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RESP)




[代貼] 因明辯經心得分享之二
版主
版主


因明辯經研習營記實
呂麗華

2006年1月20日至24日,來自臺灣各縣、市僧俗二眾學員,約二十名相齊於大溪內觀教育禪林,成為華語辯經研習營第一期學員。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中心,據說是由一群熱心的義工、學員與林崇安教授等人蓽路藍縷一起搭建起來的。曾有一位泰國佛學教授來訪,稱此地的景觀與泰國南傳佛教禪修中心相似,保留了原始佛教道場的風貌。簡單的建物,筆直的松樹以及規劃就序的經行小徑……在在純樸得可愛。

一夥人陸續報到完畢,並各自安好單,在金蓮學長親切的招呼下,大家享用完豐盛午齋,即開始此次研習課程。

此次研習課程內容是依據不同的五階段進行:(A)因明論式與三段論法。(B)因明論式小前提的成立。(C)因明論式大前提的成立。(D)大前題與衍生命題的成立。(E)因明立式二輪推論法的實習。老師每講解完一個階段,會要求學員背熟理論內容與論式規則,接著分組演練,體驗一下攻防中的緊張趣趣。這對記憶力與思辯力是一項挑戰。喜歡自我挑戰的人,不妨報名參加四月份的課程。

挑戰自己的智慧是最上乘的競賽!筆者就是在這種模式下,體驗出智慧是可以靠因明辯經提昇的。林老師所編的《因明立式辯經教材》目標,是「以科學推演的有效方式,透過數天的密集訓練,達成能夠直接以中文初步辯經。」許多同學在參與初階課程後,皆興致高昂的希望能有進階的課程。

課程之間安排休息時段,大夥兒小憩談心,不論是進德或是修業皆兩相無礙!在這白鶴、鷺鷥群飛,松林疊翠,綠野苔蹤的美麗湖光山色中,參加有如渡假式的因明辯經研習營,不僅增益智慧,內心亦是既充實又溫暖。行筆於此,真心盼望諸有情皆得享此人間盛會!

(靈山現代佛教雜誌,293期,2006)

Posted on: 2006/4/10 10:57
Top


Re: 台灣的正信密教道場
版主
版主


林 教授答:
◆ 學佛過程與一般求學有相同之處:

1 選課與老師──每人感覺不同,如果 老師言行正直,何妨先親近。接著:

2讀書上課──依據所教,用心學習,如果自己內容吸收得快,即是投緣。接著:

3考試檢驗──此點最重要,自己每月要檢驗自己所吸收的,是否正走向滅苦的目標,是否自己的言行正 走向減少執著?

就如 上數學課後,越來越能解題 ,有無進步,自己應自知。

◆ 一般求學是增進世間法。至於學佛 ,如果只增進一些世間法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學佛,如果檢驗出自己內心的能力 (亦即戒定慧)沒有往上提升,或更具體的檢查出自己內心的貪愛瞋恨無明沒有減少 ,就要用智慧找出問題所在(是自己不對?是方法不對?等等),此時要改正方向。

Posted on: 2006/3/24 18:18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9月07日 01:14:34
Top


內觀禪林地圖指引
版主
版主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頭寮福安里十鄰12之3
電話: 0937-126-660;(03)388-2428; 0918-717-928
傳真:(03)425–8073

內觀禪林指引地圖

搭公車: 桃園客運大溪站公車(美華、三層=竹篙厝)

發車時刻表
06:20大溪開(假日停駛)
07:00 / 08:30 / 10:10 / 11:10 / 12:45 /16:20  

發車時刻表(回程)
06:40竹篙厝(假日停駛)
07:20 / 08:50 / 10:30 / 11:30 / 13:05 / 16:40

公車票價:21元

搭計程車:約150到200元之間

Posted on: 2006/3/6 12:48

Edited by RESP on 2006年03月11日 21:08:20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5月27日 16:06:13
Top


Re: 若尚未離淫欲貪著者,則可「以毒攻毒,以貪治貪」?
版主
版主


◆釋尊入滅後 ,所有佛法都要以釋尊入滅當年所說的 『四大教法』或『四黑白法』作判斷, 釋尊告訴阿難說:

(1)如是應知,教有真偽,始從今日,當依經教,不依於人,云何依教不依於人?

