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林崇安佛學及禪修論文集 全螢幕[PDF]
5-1 初善、中善與後善 5-2 內觀的法流 5-3 培養內觀的能力

內觀的法流

5-2 內觀的法流

內觀的法流

林崇安(2003,6)
  
約在西元前五三一年的一天清晨,悉達多太子在印度的菩提樹下,看清了自己身心的實相,滅除無明而成佛了。從此,釋迦牟尼佛便在印度開始教導內觀的法門──往內觀察自己當下的身心實相,看清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空、無我,不再執著身心為「我」而滅除煩惱和痛苦。在釋迦牟尼佛的指導下,成千上萬的弟子們依此內觀法門得道證果,滅除了煩惱,過著安詳自在的生活。

【南傳佛教】
佛陀入滅以後,到了西元前二五四年左右,阿育王派遣弘法者往印度四周的國家弘揚佛法,因而內觀法門也傳到了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迦濕彌羅(今喀什米爾)等地區,也利益了當地的群眾。此中,傳往錫蘭、緬甸以及寮國、泰國等地區的佛法,形成今日的「南傳佛教」。
  至於印度本土,經過長期的變動,佛教內部也形成許多不同的部派,到了西元三五○年左右,無著菩薩編集《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此中保留了內觀法門的許多重要資料。從這一時期開始,唯識宗的觀修法門也開始興起,到了西元六○○年又有密宗的修行法門在印度傳播開來,相形之下,能指導原始的內觀法門的人就愈來愈少了。到了西元一二○○年,受到回教軍隊的侵入,整個印度佛教全面式微了。

【北傳佛教】
  約西元一五○年起,佛教開始傳到中國,初期的譯師們也將內觀法門傳了進來,所修的以「觀呼吸」為主要的入門方便,由於被誤解為是「小乘」,因而在漢地難以盛行。到了西元六四八年,玄奘法師將《瑜伽師地論》從梵文翻譯成漢文,此中的〈聲聞地〉詳細敘述禪修者(瑜伽師)如何準備修行的資糧、如何安住所緣、如何達到心一境性、如何以六事(義、事、相、品、時、理)來修內觀(毗婆舍那)、如何去除禪修的障礙(五蓋等),這些都有完整而詳細的解說,但是能依照所述的內觀法門來指導的禪師畢竟不可得。因此,雖有很好的教材,但是長久以來都被束之高閣,到了民國初年,此論又被重視,但也只限於學術上的義理探討而已。

【內觀在台灣】
  另一方面,南傳到泰國、緬甸、錫蘭的內觀法門,在西元一九八九年起,透過翻譯和出版,在台灣開始受到注意。最初出版的是南傳大師的法語和傳記,例如,阿姜查的《我們真正的歸宿》、《以法為贈禮》、《森林裡的一棵樹》、《靜止的流水》,佛使比丘的《菩提樹的心木》、《人類手冊》,以及摩訶布瓦的《尊者阿迦曼傳》等等。這些譯著的通行,使國內學佛者發現竟有一種「新」而實用的禪修方法,可以使佛法與生活結合起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自己當下的身心,在行住坐臥中時時保持正念正知,便可以過得安詳自在,而非採用一般習見的消災、拜懺、加持、求神保佑的方式。這些譯著促使不同背景的學佛者往泰國、緬甸等地區去參加內觀禪修營,並學習不同傳承下的內觀法門。
  就我而言,我是看到葛印卡老師的英文內觀資料後,在一九九五年二月去尼泊爾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營:禪修時,閉起眼睛,全神貫注於「觀察呼吸」而後「觀察感受」,十日下來,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靜態內觀法門,所以,當年八月便邀請老師,借用中壢圓光佛學院校本部舉辦了台灣第一期的十日內觀課程,共有二二○位學員參加,此後一期接著一期,連續三年借用不同的寺院舉辦了五十多期的內觀課程,一直到在台中縣新社鄉有了穩定的場所,其後由其他熱心的學員接辦下去。
我個人則一方面回到阿含義理與各家內觀法門的研究,以釐清內觀的原始面貌,一方面學習動態的內觀法門(正念動中禪),期使視野廣些。此時,南傳大師們的法語、開示譯本更多了;不同傳承系統下的南傳內觀老師,例如帕奧禪師(1998)、戒諦臘禪師(2002)等也陸續接受不同單位的邀請來台親自指導,參加的學員也非常踴躍。禪師們所指導的內容也呈現出靜態和動態內觀的多種方法,各有其特色,可以讓禪修的學員們在修行中看清自己的盲點並得到提昇。

