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11)
【11】與鄉下土匪周旋
【長老說】:八歲時,我非正式地成為當地社區的領導者。我經常幫忙解決村民間的衝突。這是前所未有的,成年人甚至都不聽小孩子的建議,更不用說採取行動了,但這些成年的村民們都聽我的。無論是夫妻間的爭吵或是人們之間的利益衝突或其他矛盾,我都會進行調解,直到情況得到解決。那時候我在占星與預言方面也有很好的名聲,非常出色也很準確。也許是因為我有清新又年輕的記憶力,可以檢索出星相書的內容,也可以無誤地計算出星象圖。善於禪修,再加上小孩子的輕鬆愉快的心態,也有助於我預測的準確性。
然而,大多數當地人都很迷信,猜測我是與天神通靈或控制諸鬼,提供信息給我。此外,我父親曾是一名苦行僧以及精通薩滿療法和薩滿術的聲譽,都有助於我的神祕感。基於這些原因,當地人對我非常尊敬——根植於敬佩和恐懼的結合。
在那年代,流氓、竊賊和強盜有可能和今日一樣多。偷牛、偷牲口和財物失竊的案件層出不窮,也有多起的搶劫和兇殺案。
在有著許多強盜和土匪的那段時期,我找到了另一個工作〔註〕。我為村裡的商人和小販們提供安全的現金運輸服務。他們會把他們的現金交給我,讓我存到城鎮上的銀行,回程時,我會把其他商人的錢,由我代表他們取款,送到他們的家裡。他們對於我所承擔的風險,支付我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錢。
這個任務相當棘手,因為去城鎮的路上必須經過一片森林,那地方有很多土匪在等著搶劫人們的貴重物品。一開始我把錢綁在大腿上。在回來的路上,我會買很多香煙送給沿途遇到的土匪們。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秘密洩漏了,土匪們找上了我。我的一個客戶告訴他們誰是傳遞員。其中一個級別較低的土匪過來悄悄跟我說:「讚念,你要被劫殺了。你是那個跑腿送錢的是吧?你拿了錢,綁在大腿上,送到銀行去了是吧?你現在麻煩大了!」
(聽到這些話),我很震驚,隨即改變了策略。我挖空一棵香蕉樹,把錢藏在裡面。我用來掩飾的說法是,我要把香蕉樹拿來餵豬。當搶匪們突襲我的時候,我會放下香蕉樹,讓他們搜身和檢查隨身物品。如果他們沒找到錢,或許就不會殺我。我第一次嘗試時,一切都按照計畫進行,我安全地回來了。
我知道這份工作風險很大,不能再繼續做下去,但放棄它也意味著收入的大損失。因此我想出另一個計策來躲避土匪。我開始向村民們購買蝦醬(發酵的蝦醬味道很濃,類似鯷魚),然後在鎮上販售。我把錢放進一個用黑膠布包裹的罐子裡,再把罐子埋進一個大袋的蝦醬裡面。我雇了渡船把這些袋子運送到洛坤省的鎮上,親自等著接收他們。我這樣做了很多年,土匪們從來都沒發現錢被藏在臭味十足的蝦醬袋子裡。我還以每袋一或兩泰銖的價格來販售這些蝦醬,獲得利益。
〔註解〕讚念長老出生於泰國南部偏遠的漁村,他在少年時期運用多種技能來養家,8歲起小讚念的星算和療病已有名氣,有些小費收入。7-10歲在運河抓小鱷魚去賣, 10-18歲出海捕魚以養家。18歲抓小猴子去賣。8-20歲從海邊鄉下運錢到十二公里的市內銀行來回。所有收入都用來養自己家、阿姨家、大哥家,也支助貧困的家庭。由於有傷害到動物,長老後來陸續得到身體受傷、受苦的報應。經由修行,長老坦然接受這些苦受的來臨,覺察到痛苦只是痛苦,痛苦不是我或我的。

Posted on: 2021/2/18 18:13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10)
【10】自學三藏
【長老說】:我八歲時就開始學習三藏(佛教經典)。 父親鼓勵我去閱讀古經文以促進我進一步的發展。 當我九歲的時候,我見到一篇舊文章,指出學習經文的最佳地點是在洛坤府鎮上的波隆踏寺〔註1〕。那寺院離我家大約十二公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往返約二十四公里,去那裡學習。有時我乘車或搭公共汽車,有時我乘船,但大部分時間我都用跑的。
後來,我在我家 附近的納里巴地寺〔註2〕閱讀,因為這寺院有完整的三藏副本裝在一個特殊的三藏櫥櫃中。
當時寺院中用的三藏就是用巴利語寫在棕櫚葉上的那種。 我必須學習閱讀巴利語才能閱讀三藏,我非常熱衷學習。三藏的內容,包括論藏,令我感動和敬畏。 如果有我不理解的地方,我會問比丘們,並記住答案。 那時,我有出色的記憶力和年輕的頭腦。
在納里巴地寺,有一位比丘守護著這三藏櫥櫃。這位比丘認為,他在守護和維護聖典的良好行為,將使他來世成為三藏學者。 儘管他真誠地渴望了解三藏的教義,但他自己從未學習過三藏,這使我感到困惑。 我懷疑是否會由於這種行為而產生智力,因為我認為智力最可能是經由智慧的實踐而產生。
我不斷閱讀這些書,並隨喜捐助閱讀這些書的費用,以及維護這些書的維護費。我被允許在那裡閱讀任何特別的藏書。
我會與這比丘分享我從三藏學到的部分知識。有時我會為他翻譯僧眾經常唱誦的[巴利]偈頌的含義。我只是一個小孩,卻能夠解釋佛法的深度和廣度,震驚了這位圖書館比丘,他說:「你真聰明。過去生中你有什麼功德使你能夠透徹地理解佛法,並能如此清晰地談論它?」
我告訴他:功德是來自這輩子採取行動的結果,而不是前世的行為。這是由於我已經閱讀並研究了許多佛法書籍。如果我們建造圖書館,但將所有東西都鎖在櫃子裡,就沒有機會學習和發展智慧。
這比丘感到困惑,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生為漁民的男孩會對佛法如此著迷。
【長老說】:我一生的所有成就,包括運用機智捉住危險的小偷、在海上沉船倖存下來、逃避試圖傷害我的人,以及受到社區的稱揚和尊重,都歸功於我所學的知識。
〔註解〕
(1)波隆踏寺,今稱帕瑪哈泰寺(Wat Phra Mahathat)是泰國南部洛坤府的主要佛寺,內有佛塔Phra Borommathat Chedi(偉大的聖舍利塔),供奉佛牙舍利,是泰國著名古蹟。
(2)納里巴地寺(Wat Nari Padit),在泰國南部洛坤府帕那空(Pak Nakorn)地區內。

Posted on: 2021/2/17 23:27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9】火蟻的業
【長老說】:在我童年時期,有段時間我造了很多的業〔註〕。那是在我七歲的時候開始的。我為家人做完飯後,只用了半個椰子。我把另一半的椰子內面朝下倒扣,留待下一餐使用。當我回來取時,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一大群的火蟻在吃那椰子。正當我把椰子翻過來的時候,就被重重地咬了。除了被火蟻叮咬的疼痛,還出現強烈的過敏反應,我的手腫脹不堪,騷癢無比。我一怒之下,就放火燒螞蟻。那隻手後來傷口潰瘍,花了很長時間才痊癒。自此以後,每當我發現火蟻群,就會將媒油或酒精倒在牠們身上,放火燒牠們。我這樣做了幾年,當時我對火蟻很無情。在殺火蟻的時期,我全身也長滿了奇癢無比的紅疹。我試了幾種療法和藥物,但許久仍不見效。
在我當比丘的第九年(二十九歲),我在猜那寺過雨安居。無論我在哪裡打坐,火蟻都會咬我。每當我停止打坐,火蟻就停止叮咬。當我再次打坐,牠們又開始咬。我永遠擺脫不了紅疹。
有一天,我在打坐的時候,一位比丘注意到我的情況。他說:「阿姜!你全身都是紅疹,還腫了起來。你怎麼了?」
我回答:「沒事的。我被火蟻咬了。」
那比丘問我:「牠們在哪裡?我一隻也沒看見。讓我幫你找找。」
我回答:「牠們是業的火蟻。」
在內心裡,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牠們。我看到牠們把頭刺入我的肉裡時,牠們是如何抬腳的。這景象清晰如白晝。牠們縱橫在我全身。我全身都感受到無法抵擋的灼熱感。這種感覺非常強烈,我幾乎死去。在那一刻,我感受到椎心刺骨的疼痛,但我拒絕從禪坐中起來。在短暫的一瞬間,我看到自己放火燒螞蟻縱隊的景象。我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次發生的事,而後來的就較不清晰。
我領悟到,我出於對最初那幾隻咬我的火蟻的憤怒,燒死了非常多的火蟻,其中大部分從未對我造成任何傷害。
此後,我的身體才感到真正的輕盈起來,我有一種非常輕鬆的感覺。從那時起,我打坐時再也沒有被螞蟻騷擾,也沒有再長一顆疹子。我相信燒死火蟻的業報已經消盡了。
〔註解〕業有四類十六種:
a依作用有四種業:一、令生業;二、支助業;三、阻礙業;四、毀壞業。
b依產生果報的次序有四種業:一、重業;二、臨死業;三、慣行業;四、已作業。
c依成熟的時間有四種業:一、現生受業;二、次生受業;三、無盡業;四、無效業。
d依產生果報之處有四種業:一、不善業;二、欲界善業;三、色界善業;四、無色界善業。

