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林崇安佛學及禪修論文集 全螢幕[PDF]
5-3 培養內觀的能力 5-4 生活與禪修

生活與禪修

5-4 生活與禪修

生活與禪修

林崇安(講於行政院中諦禪學社,2001,8)

一、前言

禪修分為動態內觀及靜態內觀。所謂內觀,「內」為往內,「觀」為觀察自己。廣義而言,所有禪修均為內觀的修行功夫,差別僅在於方法不同而已。
禪修並非不著邊際的,它是非常具體的,而且可以應用於生活,並與生活密切結合。傳統所稱面壁六年、九年,以為禪修一定是靜態的,即所謂「靜中禪」,其實不然。如追溯至最初釋迦牟尼佛於《阿含經》中之開示,即教導禪修應與生活結合,只是後來因時代久遠,慢慢轉變其禪修方法,並逐漸與生活脫節,以致產生「小乘」。但觀諸釋迦牟尼佛當時之大弟子,例如舍利弗、目揵連等阿羅漢,他們的禪修均係與生活結合,與大眾在一起,幫助眾生解除痛苦。直至佛陀滅度五百年後禪修方法始逐漸產生變化,並發展與釋迦牟尼佛所教導者不一致。梵文「阿含」的涵義,係佛陀所說的話,世代相傳,流傳下來。在《阿含經》中之《念住經》,即有動態禪修(或稱動中禪)之依據,經上說:「於行住坐臥時,要能了知自己正在行、住、坐、臥。觀前顧後、屈身伸身時,都要正念正知。」這些經句指出禪修者要將禪修貫穿到日常的生活當中。
禪修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滅除心中的苦惱。生活中的苦惱,無論因任何事或與人相處所生之苦惱,細究苦惱之源頭,均可發現係來自於貪、瞋、癡。如夫妻因看法、觀念不同而吵架,這是來自瞋心;如逛街因一時喜歡而購物,事後發現並不需要,這是來自當時的貪心。由於人會受習性所左右,如沒有修行,常常會對人、事、物反應過快,以致於未看清事實真象,就生起貪、瞋、癡。當時所生起的貪欲、瞋恚與愚痴之念頭,就是造業的根源,也是在六道中受苦的根本原因。因為有了貪心、瞋心、痴心,當下就會做出許多不該做的事,即所謂造了惡業,種下了未來受苦的因,等因緣成熟即會有果報。任何生活中的苦惱,均其來有自。佛法雖然非常深奧,但其基本內容不外是要眾生知苦,而且知道如何離苦,進而造福他人,幫助別人解脫痛苦。
二、知苦與滅苦

生活中之苦係源自於事發當時所生之妄念,也就是:因喜歡而產生佔有之貪心;因不喜歡而產生排斥之瞋心;因没有智慧而做出錯誤判斷,即無知之癡心等,一切均無例外。我們受苦係因起心動念所生錯誤的念頭,妄念愈多者,受苦愈多;妄念較少,則受苦較少。故滅苦之道,首需了解者,即生活中之苦,都是因為有了妄念,也就是因為貪、瞋、癡而造身、口、意業所致。
了解苦的產生後,第二步要了解如何滅苦。滅苦須先學會看清念頭,在念頭正要升起或發生的剎那,即須看清;否則,妄念開始行動後,則已太慢。故要滅除妄念,須在妄念正要產生的當時,即有警覺並能看清它,才有機會拔除妄念,否則累積形成後再要處理,常已來不及。
但是如何看清念頭?念頭的產生常在數千萬分之一秒間,過程極為快速。未受訓練,根本看不清楚,因此,佛陀當時訓練弟子們在看清自己的念頭之前,先訓練到能夠時時覺知自己身體的每一動作,因「身動」這種粗的動作如果都無法看清,遑論能見到較微細的「心動」。佛陀當時要弟子們培養正念正知,即是先從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的動作中均能覺知開始。所謂活在當下,第一條件即對自己行、住、坐、臥及語默動靜時的身體動作均能清清楚楚。如此,將日常生活與禪修密切結合,持續不斷加以練習,而後就可以看清念頭,並放下妄念而開始走向滅苦之路。

