。不練習,則會使容易的變成困難。
15.如果不練習,一個人散亂的心,將會無止盡的散亂、徘徊,沒有終止的一天。但是,若練習,就會有終止的一天。要想終止,就要培養我們的覺性。大家來到這兒,沒有其他的事,只是練習。不用講話,不用交談。也不用分析,不用解釋。只要一直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覺性圓滿時,所有的問題都得到解答了。
16.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你的散亂心就會變成穩定的心。變成穩定的心後,你能面對艱難的工作,並完成它。散亂的心則不能完成艱難的工作,因為會生起厭煩或無聊感的心理。因此,我們要耐心的培養覺性,訓練出穩定的心。
17.用嘴巴向大家解說是一回事,你自己的親身體驗是另一回事,這是你自己的工作。因為真理不能只用語言來了解,要親身去體會。經由練習,你將以內心的慧眼看到真理。不繼地練習,你必將成功,你的心將由散亂變成穩定,由脆弱變成堅強,由徬徨變成安祥。這就是生命的目標。
18.人們不知如何將散亂的心,變成穩定的心,因為不知道方法。佛陀的出世,就是為了教導出培養覺性的方法。用這方法,你的內心不再往外散亂,而是滿足於安住在內。當你有了覺性,你會有自信,即使別人不相信你,你的內心依舊平穩,不會被情緒所晃動。你也能夠獨處,因為你自己已成為自己的歸依處。反過來說,如果你沒有覺性,你所擁有的是一顆散亂的心,那麼,即使你處在人群中,你仍將感到孤單,感到沒有依靠。一個內心散亂的人,一直都在找伴侶,找其他的人。如果你想要擁有一顆穩定的心,就要好好培養自己的覺性。這是佛陀所教導的。
19.因此,要勤奮的、努力的培養自己的覺性,手動時,知道動。手停時,知道停。
20.有兩種暗。一種是「黑的暗」,這是大家所熟悉的。例如,不快樂的感受生起了,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了,考試落榜了,這些就是黑的暗。碰到「黑的暗」,我們都知道只好忍痛去承受它們,熬過它們。第二種是「白的暗」,表面看起來是白的,其實內在是暗的。例如,全身生起快樂的感受,一切事情都春風得意,考試上榜了,這些都是「白的暗」。為什麼是「白的暗」呢?因為你得意忘形了,你趾高氣昂了。你稱心如意之下,不知不覺忘了你自己了,你的覺性不見了,你的貪愛生起了,飽暖思淫欲了,這便是「白的暗」。
21.法的核心在於親身體證,要能一直保持覺性,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受用到佛法,並且真正護持著佛法。
22.最後,將以上所談的,作一個總結。首先,經由動中禪的不斷練習,我們能覺察出自己的心是散亂的心或是穩定之心。我們也要覺察到痛苦與快樂都會遮住我們內心的光明,我們要超越它們。要警覺到痛苦與快樂的感受是二種暗。為了去除我們根深蒂固的散亂習氣,我們要不斷的覺知動作,就像將又髒又黏的油從瓶中倒出來一樣,要不斷的搖動,一直到將它們完全倒出來。
23.不管是新學員,舊學員,都要好好的培養自己的覺性。好好的傾倒出自己不良的習氣。請繼續用功、繼續用功。

春節禪三法談(90年1月29日)
隆波通禪師回答,鄭惠珍口譯
問:何謂「見法」?「見法」意謂著所見的事物不同於世俗所見嗎?
答:見法是見到「法」,見法是要真正來修行、實際來修行的人,才見得到的。否則,就算我們跟別人講,別人也聽不懂。一般世俗的語言—也就是人類的語言,跟法的語言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知道「法」,我們講給一般的人聽,他們一聽,還以為我們腦筋有問題。所以說,法的語言和一般世俗的語言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像此刻在座有一些人,真正實際地來修持之後,產生了一些了解,然後就把這些了解去跟一般人講的話,講完了,他們可能並不了解,心裡會想「你到底在講什麼?」所以,知道法跟不知道法的人,見法跟不見法的人,是不一樣的,見解也完全不同。不見法的人,喜歡依據經典、經論來爭執,他們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有的人宣稱他們在天空中看到了佛像,看到光芒、光亮、看到了什麼….(譯按:這是指泰國的一間寺院,他們甚至登廣告說,他們在空中看到了自己寺院的佛像),他們看到了外在的佛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行、住、坐、臥中,看得到自己嗎?他們就無法接受。
問:喝一滴水與喝整杯水的感覺必定不同,而如隆波所講的:在沒有貪、瞋、痴生起的當下那一刻,即稱為「涅槃」,是否請隆波就「短暫的涅槃」與「真正的涅槃」再解釋得更清楚些?