Posted on: 2021/2/16 14:21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8)
【8】學習唱誦、治療和頭陀法
【長老說】:到了六歲,我已經學會唱誦《三十波羅蜜偈》、《護衛偈》以及《佛勝吉祥偈》。我每天都在默誦或大聲唱誦,後來出海捕魚養家時也不例外。我無法計算出我唱誦了多少次,因為在任何一天,我已經把每個偈頌都唱誦了很多次。
【長老說】:我從六歲起就被父親訓練了無數的技能和練習。我在一整天辛勤的工作之後,晚上父親會叫我幫他按摩。在這些按摩的過程中,他會分享他在傳統泰醫治療、泰式占星術和薩滿術方面的知識。他一天一天慢慢地教,讓我可以很容易就記住這些教導。他會不斷地考我前幾天的教導,以確保我能記住前面的部分,然後再進行其他的。如果我不能正確回答,就會受到懲罰。這樣的訓練甚至一直持續到我負擔起家中的責任之後,我必須整天辛苦的工作、做飯和收拾家務。到了一天的尾聲,按摩和訓練的時間來到,我已經筋疲力竭了。
有一天,我終於問我父親:「為什麼只有我要這麼辛苦?除了整天工作,我還是那個給你按摩的人?另外,你還指望我找出時間來打坐。晚上很晚我才能上床睡覺,清晨我又要早早起床;在此期間,我的兄弟姐妹們都很輕鬆。我沒看到他們做任何事。」
對此他回答:「因為我知道你比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要堅強;你還有一顆充滿勇氣的心,並且熱愛學習。你對知識的渴望不同於其他孩子。基於這些原因,每當我命令你去做事,你就應該去做,不要試圖去理解我為何命你去做。不要感到不滿,因為如果你按照我說的去做,等你長大後,終究會體會到許多好處的。」
由於這些訓練,當我父親不常在身邊時,我就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有人來尋求他的幫忙,我就盡可能地幫助別人。因此,在我八歲時,我就成了知名的預言師和治療師。並且能夠運用這些技能來養家。但在我心裡,我仍然珍惜那份空和明覺的記憶,並渴望更多的禪修練習。
當我有了良好的醫療基礎時,我父親就讓我給當地一些生病的村民們治療。我試圖幫助的一些村民被強大的鬼魂附身時,我無法驅趕。
我父親聽說後,建議額外的一種練習,來增強我的精神力量,以戰勝力量強大的鬼魂。這個訓練是以顏色為對象的「遍相」的一種練習〔註1〕。他能夠幫助鬼魂很快地從病人身上撤出。他能夠運用遍相的力量創造出聖水,藉由凝視著水並冥想:『任何附身在某人身上的鬼魂,都無法忍受這水的熱度。』
聖水潑灑在病人身上,這會讓那個鬼魂被遍相的力量所創造出來的熱度給擊倒。
【長老說】: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總是被僧人們所吸引和激勵。每當我知道有「頭陀行者」來到這個地區時,我就會去找他,請他指導或請教智慧之言。我從來不會太驕傲而不去學習或接受任何人的建議。我所接受的一些教導幫助我塑造了自己。我向一位頭陀行者學習了五蘊的審察〔註2〕和研究,幾年來我都用這個審察的方法。在那段期間,我認識了幾位頭陀行者,並從他們的各種修行和經驗當中學到很多東西。
〔舉例〕八歲時,一位頭陀行者教導了清淨五法:「1.不接收惡法,2.不給予惡法。3.只接收善法,4.只給予善法。5.淨心如白布。」並解釋意義:惡法包含惡的身、語、意(如生氣、罵人、打人)。善法包含善的身、語、意(如慈心、布施)。淨心如白布:心上只要有一點髒(例如生了氣),就立刻清洗,將這負面心理去除,並決意不再犯錯,因而心立刻回復清淨。但是一般人做了惡,就像在白布上累積一污點而不清理,累積久了就變黑了,並認為再加一點黑也沒差別,如此就養成了惡習。
【長老說】:我熱衷於學習一切事,從神聖的護身加持物到比丘們要如何打掃寺院和生活住所。拜訪不同的頭陀行者幫助我了解佛法,也讓我對各種修行有了認識,以後等時機到了,我就能夠加以應用。
【說明】「波羅蜜」是佛教徒渴望修習的善德。人們相信,當修習「十波羅蜜」達到圓滿時,將有助於激引個人走向「涅槃」。這十種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出離波羅蜜」、「智慧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忍耐波羅蜜」、「真實波羅蜜」、「決意波羅蜜」、「慈波羅蜜」與「捨波羅蜜」。根據修行的強度與決心,十波羅蜜的每一個誦分成三個層次:波羅蜜、近波羅蜜、勝義波羅蜜。最高層次的勝義波羅蜜是指一個人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些美德。
〔註解〕
(1)遍相:禪修者欲證得禪那,可以選用遍相作為修定的目標,如一個某種色的圓盤,然後把心專注於它的顏色。當定力成熟時,與該圓盤完全相似的影像即會生起,此相稱為「取相」;定力更深時此相淨化後而生起的相是「似相」,是禪那的心所取的目標。「遍」的意義是「全部」或「整體」。如此稱之是因為必須把其似相擴大至十方無邊之處。
(2)五蘊的審察,是觀照並分解身體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部分。

Posted on: 2021/2/14 14:57

Edited by RESP on 2021年02月16日 11:02:42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7)
【7】母親早逝的影響
一、母親意外早逝、弟弟早夭
【長老說】:當我六歲零四個月時,我母親在生下第七個孩子的七天後,因分娩併發症而去世了。在我母親最後的幾小時裡,我請求她原諒我做過的任何可能造成她情感和身體上痛苦的事,隨後也請求她的祝福。母親原諒了我,一邊慈愛地輕撫著我的頭,一邊為我祝福。她說:「願你做任何事都能體驗到成功。當你成為一名比丘時,願你能體證深奧的佛法,也願你獲得涅槃的道和果。」
在我六歲的時候,我已經明白請求母親原諒的這個習俗的道理,我相信根據母親最後的話語,人生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這個信念在我的生命中,一再得到證實,因為,我母親那天的祝福,無數次為我彰顯了它的真理。
在我母親去世前的那幾天,我父親並不在身邊。等到他回家時,她已經處於危急的狀況,即使他是個精通醫術的醫者,那時他心急如焚無法幫助她。
我因母親的死亡而全然崩潰。因為我非常愛她,當時我的心彷彿已隨她而去。心碎得如此徹底,我再也感覺不到自己,幾乎撐不下去。我唯一的希冀和安慰是記憶裡早期通過禪修所發現的大空和明覺的經驗。在愛裡幻滅,我決定我人生的唯一選擇是餘生當一名比丘,重新找回空和明覺的那個水準。
在我母親火化之後,我請求父親的同意,讓我受戒成為一名沙彌。
我父親回答:「不行。你還不到年紀。要受戒成為一名沙彌,你必須至少是七歲。因為你現在只有六歲,你不能受戒。」
我記得急切地等著一年過後就可以受戒,那特別的一年過得有如蝸行般的緩慢。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試著計算我的年齡 — 把自己的生日1936年5月1日記得非常準確。我常常會請我父親以及周圍的人幫我數數我有幾歲,精確到月和日。
我負責為我父親和兄弟姐妹們提供食物,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嬰兒弟弟。我不知道如何照顧一週大的弟弟,也沒人可以問,因為我父親精神不太穩定,從不在家。所以我餵他吃混著香蕉的米糊糊。幫他洗澡時,我會將他放進水盆裡。一旦我弟弟開始扭動,我會認為洗完澡了,立刻將他從水盆裡抱出來。七天之後,我的嬰兒弟弟無法進食,因為他得了一種傳統泰醫叫 ‘薩昂’的疾病(導致口腔和舌頭起泡,難以進食)。我當時年紀太小不能明白,所以只是困惑地問他:「你不餓嗎?」他沒吃東西,在他兩周大的時候就死了。我親自埋葬了他的屍體。
當我父親終於回來並問起他時,我說:「弟弟正在地裡睡覺。他不想吃東西,然後就死了。」
父親問了我們的鄰居,判斷出他是死於‘薩昂’。然後,他再次離家出走。
二、父親的掙扎、小讚念的養家
【說明】讚念的父親於妻子去世後,悲痛欲絕,他發現很難待在家裡,因為一切都讓他想起妻子。他經常外出,試著去克服自己的哀傷。有時他打著零工,其它時候他迷於酒和賭。他的精神狀態隨著這種失落而惡化,有段時間精神不穩定,以至於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小讚念是家中的第五個孩子,雖然他當時只有六歲多,卻在許多方面都特別早熟。因此,管理家庭的各各方面都委派給他。
【長老說】:我必須負擔養家糊口的責任,所以我開始工作賺錢支撐這個家,同時也養成了我父親的用錢習慣。在這段期間,我父親精神上消極頹喪、委靡不振,無法為家中的生計做出貢獻。他不能承受失去我母親的悲痛,還加上要照顧孩子們的負擔。由於住在漁村,要靠入海捕魚為生,經濟上沒有足夠的保障,而且還要剝奪魚的生命,這有違佛教五戒中的第一戒(不殺生)。第一戒是佛教在家眾的基本修行。此外,他開始迷於酒和賭。當他工作後立刻把賺的錢花在酒和賭上,回家只是為了向我這個小孩要錢 。處於這樣的狀態讓他的內心產生極大的衝突。他對精神生活的嚮往與對酒精的渴望直接產生了矛盾,於是他變得越來越煎熬,飽受折磨。
回想起來,我覺得我父親已經變成一個有兩顆心的人。一顆是大治療師的心,他擅長佛法,渴望僧人的生活。但另一顆是‘沛爸爸’的心,他是一個家中有著眾多子女的在家人, 隨著妻子的去世,他不得不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和忍受身體上的折磨。由於他的兩顆心無法調和,所以他常處在大的混亂中。有時他會表現得像個瘋子,與現實脫軌,有時他又很正常。
看到他這樣,他的孩子、親戚和鄰居們都很傷心。一向在社區裡相當著名又受人尊敬的父親,他負面的變化成為鎮上人們談論的話題。有些人猜測是一個薩滿術競爭者詛咒了他,作為挑戰;其他人則相信惡業找上他了。對於我父親的生活狀態和他為什麼會受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論。
我和其他許多人推測他的行為越來越失衡的原因之一,是當他引入一些神秘力時,他沒有遵守學習的行為準則。對於神秘力的練習伴隨著一個明訂的行為規則並不罕見。據信,任何修行者在施行的同時,如果沒有執行相關的規則,會遭受嚴重的後果。

Posted on: 2021/2/13 15:25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6b)
四、出定
這時,我父母開始求我從禪坐中出定起來吃東西。但我害怕出定之後,那種快樂感會永遠消失不見。我只想經年累月的處在這種狀態,越久越好。
午餐時間過去了,我母親採取另一項懷柔策略。她用她那甜美的聲音說:「讚念!媽媽為了生養你,對你有著很大的恩德。你必須尊重並聽媽媽的話。拜託張開眼睛,起來吃點東西。」
【說明】:在這裡,他的母親求助於所有泰國人最重要的文化信仰之一:恩德。 凡是為他人提供協助、表達善意或慷慨解囊,這些人都被認為在受恩者身上有恩德。在幾種恩德中,父母恩尤為重中之重。泰國社會非常尊重父母,因為生養孩子的功勞代表著需要諸多的犧牲和付出。因此父母的恩情廣大無邊。孩子們也被寄望能以各種方式來回報父母的恩德,包括表達敬意、遵從父母、提供幫助,給予物質和財務上的支援以及當他們年老時,能夠負起照顧的責任。凡是沒有回報父母恩的孩子會得到壞的名聲,被稱為忘恩負義的孩子。
【長老說】:當我聽到母親的聲音,想到她對我的慈愛、關懷和付出,我的心軟了下來,強烈的決心也隨之融化。誰叫我這麼愛她呢!我無奈地問:「如果我睜眼後快樂消失了,該怎麼辦?」
她回答我:「你已經靠自己找到它了,所以你隨時都可以再找回來。」
她說得對,只要我願意,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打坐。我想,以後等忙完家務雜事,我就可以盡情打坐禪修直到滿意為止。
當我一睜開眼睛,心中的快樂感明顯去了一大半。我逐漸感受到原來的我。當我坐下來吃東西,才剛咬下第一口,一股不尋常的溫熱感襲來,所有的快樂感也隨之消散得一乾二淨。又痛又癢的感覺紛紛回籠。但我的心現在卻極度渴望那在禪坐中體會到的極樂。從那時起,我心心念念只想重新找回那份快樂感。
我深深地被今日歸類為「意識的改變狀態」的這種經驗所感動。我體會到難以言喻的快樂感、喜悅、空和清明。這些感受在我的日常生活裡都不曾有過;因此,我對這種狀態產生出一股熱情、喜愛和迷戀。我鍾愛這經驗的記憶和關愛我母親的程度是一樣的,她是家裡面我唯一的摯愛。我覺得我和我父親、兄弟姊妹或其他家人在情感上都沒有很深的關連。
五、養成自動禪修的習慣
在那之後,用不著別人提醒,我每天都會練習禪修。我一起床,就找機會打坐—在早上、在下午,在任何我有空的時候。我經常被家裡的瑣事打擾,所以試著想找一個沒人找得到的好地方來禪修。我告訴自己,等下次找到那種快樂感,就不要再出定了。我一直在尋找僻靜的地點打坐。甚至還到墳場去禪修以免被人打擾。為了防止別人找到我,我想出了一個法子,將一條繩子分別綁到幾根樹枝上。每當有人靠近,我就拉拉繩子,讓窸窸窣窣的聲響嚇跑這些不速之客,讓他們以為遇到了鬼。
但我父親不怕鬼。他到墳場裡找我。他順著米粒掉落的痕跡找來,那是我打包準備晚上吃的。一聽到有人潛入的聲響,我就拽動繩子。我父親注意到那根繩子,跟隨著它直到發現坐在那裡禪修的我。他立刻就揍了我一頓,於是我飛也似的跑回家去。
他大吼:「我不想再看到你坐在墳場裡了!」
我回他:「不要打我了。我只想再試試,想把之前的那種快樂找回來。」
他只好對我解釋說:「Maranassati,人們稱它為『死隨念』。Marana是死亡,Sati是正念或覺知。因此,那是對死亡的正念或是對死亡的覺知。也就是將死亡作為禪修的對象。」
我當時只想以一種反諷的方式死掉,卻誤打誤撞,恰好可行。我在不知情下修了「死隨念」。
因此,我父母強迫我禪修的美意不但塑造了我的生活,還影響我的人生。更增強了我對僧侶生活的嚮往與修行的意願。
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是聽我父親說有關禪修和頭陀行〔註〕的故事。他告訴我的是當時他離開寺院出外旅行,獨自到偏僻的森林裡居住和禪修的那些故事。我特別喜歡聽旅途中那些不尋常的難關和挑戰,比如遇到野生象群和老虎、遇到惡鬼、或者是迷了路,一連五到十天都沒東西吃等等。我父親還說了那時候他幫人們治癒精神和身體疾病的故事。他對於自己能長時間不間斷坐禪的探討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種坐禪可以持續三、四天,偶爾也有七天之久。
我父親經常表示他很懷念出家為僧的日子。他想念平靜、簡單和快樂的苦行生活,這樣的生活與他目前要負擔家計、在混亂裡掙扎和受欲望驅使的在家人生活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聽了這些故事以後,自六歲起,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當比丘。我想,我當了比丘將會無比快樂,因為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想打坐多久就打坐多久而不會被中斷。而且我還可以培養和使用我的技能,同時成為治療師和占星師來幫助別人。
〔註解〕
頭陀行:頭陀行者受持十三頭陀支,即(一)糞掃衣支,(二)三衣支,(三)常乞食支,(四)次第乞食支,(五)一座食支,(六)一缽食支,(七)時後不食支,(八)阿練若住支,(九)樹下住支,(十)露地住支,(十一)塚間住支,(十二)隨處住支,(十三)常坐不臥支。


