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1
版主
版主


4f.〈修行的原則〉—摘自201219
隆波教導的是修行的原則,並不是方法。至於方法,大家需去選擇自己擅長的。擅長念誦佛陀,就去念誦佛陀,擅長觀呼吸,就去觀呼吸,擅長觀腹部,就去觀腹部。擅長做手部動作、經行……什麼都行,僅有少許要求——一定要知道這麼做的目的,這麼做,是為了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心是首腦,心是諸法的主席,得到心,就得到法;沒有得到心,就沒有得到法。
因此,修行之後,去及時地知道,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接下來就會看得更加地細膩,看得更多一些。
心跑掉了,沒有及時地知道,就跑去想。一旦跑去想了,就會生起苦樂,生起貪瞋痴等。心接觸到念頭,念頭屬於一種法的所緣,一旦心接觸,那稱之為有「觸」,有「觸」就會生起感受,就會生起苦樂。因此,心迷失去想,觀察好一些,緊隨而至的,就是苦樂,有時不苦不樂,一共有三種(感受)。
仰賴於「觸」,而緣「受」,有了感受,就會生起「愛」,就會有欲望。一旦有快樂,就希望快樂待得久一些,快樂消失,又希望快樂再度捲土重來。一旦有痛苦,就會生起「想要」,想讓痛苦快些消失,想讓苦再也不生起,因此,欲望會緊隨著感受而至。有欲望之後,心就會去執著抓取。執著什麼?
有時會執著自己的看法,這是很壞的,必須非常謹慎。這個時代的人,殺人或相互傷害,就是源於看法不一致。自己的看法稱為「理想」,他人的看法就是「誤解」,由此就會互相殘殺。我們會執著自己的觀念——這個對,那個錯。「對」與「錯」存在嗎?存在。但「對」與「錯」,全都是有因緣的,是符合因果的,而不是說我們喜歡的,才是對的,我們過於執著自己的看法了。看法並不僅僅只是這樣的涵義,看法,其實指的是邪見。
比如,大家是凡夫,凡夫的邪見是滿分的。感覺到嗎?大家感覺到「我」存在。「我」在哪裡?佛陀教導,「我」在哪裡呢?「我」在這個身體上嗎?
那我們現在試著來驗證:
「我」在這個身體裡嗎?我們看到身體坐著嗎?有看到身體坐著嗎?能感覺到嗎?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身體僅僅只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那是一團物質,與外在的物質全是一樣的,僅僅只是物質元素,那不是「我」。
如果我們開發智慧,修習毗缽舍那,就會照見——身體不是「我」,苦樂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有因就會生起,沒有因就會滅去,無法掌控。比如,命令心永遠快樂,命令不了,命令心禁止痛苦,也禁止不了,它不在我們掌控的範圍之內,這稱之為看到了「無我」,這在開發智慧。
不停地去觀察、去體會,我們就會看到,佛陀所教導的(實相)。我們認為有個「我」存在,但佛陀教導我們將那所謂「我」的事物,分成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分成五個部分:
(1)觀身體,就看到那不是「我」。(2)苦樂的感受,也不是「我」,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3)想蘊、記憶、界定,比如,記得顏色,記得這是男人,這是女人,這是綠色、這是紅色……有時能記得兩層(涵義),比如,綠燈可通行,紅燈不可通行,黃燈得加速等等,我們就能翻譯它的涵義,這是界定,記憶之後,還有界定。還有另一種界定,比如,我們界定這是「我」,「我」是恆常的。大家感覺到嗎?我們的心,現在的心與今早的心,是同一個人,還是同一顆心。
能感覺到嗎?去年的心與現在的心,也是同樣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甚至到死,一直都是「我」,這是邪見。
事實上,「我」不存在,它一直處在生滅之中,心是生滅的,(1)色身也是生滅的,(2)感受也是生滅的,(3)想蘊也是生滅的。(4)行蘊——造作好壞、貪瞋痴,也是生滅的。(5)心也是生滅的,生起在眼、耳、鼻、舌、身、心,在六個根門不停地生滅變化。
佛陀教導毗缽舍那,教導我們將所謂的「我」,分成一個部分、一個部分,一共分成五個部分。佛陀介紹五個部分,在這五個部分裡,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去觀,我們就會發現,每一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找不到「我」。但一旦將它聚合起來,為何「我」產生了?因為想蘊的顛倒,將不是「我」的事物,界定成「我」的,因此,我們的想蘊是顛倒的,凡夫的想蘊是顛倒的。慢慢去訓練,直到能看到實相,生起智慧,知道了實相,具有智慧的時候,想蘊就會正確地界定。

4g.〈打開智慧的心眼〉—摘自210109
我們不停地觀察,接下來就會看到實相:
(1)身不是我,只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有因存在,有生命的延續,就還不會死,就會有物質不停地進進出出,不是人、不是「我」、不是眾生。
(2)我們觀察,身體生起的苦樂,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比如,走路撞到了東西,就會覺得有點疼,疼痛並不是身體,疼痛是仰賴於身體而生起的事物,我們不停地去觀察,就會知道——身體不是「我」,疼痛也不是「我」,僅僅只是摻雜進來的一種感覺而已。
(3)或是在我們內心生起的感覺——苦、樂、不苦不樂,也只是在心裡臨時摻雜進來的感覺。心一會兒苦、一會兒樂、一會兒不苦不樂,一整天就只是如此不停地變化著,這稱之為「覺知感受」。
感受分為「身方面的感受」及「心方面的感受」,身方面的感受有:苦與樂;
心裡方面的感受有:苦、樂及不苦不樂的捨受。如果什麼都不會修,就只是觀察這點已足夠,只是如此,就已稱之為「修行」了。我們就會看到——「樂」有因就會生起,沒有因就會滅,掌控不了;「苦」、「不苦不樂」,有因就會生,沒有因就會滅去,無法掌握。繼續去觀心,苦樂生起,及時地知道。
(4)接下來,好壞生起,(也知道);貪生起了,知道;不貪,也知道;生氣了,知道;不生氣,也知道;迷失,也知道;不迷失,有在覺知自己,也知道。不停地去覺知,不停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心貪,只是臨時的存在,就會滅去,瞋心、迷失的心、散亂的心、萎靡不振的心、好的心……只是臨時的存在,就會滅去,而且無法掌控或命令它。命令「別生氣」,它也會生氣,命令「別貪」,它也會貪,命令「一直保持覺知」,也命令不了,當我們看到這個實相,就會知道——所有的行蘊、造作,無論造作好、造作壞,都不是「我」、不是「我的」。
(5)接下來,我們不停地去訓練,就能進入到心,就會看到作為知者、觀者的心——一會兒變成「觀者的心」,一會兒變成「迷失的心」;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觀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聽著;一會兒變成觀者、一會兒變成聞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嚐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迷失去想、演繹、造作者……。我們就會看到——心本身也是無常的,「知者的心」是最大的善心,它也是無常的,「迷失的心」是最壞的心,它也是無常的,各種各樣的心,無論是好或壞,全都是無常的,而且無法掌控、無法控制。命令心好,它不會相信,命令它別壞,它也不會相信,命令不了。命令讓它一直好,它也不會相信,禁止它壞,它也不會相信,無法真正命令得了心。我們不停地去看事實,不停地去讀自己的心,最後我們就會看到實相——心不是「我」、不是「我的」,只是一種自然的感知而已,心是無常、苦、不是「我」。
有些人修行之後,認為心是恆常的,那是邪見,誰看到心是恆常的,那是邪見。佛陀開示:「心是無常的。」別與「法元素」相混,大家尚未抵達「法元素」,不認識恆常的心,因此大家需不停地觀察,身體不是「我」,苦樂也不是「我」,好壞也不是「我」,心也不是「我」。
最後,智慧集中、頓悟,當須陀洹聖道生起之時,真正的正見就會生起,但那還屬於不是很細膩的正見,便會看到實相——「我」不存在,五蘊不是「我」,在五蘊裡沒有「我」,心都不是「我」了,還有什麼事物是「我」呢?五蘊之外,更沒有「我」存在,這都不是「我」,心都不是「我」,樹怎麼可能是「我」呢?山怎麼可能是「我」呢?汽車怎麼可能是「我」呢?再沒有「我」在何處。如此照見,稱之為「已得法眼」,得到法眼,其實就是有了智慧的心眼,而不是肉眼,心裡擁有了智慧。得了法眼的意思就是——有智慧看到實相——我不存在。
若想看到這點之前,我們必須訓練,去觀感覺、去觀身、觀苦樂的感覺、觀貪瞋痴的感覺……持續不斷地訓練觀察,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心。心是「知者」也知道;心是「想者」也知道;心迷失到其他地方也知道——迷失去看、迷失去聽、迷失去聞、迷失去嚐、迷失去感知身體方面的接觸、迷失到心裡面去想……不停地去訓練,就會看到心在六個根門不停地生滅,生滅在眼、耳、鼻、舌、身、心,不停地在這些地方生滅、生滅……全都無法禁止、無法控制。
如此照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在三藏經典記載,有些人七天、七個月、七年,就會證悟阿羅漢果或三果阿那含。
現今這個時代,只需證悟初果就已是很大的福報了,大家的福報、波羅蜜較少,別誤以為自己多厲害,並不是真的厲害,如果真正厲害,就不會出生在現今時代,應該在佛陀時代就已經涅槃了。大家,包括隆波在內的所有人,都是不懂事的那群人,才會在現今時代相見,因此,要抓住(修行的)機會。

Posted on: 2021/5/9 7:10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2
版主
版主


4c.〈夢與醒〉—摘自201121
「醒過來」,那是大家需要訓練的狀態。世間的人一直處在熟睡、做夢的狀態,一直處在念頭的世界,一直處在夢的世界,沒有醒過來。醒過來的僅僅只是身體,但是心沒有醒過來。
心醒過來的狀態,其實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有在覺知自己,心沒有迷失,沒有隨著痴而跑,心沒有迷失,沒有隨著[煩惱]而跑,心就會醒過來。但是,大家不太願意醒。
以前,「醒過來的人」非常難找,在三、四十年前,隆波到各個道場參學,去看他們究竟是怎麼修行的。結果發現——不太能找到醒過來的人。有的只是很苦悶的修行人,不停地在打壓自己,非常地苦悶。打坐、呼吸,也是很鬱悶地在呼吸,拼命打坐,不停地在打壓自己,誤以為這麼做了會很好,這麼做,其實僅僅只屬於「修苦行」,白白讓自己受苦,不會有任何受益。
隆波曾經教導幾位朋友,差不多有十個人,一起坐休旅車去頂禮高僧大德。有些高僧大德的心,非常地快速,一旦車子停下來,他立即就回過頭來看,然後感嘆:「怎麼可能聚集這麼多人呢?」為數十個可以覺知自己的人,他都覺得很多了,因為一般人不太能覺知自己。雖然打坐、經行的人很多,但是心卻沒有醒過來。打坐,一直是在禪定的夢境裡,無論做什麼都是迷失的,一直不停地在打壓自己,心並沒有醒過來。
如何才能醒過來?
比如,在熟睡、做夢的時候,何時知道自己在做夢,我們就會醒過來。曾經出現過嗎?正在做夢,「誒!現在是在做夢嗎?」僅是知道這一點,就醒過來了。因此,何時及時地知道——心在熟睡、在做夢,心就會醒過來。然而,我們的心並不僅僅在熟睡的狀態,才是熟睡的,雖然大家眼睛是睜開的,但也在做夢。
泰文有一個詞,稱之為「白日夢」,不知道其他語言有沒有(這個詞)。「白日夢」就是(身)醒過來,但是心在做夢,這稱之為「白日夢」。
晚上熟睡的時候,真正在睡著的狀態下做夢,何時我們知道——心在做夢,心就會從夢境裡醒過來,就會活在真實的世界裡。「夢境」和「念頭」,它們是同一回事。熟睡的時候在想,那稱之為「做夢」;白天的時候做夢,那稱之為「想」。「夢」與「想」,古人很厲害,知道與心有關的詞彙非常多,「夢想」、「夢想」,「夢」與「想」是同一回事。「想」是醒著的時候在想,「夢」是熟睡的時候在想,醒著時做夢,迷失在念頭的世界,那稱之為「白日夢」。
何時知道——自己迷失在念頭的世界、夢的世界裡,心就會自動自發地醒過來。那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然而大家卻不知道,如果知道,就會醒過來了。難,就難在——眼睛睜開,但卻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做夢。訓練讓自己知道「自己在做夢」的方法,其實並不困難,隆波喜歡用的詞是「不困難」,因為隆波在修行的時候,真的不難。但看大家,就會發現——同樣也很難,大家修行很懶惰,並沒有心意堅決。

