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談談菩薩道
  Posted on Mon 16 Dec 2013 by RESP (4856 reads)

談談菩薩道

 

林崇安教授

 

說明:

本文指出生活中菩薩道的修行主軸。原文登於《大圓滿廟》第八期201310月。

 

一、前言

 

我們想走菩薩道,但是菩薩道在哪裡呢?如何走才不會跌跌撞撞呢?如何才能不氣餒呢?最起碼,要如何守住自己呢?如何面對挫折而能無怨無悔呢?要以何種心態來走菩薩道才能久遠呢?以上都是相關而必須釐清的問題。

 

二、守住自己

 

菩薩道在哪裡呢?菩薩道就在人多的地方,在道場、在公眾的地方、也在災難的地方。菩薩道不是單槍匹馬的事,而是廣大的佛法事業,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眾生。但是面對形形色色的眾生,最起碼要守住自己,在跌跌撞撞中才不會氣餒。

所以,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守住自己呢?這要從經上找線索。佛陀在《增支部.一集》說: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

 

凡夫的心,是心性本淨(極光淨者)而客塵所染(客隨煩惱所雜染)。什麼是客塵?貪瞋的習性就是客塵,「我是他非」的分別心就是客塵,對立就是客塵。「有聞之聖弟子」經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實知道心性本淨,在生活中培養正念以修心,安住於「心性本淨」,因而能從「客塵」得到解脫。所以,想要在跌跌撞撞中而不氣餒,就是要「安住於心性本淨」,不被客塵所迷惑,因而守住自己。

若問:為何凡夫的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答案是,這是「法爾如是」,這是難可了知,這是聖言量,《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說:

 

自性淸淨心而有染汚,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淸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爲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分清「自性淸淨心」和「客塵」,這是修行的起點。要以自性清淨心、覺性、佛性為歸依,就是守住自己,並放下客塵的熙熙擾擾。

 

三、法的義工

 

接著,以何種心態來走菩薩道呢?既然菩薩道是廣大的佛法事業,必然是分工合作來完成。所以,走在菩薩道上的人,就是發心當佛法事業的義工,以發心義工的心態來成就佛法事業,來幫助別人。

直心是道場,道場就是菩薩道的地方,就是累積波羅蜜的地方,就是累積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的地方。在道場中,先確認自己的角色,就是幫助佛法事業的義工,因而心安理得地安住於清淨心,放下貪瞋的習性,放下「我是他非」的分別心,放下對立,安住於中道,這樣就是「直心」。起了貪瞋的習性,起了「我是他非」的分別心,起了對立,就是忘了義工的角色。時時警惕,因而無怨無悔地去當佛法的義工,做一個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義工,以這種心態來走菩薩道,便是懂得提起、懂得放下。

 

四、結語

 

整個菩薩道也可以歸結到《發心偈》:

 

我及無邊諸有情,從本以來就是佛,由分別故轉輪迴。

殊勝菩提心生起。

 

前三句是說,心性本淨(佛)而客塵(分別)所染,因而不斷輪迴。殊勝菩提心生起,就是菩薩行者要安住於清淨心,脫離客塵,無怨無悔地去當佛法事業的義工,平平穩穩地邁向菩提。如此,年輕的行者,能安住於清淨心,則希望無窮。年老的行者,不可坐以待斃,應記住「人生七十才開始」。既然走菩薩道,就應該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眼光和心胸;既然有自性清淨心,就應該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這就是常精進菩薩的精神。

 

【附錄】南傳菩薩道資料

 

1)被授記的條件:菩薩於佛前初次授記時的條件有八項:一、是人。二、是男人。三、波羅蜜已經圓滿至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證得阿羅漢果。四、遇到一尊活著的佛陀。五、是一位相信業力的隱士或是一位佛教的比丘。六、具備四禪八定與五神通。七、有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修波羅蜜的非凡精進力。八、善欲足夠強大到令他發願成佛。

2)被授記的菩薩分為三種根器:(a利根的慧者菩薩、(b中根的信者菩薩、(c鈍根的精進者菩薩。這三種菩薩的能力分別是:

a)如果「慧者菩薩」有意在他被授記的那一世證得阿羅漢,他有能力在佛陀還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時,即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法、義、詞、辯)

b)如果「信者菩薩」有意在他被授記的那一世證得阿羅漢,他有能力在佛陀還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即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c)如果「精進者菩薩」有意在他被授記的那一世證得阿羅漢,他有能力在佛陀剛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即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3)三種菩薩中,(a慧者菩薩被授記後,只須再修習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即可成佛。(b信者菩薩被授記後,須再修習八阿僧祗與十萬大劫方能成佛。(c精進者菩薩被授記後,須再修習十六阿僧祗與十萬大劫方能成佛。

4)釋尊於過去生中,所遇到的對他授記的佛有24位:

從今四阿僧祗及十萬劫前,遇到1燃燈佛。

從今阿僧祗劫前,遇到2孔達尼耶佛〜9那羅陀佛。

從今十萬劫前,遇到10跋陀無陀羅佛。

從今三萬劫前,遇到11善慧佛與12善生佛。

從今八千劫前,遇到13喜見佛、14義見佛、15法見佛。

從今九十四劫前,遇到16義成佛。

從今九十二劫前,遇到17提沙佛、18普沙佛。

從今九十一劫前,遇到19毘婆尸佛。

從今三十一劫前,遇到20尸棄與21毘舍浮佛。

於此賢劫,遇到22拘留孫佛、23拘那含牟尼佛及24迦葉佛。

其後,於此賢劫有釋迦牟尼和彌勒成佛。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