(2a)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從如來,親聞是語,聞已憶持,說斯經典,說此律教,真是佛語。

(2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

(2c)若彼所說與經律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非是佛語,是汝惡取,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3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於某住處見有大眾,多是耆宿,善明律藏,我於彼處親聞是語,聞已憶持,皆依經律,真是佛語。

(3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不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

(3c)若彼所說與經律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非是佛語,是汝惡取,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4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於某住處,見有眾多苾芻,皆持經、持律、持母經,我於彼處親聞是語,聞已憶持,皆依經律,真是佛語。

(4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不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

(4c)若彼所說與經律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非是佛語,是汝惡取,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5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於某住處,見一苾芻,是尊宿智者,我於彼處親聞是語,聞已憶持,皆依經律,真是佛語。

(5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不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若彼所說與經律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非是佛說,是汝惡取,不依經律,當須棄捨!

(6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從如來親聞是語,聞已憶持,說斯經典,說此律教。

(6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

(6c)若彼所說與經律不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真是佛語,是汝善取,依經律教,當可受持。

(7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於某住處,見有大眾,多是耆宿,善明律藏,我於彼處親聞是語,聞已憶持,皆依經律,真是佛語。

(7b)時,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

(7c)若彼所說與經律不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真是佛語,是汝善取,依經律教,當可受持。

(8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於某住處,見有眾多苾芻,皆持經律、持母經,我於彼處親聞是語,聞已憶持,皆依經律,真是佛語。

(8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檢閱經文及以律教。

(8c)若彼所說與經律不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真是佛語,是汝善取,依經律教,當可受持。

(9a)復次,阿難陀!若苾芻來作如是語:具壽!我於某住處見一苾芻,是尊宿智者,我於彼處親聞是語,聞已憶持,皆依經律,是真佛語。

(9b)此苾芻聞彼說時,不應勸讚亦勿毀訾,應聽其語,善持文句,當歸住處,撿閱經文及以律教。

(9c)若彼所說,與經律不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真是佛語,是汝善取,依經律教,當可受持。

(10a)復次,阿難陀!初之四種名大黑說,汝等苾芻!應可善思,至極觀察,深知是惡,此非是經,此非是律,非是佛教,當須捨棄。

(10b)後之四種名大白說,汝等苾芻!應可善思,至極觀察,深知是善,此實是經,此實是律,真是佛教,當善受持。

(11)阿難陀!是謂苾芻依於經教,不依於人,如是應學,若異此者非我所說。

◆此處釋尊指示要以阿含經律來檢驗佛法 。若覺合理可接受之,不合理則捨之。以上引文可見本網站佛法教材系列S1《釋迦牟尼佛傳原典選集》 。

Posted on: 2006/2/28 16:32
Top


Re: 觀心
版主
版主


◆所有佛法的 觀心法門都應回歸釋尊的教導,釋尊在念住經中說: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心貪時,了知:『心貪。』心離貪時,了知:『心離貪。』

心瞋時,了知:『心瞋。』心離瞋時,了知:『心離瞋。』

心癡時,了知:『心癡。』心離癡時,了知:『心離癡。』

心集中時,了知:『心集中。』心散亂時,了知:『心散亂。』

心廣大時,了知:『心廣大。』心狹小時,了知:『心狹小。』

心有上時,了知:『心有上。』心無上時,了知:『心無上。』

心有定時,了知:『心有定。』心無定時,了知:『心無定。』

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心未解脫時,了知:『心未解脫。』

如是,或於內心,觀心而住;於外心,觀心而住;又於內外心,觀心而住。

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於心,觀滅法而住;又於心,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心」,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彼無所依而住,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以上引文可見本網站佛法與內觀系列書籍第一冊: 1 ‧基本佛經選集一。

◆釋尊的教導一般是循序前進,先把身念住修好,而後觀受、觀心、觀法,如果日常身體動作都不清楚,如何能觀心 ?

