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itle:   內觀雜誌第61期【2008年7月】
First posted:   Sun 07 Dec 2008
Description:  

【本期重點】:《聲聞地》止觀要義。《入中論》破「實質有的我」的探究。闡陀的疑惑。

Article text:

內觀雜誌第61期【20087月】

 

內觀雜誌第61

 

【本期重點】:《聲聞地》止觀要義。《入中論》破「實質有的我」的探究。闡陀的疑惑。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止觀要義

 

林崇安教授編

 

目錄

1)修止的九種心住

2)四種毘缽舍那

3)止觀的四種所緣

4)七種作意和四諦十六行相

5)入出息念的十六勝行

 

 

1)修止的九種心住

 

◎修止也就是修定,有次第的九種心住

◎經由九種心住,達成奢摩他。

 

【九種心住】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

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一、內住

云何內住?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二、等住

云何等住?

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三、安住

云何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

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四、近住

云何近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五、調順

云何調順?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六、寂靜

云何寂靜?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七、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八、專注一趣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九、等持

云何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配六力】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

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一、由、思

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

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

二、由憶念力

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

三、由正知力

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

四、由精進力

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

五、由串習力

由串習力,等持成滿。

 

【配四種作意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

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

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一、力勵運轉作意

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

二、有間缺運轉作意

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

三、無間缺運轉作意

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

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缽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缽舍那,故此亦是毘缽舍那品

 

【附】得止的狀況和進一步的修行

 

一、加行階段

1)初位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

2)中位

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毘缽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強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3)後位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

二、觸證階段

1)身心輕安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皆得除滅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

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皆得除遣

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

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心中現。

2)心一境性

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由是因緣,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行轉

 

◎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                    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緣名「有作意」。

○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

謂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

○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纏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

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

○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麤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諸想作意。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

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何等為二? 一者、世間;二、出世間。

○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此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

○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復增廣。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緣勝解,於奢摩他品及毘缽舍那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或樂往出世道發起加行。

 

2)四種毘缽舍那(內觀)

 

◎禪修離不開毘缽舍那。

◎毘缽舍那就是內觀,分成四種毘缽舍那

 

【四種毘缽舍那】

◎云何四種毘缽舍那?

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缽舍那。

 

一、能正思擇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

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二、最極思擇

云何名為:最極思擇?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三、周遍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四、周遍伺察

云何名為:周遍伺察?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又即如是毘缽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

◎云何三門毘缽舍那?

一、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二、隨尋思行毘缽舍那;

三、隨伺察行毘缽舍那。

○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缽舍那。

○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缽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

一、尋思於義

云何名為:尋思於義?

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

二、尋思於事

云何名為:尋思於事?

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

三、尋思於相

云何名為:尋思於相?

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

四、尋思於品

云何名為:尋思於品?

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

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

五、尋思於時

云何名為:尋思於時?

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

六、尋思於理

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

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

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

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

○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

如是名為:尋思於理。

 

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及前三門毘缽舍那,略攝一切毘缽舍那。

問:何因緣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毘缽舍那?

答:依三覺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覺?

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

尋思義故,起語義覺。

○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

○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

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所謂語義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附】

問:齊何當言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名雙運轉道?

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毘缽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

由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運轉道。

 

 

3)止觀的四種所緣

 

◎修習止觀必有所緣。

◎禪修時不是腦中一片空白

 

四種所緣

云何所緣?謂有四種所緣境事。何等為四?

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淨行所緣境事。

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

 

【一、遍滿所緣】(分四)

云何遍滿所緣境事?謂復四種:

一、有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

三、事邊際性。四、所作成辦。

一、云何有分別影像?

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或見或聞或分別故,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缽舍那行,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

所知事者,謂或不淨,或慈愍,或緣性緣起,或界差別,或阿那波那念,或蘊善巧,或界善巧,或處善巧,或緣起善巧,或處非處善巧,或下地麤性上地靜性,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名所知事。

所知事同分影像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誡,或聽聞正法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前,即於彼法而起勝解,即於彼所知事而起勝解。

彼於爾時,於所知事,如現領受勝解而轉,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現前,亦非所餘彼種類物,然由三摩呬多地勝解領受相似作意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修觀行者,推求此故,於彼本性所知事中,觀察審定功德、過失。

是名有分別影像

二、云何無分別影像?