Posted on: 2021/2/12 11:15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6a)
【6】初次禪悅
一、父親的督導
【長老說】:隨著我年齡再大一點點(五、六歲),我父母開始規定我每天都要打坐禪修,還變本加厲地鞭策我。我開始彈性疲乏,感到厭煩,但他們還是逼著我繼續打坐。當我閉上眼睛坐著,吸氣時想著‘佛’,呼氣時想著‘陀’的時候,就會開始煩躁,渾身又癢又痛。
我比較想待在外面,跳到運河裡玩、爬樹或去做別的事。任何事都比盤腿坐著,專心在呼吸和偈頌詞上來的有趣多了。知道我父親絕不會讓我出去玩,我就退一步用想像的,想著那些有趣的活動來當作替代。我幻想著正在放風箏。接下來,我就聽到我父親說:「讚念!不准想著放風箏。如果你想被敲頭,就這麼做。吸氣時念‘佛’,呼氣時念‘陀’,這才是唯一你該想的。」
我覺得很困惑。「他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呢?」我決定要試試想別的東西。所以我就換成想像爬上高高的樹,然後從那上面跳進水裡。首先,我想像一下頭先潛入水裡的樣子,接著把膝蓋併到肚子上,用一種叫做‘飛行椰子’的姿勢跳下水。我覺得實在是太搞笑了,也忘了身體的痠痛。
就在這時,我被我父親的聲音打斷。「讚念!不准想著爬樹和跳水。集中精神在“佛陀、佛陀”!」
我嚇了一跳,「他怎麼知道我心裡想的每件事呢?」我想了想,這點似乎很值得我學習。如果我掌握了這個技巧,就可以讀懂人們的所思所想。同伴們就再也不能捉弄我了。儘管我對禪修的練習比較感興趣了,但我仍然不想用功。所以,我開始打妄想;如果能製作一面鼓,然後‘鼕!鼕!鼕!’地敲,那該有多麼好玩呀!比起和‘佛陀’共處,光想著這些還更有趣味。但沒過多久,我父親又出聲制止我。「不准想著打鼓,除非你的頭也想被敲;聽懂了嗎?」
經過這次最後的嘗試,我已經不敢想玩樂的事了,而是乖乖的把心專注在呼吸和‘佛陀’上。
我在我父親的指導和監控之下,持續規律地練習禪修。
二、母親的督導
有一次,我父親必須離家去看顧一位重症病患。他囑咐我母親說:「繨!我不在的時候,要確保讚念有勤於禪修的練習。別讓他走神去想其他事。務必要看著他。」好吧!我以為父親出了門以後,我就自由了。我相信母親不會像父親一樣知道我在想什麼。父親離家的第一天下午,母親叫我按時去打坐。我應她要求坐下來準備禪修,臉上帶著大大的笑容,因為我在想:「媽媽完全都不知道我在打坐時的天馬行空。要我坐在這裡只想著“佛陀、佛陀”是不可能的。相反的,我準備要想像打造一架前所未見的超大風箏,然後放風箏…。」
「親愛的讚念」,我母親打斷我的思緒。「你父親令你觀想“佛陀”,你不應該想著放風箏!」
我大吃一驚。「難道母親也知道我在想什麼嗎?但也許她是用猜的。」我沒放棄,試著換成其他東西來想。我打算用椰子葉做一隻玩具牛,然後和它到運河去玩。「讚念!」我母親叫我,「別想著做玩具牛以及到河邊玩。你必須專注在“佛陀、佛陀”。否則等你爸回來,你就要挨揍了。我會據實以告,不會瞞著他。」
真是太糟糕了,看來我母親在讀取我的心思方面和我父親一樣厲害。我雖然感到有些鬱悶,但我決定要捲土重來。這一次我啄磨著把布鋪平在盒子上,用來做一面鼓。我還做了好幾面,這樣它們就能發出不同的音調。在我腦袋裡,我正‘鼕!鼕!鼕!’的敲打它們,就在這時我母親的聲音闖了進來,「讚念!」她大喊。「別想著打鼓,不管它們會發出多少種聲調。只准想“佛陀、佛陀”。不然等你爸回家,你就會被處罰。打坐時,不准想鼓和其他玩的東西,好好的專注在“佛陀、佛陀”上面。」
我母親可以正確又精準地說出我想的每件事,這個事實讓我知道或許她能讀我的心。而想到她也經常打坐禪修這一點卻令我恍然大悟。這就解釋了她是如何和我父親一樣也有讀心術的能力。有了這樣的認知,我感到無路可逃,滿滿的挫敗感逐漸轉變成強烈的反感。我開始生她的氣。人生真是太不公平了,我連思想的自由都不能享有。
三、由念死得到禪悅
如果我父母已經把我內心的想法都摸得一清二楚了,那根本就毫無樂趣可言。對此我感到很沮喪也很不開心。帶著滿腔的氣憤,我決定寧死不屈。因此,我坐著不動了,一心只想死。「我要一直坐在這裡不動,直到死去為止。」我在心裡念著:「死、死、死…。」過了一會兒,我母親問我:「你在想什麼呢?」
我決心繼續想著死,所以沒回答她。她有些困惑:「你沒想著玩,但你心裡在想些什麼呢?死嗎?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最後,她決定要等我父親回家來找答案。晚上的時候,我父親回到家,他看到我還在打坐。他問我母親,「他坐多久了?」她回答:「他下午就開始打坐,從那時起就沒動過。我叫他的時候,他也不肯停下來吃晚飯。你知道他怎麼了嗎?」
我父親聽到這句話後,就過來前前後後的觀察我。我一直強烈地抱著死的念頭。過了一兩分鐘,父親就問了母親:「繨!我們的孩子在修『死隨念』〔註解1〕。還一直進行著。是誰教他的?有雲遊僧來過嗎?」
「沒有。」母親回答,「沒有人來。」
「那他是怎麼想到這種禪修的方法呢?」我父親問。
在那時候,我以為自己總算在父親面前扳回一城了。畢竟我只是想著:「死、死、死、死…」而我父親卻說這是「死隨念」。以前我父母總是對我的心思聊若指掌。這次他們怎麼會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呢?其實我後來才知道,「死隨念」指的是正念或覺知於死亡,意思是人們以死亡作為禪修練習的課題。
整個晚上,我不停地心念著:「死、死、死、死」不管痠痛、發癢和飢餓對身體的輪番轟炸,我抱持必死的決心堅持了下來。有時我的心跳微乎其微,彷彿隨時都會停止,我突然感到一陣害怕。如果我就這樣死了,會因為傷害了眾生的性命,結局很可能是下地獄。[因為]我違反了第一條不殺生的戒律,打殺了螃蟹、蝦子、蟋蟀、蚱蜢、螞蟻、金龜子和其他動物。我一定會因為違背第一條不殺生的戒律而受到處罰。但是,如果我沒死,接下來就要被我父母強迫繼續練習禪修。我始終下不了決定,內心糾結著一個兩難的問題 - 死或是不死。
無論如何,我還是一直專注唸誦:「死、死、死、死…」。當我被蚊子咬了,我想著:「讓牠們咬死我吧!」當肚子餓的咕咕叫時,我想著:「讓我餓死吧!」同樣的,我也沒被固定坐姿所引發的痠痛、滿身汗或夜晚的酷熱潮濕所干擾。這些不舒服我都已經不在乎,反正我就快要死了。
第二天早上,我母親拿早餐給我並懇求我吃。我拒絕,因為我害怕吃東西會讓我沒辦法死去。我父親過來把我拉起來,再放回原位。他又跟我母親提到我正在進行「死隨念」的禪修。
她問說:「這是一種好的禪修方法嗎?」
他回答:「這是審察禪修的一種。佛隨念是審察於佛。法隨念是審察於法。僧隨念是指審察於僧,而死隨念是指審察於死。」
一聽到這句話,我就想:「嗯…他說的已經很接近我一心想死的真相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不舒服都加重了。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苦」了,儘管我還沒看出來這只是生命的本質。我甚至還覺得自己很可憐。接近中午時,……在一瞬間,我意識模糊,進入空白,下一刻我經歷了某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事。彷彿這個意識已在我熟知的世界裡死去,進入了另一個空無、空和喜悅的世界。有一種深邃而充滿快樂、喜悅和空無根境的感覺。這和我想像中人死後的體驗完全不同。既沒地獄,也沒天人,什麼都沒有。……我已經沒辦法聽清楚任何東西了。身體變得輕飄飄的。充滿了快樂感和妙不可言的喜悅(禪悅)〔註解5〕。我歡喜到臉上綻放出笑容。
我母親注意到了就喊我父親過來看。她問:「他到底怎麼啦?一直微笑著,但我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父親走過來看了我一下,說:「他已經進入『定』的境界了。所有的苦消失後,就能入定。但這只是種短暫的現象,並不是到達涅槃的解脫之道。」
〔註解〕
(1)死隨念,是止禪或修定的一種方法。死隨念是憶念「死、死、……」培育專注力,將散亂的心寧靜下來,可以得到近行定。止禪的定(Samadhi)有近行定(鎮伏了五蓋)和安止定(完全的專注)。安止定時具足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而近行定的喜禪支比安止定的較不穩。
(2)佛隨念:憶念佛的功德:「彼世尊是1阿羅漢,2等正覺者,3明行具足,4善逝,5世間解,6無上士.調御丈夫,7天人師,8佛,9世尊」。或只憶念:「阿羅漢、阿羅漢、……」。隨念種種佛德,可得近行定。
(3)法隨念:憶念:「法是世尊1善說,2自見,3即時,4來見,5引導,6智者自證」。 讀經或反覆誦讀「法句」,也是法隨念。
(4)僧隨念:憶念:「善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正理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聲聞眾,即是四雙八輩,這是世尊的聲聞眾,在世間無上的福田,值得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掌禮敬。」僧隨念可得近行定。
(5)禪悅:“禪悅”或“三昧樂”是禪定中產生的愉悅感覺。初得奢摩他時(近行定),身心輕安,隨着禪定功夫的深入,禪悅會愈益深細。

