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林崇安佛學及禪修論文集 全螢幕[PDF]
3-3 生活禪、動態內觀與念佛 3-4 從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實踐 3-5 「覺之教育」的實踐原則及方法

從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實踐

3-4 從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實踐

從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實踐

林崇安(2001)

內容提要:
在佛法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過程中,一個人的生活,若處在貪瞋癡的籠罩下,就是生命的沈淪;若不斷脫離貪瞋癡的束縛,就是生命的提昇。為了提昇生命,在佛法上有具體的實踐次第:由正念正知下手,依次而有「守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身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 、解脫」的達成,最後証得涅槃,這便是生命教育的目標。

關鍵字:生命教育,緣起,正念正知,苦,信解行證,十結

一、生命的沈淪與提昇

A流轉

佛法上有關因果的道理,稱作「緣起」。佛陀在《緣起經》中所說的流轉的十二緣起是: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 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T2,p547b)

這段經文所說的是流轉的緣起,代表生命的沈淪,共有十二個因果的鍊子: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順著這十二個,前一個是後一個的緣。也就是說,由於無明、無知的存在,造作種種身心的行為,並使識與名色、六處依次受到影響;在內外六處的接觸下,生起了感受;由於對感受的愛、取,造作出新的行為稱作「有」;由於這個行為產生了「生」與「老死」。在這一個因果的鍊子中,很明顯的,只要我們有「無明」存在著,就會生起貪瞋癡而做出錯誤的行為,因而,生老病死的痛苦就無法避免了。
再從個人的成長過程,來了解生命的沉淪:一般而言,孩童在家庭、學校的影響下,漸漸養成個人的偏好與厭惡;到了青少年時期,在叛逆中更助長了頑強的「自我」,而有強烈的愛恨。因此,在不同的環境下,各自形成不同的習性以及不同的嗜好,並且也成為習性與嗜好的奴隸。在根塵 (內外六處 )接觸的當下,就會隨著自己的好惡而生起苦樂的感受而隨之起舞:對苦受生起瞋心、對樂受生起貪心、對不苦不樂受生起痴心,結果,個人的生活便一直處在貪瞋痴的籠罩下而沉淪下去了,隨著年齡的增加,生命的意義與光彩便日漸黯淡。一旦面臨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時,在無明的陰影下,更覺得生命沒有任何的價值。一個人的生活,若處在貪瞋癡的籠罩下,就是生命的沈淪,因此,要想不再沈淪,依據緣起的道理,就要把根本的「無明」滅掉。

B還滅

想要提昇生命,就要依據緣起的還滅過程來解除束縛,佛陀說:

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T2, p80c)

這段經文所說的是還滅的十二緣起。將因果鍊子的根源「無明」滅除,那麼整個生死之苦就滅除了。也就是說,在內外六處接觸的當下,就要「明」,不再生起無明,不再執著身心為「我」或「我所有」,因而滅除後續對受的愛取與執著,如此後續的生死之苦就不產生了。要想滅除無明和脫離貪瞋癡的束縛使生命提昇,依據佛法,就要依次實踐戒定慧三學。

二、生命教育的實踐

A由持戒至解脫的次第

依據《中阿含》中《何義經》的記載: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往一面白曰:世尊!持戒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持戒者令不悔義。阿難!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
復問:世尊!不悔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不悔者令歡悅義。阿難!若有不悔者便得歡悅。
復問:世尊!歡悅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歡悅者令喜義。阿難!若有歡悅者便得喜。
復問:世尊!喜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喜者令止(巴利文是:輕安)義。阿難!若有喜者便得止身。
復問:世尊!止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止者令樂義。阿難!若有止者便得覺樂。
復問:世尊!樂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樂者令定義。阿難若有樂者便得定心。
復問:世尊!定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定者令見如實、知如真義。阿難!若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
復問:世尊!見如實、知如真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見如實、知如真者令厭義。阿難!若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
復問:世尊!厭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厭者令無欲義。阿難!若有厭者便得無欲。
復問:世尊!無欲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無欲者令解脫義。阿難!若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淫怒癡。是為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T1, p485b)

這篇經文詳細指出,由「持戒」一直到「解脫一切淫怒癡」的先後次第,此處釋尊強調持戒的重要,如果戒律不能持守,那麼內心就會懊惱,因而不能生起「歡、喜、止、樂、定」等心理;不能生起定,就不能得到智慧,因而就不能「見如實、知如真」,看不清身心的真相,也就不可能從無明煩惱中解脫出來。凡不能持戒的人,就只能得到邪定、邪慧,所以釋尊非常重視戒律的清淨。同樣的義理也出現在論典中,《瑜伽師地論》卷22中說:

諸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悔。無悔故歡,歡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勝樂,樂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實知見故便能起厭,能起厭故便得離染,由離染故證得解脫,得解脫故便自知見:我已解脫,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T30, p405c)

以上經論指出,要想解脫一切貪瞋癡(即,淫怒癡),就必須訓練自己的內心,依次達到(1)持戒,(2)不悔,(3)歡,(4)喜,(5)輕安(止),(6)樂,(7)定,(8)如實知見,(9)厭,(10)離欲,(11)解脫。因此,佛法對生命教育的訓練過程是有次第性的。從持「戒」,達到「定」,而後生起如實知見的「智慧」,最後便從貪瞋癡中解脫出來,整個過程也就是戒定慧的三學訓練。

B持戒要由正念正智下手

要如何持戒、具戒或護戒呢?釋尊在《中阿含經》的《念經》中告訴比丘們說:

若比丘多忘無正智,便害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
若比丘不多忘有正智,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T1, p485c)

釋尊在此處指出,在正念正智(即,正念正知)下才能夠守護諸根,而後才能持戒、具戒、護戒。也就是說,在正念正知下,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眼睛看到色法時能夠不起貪瞋癡的習性反應,同樣的,耳朵聽到聲音時、鼻子聞到香臭時、舌頭嚐到味道時、身體觸到東西時、意識想到種種事情時,要在正念正知下保持內心的平穩而不生起貪瞋癡的習性反應,如此就不會做出錯誤的行為而犯戒。因此,在佛法的觀點上,為了提昇生命,就必須先培養正念正知。有了正念正知,那麼,跟隨而來的便是守護諸根、持戒、不悔、歡、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就像不斷灌溉種子,就會依次生出根、莖、葉、果等。

C如何具足正念正智?

南傳《沙門果經》中,釋尊對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說:

大王!又如何比丘具足正念正智耶?大王!茲有比丘於進、 於退以具正智,於瞻前、於顧後亦具正智。又屈伸手足時,持下衣上衣及缽時,飲食嘗味時,大小便時,行住坐臥時,覺醒時,語時,默時,皆具正智。大王!比丘如是具足正念正智。(《漢譯南傳大藏經》6冊,79頁)

此段經文指出,正念正知是在行住坐臥中,時時往內觀察自己的動作和行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在持續不斷的覺知過程中,便培養出正念正知。由此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訓練是要在日常的行止中來進行,要對自己的動作:往前往後、屈伸身體、拿東西、飲食、穿衣等等,都要清清楚楚。能夠如此,便是心無散亂地活在當下。這種不斷覺知日常動作的訓練,便是生命教育的基礎課程。因為,當能夠清楚身體的動作,接著,才能夠在眼睛看到東西、耳朵聽到聲音等等狀況下,守護住自己的根門,而後才能夠持戒、生定、生慧等等。由此也可以知道,佛法的生命提昇是循序漸進,並且是平淡而踏實的。

D正念正知與緣起

在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過程中,如何配合正念正知實踐緣起,使生命提昇呢?佛使比丘說:

我已花幾十年的時間來探討緣起,發現它其實是在我們的掌握之內,可以運用正念加以實踐,並且在觸的當下及時預防緣起的流轉,這是唯一有益、可實踐的緣起。
如果要問如何實踐緣起?唯一的答案是,當接觸外境時,要了了分明,不要失去正念,不要讓無明產生,而發展出將要受苦的行、識、名色和六入。(《生活中的緣起》(香光書鄉,148頁,1995)

此處明白指出正念的重要,要在根塵接觸的當下能夠明明白白,不要讓無明產生,如此才能切斷後續的「行、識、名色及六處(即,六入)」。唯有培養出正念正知,才能使生命提昇起來,不再沈淪下去。唯有先從日常的動作中下手,好好訓練出「正念正知」或「明」,才有可能使苦減弱。如果再追問下去:正念正智的緣是什麼呢?釋尊在《中阿含》的《涅槃經》中告訴諸比丘說:

涅槃有習非無習。
何謂涅槃習?答曰:解脫為習。解脫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解脫習?答曰:無欲為習。無欲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無欲習?答曰:厭為習。厭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厭習?答曰:見如實、知如真為習。見如實、知如真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護諸根習?答曰:正念正智為習。正念正智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正念正智習?答曰:正思惟為習。正思惟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正思惟習?答曰:信為習。信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信習?答曰:苦為習。苦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苦習?答曰:老死為習。老死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老死習?答曰:生為習。生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生習?答曰:有為習。有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有習?答曰:受(受,新譯為取)為習。受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受習?答曰:愛為習。愛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愛習?答曰:覺(覺,新譯為受)為習。覺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覺習?答曰:更樂(更樂,新譯為觸)為習。更樂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更樂習?答曰:六處為習。六處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六處習?答曰:名色為習。名色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名色習?答曰:識為習。識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識習?答曰:行為習。行亦有習非無習。
何謂行習?答曰:無明為習。
是為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緣老死苦,習苦便有信,習信便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T1,p490c)

此處指出,在十二緣起的流轉過程中,由「無明」到「苦」的生起,是順著因緣而來,同樣的,涅槃的證得也是要順著因緣的次第而來:緣苦而有信(由於苦壓迫著人們,人們便奔向三寶請求救護,因而苦成為信的緣),緣信而有正思維、緣正思維而有正念正智。由正念正智而有守護諸根、護戒、不悔、歡、喜、止、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涅槃。因此,在提昇生命的過程中,要正視「苦」,由知苦而產生信、正思維及正念正智等等。一旦看清楚苦的多種角色(如,苦苦、壞苦、行苦)就會對佛陀的教導生起信心,並經由如理思維,使自己走向正確的修行方向,便可以一層層地提昇自己的生命。

E 信解行證與打開十結

面向世間的苦,便是生命教育的起點。由上述經中釋尊的開示,也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內容是:(1)信:由觀察苦而生「信」,(2)解:以「正思維」觀察苦的生起與止息,(3)行:由培養「正念正知」開始,依次能夠「護諸根、護戒、不悔」,進而生起「歡悅、喜、止、樂、定」的安詳心理,(4)證:最後親身體証真理,依次到達「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並得到「涅槃」─苦的完全止息。因此,整個生命教育的內容,便是佛法中「信、解、行、證」的實踐過程。
此中,由「信」可以產生「聞慧」,由「正思維」可以產生「思慧」,由「正念正知」開始可以產生「修慧」。
眾生由於輪迴在三界內,不能脫離三界的束縛而受苦。三界是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在提昇生命的路上,不同層次的煩惱要依次拔除。身見、戒禁取以及懷疑是最初的三個煩惱,稱做三結。其次是欲貪及瞋二個結,以上五個結合稱做「五下分結」。打開這五個結,所有欲界的束縛力就滅除了。另外五個結,稱做「五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這五上分結一打開,所有色界及無色界的束縛力就滅除了。因此,要從三界中脫離,不外是將五下分結及五上分結打開。每當一個結打開時,內心就有大的轉變,這時是生命的提昇。
在上述「見如實、知如真」(如實知見)的階段達到時,最初的三結就打開了。接著,「厭、無欲、解脫」的階段就是逐步打開其餘的七個結;達到究竟的「涅槃」時,所有十個結都完全打開了,也就是說,貪瞋癡的束縛都完全去除了,也能真正的去自利利他了,生命教育的最終目的地也已到達了。

三、結語

生命的沈淪與提昇,決定於苦的生起與止息。釋尊要我們勇於面對痛苦,培養出正念正知來超越痛苦。佛法的生命教育是落實在自己生活的一舉一動之中的,釋尊指出,從早到晚要不散亂地覺知自己的舉動,如此就能夠培養出正念正知,接著就能守護諸根:在眼見色、耳聞聲的當下,不生起貪瞋癡的習性反應。進而就能夠持戒而不會做出錯誤的行為,因而能夠不悔,接著內心就依次生起歡、喜、輕安、樂、定。這些過程都是在正念正知下依次生起的。依靠這種穩定的「定」,就能夠生起智慧,看清自己身心的實相:如實知見身心無我,從此逐漸擺脫對世間的執著,生起厭離之心,進而滅除貪愛,最後終於從貪瞋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完全體悟生命的意義,並成為真正自在的人。這便是生命教育的目標。
(《宗教與生命教育》2001年度學術研討會)



3-3 生活禪、動態內觀與念佛 3-4 從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實踐 3-5 「覺之教育」的實踐原則及方法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