Posted on: 2006/2/28 16:30
Top


[代貼] 因明辯經心得分享
版主
版主


因明辯經心得分享
釋常宏

在一次偶然的上網搜尋資料,無意之中看到林崇安教授要開講因明辯經課程,尤其,是要以中文辯經。對於因明辯經,我本來就很有興趣,但是礙於藏文文獻及藏語,一直都是處於只見樓梯響的階段。因此,當看到這個研習活動時,讓我非常嚮往。特別是林教授佛學淵博,是位解行並重的學者與修行者,對於藏系的論著也相當有研究,所以,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報名參加。

二期的研習課程,經由林教授的講解,讓末學有茅塞盾開、法喜充滿之感受。末學曾粗略閱讀過英文、藏文、漢譯辯經文獻,也曾聽過對於這些文獻的講解,但是仍是無法去真正掌握與理解到守攻原則與變化。大部分的人大多以「只有用藏文辯經,才能了解這一切的來攏去脈。」來回答我的困擾。不過,這二期的因明研習的講解與教材,卻是解開了我大部分的疑惑。第一期階以「證明題」為主。第二期以進階的「測驗題」為主讓學習者很容易了解辯經的原則與變化,對於往後,繼續學習辯經,奠定紮實的基礎,能夠在閱讀佛教文獻中的評破,更易掌握其中的意涵。當然,對於日常生活、學習佛法,以及修行上,也都有非常大的助益。有關後面的三點,末學再作一簡略的說明如下:

首先,對於日常生活的助益,如林教授曾說到:「某一工程有三方案,何者為佳?工程師們須各別對三方案的優缺點立出理由。此即宗與因。同樣,各宗有其根本立場,以因明作工具,在遵循辯論法則的規範下,就能評估出何者為佳,或釐清何者為是、何者為不是或者都不是。」透過因明的思維,可以正確且快速解決我們日常所面臨到的抉擇問題。

其次,對於學習佛法的助益,也可以運用因明,來檢驗所建立的知見是否正確或加深與增廣學習知見。譬如以「百法」而論,如果給出論式:
瞋心應是心所,因為有為法故。
檢驗(a) 宗:「瞋心是心所」雖是正確,但如何證明呢﹖所以要再往下檢查:
(b) 小前提:「瞋心是有為法」是正確。
(c) 大前提:「凡是有為法都是心所」是不遍,因為還有瓶子等是有為法,而不是心所。
所以,此例子的宗雖是正確,但不能說服別人。別人只要說:「不遍」,就找出錯處了。由此例子可以看出:因明論式,可以檢驗學習者對於瞋心所屬範圍及有為法與心所之間的涵蓋關係是否清楚,並且也要正確說出不對的理由(因不成或不遍)。光是百法的名相及配合其每一法的定義,所建立出的因明論式就可以有數千個論題。所以,末學認為透過因明的這種方式,比起平面的紙張的作答,除加強的記憶,堅定所學的正確外,因為宗與因可以隨時而變,可以隨時連貫所有學。就世俗上而言,是非常富有挑戰性,刺激學習與思維,堅固所學與隨時充實學習。就勝義上而言,是可以增長聞所成慧與思所成慧。

最後,對於修行的助益,佛教之諸法都可以提綱契領收入於四法印中──有為法無常、有漏皆苦、一切法空無我、以及涅槃寂靜,因此,了解四法印,就能夠了解諸法的扼要。而無常、無我以及空是正量的所量,如果能夠了解正量的話,對於無常、無我以及空也能正確地通達。想要獲得解脫及一切智果位的方法,要靠正量。自己能夠解脫及一切智的因或方法,就是正量。所以,要證得解脫及一切智的果位,就必須要了解正量。修行上,可以透過宗與因(前陳+後陳,因)來加以檢驗自己的所見所聞。同樣地,也可以透過宗與因(前陳+後陳,因)來為別人解說。透過因明的方式,自己不但可以判斷出自己的說的主張或對方的主張是否正確,也可以正確指出自己或對方的錯誤所在。因此,因明的方式,不但是可以達到自利而且利他,亦是能開啟智慧與增長智慧之門。

以上是我二次研習的簡略心得報告,與諸位大德分享我的喜悅。此外,末學非常感恩與感謝林教授的慈悲教導,讓我可以在短短的幾天內,學習到教授多年辛苦讚研的精華。最後,竭誠歡迎對於因明辯經有興趣者,報名參加,這真的是非常難得與殊勝的因緣。願林教授與十方一切眾生,福慧增長,修行無障礙,早日成就佛道!
               