Posted on: 2021/2/10 21:22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9】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6)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8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6.〈照見身心的實相〉
所謂「照見實相」,就是照見三實相(法印):無常、苦、無我。無常、苦、無我就是實相。看到不淨、不漂亮,這還不是實相。不淨觀還不是實相。比如我們觀身,看到身體不好看(不淨),這是奢摩他。奢摩他的修行,並不是毗婆舍那,因為不美麗、不好看(不淨),不是實相。比如我們泰國人覺得很美的女人,老外覺得很難看。我們覺得皮膚白白的,很漂亮。矮矮的、胖胖的,我們覺得不好看,但是老外看到皮膚黑黑的、矮矮的、胖胖的女人,覺得非常好看,就喜歡這樣的女人。所以美麗的界定是不一樣的,這個人說好看,那個人可能說不好看。美麗不是[真實法]。又如糞便,有的人聞到這糞便味道就覺得非常神清氣爽,非常地喜歡。所以美麗、不淨這些不是[真實法]。另一方面,熱的火是[真實法]嗎?是[真實法],如果是真的火那就一定會熱。又如生氣,狗生氣,泰國人生氣,中國人生氣,那個生氣的特徵是一樣的嗎?是一樣的,這是[真實的現象](真實法)。這種真實的現象會呈現三實相(法印),也就是無常、苦和無我。至於涅槃是無我的,特性就是非常寧靜,非常寂靜。其他的真實法 [身心現象]會呈現三實相,也就是苦、無常和無我。這個身體是苦、無常、無我的嗎?這個身體是常的嗎?色是常的嗎?這些無常的事物是苦還是樂呢?無常的事物是我嗎?佛陀在《無我相經》說:
「比丘們!色是常或無常?色是無常。無常的事物是苦還是樂?是苦。苦的事物是我嗎?那不是我。感受是無常還是常?是無常…是苦…不是我。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無常、苦、不是我。」
五比丘聽了《無我相經》後,都證得阿羅漢。但是我們聽了後,什麼都沒有,因為我們是用大腦去知道的,他們是用心去真正知道的,所以他們就證得阿羅漢。通過大腦去知道,那只是想、想、想。如果通過想可以證悟的話,那些讀阿毗達摩的人早就證得阿羅漢了。有個出家人,想要證悟道果、涅槃,想要證悟阿羅漢,就去學習阿毗達摩,但是學了之後並沒有證悟,為什麼?因為只靠記憶並不是真正的照見。
所以我們一定要照見到真實事物的實相。真實的事物是什麼?就是名法和色法。想或是念頭則不行,念頭不是真實的實物,名法和色法才是。我們要看到色法和名法的實相。因為色法和名法(身和心)是真實的事物,我們要去看真實的事物,我們才會得到實相。這個身、這個心是無常、苦和無我的,如果我們照見到它們的實相,心就會放下,心就會解脫自在,這就是佛陀的教導。
我們用覺性去覺知身、覺知心,去照見它們的實相,要常常去觀三實相(無常、苦、無我):常常去觀身的三實相,去觀心的三實相。觀照三個實相時[從任何一個角度觀都可以],我們能夠觀到哪個,就觀那個。我們修行的時候看到的是生滅生滅(無常),但是我們證悟的時候可能是看到另一個角度,這是自動選擇的。有些人看到的是無常,有些人看到的是無我,有些人看到的是苦,每個人看到的可以不一樣,但是不會超過這三樣,要如其本來地去照見身心的實相,滿意、不滿意都要及時地知道。
記得隆波教導的原則:先持五戒,每天在固定形式中訓練,哪天散亂了就去修習寧靜,哪天已經寧靜了就去開發智慧,就去修習毗婆舍那。
固定形式中,修習奢摩他時,帶領快樂的心去覺知讓心有快樂的所緣、單一的所緣,然後持續不斷去帶領,心就會寧靜。
修習毗婆舍那時,有兩個修習,一個是修習覺性,另外一個是修習安住的心。訓練覺性的方法,就是常常不斷地去看那些[身心現象],不斷地去看,不斷地去看,心就會記得那些[現象]和狀態。例如,覺知呼氣、覺知吸氣,心就會記得;一旦呼吸的節奏變了,覺性就會自動地生起。或者只觀我們的心,一會兒生氣,一會兒生氣滅掉,一會兒生氣,一會兒生氣滅掉,心就會記得。接下來一旦生氣了,覺性就會自動地生起,就會得到覺性。訓練得到安住的心的方法,就是去訓練觀心: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就會得到安住。當我們去知道[現象]的時候,心是觀者,一旦生起滿意和不滿意的時候,我們要進一步地知道。
我們除了固定形式的訓練,接下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讓眼、耳、鼻、舌、身、心去接觸所緣,一旦接觸之後,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心好知道、心壞知道,常常去知道,因為我們在固定形式中訓練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心的變化],一旦心快樂了就馬上知道,一旦心苦了就馬上知道,自動地就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觀心[的變化],讓眼、耳、鼻、舌、身、心去接觸所緣,接觸之後心是怎麼樣,就去知道,只要去覺知心就可以了。這個心一直是變化不斷,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苦一會兒快樂,就是這樣而已,非常地簡單。好!去吃飯吧,大家吃飯的時候也是修行的時候,這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去吃飯吧,吃飯的時候去覺知自己的心。(完)

Posted on: 2021/2/10 15:17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9】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4)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8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4.〈安住的心〉
[定]的意思就是安住,而不是寧靜。[定]就是安住,但是我們的心不太安住,感覺到了嗎?我們的心一直變來變去、動來動去。我們看的時候心跑嗎?心是跑的(跑到色去)。我們聽的時候心跑嗎?心是跑的(跑到聲去)。眼、耳、鼻、舌、身,心[意]接觸所緣的時候,這個心一直在跑,這個稱之為心沒有安住。如何是心安住呢?看的時候,看到色在那邊,心是觀者,遠遠地看,舒舒服服地去看。就像我們站在河岸邊看著河裡的漂流物,不跳到河裡去,心安住成為觀者,遠遠地看著。
怎樣做才可以得到安住的心呢?怎樣做才可以有[定]呢?那是有方法的。怎樣做才可以有覺性呢?有覺性的方法就是常常去看[現象]和狀態。有[定]的方法就是覺知[現象]時,要及時地知道[心跑了],比如我們唸誦佛陀、佛陀時,要覺知自己的心,心跑去想了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到佛號上了要及時地知道,或者心跑到呼吸上了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到腹部了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到腳上了要及時地知道。要知道心的跑動,跑去想也好,跑去緊盯也好,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心的跑來跑去,一旦知道了心的跑動,那個心就不再跑,心就安住了,因為跑動的心是迷失的心,是散亂的心。心迷失時沒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的迷失,那個心就會安住,而且不是刻意的。
覺性要訓練到自動的,沒有什麼刻意;知道什麼生起在身,什麼生起在心,沒有刻意地去知道,這個才稱之為好的覺性。
心跑動後,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就會安住,就會得到好的[定],這是心安住的定。那方法就是去知道沒有安住的心,知道跑動的心,就會得到安住的心,因為跑動的心是不善心,如果[以覺性]及時地知道心跑了,心就會安住。
三果聖者的心會跑嗎?三果聖者的心還有掉舉,就是結縛中的掉舉,心還會跑來跑去,但是阿羅漢的心不會再跑了。隆波敦長老教導說:阿羅漢的心,非常地空曠,非常地光明,非常地純淨無染,已經止息了造作、止息了尋覓、跑動,心的造作已經停止了,所以阿羅漢的心不是平常普通的。但是隆波敦長老又說:阿羅漢的心是最平常普通的,而我們是不普通不平常的,因為我們的心被[煩惱]控制著,而阿羅漢是 [心無煩惱,沒有起伏],如如不動,笑得太多不對,不笑也不對,阿羅漢一定是笑得剛剛好。如果笑得太過頭,這是有貪心。阿羅漢是最平常普通的,所以隆波敦長老教導說:阿羅漢已經沒有偽裝,沒有造作,心非常空曠,非常地光明、非常地純淨無染,已經止息了造作。但是我們的心不光明、不空曠、不乾淨,繼續在造作,繼續在尋覓,心繼續在工作,心裡的東西非常多,所以我們要常常去訓練:心跑了就知道,心跑了就知道,常常去訓練,有一天心圓滿之後,心就不是一顆、一顆的。我們的心是一顆、一顆的,因為[心量]很小,所以要看什麼時,心還要跑過去看,例如跑到門那邊,跑到別的地方去。阿羅漢的心已經遍滿整個宇宙,不需要跑去了,哪裡已經遍滿了。
我們訓練得到好的[定],就是安住型的[定]。得到好的[定]的方法,就是心沒有安住時,有覺性地去及時知道。心沒有安住,就是這個心已經通過眼、耳、鼻、舌、身、心[意]跑出去了。有覺性地及時知道心跑出去了,那個[煩惱](如散亂),一旦有覺性地知道,[煩惱]馬上就滅掉了,心就會自動地安住,不用做什麼,心自己會安住。

