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六祖壇經》的般若行
  Posted on Thu 05 Jul 2012 by RESP (5125 reads)

《六祖壇經》的般若行

 

林崇安教授

(圓光新誌124期,2012.07

 

 

一、前言

 

《六祖壇經》的緣起,來自六祖慧能大師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而整個禪宗的修行要旨都在此內。《壇經》是在教導「般若行」,其要旨是明心見性和善用念頭。以下引用曹溪本《壇經》來解說「般若行」中的見性和悟後起修的內容。

 

二、般若行

 

什麼是「般若行」?慧能說: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當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

 

由上可知,智者於日常生活中,念念是智慧的「般若行」,而迷人則是口說「般若」而不行,口說「空」而不知空。〔這意思是,般若是用於實踐,在生活中必須時時以智慧來觀照當下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忘了觀照,當下就是愚迷,立刻被自己的習性所牽。〕「般若行」也就是無念行,慧能說: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以上強調出自性或本心的重要,並且指出,在生活中必須時時以智慧來觀照,因而妄念不起,當下自心清淨,不被自己的習性所牽,如此不斷地觀照。〕慧能指出,智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為何一悟即至佛地?這是見自本性時,見到自己的自性清淨心,稱為「一悟即至佛地這一清淨心雖與佛無別,但此時還有客塵所染,所以見性後還要「悟後起修」,善用念頭來培養福德和智慧資糧,再經長時的修行,方使功德圓滿。什麼是「識自本心」?本心又稱自性、本性、自心、本來面目等〔當下體悟到自己那一純粹的能認知的自心,稱作識自本心,這一純粹的能認知的自心是和佛的能認知的自心沒有差別〕。《壇經》強調修行時,要先確信就是佛慧能說:

 

1)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2)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3)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所以,《壇經》的修行是立足於「自性」,也就是立足於自性清淨心的立場來修行,這是禪的核心見解。敦煌本的《壇經》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也是這一意義。

 

三、指導見性

 

六祖慧能的指導見性,從早期的惠明到晚期的內侍薛簡,始終一致:由不思善惡下手,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自性),《壇經》說:

 

1)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2)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經由六祖慧能的指導,惠明和薛簡都是當下「大悟」,得入清淨心體,體證不生不滅的自性,這是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也必知道佛法所說的不生不滅,是完全不同於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六祖慧能的「不思善、不思惡」和「一切善惡都莫思量」是相同的引導,表示當下不要落入善惡兩邊的執取,如此才能呈現清淨的心性。

 

四、悟後起修

 

見性後還要起修,善用念頭,於一切處,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直至圓滿一切種智而成佛,以下是慧能在《壇經》中的重要開示:

 

1)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2)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3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正直,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慧能在此指出,智者在日常生活中是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一切,面對八萬四千塵勞和善惡的境相,自心不亂,不造諸惡。〔如何修菩薩道?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將惡滅除後,以行善來累積資糧,這就是修行六度和四攝。〕雖修眾善,心不執著,並廣學多聞,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如此圓滿修習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智者善知念頭:以正見度自心中的邪見、煩惱、愚癡,除卻虛妄思想心知道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即是大勢至,能淨即是釋迦,平直即是彌陀,人我即是須彌,邪心即是海水,煩惱即是波浪,毒害即是惡龍,虛妄即是鬼神,塵勞即是魚鱉,貪瞋即是地獄,愚癡即是畜生,如此在生活的念念中修行,開放六根,根塵接觸時,雖有見聞覺知而內心不起染著,行菩薩道,直至菩提圓滿。〔所以,禪宗是以成佛為目標,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必須廣修慈悲喜捨,於生活中,本心如如不動而時時以智慧來觀照,這便是般若行。〕

 

五、結語

 

《六祖壇經》重視實踐,實踐時以般若為前導,此中有二要旨,一是不思量一切善惡,得入清淨心體;二是悟後起修,善用念頭,於一切處,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直至圓滿菩提。唐宋時期禪宗之盛便是掌握這二要旨後期之衰,實是來自偏離這二要旨。今日欲重振禪風,也當由此下手。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