Posted on: 2006/2/28 9:28
Top


問:「正知」在禪修中站何地位?與內觀有何關係?有何重要?
版主
版主


問:「正知」在禪修中站何地位?與內觀有何關係?有何重要?

答:

一、依據佛陀的經文

禪修要先由「念身」或「觀身如身」下手,在行、住、坐、臥中訓練出「正知」,這是體證真理(知如真,有明有達)的要件。以下引用二經文為證。

《中阿含經(八一)念身經》:

佛言:云何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中阿含經(九八)念處經》:

佛言: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二、舍利弗的解說

舍利弗下傳的《集異門足論》說:

正知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之〕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正知。
毘缽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毘缽舍那。

可以明顯看出,正知是毘缽舍那〔內觀〕的要素,內觀是在奢摩他〔寂止〕相應下,將正知提昇成真正的智慧。所以正知的訓練是佛法禪修的一大核心,缺此不足以談證悟。

以上資料見本網站佛法教材M2《中阿含經˙中六品》,以及G3《集異門足論》。

Posted on: 2006/2/15 4:39
Top


Re: 關於書籍請購
版主
版主


轉答最新消息:《藏文文法教材》 2006/02已登於林崇安教授的個人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
請直接下載。 《瑜伽師地論》也可由此下載。

Posted on: 2006/2/11 7:40
Top


為何須要以因明來辯經呢?
版主
版主


問:為何須要以因明來辯經呢?

答:例如某一工程有三方案,何者為佳?工程師們須各別對三方案的優缺點立出理由。此即宗與因。同樣,各宗有其根本立場,以因明作工具,在遵循辯論法則的規範下,就能評估出何者為佳,或釐清何者為是、何者為不是或者都不是。佛法為了體證真理,必須先釐清真理是什麼,如果方向與目標都不清楚,如何能免於走入歧途呢?

Posted on: 2006/2/11 7:38
Top


關於《大乘百法明論》中「無為法」與「有為法」的問題
版主
版主


問:於《大乘百法明論》中,安立「無為法」為六種,此說吾人不禁會問:在「無為法」是「有為法」的平等實相之意義下,理應是一,何以在《百法明論》中有此安立呢?

答:例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一基本公理,是一無為法,而行星是有為法,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行星二者不能分割,但不是一。無為法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東西,《集論》舉出八種如下: (1)善法真如,(2)不善法真如,(3)無記法真如,(4)虛空,(5)非擇滅,(6)擇滅,(7)不動,(8)想受滅。無為法中的(1)善法真如、(2)不善法真如、(3)無記法真如,是有為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的平等實相。真如並非離開善法、不善法及無記法而獨存。善法、不善法及無記法也非離開真如而存在。換言之,瓶子的空性必須在瓶子找,而不是在柱子找。柱子的空性必須在柱子找,而不是在瓶子找。

Posted on: 2006/2/11 7:37
Top


關於玄奘大師「因明論式」的質疑
版主
版主


問:玄奘大師於那爛陀寺揭現其「因明論式」,當今學者曾提出質疑,謂玄奘「立宗」是有問題的,致使這辯證論式有所偏頗,不知如何看待?