【靜態和動態的內觀】
什麼是靜態和動態的內觀呢?此處所說的靜態內觀,是指禪修時保持肢體不動,閉起眼睛,全神貫注於身上一點,進而觀察感受與心念。動態的內觀,則是眼耳自然地開放,內心輕鬆地一直覺知自己當下的肢體動作:以經行(或稱行禪)為例,經行時輕鬆地來回行走,一直覺知自己當下腳的移動;以觀察呼吸為例,則是輕鬆地一直覺知當下自己呼吸的進出而不專注於一點。如此訓練久了,在行住坐臥中,可以培養出持續不斷的正念,進而看清感受和念頭,不再捲入煩惱中。

【禪修的核心】
如果回到釋迦牟尼佛在《阿含經》中的教導,可以看出佛弟子們從早到晚都是以經行和晏坐來淨化內心,而整個禪修的核心基礎(資糧)是「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這種核心的訓練便是使佛弟子們在動靜中,時時內觀,時時活在當下,使生活和禪修融合為一。
今日所有內觀的法門,開始所用的技巧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後面的階段必然是在行住坐臥中,內心輕鬆而開敞,保持正念正知,時時往內觀照,看清當下的自己,不再執著身心為「我」,以覺醒而智慧的心去面對起伏的人生。能夠這樣,就和當年的佛弟子們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也唯有這樣才能抵達相同的涅槃城──進入苦的完全止息。

【德寶禪師的禪修法】
許多肺腑之言,可以從德寶禪師的《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察呼吸》這本經驗之作中得到。德寶禪師的禪修法門,是從靜態內觀走向動態內觀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他提醒學員們:

禪修中最重要的時刻是你離開坐墊的那一瞬間。
禪修是正念的開發,以及對於所開發出來正念的運用。你不一定要坐著修禪,你可以在洗盤子的時候修禪,也可以在洗澡、溜冰或寫信時修禪。

願所有的人都能有內觀禪修的體驗,並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培養內觀的能力

林崇安(2004,9)

一般的人都生活在「外觀」的世界中,眼光只看著別人,別人滿我的意,就高興;不順我的意,就生氣。結果,自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外境的奴隸都不知道,因為自己已經「心隨境轉」,不斷生起貪愛和嗔恨,內心不再平靜了。如果一直這樣生活下去,生命有何光彩和意義呢?
為了使生活有意義,就要走回頭路:開始培養「內觀」的能力。什麼是內觀呢?內觀就是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使自己跟外界互動的當下,清楚而不起晃動。但是如何才能清楚而不晃動呢?這就有待內觀禪修的訓練。
內觀禪修是怎麼一回事呢?目標是什麼呢?內觀禪修就是使禪修者經由一段時間的訓練,培養出一種開放而穩定的往內觀察的能力,使自己真正的活在當下,時時照顧好自己這一顆心。這能力人人都可培養出來,但要經過一番的訓練。譬如籃球國手,就有很強的打籃球的能力。沒有打過的人,就沒有這種能力。同樣的,人人可以被訓練到會開車,而擁有開車的能力,但如果沒有實際的訓練,即使懂得車子的原理,仍然不會開車。內觀禪修就是要培養出一種往內觀察的穩定能力。這種能力使自己的內心輕鬆而明白,以這種清醒而穩定的心,就可以面對人生的起伏,這便是內觀禪修的目標。內觀能力經過訓練培養起來以後,就伴隨著你,所以,可以說內觀的能力就是你最可依賴的朋友。
內觀禪修如何訓練這一顆心,使之清楚而不起晃動呢?以下就介紹兩種佛陀所傳,簡單而有效的淨化心靈的方法,第一種是將心擺在身體的呼吸上;第二種是將心擺在身體的動作上。

(一)如何將心擺在呼吸上呢?

一個重要基本原則是:要輕鬆!要很輕鬆地覺知自己面前呼吸的進出。眼睛自然地張開,不用閉眼睛。全身放鬆,背要直,肩膀要鬆。呼吸進來時,知道進來了;呼吸出去時,知道出去了。如此,一直將心擺在覺知呼吸上,不用專注在鼻端的一點。因為專在一點,不知不覺就會使心緊起來,而不再處於輕鬆的狀態。坐久了,脚痛怎麼辦?此時可以換脚,但要覺知整個換脚的過程,而後再回到覺知呼吸的進出。這種觀察呼吸的方式,便是佛陀所教導的「安那般那念」,也就是「入出息念」,一般簡稱為「觀呼吸」,論典上尊之為「甘露法門」,可知其重要地位。「入出息念」其實很簡單,佛陀說:

盤腿而坐,端正身體,繫念在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彼長入息,了知我長入息。彼長出息,了知我長出息。
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