三、如何在動中培育正念正知

日常生活中,去觀呼吸會因為太細微而不易做到,最好以觀走路的方式為之,此即「經行」的方法:將雙手固定在胸前或身後,自然地來回走十幾步或二十步,輕鬆地覺知腳步的動與停。當訓練至能一直覺知腳在動、停,而心不跑掉時,覺性就持續不斷,而有正念正知的呈現,並且能看清念頭,讓心念逐漸清淨。如對肢體的每一動作,能念念分明,正念正知即容易被培養出來,而後才能自然而輕鬆地覺知每一念頭。培養正念正知時,自己的心對每一肢體動作,均很輕鬆而清楚地知道,並非專注於一點;在經行時,一直覺知自己的腳步移動,同時以開放的心,不排斥各種內外的訊息,不為各種順逆的情境所動,內心保持穩定,不起貪瞋的心,一旦能夠長期保持這種穩定的心,便為「動中之定」。
正念正知即是每人自己的覺性。內心太鬆、太緊都不是正念正知。培養正念正知後,覺性綿延不斷,就能守護諸根,進而護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如果自己內心不產生貪、瞋、痴的妄念,自然不起攀緣,就不會犯戒,即達「心平何勞持戒」。當然基本條件仍在於培養出正念正知,始能成就。改變習性,也需從培養正念正知始。覺性愈高,妄念即漸消泯,內心即能感覺歡悅、輕安、無壓力,身體即生樂,而能得到動中之定,此即生活中的定,依靠這種穩定的心,便有智慧處理所遇見之問題,而不慌亂。也就是說,以正念正知為基礎,進而培養內心的定力,因緣條件具足時,即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
覺知如能持續如鏈,即能「見如實、知如真」,毌需借助外力即能悟到身心及外在現象的實相,不被假相所蒙蔽、所困擾。此時對世間之事物能有距離地觀察,心不會被黏住,即能達到無欲的境界。並能以強的覺性處理所遇到之事物,而心不隨境轉。
依世尊在經典中所開示,要培養正念正知,即從行、住、坐、臥的動作均能時時清楚明白開始,經由不斷地演練,即能輕鬆容易地將禪修運用並融入於生活中。禪修訓練之始即以開放的心胸來觀察自己的身體動作。而後對自己的每一念頭,都能清楚明白,不為外境所牽引。要達到此一目標,有一種很好的方式,即前面提到的「經行」,這是屬於一種動態內觀,即所謂的「動中禪」,係於在動中不斷鍛鍊定力。經行時的骨骼運動,也可減少骨骼疏鬆症之煩惱;飯後經行效果更好,能幫助消化及身體血液循環,亦可培養正念正知。世尊弟子中有名者,如阿難尊者及二十億耳尊者,即係以經行方式而速證阿羅漢果者。唯經行之修行方式,依世尊教示,步伐要自然,須不慌不忙、不鬆不緊,如琴絃太鬆太緊均不宜,須調整恰到好處,始能有成。

四、開悟的條件

「開悟」常是學佛者所追求的第一個重要目標,但要開悟首先方法要對,否則縱使如何努力亦徒勞無功。生活中的禪修,即先從每一個動作都能清楚明白開始,等覺性慢慢培養產生後,才能清楚看到自己身心之無常、無我。修行要有次第,培養出正念正知後,成果即依序開展。要以正念正知來貫穿所有的修行,此種方法係當時世尊即有所教示,但卻為人所忽略。一般修行時常強調定、慧,但定、慧從何而來?是否為真正的定?需知「定」要以正念作基礎;而智慧亦係透過正念培養而來,因此,真正的般若智慧來自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之培養,没有辦法速成,首先,要從清楚知道自己的動作開始,不要燥進,可先選擇某一部分之動作如手、腳,從單純覺知其動作開始。循序漸進,最後擴大至覺知全身每一動作,甚至於覺知到自己呼吸的進出,訓練到自己在任何行住坐臥,內心均能清楚明白,並能貫穿整日之每一動作,如此日夜正念相續,內心清楚明白,自然能開悟。開悟時,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當下看清自己身心現象的無常和無我,而不再執著身心為我。