答:內外道各派都可各自立出「宗」與「因」,各以為是。但要接受進一步的質詢,才能判定何者合理。如何進一步質詢?此即步入辯經,攻守雙方在規範中進行問答。所以,玄奘大師所立的「真唯識量」以及新羅曉法師所立的決定相違,有沒有問題,都必須進一步質詢,看對方如何來成立。《瑜伽論記》卷第十三說玄奘大師所立的「真唯識量是:

「真故極成色,不離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

今依辯經方式,玄奘與對方如下進行推演:
(1)玄奘:真故極成色,應不離於眼識,因為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若對方答:因不成。
玄奘:真故極成色,應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因為(-)故。
玄奘必須將(-)列出理由來成立其小前提。而後對方再答下去。……

或:

(2)玄奘:真故極成色,應不離於眼識,因為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若對方答:不遍!
玄奘:凡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都應不離於眼識,因為(--)故。
玄奘必須將(--)列出理由來成立其大前提。而後對方再答下去。……

以上對方有二種回答,如果玄奘都能一一給出理由,對方找不出毛病,那就成立了「真唯識量」。如果不能一一給出理由,那就算落敗了。所以,能力強者,可將(-)列出理由來。但能力弱者列不出理由,這時並不表示「真唯識量」就有問題。
同理,新羅曉法師決定相違云:

「真故極成色,定離於眼識,自許初三攝、眼識不攝故。猶如眼根。」

也要看他如何再立出理由來成立。

Posted on: 2006/2/11 7:35
Top


問:內 觀禪修與因明辯經有何關聯? 有無衝突?
版主
版主


問:內 觀禪修與因明辯經有何關聯? 有無衝突?

答:學佛要依次生起三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如果聞和思不正確,必然生不起修所成慧。生不起修所成慧,必然不能滅苦。 辯經的目的是在於訓練出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透過因明論式的運用,問答的雙方以理性的方式來推理,就像推導數學的證明題,最後雙方都能透過思維而獲得智慧的增長,得到正見。

辯經不是在爭輸贏,而是客觀的在探索真理,訓練出思所成慧後,結合內觀禪修 ,培養正念、正知與正定以生起「修所成慧」,才能現觀空性。所以內觀禪修與因明辯經, 不但沒有衝突而且是如虎添翼。

Posted on: 2006/1/13 7:51
Top


問:第七末那識與我見、我愛、我慢、無明
版主
版主


問:第七末那識與我見、我愛、我慢、無明四煩惱一直相應,在唯識諸論書中均說此識與第八阿賴耶識都非惡,而屬「無記」。當如何了解?

答:
(1)此問題要先釐清三界的一切煩惱是否都是不善,部派佛教有不同的看法。如,說一切有部認為:
A凡一切煩惱,不皆是不善,因為欲界身見、邊見及彼相應無明是煩惱而非不善故。
B欲界身見、邊見及彼相應無明,應是無記,因為自性非無慚無愧,不與無慚無愧相應,非無慚無愧等起、等流果故。

(2)第七識是有覆:與我見、我愛、我慢、無明四煩惱恆相應。
第七識是無記:此相應之四煩惱,不是惡,歸屬無記,近乎說一切有部的看法,因為此四煩惱的自性不是無慚無愧!
第八識無覆:不與任何煩惱相應,只與五遍行相應耳!
第八識無記:既然無任何煩惱與其相應,非善、非不善,所以歸屬無記。

Posted on: 2006/1/13 6:11
Top


Re: 台灣的正信密教道場
版主
版主


林 教授答:
1不用去暈頭轉向,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

2重要的是將力氣放在檢查自己:對佛陀的正法有沒有愈來愈理解,定力有沒有愈來愈提升(如,觀呼吸的時間能否愈來愈長而清楚),心胸有沒有愈來愈寬大而柔和.

3每人習性不同,各選菜餚,求能吃飽,但是要避開好吃而有害於健康的.
什麼是對自己最適當的菜餚 ?
就是能使自己對佛法愈來愈理解,定力愈來愈提升,心胸愈來愈寬大而柔和的就是.

4不妨多多參看當年佛陀的弟子們的具體生活與修行.