答:沒錯,短暫的涅槃,就像這個例子當中喝一滴水一樣;而真正的涅槃,是長久的涅槃。現在坐在這裏的諸位,你們此刻的心中有貪、瞋、痴嗎?如果沒有,在這個短暫的時刻,你的心就處於覺醒、涅槃的狀態;而如果此刻你的心中還是有苦惱的話,那麼,當時涅槃就從你的心中立刻消失。看自己的心,現在有什麼嗎?有沒有貪、瞋、痴?如果沒有,就是短暫的涅槃,可是能維持多久呢?誰要是能夠維持這樣的心態,一直持續,這個就叫作真正的涅槃。所以,我們要從小小的涅槃開始,不要奢望一次就能夠完全滅苦,從偶爾出現,慢慢變成長長的,然後一直持續,一直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我們從小小的、短暫的開始照護,慢慢地累積、累積、累積,讓它越來越長、越來越長。可是這樣子說呢,對於一些長期研習經典的人來講,他們可能沒有辦法接受,他們會覺得,這像在開玩笑一樣,因為涅槃是很崇高的啊!其實,涅槃就在我們的心中,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任何時刻在你的心中,沒有苦、沒有苦惱的狀態,就叫作「涅槃」。否則,要是涅槃的意義變得越來越崇高,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有時候,連要提到這兩個字,都會覺得有罪惡感;要是沒有完全地滅除煩惱,絕對不敢輕易講這兩個字。於是,人們就離涅槃越來越遠,越來越遠,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哪一輩子,才等得到煩惱的完全滅除—真正的涅槃。
問:「涅槃」— 完全滅苦的狀態下,五蘊還有嗎?
答:五蘊還是有,但色蘊不苦、受蘊不苦、想蘊不苦、行蘊不苦、識蘊也不苦;五蘊還是在,但是沒有苦,它們不再捏造、造作。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個都在,都還在運作著。一般人的五蘊是晃來晃去的(隆波豎起手掌,五指伸直,手掌搖晃著),現在,變這個樣子(手掌豎立,但不晃動)色不苦、受不苦、想不苦、行不若、識不苦。(隆波用手指指著雙眼、雙耳….)眼睛還在,耳朵也有啊,鼻、口、舌、身都還在,可是,不苦,就這樣而已,雖然運作,但是,不苦。
苦跟不苦是這樣,明跟無明也是這樣;無明就是不知道,明就是知道。有時候我們把簡單的東西變複雜,把短短的東西變成長長的東西,然後我們就開始在裏面忙來忙去,我們慣於把簡單的複雜化,然後我們就開始在裏面忙碌起來。
問:「涅槃」了,還有「欲」嗎?
答:「欲望」跟「餓」是兩碼子事。餓是自然的,可是欲望呢?是煩惱。如果餓的時候,你需要食物,這是身體的自然現象;欲望雖然沒有了,但是餓還是會存在,因為身體自然就是這樣子。我們還是可以來盡責任,對家人、對工作,可以照常地盡責任跟義務。沒有欲望,並不是說,就坐著,從早到晚什麼事都不做、不動,工作也不用做了、家庭也不用顧了,這樣子的無欲是錯誤的;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這個社會裡面,我們要自力更生,要去找錢,來養活自己,不是說,沒有了欲望,就向人伸手,就什麼不管,不是這樣子。佛陀教導我們要精勤,佛陀沒有教我們懶惰,不事生產;佛陀教我們的是勤奮、勤勞。當然對於我們平常的欲望,要有所限制,不要超過,知道剛剛好,知道適度,佛陀告訴我們要行中道,就是要知道「剛剛好」。佛陀教我們:「擁有,不要苦;沒擁有,也不要苦」。現在的人,有了也苦,沒有也苦。來,你們來選,一個人是,什麼都有了但是他有苦惱,另外一個是什麼都沒有,但是他不苦。你們選哪一個?(一聽眾答:什麼都有,但不苦。眾笑)不行、不行,不可以改變條件。
再來一次,一個是長得漂漂亮亮、英俊瀟灑,可是很苦惱,另外一個是長得不怎麼樣,甚至很醜,可是他不苦。來,你們來選吧,來,選一個…
(一位約25歲的女眾說:「知道要選長得醜,但不苦的那個。可是自己還是常希望比現在更漂亮些啊!」眾笑)
外表醜陃難免會苦,所以佛陀才說:「精勤用功的人不苦」還是要好好的用功(才能醜或不醜都不苦)。
(蔡醫師也選了不苦的那一個)
選對了,但是你能照著做嗎?