五、結語

生活中的禪修很簡單,只是常為人所忽略,致為習氣所牽。只要修行的方法對,即可漸漸培養出穩定的覺性,依此漸漸拔除不良習性。但必須留意的是,在禪修進行過程中,會呈現不同的身心反應,這是因人而異的,對這些現象都不要理它,要持續不斷地覺知自己身體的動作,使內心能明白每個動作,如此覺性不斷增強,智慧自然現前,心無掛礙,隨時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唯一能使自己解脫痛苦者,只有自己的智慧現前。要想智慧現前,就要正念相續,覺性成片。在覺性下生起的智慧,便能超越自己身心的苦痛,縱使如臨終之苦,均能超脫。佛法雖深奧,但禪修的方法並不難,也不複雜。只要能掌握核心的正念正知,透過經行來培養,即能逐漸圓滿覺性,達到滅除苦惱的目的。



生活中的禪修

林崇安(講於法光佛研所2000,3)

二十多年前,我從(格魯派)歐陽無畏喇嘛學習藏傳佛教的理論,實踐方面是從紅教(寧瑪派)劉銳之上師學習,由於根器的緣故,在生活上總覺得未能得力。五年前思考有何方式突破,開始參加禪七,也接觸到內觀(毗婆奢那)的不同禪修方法。從葛印卡老師所學的內觀方法是較靜態的,覺得在生活中尚需有所加強。兩年前接觸到動態的內觀禪法,簡稱為動中禪,其方式不是閉著眼睛、不是身體固定不動,而是在生活中直接訓練覺知力。我一方面從理論研究,另一方面也從實踐來學習,體驗雖然不是很深,但從最近所辦的禪修活動,從一期一期中,可以看出學員的轉變,以客觀方式評估效果,覺得動中禪確實可以與一般的生活結合。

一、因果的原則

  禪修有一基本的原則,即任何的禪修開始的「因」若不同,後面的「果」當然不同。所訓練的方式,其「因」若掌握正確,正確的「果」自然呈現。一開始,心怎麼擺在所觀察的對象上,必須掌握住正確的要領。傳統的禪修是強調專注,切掉外面的訊號;一開始若是種下此「因」,後來的「果」一定偏向於一種安靜,排斥外面的訊號。這樣就如世尊時代早期外道修定的方法,只專注於一境,身心上產生一些喜悅,但「果」也只能停留在這裡。只專注於一境,應用在生活上就有一距離。要前進的話,一定要有所轉變,故一般的修法是到一階段,又要改變另一種方式、方法。用前面的修法為基礎,後面改變另一方法。密宗也是如此,一開始修生起次第,觀想一尊佛的形相,令心專注,接下來修圓滿次第,觀身體的氣脈等,轉變另一方式來修;最後到大手印、大圓滿,就捨棄心的專注,走入心的覺性本身。因不同,果不同,必須改變一下因,才能呈現另一結果。以上先介紹第一個基本的觀念:因不同,果就不同。