Posted on: 2006/1/12 9:33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1日 16:37:08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9月07日 01:14:07
Top


問:佛陀在何處說到要活在當下 ?如何才算活在當下?
版主
版主


最有名的是佛陀所說的 《一夜賢善頌》:

於過去無戀,不悕求未來,現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

在南傳《中部》第131經中, 佛陀的解說如下:

(1a)然諸比丘!云何於過去有戀耶?
「於過去時有如是色。」於此隨起喜悅。
「於過去時有如是受。」於此隨起喜悅。
「於過去時有如是想。」於此隨起喜悅。
「於過去時有如是行。」於此隨起喜悅。
「於過去時有如是識。」於此隨起喜悅。
諸比丘!如是為於過去有戀也。

(1b)然諸比丘!云何於過去無戀耶?
「於過去時有如是色。」於此不起喜悅。
「於過去時有如是受。」於此不起喜悅。
「於過去時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於此不起喜悅。
諸比丘!如是為於過去無戀也。

(2a)然諸比丘!云何希求未來耶?」
「於未來時有如是色。」於此隨起喜悅。
「於未來時有如是受。」於此隨起喜悅。
「於未來時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於此隨起喜悅。
諸比丘!如是為希求未來也。

(2b)然諸比丘!云何不希求未來耶?」
「於未來時有如是色。」於此不起喜悅。
「於未來時有如是受。」於此不起喜悅。
「於未來時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於此不起喜悅。
諸比丘!如是為不希求未來也。

(3a)然諸比丘!云何現在諸法中有奪耶?」
諸比丘!無聞凡夫不敬聖者,不熟達其法;不敬賢人,不熟達其法。
見色是我、或我有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
見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
見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找。
見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
見識是我、或我有識、或我中有識、或識中有我。
諸比丘!如是為現在諸法中有奪也。

(3b)然諸比丘!云何現在諸法中無奪耶?
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敬信聖者,熟達其法;敬信賢人,熟達其法。
不見色是我、或我有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
不見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
不見想是我……如是行……
不見識是我、或我有識、或我中有識、或識中有我。
諸比丘!如是為現在諸法中無奪也。

◆由以上可以看出,必須時時觀察自己 當下的身心現象或五蘊, 看清其無常、 無我而不起貪瞋, 才算是活在當下。

對於此頌 的進一步解說,請看本網站佛法教材 C4《聞所成地》的要解(《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譯)。

Posted on: 2006/1/7 1:01
Top


問:在修習內觀禪修或四念住時 ,觀內、觀外、觀內外 的 對象有何不同?
版主
版主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中, 提出六種觀內、觀外、觀內外的方式 ,今舉出第一種 如下:

觀內 身 : 緣「內自有情的身色」為對象 。
觀 外 身: 緣「外非有情的色」為對象。
觀 內外 身: 緣「外他有情的身色」為對象 。

觀內 受 : 緣「內自有情的身色所生受」為對象 。
觀 外 受: 緣「外非有情的色所生受」為對象。
觀 內外 受: 緣「外他有情的身色所生受」為對象。

觀內 心 : 緣「內自有情的身色所生心」為對象 。
觀 外 心: 緣「外非有情的色所生心」為對象。
觀 內外 心: 緣「外他有情的身色所生心」為對象。

觀內 法 : 緣「內自有情的身色所生法」為對象 。
觀 外 法: 緣「外非有情的色所生法」為對象。
觀 內外 法: 緣「外他有情的身色所生法」為對象。

其他五種 觀內、觀外、觀內外的方式, 詳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聲聞地 》。

Posted on: 2006/1/2 6:14
Top


Re: 請問有關圓光佛學研究所
版主
版主


由網站搜尋圓光佛學教育簡介,即可知圓光佛學研究所是七十八年於教育部高教司立案,但尚不屬一般大專院校也。

Posted on: 2005/12/30 2:00
Top


Re: 先修習念佛法門
版主
版主


參考本網站「佛法與內觀系列」 9 《正確的修行》中所附《內在品質的生活》摘要,此處有摩訶布瓦的禪修心得,指出如何由念佛法門更上一層樓,由止入觀,生起智慧,內容如下:
8. 事實上,你禪修時,你所要做的事並不多。只要在內心簡單地專心覆誦「佛陀」「佛陀」「佛陀」。你不要在內心的想像中畫圖:天堂像這樣子,涅槃像那樣子,天神像這像那,像你從書上所學來的一樣。
9. 因此,你不要猜測成果。只要簡單地覆誦禪修主題的名號。這樣連續用功,將逐漸一步步得到成果。
10. 如果你的心與禪修的名號一直保持與呼吸接觸,保證就不會有可怖的或令人喪膽的事發生。
11. 當禪修時呼吸消失了,你要告訴你自己:「即使呼吸消失了,我的心仍在這兒與身體在一起,因此我不會死去。」這點就足以使你免於害怕死去的恐懼。
12. 這就足以使心深入更細的層面,身體與呼吸一起消失。煩惱一點也不能侵犯你的覺性。這就稱作:在入出息念中到達微細之點。有的人可以在這層面停留上數小時,有的人就不很久。這完全決定於禪修者的定力。
13. 此刻你所獲得的成果是微細的心,此心只是簡單的覺知,一切只有自身,當下簡單地覺知自己,而不涉入其他任何習氣。這就稱作「心一境性」。
14 .一旦心不捲入其他任何對象,只有覺知保留,這就是「一境」,它只與覺知合一,而不與任何對象或名號成雙成對,因為在此時已完全放下名號。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兒的覺知本身。這就稱作「心一境性」。
15. 如果你真正遵循佛法的原則,你不會走到其他地方,你一定走到真理。換言之,你所得的「果」,將順著你正確修行的「因」。當心安頓下來,你所得到的喜悅,立刻衝擊著你:「這就是所謂的喜悅!」因為這一刻你內心感到的喜悅不同於任何你曾體驗過的喜悅。它是一種比世上的喜悅更為奇異、更令人驚奇的喜悅。
16. 這就是為什麼宗教會一直留存到今日。如果不這樣,它早就消失了,因為它的滋味,用世間的滋味不能比。
17. 接下來是智慧的層面。它是真正的「內觀禪修」。對練習內觀或毗婆奢那的人它是一個普通術語。事實上,「毗婆奢那」是指以智慧檢驗而得到的清晰內觀。「禪修」這字包含寂止與內觀。
18. 真正的內觀禪修是指審察與檢驗。一旦內心變得寧靜而安詳,我們用它來檢驗、分析身體的性質以及五蘊,或無常、苦、無我的主題。
19. 當我們用這方式以智慧檢驗、區分性質以及五蘊,我們將看到我們的智慧所培養出的方法,可以一步步切除煩惱,一直到切除所有與五蘊相關的煩惱。

所以, 念佛法門的核心意義:
念佛―― 念念覺醒的心。
成片――正 念相續 ,心一境性。
由止入觀――觀察五 蘊,生起智慧 。
得果――滅 除煩惱。

Posted on: 2005/12/12 17:55
Top


Re: 業的止息
版主
版主


本網站佛法教材 G3《集異門足論》卷第八指出,北傳的佛法將業分為四種:「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第四種是修行所特有的業,《 集異門足論》特別解釋如下:

●云何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若能盡黑黑異熟業思、若能盡白白異熟業思、若能盡黑白黑白異熟業思,是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此中不黑者,謂此業,非如不善業由不可意黑說名為黑,故名不黑。

◎不白者,謂此業,非如有漏善業由可意白說名為白,故名不白。

◎無異熟者,謂此業,非如前三業能感異熟,故名無異熟。

◎業能盡諸業者,謂此業,是學思能趣損減,所以者何?謂若學思能趣損減,於前三業能盡、遍盡、隨得永盡,於此義中意說名業能盡諸業。

○由此故說: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可知此第四業不會感得輪迴的果報,且能將前三業完全滅盡!

Posted on: 2005/12/9 3:29
Top


Re: 蘊界入的異同
版主
版主


(1)由佛經資料來比較:本網站之《雜阿含經˙蘊品》共有110經 。《雜阿含經˙處品》共有131經。《雜阿含經˙緣品》中的〈界相應〉只有22經。可知佛陀喜歡以五蘊(五陰)和內外六處(六入)來開示佛法。

(2) 五蘊法門以觀察自己當下的身心為主。

(3) 內外六處(六入)法門 以觀察自己內六處與外六處的內外作用為主, 也就是注意根、塵的接觸。

(4) 十八界法門是後期論典才有較多的描述。

(5) 深入蘊界入的任一法門都可以達到滅苦的目標。

Posted on: 2005/12/8 15:32
Top



TopTop
« 1 ...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