(蔡醫師:正在努力中)
要是能夠真正地來實踐,那就太好了。能說,而不能做,就不好;能說又能做,那才好。而不說出口,卻能真正地去做,那就更好了,這比那些滿口天花亂墜,但是都不做的人好。我們通常都喜歡講,講很多,但是講很多,常常又不太好。有時候,不說話的人被視為傻瓜,但是,有時不說話的人反而比說話的人聰明,話說個不停的人,是越說越笨。
(一聽眾說:聖弟子只有二事:聖說法與聖默然,在這裏大家都靜默)
靜默好啊,我們用一種靜默的方式來宣說佛法。一種是用口語、用嘴巴來宣說;一種是做、還要做給人家看;最後一種,連說話都不用了,就坐在這裏示現給大家看。
問:如果說錯了話,會不會「苦」跟著生起呢?
答:錯就錯了,不用跟,就在那個時候,知道錯了,不要整個都抓過來;就是放下,知道,這樣就可以了。長久以來所教導的:「如果我們做了什麼錯,惡果會跟著追隨過來。」其實,就在你做的那一刻,就已經苦惱了。我們以往所被教導的:把「過去」拿來教導人們,例如:宿昔所造的業啦。這是為了教導人們有所警惕,不要隨便造惡。其實,不管過去、現在、未來,只要把現在處理好,那過去跟未來就會好。可是我們把過去、未來、現在全部混在一起,甚至於只講過去,只講未來,就是不管現在;我們應該好好地來管「現在」才對。(隆波以手在面前往左、右、中比三下)過去、未來在左右兩邊,現在在中間,都是教過去,未來;未來、過去,就是沒有在中間,沒有教「現在」。抓過去、抓未來,本來是為了讓我們能好好地活在現在,可是剛好相反,我們就一直黏在過去、黏在未來,就是不管現在。所以呢,就因為這樣子的教導,我們一直去注意宿昔、一直去注意未來,於是,人們失去了依靠,沒有辦法依靠在這裏(指當下),心一直跟著未來、看著過去,把當下、把現在忘失了。這就是為什麼,這裏一再地強調,要活在現在,我們要能夠跟當下在一起,不在意過去,也不渴求未來,好也好、不好也好,你就是把現在照顧好。人們是「現在」不要,就是要那些遠遠的。熱熱的食物,香噴噴的,應該現在吃,好好地吃才對呀,好好的食物在你面前,不吃,一直要那些遠遠的。有人做了熱食,你就是不吃,等到你想吃的時候,卻因為食物壞掉再也無法吃了。
問:假設阿羅漢腳扭傷了,會感覺怎樣?
答:身苦還是在呀,可是心超越了苦受。經典上提到,有一次佛陀跟阿難一起出去,佛陀身體不舒服,要阿難到河邊拿水來。佛陀的身體會苦,心會即刻知道,但是心不會像身體的苦一樣,心是不苦的;就算是有病痛,還是可以舒解,不會那麼樣地苦,會輕鬆。(隆波伸手在杯子旁邊比)受、苦受,在這裏(杯子),可是,心(手掌)是有距離的,正念(覺性)越強,手就離杯子越遠。有痛,但是不黏,而一般人是黏在一起的。心黏在苦受上,沒有正念,不知道要怎麼離開,如果有正念、有智慧,就有辦法離開,超越受、超越苦。當身體扭傷了,郤不知道有身苦的感受,這樣就不自然、不正常了。
問:佛陀覺性圓滿了,還需要睡嗎?