【169】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5)
5.〈中立的心〉
慢慢訓練,我們要有兩個法,第一個是覺性,是知道什麼在身生起、什麼在心生起,另外一個是有安住型的[定],心安住成為知者,成為觀者,知道身是身、心是心,感受是感受,想是想等,分離出來。心是遠遠地成為知者和觀者,如果我們可以這樣,智慧就會開始生起。
有時候心安住成為知者,但是看到喜歡的[現象]或不喜歡的[現象]生起後,會繼續迷失,比如,心安住成為知者,看到瞋心生起,然後又走神了,因為討厭生氣。有誰討厭自己生氣的?舉手一下,有誰對自己生氣:「為什麼自己常常生氣?」[煩惱]躲藏在[煩惱]裡,心不喜歡 [煩惱],或者心喜歡善法。
我們開發智慧的時候,如果心生起滿意或不滿意,要再及時地去知道。我們去看[現象]和狀態,有兩個步驟,第一步驟是有什麼[現象]生起了,有覺性地及時去知道,心遠遠地成為知者和觀者,心安住而有好的[定]。心散亂時,知道這個心剛剛是散亂的,心也安住成為觀者。第二步驟是,一旦看到了不好的心,或者身體很痠很痛,就會有不滿意生起,要進一步地知道。
所以最初是知道這些[現象],接著心對這個[現象]有滿意,要及時地知道,或心對這個[現象]不滿意,也要及時地知道。這是進一步的知道。如果不知道會怎麼樣?心就會繼續造作下去,會造作好、造作壞、造作空空的。如果我們及時地知道:心滿意知道、心不滿意知道,心就不會繼續造作下去,就可以停止造作,就可以停止尋找,感覺到了嗎?我們一直在尋找:怎麼樣做心才可以好呢?怎麼樣做心才會寧靜呢?怎麼樣做心才會證悟道果呢?非常想要證悟道果、涅槃,想著如果成為阿羅漢後,可以有老婆就更好了,想要的東西太多了。
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心喜歡、不喜歡,當我們知道心喜歡、不喜歡時,這個喜歡、不喜歡就會滅掉,心就不會繼續造作下去,就結束了。但是如果繼續掙扎,繼續喜歡,一旦心所喜歡的這個所緣滅掉,就會悲傷,瞋心就會生起。繼續尋找,心就繼續掙扎下去。如果心還在掙扎,心就不會「看只是看,聽只是聽」。
有的人說:「這個人看只是看,聽只是聽。那個人也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但是隆波看這個人的臉就知道他做不到。「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我們做得到嗎?我們看了聽了之後,還會有滿意和不滿意,對嗎?這就做不到,因為會繼續造作下去。所以不斷地去訓練,有什麼[現象]生起了,及時要有安住成為知者的心去知道。如果心生起滿意或者不滿意,要進一步地去知道這個心,然後滿意或不滿意就會滅掉,心就會中立,就會得到安住且中立的心,沒有滿意和不滿意。
所以,要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如其本來地去覺知身、覺知心,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Posted on: 2021/2/10 7:42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5】在水下行走
【長老說】:作為一名[行者],我父親擁有訓練出的非凡能力,有時會向一大群村民展示。他曾經展出他的能力,持燭在水裡穿行而不被淋濕,蠟燭也沒有熄滅。那天,幾個當地村民聚集在帕那空運河的岸邊,觀看我父親的非凡水下之旅。他帶著他的朋友雀文一起,來證明他也能帶著同伴在水裡穿行。
我父親點燃一支蠟燭,他朋友緊抓住他的背,兩人一起走進了運河。我和村民們目不轉睛地看着他們兩人沉入更深的水裡,直到完全被淹沒,只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明顯的氣泡和漣漪的痕跡。我們開始感到焦慮,為他們擔心。似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父親的頭從水裡探了出來。接著兩人的身體重新露出水面,緩慢地走著。蠟燭還在燃燒,兩人的身體和衣物全都是乾爽的,就好像沒泡過水一樣。當他們浮出水面到達遠處的岸邊後,我父親又重複那個實驗,依著原路回到對岸來 。
讚念長老後來解釋說:我父親運用了一種叫「遍相」〔註解1〕的禪定技巧,在水下創造出一個虛空的囊〔註解2〕,讓他和同伴能保持乾燥,維持蠟燭不熄。終其一生,我父親多次展示了這種能力。但他不總是每次都能成功;有時蠟燭熄滅,有時虛空的囊破裂,他們需要在河中央就出來透氣,然後游到岸上,全身都濕透了。
〔註解〕
(1)遍相(Kasina):禪修者欲證得禪那,可以選用遍相作為修定的目標,如一個某種色的圓盤,然後把心專注於它的顏色。當定力成熟時,與該圓盤完全相似的影像即會生起,此相稱為「取相」;定力更深時此相淨化後而生起的相是「似相」,是禪那的心所取的目標。「遍」的意義是全部或整體,因為必須把似相擴大至十方無邊之處。
(2)有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虛空遍與光明遍。修習「虛空遍」的禪修者,開始時專注於一個直徑約30公分的圓洞,觀察它為「虛空、虛空」。最初的「取相」即同那圓洞為邊際的孔一樣,還不能隨意念增大的。修到「似相」則可隨意念增大,由心力擴大,心力有其定力的程度之分,有的行者也可以得到穿越牆壁的神通。

Posted on: 2021/2/9 10:18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4)
【4】修補斷骨
【長老說】:有一次,在我調皮搗蛋的年少時期(五、六歲),我射下一隻鳥,摔斷了翅膀,殘弱而無法飛翔。牠跌落在地,痛苦地在泥土裡翻滾掙扎。當我母親看到這一幕,她取來療傷藥油,拾起那隻鳥,將一些藥油塗抹在斷翅上,同時默念「療傷偈」。之後,她把鳥拋向空中,牠就這樣飛走了。
我父親(沛)另有不同的方法來治療斷骨。他會唱誦「三十二身分」〔註解1〕和一個「連接缽偈」。這個方法的威力相當驚人。當有人受重傷而無法行走時,我父親會指示傷者的一個親屬去告訴傷者:「沛爸爸(Por Petch)命令你站起來到他家去,這樣他才能治好你。」而奇蹟似地,無法行走的傷者即使他的腿已經斷了,也可以無礙地走到我父親的家。他一旦到達屋子,就會立刻倒下,回到他原本無法站立或走路的症狀。人們相信,這是古巴阿姜(祖師)〔註解2〕的力量治療了病患,患者總是在七天內痊癒。我父親所使用的方法還要求病人供奉偈子裡的古巴阿姜一碗米飯和一串香蕉,否則醫療者將會遭受苦果。因此,我父親很小心地追蹤所有的那些病患,確認他們有做出適當的供奉。
〔註解〕
(1)三十二身分:髮、毛、 爪、齒、 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 脾、肺、 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膽汁、痰、 膿、 血、汗、 脂肪、淚、皮脂、唾、涕、關節液、尿。
(2)古巴阿姜(Khru Ba Ajahn)是祖師的通稱,此處指泰國傳統醫療法的傳承祖師。

Posted on: 2021/2/8 15:13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3)
【3】與母親的業
【說明】讚念長老從他個人的生活中獲取與「業」〔註解1〕相關的智慧,「業」是泰國佛教信仰中心的一個概念。他根據經驗曾經講述了許多有關「業」的故事。其中有個故事和他的母親有關。他母親的名字叫「繨」, 讚念長老每每提及他母親,總是懷著深深的孺慕之情。他從小就受到母親的關愛,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
一、業因
(長老說):曾經有段時期,我必須承受(不小心傷害)母親的行為所產生的不好的業報〔註解2〕。在我很小的時候,每當我母親去市場買東西,往往回家時就會帶點心給我。有一天,大概是我四歲的時候,我母親去了市場。我一邊等她回來,一邊玩起了一隻用椰子葉和椰子殼做成的假想玩具牛。但我心裡還是掛念她,想著:「她什麼時候才會回來?」玩著玩著,我沒注意到她何時回到家。當我終於看到她時,我高興的丟下所有東西,快速地朝她跑去,同時大喊:「媽媽! 媽媽!您怎麼沒告訴我,您已經回來啦?」
我想她一定有點心給我。只是她沒應聲,而是蹲在那兒全神貫注於刮魚鱗。我衝過去,張開手臂打算 (從背後) 親熱地摟住她。不幸的是,我絆倒了,頭還猛撞到她的背上。接下來我所知道的是,我母親開始抽搐和窒息,她(因受外襲而)而往後手握菜刀盲目地朝我揮過來。我躲開了,驚愕地想:「天啊!為什麼媽媽不但沒給我糖果,反而要拿刀子傷我呢?」
我母親搖晃著身體沒辦法呼吸。她只能淺快地呼吸。我的家人和鄰居們注意到了掙亂,都過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聚集了一群人。我哥哥先動手打了我,當作是傷害我母親的懲罰,幾個鄰居也加進來。我母親一恢復意識,就立刻阻止他們。「別打他!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過了一會兒,她的呼吸就比較順暢了。當她復原的時候,還開玩笑地說:「天哪!我差一點就傷到你了;當你的頭撞到我的時候,我整個人緊繃到不能呼吸也沒辦法思考。」(說完)她就溫柔地把我摟到懷裡抱著。
【說明】讚念長老懷疑他的頭可能是撞到他母親背部一個中樞神經的穴位,如果壓迫的力道足夠大,相信那是一個潛在致命點。
二、業果
(長老說):這業力的果報在我的今生就降臨了〔註解3〕。…幾天之後,我突然從睡夢中醒來,並且感到呼吸困難;我覺得胸口很緊,必須很用力才能喘上幾口氣,於是我叫了一聲媽:「媽!我不能呼吸了!」我母親醒了。當她完全了解到發生了什麼事,她輕輕地用手拍拍我的頭說:「這就是『業』。沒有任何人能夠倖免。這是『業』要讓你為那次撞到我,害我差一點死掉而付出代價。但是我原諒你了,因為我不想看你受苦。」接著她吹了一口氣在我頭上來祝福我,並且重複說了幾次:「你不是有意要傷害我的。願你擺脫這個呼吸的業障。」
雖然當時我年紀太小沒能理解她所謂的「業」,但我有注意到這個呼吸的麻煩消失了一段時間。
從那時候開始,我經常就有呼吸困難的問題,這種痛苦在我母親死後還在持續,直到二十五年之後,這個「業」已準備好要釋放。業力解脫時,我剛好住在洛坤省的猜那寺。有一天,當我在打坐時,我感到胸口一陣刺痛,難受到沒辦法呼吸。痛苦強烈到好像死神正砰砰砰的敲我的門。胸口的緊縮伴隨著氣喘不過來,我一時無法忍受,就這樣陷入無意識的黑暗之中。在那空間裡,我卻目睹了四歲那年事件發生時的場景,由於整個歷程太過於真實,彷彿讓我又重溫了一次。我看著我母親蹲下來,刮著魚鱗。雖然已經忘記她大部分的長相,畢竟她往生時我只有六歲,但仍清楚地看見她的穿著和她的臉。當她轉過身拿著菜刀朝我揮過來的一幕,簡直是逼真極了。
這影像是源自於我的「想蘊」,「想蘊」是我們心的記憶和認知的功能,也是我們今生和過去累劫以來所經歷的一切記憶的儲藏室。無論我們造了什麼業,善的或是不善的,都會被「想蘊」記錄下來,然後「行蘊」 (心的造作功能)就把這些善業帶到心田裡去。「福行」(善行)帶著善業的記憶。「非福行」(不善行) 帶著不善業的記憶。
恢復意識之後,我茫然地坐著。趁著母親的影像仍鮮明的駐留在腦海裡,我反思這個經歷,了解到胸口的悶痛是我所造的業的最後一筆償還,當我不小心撞到她,幾乎讓她喪命之餘所招致的痛苦和不適,就如同我自己剛才所經歷的一樣嚴重。於是我知道我與母親的這筆「業」已經消除了。
意識到這點以後,我心中籠罩著對母親深深的悲傷、眷戀和同情的感覺中。我決意將此生所做的一切功德,包括受戒和出家的功德都迴向給她。
〔註解〕
(1)業:在佛教專指「意願的作為」。在究竟界的角度來看,業是指善或不善的思心所,因為思是負責造業的心所。
(2)業之定法:它確保所造的業依其善惡而帶來相符的果報。在諸緣具足時,業即會產生其果,即果報心、心所以及業生色。
(3)依成熟的時間,有四種業:1.現生受業;2.次生受業;3.無盡業;4.無效業。
1.現生受業:這種業必須在它被造的那一世裡成熟;若在該世沒有具足的緣以令它成熟,它即變成無效。
2.次生受業:這種業必須在它被造的下一世裡成熟;若在該世沒有具足的緣以令它成熟,它即變成無效。
3.無盡業:只要諸緣具足,這種業能夠從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後的任何一世裡成熟。而且只要還在輪迴,這種業即永遠不會變成無效。沒有任何人能夠免除體驗無盡業的果報,即使佛陀與阿羅漢也不例外。
4.無效業:這一詞沒有指定是那一種業。它可以是沒有獲得具足的緣以成熟的現生受業及次生受業。對於諸阿羅漢,在未來世成熟的業都變成無效業,因為他們在當世即會證入般涅槃。


