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itle:   佛教邏輯的應用
First posted:   Sun 01 Dec 2013
Description:  
Article text:

佛教邏輯的應用

 

如何檢驗道理?

 

林崇安教授

 

說明:

本講稿講於台中金剛乘學會,是〈因明論式的分解和檢驗〉(《法光雜誌》289期)的進一步應用,內含「《成唯識論》因明論式舉例」,以及「以因明論式檢驗生活例子」,登於《內觀雜誌98期,並有錄影檔(佛教邏輯的應用)置於you tube供有興趣者參考。

 

一、前言

 

今日學習佛教邏輯或因明,應立刻進入因明論式的實用面,直接進行論式的分解並判別正誤,而非一直停留在因明的理論上。學習時,以測驗題來檢驗理由,這可應用到檢驗所有論典和一般文章的論述上。因明的推理,類同數學的運算,有其規則並能客觀地獲得共識。

 

二、定言因明論式及其分解

 

標準的定言因明論式的格式:

 

A,應是C,因為是B故。

(結論)      (理由)

(宗)         (因)

 

共有三詞(ACB),「應」字便於區隔二詞(AC)。

因明論式的例子:

 

孔子,應是人,因為是亞洲人故。

 

上例的論式可以分解如下:

 

【重點1】直接看出小前提:   AB

小前提:孔子是亞洲人。

【重點2】找出隱含的大前提:凡是B都是C

大前提:是亞洲人是人。

  論: 孔子是人。     結論:AC

上列的前提和結論,完全對應西洋三段論法:

大前提:凡是亞洲人都是人。

小前提:孔子是亞洲人。

  論:孔子是人。

〔舉例〕

柏拉圖,會死,因為是人故。

〔測驗〕

王醫師,是有錢人,因為是醫師故。

 

小結:檢驗論式時,先分解出小前提而後分解出大前提。

〔核心四例〕

1)孔子,應是人,因為是理性的動物故。(定義)

小前提:孔子是理性的動物。

大前提:凡是理性的動物都是人。

2)孔子,應是人,因為是萬物之靈故。(同義詞)

小前提:孔子是萬物之靈。

大前提:凡是萬物之靈都是人。

3)孔子,應是人,因為是男人故。(部分)

小前提:孔子是男人。

大前提:凡是男人都是人。

4)孔子,應不是白種人,因為是黃種人故。(相違)

小前提:孔子是黃種人。

大前提:凡是黃種人都不是白種人。

以上四例的「因」,都是正因(正確的理由)。

 

三、定言因明論式的檢驗

 

當問方提出由「宗與因」所構成的完整「定言因明論式」時,為了檢驗這一論式是否正確,答方只允許回答下列四者之一:

a)因不成:答方認為小前提不正確,而大前提正確。

b)不遍:答方認為小前提正確,而大前提不正確。

c)因遍不成:答方認為小前提和大前提都不正確。

d)同意:答方認為該論式無誤。

問方是出題者,答方是回應者。問方立出「因明論式」的測驗題後,答方要分解該論式的小前提和大前提,而後給予判定。若判定錯誤就失分了。

 

〔測驗題1

1)孔子,應是西方人,因為是歐洲人故。(因不成)

2)孔子,應不是西方人,因為不是歐洲人故。(不遍)

3)孔子,應是東方人,因為是美國人故。(因遍不成)

4)孔子,應不是西方人,因為是東方人故。(同意)

 

〔測驗題2

(須先釐清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的範圍)

1)白馬,應不是馬,因為是白色故。

2)白馬,應是白色,因為是白色的馬故。

3)白馬,應是白色的馬,因為是馬故。

4)白馬的顏色,應不是馬,因為是白色故。

 

〔關鍵題〕

1)機器人,應不是人,因為……故。

要點:此處必有正因。正因是正確的理由。只要「宗」合乎事實,必有正因可以成立。

2)機器人,應是人,因為……故。

要點:此處必無正因,只有似因。似因是錯誤的理由。

重要應用:日常生活中,只要「宗」不符事實,都可淡定面對,因為再多的理由必都是錯的。

 