4d.〈迷與覺〉—摘自201121
如果心作為觀者,觀身,就會看到——身體在演示無常、苦、無我。
如果心作為觀者,覺性感知感受,就會看到——苦、樂、不苦不樂,它們演示無常、苦、無我。
如果心作為觀者,覺性感知心裡生起的好或壞,就會看到——無論好或壞,全都是無常、苦、無我的。
接下來,進到心裡,這個「觀者的心」,同樣也展示無常、苦、無我。「知者的心」待得不久,就會變成「想者的心」;「想者的心」待得不久,又會變成「知者的心」,這是對於曾經訓練過的人。
對於從未訓練過的人,心跑去想,只是臨時的生起,但會不停地生起「想者的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一整天處在迷失的狀態。
但如果有了「知者的心」,心迷失去想這麼長,然後生起「知者的心」,只是這麼一瞬間——知者的心」不會待很久的。然後又迷失這麼長,又生起「知者的心」——就不停地交替進行。「知者的心」會將我們的生命切成一段、一段的。
如果我們沒有「知者的心」,我們的生命就只有一個,就是從出生到死,一直是迷失的。
但是,我們迷失、迷失,然後生起「知者的心」:「誒!迷失在念頭的世界了」。「知者的心」生起,「迷失的心」滅去了。接下來又再生起新的「迷失的心」,我們就會看到——新的「迷失的心」是不同的部分了。
原先迷失十五個小時,接下來覺性生起一次。接下來是十二個小時迷失,[而後覺性生起一次]。我們不停地去訓練,「知者的心」就會生起得越來越快,接下來就會生起得越來越頻繁,迷失一分鐘就會知道,迷失十秒鐘、迷失三秒鐘就會知道,就會越來越快。最終,心只要一動,還不知道要迷失去哪一個[根],心稍微一動,就看見了,心一動,就看見了。…心一動,就知道;還不知道是好是壞,就可以看到了。如此覺性就很快速了,「知者的心」就會獨立凸顯。
「知者的心」獨立凸顯,無論覺性感知什麼,包括覺知心,都會看到——無論是身、感受,或是(造作)好或壞的行蘊,或是心本身,全都是生了就滅。
最終,可以清除邪見——誤以為有一個「我」是恆長存在的,就會看到——凡生起的,全都會滅去。這麼照見,就可以證悟初果須陀洹。如果閱讀經藏,就會發現,在經藏裡面提及,很多初果的聖者在證悟初果的時候,就會看到——某一個東西生起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東西全都滅去是很正常的,所有的一切,全都是生了就滅,凡生起的,必然會滅去。不生不滅的,僅僅只有一個,也就是涅槃。道與果都還是生滅的,只有涅槃是唯一的不生不滅。

4e.〈心的訓練三類〉—摘自210214
心的訓練(形式)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訓練讓心獲得寧靜;第二類,是(訓練)讓心安住;第三類,是(訓練)讓心生起智慧。前兩類屬於奢摩他的修行,後一類屬於毗缽舍那的修行。
(第一類)訓練是為了讓心得到寧靜,其關注點是禪修所緣。引導心與感覺快樂的禪修所緣持續地在一起,柔和地引領,而不是緊盯或聚焦。緊盯或聚焦只會產生苦悶,不會感到快樂,因而也無法獲得寧靜。比如,隆波觀呼吸時就會覺得舒服,在需要寧靜時,與其放任讓心去胡思亂想,還不如讓心與單一所緣在一起——觀呼吸,心寧靜下來就得到了休息。
(第二類)如果想讓心安住,其關注點就不再是禪修所緣了,而要以“心”作為重點,此時的主角已經切換。如果修習(是為了獲得)寧靜,那麼禪修所緣便是主角;但如果訓練讓心安住,以便得到開發智慧所需的安住型[定],那麼“心”才是主角。主角由“所緣”變成了“心”——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心就會安住。
(第三類)在開發智慧時,真正的主角既不是“所緣”也不是“心”,而是[三實相]成為主角。因此,如果觀身時看到身體動來動去,這仍然屬於修習[定]。如果觀心時,心一動不動、空、光明,也還是屬於修習[定]。但是如果可以看到正在移動的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這樣就是契入毗缽舍那了。之所以可以洞悉到(實相),是基於非刻意界定時的自行界定。開始,我們需要刻意地界定,接下來,即使不用刻意,心也會自行洞悉到這個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只會從其中一個角度看到,而不會(同時)從三個角度看到。觀心也是一樣的,也需要自行界定。起先,我們也是刻意幫忙去界定——“光明的心”是無常的,一會兒就跑去想了,因此“想的心”與“僅僅空的心”並不是同一念心。慢慢地引導它去看、去教育它,接下來就會自行照見——在沒有刻意界定時會自行界定。那是真正提升到開發智慧的時刻——洞悉到[三實相]。
只要尚未看到[三實相],就仍然不算是在修習毗缽舍那。即便觀身、觀心,也還是屬於奢摩他。如果觀身時緊盯身、觀心時緊盯心,那只是在一味地修奢摩他而已。可是,如果可以知道“心跳進去盯著身”、“心跳進去盯著空”了,心就會安住起來。心一旦安住,覺性捕捉到身,假如曾經界定過“身的[三實相]”,這時就會看到(身的)[三實相]。心安住以後,假如曾經界定過“心的[三實相]”,在覺性捕捉到心的一瞬間,想蘊便會界定“心的[三實相]”,這樣才稱得上是在修習毗缽舍那。

Posted on: 2021/5/8 8:41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3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文摘
開示:隆波帕默尊者
選編:內觀教育禪林
四、慧學或內觀智慧
4a.〈關注自己的心〉—摘自210109
我們來訓練自己的心,一般的人會生氣,他們生氣的時候,關注的是那些讓他生氣的人或動物。有些人甚至對樹木生氣——「這棵樹啊,這裡發芽、那裡長葉!」內心不滿意,大部分人只是如此,僅僅只看到讓自己生氣的那些事物,從未返觀自己的心:「心正在生氣」。
作為修行人,我們與普羅大眾有些許區別,他人會生氣,我們也會生氣,…但是,生氣生起之後,與其關注那些讓自己生氣的人,不如反觀「生氣生起了」,生氣是從胸口冒出來的,如果是輕微的生氣,一冒出頭就滅去了,如果是強烈的生氣,已是怒火衝天,已衝到頭上,血液已衝到臉上了。我們就去看,看到「心生氣」,只是如此,就堪稱之為「修行」了。或是貪生起的時候,(修行)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必須知道「心有貪」。…作為修行人,並非與普通人不同,也不是讓自己成為機器人,沒有感覺。無論什麼感覺存在,我們只是知道「感覺生起了」。我們看到——感覺生起,感覺駐住,感覺滅去……。那已經是修行了。
不像一般人,他們沒有及時知道自己的感覺,只是知道外在的事物。(比如)這個人讓自己生氣,一旦他來了,就會盯著他,然後不斷地找他麻煩。或是喜歡此人,於是一直滿意地盯著他看……。或是閒著沒事時,想到過去,想到未來,散亂、走神、迷失了。
我們不停地去及時知道自己的心,那並不是困難的事情,我們可以讓修行與生活,完全地水乳交融。當我們碰到不喜歡的事物,別只是一味地去看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而需看到自己「不喜歡的心」。當我們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別只是一味地去看那些自己喜歡的事物,而需返觀自己「正在喜歡的心」。
當我們打坐,想到過去、想到未來時,忘了當下,已經迷失了,忘了當下,稱之為「痴」。所謂的「痴」,就是指——沒有看到自己正在呈現的狀態,沒有看到——名法與色法僅僅只存在於當下,過去已不存在,僅僅只是記憶;未來尚不存在,那些[現象]還未生起,僅僅只是我們的念頭而已。
因此,我們持續不斷地活在當下,不迷失。身動,去覺知;心動,去覺知,這時候,我們正與「痴」戰鬥。如果身體動了,不覺知;心動了,也不覺知,此時正有「痴」。因此,我們需訓練自己,貪心在內心生起了,要知道,別只是一味地看那些讓自己生起貪的事物;瞋心在內心生起了,要知道,別只是一味地看那些讓自己生起瞋心的事物。…
有些人會對自己生氣,但大部分人都對別人生氣。我們最愛的是自己,但最頻繁忘記的也是自己,這是人類最大的盲區。一般來說,愛什麼事物,就會一直守著它,然而,我們愛自己,卻忘了自己,對自己沒有興趣。
我們與一般不修行的人,有些許區別而已,別人只是一味地關注那些被覺知、被觀察的事物,而我們關注的是自己的心,作為知者、觀者的心。心有貪心,及時地知道,心有瞋心,及時地知道,心散亂,想到過去、想到未來,忘失當下的身與心,及時地知道。我們及時地知道、及時地知道……那就是「訓練」,我們既獲得心寧靜,接著也獲得煩惱寂靜,既得到[定],也得到智慧。心沒有[定],源自於煩惱把心拉走了,我們持續不斷地及時知道煩惱,煩惱就無法牽動我們的心,心就不散亂,而寧靜下來,就可以獲得心寂靜。我們不停地去看,所有的[現象]來了就走,來了就走,最後就會知道事實——所有的[現象],無論名法或色法,有因就會生,沒有因就會滅去,無法掌控。它們存在,而不是沒有,只是它們的存在,是隨順因緣的,一旦因緣滅去了,它們也會滅去。

4b.〈觀心的實相〉—摘自201011
(1)在觀心的時候,[坐著]吸「佛」、呼「陀」,但是目標並不是為了追求寧靜。若有任何現象發生在心,我們去及時知道,以「心」作為主角,而不是以身體或呼吸作為主體。是以「心」作為主角!
練習下去,我們就會看到:一會兒「想蘊」冒出來了,比如某個人的面孔呈現了,我們並沒有刻意地想,心會自己想,「想蘊」是無常的,「想蘊」也無法掌控,我們無法命令,它會自行冒出來。一旦「想蘊」冒出來,「行蘊」就會接著開始運作。「行蘊」就開始造作——「這個人,太討人厭了!」瞋心冒出來了。
心作為「觀者」,看到「想蘊」冒出來,看到「行蘊」冒出來,我們的心是「觀者」。我們就會看到:「想蘊」是無常、苦、無我的,「行蘊」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2)有時候,我們坐著吸「佛」、呼「陀」,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有時候,心會寧靜,知道「寧靜」,有時候,心會散亂,知道「散亂」。「散亂」是被觀察的對象,「散亂」不是心,心[本身]從未散亂,「散亂」不是心,「寧靜」也不是心,它們是[心外]的另一個部份,稱為「心所」,是另外一個行蘊。因此,我們就會看到:每一個生起的事物,在心裡生起的每一種現象,全都不是「心」,而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我們就會看到:所有的想蘊,所有心裡方面的感受,所有的行蘊——也就是造作好、造作壞,全都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不是「心」,不是「我」,心是「觀者」。我們慢慢不停地去訓練。
(3)接下來,修行越來越嫻熟,我們就會看到:包括「知者」本身、「心」本身,同樣也是呈現三[實相]的。比如,我們吸「佛」、呼「陀」,心是「觀者」,苦樂、好壞冒出來,心是「觀者」。「觀者」的心,它也是無常的,一會兒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一會兒迷失去緊盯所緣,一會兒迷失到「空」裡,它迷失來、迷失去的,因此,「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無常的,「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無我的。
但是修行的量必須很多,才可以看到這一點。最開始的時候,看不到沒有關係,僅僅只需看到——凡生起的,都會滅去。在我們心裡,凡生起的,都會滅去——快樂生起,會滅去,痛苦生起,也會滅去,好壞生起,也會滅去,各種各樣的記憶、界定、想蘊,生起了,同樣也會滅去,不停地去觀察。

Posted on: 2021/5/7 9:04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4
版主
版主