二、專注行與覺知行的不同

  第二要分辨專注式的修行(簡稱專注行)以及覺知式的修行(簡稱覺知行)的不同。專注(concentration)與覺知(awareness)不同,以走路為例子,專注行是走時內心專注一點,未覺知路旁。覺知行是心仍是開放的,可覺知旁邊的狀況。此二者有一共通點,都是要求沒有妄念,但是覺知行可同時覺知外在狀況。同樣是沒有妄念,但一種是專注一點,忘記旁邊;一種是心是開放的,看到房子只是看到房子,但心沒有妄想。
專注的譬喻:如握緊拳頭,有緊張、壓力,也不能握久,握緊拳頭十分鐘就會不舒服。以這類專注的方式禪修,禪修者容易頭痛、身體不舒服,而且不能持久,久了容易有多種副作用。
覺知行的譬喻:如輕輕的握著拳,不費力,很舒服,要握多久就能握多久。
二者方式不一樣,專注會使內心有壓力,易出狀況的是專注行,而且專注一點,多少有排斥心理,例如,在禪修時有聲音傳來,心就不舒服,不喜歡聲音,心是處在緊的狀態。而覺知行是接受聲音的出現、經過、消失,心只覺知而不受其干擾。分清楚二者的不同很重要,因為一開始所修的因不同,果就會不同。
又如,在禪修訓練「經行」時,來回走來走去。同樣是經行,因不同,果也有不同。有一種走的很慢,每一動作皆非常慢,不知不覺即走入專注,結果變成一種專注行,身心有一種壓力在;另一種雖正常地走,但很注意腳接觸地面,或注意腳動作時的感受,無形中心也走入專注了。這些專注行的方法,身心容易產生變化,也容易看到光、影等禪相。覺知行則只是輕鬆地一直知道腳的肢體在位移,不是固定在腳的一小位置上,因而較不易產生禪相。

三、生活中的禪修與覺知行

  由於生活中五根皆在起作用,因此生活中的禪修要運用開放式的覺知。「因」對的話,「果」自然會在生活中呈現出來。此一重要觀念即是,禪修需與生活結合,生活即禪修,如此才能時時禪修而不間斷。訓練生活中的的覺知並不是很難,所謂心的覺知或「覺性」,是對自己動作的清楚覺知,此相當於密宗大手印、大圓滿所說的「明體」,也相當於禪宗的「佛性」。動中禪便是強調覺性,一開始的重點是訓練覺性及覺知力,使在生活中能成片、貫穿,一天一天增加覺性,這是第三個重要的觀念:要使禪修與生活結合,以覺知行的訓練最易達成。

四、動中禪修

  接下來說明動中禪修的訓練方式。如世尊所說:「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表面看是很簡單,其實是很奧妙的。走時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時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時知道正在躺。這是一種很單純的覺知,走時單純知道正在走,過程中無妄念。一伸、一舉,每一動作皆要知道,只是單純的覺知當下的狀況。
  我們在動的過程中,覺性就在裡面。要使禪修結合生活很簡單,因為整天人們皆在活動,因此可以時時訓練覺性。在禪修訓練活動中,需要比較科學式的訓練,開始只知身上一部位在動、在停。例如,經行時只要一直持續知道左右腳在來回走動。第一天妄念很快跑進來,不理會它,仍只知道肢體在動。持續下來,覺知的時間就漸漸加長,妄念就愈來愈少。來回的走時,眼睛仍自然的張開著。如果前面有人經過,眼睛看到而內心仍然覺知肢體的動作,但心不與外境斷絕。知道外境而心仍保持覺知。
  第一天妄念多,覺知少。第二天知道妄念漸少了,覺知增長了。第三天妄念更少了,覺性更強。這種開放式的覺知,在生活中慢慢用得上。重點是持續、再持續的練習,覺性能持續愈長,就是覺性強。可以自己檢驗一星期中覺性的增加與妄念的減少。經行時,若不知不覺想一件事想很久,表示妄念的時間長。訓練久了,想到旁事就會愈來愈少、打妄想的時間愈來愈短。這是由於警覺到肢體仍在動,心很快就拉回來。覺性穩定的前進,妄念相對就愈來愈少。對待妄念的來臨是:不排斥妄念,知道妄念升起,但心仍要一直擺在覺知動作上,不壓制念頭,也不隨念頭跑。禪修到第四、五天,覺性自然提高,妄念自然減少,覺性愈來愈能成片。經行時覺知腳在動,日常生活時手、腳皆在動,仍只選一部位覺知它。早上眼一張開,覺知眼皮在動,起床知道身體在動,走路知道左腳與右腳在動,刷牙知道手在動,從早到入睡一直訓練覺性。使覺性與日常生活一體,從早到晚訓練,如世尊所說,行、住、坐、臥都知道身體的狀況。故生活即禪修,禪修即生活,這是開放式的覺性的訓練。