【生活應用】

(此處小前提要依據生活中的事實來嚴格檢驗

1)甲鎮的觀光事業,應不許外地參與,因為是甲鎮內部的事故。

2)甲為何學佛?    甲學佛,因為…故。

3)甲為何不快樂?  甲不快樂,因為…故。

4)甲為何是無我?  甲是無我,因為…故。

 

【經論應用】

 

〔定義〕

無常的定義:剎那生滅的法。例如:瓶子。

常的定義:非剎那生滅的法。例如:虛空、涅槃。

測驗〕有無任何存在的都西,又是無常又是常?

 

當理由有多項時,也要一一檢驗:

〔舉例〕

涅槃應不是三學之一,因為a(涅槃)不是戒學、b(涅槃)不是定學、c(涅槃)不是慧學故。

a)涅槃應不是戒學,因為是常故。

b)涅槃應不是定學,因為是常故。

c)涅槃應不是慧學,因為是常故。

 

〔測驗題〕

1)腳踏車,應不是常,因為是無常故。

2)腳踏車,應是無常,因為是剎那生滅的法故。

3)機器人,應是無常,因為是人故。

4)機器人,應不是人,因為是無常故。

5)腳踏車,又是常又是無常,因為1(腳踏車)不動時是常,以及2(腳踏車)動時是無常故。

 

四、假言因明論式及其分解

 

上述定言因明論式可以擴大成假言因明論式,先舉例比對如下:

 

1)定言因明論式:

 

孔子應是人,因為是亞洲人故。

 

檢驗論式時,先分解出小前提而後分解出大前提:

 

小前提:孔子是亞洲人。(理由)

大前提:是亞洲人是人。(關聯)

  論:孔子是人。

 

2)簡單的假言因明論式:

 

孔子應是人,因為孔子是亞洲人故。

 

檢驗論式時,先分解出小命題而後分解出大命題:

 

小命題:孔子是亞洲人。(理由)

大命題:孔子是亞洲人,孔子是人。(關聯)

  論:孔子是人。

 

可以看出此處大命題意味著「凡是亞洲人都是人」。一般而言,定言因明論式可以攝入「假言因明論式」,所以「前提」可視為是「命題」的一種,因而因明的格式更行統一而簡化了。

假言因明論式的普遍格式是:

 

Q,因為P故。

 

分解出小命題、大命題如下:

 

小命題: P

大命題:PQ

  論:Q

 

小命題可稱「理由命題」;大命題可稱「關聯命題」,將二者互調就同於西洋的格式:

 

大命題:若PQ

小命題:P

  論:Q

 

假言因明論式的一種簡單例子是:

 

AB,因為AD故。

 

〔核心四例〕分解出小命題、大命題

1)孔子應是人,因為孔子是理性的動物故。

小命題:孔子是理性的動物。(理由)

大命題:孔子是理性的動物,孔子是人。(關聯)

2)孔子應是人,因為孔子是萬物之靈故。

3)孔子應是人,因為孔子是男人故。

4)孔子應不是白種人,因為孔子是黃種人故。

 

五、假言因明論式的檢驗

 

當問方提出由「宗與因」所構成的完整「假言因明論式」時,為了檢驗這一論式是否正確,答方只允許回答下列四者之一:

 

a)因不成:答方認為小命題不正確,而大命題正確。

b)不遍:答方認為小命題正確,而大命題不正確。

c)因遍不成:答方認為小命題和大命題都不正確。

d)同意:答方認為該論式無誤。

 

〔生活測驗題〕

1)王醫師應是有錢人,因為王醫師是醫師故。

小命題:王醫師是醫師。

大命題:王醫師是醫師,王醫師是有錢人。

    顯然,小命題正確而大命題錯誤,所以答方要回答:不遍

2)孔子應是韓國人,因為韓國人崇拜孔子故。

小命題:韓國人崇拜孔子

大命題:韓國人崇拜孔子,孔子是韓國人。

3)甲的父母應是高個子,因為甲是高個子故。

4)劉邦應是龍,因為劉邦是人中之龍故。

 