謂修觀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然即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謂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是名無分別影像。

三、云何事邊際性?

謂若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云何名為盡所有性

謂色蘊外更無餘色,受想行識蘊外更無有餘受想行識;

一切有為事,皆五法所攝;一切諸法,界處所攝;一切所知事,四聖諦攝。如是名為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如所有性

謂若所緣是真實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如是若所緣境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總說為一事邊際性。

四、云何所作成辦?

謂修觀行者,於奢摩他毘缽舍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圓滿故便得轉依,一切麤重悉皆息滅。

得轉依故超過影像,即於所知事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

入初靜慮者得初靜慮時,於初靜慮所行境界,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者,得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時,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所行境界,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者,得彼定時,即於彼定所行境界。

如是名為:所作成辦。

 

◎如是四種所緣境事,遍行一切,隨入一切所緣境中,去來今世正等覺者共所宣說,是故說名遍滿所緣附錄:遍滿所緣的經證

 

【二、淨行所緣】(分五)

云何名為:淨行所緣?

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五種)所緣差別。

一、不淨所緣

云何不淨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淨:

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

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

二、慈愍所緣

云何慈愍所緣?

謂或於親品、或於怨品、或於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

當知此中,親品、怨品及以中品,是為所緣。

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是為能緣。

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知是慈。

○若於有苦,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知是悲、是喜。

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

是名慈愍所緣。

三、緣性緣起所緣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

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四、界差別所緣

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

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

五、阿那波那念所緣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

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

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

 

【三、善巧所緣】(分五)

云何名為:善巧所緣?謂此所緣略有五種。

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

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

 

【四、淨惑所緣】(分二)

云何淨惑所緣?

(由世俗道:)謂觀下地麤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由出世道:)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

 

◎結語: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附錄:遍滿所緣的經證】

 

如佛世尊曾為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是義。

曾聞長老頡隸伐多問世尊言:「大德!諸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為何於緣安住其心?云何於緣安住其心?齊何名為心善安住?」

佛告長老頡隸伐多:善哉!善哉!汝今善能問如是義,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宣說開示。

◎頡隸伐多!諸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或樂淨行或樂善巧,或樂令心解脫諸漏,於相稱緣安住其心,於相似緣安住其心,於緣無倒安住其心,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謂彼比丘:

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

若唯有癡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頡隸伐多!又彼比丘:

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

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

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

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

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麤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

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麤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

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謂彼比丘於彼彼所知事,為欲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故,於先所見所聞所覺所知事,由見聞覺知增上力故,以三摩呬多地作意思惟分別,而起勝解,彼雖於其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現前觀察,然與本事相似而生,於彼所緣有彼相似,唯智唯見唯正憶念。

又彼比丘於時時間令心寂靜,於時時間依增上慧法毘缽舍那勤修觀行。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謂若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

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謂若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如是於緣正修行時,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於時時間修習止相、舉相、捨相

由修、由習、由多修習為因緣故,一切麤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於所知事由現見故,隨得觸證所緣清淨,由離貪故隨得觸證心遍清淨,離無明故,隨得觸證智遍清淨

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頡隸伐多!為此比丘於所緣境安住其心,如是於緣安住其心,如是於緣安住心已名善安住。

◎世尊此中重說頌曰:

 

行者行諸相,知一切實義,常於影靜慮,得證遍清淨。

 

1)此中說言:行者行諸相者,由此宣說修觀行者於止舉捨相,無間修行殷重修行。

2)若復說言:知一切實義者,由此宣說事邊際性。

3)若復說言:常於影靜慮者,由此有宣說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

4)若復說言:得證遍清淨者,由此宣說所作成辦。

 

◎此中世尊復說頌曰:

 