五、處在中道

  先舉一例子:阿難尊者想參加五百結集,但大迦葉不允許,因為當時阿難尚非阿羅漢。阿難尊者想早點證得阿羅漢,便整晚經行,但是心有所求,經行時未能放鬆心情,覺性還不夠強,走了整晚,又累又不能證得阿羅漢,就想休息,此時心沒有期待要證得阿羅漢,正在躺下的那一剎那,處在放鬆而保持覺知的狀態,由於心無所求,不鬆也不急,於此狀態下就證得阿羅漢了。那一剎那,果成熟了,從初果證得阿羅漢。由於覺知的持續,果自然成熟,該來就來,不要先有期望,只要心一直覺知動作即可。正確的因是,心不要太專注於一點,才不會偏離了中道,若太懶散也偏離了中道。故禪修中的中道是心不要太緊,也不可太鬆散,要一直貫穿單純的覺知,這是實踐中的中道。一開始要將正確的因就擺在中道上,一直維持它,果要來就來,如同種樹一樣,種子要對,播種下去,一直灌溉它,成熟時果就來了。生活中的禪修,也是同樣的道理,分分秒秒知道身體的動作,這就是灌溉,依據自然的法則,果該成熟就成熟。這是一種簡單而合乎中道的原理,只單純的灌溉,而不要把心弄緊,或散亂掉,果就來了。最初的覺性,未經訓練就如一棵小的苗,慢慢灌溉它,就會變成一棵大樹。同樣,從早到晚覺知自己的動作,漸漸能成片,最後達到圓滿。

六、覺性與看念頭

  經由覺知一個部位,進而清楚知道身體的走動、起身、坐下,覺知力更強之後,強的覺性自然會去看心的活動,即去看心中的念頭。不是我要去看念頭,是強的覺性去看念頭。此時即禪宗的看話頭,念頭正要起,能覺照它。一切所有的貪、瞋、痴皆來自念頭,一般人在煩惱升起的一剎那,往往不能覺知它,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氣,過一陣子才知道在生別人的氣,這是由於覺性弱。必須有強的覺性,如光明一樣,馬上覺照念頭。強的覺性是「明」,相對於無明、無知,「明」是強的覺性,這是訓練出來的。一步一步覺性提高之後,自然會去看念頭,最後才能拔除無明的根源。整個生活中的禪修過程是一直培養覺性,是在根、塵接觸中訓練。惑、業、苦是在根、塵接觸後產生。覺性弱的人,心會被外在好吃、好看的對象所牽引而不自知。禪修的訓練在於覺性。內心若有很強的覺性,在根、塵接觸時,就能夠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對外境不產生排斥或被吸引。從早到晚,不斷覺知肢體的動作,培養到高層次的覺性,就如儲錢多了,就不必工作,覺性也如此,一直培養到最後,覺性即能一直存在著。以上指出一個重點:當覺性強時才能看念頭,否則會捲入念頭中。

七、喜悅與禪相

  生活中的禪修是採用覺知行,知道外在的訊號,而不為訊號拉跑,其技巧是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培養覺知力,禪修幾天後,雜念少了,當覺性成片後會產生身心輕安。一般坐著不動的靜態禪修,此時極容易掉入輕安喜悅中,跳不出來。如世尊之前,有很多人修到四禪八定不能開悟,因為捲入喜悅中,生起對禪定的貪著,覺性顯現不出來。覺知行則不同,喜悅同樣產生,當下繼續覺知肢體仍在動,故此時喜悅只是喜悅,內心一直保持覺性。以此方法能突破修行上的障礙,不管狂喜、光明、菩薩等禪相出現時,當下把這些視同路旁的景象,仍然一直覺知自己當下肢體的動作,這些禪相自然消失,禪修者內心一直清楚而穩定而不被拉跑。

