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內觀雜誌第23期
  Posted on Sun 13 Mar 2005 by insights (3384 reads)
內觀雜誌第23期【2002年7月】

內觀雜誌第23期

【本期重點】:比較不同的北傳內觀禪修法門

北傳阿含經論中的止與觀

林崇安

一般的人都生活在「外觀」的世界中,眼光只看著別人,別人滿我的意,就高興;不順我的心,就生氣。結果,自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外境的奴隸都不知道,因為自己已經「心隨境轉」,不斷生起貪愛和嗔恨,內心不再平靜了。如果一直這樣生活下去,生命有何光彩和意義呢?為了使生活有意義,就要走回頭路:開始培養「內觀」的能力。在《雜阿含經》中,釋尊說︰
「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名、色。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明、解脫。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止、觀。」
此中明白地指出,佛弟子所要觀察清楚的對象是名與色(自己的身、心);所要修習的是止與觀,也就是寂止與內觀;修習止觀之後,就可斷除無明及對三有的貪愛,由此證得明及解脫,這是修習止觀的目的。內觀就是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使自己跟外界互動的當下,清楚而不起晃動。但是如何才能清楚而不晃動呢?這就有待禪修的訓練。

一、止

以觀察呼吸為例子,在達成「止」的整個過程,可用「九種心住」來說明︰
(1)內住︰將心從外境移到呼吸上,知其進出。
(2)等住︰使心相續於所觀的呼吸上,挫令微細。
(3)安住︰心偶而往外散亂,復攝此心,安置呼吸上。
(4)近住︰以念住力,心不再遠住於外。
(5)調順︰覺察到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相都是過患,心不往此處流散。
(6)寂靜︰覺察到欲、恚、害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隨煩惱都是過失,心不往此處流散。
(7)最極寂靜︰對偶起之惡尋思及隨煩惱不能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
(8)專注一趣︰達到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的定心相續而住。
(9)等持︰進入無加行、無功用的定心任運相續,無散亂轉。
其後,生起身心輕安,就達成「止」了。
以上是觀察呼吸來修止,但是要使心不散亂,其所緣有很多種,以覺知身體的動作來攝心,便是另一個善巧的方法。

二、觀

什麼是觀?觀的梵文是「vipashyana」,漢文音譯作「毗婆奢那」,近期意譯作「內觀」。在《雜阿含經》中,「蘊」譯作「陰」,是聚合的意思;「取蘊」譯作「受陰」。五取蘊(五受陰)是色、受、想、行、識,是個人的身、心聚合體。此中的受、想、行、識,合稱為「名」,所以,五取蘊與名色都是指個人的身、心。所謂「內觀」,就是如實觀察五取蘊或名色,看清流轉與還滅的因果過程。釋尊說︰
「有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於此五受陰,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四一經)
此中,以五種行相觀察五取蘊︰
(一)五蘊自性:色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等。
(二)五蘊因緣:於色喜愛即是色集;觸集是受集等,由此觀察得知 五蘊生起各有其因緣。
(三)五蘊雜染因緣:緣色、緣受、緣想、緣、緣識因緣生喜樂而有 愛味。由此而有流轉。
(四)五蘊清淨因緣:五蘊是無常、苦、變易法,是其過患。
(五)五蘊清淨:於五蘊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由此而有還滅。
所以「內觀」的對象就是個人的身、心,要直接如實看清其無常、苦、變易的性質,經由不斷禪修,最後終於離欲而得解脫。