Posted on: 2021/2/6 15:46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9】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3)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8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3.〈毗鉢舍那的修行〉
最初要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覺性是知道有什麼在身上生起、有什麼在心上生起。這個覺性,是指四念處的覺性,不是普通的覺性。覺性怎樣才會生起呢?這也教得非常細膩,覺性的生起是因為心牢牢記得[身心現象]和狀態。常常覺知身、覺知心後,覺性就會自動生起,比如常常呼氣覺知,吸氣覺知後,一旦我們迷失,[煩惱]生起時,呼吸就會變換節奏,呼吸會加強、會變重:我們生氣的時候,呼吸是不是比平時更加強烈呢?或者貪心的時候,呼吸的節奏是不是比平時更加強烈呢?如果我們自己不斷覺知呼吸,一旦呼吸的節奏變了,馬上就可以意識到,而覺性就生起了,因為已經記得普通狀態的節奏是怎樣的。或者我們不斷覺知身體的呼吸,記得普通狀態的身體呼吸的節奏,一旦節奏變了,覺性就會生起。覺性的生起,取決於我們常常去覺知這些[現象]和狀態:常常覺知身、常常覺知心。…有覺性,取決於我們常常去覺知這些[現象]和狀態,比如我們是容易生氣的人,我們只要生氣了知道,生氣滅掉了知道,我們一直知道下去,然後心就會記得生氣的模樣是怎樣的,下次一旦生氣從胸口這邊生起出來,我們就會看到。貪心也是一樣,只是貪心會柔軟一點。這個生氣一旦生起,我們記得它的臉是這個樣子的,這個覺性就馬上生起、記得,就可以認出它。觀呼吸也一樣,你已經習慣了呼吸的這個節奏,一旦節奏改變,你就馬上可以意識到了。如此去訓練覺性。
覺性的職責是知道,知道什麼?知道身、知道心。……泰國一百多年以前翻譯的語言:正念(覺性)是記得,正知的意思是覺知自己。到現代已經不是這樣去理解了。在現代,覺知身、覺知心,就是有覺性。比如開車,不要掉到溝裡,這個也是有覺性。以前說的覺知自己是怎樣呢?覺知自己是要伴隨著智慧去知道:知道什麼是有意義、什麼沒有意義,什麼適合我們、什麼不適合我們,怎樣選擇適合我們的所緣,這個稱之為「有正知」,這跟現代的覺知自己已經是兩回事,因為這個語言已經變化了。
我們要覺知自己身體動了,覺知自己心動了,不用全部都知道,覺知身的時候就覺知身,已經可以了。當[煩惱]生起時,這個身體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覺知到,比如生氣的時候,感覺到嗎?這個身體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平時常態是覺知身體,當身體一變化我們就會覺知到:「唉,生氣了」,如此就可以知道。如果我們平時常態是觀心,一旦瞋心生起,就會覺得有一奇怪的東西生起了。覺性就是去知道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在身上生起、在心上生起。覺性就像公司的門衛。門衛對門前走來走去的人,每個人都去看嗎?不會的,只有某些奇奇怪怪的人,門衛才會去關注,覺性也是一樣,不是什麼都去看,當很奇怪的東西出現了,覺性就會去看是什麼東西,好還是不好。有時候門衛不在,[煩惱]就進來了,就會去做一些錯事。流程就是這樣的。覺性就是去知道,在身在心有什麼生起了,有不自然的、不正常的事情生起後,就及時地知道。如果平時常態是呼氣了覺知、吸氣了覺知,常常去覺知,一旦生氣生起了,馬上就可以意識到「生氣了」,這時覺性就自動生起了。
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怎麼樣去知道呢?是如其本來地去知道身、如其本來地去知道心,如其本來地去知道,不干涉身、干涉心。我們觀身觀心,有的時候是有在覺知,有的時候沒有覺知,因為覺性有時候會生起,有時候沒有生起,不需要一直是生起的。如果想要覺性一直生起,那只有一個做法就是緊盯身、緊盯心,這個已經不是毗婆舍那了。我們要舒舒服服地去覺知[身心],如其本來地去覺知[身心]。這個如其本來的心是:一會兒壞、一會兒好、一會兒快樂、一會兒痛苦,一會兒迷失。這個身體是一會兒吸氣、一會兒呼氣、一會兒行住坐臥,一會兒動停,要如其本來地去知道,常常去知道而不去干涉、不去對治,也不需要一直都知道。如果一直都知道,那就是在緊盯。知道之後不要去干涉、不要去對治,[煩惱]生起了,就知道[煩惱]生起了,不是說[煩惱]生起之後想要怎樣讓它不生起,想要怎樣去處理它,這個不是覺性的職責。覺性的職責是知道有什麼生起了:覺知身上有什麼生起了、覺知心上有什麼生起了,有什麼生起在身、有什麼生起在心,及時地去知道,但是有個條件,就是要有[定],要有正確的[定],心要安住。

Posted on: 2021/2/6 8:31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9】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2)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8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2.〈修行的原則〉
事實上,如果我們明白修行的原則我們在哪裡都可以修行,因為佛陀的教導,以及祖師大德們傳承下來的方法,這條路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比如隆波教導大家:先持五戒,每天在固定形式當中訓練,哪天心散亂就去修習寧靜,哪天心寧靜就去開發智慧。
怎樣修習寧靜呢?就是帶領心去和有快樂的單一所緣在一起,持續不斷地帶領心和讓心有快樂的所緣在一起。看我們跟哪個所緣在一起會有快樂,如果跟佛號在一起有快樂,我們就帶領心跟佛號在一起,但是不要去強迫心,一旦強迫心就不會寧靜了。如果明白了,這修習有什麼難的呢?那些不會修習[定]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原則。
要帶領心去覺知讓心有快樂的所緣,然後舒舒服服地去覺知,就是這樣簡單,只是這樣而已。
但是這個所緣要不引起心的[煩惱],如果所緣會誘發[煩惱],這個不好。比如罵人之後有快樂,玩牌有快樂,又如玩股票有快樂,但是這會讓[煩惱]生起得更多:一會兒貪、一會兒嗔、一會害怕、一會生氣,對誰生氣呢?對政府生氣,對其他國家生氣,然後這個心一直是動盪不安的,這個不行。所以所選擇的所緣,一定是不誘發我們的[煩惱]的,像佛號是很好的,或者安般念也是很好的所緣,或者觀腹部升降,如果大家喜歡觀腹部升降也可以,心就會有快樂。如果很鬱悶,心就沒有快樂。
隆波已經把原則教導給大家了。大家動手修行的時候,如果要寧靜,就去修習奢摩他,用舒服的心,去覺知讓心舒服的所緣,然後持續不斷修習,一會兒心就會寧靜了。如果我們心舒服了,有力量之後,就要去開發智慧。如果一生一世一直寧靜下去,這是沒用的,如果說這是知足少欲,不要太過愚癡,知足之後一直非常滿意寧靜,這個不聰明,因為有比寧靜更好的東西,要去徹知、要去徹見,能夠生起正確的領悟、能夠生起正見的,就是毗婆舍那(觀禪)的方法。
毗婆舍那的核心原則也非常簡單,隆波已經總結過了,就是:「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以安住且中立的心,去照見身心的實相。」就只是這樣而已。

Posted on: 2021/2/6 8:31
Top


Re: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2)
【2】嚴格的訓練
【說明】在帕那空地區的漁村裡,人們與水相鄰並且賴以維生。他們用船和帆船來捕魚並作為運輸的交通工具。小的河道、運河和河流都被當成道路和高速公路來使用。為了便於近水,房屋皆依著運河或河流的沿岸搭建起來。小孩子們在臨水的屋子裡長大,為了自身的安危,都會在很小的年紀就學會游泳。小讚念是這些孩子當中的一個,他的家正對著一條小河道。
(長老說):當我約莫一歲大時,我父親開始訓練我游泳。帕那空地區的所有小嬰兒在小小年紀就要接受訓練學會游泳,否則他們可能有很大的機會掉進水裡然後淹死。人們訓練小嬰兒游泳的方式是將他們綁在兩顆老的空心椰子上,再一起把他們丟到水裡。我父親伴隨著椰子殼把我扔進水中。憑著求生的本能,我緊抓住漂浮的椰子殼,我發現只要抓得夠牢就能浮起來。經過幾回合的練習,我已經可以在沒有漂浮椰子殼的支撐下游泳了。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我父親就開始訓練我打坐。他指導我了解禪修的好處,說:「當你的心專注時,就會學得又快又好,擁有良好的記憶力,聰明有才智。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成功。而且如果你的專注力非常強大,就能展現出超凡的力量。」
他所說的最後那一部分讓我興奮不已。聽起來真的很酷,能夠追憶前世、讀懂人心、練就天眼、天耳等〔註解1〕,我自然而然迷於這類事情。
然而訓練初期,我只是個非常年幼的孩子,對我來說盤腿坐著,閉著眼睛什麼都不做,沒什麼吸引力。但我沒得選;父親讓我打坐默念咒語[佛陀Bud-dho] 〔註解2〕。
我問父親:「佛陀是什麼意思?」
他解釋說:「佛[Bud]字的意思是知道,陀[dho]字的意思是喜悅。這也意味著,你可以在自己身上培養所有這些特質——擁有清晰的智慧和喜悅。你需要堅持下去,繼續努力,永遠都不要灰心。」
我父親除了要求我打坐以外,還派大量的任務給我,當作是訓練的一部份。他教我如何面對兇猛的動物和鬼。他在墳墓種了一些草藥植物,讓我在半夜裡去採收。他為了培養我的勇氣,經常讓我遭受艱難的處境。晚上他工作的時候,我和他坐在一起,照顧著火堆,以確保有足夠的光線。就這樣,我成為他的徒弟,他傳授給我占星的技術、草藥療法和其它治病的技巧。我不禁注意到,他從未輔導過我的任何一個兄弟姐妹。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時,我問他:「為何總是讓我工作,卻從來沒有讓我的哥哥姐姐們工作?」
他回答說:「將來你會成為給世界帶來美好的人。你身上結合了我們家族四個不同民族的各種特徵。你的頭型像你祖父。你的眼睛也像他一樣明亮閃耀。你有你母親的嘴唇。在未來,你會有很大的智慧和卓越的能力。你擁有良好的功德累積所帶來的好運,並在前世就收集了大量的波羅蜜 (功德)。你會成為一位領導者,幫助他人脫離困境。你將會面臨很多障礙。因此,我必須鍛鍊你,讓你變得強大,以準備好面對你的命運。」
當時我聽到這些話,還不明白有了功德會有什麼好處,如果我必須這樣辛苦的工作,以至於剝奪自己的睡眠,那又有什麼好處呢?儘管如此,我還是繼續在我父親嚴格的規定下生活。
〔註解〕
(1)在聖典中提及五種世間神通,即:神變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這些神通是運用四禪而獲得;於凡夫和有學聖者它是善的;於諸阿羅漢則是唯作的。但這五通與滅除無明煩惱無關。
(2)打坐時默念咒語[佛陀],是止禪或修定的一種方法。止禪是選擇一個適當的對象(如,呼吸、佛陀)培育專注力,將散亂的心寧靜下來,生起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而得到近行定(鎮伏了五蓋)或安止定(完全的專注)。

Posted on: 2021/2/5 8:47
Top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
版主
版主