八、自歸依與平等心

  生活中要以覺性為依靠,即佛陀所說:自己是自己的歸依處,稱作自歸依,也就是依靠自性佛。死亡時最可依賴的也是覺性,臨終時只要輕鬆地覺知呼吸的進與出,便是與覺性同在。故覺知行是很踏實的修行方法。眾生皆有佛性,動物因為條件不足,無法訓練覺性,身為人則機會難得,可以在覺知身體的動作中來培養覺性。只要持續的練習,覺性漸漸提高,喜悅自然會產生。覺知力強後,就能看清楚身體、感受、心意、念頭(法),此時不會被感受及念頭牽著走,也就是說,此時具有真正的平等心與平常心。覺性高時,智慧也自然會產生。

九、修行的次第

  修行成聖的過程要經過五根、五力的加行道,進入見道、修道。五根的內容:第一是信,要相信佛法、相信因果,要相信佛陀的方法,要相信正確的因就會有正確的果。第二是精進,對於方法要不斷的去訓練,世尊說:行、住、坐、臥要能正念正知,要相信這是佛陀的教導,精進地練習能致滅苦的目標。第三是念,念就是覺知,在行、住、坐、臥中要覺知,選擇一個部位的動作來覺知。人整天在動,因此可訓練出無間斷的覺知,能持續時即是定。這不是專注式的定,而是覺知式的定,這是正定,也是日常生活的定。覺知動作而無雜念,這是真正的三摩地,覺性是全面開展、持續的,持續時就是第四定根。定中包含前面的信、進、念,包含覺性。定中有覺性,第五慧根自然生起。信、進、念、定、慧的次第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慧是來自於根塵接觸中,以強大的覺性來觀察實相。此即是佛法的理論與實踐。無明在那裡?在根塵接觸中,沒有覺性而被妄念牽走。無明如何斷除?在根塵接觸中,以強大的覺性,看清實相。慧如何產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具有覺性的定來觀照,因緣成熟時,慧即產生。此慧是修所成慧,非聞、思慧。念與定必須平穩、持續,慧才能成熟。五根更成熟時是五力,五力更加強後,進入七覺支,進入見道位,體證身心的實相,呈現般若而成為聖者,此慧是修所成慧,是真正的般若。七覺支仍以念覺支開始,以覺性來貫穿,再來是擇法覺支,觀察身心的實相。精進覺支便是不斷培養覺性。喜與輕安覺支,是由於覺性而自然產生的身心喜悅與輕安,現在處在強的覺性下,不會被喜悅拉著跑。覺性成片時,便是定覺支。在很強的覺性下,便有真正的平等心,這就是捨覺支,此時不黏著任何外境或現象,不被感受、念頭拉著跑。例如,身體病痛時能不生氣,因為有很強的覺性,習氣不再產生。七覺支之後是修道位的八聖道。八聖道是中道,是生活中的一種實踐。第一正見,要有正確的因果觀念,正確的原因得到正確的結果。在生活中,一開始只要訓練覺知即可,不要急著進入專注中。心有正確的位置之後,只要一直灌溉它。正思惟不是妄想,是在生活中的正確思考。種種日常行為要在覺性下來思考、規劃。正語、正業、正命是指日常的言行要伴隨著強有力的覺性。正精進是在覺性中不斷的努力提升。正念是單純地覺知自己的身心行為,覺性成片後是正定。所以佛法的訓練是以覺性來貫穿整個修行的過程。

十、歸結到覺性

  佛法修行的核心在於覺性的培養,各宗各派不同的只是技巧,但在這兒所推薦的最簡單方法是:走的時候知道在走,站著、坐著、臥著、舉伸時,當下要知道身體的動作,把覺性一直貫穿並培養起來。這種方式在任何時候皆可以訓練。人是動物,整天在動,利用這種自然的現象來訓練覺性,可說是一種最簡單、最自然的方法。這便是生活中的禪修。

※※※※※※※※※※※※※※※※


5-3 培養內觀的能力 5-4 生活與禪修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