三、三學

在內觀禪修中,含攝了戒學、定學、慧學等三學,今引用《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九的說明如下:
01諸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出現世間,宣說正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02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是法已,深生淨信。
03生淨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諸塵穢,猶如牢獄。出家寬曠,離諸諠雜,猶若虛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續,盡其形壽,精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今應以正信,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棄捨家法,出趣非家。既思惟已,財位親屬,若少若多,悉皆棄捨。
04既棄捨已,以正信心,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遠離家法,出趣非家。
05既出家已,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圓滿,於微小罪深見怖畏,於諸學處能具受學。
a離害生命,棄諸刀杖;有慚有愧,具慈具悲,於諸有情,下至蟻卵,亦深憐愍,終不損害,畢竟遠離害生命法。
b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
c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離非梵行法。
d離虛誑語,常樂實語、諦語、信語、可承受語、世無諍語,畢竟遠離虛誑語法。
e離離間語,不破壞他,不聞彼語為破壞故向此而說,不聞此語為破壞故向彼而說,常樂和合已破壞者,諸和好者讚令堅固,常樂宣說和合他語、不破壞語,畢竟遠離離間語法。
f離麤惡語,所發語言不麤、不礦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愛不樂不欣不喜,障礙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麤惡語,皆能斷滅。所發語言,和軟順耳、悅意可樂、圓滿清美、明顯易了,令他樂聞,無依無盡,令多有情可愛可樂可欣可喜,能令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美妙語,常樂發起,畢竟遠離麤惡語法。
g離雜穢語,凡所發言,應時應處,稱法稱義,有實有真,能寂能靜,有次序、有所為,應理合儀,無雜無穢,能引義利,畢竟遠離雜穢語法。
h遠離買賣偽秤、偽斗、偽斛函等,終不攝養象馬牛驢雞豬狗等諸傍生類,亦不攝養奴婢作使男女大小朋友親屬,終不受畜穀麥豆等,亦不受畜金銀等寶。不非時食,或唯一食,非時非處終不遊行,若語若默不生譏論,於衣喜足粗得蔽身,於食喜足纔除飢渴。
i凡所遊住,衣缽自隨,如鳥飛止,不捨嗉翼。彼由此故,成就戒蘊,密護根門,安住正念。
06由正念力防守其心,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不取其相,不執隨好,於此諸處,住根律儀,防護貪憂、惡不善法,畢竟不令隨心生長。
07彼由戒蘊密護根門,觀顧往來,屈申俯仰,著衣持缽,皆住正知。
08彼既成就清淨戒蘊,密護根門,正念正知,隨所依止,城邑聚落, 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守護諸根,安住正念。
09威儀庠序,修行乞食。既得食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持坐具。
10往阿練若,曠野山林,遠惡有情,捨諸臥具,其處唯有非人所居,或住空閑,或在樹下。
11結加趺坐,端直其身,捨異攀緣,住對面念,心恒專注,遠離貪、瞋、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惑猶豫。諸隨煩惱能礙善品,令慧力羸,不證涅槃,住生死者。
12由斯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得住第四靜慮。
13彼由如是殊勝定心,清白無穢,離隨煩惱,柔軟堪能,得住無動,其心趣向,能證漏盡,智、見、明、覺,能如實知見: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由如是知、如是見故,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既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T26,p406c)

此中,第1、2、3、4段指出,從佛陀聽聞正法之後,生起淨信,出家學道。第5段到8段指出,出家後要守護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虛誑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不雜穢語,在行住坐臥中都能保持正念正知。第9段指出,食要如法。第10-12段指出,要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遠離五蓋,修出正定。第13段指出,經由正定生起智慧,體證四聖諦,滅除痛苦,得到解脫。
可看出佛法的教學含攝了戒學、定學、慧學等三學。




密宗的方法
密宗修行的次第總說

〈一〉、修行的共同次第

1. 思維暇滿難得
2. 思維死亡無常
3. 思維業之因果
4. 思維輪迴痛苦
5. 歸依及發菩提心
6. 懺悔及除障〈金剛薩埵除障法〉
7. 積聚資糧〈獻曼達〉
8. 修上師相應法
9. 修奢摩他〈由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
專注一趣及等持之次第以達止〉
10. 修毗缽奢那〈抉擇人無我及法無我以修觀〉