於心相遍知,能受遠離味,靜慮常委念,受喜樂離染。

 

1)此中說言:於心相遍知者,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以心相名說事邊際性以遍知名說。

2)若復說言:能受遠離味者,由此宣說於其所緣正修行者樂斷樂修。

3)若復說言:靜慮常委念者,由此宣說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常勤修習委練修習。

4)若復說言:受喜樂離染者,由此宣說所作成辦。

當知如是遍滿所緣,隨順淨教契合正理。

 

 

4)七種作意和四諦十六行相

 

◎凡欲滅苦,必須修四諦。

修四諦時,有七種作意和十六行相

 

四諦

 

◎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所謂最初「1.了相作意」(2.勝解作意;3.遠離作意;4.觀察作意;5.攝樂作意;6.加行究竟作意),最後「7.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1.了相作意

◎修瑜伽師於四聖諦略標、廣辯增上教法,聽聞受持,或於作意已善修習,或得根本靜慮、無色,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為「了相作意」。

 

四行相〕

◎由十種行觀察苦諦,能隨悟入苦諦四行。何等為十?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

◎如是行者,以其十行攝於四行,復以四行,了「苦諦相」。

○謂無常行:五行所攝,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

苦行:三行所攝,一、結縛行;二、不可愛行;三、不安隱行。

空行:一行所攝,謂無所得行。

無我行:一行所攝,謂不自在行。

 

四行相〕

◎復由四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如是苦諦,何因?何集?何起?何緣?由斷彼故,苦亦隨斷,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

謂了知「愛」能引苦故,說名為因。

既引苦已,復能招集令其生故,說名為集。

既生苦已,令彼起故,說名為起。

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次第招引諸苦集故,說名為緣。

 

〔滅諦四行相〕

○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

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為靜。

即此滅、靜,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為妙。

是常住故、永出離故,說名為離。

 

〔道諦四行相〕

○於滅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真對治道:

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能實尋求義故、由於四門(謂四種聖諦差別)隨轉義故、一向能趣涅槃義故,所以說名道、如、行、出。

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當知猶為聞思間雜。

 

2.勝解作意】

◎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

 

A、諸諦盡所有性】

◎於苦、集諦

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

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

◎於滅諦

一、滅: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

二、靜: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

三、妙:復於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彼於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而復於彼不能趣入、不能證淨、不能安住、不能勝解,其心退轉。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數厭離、驚怖。

四、離: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厭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麤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是無願,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

◎於道諦

一、道: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

二、如: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

三、行:隨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方便流注,無有間斷。

四、出:彼既如是以心緣心,專精無替,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麤品我慢,無容得生。

 

B、悟入諸諦如所有性】

悟入苦諦: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新新而生,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前後變易,是「無常性」。

○觀心相續入取蘊攝,是為「苦性」。

○觀心相續,離第二法,是為「空性」。

○觀心相續,從眾緣生不得自在,是「無我性」。

悟入集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以愛為因、以愛為集、以愛為起、以愛為緣。

悟入滅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是永滅性、是永靜性、是永妙性、是永離性。

悟入道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究竟對治趣滅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

◎如是先來未善觀察,今善作意方便觀察,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即於此慧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正智得生。

由此生故,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又於涅槃深心願樂,速能趣入,心無退轉,離諸怖畏,攝受增上意樂適悅。

 

【起四善根】

一、煖:如是行者,於諸聖諦,下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煖。

二、頂:中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頂。

三、諦順忍:上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名諦順忍。

四、世第一法:彼既如是斷能障礙麤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彼於爾時,其心似滅而非實滅,似無所緣而非無緣。

○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為「世第一法」。

◎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

 

3.遠離作意】

◎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

一、斷障

由此生故,三界所繫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皆悉永斷。

二、得果

○若先未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麤重永息,得預流果。

◎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此亦成就眾多相狀:

○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

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

○終不退轉棄捨所學,不復能造五無間業。

○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

○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

○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

○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

○終不更受第八有生。

○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4.觀察作意;5.攝樂作意

◎由「觀察作意」,於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如是於修勤修習者,於時時間,應正觀察所有煩惱已斷、未斷。於時時間,於可厭法深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為「攝樂作意」。

修品類差別,有十一種:一、奢摩他修;二、毘缽舍那修;三、世間道修;四、出世道修;五、下品道修;六、中品道修;七、上品道修;八、加行道修;九、無間道修;十、解脫道修;十一、勝進道修。

奢摩他修者,謂九種行令心安住,如前已說。

毘缽舍那修,亦如前說。

世間道修者,謂於諸下地見麤相故,於諸上地見靜相故,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

出世道修者,謂正思惟: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由正見等無漏聖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

下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最麤上品煩惱。

中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中品煩惱。

上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

加行道修者,謂由此故,為斷煩惱發起加行。

無間道修者,謂由此故,正斷煩惱。

解脫道修者,謂由此故,或斷無間證得解脫。

勝進道修者,謂由此故,從是已後修勝善法,乃至未起餘地煩惱能治加行,或復未起趣究竟位。

 

6.加行究竟作意

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最為堅固,能穿能壞所餘寶物,非餘寶物所能穿壞。

如是此三摩地,於諸有學三摩地中,最上、最勝、最為堅固,能壞一切所有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麤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

 

7.加行究竟果作意】

◎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

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任持最後有身。

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餘取無故、不相續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此中,都無般涅槃者,如於生死無流轉者,唯有眾苦永滅、寂靜、清涼、滅沒,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欲、永滅、涅槃。

 

5)入出息念的十六勝行

 

觀呼吸的禪法包含完整的止觀。

修十六勝行也就是修習四念住。

 

【十六勝行】

云何名為:十六勝行?

1-2)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

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

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

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

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

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

13)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

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

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十六勝行差別】

1)念長:於入息、出息作意

〔作學:〕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

2)念短:於中間入息、中間出息作意

〔作學:〕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

3)覺了遍身〔緣微細孔穴〕

〔作學:〕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

4)息除身行〔空無位、遠離位為境〕

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

〔作學:〕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覺了喜〔得初或二靜慮〕

〔作學:〕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覺了樂〔得第三靜慮〕

〔作學:〕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簡邊際:〕第三靜慮已上,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

7)覺了心行〔除遣愚癡想、思〕

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

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

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

〔作學:〕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

8)息除心行

「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覺了心〔已得未至依定〕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

〔作學:〕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喜悅心〔離惛沈、睡眠蓋〕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

〔作學:〕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

11)制持心〔離掉舉、惡作蓋〕

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

〔作學:〕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

12)解脫心〔遠離諸蓋〕

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

〔作學:〕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13)無常隨觀〔斷餘隨眠〕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

〔作學:〕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

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

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

14-16)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從隨眠解脫〕

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

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

〔作學:〕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

〔成無學阿羅漢:〕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

 

──────

 

 


 

《入中論》破「實質有的我」的探究

 

林崇安

 

一、前言

 

人們從小到大隱隱約約覺得有一個自立自足的「我」,儘管身體變了、觀念變了,總覺得這個「我」是不變的,一方面覺得這個我不是身和心本身,一方面覺得這個我也不是離開身心之外獨存。這個我,有時稱作「非即蘊、非離蘊我」,又稱作「不可言說我」。犢子師主張有這「不可言說我」。犢子師認為,瓶子、柱子的質料是「微塵」或地、水、火、風四大,這些微塵或地、水、火、風是實質有的東西;同理,人們從小到大的這個自立自足的「我」,也是實質有的東西,稱作「自立實質有的我」。犢子師認為,每一眾生都有這一「自立實質有的我」,但是佛教的其他宗派都否定這一個我。

以下依據《入中論》和《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以中觀宗應成師的見解來破除犢子師的「不可言說我」和「實質有的我」。

 

二、犢子師的實質有的我

 

頌曰:

「有計不可說一異,常無常等實有我,

復是六識之所識,亦是我執所緣事。」

 

