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從四念處看參禪
  Posted on Tue 13 Mar 2012 by RESP (1847 reads)


 



從四念處看參禪



 



林崇安教授



(靈山現代佛教月刊,第334期,2012.03



 



 



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是直接照見身、受、心、法的無常、苦、空、無我,最後也照見出五蘊皆空。在《雜阿含經佛陀說



 



「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



 



由這聖言量可知,佛教的任何禪法不能離開四念處,否則必不能滅苦而得解脫。南傳佛教的禪法以修四念處為主軸,證聖果者甚多。另一方面,過去漢傳佛教的禪法是以參禪為一主流。既然佛教的禪法不能離開四念處,那麼參禪和四念處的關係為何?以下針對這一問題作一釐清。



憨山大師(1545-1623)的《憨山老人夢遊集》中,對於參禪有重要的法語如下:



 



1)教說五陰漸破,必先破色陰。若參禪打破漆桶,則先破識陰,識陰既破,則四大無依。



2)頓悟自心,頓出生死一著為急務。若自心一明,識陰自破。則前四陰,不待破而自破。



3)所言頓悟漸修者,乃先悟已徹,但有習氣,未能頓淨,就於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融得一分境界,證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



4)由五陰俱破,方名真悟。由破八識進修,乃名真修。是則破五陰,乃頓悟其理。其後諸位,但約大定,以消磨歷劫無明習氣,正謂事須漸除



5)溈山云:「今人一念頓了自心,名之為。即以所悟,淨除現業識,是名為。」



 



由以上的法語可明顯看出,參禪有二大階段,一是頓悟,二是漸修,以下略作分析。



 



(一)頓悟



 



由於禪者直接先破識陰(識蘊),其方式是藉由參究公案,生起大疑團,於大正念下(此時不思善、不思惡),生起般若而頓悟本心,破除對識蘊的執著,這也是心念處」的核心。教內的心念處」是於大正念下如實觀心,《中阿含經》說:「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汙無穢汙;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二)漸修



 



漸修是禪者已經頓悟,但有習氣未淨,因此於一切境界上,以所悟之理,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這是相當於法念處《中阿含經》「法念處」的修法是:



 



1)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



2)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



3)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擇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



 



以上法念處的修法是一綿密的工夫,在於滅除歷劫無明習氣,淨除現業流識:在日常生活中,使煩惱結和五蓋滅除並使七覺支增長圓滿,所以是「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



總之,參禪的頓悟是以參究公案的特殊方式來修心念處,經由大正念,而後生起般若並明心見性;內觀法門則經由覺知身體動作(身念處下手),培養出大正念而後生起般若並明心見性,二者下手方式不同而已。至於參禪的漸修則是相同於內觀的法念處,是於日常生活中,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消磨歷劫無明習氣。此時依據禪者的願力:(1)或走聲聞道,先破身見等三結,後破其餘七結而成阿羅漢。(2)或走菩薩道,以大悲心,滅惡行善,累積資糧,經無數劫而成佛。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