3i.〈所緣有四種〉—摘自201121
每一天用功、每一天用功,我們的心就會有力量,一旦心跑了,知道,「知者的心」就會生起,「知者的心」生起的瞬間,就會有「知者」,也就是心作為「知者」,有「能觀」和「所觀」,所有的所緣,都屬於被觀察的對象。在佛教裡的「所緣」,並不是指情緒,所緣是指「所觀」。因此,覺知所緣,包括想的內容,也屬於所緣,屬於「概念性的所緣」。「概念性的所緣」可用於修習奢摩他,但無法用於修習毗缽舍那,因為沒有三[實相](可觀)。從早想到晚,根本沒有三[實相](可觀),因為(心)可以一整天都在想。因此,所緣有四種:
(第一種)概念性的所緣,僅僅只能用於修習奢摩他。
(第二種)色法的所緣。
(第三種)名法的所緣。
色法、名法,既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也可以用於修習毗缽舍那。
有些人誤以為——覺知名、覺知色,覺知身、覺知心,那是修習毗缽舍那,那不是真的。觀腹部升降,誤以為那是修習毗缽舍那。何時緊盯腹部,就變成了修習奢摩他。做手部動作,去緊盯手,那也是奢摩他。觀呼吸之後,去緊盯呼吸,那也是奢摩他。
因此,觀色法,並不一定就是修習毗缽舍那,必須先要有「心安住」,才可以做得到。觀名法也是一樣,既可能是奢摩他,也可能是毗缽舍那。
比如,我們在修習慈悲觀的時候,心有快樂了,知道;心有痛苦了,知道,如此我們可以修習毗缽舍那。如果我們的心很寧靜、很舒服、很陶醉在慈悲裡,那是奢摩他,甚至可以來到七定,無色界的七定。
因此,修行時,首先是概念性的所緣,就是我們思維的那些內容,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比如,我們思維身體:「頭髮、皮膚、牙齒、骨頭……生了,就死掉」,心就會寧靜,這可以壓制淫欲,可以獲得奢摩他。但是無法修習毗缽舍那,因為毗缽舍那必須要看到事實、實物,事實、實物只能是——名法、色法;身與心。因此在四念處裡,你去看,僅有身與心。
第四個所緣就是——涅槃。
凡夫不曾見過涅槃,因此不用關注。涅槃是無法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涅槃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聖者]以涅槃修習奢摩他時,稱之為「進入果定」,能以涅槃作為所緣。大家是凡夫,涅槃無法作為自己的(禪修)所緣,因為大家從未見過涅槃。因此,大家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也就是身與心,心成為「觀者」之後,就會看到身體[和心]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3j.〈別平白地受苦〉—摘自201212
要覺知自己,持續不斷地覺知自己,吸氣、呼氣之類的,都要覺知,別讓心走神,別讓心一直處在忘了自己的狀態。隆波認識有些人,他們是心腸很好的人,行善且做了很多好事,(生命)非常快樂,但是不修行,年紀越來越大時,只能總結——他們一輩子有快樂,但是下一世如何,就不知曉了。因此,我們必須在生病之前,就趕緊動手修行,如果已病重,修行就會很難。在「老」與「病」降臨之前,就開始修行,修行直至隨時對死亡做好準備。必須開始修行,在尚未老、還未病之前,就開始動手修行,這是最好的!一旦老了,大腦就會退化,想打坐,很快就睡著了,入夜時分,想睡卻又睡不著,應入睡時,睡不著,應清醒時,則不醒,全都混亂了,修行就會很難。或是病重了,極度痛苦,想分離蘊,但已做不到了,因為沒有在還未生病之前就訓練。因此,隆波才會提醒大家,提醒再提醒——必須從現在起,就趕緊開始動手修行,等到老了之後,那就難了,等到病了之後,那就難了。
在訓練與「老」面對面時,先要去觀身,看到身體不是「我」,身體老,不是「我」老。我們常常訓練,覺性就會很好,心會獨立凸顯,具有[定],看到身體老,看到身體病,與心沒有關係。
當我們訓練的時候,若想與「病」對抗,則須分離蘊,看到身體是一個部分,病痛是另一個部分,作為觀者的心,是另一個部分。
如此訓練,而且訓練得非常嫻熟,以應對生命中的大戰,也就是——病重及瀕臨死亡之時。(在生命中)出現「小戰」時,就要訓練。比如,我們去看牙醫的時候,那是很可怕的,要去觀察:
身體躺著,張嘴的身體是一個部分;醫生不停地在戳戳戳,疼痛是另一個部分;內心的恐懼是另一個部分;感知是另一個部分。
我們不停地去訓練,別平白地讓自己受苦,去看牙醫的時候,不斷地訓練分離蘊。到了真正瀕臨死亡之時,就會看到——身體已經呼吸不了了,身體十分痛苦,身體被極度強烈地苦逼迫著,心擔心、心害怕之類的,是另一個部分,不停地去觀察與體會。我們的心是觀者——看到害怕是一個部分,遺憾、鬱悶是另一個部分。在瀕臨死亡之時,心運作的速度非常地快,非常地頻繁且迅速。…
如果我們每一天訓練自己,努力不斷地分離蘊——身體是一個部分,疼痛是另一個部分,焦慮不安的感覺,是另一個部分,心是知者。如此訓練,訓練到極度嫻熟之後,我們就可以隨時準備好應對生命的大戰。高僧大德,比如阿姜放長老曾經開示:每一個人必然會經歷一場大戰,必須與死亡戰鬥,戰鬥也會死,不戰鬥也會死。如果不曾訓練修行,死後就會墮到惡道,便會難過地死去。如果曾經分離蘊與界,看到身體死,心是知者;看到身體生病,心是知者。真正瀕臨死亡之時,心將切斷身體方面的感知,僅僅只剩下心方面的感知。因此,如果我們曾經訓練,心強大、非常地嫻熟,在臨終的時候,心就會安住,非常地有力量。

3k.〈舊業和新業〉—摘自201226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要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好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的心,想讓它待得久一些,要及時地意識到。或尚未發生的事情,我們希望它發生,也要及時地知道。不好的事情在生命中發生了,希望它快些消失了,要及時地知道。生命中那些不好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控或命令它快些結束。有因,它就會存在,沒有因,它就會滅去,我們無法指揮。我們無法命令,然而卻拼命地去命令,我們掙扎,不願意接受事實,心就會更苦。…
有些人想讓丈夫愛自己、讓妻子愛自己,然而,愛與不愛,不取決於自己的「想要」或「不想要」,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舊業和新業,全都與業報有關。舊業,讓自己必然遇見如此糟糕的丈夫。新業,比如已經遇見好丈夫,但自己卻喜歡抱怨,所有事情都抱怨,而且喜歡操控一切,丈夫就想:「本來已經討厭了,現在又更討厭了」,結果跑到其他地方去了。業報是存在的,既包括舊業,也包括新業,無論面對什麼,都別動搖,面帶微笑地去與它戰鬥。去觀,我們出生的時候,帶著什麼?我們什麼都沒有。在我們長大的時候,我們擁有好多,最重要的是,我們有生命的經驗,尤其我們修行,在法上還有一些經驗,這是無窮無盡且豐碩的原始資本。在出生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擁有,除了「業」將自己送過來之外,或許讓我們有名譽、有錢財、有地位,有這個、有那個,有溫暖的家庭……然而,到了業報現前時,所有的一切,全都從我們的手裡離開,想讓那些已經損失的事物失而復得,那是毫無意義的,不懂事。因此,如果我們的心,修行到足夠的量,我們就會看到——所有發生的一切,全都是隨順因緣,而不是隨順我們的欲望。心的欲望止息,心就不再掙扎,心不再掙扎,心就不會有苦。因此,必須直接契入到心。
在我們的心接觸到所緣時,眼、耳、鼻、舌、身、心接觸所緣,眼、耳、鼻、舌、身接觸之後,就會把信號送到心裡。有時,心也會直接接觸所緣,接觸念頭、接觸記憶,然後它就會開始工作。一旦接觸所緣之後,我們無法選擇——是好或是壞的所緣,是苦或是樂的所緣,我們都無法選擇,是業報在做決定。然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有覺性去及時地知道:這個所緣生起了,心不喜歡,知道「不喜歡」;這個所緣生起了,心喜歡,知道「喜歡」。直接去知道自己的心,在眼、耳、鼻、舌、身、心接觸到所緣之後,直接去知道心:心喜歡,知道;心不喜歡,知道。
如果心喜歡,沒有及時地知道,就會生起「欲愛」及「有愛」;如果心不喜歡,沒有及時地知道,就會生起「無有愛」(以上三愛)。一旦生起了欲望,一旦生起了執著(取),就會開始掙扎(有),生起掙扎之後,就會開始抓取,將眼、耳、鼻、舌、身、心抓取,成為「我」、「我的」。當心抓取眼、耳、鼻、舌、身、心,成為「我」、「我的」時,這在十二緣起裡,稱之為「生」。曾經聽說過嗎?徹底地滅絕「有」與「生」,曾經聽說過嗎?有些人做功德,希望能止息「有」與「生」,但卻不知何謂「有」與「生」。「有」就是心的掙扎,在我們心裡的造作與掙扎,稱之為十二緣起的「有」。「生」就是心去執著,將眼、耳、鼻、舌、身、心執著,成為「我」、「我的」,這在十二緣起裡,稱之為「生」。當我們修行來到極點時,「有」與「生」就會徹底地止息,心不再掙扎,不再隨著欲望掙扎,不再執著,不再抓取眼、耳、鼻、舌、身、心,成為「我」、「我的」


Posted on: 2021/5/6 20:36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5
版主
版主


3f.〈知者的心〉—摘自201226
對於沒有修行的人,心一會兒跑到眼、耳、鼻、舌、身、心,一會兒迷失去想,心根本沒有安住。一旦心沒有安住,就會誤以為「我」真實存在,因為感覺心一會兒跑到眼、耳、鼻、舌、身、心,而誤以為心只有一顆。一旦心安住之後,就會知道——「安住的心」是一顆,「沒有安住的心」又是另一顆。
「沒有安住的心」,也有好幾種形式——跑去看的心,跑去聽的心、跑去聞的心、跑去嚐的心、跑去感知身體方面接觸的心、跑去心裡面想的心、跑去心裡面緊盯的心、或是覺知的心……很多種狀況,心有很多種類。
如果有「知者的心」,才能看到心的生滅;如果沒有「知者的心」,就無法看到心的生滅,因為全都只是迷失的心——從一起床開始,就迷失,睡著也繼續迷失,做夢也繼續迷失,因此,我們誤以為心就只有一顆,心是「我」,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但是,如果我們訓練,讓心安住成為觀者,我們就會看到——剛才的心是「迷失的心」,「迷失的心」滅掉了,現在已經成為「知者的心」。「迷失的心」與「覺知的心」是不同的一顆,然後不停地重複。
「心迷失」又可以分成好幾種——迷失去看、迷失去聽、迷失去觸、迷失在心裡面去想、迷失去緊盯禪修所緣……「心迷失」有很多種類。一旦有「知者的心」,就會看到——迷失的心,生了就滅:迷失去看的心,生了就滅,迷失去聽的心,生了就滅——滅的時候,就已經獲得「知者的心」了。因此,具備「知者的心」,我們才能看到心的生滅,最後可以讓心抽身出來成為觀者,觀身的時候,心就不會浸泡在身體裡,就會看到——身體並不是「心」,而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身體不是「我」,智慧才會生起,因為有「知者的心」。身體在走,心是觀者,心成為知者、觀者。
有些人學習《阿毗達摩》之後,稱「知者的心」在三藏經典裡不存在。在《阿毗達摩》裡不存在,但是當教導的時候,教導:「色法在動,名法覺知。」名法即是心。真正執行覺知的名法,是什麼?其實就是心,但他們誤以為「知者的心」不存在。有些人也會教導:「色法在坐,名法在覺知。」如果按照隆波的開示就是——身體坐著,「知者的心」是知道身體坐著的人。
如果迷失,身體坐著,根本不知道身體坐著,比如,我們心走神時,身體在抓癢,我們也不知道;身體在動,我們也不知道,因為那一刻只有「迷失的心」,沒有「知者的心」。
因此,我們須慢慢訓練,一旦心有正確的[定]之後,就會有「知者的心」。
隆波教導「知者的心」,這教導在隆波尚未出家時,就已經存在了。以前到處都有「知者的心」的教導,包括至今,依然還是教導「知者的心」。有些人指責隆波不教導[定],其實隆波教導「知者的心」,那就是[定],而不是讓大家打坐之後迷迷糊糊。隆波從小就打坐了,知道[迷迷糊糊]不是路,那是沒有覺性的。訓練之後,必須有覺性,必須有「知者」生起,有了「知者」之後,覺性感知色法,就會看到:色法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名法,也就是心,是知者、觀者。
名法(的職責是)「知道」。名法既有心,也有心所,如此闡述之後,也不知道如何用功,因此,高僧大德才會創造一個詞,稱為「知者的心」。…如果我們訓練,就會看到——我們過往的生命,有的全是「迷失的心」。因此,我們從未覺得,自己的生命是一段、一段的,一旦有了「知者的心」之後,生命開始斷成一部分、一部分。「呼氣的身體」是一個部分,「吸氣的身體」是另一個部分,已是不同的部分了。感知「吸氣的身體」的心已經死去,然後生起「知者的心」,就會看到生滅。
心是「知者」。身體行、住、坐、臥,誰是[知道者]?「心」是知道者。如果按照經典,「知者」就是「心」與「心所」。我們聽了之後更加發懵,不知如何動手修行,因此,高僧大德創造「知者的心」一詞。「知者的心」包含諸多善法,包含諸多善心所。…與知者的心同步生起的「心所」,有覺性、[精進]、智慧、一境性(定)等等。【註】
因此,須慢慢訓練,把心訓練好,開發智慧的工作就能完成。如果我們尚未有「知者的心」,「開發智慧」就無法真正進行,無法看到我們的生命是斷斷續續的,無法看到所有的色法,生了就滅;無法看到所有的名法,生了就滅。
【註解】
◎一境性屬定。
◎十九種遍一切美心心所:一、信;二、念;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中捨性;八、身輕安;九、心輕安;十、身輕快性;十一、心輕快性;十二、身柔軟性;十三、心柔軟性;十四、身適業性;十五、心適業性;十六、身練達性;十七、心練達性;十八、身正直性;十九、心正直性。
◎三種離心所:正語、正業、正命。
◎二種無量心所:悲憫、隨喜。
◎一種無痴心所:慧。