答:每一個人的身體都需要休息,佛陀也要睡呀,不過佛陀的睡跟一般煩惱還很重的人來比,是不一樣的。佛陀一樣行住坐臥,可是跟我們一般煩惱還很粗重的凡夫是不一樣的。他不會黏著在「味」上,睡覺有睡覺的滋味,不會黏上去,他不會黏在睡眠或飲食的滋味中;可是一般的人會黏:好吃,就黏好吃;睡覺時,睡得好舒服歐,繼續睡吧,根本就不想起床,這就是黏,黏上去。差別就在於有沒有黏上去,有沒有執取。就好像苦跟不苦,不苦的時候就是涅槃,苦了就下地獄了。佛陀只是(在根門上)簡單的入跟出,進來了就出去了,不會黏,不會抓著。
問:「無我」跟「空」一樣或有什麼不一樣?「空」是中國大乘後來傳承的,一直強調「空」。在此一再強調的「活在當下」,究竟是指「空」或者是指「無我」?
答:能夠跟當下在一起,那就沒有什麼了,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既不是「無我」,也不是「我」,沒有什麼,只有當下、只有「覺性」。(稍停片刻….)蔡醫師懂了嗎?(眾笑)
「空」也沒有,「無我」也沒有。有「我」,就有實體。「空」沒有,「無我」也沒有。有「我」,那就有實體的一個「我」。有我就有實體;有實體就有我。有時候,經典上寫的這些語言名相,讓人家越看越迷糊,我們有了覺性以後,對於「空」和「不空」〔有一個實體的我〕,對於「我」和「無我」就不會有疑惑。如果有覺性的話,會自己知道,就算不說,也已經存在在自身之中了,所以,才不說這個、說那個。這兒只說一個 — 就是覺性,因為每一樣都在這裏含攝了、包含了。不用去講得很遠、很遠。有了覺性呢,就含攝了所有的一切,不少、不多。所以,師父努力地少說話,甚至於不要說,只是一再地強調要努力來實踐、來修習。兩三天才一次法談,就是為了讓大家多些時間來練習。有些人會很高興:「嗯,真好,師父都不講,讓我們多一點時間練習」。有時候,越是說,越糟糕。在泰國,隆波田的時代,有人一起來禪修,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都不講話。有時候,去問隆波田問題,他的回答只有三兩個字而已:「怎麼樣?」「知道嗎?」「有沒有覺性?」就這樣子,就沒了。想要再問什麼,自己的嘴巴就自動閉起來了,而我們在這裏,還花很多時間來討論,只是為了鼓勵大家:繼續用功。

「正念動中禪」心得分享
90.02.04 劉文欽
以前上佛學課程「五戒相經」時,指導法師要大家寫心得報告,內容不限於該經,可包含一切學佛心得和知見;交出去後得到法師的讚許,要我多寫幾篇,說要為我出書,可是寫了幾篇就不想寫了;為什麼呢?因為寫出來的東西過了不久就會自覺有點膚淺,自覺有點不足,所以就不寫了。第18期的內觀雜誌有我兩篇在光明寺和蓮華寺的心得報告,在雜誌還沒付印之前,又已生起了那種感覺,為了不願誤導他人,89年底禪七結束當天的心得報告,作了以上表示而留白。90年初廣天寺的禪七心得報告就沒參加,在樓下經行,有位同修問我為何不上去,告以以上看法,她說:「雖然我在佛法上用心了十多年,看了您的心得報告,還是得到很大的鼓勵和啟發。」另有幾位同修也作了類似的表示,讓我改變了想法,修行之人,本來就該在每一個因緣裡盡份而後隨緣,在每一個修行階段把自己的體驗和他人分享,應該可以多少鼓舞他人,因此又要饒舌了。
此次禪七因為得到法成法師比家人還無微不至的照,連小女準備大學甄試都在這裡得到妥善的照護,因此,此次禪修身心安樂,得到一點小小的突破。
話說從頭,三年前第一次參加靜態的十日內觀法門,可以明晰有力的全身穿透,可以正穿透、逆穿透,乃至好像身中有一塊隱形板可以把身體正切割、橫切割,乃至斜切割、逆切割,第二次禪十回家後,我體驗到一種渾身輕快舒暢、沒有重量、全身好像被棉花包住,又好像被浮雲托住的感覺,當我一點一點觀察全身感受的時候,好像用包著棉花的指頭去接觸觀察的部位,感受是那麼的清晰,輕鬆和愉悅;心很平,沒有波浪、腳也久坐不痛,即使有時會痛,也能覺知痛只是痛,心中無苦,因此並無苦受。它常常在靜坐觀察的時候出現,但離開蒲團就消失了。