犢子師所主張的「實質有的我」:

1)我(補特伽羅)與諸蘊不是異性,因為離蘊無我故;我也不是具蘊的自性,因為若是則我應有生滅故。所以我與五蘊於一性、異性都不可說。

2)同理,我(補特伽羅)於常、無常也不可說。

3)我是實質有,因為是二業的能作者,是苦、樂二果的能受者故;及是繫縛生死與涅槃時的解脫者故。

4)此我是六識的「所知」。

5)此我是我執的「所緣」。

 

說明:

如果我和諸蘊是一,我若把身上一個器官移植給別人後,別人身上就應有一個我。如果我和諸蘊是一,我若改惡向善或由凡入聖,前後心態完全不同,應成完全不同的二個人,但在世俗上人們還是認為前後是一個人。所以,我和諸蘊應不是一;另一方面,離開諸蘊也沒有我。有的犢子師因而主張:我是非即蘊、非離蘊的「不可說我」;此我是實質有,因為是惡業和善業的能作者,是苦果和樂果的能受者,是流轉生死者,也是涅槃解脫者故。

問:我,與蘊是一嗎?犢子師答:不可說。

問:我,與蘊是異嗎?犢子師答:不可說。

問:我,應是六識的所知嗎?犢子師答:同意。

問:我,應是所知,因為是六識的所知故。犢子師答:同意。

問:我,應是常、無常二者之一,因為是所知故。犢子師答:同意。

問:我,應是常嗎?犢子師答:不可說。

問:我,應是無常嗎?犢子師答:不可說。

 

三、中觀應成師駁斥實質有的我

 

頌曰:

「不許心色不可說,實質皆非不可說,

若謂我是實質有,如心應非不可說。」

 

1)我(補特伽羅)是實質有,應不合理,如同不可同意「心與色是一性、異性的不可說」,諸實事實質有,不是「一性、異性的不可說」,因為若我是實質有,則應如同心(存在的實事),不是二門(一性、異性)都不可說也。

2)此頌已明,「不可說者」定非實質有。

 

說明:

心與色,應是一性或異性二者之一,因為存有故。

我與蘊,應是一性或異性二者之一,因為是實質有故。

心與色二者是實質有,則必是一或異,不可以說是「不可說」;我與蘊二者是實質有,也必是一或異,但犢子師一方面主張「我與蘊是實質有」,一方面又主張「我是不可說」,然而我若是實質有,則與實質有的蘊,應是一或異二者之一,必可回答是一或是異,而不是「不可說」。順此可以推知:我應不是實質有,而是假有。

 

頌曰:

「如汝謂瓶非實事,則與色等不可說,

我與諸蘊既叵說,故不應計自性有。」

 

1)如同汝謂瓶不是自立的實事,而同意瓶的體性和瓶的支分色等,不可說是一性、異性,如是我與諸蘊是不可說一性、異性的假有,所以不應同意我(補特伽羅)是以自體性有。

2)如是二頌,已破我(補特伽羅)是實質有,成立假有。

 

說明:

由於犢子師同意:「瓶和瓶的諸支分是不可說一性、異性,所以瓶不是自立的實事。」因而可用平行的道理來破「我是實質有」:

「我與諸蘊是不可說一性、異性,所以我不是自立實質有。」

這種破法稱作「等彼破」。

 

頌曰:

「汝識不許與自異,而許異於色等法,

實法唯見彼二相,離實法故我非有。」

 

1)一性、異性,是實事的所依,而我不是所依,所以我不是實質有。若如汝計「我」為實質有,如同汝之「識」不許與自體性相異,我(補特伽羅)亦定不異自體性,故須說為一性。又如同汝「識」與「色」等為相異法,我(補特伽羅)須說為與蘊相異也。

2)凡諸實事,決定唯見彼一、異之二行相,是故我非實質有,因為與實事之法離一性、異性成立故。

 

說明:

若「我是實質有」,則一方面「我」與蘊為一性(以識為喻),另一方面「我」與蘊為異性(以識與色為喻),又是一、又是異為不合理,因而可以推知「我不是實質有」。

 