3g.〈生起知者的心二法〉—摘自201031
如何才能生起「知者的心」?我們要將「知者的心」,用於開發智慧。如果沒有作為「知者的心」,開發智慧就不是真的,有的只是「迷失的心」,一直是處在迷失的狀態。讓我們獲得「觀者的心」的狀態,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透過修習禪定:比如,我們不停地呼氣、吸氣,心不斷地與呼吸打成一片,一旦心寧靜,呼吸就會靜止、消失。呼吸非常地微細,它並沒有完全地停止呼吸,只是呼吸進入極度微細的狀態,就會感覺到散佈到全身,似乎透過皮膚可以呼吸一般。呼吸停下來,就會變成光明。心想到光明的時候,稱之為「尋」,心與光明在一起,不跑到其他地方去,稱之為「伺」。待在(光明)裡,心寧靜下來,就可以非常嫻熟地戲玩光明——光明可以縮小,可以擴大。在光明擴大的時候,感覺自己似乎成了太陽,可以把光明送到每一處。在光明縮小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地小,如針尖一般,光明聚合起來時,濃度非常高。在我們可以擴大、縮小光明的時候,心已經來到了「近行定」。…那之後,心已經可以與光明玩在一起了,然後有快樂、法喜,很快樂地與光明在一起,初禪就生起了。然後繼續修行,我們就會知道——在心抓住光明,與光明打成一片時,依然是一種負擔。那是負擔,依然會損耗能量。於是,心就會放下光明,然後就斷「尋」,斷「伺」。後期的經典喜歡將「尋」與「伺」個別分開。事實上,它就是放下光明。放下光明的時候,「尋」與「伺」是同時滅去的,心就會逆流,進到「知者」,「知者」就會生起,因為心沒有跑到所緣上。如果心還跑到所緣上,「知者」就尚未生起。因此,修習[定]的竅門是——如果心跑到所緣上,「知者的心」就不會生起;如果心沒有跑到所緣上,「知者的心」就會生起。如果能夠抓住這個要領,我們就可以提升。
[第二種方式,]透過不進入禪定的方式,讓自己獲得「知者」:這是大家應該訓練的方式,因為這一代人很難入定,心想寧靜下來,太難了,有的只是動盪不安。訓練獲得「知者的心」的方法就是修習某一種禪法,比如:(1)吸「佛」、呼「陀」;(2)或修行之後,看到身體呼吸,看到身體膨脹、收縮;(3)看到身體走、看到身體站、看到身體坐、看到身體躺;(4)看到身體動、看到身體停。修習某一種禪法,但是,重點並不在禪修所緣上。比如,吸「佛」、呼「陀」,我們並沒有關注呼吸或「佛陀」,我們真正重視的是「心」。看到腹部膨脹、收縮,我們要觀全身,別只是觀腹部——那是緊盯,只能獲得奢摩他。觀全身——腹部正在膨脹、收縮,覺知全身,輕鬆自在地去覺知全身。將注意的焦點,放在自己的「心」,而不是將關注的焦點,放在身體的膨脹上。比如,隆波田的「動中禪」,動了,要覺知;停了,要覺知,注意的焦點並不在手上,而在「心」。關注的重點在「心」,修習什麼禪法都可以,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心」。
如何才可以將重點關注在「心」呢?修行之後,心是怎麼樣子的,就知道它是那個樣子的。修行之後,心散亂,不必想要讓它寧靜。心散亂,知道「心散亂」;心寧靜,知道「心寧靜」。如心的本來面目去知道,不停地這麼訓練。如果心迷失去想,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在及時地知道心裡生起的狀態時,[定就會自行生起]。心苦、心樂;心好、心壞;心散亂、萎靡不振……一旦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定]就會自行生起。掙扎來、掙扎去的心,痛苦不堪的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我們不停地去及時知道。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心好,知道;心不好,知道。在我們及時地知道時,及時地知道心的掙扎,它們就會滅去,「知者的心」就會生起。因此,生起「知者的心」,並沒有什麼困難的。
但是,無緣無故地,我們無法讓「知者的心」生起,除非入定。但是大家無法入定,命令讓「知者的心」生起,那是做不到的。我們用的方法就是:修習某一種禪法,心迷失之後——迷失去看、迷失去聽、迷失去聞、迷失去嚐、迷失去感知身體方面的觸、迷失在心方面去想——迷失在六個根門,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或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何時能夠如其本來面目地覺知到[現象],心就會轉換品質,變成「知者」。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要認識「迷失的心」——知道「迷失的心」,「迷失的心」就會滅去,「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3h.〈分離想蘊、行蘊〉—摘自201011
如果我們訓練,修習某一種禪法,一旦有什麼念頭、造作冒出來之後,我們要有覺性去及時地知道。比如,我們正坐著修行,在念誦「佛陀、佛陀」,我們所愛的人的臉呈現出來了,想蘊、「記得」冒出來了,行蘊就會進一步地去造作——「哎呀!這人如此這般好、如此那般可愛」,心作為「觀者」,就會看到——冒起來的想蘊、行蘊,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它們不是「心」。
比如我們坐著、坐著,想起了某個人,瞋心生起了,我們就會看到——心是自己想的,我們並沒有刻意地要想,心是自己想的;心「想」了之後,瞋心生起。瞋心不是「心」,是被心覺知、觀察的對象,它本身不是心,如此稱之為「分離蘊」。「想蘊」是一個部分,記憶冒出來了;「行蘊」,也就是——造作好、造作壞等,冒出來了。它們是不同的部分,它們與「心」是不同的蘊,心是「觀者」。不停地去訓練,坐著觀呼吸,或坐著念誦「佛陀」。一旦想蘊、行蘊冒出來之後,我們有覺性去及時地知道。


Posted on: 2021/5/6 7:32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6
版主
版主


3c.〈剎那定、知者的心〉—摘自200920
我們有職責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修行某一種禪法,然後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每一次我們正確地如其本來面目去知道[現象],那時候,「剎那定」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心安住」的[定],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但是只是生起一瞬間。比如,心跑去想,在及時知道的一瞬間,「想的心」會滅掉,「知者的心」、「知道的心」就會生起。「知道的心」、「知者的心」,其實就是「有剎那定的心」。
「剎那定」猶如非常小的一點,我們看到它是一條直線,事實上,它是由眾多數不清的點連接在一起,我們誤以為它是一條直線,心也是同樣的。
這個一次一瞬間、一次一瞬間的[定],如果時間過了很久,才出現一次,比如這裡(出現)一點,過了很久才又出現另一點,我們就[看不出它們是持續性的一條直線],而是看到它們根本沒有關連,因為消失了很久。但是,如果(剎那定)生起得非常頻繁,我們就會感覺,它好像是持續的。
生起的[定],一次一小點,但是頻繁地生起,[定]的量就會越來越多,就會看到一切的變化。這一瞬間的心,很難看見所有的一切,生了就滅,因為它的速度太快了。但是如果剎那定持續不斷地生起,我們就開始可以觀察到身心的變化。身體需用很久的時間,才會有變化,而心的變化,速度更快。如果我們有剎那定,觀心的變化不會太難,大概可以做得到。從未修習禪定的人,觀心大概可以實踐得了。
如果修習禪定,必須用比剎那定更深、更長的禪定。更深、更長的禪定,更容易了解色身的運動變化,因為身體的壽命,比心的壽命更長,這是自然的狀況。從理論的角度而言,心生滅了十七次,才有一個色法生滅。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很好地觀色法,就必須要有比剎那定更深的禪定。
如果我們的心像這樣不停地漂浮不定,那就去觀自己的心,心迷失去想了,知道,心跑去緊盯了,知道,常常地去訓練。接下來,心稍微有動靜,就會自行看見。覺性就會一瞬間、一瞬間的,[定]也是一瞬間,一瞬間的,心一次看一個[現象]。大家的禪定很小,那就去學習壽命比較短的,也就是——我們的心。
如果大家的禪定很強大,就可以去探究色法。
因此,身念處適合「奢摩他型」的行者,適合那些探究身體的人,而心念處,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變化很快,適合那些沒有禪定的人。

3d.〈清明的心〉—摘自210226
若想訓練自己的心,達至純淨無染,則需非常用功。大家的心,每一天全是亂七八糟之事,造作此、造作彼、一會兒造作壞、一會兒造作好、一會兒造作不造作;想「不造作」,則造作空。迷失在「造作」的心,是不可能純淨無染的,必需慢慢訓練。起初訓練時,先讓心清明,然後去開發智慧,直至真正抵達純淨無染。
「心」本身是清明的,那屬於「心」平常的狀態。大家的心,在平常的狀態,就是清明的,在煩惱雜染尚未潛入時,我們的心是如此的。佛陀開示:心的自然狀態、本然狀態是清明的。心鬱悶,是因為煩惱雜染摻雜進來了,煩惱雜染摻雜進來就會走、摻雜進來就會走……我們訓練心,讓它清明。
訓練「讓心清明」,即是——別迷失、隨著煩惱跑,如果我們的心不被煩惱雜染控制,心便會自行清明。比如,我們訓練[定],心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其實這即是「清明的心」,也就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這顆心,每一個人都能具備,但被煩惱雜染染汙,導致它消失了,無法現身,結果成為貪的心、瞋的心、迷失的心……。因此,起步的階段,我們需先訓練心,讓心清明。

3e.〈使心清明的方法〉—摘自210226
修習某一種禪法,然後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禪修的方法眾多,每個人的根基與秉性不同,我們去訓練,練習之後,心能抽身出來,從造作的世間跳脫出來,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1)比如,在寺廟的一些出家師父,隆波會教導他念誦「佛陀」。如果誰特別喜歡「想」,就去念誦「佛陀、佛陀」,持續不斷地念誦「佛陀」。何時心特別散亂,「佛陀」就念誦得快一些,何時心寧靜,便輕鬆自在地念誦「佛陀、佛陀」……(隆波念誦的速度較慢)念誦「佛陀」之後,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念誦「佛陀」之後,心散亂,知道「散亂」;念誦「佛陀」之後,心寧靜,知道「寧靜」……當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了知當下這一刻是如何的,那時,「知者的心」就會生起,「散亂的心」就會滅去,生起「知者的心」為代替。
(2)在這座寺廟的一些出家師父,隆波教導他觀骨頭,從頭顱骨開始,眼眶……隨著脊椎往下觀,四肢……心是「觀者」,看見骨頭,不斷地觀骨頭。最初觀時,有時看得到,有時看不到,持續不斷地觀下去,便會越來越清楚地看見,骨頭就會開始越來越透明,心也開始寧靜、清明。「心」是觀骨頭的人,「知者的心」就會越來越清楚,而後便會獲得「清明的心」。
(3)有些出家師父觀呼吸,其實並沒有觀「呼吸」,而是觀「身體呼吸」。在修行時,別一味地觀「呼吸」,應觀「身體呼吸」——看到身體呼氣、身體吸氣,持續不斷地去看。誰是看的人?心是看的人,就這麼不斷地訓練,有些出家師父是如此修行的。
(4)有些出家師父觀身體行住坐臥、觀身體動、停之類的,不斷地去覺知,看到身體行住坐臥……有一位出家師父為隆波擦玻璃,不斷地擦來擦去,看見——身體工作,身體在動,心是觀者,「知者」自行獨立凸顯,並沒有任何地刻意。如果刻意,那是做不到的,刻意,便有了貪心的動機,煩惱雜染生起,善法是不會生起的。
(5)起步的階段,有些出家師父[採用]經行。若不會經行,便會走得十分苦悶,或是計時,或是計算幾個小時、幾分鐘、幾個回合……這些人並不會經行。經行並不必須姿勢很漂亮,而需帶著覺性經行。比如,經行時,心散亂、心跑掉了,及時地意識到「心跑掉了」,當我們及時地知道「心跑掉了」,「知者的心」就會生起。何時正確地如其本來面目去知道[現象],那時候,「知者」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我們無法指揮讓「知者」生起,只要我們不迷失,「知者」就會自行生起,因為這是心本來的自然狀態。心的本然狀態就是——它是清明的,是知者。因此,經典闡述,心的特質就是——對所緣進行感知。
事實上,心本身已是「知者」,但它被染汙了,由於各種各樣的煩惱雜染而染汙,被「心所」染汙,成為——貪心、瞋心、癡心、萎靡不振的心、妒忌、害怕、恐懼、擔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態,這都源自於「與心同步」造作的事物,心本身僅僅只是「知者」而已。因此,我們拼命地修行那麼久,就是為了回歸並認識「知者」。事實上,那本身已經存在了,那是我們的心本來自然的狀態。因此,「知者」並不是多特別、多奇怪的事物。