壹年前參加了幾期「正念動中禪」之後,雖然方法不同,卻也生起相同的感受,在以前,離開蒲團不久就消失了,這一次,可以持續到經行中,乃至有時持續到戶外旳經行(散步),我想這就是動中禪最殊勝的地方,它讓我們擁有動中定,可以持續修行的功力,如同煮開水,不要關火,火力持續,水才會開,如果靜中有力,動中無功,如同關了火,時燒時關,真要燒到驢年。這次修行得力時的體驗也是有別於昔日,因為六根是開放的,因此,人來人往、虫鳴鳥叫、人聲車聲歷歷分明,雖然是那麼清楚的耳聞目睹,內心卻平靜得彷彿世界是靜止的、無聲的,心是那麼的平靜安詳喜悅,堅固而不受動搖。「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的一行三昧、海印三昧、百千三昧應該是這樣步步深入而得到的吧?當功夫到家之後,必定可以在滾滾紅塵之中,乃至在滔天巨浪之中保持一顆清明喜悅、平靜安詳的心,乃至更深刻的心靈體驗。就以這粗淺的體驗來和大家共勉。當我們對外境只是純粹的了知,當我們不作習性反應的奴隸之時,世界其實是本然的美好。
值得附帶一提的是,七年前接觸佛法之後,即生起「我怕死,彼亦怕死;我怕痛、彼亦怕痛」的同理心而不忍食眾生肉,但是傳統市售素食的致癌添加物令人憂心,心中默禱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果然不久就遇到姜淑惠醫師倡導生機飲食,喜不自勝,立刻奉行,從葷食直接改成生機飲食,我們的吃法是十分素樸儉省而有效的,生菜整把整把的咬,外加常常變化的五穀飯,偶而吃點熱性自然食物(如桂圓、乾果之類)或中藥(如肉桂),此外,少食餘物,市售的現成垃圾食品更是少吃,如此行之有年,深獲其益,一些拖泥帶水的小毛病不藥而癒,而一向吃點蘿蔔、冬瓜、大白菜就會下痢的腸胃,在剛生食時每日下痢二至三次,持續半年,因已聽過姜醫師的心理建設,因此能處變不驚,到後來變成無物不可吃,胃腸還時常傳出舒暢的訊息,雖有B肝帶原,檢查時卻都是「健康帶原者」。我想是經由這樣的飲食讓身心得到相當程度的淨化(身體更健、精神更佳、脾氣更好),所以才能在真正下手修行時就能有那麼一點小小的體驗,也以這個經驗和大家共勉。
還有一事,有這樣的機會,若不略作說明,我會覺得對不起大家。當有人問起涅槃的內涵時,不論是佛使尊者、不論是隆波田或隆波通,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沒有貪瞋痴生起、沒有苦生起的當下,就是短暫的滅苦、短暫的涅槃。」我擔心一些完全沒有佛學基礎也沒有禪修經驗的人,看了這樣的開示會說:「什麼?涅槃只是這樣?那有什麼值得我們千辛萬苦,努力的追尋呢?」就個人的理解和體驗,當我們口渴時,喝一滴水和喝一杯水的感覺是大大的不同的,一杯水可以暫時解渴,一滴水則達不到目的;又比如有人拿一滴白色液體給我們品嚐,我們可能不知它是牛奶,如果那人給我們一杯同樣液體,我們就可以輕易嚐出它是牛奶,還體驗到它的濃、醇、香,所以一滴和一杯就已經是大大的不同;短暫的滅苦,我們應該還沒有嚐到它的真味,如同只嚐一滴,無法知道它是牛奶一樣;也如前述個人淺薄的禪修體驗,那覺受和平常短暫的沒有貪瞋痴比起來,已是大大不同,更何況層層深化之後呢?在佛經中常有人問解脫者,涅槃的情況,他們想了半天,實在想不出那超越心念、物質的絕對境界如何表達(凡夫所知所想皆在心念、物質概念的相對境界中,故無法表達;如同對只懂中文的人,無法向他用英文表達一樣),最後總是蹦出一句「快樂呀!真是快樂呀!」算是答案。這種樂,可不是世間這種必定伴隨事前或事後的不如意(比如苦求之後暫得,比如得而復失,比如激情之後的落寞….),而是一種常恆不變的平靜喜悅之樂,它是當下樂、今生樂、來生樂的永樂。最上算的是,這是一本兆利的投資,它可以截斷往後永無止盡的生死輪迴之苦。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313號
1995年10月1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聯絡:320中壢市郵政信箱9-110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