四、中觀應成師成立假有

 

為何會出現「人實質有」的主張呢?《密義疏》說:

 

對須說人(補特伽羅)實質有,方能調伏之眾生,即說人(補特伽羅)實質有而攝受故。

 

這是依據《阿含經》所說的:

 

諸比丘!五蘊即重擔,荷重擔者謂補特伽羅。

 

這一經文雖未明言「實質有」而其意義是宣說「實質有」,這是為了對執著有「人是自立實質有」的人,說有「能荷重擔的補特伽羅」。中觀應成師是主張「假依於假」。「假依於假」是指,一切假有法的「安立所依事」,唯是假有法,《密義疏》說:

 

問:於瓶等安立的所依『四大種』及『四大所造』等具有實質存在故,於安立『瓶』等,具有因或所依事為合理。汝中觀(應成)師說一切法皆唯安立,而安立的所依不是實質存在,則應如同石女兒也。

(中觀應成師)答:此說非理,因為「安立的所依是實質存在」並不成立故,喻如依於假有的「容貌等」聚集,便有唯安立的「影像」可見;及依於假有的「柱等」安立為「屋」;如是依(假有的)「樹等」安立為「林」。又如夢中可得從「自性不生之種子」,出生「自性不生之芽」,如是一切假有法的「安立所依事」,應唯是假有法,為合理也。

 

可知中觀應成師的「假依於假」,完全不同於其他宗派的「實依於實」和「假依於實」。

 

五、結語

 

「實質有」(rdzas yodsubstantial existents)與「假有」(btags yodimputed existents)是二個相違的觀點。「實依於實」、「假依於實」、「假依於假」也是重要的觀點。《入中論》不同意「實質有」,主張「假依於假」,這是中觀應成師的不共觀點。中觀應成師認為「人是假有」,是指「人是唯依於諸蘊而假立」,人和諸蘊都不是從自方存在,都是自性空。

 

――――――――

 

 

 

闡陀的疑惑

 

林崇安

(內觀雜誌61,2008

 

一、前言

 

當年印度的悉達多太子離開王宮出家時,是由車匿一人在深夜駕車送行。車匿,或叫做闡陀。六年後,悉達多太子成佛,稱做釋迦牟尼佛。再過六年多,闡陀也跟隨著佛陀出家修行。但是闡陀跟所有的比丘們都相處得不好,因為他認為自己很早就伴隨佛陀,交情比別人深,因而產生了傲慢的心理。佛陀勸了闡陀幾次,仍然改不了他的傲慢和我執的心理。由於我執深重,闡陀無法體證真理。佛陀入滅後,闡陀沒有佛陀做靠山,內心的傲慢便開始下降。當時有許多的上座比丘們住在波羅奈城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闡陀為了體證真理,便去請教這些資深的上座比丘們。

 

二、闡陀的困惑

 

這一天早晨,闡陀長老披上袈裟,拿著缽,進入波羅奈城乞食。飯後回來,收好袈裟和缽,洗完腳,而後闡陀手持戶鉤,從一個園林到另一個園林,從一個房舍到另一個房舍,從一個經行處到另一個經行處去找上座比丘們。

在園林的處所,闡陀請教比丘們說:「請您們教導我,為我說法,使我知法、見法,我將如法認知、如法觀察。」

這時比丘們告訴闡陀說:「色身是無常的,感受、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的。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的,涅槃是寂靜的。」

    闡陀回答比丘們說:「色身是無常的,感受、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的。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的,涅槃是寂靜的。」

闡陀又說:「然而我不喜歡聽說:一切諸行是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這當中如何有這個我而說要這樣去知、要這樣去見,這就是稱做見法了呢?」

從一個房舍到另一個房舍,從一個經行處到另一個經行處,闡陀得到同樣的問答,但都不能解決他的疑惑。闡陀說:「比丘當中誰還有能力為我說法,使我知法、見法呢?」

接著他想起了阿難尊者:「阿難尊者現今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他曾經供奉、親近世尊,是佛陀所讚嘆的人,凡是修梵行的人都認識他,他一定能夠為我說法,使我知法、見法。」