Posted on: 2021/5/4 20:39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7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文摘
開示:隆波帕默尊者
選編:內觀教育禪林
三、心學或正定
3a.〈定與覺性〉—摘自201219
[定]有好幾種,可以將它分成兩大類:第一類、邪定;第二類、正定。
邪定,即是沒有覺性的[定],比如,那些壞人要去殺人時,他必須具有[定],需要聚焦;貓要捕抓老鼠時,它也需要具有[定]。然而,這樣的[定],是往外送的,那並不是真的帶有覺性的[定],那屬於邪定。我們打坐之後,看到鬼、看到天神,看到這個、看到那個,看到了,但是那被看到的對象是不是真實的,並不知道,沒有誰可以回答我們。心往外送了,心沒有安住,那樣的[定]是不行的,那並不是為了抵達道果涅槃的([定])。
但是,有時(送心)出去,看到外面的一些事物,比如,看到天堂、地獄、鬼、阿修羅道的眾生……這會讓我們畏懼惡業,於是就會更好地持戒,這是一條迂迴的路,但那與開發智慧並沒有關係。
真正用於開發智慧的[定],是正定,即是帶著覺性的[定]。
正定也可以將它分成兩小類:
第一類、心是一,所緣是一,有覺性覺知所緣,所緣是主角,但有覺性。心是一,所緣是一,這樣的[定]是用於休息的。
我們的[心]非常地動盪不安,沒有寧靜,沒有快樂,因為心一會兒抓這個所緣,一會兒抓那個所緣,不停地更換所緣,不停地散亂,因此不會有快樂。
如果我們的心是一,所緣是一,我們與禪修所緣在一起,與心喜歡的所緣在一起,喜歡念誦佛陀,就用念誦佛陀,喜歡觀呼吸,就用觀呼吸之類的。不停地如此待下去,不關注其他的所緣,心就會寧靜在單一的所緣,可以獲得休息,心不跑來跑去了。這樣的[定]很好,有覺性,屬於帶著覺性的寧靜。
第二類、好的[定]:心是一,所緣是十萬、百萬個所緣。心是一,也就是——心是觀者,我們看到所有的所緣不停地在運動變化,真正的主角變成了「心」,而不是所緣。心安住,成為知者、觀者,看到所有的所緣不停地來來去去,這是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定])。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如果沒有訓練好[定],沒有正確的[定],而去修習毗缽舍那,那就不會是真的。

3b.〈剎那定〉—摘自201219
有時隆波開示,心念處是適合那些「想很多的人」的禪修方法,而且是毗缽舍那型行者的路,並沒有提及必須先修習禪定。雖然不需修習禪定,但也必須有基礎的[定]。
在進入深定之前,有兩類[定],也就是「剎那定」和「近行定」,是進入四禪八定之前的兩種[定]。
大家進入不了禪定,若想觀心,也必須要有[定],至少需要具備剎那定。剎那定是一剎那、一剎那的[定],大家也必須訓練,它並不會無緣無故生起的。訓練獲得剎那定的方法,就是——修習某一種禪法,一旦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不停地如此訓練——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但別強迫讓心一動不動的。
比如,我們念誦「佛陀」、「佛陀」,心跑去想別的事情了,有覺性及時地知道,或是觀呼吸,心跑到呼吸上了,及時地知道,心跑去想了,及時地知道,不停地去及時地知道。已經說過了,以心作為主角,如此,我們就會獲得安住型的[定]。一旦心安住,成為觀者,就會看到——所有的所緣來了就走,新的所緣來了就走,我們就可以真正開發智慧了。
因此,我們必須訓練[定],至少必須獲得剎那定。修習某一種禪法,心跑了,知道,就只是如此而已。忍耐一些些,不停地去訓練,很快就熟練的,如果不訓練,就永遠都不會。


Posted on: 2021/5/4 9:38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8
版主
版主


2c.〈禪修必做三項工作〉—摘自201121
在起步的階段,別疏忽大意,每一天必須在固定形式裡用功。…修習某一種禪法,心跑了,知道;心跑去想、跑去做夢了,及時地知道。在及時地知道——「心跑去想」、「心跑去做夢」、「心跑去演繹、造作」的瞬間,造作、念頭、夢,就會滅去,「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我們常常地去訓練,心跑到眼根,及時地知道,「知者的心」就會生起;心跑到耳根去聽,及時地知道,「知者的心」就會生起;心跑到鼻、舌、身,有覺性及時地知道,「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心)往心裡面跑,有兩種方式:「跑去想」及「跑去緊盯」。心跑去緊盯,及時地知道「心跳進去緊盯」,心就會醒過來。或心正在迷失,迷失在念頭的世界,知道「迷失去想了」,心也會醒過來。
因此,起步的階段,先做固定形式練習,去及時地知道——心的跑掉、心的迷失、心的做夢。
一旦我們嫻熟之後,就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心跑到眼、耳、鼻、舌、身、心,我們同樣地可以知道,知道「心跑掉了」。
知道「心跑掉」非常地重要,在及時地知道「心跑掉」的瞬間,「跑掉的心」就會滅掉,「跑掉的心」其實就是「迷失的心」。古人稱之為「迷失」,泰文很多詞彙用得很好,「迷」了之後,真的會「失」掉,不只是迷而已,迷了之後,不停地跑,一旦不迷,就不會跑,不用去呵護。
我們要慢慢地訓練,因此,隆波才會一直強調:當大家訓練禪修的時候,必須做三項工作:
第一項、持守五戒。五條戒已足夠。
第二項、在固定形式裡用功。
第三項、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培養覺性。
在固定形式練習的時候,心跑到身體了,及時地知道;心跑到心門了,跑去想、做夢了,也及時地知道。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心跑到眼、耳、鼻、舌、身、心六個根門了,如果我們在固定形式的訓練已經很嫻熟了,那麼在正式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可以做得到。如果從未在固定形式裡練習,而直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很快地,就會與[以往]平常的狀態一模一樣了,一直處於迷失的狀態,不會覺知的。…
為什麼隆波一開始只要求(修習固定形式)很少的時間?如果一開始(就要求時間)很長,大家就會氣餒了。如果打坐、經行三十或十五分鐘,心寧靜、舒服,接下來就會很精進,時間到了,就會自己開始用功,不會懶惰,因為修行之後,會有快樂。比如,隆波在睡覺的時候,隆波依然在吸「佛」、呼「陀」,但往往會睡不著,因為覺性非常地強大。吸「佛」、呼「陀」很久了,然後將手電筒打開一看,已經凌晨一點了,還沒睡著,然後再次看手錶,已經凌晨三點了,因為覺性的力度很強大,於是就需要把覺性稍微鬆開一些些,而不是讓自己迷失,睡也是帶著覺知熟睡,這稱之為「有技巧地睡覺」。如果像貓與狗一樣睡覺,那有什麼值得尊重呢?一直在迷失,根本不懂事。因此,在固定形式用功,必須每一天用功。

Posted on: 2021/5/4 9:12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49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文摘
開示:隆波帕默尊者
選編:內觀教育禪林
2a.〈覺性和活在當下〉—摘自201017
為什麼必須活在當下?因為我們想看到生命的實相,想看到身體的實相、心的實相。我們的身與心,是活在當下的,過去的不存在了,已經全都消失了。
比如我們的生命,在今早進到禪堂之前的那一段生命,已經過去了、已經死去了,我們想坐著去觀「今早在禪堂的那個身體」,那已經不是真的存在,真正的只存在於當下這一刻。我們的身與心,僅僅只存在於當下這一刻,過去的已經不存在了,過去的身與心,已經不存在了,它的存在,僅僅只是記憶。因此,「過去」僅僅只是記憶。「未來」——我們想到:「今天中午,身與心是怎樣的狀態」,那並不真的存在,因為它們尚未發生。「未來」僅僅只是一個想法、一個念頭。「過去」僅僅只是一個記憶。真正的真相、事實僅存在於當下這一刻。因此,如果想看到實相,必須要能活在當下。
在我們錯開、離開當下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會迷失在念頭的世界。有時候會因為記憶、散亂,而想到過去,當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時,我們已經離開了實相。感覺到了嗎?在我們迷失在念頭裡的時候,我們不是想著過去,就是想著未來,絕大部分都是如此的。…
當我們的心,迷失在念頭的世界時,我們就會錯失看到[現象]。名法與色法的[現象]、狀態,其實僅僅只存在於當下這一刻。過去的名法、色法,未來的名法、色法,過去的已經滅去了,未來的還沒有生起,名法、色法僅僅存在於當下。
但是,心的自然狀態,一次只能覺知一個所緣。如果我們想覺知名法、覺知色法,卻迷失在念頭的世界,在了解我們所想的內容,那是不可能覺知到當下這一刻的名法、色法,最多只能想到過去和未來的名法、色法。…
因此,必須要訓練自己,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必須要活在真實的世界裡。在真實的世界裡活著,我們才能看到實相——身體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心的實相也是無常、苦、無我。我們可以看見,「看見」而不是「思維」。思維蒙蔽了事實,因此要努力地訓練自己,讓自己可以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脱出來。
讓我們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的方法,應該怎麼做?
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的方法,就是仰賴於覺性,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了」,僅僅只是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了」。
「迷失去想」的心,是透過「痴」的驅動力,或是「散亂」的驅動力,去想、迷失。如果我們知道「心迷失去想了」,僅僅有覺性及時地知道,「痴」或「散亂」就會自動自發地滅去、「迷失的心」就會滅去,就會生起「知者的心」。
「迷失的心」很多:迷失去想、迷失去看、迷失去聽、迷失去聞、迷失去嚐、迷失去感知身體的接觸、迷失在心裡面去想、去演繹,到處迷失;迷失在心裡面去想後,有時迷失到過去,有時迷失到未來。
若想生起「知者的心」,我們要能夠及時地知道「迷失的心」。比如,心迷失去想,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去想了」,「想的心」就會滅掉,「知者的心」就會生起,我們的心就可以活在當下。但是這很難做到,必須要訓練。
以前,隆波與高僧大德在一起,比如隆波蒲尊者,他稱隆波為「修行人」。別人誤以為隆波一整天打坐、經行,其實並沒有那麼做。所謂的「修行人」就是——心可以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可以看到「身與心在工作」的人,而不是迷失於打坐很久、經行很久,誤以為那樣做[就是修行]。
問:「經行、打坐很久,好嗎?」如果是有保持覺性的,那是最好的。如果是帶著貪心或是沒有覺性,那根本不好,只是在折磨自己,變成了「修苦行」。
我們要努力地訓練,活在當下!訓練讓我們活在當下的方法,就是先找自己擅長的一種禪修方法:念誦也可以、念誦「佛陀」也可以,但是隆波不介紹大家「往外送」的禪修所緣,不介紹「離開了身體」的所緣。比如,緊盯佛像、火,心已經往外跑了,寧靜在「外在的所緣」,心並沒有安住與自己在一起;如果心沒有與自己在一起,修行就無法進一步地提升,而是處於迷失的狀態。因此,我們要去尋找某一種禪法,比如,吸「佛」、呼「陀」之類,或是動手、動腳,或是看到身體膨脹、身體收縮。隆波用的(詞)是「身體膨脹、收縮」,隆波用的(詞)不是「腹部」,如果看到腹部的話,心就跑到腹部上,變成緊盯、聚焦的[定],那並不是「心安住」的[定],不是「心與自己在一起」的[定]。「心與自己在一起」的[定],大家認識嗎?其實就是與「心迷失」是完全相對的。緊盯、專注的心,是「忘了自己」的,心跑掉了,沒有看見。
因此,尋找某一種禪修所緣,念誦「佛陀」也可以,觀呼吸也行,做隆波田的手部動作也行,看到整個身體膨脹、收縮也行。看到身體動時,別去[緊盯]手。如果[緊盯]手,就與[緊盯]腹部是一樣,心跑到手上,那是不會修行的人。比如,隆波田教導做手部動作,教導我們要有覺性,並沒有教導我們去[緊盯]手。要有覺性,看到身體在動,那屬於四念處的「正知篇」,身體動了,覺知;停了,覺知,但如果去緊盯,心跑到手上,那就不行了。
因此,我們去尋找某一種禪法,然後去修行,當心跑到禪修所緣上,要及時地知道。比如,我們看到身體呼吸,一不小心,心跑到呼吸上了,心迷失到呼吸上緊盯,一動不動地,那屬於「迷失去緊盯」。做手部動作,心跑到手上,這同樣也是「迷失去緊盯」了。看到腹部膨脹、收縮,如果一不小心,心跑到腹部上,就變成[迷失去緊盯]了。
佛陀教導經行很簡單:「諸比丘!走,要清楚地知道在走。」難嗎?「走,知道在走。」佛陀並沒有教導「走」必須要有幾個節奏。
清楚地「知道」,「知道」什麼?知道身體在走,「色法」在動,「心」是觀者。別扔掉這個原則。如果觀全身,就看色法在動,心是觀者,所有的感覺、念頭,在運動變化,心是觀者,而不是心跑掉了。…
要去覺知身、覺知心,去看身的實相,去看心的實相。起步的階段,心成為「觀者」之前,必須要去訓練[覺性],[而後]讓心成為「觀者」,而不是「迷失去想」,或者「迷失去緊盯」。
修習某一種禪法,心跑去緊盯,知道;心迷失去想,知道。就這麼去訓練,多多地去訓練:心跑去緊盯,知道;心迷失去想,知道。