〔測驗題〕

已知佛陀時期的瓶沙王死後,投生為夜叉神,名為「闍尼沙」(見《長部》第十八經)。

1)瓶沙王,應不是夜叉神,因為是人故。

2)瓶沙王,應不是人,因為是夜叉神故。

3)瓶沙王,應是人,因為是佛陀時期的人故。

4)瓶沙王,應是夜叉神,因為死後的瓶沙王成夜叉神故。

5)瓶沙王,又是人又是夜叉神,因為1瓶沙王生前是人,以及2瓶沙王死後是夜叉神故。

6)瓶沙王,應不是人也不是夜叉神,因為1瓶沙王生前不是夜叉神,以及2瓶沙王死後不是人故。

7)死後的瓶沙王,應是夜叉神,因為是名為「闍尼沙」的夜叉神故。

 

六、結語

 

學習經論或閱讀任何文章時,可以運用因明來檢驗其中的道理是否合理,步驟如下:

步驟1:排好成標準因明論式(宗,因)。

步驟2:檢驗小前提或小命題。

步驟3:檢驗大前提或大命題。

步驟4:下判定。只能回答「因不成、不遍、因遍不成、同意」四者之一。若判定錯誤就失分了。

 


佛教邏輯的應用

 

《成唯識論》因明論式舉例

 

林崇安教授

 

一、阿賴耶識為斷為常?

 

〔論〕:1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2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性堅持種,令不失3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可為轉識熏成種4恆言遮斷,轉表非常。

 

列出因明論式:

 

1)阿賴耶識是非斷非常,因為是恆、轉

2)阿賴耶識是恆,因為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三界、五趣、四生施設本

阿賴耶識是恆,因為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性堅持種,令不失

3)阿賴耶識是轉,因為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

阿賴耶識是轉,因為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可為轉識熏成種

4)阿賴耶識是非斷,因為是恆故。

阿賴耶識是非常,因為是轉故。

 

二、大乘經是否佛說?

 

〔論〕:諸大乘經1皆順無我,違數取趣,2棄背流轉,趣向還滅,3讚佛、法、僧,毀諸外道,4表蘊等法,遮勝性等。5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增一》等,至教量攝。

 

列出因明論式:

 

1)諸大乘經,是至教量攝,因為皆順無我,違數取趣故。如《增一》等。

2)諸大乘經,是至教量攝,因為棄背流轉,趣向還滅故。如《增一》等。

3)諸大乘經,是至教量攝,因為讚佛、法、僧,毀諸外道故。如《增一》等。

4)諸大乘經,是至教量攝,因為表蘊等法,遮勝性等故。如《增一》等。

5)諸大乘經,是至教量攝,因為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增一》等。

 

 〔論〕: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一先不記故:若大乘經佛滅度後有餘為壞正法故說,何故世尊非如當起諸可怖事先預記別?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來俱行,寧知大乘獨非佛說?三非餘境故:大乘所說廣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經論中曾所未說,設為彼說亦不信受,故大乘經非非佛說。四應極成故:若謂大乘是餘佛說,非今佛語,則大乘教是佛所說,其理極成。五有無有故:若有大乘,即應信此諸大乘教是佛所說,離此大乘不可得故。若無大乘,聲聞乘教亦應非有,以離大乘決定無有得成佛義,誰出於世說聲聞乘?故聲聞乘是佛所說非大乘教,不應正理。六能對治故:依大乘經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對治一切煩惱,故應信此是佛所說。七義異文故:大乘所說義趣甚深,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便生誹謗謂非佛說。是故大乘真是佛說。如《莊嚴論》頌此義言:「先不記俱行,非餘所行境,極成有無有,對治異文故。」

 

列出因明論式:

 

1)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先不記故。

若大乘經佛滅度後,有餘為壞正法故說,何故世尊非如當起諸可怖事,先預記別?