 

三、阿難尊者的解惑

   

過了一夜後,隔天早晨闡陀披上袈裟,拿著缽,進入波羅奈城乞食;吃完飯後回來,收拾整理臥舖;收拾整理臥舖後,披上袈裟,拿著缽,前往拘睒彌國。他漸漸地遊走,到了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闡陀收好衣缽,洗完腳後,到阿難尊者的住處,相互問訊後,退坐一邊。這時闡陀把前面的問答告訴了阿難,最後說:「善哉!尊者阿難!現在請您為我說法,使我能夠知法、見法。」

    這時阿難尊者告訴闡陀說:「善哉!闡陀!我內心很歡喜。我讚歎您在修梵行人的跟前,能毫不隱藏地破除虛偽的刺。闡陀!愚痴的凡夫所不能了解的,就是色身是無常的,感受、想蘊、行蘊、識蘊也是無常的;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的,涅槃是寂靜的。您現在已能接受殊勝的妙法了,請您仔細地聽!我將為您解說。」

當時,闡陀心中這樣想著:「我今天很歡喜,獲得了勝妙心,獲得了踊悅心,我現在能夠接受殊勝的妙法了。」

    這時,阿難告訴闡陀說:「我親自從佛陀聽聞到教導摩訶迦旃延說:『世人顛倒,依於二個邊,或是有邊,或是無邊。世人執取各種境界,內心便生起執著。迦旃延!如果能夠不去攝受、不執取、不持住、不執著於我,當痛苦產生時知道是痛苦產生,當痛苦滅時知道是痛苦滅。迦旃延啊!對這現象不懷疑也不迷惑,不靠他人而由自己親自證知,這就叫做正見,是如來所說的法。為何如此呢?迦旃延!能夠如實正觀世間的集起,就不會生起世間是無的邊見;如實正觀世間的滅去,就不會生起世間是有的邊見。迦旃延!如來是離於有、無二邊,而演說中道,所謂:這裡存在,所以那裡存在;這裡生起,所以那裡生起;說以無明為緣而有業行……乃至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集起。所謂:這裡不存在,所以那裡不存在;這裡滅去,所以那裡滅去;說無明息滅則業行息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息滅。』」

 

四、闡陀的證悟

   

阿難尊者講法的時候,闡陀比丘的內心遠塵、離垢,獲得清淨的法眼。當下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了迷惑和懷疑,宣說真理不用依賴他人,回答大師教法所證的解脫都無所畏懼。

於是闡陀恭敬合掌向阿難尊者說:「正應是如此,像這樣的智慧梵行,是善知識所教授、教誡的正法。我今天從阿難尊者這地方,聽聞到這樣的正法,於一切諸行是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內心安樂,正住於解脫之境,不再退轉,不再執著身心諸行為我,只見到了正法。」

這時阿難告訴闡陀說:「您今天獲得了大的法益,在非常深奧的佛法中,獲得了聖者的慧眼。」

    這時,二位正法的善士歡喜隨喜,從座起來,各自回到住處。

以上所介紹的這一經是《雜阿含經》的第262經,又稱作《闡陀經》。

 

五、一些探索

 

1)「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所謂的三法印,此處的「一切行」就是身心五蘊。闡陀最初同意三法印,但只是勝解而已,他對於「一切諸行空、寂」則難以接受,這是由於他執著諸行或身心五蘊是「我」,雖然知道「一切行無常」,但無餘涅槃時「一切諸行空、寂」,豈非「我」都消失了?換言之,闡陀的內心有執著身心五蘊為「我」的「薩迦耶見」,他畏懼「一切諸行空、寂」的狀態,因而不能知法、見法。

2)迦旃延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議第一」著稱,阿難提出佛陀對迦旃延的教導,更具說服力,闡陀也更能虛心接受。