〈二〉、密宗之修行次第

1.事續、行續及瑜伽續皆修「有相瑜伽」及「無相瑜伽」。「有相瑜伽」以自心觀修本尊,「無相瑜伽」兼修本尊性空。修行時,事續以身語之「外事」為主,行續於「外事」、「內定」等分,瑜伽續則以「內定」為主。
2.無上瑜伽續之修行分「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並有「大手印」及「大圓滿」之修法:
〈1〉生起次第:一方面觀修本尊並通達其自性空,一方面使「死有、中有、生有」轉成「法身、報身、化身」。
〈2〉圓滿次第:依據「心氣無二」之原理,使較粗之心氣止息,呈現「最細光明心」及本尊之「幻身」,經由「光明心與幻身雙運」,最後淨化成「法身及色身」。
〈3〉大手印:先覓得「唯明唯覺」之心,次通達其自性空,而後呈現「本元俱生心」並緣想空性,達成無分別之「樂空雙運」,其果即為「方便智慧合一之大手印」。
〈4〉大圓滿:在不止息較粗之心氣下,直接通達心性之「體性本淨、自性明現及大悲周遍」,其果即為法、報、化三身。
西藏佛教之修行標的,在於達成三身圓滿之佛果。眾生之得以成佛,在於眾生皆有「佛性」。「佛性」一指眾生心之「空性」,一指自性空之「最細心氣」。將客塵之「有垢心氣」去除,使三身呈現,便是西藏各派所追尋的果。



大圓滿的要點

大圓滿是西藏佛法寧瑪派(紅教)的最高禪修方法,藏人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說:
1. 禪坐時,你要把眼睛睜開,不要閉上。你不是把生命排拒在外,而是維持開放的心態,隨意而安。你的一切感官(聽、看、感覺)自然開放,不做掩飾,不追逐它們的知覺。
2. 不要把注意力太放在呼吸上;只要把百分之二十五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就夠了,其餘的百分之七十五是寧靜而開闊的放鬆。
3. 在過去的念頭已滅,未來的念頭尚未生起時,中間是否有當下的意識,清新的、原始的、即使是毫髮般的概念也改變不了的,一種光明而純真的覺察?是的,那就是本覺(明體)。
4. 然而它並非永遠停留在那個狀態中,因為又有另一個念頭突然生起,不是嗎?這是本覺的光芒。
5. 不過,如果在這個念頭生起的當下,你沒有認出它的真面目,它就會像從前一樣,轉變成另一個平凡念頭。這稱為「妄念之鏈」,正是輪迴的根。
6. 如果你能夠在念頭生起時立刻認出它的真性,不理會它,不跟隨它,那麼不管生起什麼念頭,都將全部自然融化,回到廣大的本覺中,獲得解脫。
7. 大圓滿法永遠只是本覺而已。所以,除了安住於本覺的純粹現前以 外,沒有禪定不禪定的問題。
由上可知,在大圓滿的修法中,禪修與生活是合一的,重點是要一直安住在本覺(明體或覺性)上,不追憶過去,也不幻想未來,安詳地面對各種情境而不生起煩惱。

西藏白教大手印的禪觀方法

林崇安

一、傳承
西藏佛教有四大教派:寧瑪派(紅教)、噶舉派(白教)、薩迦派(花教)及格魯派(黃教)。白教有兩大系統,一個系統是由藏人馬爾巴(1012)赴印向那洛巴、麥止巴等人學習大手印等法之後所創立,經由其弟子密勒日巴(1040)及其再傳弟子剛波巴(1079)所弘開,此系統稱做達波噶舉,分成四大支派:(1)帕竹派(2)噶瑪派(3)蔡巴派(4)跋絨派。另一個系統是由藏人瓊波年赴(1026)赴印向尼古瑪等人學法之後所創立,稱做香巴噶舉。
白教大手印的傳承大師甚多,例如、噶瑪派的都松欽巴(1110),帕竹派的袞噶仁青(1475)等。