2b.〈剎那當下與相續當下〉—摘自201226
觀身稱之為「當下即刻」,即當下這一刻正在運動、點頭、正在左轉、右轉,正在[行住坐臥…等]。
但是觀心呢?貪了、瞋了、癡了……煩惱雜染是緊隨其後地觀,稱為貪了、瞋了、癡了……。或是觀受,苦了,苦只能和有煩惱的心同步生起。而心方面的樂既可能與善法同時生起,也可能與不善法同時生起。如果是與不善心【註】(比如貪心)同步生起,那麼貪一滅去,快樂也會滅去。
但如果在禪定中知道心有快樂,快樂卻並不一定滅去。因為它並非不善心,而是與善心同步生起的快樂。那時候的心若是處於禪定,它會長時間反覆生起、多次重復,於是就出現維持很久的禪定狀態的心。
但是,如果觀不善法,有「了」這個字:貪了、生氣了、迷了、散亂了、萎靡不振了。……那是緊隨其後地觀察…。貪的心、瞋的心、迷失的心,都屬於不善心,心在不善的那一刻是沒有覺性的。當我們覺知正在移動的身體時,稱為覺知「剎那當下」——覺知當下這一刻。而在覺知心貪、心瞋、心癡時,是「相續當下」,因此觀身與觀心的方法是有區別的。觀身是觀察當下正在發生的狀況;觀不善心是心貪了、生氣了、迷失了,立即意識到「心剛才貪了……」。如果是昨日的貪,今日才意識到,這已經不是「相續當下」了,早已沒有了相續性,不再連貫。「相續當下」是與當下的接連相續。觀名法是屬於「相續當下」,尤其是觀煩惱雜染時。
【註解】14不善心所
一、痴;二、無慚;三、無愧;四、掉舉;五、貪;六、邪見;七、慢;八、瞋;九、嫉;十、慳;十一、惡作;十二、昏沈;十三、睡眠;十四、疑。


Posted on: 2021/5/3 8:11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50
版主
版主


1c.〈覺性和根律儀〉—摘自180127A
接下來我們訓練覺性:常常覺知自己的心。當訓練覺性能覺知到自己的心時,心有痛苦或心有快樂,心有善法或不善法生起,我們要有覺性去覺知苦和樂、好和壞。
眼睛接觸到所緣——看到美女、看到花很美時,心裡有快樂,知道心有快樂。有時看到美女,嫉妒心會生起——嫉妒她的美麗,[要知道]心裡已有不善法生起,心裡已經有苦生起了。有時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不一定都是沉醉、都是喜愛的,有時也可能生起不滿意、不喜歡的,所以我們要有覺性去覺知自己的心。
我們看到[色法]、聽到聲音、聞到味道、舌頭嚐到、身體接觸到、心中生起了快樂、心中生起了痛苦,都要知道,心中生起了貪瞋癡也要即時知道。常常的這樣去看。
接下來,一接觸到所緣後,更加細膩的戒就會生起,稱作「根律儀」。這比五戒更加細膩。當然持五戒一條一條的也非常的重要,但如果我們有覺性呵護自己的心,更加細膩的根律儀就會生起,我們的心就不會被[煩惱]所控制。比如說,眼睛看到[色法],心中生起苦樂好壞,我們即時地知道,這樣[煩惱]就很難控制我們的心。或我們耳朵聽到聲音,我們的心生起苦樂好壞,如果有覺性及時地知道,[煩惱]就不會進而控制我們的心。我們要有覺性常常覺知自已的心,[煩惱]就不會生起。
有眼睛就去看,有耳朵就去聽,有舌頭就去嚐,有身體就去接觸,有心就去想——不要不看不聽不想,不需把自已變成石頭。有眼睛就去看,有耳朵就去聽,有舌頭就去嚐,有身體就去接觸,有心就去知道心中生起的想念和造作。我們有覺性地及時去知道,覺性的職責是呵護我們的心。什麼時候有覺性,一旦眼耳鼻舌身心去接觸所緣,生起善法不善法、苦跟樂之後,覺性就及時知道,那時心就會成為「善心」,不會有不善心生起。心是善心就會自動地有戒,而且會有好的[定]、有自動的覺性,這是善心的特徵。努力地有覺性去常常覺知我們的心,接觸所緣之後要及時地知道,這樣不善心就沒有辦法生起,就會是善心,心就會有好的戒,就稱之為「根律儀」。
六根接觸六塵之後,若不讓眼睛去看,不讓耳朵去聽,不讓心去想,這不能稱之為具有根律儀。根律儀是讓六根跟六塵去接觸時,我們有覺性地常常覺知自已的心,這點非常重要,然後就會獲得更加細膩、更加高的戒。其實,所有的戒總合起來,只有一句話就是:心是平常普通而沒有被[煩惱]控制。只有一條戒:心是平常普通而沒有被[煩惱]控制。
所以我們要常常去覺知自已的心:如果想去做壞事,看到別人有好東西我們心裡想要,我們要及時知道心生起了「想要」。有些時候看到別人有好的東西,產生想要偷的心,要及時知道心生起了「想要」,[如此一有覺性,就不會被煩惱控制]。讓覺性來呵護自己的心,好的戒就會生起。什麼時候我們的心是平常普通而沒有被[煩惱]控制,我們的心就很容易寧靜。

Posted on: 2021/5/2 19:36
Top


Re: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51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文摘
開示:隆波帕默尊者
選編:內觀教育禪林
1a.〈持守五戒〉—摘自180127A
要去持戒,居士持五戒就夠了,最重要的就是這五條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八聖道的正語是[五戒中的第四條戒不妄語]。正念是[涉及第五條不飲酒],第五條可以呵護正念,如果嗑藥或喝酒的話,我們的正念就會很弱。…我們要看自己有沒有用心地開始持五戒。開始持戒時要刻意地不去犯戒,在身、口上刻意地防護。有人吃晚飯或有人不吃晚飯,修行上這不算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是第一條到第四條戒,你如果沒持好的話,聖道不會生起的。比如,一天到晚玩手機、玩line的,正語已經破了,因為很散亂,說些沒有意義的話。如果要講話,就講必不可少、必須的。有些人用line,是為了工作,為了賺錢養活自己,這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是用在閒聊,這是散亂。如果沒有戒,或戒持不好,我們要很用心、刻意地去持戒,一開始必須很刻意地去持戒。

1b.〈戒是基座〉—摘自201226
戒是非常重要的,若戒持守不好,是無法修行的。接下來就是[定],如果沒有正確的[定],是無法開發智慧的。因此,戒必須持守,正確的[定]必須訓練,而且須了解開發智慧的方法。開發智慧就是——帶領心了解名色、身心的實相,而不是其他的內容。
戒、定、慧:如果我們曾經看過佛像,大都是端坐在三層的基座上。三層階梯式的基座,象徵戒、定、慧,佛像則象徵解脫。其實就是譬喻基礎的戒必須持守,修習[定]而不持戒,就如第一階已損壞而直接修習第二階,如果第一階損壞,第二階也自然會損壞的。因此,必須用心好好地持戒。
現在這個時代,戒很容易損壞。舉國、全世界最欠缺的戒,就是第四條戒(不妄語),所說的是欺騙的言語,在臉書、網絡上看到的新聞,有二十八萬條屬於散播假消息,大家認為撒謊並不重要。比如,有些政治家相互欺騙,甚至欺騙了八十幾年,大家撒謊已經是常態。說挑撥離間的話、說粗話、說沒有意義的話,這也屬於犯第四條戒。…舉國人民四處惡口,尤其在網絡上,全都是一些粗話、髒話、惡口,讓我們的心越來越僵硬。…
犯第四條戒的妄語,並不是小事。
佛陀開示,他已作審思:「那些撒謊而不造其他惡業的人,並不存在。」一開始會先撒謊,然後才去做其他的惡業,由於已經不明辨是非、對錯了,其他錯誤也可以做。因此,大家須謹慎。…大家應說事實,說團結的話語,不說挑破離間的話語,說的話語須讓大家團結,說的話語須有憑有據,而不是用粗話、髒話相向,而且說的話語在必須的情況下才說。因此,大家要去訓練自己,如果我們將這條戒持守得好,我們的心就會平靜太多了。

Posted on: 2021/5/1 14:09
Top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52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合集】
內觀教育禪林整理[新版]
★隆波帕默的禪修經驗談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2.pdf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五講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9.pdf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六講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14.pdf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七講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15.pdf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八講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13.pdf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九講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17.pdf
★隆波帕默的內觀次第文摘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16.pdf

Posted on: 2021/4/24 15:04

Edited by RESP on 2021年05月11日 20:17:50
Edited by RESP on 2021年07月03日 08:22:39
Edited by RESP on 2021年09月22日 21:49:46
Top


Re: 【佛法新文分享】
#53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禪修經驗談】新版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2.pdf
隆波帕默生平記要
1952,隆波帕默出生於泰國中部。
1959,7歲,在父親的帶領下,從阿姜李(1907-1961)學習觀呼吸。
1981年,29歲,看到介紹佛牌的書尾有一段隆布敦的法語(心的聖諦),感到非常震撼。隆布敦(1888-1983)是阿姜曼(1870-1949)的大弟子。
1982年2月6日,30歲,去蘇裡府拜見隆布敦,指示他要觀心。9月小參時,隆布敦認可他可以自己修行了。
1983年,31歲,隆布敦入滅,他繼續親近其他禪修大師,如阿姜蒲(隆布蒲1921-1999)、阿姜帖(隆布特1902-1994)、阿姜辛(隆布信1909-1992)、阿姜蘇瓦(1919-2002)、阿姜摩訶布瓦(1913-2011)等等。
1983年,31歲,開始將禪修心得寫成文章發表,並指導有緣者。
2001年,49歲,從泰國資訊產業部高管退休。
2001年,49歲,6月30日,在蘇里府的菩提寺剃度出家。
2002年,50歲,6月30日出家滿二年。
2003年1月,51歲,出家滿二年七月,覺察還有無明未清除。
2004年,52歲,6月30日出家滿三年。雨安居時對自己的修行獲得了確信。
2007年,55歲,出家第六年後固定在春武里府的解脫園寺開示。
2011年,他的教導受到一些外界的扭曲詆毀,他沈默以對,過些年後,是非明朗,從此學習者更增。
2016年5月,64歲,檢驗身體確診為淋巴腺癌,接受八個月的治療。
2017年2月起,隆波帕默繼續弘法。
★目前隆波帕默是泰國最具影響力的禪修大師。當今泰國,很難找到既未讀過他的書,又沒有聽過或看過其講法的音訊或視頻的人。在隆波帕默的指導下,國內外各界人士親嚐法味者日增。