(1)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禪修的人坐好身體後,就將注意力擺在面前附近,很清楚地覺知氣息的進入和氣息的出去。
(2)在禪修的過程中,首先覺知到長的入息和長的出息,覺知久了以後,也可以覺察到呼吸入出的交換時的情況。這個交換的階段,稱做「短」的入息出息。此時因為內觀能力已不斷提昇,因而可覺察到呼吸在進出之間的那一小小段落的情況。
(3)觀察呼吸時,一方面身心要放輕鬆,一方面內心的覺知不要離開所觀察的呼吸,也就是說,你的心不要跑到其他的地方去,那麼,你就開始「活在當下」了,並且開始擁有一種往內觀察的能力了。
(4)平時每次至少連續觀察呼吸三十分鐘,一天多次,只要持之以恆,一個月後就可自知自己內心的穩定力提升了。
(5)如何檢定自己內心的穩定能力?持續觀察呼吸三十分鐘後,就可以來檢定:在這段時間內,如果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心從對象(今為呼吸)跑開,那就表示內心的穩定能力很低;如果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心都安住在對象上,那就表示內心的穩定能力高,這一時段有好的內觀能力。
(6)內觀禪修訓練的第一階段,就是使內心的穩定度,從能力低提升到能力高。譬如投籃球,開始學習時,十個投近一二個,經過不斷的訓練就能投近八九個,這種能力培養出來後,就是這個人所擁有,別人搶也搶不走。沒有訓練過的人,就沒有這種能力,這能力不是由祈求、加持而得來的。
(7)內心培養出高的內觀能力後,就會發現到自己的情緒變得很穩定,處事變得得心應手,不再徘徊在人生的瓶頸內,生活覺得有趣了。

(二)如何將心擺在身體的動作上呢?

依據同樣的原則,要輕鬆地將心擺在覺知自己當下的肢體動作上。佛陀所教導的一個重要禪修方法就是「經行」。經行是在一段適當的距離內(約十幾步)來回行走。行走時,全身放鬆,雙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後,以自然而舒適的步伐行走,眼睛自然地張開,不要看太遠,也不要看太近,步伐速度要自然,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在經行時,一直覺知自己的腳步移動,同時以開放的心,不排斥各種內外的訊息,不為各種順逆的情境所動,內心保持穩定,不起貪瞋的心,一旦能夠長期保持這種穩定的狀態,內心即能感覺歡悅、輕安、無壓力,身體舒服,而得到「動中之定」,此即生活中的定,依靠這種穩定的心,便有智慧處理所碰到的問題,而不慌亂。此時對世間的事物能有距離地觀察,心不被黏住,不隨境轉。
在今日充滿緊張和壓力的生活中,經行便是一個方便而簡單的紓解壓力的方法。這種輕鬆而穩定的向內觀察自己肢體動作的禪修方法,便是佛陀所說的:

於行時,了知我在行。於住時,了知我在住。
於坐時,了知我在坐。於臥時,了知我在臥。
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

也就是說,禪修者在行、住、坐、臥的整個過程中。都要一直覺知自己當下肢體動作,如此,便能夠真正地活在當下,並且開始擁有一種往內觀察的穩定能力了。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兩種重要的禪修方法。方法有了,剩下的就是個人的努力。古時印度,有一隻大象,年輕時非常強壯,打起仗來,神勇無比,很受國王寵愛。但是歲月不饒人,年紀一大,卻是衰弱不堪。有一天,牠走到池塘邊喝水時,不幸陷在泥中,脫困不得。旁邊的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推不動,因為這隻大象實在太重了。國王知道後,就派一位馴象師去處理。這位馴象師到達大象陷身的地方,觀察了一下子,就叫人吹打戰鼓。大象一聽到隆隆的戰鼓聲時,彷彿又回到了當年的戰場,不由得精神大振,一鼓作氣,就脫離了困境,從泥淖中重獲自由。當年的佛陀以這隻大象的故事告訴弟子們:

你們要像這隻大象自行脫困一樣,要奮力的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所以想從內觀禪修獲得新生的人們,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培養出強而有力的內觀能力,將自己從生活的瓶頸中拔脫出來,不要只想依賴外力,要像大象一樣靠自己的力量掙脫出來。

結語

生活中必然會有問題的產生,所出現的問題常常是兩難的問題。重要的是培養出一顆穩定並有覺醒的心去處理這些問題而不是逃避它們。經由不斷的內觀練習,不但看清了「身的動」,也看清了這些問題的來源──「心的動」,也就是來自各種妄念、私心的生起。經由層層的深入,可以看到身心的無常、無我,就不會執著自己的色身,也不會固執自己的意見、想法,生起貪心、瞋恨等負面的心理,因而能夠心平氣和的處理好兩難的問題。生活中的內觀禪修很簡單,只是常為人所忽略。只要修行的方法對,即可漸漸培養出穩定的心。但必須留意的是,在禪修進行過程中,會呈現不同的身心反應,這是因人而異的,對這些現象都不要理它,要持續不斷地覺知自己當下的呼吸或身體的動作,如此智慧自然現前。唯一能使自己解脫痛苦者,只有自己的智慧現前。要想智慧現前,就要培養出強而穩定的內觀能力,如此才能從兩難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完全體悟生命的意義,並成為真正自在的人。






5-1 初善、中善與後善 5-2 內觀的法流 5-3 培養內觀的能力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