二、大手印字義
白教各派對大手印的解釋有多種講法,例如:
1.大謂越邊,手謂空智,印謂無偏頗。
2.大謂最高,手謂無生,印謂無始。
3.大謂俱生大樂,手印謂空性。大手印謂樂空雙融。
4.大謂無有對手,手謂從心識超越,指空性。印謂以空性無不週
遍。
因此,大手印在於體証心之勝義性質是空性無生、無自性。此心是大樂光明的微細心,是一種自覺的智慧。

三、大手印的禪觀次第
以下依據白蓮花尊者的「涅槃道大手印」,列出科判,來講解白教的大手印禪觀次第。白蓮花尊者約為西元1590年之人,是一位偉大的大手印修行者。「涅槃道大手印」的內容分成前行、正行、後義三部份,細部科判如下:
甲一、前行(分二)
乙一、共同前行(如,暇滿難得、觀死無常)
乙二、不共前行(如,歸依發心、上師瑜伽)
甲二、正行(分二)
乙一、共同修法(分二)
丙一、專一瑜伽:休息寂止(分二)
丁一、依於物
戊一、不依息(依石塊、佛身等)
戊二、依於息(金剛誦、寶瓶氣)
丁二、不依於物(分三)
戊一、念起即斷(先緊)
初住:如高山瀑流
戊二、任念起而不制(後鬆)
中住:如江河緩流
戊三、安住要旨
1.如紡梵線(不緊不鬆)
2.如斷草索(心離勤勇)
3.如童觀殿(見煙霧等相,起輕安而不取捨)
4.如象踏刺(不制妄念亦不為所動)
後住:如大海無浪
丙二、離戲瑜伽:修習內觀(分三)
丁一、審察心之三時
丁二、審察心之實有實無
丁三、審察心之一多
乙二、不共修法(分二)
丙一、一味瑜伽(分三)
丁一、以睡夢喻確認所顯為心
丁二、以水冰喻確認顯空雙運
丁三、以水波喻抉擇諸法一味
丙二、無修瑜伽
所斷之煩惱已滅,能斷之對治亦息,達無學位,處於無住涅槃,証得大手印最勝成就。
甲三、後義(分三)
乙一、確認大手印(分三)
丙一、根之抉擇
丙二、道之實踐、辨別、暖相分別
丙三、果之現証
乙二、審察障礙與歧途
乙三、明辨知解、覺受與了知

四、結語
以上以「涅槃道大手印」作說明,來瞭解西藏白教大手印的禪觀次第,可看出其細膩之處。

大手印要點

大手印是西藏佛法噶舉派(白教)的最高禪修方法,藏人波卡仁波切在《照見清淨心》中說:
1.不渙散地將心安住於現在,就是大手印的禪修。
2.當念頭升起時,我們既不試圖阻斷也不追隨,只是繼續安住在單純的覺知狀態中。
3.禪修的重點不在於念頭是否出現,而在於保持不渙散的警覺,不評判也不執著於念頭的好壞。
4.禪修時,心應該是放鬆的、自在的、廣闊的,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擔憂。
由上可知,以輕鬆與開放的心胸來禪修,使當下的覺性持續不斷,便是大手印的要旨。



南傳動中禪與西藏白教大手印之比較(提要)

1.動中禪與大手印都以自心的覺性作為禪修的重點。
2.禪修的第一階段都在於達成「一心」。大手印的「專一瑜伽」以佛身、氣息或心為所緣,達成寂止的一心,其方式較為靜態。動中禪則以肢體的移動作為所緣,達成動中的一心,去體認身心,這一階段以「名色」為目標。
3.禪修的後段在於體証心性、破除執著、止息痛苦。大手印以「離戲瑜伽」來內觀自心,進入「一味瑜伽」,達到「無修瑜伽」。動中禪則利用覺知動作培養出強的覺性,去看清念頭的來源,生起內觀智慧,依次拔除粗品、中品及細品的煩惱。這一個看念頭的階段以「勝義」為目標。
4.動中禪與大手印的果都是圓滿的覺性。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313號
1995年10月1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聯絡:320中壢市郵政信箱9-110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