Posted on: 2021/4/23 21:44
Top


Re: 【佛法新文分享】
#54
版主
版主


【隆波帕默的內觀開示八講】分享: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13.pdf
開示:隆波帕默尊者,口譯:阿紫女士
整理:內觀教育禪林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由阿紫女士口譯的八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一方面了解隆波的禪法並隨著實踐,一方面將功德回向給阿紫女士。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Posted on: 2021/4/22 16:17
Top


Re: 內觀新文分享
#55
版主
版主


【177】掌中葉:四聖諦(3)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11月24日A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5〈身心是純粹的苦〉
我們不知道身心的實相就是苦。感覺到了嗎?我們覺得我們的身體,是時苦時樂的,感覺到了嗎?我們的身體是時苦時樂的,這是錯解了,誤解了,我們還沒有真正的智慧。如果有真正的智慧就會知道這個身體是純粹的苦,僅僅只有苦的多與少的區別。當苦少的時候,一個覺性和智慧不夠的人,就會誤以為身體有快樂,事實上身體始終是被苦逼迫著,要讓身體徹底的消散。為什麼冷的時候要穿衣服,因為這個冷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死掉而徹底的離散;熱的時候,我們一定想辦法去逃避很強烈的熱,因為那個熱同樣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死掉;飢餓可以讓我們死掉;渴也可以讓我們死掉。我們以為這個身體可以有快樂,有快樂是因為我們在迷。事實上身體什麼時候都可能死掉。隆波曾經見到一位廚娘,她做的飯很好吃、做得很棒,她很年輕,有一天她吃飯,結果一口飯噎住了,進到了氣管,五分鐘之內就死了,這麼健康的人,呼吸不了,五分鐘之內就死了,誰都沒有想到這個人這麼快就死了。有的人一直生病,但是就還不死,可是很多年輕人先死了,事實上我們這個身體隨時隨刻都會死去。太冷會死、太熱也會死、太餓了會死、太飽也會死,有些人是吃了太多撐死的。因此這個身體是很容易死掉,離散掉了。我們修行是為了看到這個實相,我們不能把這個身體當成我們的靠山,它並不會長久的。我們仰賴於身體帶來的快樂,根本不能長久。身體本身就不能長久,仰賴於身體去找色、聲、香、味、觸所得到的快樂,怎麼可能會有多麼殊勝呢?因為身體本身就已經不是什麼好的寶貝。一旦心看到了身體的實相,真正澈見身體的實相:身體本身就是苦,心就會徹底的清除欲貪和瞋,就可以證到三果阿那含,因為跟身體接觸的色、聲、香、味、觸,它們有什麼意義?身體本身已經是苦了。
我們繼續修行,當智慧到了極致,就會看到了心本身就是苦。但是大家沒看到,大家看到的是,我的心一會兒苦一會兒樂,是這樣嗎?有時候會有快樂、有時候會痛苦,大家只能看到這個程度,一旦看到這個身體是時苦時樂,這個心是時苦時樂,就會生起想要或欲望:想要獲得快樂,想要逃避痛苦。這個想要或欲望就會生起。因為無明,我們不知道實相,不知道這個身心本身就是苦,就會生起欲望,想讓這個身心快樂,想讓身心不苦,接著我們就會生起各種各樣的行動,為了迎合我們的欲望。比如去看電影、去聽音樂、去找好吃的東西、去跟朋友聊天、去上網,去這裡玩、那裡玩,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酒吧之類的?不停地想辦法去找快樂。或者有的人去打坐,希望打坐得到快樂,但也只是打坐的時候有快樂,一旦從[定]退出之後,情緒卻更壞,去看看印度的電影,那些隱士們打坐的時候,被別人聲音吵著,就從[定]退出來,詛咒:願你下輩子出生為牛。為什麼打坐時看起來有快樂、寧靜,為什麼一從[定]退出來卻這麼壞?因為[定]只是暫時地壓抑煩惱,並沒有徹底的清除煩惱。因此[定]並沒有真正為我們帶來快樂。我們開發智慧就會看到實相:這個身體是純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這個心是純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

6〈欲望、有、生與苦〉
欲望也就是想要。一旦看到了[身心是苦]的實相之後:想要身體快樂,想讓身心離苦,就再也不可能生起。一旦沒有欲望、沒有想要,心的掙扎就不會生起。心的掙扎,佛教裡面稱之為「有」,就是十二緣起裡的「有」。這個有,就是心在掙扎。心的掙扎,稱之為十二緣起裡的「有」,這源之於欲望。有了欲望,心就掙扎,一旦心掙扎,我們就會去抓取覺知所緣的工具。比如滿意於色,就會掙扎著抓取眼睛去看色,比如想聽聲音,就會去抓取耳朵,同理,抓取鼻子、舌頭、身體,要覺知心[意]的所緣,就會去把心[意]抓取起來,因此心去抓取眼、耳、鼻、舌、身、心[意],得到眼、耳、鼻、舌、身、心[意]。這在十二緣起有個專業術語稱之為「生」,大家曾經聽過這個生嗎?我們以為是一個人的這一生、那一生,但是佛教裡真正的「生」,是指得到了眼、耳、鼻、舌、身、心[意]。這是因為心跑去抓取了,心在品嚐所緣的時候就要去抓取。當抓取眼、耳、鼻、舌、身、心[意]的那一剎那,苦就會馬上生起,因為眼、耳、鼻、舌、身、心[意],事實上就是名法和色法而已。什麼時候心去抓取名法和色法,心就會苦,因為名法和色法本身就是苦。這就是修行的整體概貌圖。我們看到實相:這個身體本身是純粹的苦、這個心本身是純粹的苦,我們要看到這個,這個就是四聖諦裡的苦諦。
我們要細看,之所以有苦是因為心跑去抓取,是因為有了欲望,這就是苦因,心有了想要,有了抓取,就有了苦生起。之所以有想要,之所以有執取,有苦生起,是因為無明,是因為不知道實相是:身心本身是純粹的苦。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我們一直累積著煩惱。我們怎樣才可以知道?我們要去修習八聖道,去累積戒、定、慧。
佛陀開示的所有的法,全都集中在苦、苦的原因、苦的徹底止息以及修習徹底離苦的方法,僅僅只是這些。如果離開這些範圍,那就不是佛陀教導的核心內容,那是跟其他的學說融合的產品。真正的教導只有這些,這個稱之為「掌中葉」。如果誰問我們:「佛陀開示的掌中葉有幾片?」可以聲音大一點地回答:「四片!」也就是四聖諦,那不是大的葉子而是小的葉子,這個掌中葉僅僅只有四片。
現在去吃飯吧。(完)

Posted on: 2021/4/20 14:40
Top


Re: 內觀新文分享
#56
版主
版主


【177】掌中葉:四聖諦(2)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11月24日A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3〈從苦諦到證果〉
苦諦,我們要學:什麼稱之為苦諦?這個失戀呢,只是世間的苦;生病的苦、餓的苦,這僅僅是世間普遍的苦。真正在四聖諦裡所說的苦諦,是專業術語,是指名法和色法本身就是苦——名法和色法組合成所謂的「我」——身體本身就是苦,心本身就是苦。我們沒有看到身體是苦的實相,我們就會誤以為身體是時苦時樂的,我們就會生起想要、欲望,因為不知道苦,所以會生起想要:想要只有快樂,想讓它不苦,因為不知道苦,所以才會生起想要。想要就是苦因。什麼時候清楚地看到:身體本身就是純粹的苦,心本身就是純粹的苦——想要身體不苦、想要身心有快樂,就再也不會生起了。一旦心沒有了想要、沒有了欲望,心就會契入寂靜,這個寂靜稱之為「涅槃」。涅槃是欲望止息的狀態,是想要止息的狀態。
什麼時候我們的心因為智慧而沒有了想要,尤其是澈見了苦諦,心澈見到苦諦的智慧,稱之為「明」,就徹底地清除了無明,看清了苦集滅道的實相。這智慧的生起是仰賴於修習八聖道:有戒做為基礎,讓心寧靜、快樂,有寧靜快樂的心安住,跟自己在一起,就去學習身和心的實相,也就是去開發智慧;一旦智慧圓滿了,聖道就會生起。聖道生起後,就會清除我們內心深處的煩惱,這煩惱是一步步的斷:先成為初果的聖者,斷除了內心深處的三個煩惱。第一個是誤以為有「我」存在的邪見[身見],以為我存在、人存在、眾生存在,有我、有人、有眾生。第二個斷除對於三寶的懷疑。第三個是清除修行上的迷失[戒禁取],誤以為修行必須這麼做、那麼做,此時真正知道修行的方法不能離開正確的戒、定、慧。第一次聖道清除了這三個煩惱(三結)。
接下來生起第二次聖道的時候,覺性、戒、定、慧更加的強大[貪瞋痴變薄],但是還沒進一步清除欲貪和瞋。生起第三次聖道的三果阿那含,才能夠清除欲界的貪和瞋。欲貪和瞋是迷失去喜歡,迷失於瞋恨——當色、聲、香、味、觸,有時候跟我們接觸後,我們會喜歡,因為我們心裡面有五欲的貪愛,有時候接觸後,我們不滿意,這個稱之為瞋。真正的三果聖者可以斷這欲界的貪和瞋,因為他沒有再執著身體了。他已經徹底的看到身體的實相:身體是純粹的苦。
最後的階段生起聖道的阿羅漢就會清除剩餘的煩惱(五上分結)。清除所有剩餘的煩惱後,沒有煩惱再需要去戰鬥了。
清除煩惱是有步驟的,我們先要清除最開頭的煩惱——我們先要斷的是誤以為「我」真的存在,誤以為這個身體是我,誤以為這個心是我。毗婆舍那的修行,就是為了看到實相:這個身體、這個心,不是我,不是我的,不是人、我、眾生,只是一種有原因才會生起的現象,一旦原因滅掉它就會滅去,僅僅只是臨時的存在,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存在的。
佛陀沒有教導讓我們去變成天神,或者變成梵天神或者變成仙人,因為即便投生成天神什麼的,活也只能活一段時間,同樣要死。天神也有煩惱、有苦,有煩惱的時候就會有苦,大家相信嗎?有煩惱就會有苦。當我們的心有貪的時候,有快樂還是痛苦?當我們的心生氣的時候,心是快樂還是痛苦?當我們的心迷失的時候,感覺有快樂,但事實上你再繼續看:那是苦,心不停的在掙扎,不停的像瘋狗一樣的掙扎,好像被苦不停鑽來鑽去的,心裡面沒有快樂。天神有煩惱嗎?誰曾經看過印度的電影嗎?你去修苦行,這個天神會非常喜歡,愛你,給你祝福,然後你每次求祝福的時候天神都會頭痛。天神會生氣嗎?仙人會生氣嗎?他不滿意的時候就會有瞋心,那就是還有煩惱,只要還有煩惱就還有苦,還沒有擺脫。那些仙人,還有煩惱嗎?沒有的話就不會聚集,有時候仙人同樣要打仗。
什麼時候還有煩惱,苦就還沒有滅絕。這並沒有看不起誰,這是很正常的,我們可以自己去驗證的,我們去觀察,我們心裡有煩惱生起的時候,是快樂還是痛苦?自己去看,要看個究竟。有時貪欲生起後心裡有快樂,那是看得很膚淺,如果我們繼續去看,在貪欲生起的時後,快樂的心事實上已經是不平衡的了,是動盪起伏的,動盪起伏的心是沒有真正快樂的。因此我們要去觀察,什麼時候生起煩惱,什麼時候就生起苦。

4〈粗、中、細的煩惱和三學〉
煩惱有粗糙的、有中等的,有微細的煩惱。粗糙的煩惱就是貪、瞋、癡,這是粗糙的煩惱,非常強的貪、瞋、癡。中等的煩惱是五蓋,這是隱藏在骨子裡的隨眠煩惱。我們接觸到所緣之後,五蓋就會激發,然後就衝出來變成粗糙的煩惱。
比如缸裡面裝了水,時間放久了,底下會有沈澱物,當我們去晃動水,或者是我們去動那個缸的時候水就會動盪,然後裡面的塵垢就會浮起來,我們的五蓋就像是潛藏在缸底的塵垢,藏在我們內心,一旦我們跟六根六塵接觸之後,心就動盪,這個底裡的塵垢就會浮起來,就演變成貪、瞋、癡,就變成髒的水。五蓋,我們要想夠控制它,只能透過[定]的力量去控制它。粗糙的煩惱要透過戒來戰勝它,意思是說,此時我們的心還是非常脆弱,煩惱的力量非常強大,我們戰勝不了煩惱,我們就去守護心,不願在煩惱驅動下去做[壞事],這稱之為戒。戒就是守護心的工具,不讓心隨著煩惱而行動。[定]是控制煩惱,不讓煩惱來控制我們的心。慧是直接把煩惱的根連根拔起,戰勝非常微細的煩惱。
我們有戒、定、慧,這是用來戰勝煩惱的工具,每一種都有相應的對戰工具。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有戒,我們戰勝不了中等和微細的煩惱。比如持戒的人很傲慢,有非常大的我慢,覺得我比別人更優秀、更厲害,這個是煩惱,因為持戒而在心裡面非常膨脹,認為我自己很厲害,這個戒幫不了。[定]也幫不了,因為越修[定],我慢越大,這只能仰賴於智慧[去戰勝我慢等細的煩惱],此時要修習毗婆舍那,去學習、去探究[煩惱]:這個膨脹的心本身已經是失去平衡了,已經動盪起伏了,心並沒有快樂,看到這煩惱真的會帶來苦,如此慢慢的去學習。癡是最壞的,粗糙的癡是貪、瞋、癡的父母。真正微細的癡是無明,也就是不知道五藴、名色、身心就是苦。