 

2)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本俱行故。

大、小乘教,本來俱行,寧知大乘獨非佛說?

 

3)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非餘境故。

大乘所說廣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經論中曾所未說。

 

4)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應極成故。

若謂大乘是餘佛說,非今佛語,則大乘教是佛所說,其理極成。

 

5)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有無有故。

a若有大乘,即應信此諸大乘教是佛所說,離此大乘不可得故。

b若無大乘,聲聞乘教亦應非有,以離大乘決定無有得成佛義,誰出於世說聲聞乘?

 

6)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能對治故。

依大乘經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對治一切煩惱。

 

7)大乘經,真是佛說,因為義異文故。

大乘所說義趣甚深,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便生誹謗謂非佛說。

 

 


佛教邏輯的應用

 

以因明論式檢驗生活例子

 

林崇安教授

 

【例一】化妝品

 

1)李家化妝品公司推銷多種化妝品。一群外人到李抗議。這群外人說:(以因明論式列出)

 

李家公司應關門,因為李家化妝品中的產品Y有害健康故。

 

分解論式來檢驗

 

小命題:李家化妝品中的產品Y有害健康。

大命題:若李家化妝品中的產品Y有害健康,則李家公司應關門。

 

2王家化妝品公司也推銷幾種著名化妝品,這一群外人也到王家抗議。

這群人說:「王家化妝品公司應關門,因為化妝品Y有害健康故。」

王家公司說:「我又沒有推銷產品Y。」

這群外人說:「但是你們同樣是化妝品公司啊。」

 

列出論式:

 

王家化妝品公司也應關門,因為李家化妝品公司應該關門故。

 

分解論式來檢驗

 

小命題:李家化妝品公司應該關門。

大命題:若李家化妝品公司應該關門,則王家化妝品公司也應關門。

 

 

【例二】獒犬

 

社區第一家的凶猛獒犬會咬人。

社區住戶到第一家抗議,要第一家搬離社區。

社區住戶又到第三家抗議,要第三家搬離社區。

第三家說:我家又沒有養獒犬。

社區住戶說:但是你家有養獒犬的書啊。

 

列出論式來檢驗

 

第一家應搬離社區,因為有凶猛獒犬會咬人故。

第三家應搬離社區,因為有養獒犬的書故。

 

【例三】看電影

 

甲和乙常常一起看電影。今年55日甲一人去看電影Y

 

列出論式來檢驗

 

1)甲有看電影Y,因為……故。

要點:此處必有正因。正因是正確的理由。

2)甲沒有看電影Y,因為……故。

要點:此處必無正因,只有似因。似因是錯誤的理由。

3)乙沒有看電影Y,因為乙沒有和甲一起去看故。

不遍。(乙可能其他天去看)

4)乙今年55日沒有看電影Y,因為乙當天住院故。

此處必有正因。小前提或小命題要依據生活中的事實來檢驗。

 

【例四】數學應用(檢驗

 

數學題目也可以改成因明論式來檢驗,檢驗時同樣採用四種回答:

 

213)應是8,因為是26故。(同意)

213)應是8,因為是2 × 4故。(同意)

213)應是9,因為是27故。(因不成)

213)應是6,因為是2 × 3故。(因不成)

213)應是10,因為是26故。(不遍)

213)應是8,因為是27故。(因遍不成)

 

【例五】生活運用(檢驗

 

1)我跟妳說再多也沒有用,因為妳已經有預設立場故。

2)甲是大善人,因為捐款蓋廟、助學故。

甲是大惡人,因為大賣假油,毒害全民故。

 

【例六】哲學思維

 

1)今日之我,應不是昨日之我,因為今日之我今日之我為一故。

2)昨日之我,應不是今日之我,因為昨日之我昨日之我為一故。

3昨日之我今日之我,應不是一,因為是異故。

 

────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ite:
URL: https://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