讚念長老口述: 少年時期的經歷(1)
安迪女士英譯並說明
陳采婕女士漢譯
林崇安老師校正並註解
【註解】
(1)讚念長老的口述,是講於70歲左右(2006),內容有四階段:1.少年時期:從出生在泰國南部鄉下的漁村到20歲出家前的經歷和見聞,2.出家最初十年:在納里巴地寺的七年心靈歷練到第八年在猜那寺的開悟以及指導禪修二年,3.十年時間化解內戰:住在素叻省素科塔瓦寺,4.在甲米省創建老虎洞寺的過程和趣事。
(2)讚念長老的全稱是阿姜讚念.錫拉寫陀(Venerable Phra Ajahn Jamnian Seelasettho),他生於1936年5月1日,年紀大時被稱為隆波讚念或隆布讚念,意為讚念長老。他是泰國南部第一高僧,也是一位奉行菩薩道的行者。
(3)本文是長老口述的第一部分,時間是從出生到出家前;另有《佛陀的兒子》一書(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2016)專門介紹長老少年時期的經歷,與本文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故事,可相互補充,本文選出較有特色的部份漢譯,故事的校正也參考此書。今分段登於內觀教育網站與法友們分享,若文中有錯誤之處將隨時改正。
【1】家庭背景
(長老說):我的家庭背景很特殊。在泰國,大多數人不是泰國人就是華裔,或者兩種兼具。但我的四位祖父母,每位都來自不同的民族。
我的祖父「楊達‧恰克拉」是一個婆羅門,來自尼泊爾婆羅門家族,家族擔任占星師和祭師的工作。有一次,我祖父陪同他的父親去拜訪一個泰國占星師家庭,我祖父在那裡遇見那家人的女兒,並且愛上了她。根據婆羅門的傳統,婆羅門必須與自己同種姓的人結婚;因此,雙方家族都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這對戀人決定私奔,並逃到以前泰國南部中心的洛坤省帕達因村。在那裡,他們可以躲避家族的迫害,也可以避免尼泊爾種姓制度的規定,不讓他們的後代被打上賤民的烙印。「澎」成為我的祖母。楊達在洛坤省被稱為「帕烘」,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鮮瓊薩烘」,並設法躲過了幾次暗殺的企圖,因為這對夫妻無視很強的傳統。他和妻子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名叫「翩」,一個兒子名叫「沛」。後來「沛」成為我的父親。
我父親一到適當年齡,就受具足戒成為一名比丘。他長時間當一名頭陀行者,四處行腳,走過一個又一個地方,並深入叢林向不同的老師學習草藥、薩滿療法和薩滿術的知識。在當時,僧人不僅要向在家眾傳法,還要為他們提供治病、草藥、心理諮詢、預言等服務。不久後,我父親就以藥師、薩滿師、占星師和傳道師的技能而聞名。他能治癒那些身體或精神上有疾病的人。還幫助那些被薩滿術或被鬼纏身和附身的受害者。作為一名優秀的比丘和薩滿師,他建立了良好的聲譽。然而,在經歷十二年愉快的比丘生涯後,他被騙還俗了。
有一位被我父親尊為教母的長輩,希望他娶她孫女。那位長輩聲稱,她孫女因為瘋狂地愛上我父親而導致身患重病、鬱鬱寡歡,以此施加壓力,使這個受人尊敬、滿足於寺院生活的比丘還俗來娶她孫女。我父親最後動了惻隱之心還俗後,卻發現這女子對於她祖母所設下的計謀根本一無所知,也沒為了他而生病和憂鬱。於是我父親拒絕這樁婚事,但是他沒有想要再度出家為僧,即使有多人的鼓勵。
當我父親(沛)決定繼續過在家生活時,他的許多朋友和家人都主動為他尋找合適的女子。他們最終找到一個名叫「繨」的女子,她是一個名叫 「毅補」的中國漁夫的女兒,來自帕那空地區的蛇漁村。我的外祖父名叫「毅」,據說原籍是中國南部沿海的海南島。當他經由寮國移民至泰國時,遇到我的外祖母,一個寮國或高棉女子,她的名字叫「普林」,是個基督徒。
因此,我繼承了印度(尼泊爾)、泰國、中國和寮國四個民族的血統。
外祖父毅自身是中國禪宗的佛教禪修者,並以他的慈心禪修而聞名與受人尊重。他訓練我母親有規律地定期打坐。
當父親的媒人朋友們找到我外祖父毅,並介紹我父親的出家背景以及他的薩滿和治病技能時,外祖父很高興能找到一個尊崇並精通佛法的女婿。他同意把女兒嫁給他,即使他從未真正見過我父親。
父親和母親在他們婚禮當天,第一次見到了彼此。結果,父親對他的新娘一見鍾情,因為她的美麗、善良的性格、禮儀舉止和氣質而深深愛上她。另一方面,母親既沒印象也沒偏好。她說她應該嫁給誰,全都由她父親決定。
【說明】根據泰國傳統,男方要嫁入女方家。繨和沛婚後,在繨的家人所在地帕那空地區建立起他們的家。他們主要的生計是捕魚。他們一共有七個孩子:
第一個是兒子名叫Manee,他後來成為比丘,在宋卡省的拷魯羌地區。
第二個是女兒名叫Jumrad;
第三個是女兒名叫Preaw;
第四個是兒子名叫Jumnong,他後來成為比丘,在耶拉省的一個寺院擔任住持;
第五個是兒子名叫讚念(Jumnean),他成為隆波讚念.錫拉寫陀(甲米省老虎洞寺住持);
第六個是女兒名叫Jumnun;
第七個是兒子名叫Jumrean,他出生十四天後就往生了。
【註解】
(1)長老的父母雙方的宗教信仰:
A1.祖父「楊達‧恰克拉」,尼泊爾婆羅門占星師和祭師。
A2.祖母「澎」,泰國占星師女兒。
A3.父「沛」,泰國佛教行者(曾出家十二年)、家傳薩滿占星、治病等。
B1.外祖父「毅」,中國禪宗修行者。
B2.外祖母「普林」,寮國基督徒。
B3.母「繨」,佛教禪修者。
(2)泰國的原始信仰是薩滿術,內容有傳統治療、占星術、驅鬼、靈界溝通、咒語等,這與西藏奔波、蒙古薩滿、滿族薩滿、漢地道術、歐美薩滿等有共通之處。
(3)泰國佛教的傳入,可溯至阿育王時代,如佛統大塔內的原形古塔,與阿育王時代的山奇佛塔圖形相同,成半球覆缽形;在塔周圍掘得古印度南方字體巴利《緣起法偈》碑文。到了素可泰王朝三世(1277-1317),致力弘揚斯里蘭卡佛法,全國信奉上座部佛教。到了曼谷王朝拉瑪三世(1824-1851)期間,創立「法宗派」,注重戒律,研習經論,而原有的多數僧團就稱「大宗派」,從此僧團分成兩派至今。一般鄉村寺院大多屬「大宗派」。

Posted on: 2021/2/3 21:57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9】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1)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8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1.〈尋找祖師大德學法〉
以前隆波學法的時候,沒有誰提供巴士,自己坐火車或長途巴士出發,到了城裡還要繼續找車,然後到了寺廟那邊,有時祖師大德已經出去了。有時他是住在森林很深的地方。隆波去找祖師大德,要的是法。這些祖師大德們跟隨著隆布曼[阿姜曼]長老學習,都是在東北部。隆波不知道老師在哪裡,尋找非常困難,因為有些祖師大德會離開寺廟去別的地方,不像大家現在學法有非常多的服務設備,打開電腦就可以看到隆波了。但是什麼東西來得很容易,就會不珍惜。隆波跟隨祖師大德學習的時候,覺得非常有價值而珍惜,去找的時候害怕見不到大德。像隆布蒲長老,隆波最初去的時候,每次都可以見到長老,但是後來長老非常忙,年紀大了,很多時候都不在寺廟。隆布信長老是在清島,到了清島還有五公里才到那個寺廟,是在山上森林裡,到了之後,出家人說:「長老人在曼谷。」這太不幸了,[因為隆波就住在曼谷]。以前隆波剛修行的時候,去找隆布貼長老,每次都可以見到長老,但是後來去了[就不容易見到長老],有段時間長老轉移到別的地方,去找也是沒有見到。隆波想學到法,隆波求法比大家艱難多了,大家很舒服[很容易]。隆波已經走過非常多的路了,接下來應該是大家自己走啦。

Posted on: 2021/2/3 7:45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8】從念頭的夢裡醒來(4)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1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6.〈身體的真相〉
這個身體有的只是苦,被苦逼迫著,比如我們坐著,我們有感覺到苦嗎?有誰是在抓癢的?一直在抓,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但是不知道自己在抓。隆波自己也抓,為什麼要抓癢呢?因為苦。…可以抓嗎?可以抓,這很自然,但是要先覺知癢了,然後去抓。要先覺知,知道是苦,然後再去抓。要知道身體痠了,然後去變換姿勢,這邊不能扭就扭到另一邊,但要知道,變換姿勢是為了離苦。看到沒?變換姿勢就是為了離苦,動來動去是為了離苦,要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身體在動]。
為什麼一定要吃飯呢?因為苦,但是吃飽了之後為什麼一定要停呢?也是因為苦。餓了也苦,太飽了也苦。或者喝水,渴了也苦,喝了太多也苦。喝太多一定要找地方上廁所。曼谷人非常可憐,在馬路上一堵車堵好幾個小時,想上廁所都沒有辦法上。為什麼一定要上廁所呢?因為苦。所以有覺性地去覺知身,常常去覺知身,就會看到這個身體是真的苦,並不是什麼好的、珍貴的東西。
觀心時,以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去觀心,就會看到這個心,一會兒快樂,一會兒痛苦。我們尋找快樂,但是一會兒快樂就消失了,比如我喜歡一個美女,想要去追求她,她答應了,給我電話號碼,我覺得快樂了。然後打電話給她,她不接電話,我開始苦了,得到號碼但是打不通,心就苦了。一旦她接了,就開心了,跟她打電話很高興,然後她跟自己說要打給別人,要掛我電話,心又苦了,接下來,她又打電話過來,然後又快樂了,聊、聊、聊,聊到後面快樂又消失了。所以,世間的快樂,非常地短暫,掙扎到死去找快樂,得到之後,停留的時間非常短,一會兒就消失了。我們掙扎到死所找到的快樂,非常地短,苦是生滅的。我們通常會覺得快樂很短,痛苦很長,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真相,我們不知道快樂來了就會走,希望快樂長長久久,所以就會覺得快樂非常地短。痛苦,我們希望它快點走,但是這個痛苦沒有走,我們就會覺得這個痛苦非常久。
我們來學習真相,要接受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快樂,都是生了就滅,沒有辦法去強迫它們、控制它們。好和壞也是這樣,沒有辦法去控制們。多多地學習了這個真相,就知道我們生命當中生起的一切,都是臨時的。一旦所愛的人或事物分離,我們開始會有痛苦生起,但是痛苦生起之後,我們就會中捨,會覺得這是自然的,生起之後就一定會滅去,相聚之後一定會分離,如果心可以接受這自然的狀況,心就不會苦了。
7.〈結語〉
我們來學習真相,這個方法就是從念頭的世界當中跳脫出來,選擇一個禪法,然後知道心跑了,跑去想知道,跑去緊盯所緣也知道,然後心就會醒過來。醒過來了之後,就去學習真相,學習身和心的真相,常常去覺知身,就會看到這個身體是苦,一直是被苦逼迫著,然後這個心是無常的,一直在變化,沒有辦法控制。如果可以接受這真相,身體是苦,老也是自然的,病也是自然的,死也是自然的,因為我們已經看到,這個苦在老,這個苦在病,這個苦在死,心一旦和自然能夠融合在一起,心就會進入到法,心就會接受:一切都是臨時的,快樂也好,痛苦也好,與我們所愛的人分離也好,只是臨時的,所有我們喜歡的,它本身也是無常的,這是非常自然的。快樂來了這個很正常,快樂消失了這個也很正常。我們所愛的人,一旦死掉了,我們會傷心,但是想到:他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已經有快樂,就已經足夠了,他死了,這個是非常自然的。碰到我們不喜歡的,也是一樣的,沒有如願以償,這也是非常自然的,因為我們已經常常看到所有的感受都是臨時的,如願的快樂是臨時的存在,不如願的悲傷也是臨時的存在。想要而沒有獲得滿足,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因而心就不會動蕩不安。不斷地去看真相,就看到我們的身體自然就是這樣的,我們的心自然就是這樣的,一會兒痛苦,一會兒快樂,一會兒好,一會兒壞,這是非常自然普通的,我們就會進入到「法」,我們的心就會和法融合在一起,我們就不會苦到哪裡去。生起什麼都不會痛苦,我們得到的是什麼?離苦。學習真相之後,得到法,得到離苦。去吃飯吧,吃飯時去看:餓了就會苦,吃太多也會苦,有的只有苦。去吃飯吧。(完)