Posted on: 2021/4/20 14:39
Top


Re: 內觀新文分享
#57
版主
版主


【177】掌中葉:四聖諦(1)
講者:隆波帕默尊者
地點:泰國解脫園寺
日期:2018年11月24日A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1〈佛陀教導的核心內容〉
泰國人有非常多的中國血統,中國人曾在大城(阿瑜陀耶)時代(1351-1767)進入泰國,最多的時候是第五世皇的時期(1868-1910),多到甚至是泰國人口的三分之一,然後跟泰國人通婚。事實上泰國人不知道究竟自己是什麼人,因為全是混血兒,這塊國土還有孟族人、老撾人,還有好幾個國家的人。總而言之,無論是誰來,泰國人全部接受,包括跟西方人通婚也非常多。泰國人的臉現在變成了韓國人的臉,有錢了就去那個地方做整形。…泰國真正的強項在於它的文化適應力非常強,無論誰來都可以適應。以前泰國人供奉的是鬼,印度教進來之後,就把這個鬼封為「天神」,後來佛教進入,人們也接受了佛教。在文化這一塊是非常的複雜,有各種各樣的民族,各種各樣的宗教,都可以和諧共處,沒有任何你我的區分,大家在一起非常的祥和,這是泰國人非常特殊的一個特點。泰國人事實上就是好幾個民族聚合一起。…如果有時間的話,讓阿姜巴山帶領大家到這寺廟的周圍去看,到處都是墳場,這是一個證據,許多的鬼睡在寺廟的周圍。
大家好不容易來參加禪修,一定要學習到的是佛法,真正的佛法在中國也有,只是因為弘傳的距離太遠了,佛教跟原先佛陀的教導是有一些出入的。佛教來到泰國後也是不同了,因為跟鬼和天神的那些信仰已經融和了,已經不都是真正的佛教,都是混雜的。泰國人全部都去禮拜,有些出家人也去禮拜那些地神,包括對那些大的樹,包括那個牛出生之後有兩個頭,他們都會去禮拜。甚至壁虎的尾巴掉了之後就把它掛到自己的脖子上。
事實上,我們要想成為真正的佛教徒,一定要先學習:佛陀教導什麼?佛教經典教導什麼?南傳的三藏經典,從佛陀時代就原封不動地傳承下來。…
佛教如果跟別的東西去混合,佛陀的教導就開始改造了,已經不是純粹的法了。阿姜曼尊者說:「真正的法,一旦進入到凡夫的心,就會變成仿冒的佛法。」因此,真正的法一旦跟其他的學說混和,就會變成仿冒的法,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要知道真正的佛法的核心是什麼。首先,佛法是為了要離苦而已,是為了要徹底的止息苦,這個是目標。我們佛教徒的目標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沒有苦地活著。離開了苦、苦的原因、苦的滅和滅掉苦因的方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佛陀的教導就在於這四項:學習知道什麼是[苦諦],知道苦的原因,也就是[集諦],學習證得[滅諦],也就是苦的徹底的止息、去修習[道諦],修習滅掉苦因的方法。道是為了滅掉苦的因,道並不是直接生起滅諦的。我們修道,是為了滅掉苦的因。一旦苦的因徹底的止息了,心就會抵達「滅」,會自動進入到離苦。我們就是學習這四個內容:苦、苦的原因、滅和修行滅苦的方法這四項,離開這個四個內容就不是佛教。…
佛陀所有開示的法,把它集合都在四聖諦內。四聖諦就是苦諦、苦的原因(集諦)、苦的滅(滅諦)、以及怎麼修道(道諦)來離苦,這個稱之為四聖諦。佛陀所說的法的內容集中在四聖諦,有時在苦的這一塊會講得非常的寬廣。有時會講苦的原因(集諦)這一塊講得非常的寬廣。苦滅(滅諦)或涅槃這一塊不太解釋,因為怕大家混淆。道諦也講得非常的詳細,這是有關於戒、有關於定、有關於慧。

2〈戒定慧的類別〉
首先,戒區分為好幾種:第一種是[戒律儀],是一項一項的戒條,[如五戒、227戒,稱作別解脫律儀]。第二種源自於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在六根跟六塵接觸後產生的戒,這個稱之為[根律儀戒]。至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去維持生命、去賺錢,要取之有道,這個稱作[活命遍淨戒]。還有另外一個戒,就是[資具依止戒]:在我們消費的時候,要吃飯,要穿衣服,要吃藥,要去修房子,都先要思惟,我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我們做並不是為了煩惱的驅使而做,而是有其必須。因此戒有四種,稱作四清淨戒。真正最重要的戒是根律儀戒,也就是在六根跟六塵接觸後,有覺性、及時地去知道自己的煩惱,修行最殊勝就是這個戒。一定要多多的訓練,這樣就會獲得「聖戒」,也就是聖者的戒,這是不用刻意的去持也不會犯過失的,這要慢慢去訓練。
【註】四清淨戒:1.別解脫律儀戒——處處離熱惱。2.根律儀戒——伏斷六根對境之貪、瞋、癡。3.活命遍淨戒——伏斷邪命生活。4.資具依止戒——伏斷貪求衣、食、住、藥。
第二是定,定也要去學習,訓練[定]的目標是為了讓心有能力,準備好去修習毗婆舍那(內觀),或者開發智慧。[定]有好幾種:有一種[定]是沒有覺性的,只是一味的寧靜,但是沒有覺性,或者是一直看到外面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沒有覺性,這個稱之為邪定,比如打坐了之後,心想到天神、梵天神,心跑到外面去了,那不是為了離苦的[定]。真正為了離苦的[定]有兩種:一種是使心持續地寧靜於單一的所緣而且有覺性,這是用於休息的。還有一類[定]是心安住變成觀者,不是跟單一的所緣在一起,而是心抽出來成為觀者,看到所緣不停地運動變化,我們用這一類的[定]來修習毗婆舍那。
休息用的[定]:心是一、所緣是一。用於開發智慧的[定]:心是一,所緣是十萬、百萬不停地在運動變化著,但是心是觀者。心是一,就是心只是作唯一的知者,也就是覺知的知者,如其本來面目地去觀照。我們一定要訓練得到這兩類的[定]。至於迷迷糊糊的[定]不用去訓練,我們本身已經擁有了,例如,打坐的時候睡著了,這不好用,這個沒有覺性。因此打坐的時候要覺知自己,如果需要讓心寧靜休息,那就帶領心去跟單一的所緣持續在一起。讓心去覺知心可以嗎?以心作為所緣也可以,那是屬於識無邊處。心寧靜舒服地跟空在一起也可以(空無邊處定)。心是一、所緣是一,覺性沒有缺失。如果心是一、所緣是一,而沒有覺性,那就是邪定。如果心不是一,這根本沒有[定]。心一定要是一,[並]有覺性,這個才能稱之為正定。隆波是為了讓大家先看到整體的概貌,我們一定要知道訓練的方法:心想休息的時候,就帶領心去休息。心休息夠了之後,就帶領心去開發智慧,要用到開發智慧的[定]。一定要學習,這些不會無緣無故產生的,一定要訓練,沒有免費的,一定要訓練。
第三是開發智慧。智慧有三種:第一種智慧源自於聆聽、閱讀,比如看影音平台,聽隆波的開示,這是源自於聆聽跟閱讀的智慧,這個不可能斷煩惱,聽得越多,有時候煩惱比普通人更強,覺得我很厲害,因為我知道的比別人更多。第二種智慧源自於自己的思維、分析、推理,自己一直思維,這樣的智慧也不能真的斷煩惱,因為在想的時候,我們是以具有煩惱的心在思維,它會隨著背後的煩惱推動下去思維,這個不能相信。我們要真正訓練的智慧稱之為修慧,這第三種智慧是源自於具有正確的覺性和正確的[定],然後看到了身的實相、看到了心的實相,看到了名色的實相。一旦看到了實相,心就會厭離,就會放下執取,心就會自動解脫,沒有誰可以命令、指揮心去解脫,一旦我們的戒定慧圓滿後,心會自行解脫。四聖諦是苦、集、滅、道。在四聖諦裡面,戒定慧是屬於道諦。我們也要學習苦諦。

Posted on: 2021/4/20 13:16
Top


Re: 最新六祖壇經校正本專集
#58
版主
版主


●禪宗思想
《壇經》的心性與佛性略探
──兼論性覺與性寂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4e.pdf

Posted on: 2021/4/11 20:21
Top


最新六祖壇經校正本專集
#59
版主
版主


●六祖壇經校正本專集
林崇安教授編校
1.六祖壇經德異本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w1.pdf
2.六祖壇經敦煌本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w6.pdf
3..六祖壇經真福寺本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w5.pdf
4.六祖法寶記與壇經契嵩本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w7.pdf
5.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比對本
——〈契嵩短本〉、〈曹溪原本〉、〈宗寶本〉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w4.pdf

Posted on: 2021/4/11 18:48
Top


Re: 【佛法新文分享】
#60
版主
版主


【177】掌中葉:四聖諦(6)
6〈欲望、有、生與苦〉
欲望也就是想要。一旦看到了[身心是苦]的實相之後:想要身體快樂,想讓身心離苦,就再也不可能生起。一旦沒有欲望、沒有想要,心的掙扎就不會生起。心的掙扎,佛教裡面稱之為「有」,就是十二緣起裡的「有」。這個有,就是心在掙扎。心的掙扎,稱之為十二緣起裡的「有」,這源之於欲望。有了欲望,心就掙扎,一旦心掙扎,我們就會去抓取覺知所緣的工具。比如滿意於色,就會掙扎著抓取眼睛去看色,比如想聽聲音,就會去抓取耳朵,同理,抓取鼻子、舌頭、身體,要覺知心[意]的所緣,就會去把心[意]抓取起來,因此心去抓取眼、耳、鼻、舌、身、心[意],得到眼、耳、鼻、舌、身、心[意]。這在十二緣起有個專業術語稱之為「生」,大家曾經聽過這個生嗎?我們以為是一個人的這一生、那一生,但是佛教裡真正的「生」,是指得到了眼、耳、鼻、舌、身、心[意]。這是因為心跑去抓取了,心在品嚐所緣的時候就要去抓取。當抓取眼、耳、鼻、舌、身、心[意]的那一剎那,苦就會馬上生起,因為眼、耳、鼻、舌、身、心[意],事實上就是名法和色法而已。什麼時候心去抓取名法和色法,心就會苦,因為名法和色法本身就是苦。這就是修行的整體概貌圖。我們看到實相:這個身體本身是純粹的苦、這個心本身是純粹的苦,我們要看到這個,這個就是四聖諦裡的苦諦。
我們要細看,之所以有苦是因為心跑去抓取,是因為有了欲望,這就是苦因,心有了想要,有了抓取,就有了苦生起。之所以有想要,之所以有執取,有苦生起,是因為無明,是因為不知道實相是:身心本身是純粹的苦。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我們一直累積著煩惱。我們怎樣才可以知道?我們要去修習八聖道,去累積戒、定、慧。
佛陀開示的所有的法,全都集中在苦、苦的原因、苦的徹底止息以及修習徹底離苦的方法,僅僅只是這些。如果離開這些範圍,那就不是佛陀教導的核心內容,那是跟其他的學說融合的產品。真正的教導只有這些,這個稱之為「掌中葉」。如果誰問我們:「佛陀開示的掌中葉有幾片?」可以聲音大一點地回答:「四片!」也就是四聖諦,那不是大的葉子而是小的葉子,這個掌中葉僅僅只有四片。
現在去吃飯吧。(完)

Posted on: 2021/4/3 13:20
Top



TopTop
« 1 2 (3) 4 5 6 ...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