3)由於闡陀在阿難的面前,具有勝妙心及踊悅心,處在身心輕安的狀態,因而阿難把中道的正見講清後,闡陀便證得了預流果的聖位。

4)生起勝妙心有三個條件:1指導者受大眾稱讚,有真正的本領,2指導者所說的法確實能出離煩惱,並釐清最上的深義,3聽者有能力接著覺悟所說的法。由於指導者阿難和聽者闡陀具足了這些條件,因而闡陀聽後能夠當下證果。

5)「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由於有無明、貪愛,因而有「世間集」,要將無明、貪愛滅去,才能有「世間滅」。對「世間集」要如實正觀,知道如果無明、貪愛存在的話,生死輪轉就不可避免了,因此,「不生世間無見」。另一方面,對「世間滅」也要如實正觀,知道如果無明、貪愛滅除的話,身心五蘊的生死輪轉就可以止息了,因此,「不生世間有見」。

6)「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由於有邊(常邊)是一邊,無邊(斷邊)是另一邊,如來的教導便是脫離此二邊而處於中道。而這中道是立足於緣起的身心現象上。眾生身心五蘊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便是來自不能如實正觀世間集,不知道是來自無明、貪愛。無明則是對自己的身心現象誤執有「我」。在流轉的過程上,由於「無明」而有「行」、而有「識」、而有「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便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對於此緣起現象的呈現,要如實正觀,不能認為完全沒有,如此才能不落入「無邊」。另一方面,只要看清自己身心現象的無常、無我,不再生起無明、貪愛,那麼,在還滅的過程上,「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依次而有名色滅、六處滅、觸滅、受滅、愛滅、取滅、有滅、生滅、老病死滅、憂悲惱苦滅。如此正觀世間滅,因而不落入「有邊」。經由上述緣起的流轉與還滅過程,如實地看清世間的集與滅,脫離了無邊與有邊而處於中道之上。

7)當闡陀長老掌握了中道的要旨,不再墮入有無二邊,因而打開了慧眼:將見道所要斷除的「煩惱纏」都滅除了,稱作「遠塵」;將見道所要斷除的「隨眠」也都滅除了,稱作「離垢」。

8)得到清淨慧眼的同時,闡陀長老也得到了以下預流果的功德:

1見法:已善見四聖諦。

2得法:已獲得一種沙門果。

3知法: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

4起法:得四證淨(佛、法、僧、戒)。

5無惑、6無疑:於自所證無惑,於他所證無疑。

7不藉他緣: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8一切他論所不能轉: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律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9都無所畏: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10隨入聖教:由正世俗及第一義隨入聖教,成為世俗和勝義的佛弟子。

 

六、結語

 

佛陀的「無我」的教導是甚深的,要想悟入無我,必須有勝妙心及踊悅心。闡陀由於阿難尊者的善巧引導,終於破除疑惑,體證甚深的無我。這一經給我們許多的啟示,值得佛弟子們好好體會。

 

―――――――

 

【闡陀經】(大二六二;內三八;印四五;光三九;S90

 

(01) 如是我聞:一時,有眾多上座比丘,住〔波羅柰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久。

(02) 時長老闡陀,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柰城〕乞食;食已還,攝衣缽,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請諸比丘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當如法知、如法觀。」

(03) 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04) 闡陀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05) 闡陀復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06) 闡陀復言:「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07) 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識知,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08) 時闡陀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柰城〕乞食。食已還,攝舉臥具,攝臥具已,持衣缽,詣拘睒彌國。漸漸遊行,到拘睒彌國。攝舉衣缽,洗足已,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

(09) 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一時,諸上座比丘住〔波羅柰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時我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柰城〕乞食;食已還,攝衣缽。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見諸比丘而請之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10) 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11) 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12) 我爾時作是念: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13) 我時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14) 善哉!尊者阿難!今當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15)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

(16) 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17) 時闡陀作是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18)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

(19) 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20)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滅。」

(21)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22) 時阿難語闡陀言:「汝今得大善利,於甚深佛法中得〔聖慧眼〕。」

(23)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ite:
URL: https://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