Posted on: 2021/2/2 7:40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8】從念頭的夢裡醒來(3)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1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4.〈讓心成為知者、覺醒者〉
有些人教導唸誦佛陀、佛陀,或者唸誦阿羅漢,或者教導手部動作,但是沒有教導:「這樣做是為了覺知心。」結果那些人一訓練後,就緊盯著所緣,都變成了「奢摩他」,沒有辦法切換成「毗鉢舍那」的修行。
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心是所有法的核心,所有都是生起在心。要證悟道果、涅槃,是在心中生起的。選擇一個禪法,去知道自己的心,不斷地知道自己的心,一旦心跑到所緣上及時地知道。知道心跑出去的那一刻,心就會安住,就會有正確的[定]。正確的[定]會讓心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知者知道什麼?知道自己醒過來,從念頭的世界、夢的世界裡清醒過來,心就會非常地喜悅。一開始是非常地喜悅,後來就會習慣,心醒過來之後就變成捨受。剛剛學會覺知自己的時候,會非常地喜悅,但是一旦習慣之後就會變成捨受,因為已經習慣了這樣程度的快樂,此後就不會覺得是樂受。這樂受會變成一個背景,就像一個基礎一樣,因為快樂和痛苦,是通過對比才會知道的。我們一開始獲得[定]的時候會一整天都有快樂,心非常地喜悅、非常地輕盈,久了之後快樂就慢慢變成捨受,但是有覺性在。佛陀說,覺性圓滿會獲得中捨。
我們訓練時,選擇一個禪法,心跑去想及時地知道,心跑去和所緣在一起及時地知道,心就會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就會從念頭的世界、夢的世界裡退出來。什麼時候我們從念頭的世界裡退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學習觀照真相。真相在哪裡呈現呢?真相就在我們的名色或身心當中呈現。不是醒過來後,如如不動,什麼都不做。有些人跟隨隆波學習後,沒有掌握修行的核心,就去教導別人說:「隆波帕默尊者教導:醒過來之後,就如如不動,什麼都不做。」隆波聽到後真想[教訓他]。

5.〈學習生命的真相:毗鉢舍那的修行〉
一旦會覺知自己之後,就有職責去學習生命的真相。所以,有兩個步驟的學習,第一個是訓練心,是獲得正確的[定]後,心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從念頭和夢的世界裡清醒過來。一旦醒過來之後,第二個步驟就是要去學習生命的真相,這就是毗鉢舍那的修行。
毗鉢舍那就是由「毗」和「鉢舍那」組成,「鉢舍那」的意思就是看見,「毗」的意思就是清晰。毗鉢舍那就是清晰地看見,徹底地看見。看見什麼?看見名色或身心的真相:如身本來的樣子去看見身,如心本來的樣子去看見心。如此不斷地去學習,有一天心就願意接受真相,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接受真相。有些人覺知自己,看到身體不斷地在工作,有一天,比如在刷牙的時候,刷牙、刷牙,突然覺知到「這個」是什麼?看到「這個」不是我的手,這個身體是一個什麼東西,是物質,覺得不是我!有些人一旦看到身體不是我就哭了,覺得這個我不見了,找不到了,損失太大了。這個稱之為沒有辦法接受真相,有些人就是這樣的。有些人看到真相是自己不漂亮!自己哪裡不漂亮?非常地傷心,沒有辦法接受真相,真相就是不美(不淨)。隆波看大家,哪一位是美的、漂亮的?隆波看來看去,哪裡有美的、漂亮的?都是一個個皮囊而已,都是屎袋子而已。眼睛裡面有眼屎,耳朵裡面有耳屎,鼻孔裡面有鼻屎,一個個都像是屎袋子一樣,哪裡有美呢?真的是不美,這個哪裡有漂亮呢?一旦我們看到真相,就看到哪裡都是不美(不淨)。
佛陀曾經教導一對夫妻,這對夫妻有一美麗的女兒,名字是瑪甘芝雅(Māgaṇḍiya)。這對夫妻 [向佛陀提親],佛陀說不要。([註]佛陀說:天魔最漂亮的三位魔女,我都不動心。色身都是污穢的,有什麼值得貪戀呢?)佛陀知道這對夫妻的波羅蜜已經圓滿了,可以體證高的法,所以教導他們 [色身的不淨、苦],他們的心就靜下來,然後就看到真相:不存在真正的美。這對夫妻聽到佛陀的教導,當下就見法了,接著證得三果。但是他們的女兒因為佛陀拒絕了她,就一直對佛陀懷恨在心,想法報復,後來她成為優闐王的一王妃,她發現沙瑪瓦蒂王妃信佛,就設計陷害她,最後自己沒得到好下場。…這對夫妻由於接受真相而得到法,但是女兒沒有辦法接受真相[色身的不淨、苦] ,反而生恨而沒得到好下場。
接受真相就會得到法。心沒辦法接受真相就見不到法。若心沒辦法接受真相, [只行善、修定],有可能投生為天神,但是沒有辦法證悟道果、涅槃。所以我們要帶領我們的心,帶領這個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去學習照見名色或身心的真相。

Posted on: 2021/2/1 7:34
Top


Re: 隆波帕默內觀開示整理
版主
版主


【168】從念頭的夢裡醒來(2)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8月11日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2.〈學法就是接受真相〉
我們來學法,學的就是讓這個心可以接受真相,能夠接受世間的自然的特性。世間的自然狀況,就是每個人出生後,一定會老、一定會病、一定會死,一定會與所愛的事物分離,一定會遇到不喜歡的人或事物,一定會有不能如願以償的情況。有地位、有榮譽、有讚美就會有失去地位、失去名譽、受到批評,有快樂就會有痛苦。
那麼要怎麼樣做,心才願意接受這樣的真相、這樣的自然呢?
首先,我們要從念頭的想像世界中退出來,要活在真實的世界。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真相,是因為我們一直活在念頭的世界裡,一直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所以沒有辦法接受真相。我們要活在真實的世界裡面,這些真相就會教我們法。
怎麼樣從念頭的世界、夢的世界裡面退出來呢?就要知道它們是夢,它們並不是真的。有誰是做夢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做夢嗎?做夢知道做夢,就會醒過來。有些人沒有醒過來,怪到鬼神啊,其實跟鬼神沒有關係。我們要從念頭的世界,從夢的世界退出來。睡覺的時候,要做夢就隨它去做,但是我們醒著的時候,不要一整天都在作夢。我們有誰是一直坐著在想,一整天都在做夢的嗎?這是沒有意義的。

3.〈如何從念頭的世界退出來〉
讓我們沒有迷失在夢的世界裡的方法,就是要好好訓練覺性,把覺性訓練好:選擇一個禪法,心一旦跑去想,就及時地知道,比如唸誦佛陀、佛陀,不斷地唸誦佛號,因為唸誦佛陀的佛號時,本身就是在想,一旦心跑去想別的內容,就會忘記了佛陀。所以,我們唸佛陀佛陀,成為高手之後,一旦心跑去想別的,馬上會意識到已經忘記佛陀了,我們這樣就醒過來。心一旦跑了之後不要把心拉回來,我們只須重新開始唸佛陀佛陀。[不用傷心地說:為什麼我的心這麼散亂。]不用把跑掉的心拉回來,這個非常重要,大多數人一旦知道心跑去想了,或者心跑到別的地方去,就把心拉回來!不要把它拉回來,因為心一直是生滅的,[只須重新開始唸誦佛陀佛陀]。或者[觀呼吸時,心跑去想了,只須重新觀呼吸]。唸誦佛陀佛陀後,心就跑到佛號上面去的也有,或者觀呼吸後心就跑到呼吸上面的也有,此時要及時地知道心已經跑了,一旦知道心跑了,心就會安住,不用把它拉回來,只須重新開始。若把它拉回來,心就會非常地鬱悶,心就會緊緊的。把心拉回來,不讓心到處跑,這個心會非常地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害怕心跑,然後就控制心,一種是心跑了之後把它拉回來,這樣兩種狀況,就會讓心非常地硬,非常地緊。唸誦的時候或觀呼吸的時候,心跑了,就讓它跑,把它扔掉了,不需要再把它拉回來,只須重新開始唸誦或觀呼吸。
大多數時候是跑去想,想這個、想那個。不用去關注心到底想的是什麼內容,心想什麼內容不重要,因為這個想的內容、念頭就是夢而已,夢到什麼並不重要,沒有什麼意義。
[有些人希望夢到彩票號碼,覺得這樣的夢非常重要,有些時候是去問別人説,你夢到什麼。有些人就把別人的夢翻譯成為別的東西、翻譯成為彩票數字。這沒有什麼意義。]
你的念頭、你想的內容,並不重要,這個都是夢而已,重要的是,知道心跑去想,而不是知道想的內容。唸佛陀佛陀,心跑去想,及時地知道心跑去想了,並不需要知道心中想的是什麼內容,這個不重要,因為我們想的內容,只是世俗諦,並不重要,但是心跑去想,這個是勝義諦,因為心正在工作。所以我們選擇一個禪法,然後去知道心跑去想,或者是知道心跑到所緣裡面去。
比如:觀腹部升降,心跑去想了知道,心跑到腹部上了也知道。
或者是用隆波田的手部動作也可以,有十四個手部動作。如果我們要去想下一個動作是什麼,這樣心就會散亂。如果已經做成自然了,動作已經非常嫻熟不用再去想,這樣可以去做,但是做了之後,並不是說心跑到手上或者心跑去想別的,跟我們的身和心沒有關係,這樣不行。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去想要知道,心跑到跟所緣在一起要知道,心跑到和手在一起要及時地知道。
或者經行,經行時心跑到地板上,或者心跑到腳上面,或者心跑去想都要知道。我們選擇什麼禪法都可以,任何一樣禪法適合我們的都可以。有些人不喜歡唸誦佛陀,喜歡「南無帕塔、南無帕塔耶」,也可以去唸誦,意義是一樣的。有些人喜歡唸誦「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樣念也可以,但是我們唸誦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心如如不動,不是為了讓心非常緊,我們唸誦是為了及時地去覺知心。唸誦歸依佛、歸依佛的時候,心跑去想別的,心已經跑到別的地方去了,要知道心已經跑掉了,已經迷失了;或者念歸依佛時,心去緊盯歸依佛這句話,也要及時地知道。我們選擇適合我們的什麼禪法都可以,但是要去知道自己的心,這個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做不到這點,我們可能是在浪費時間修行。
隆波很小的時候,開始修習「安般念」,從7歲就開始修習了,修習安般念之後得到的是[定],但是沒有辦法繼續開發智慧,因為不會。隆波打坐之後,有光明生起,起初心跑到光明,想去看這個、看那個,一旦心想要心就會跑到光明裡面去看,後來隆波知道心要跑出去了,就加重呼吸,不讓心跑到外面,讓自己醒過來,所有的禪相,不過是夢而已。我們要努力地覺知自己,真的禪相也好,假的禪相也好,都像夢一樣並不重要。我們每天看到,這個世間就像夢一樣,碰到喜歡的人碰到不喜歡的人,也都是夢裡的內容而已。選擇一個禪法,知道心跑了,我們就會從念頭的世界中跳脫出來,活在覺知的世界裡面,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Posted on: 2021/1/31 8:29
Top



TopTop
« 1 ... 3 4 5 (6) 7 8 9 ...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