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佛法與內觀系列 全螢幕[PDF]
3 定慧禪修法 3-1 定慧禪修法 3-2 入出息念經的解釋

定慧禪修法

3-1 定慧禪修法

一、《入出息念經》導論

1.本書可能會惹來憤慨和批評的麻煩,因為它所給的觀念不同於這些片面的相信:佛陀教導的「止」與「觀」是二種分開類型的禪修技巧。這種片面的相信,真正的意思是單方面的信仰,在印度巴利文稱做「一邊之見」。它就是執取單方面的立場,並且堅持自己的看法或見解是正確的,而所有其他的見解都是錯的。佛陀勸告他的弟子們,如果有人對他的教導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溫柔,並且不生氣。他教導他的真正弟子們要仔細傾聽這人所表達的是什麼,而後將它與佛陀在經內所教導的來比對,看看它是否正確。這兒關鍵的字是「經」而不是「論」或「釋」。這個有關「不生氣」的勸誡,使他的真正弟子們免於內心染污。因為,在生氣的過程中,他們就不能判定這人的批評是否公正。

2.同樣的,本書提出在練習禪修中,對佛陀所教方法的一個澄清。如果有人片面相信他們所練習的禪修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老實檢查經上所表達的是什麼,那麼,他們可能走到岔路。佛陀的教導有時如果不配合經典來質詢、檢查、比較,即使這人有最好的誠意,仍有可能使他偏離了佛陀的教導。

3.片面的相信和想法,其徒勞和荒謬,佛陀以下列的的故事來說明:
以前,有一位國王,為了娛樂自己,下令將王宮的大象帶到跟前。他又下令將一些天生的瞎子帶到大象旁邊。而後,他要這些瞎子去摸象,並將大象的樣子描述出來。
摸到象尾的瞎子說,象像一把掃帚。摸到腳的說,牠像一棵樹。摸到身體的說,牠像牆壁。摸到耳朵的說,象像扇穀的扇子。如此,每一個人對象的描述都不同,但每人都確認自己的說法才是象的真正描述。他們沒有體認到每人所接觸的只是象的一部分。每一位瞎子只擁有片面的真理。他們開始相互爭論,每人執著自己的觀點。爭論演變成爭吵和打鬥。當瞎子不斷相互爭吵和打鬥,國王和大臣都笑翻了。

4.佛陀指出,禪修者和哲學家們相互爭辯和爭論,同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片面的真理,或者只是以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他們武斷地執著他們的見解,堅持唯有他們擁有該真理的獨佔權。佛陀則考量並且看到真理的各面。這就是為什麼佛所說的「經」比後人的「論」來得重要。雖然「論」對經的解釋有所幫助,但有絕對的必要去檢查「論」的說法,是否與佛陀原先所說的相違背。

5.這點證明真正的佛法是不會被稱做「片面的」。依照佛法的思維方式,經驗是多方面的,因而,佛法的見解是全面的。如果真理是全面的,它就不能以片面來描述。

6.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我不與世間爭論,雖然世間跟我爭論;覺知到整個真理的人,不與世間爭論。」有人問佛陀他的見解,佛陀說他的見解是他不反對世間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這是佛法的立場,那麼,佛法的禪修者們如何會相互衝突?或與世間任一人衝突?

7.當禪修者變得獨斷,他們就不再尋求真理(正法),因為獨斷的態度隔離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尋找開放、淨化他們內心的人。獨斷一定會產生衝突與言辭交鋒。禪修與淨心在於教導我們愛心、慈悲與忍耐。如果是如此,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8.如果一個人執著先入之見:「這是唯一的方法」,那麼就不能理解佛法的正確地位。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以這些話開啟他的教導:
「敞開,是走向無死之門。願眼中只有一些灰塵的人們,能看得清楚,如此他們能免於盲目的信仰。」

9.禪宗的一個故事,闡述了這個觀點。有一次,一位教授到禪師那兒,請他解釋禪的意義。禪師靜靜地倒一杯茶。杯子已經滿了,但他仍然繼續倒。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就問這位禪師:「杯子已滿了,您為何繼續倒?」禪師說:「我想向你指出,同樣的你心中已滿了。你想來了解禪,在你想了解禪之前,先將你心中先入為主的見解空掉。」

請以一顆敞開而沒有先入為主的心,來享受本書。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敬禮世尊、應供、無上正等正覺者!

1.現今很多人在尋找一條精神的道路,能引導他們的心走向安祥與開放。他們發現,強調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對這些人,佛陀的八聖道提供了一個簡單而可以滿足的生活榜樣。這種生活是敞開而自由的。佛陀教導出使內心脫離貪、瞋、癡的方法,開始對他的弟子示出如何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擴大超越現有的限制,使自己能以理性來檢查。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2.對任何特別教義的坦誠探究,可打開個人的內心並擴展他們的意識。而後,他們可以看清什麼會導致封閉而緊張的心,什麼會導致一顆開放而清明的心。佛陀所教導的許多課程中的一個是,首先要人們慷慨布施來擴大自己的意識。吝嗇的人,會有緊張、心胸狹窄的傾向。他們的心抓住物質而容易變成對它們執著。任何形式的執著,會使內心不適而緊張。緊張是眾多痛苦的產因。因此,經由激勵人們練習布施,他教導人們如何去擁有一顆喜悅、開放、清明而不封閉、緊張的心。慷慨布施的另一種形式是,給出時間和力氣去幫助那些有問題的人,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這包含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一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3.佛陀也強調遵守道德戒律的重要。持續地遵守和奉行五條戒律,可以使人的內心從悔恨、激動及罪惡感中釋放出來。這五條戒律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不用毒品。一個人能不斷維持這些簡單的行為規則,內心將沒有壓力。

4.接著,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因此,這本指導的是寫給這些神聖的追尋者。對一位初學者而言,這些指導可能顯得有些不清或難以了解,但是當他好好遵照這些指導,將逐漸發現許多的益處。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三、閻浮樹、菩提樹以及涅槃路

1.近年來,有許多英文及其他語文的佛法的解說。但是,其中不少缺乏可靠性,沒有正確地表達佛陀的話。許多是以自由投稿的方式來寫,實在難以認同這些寫作是佛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將注意力拉向佛法的深遠意義,這兒包含禪修指導、佛法的初步理解指引及其實際運用。本書試圖依據《入出息念經》寫出禪修的精確描述。這些指導在「中部經」的《念住經》及《教誡羅怙羅大經》中,有完全相同的字、句。本書也儘量限制使用標準的「論」。此經是選自涅納摩里及菩提法師譯自巴利文的「中部經」。

2.我們開始先重新定義一些常被誤解(或為了適應論典而不正當使用、錯用)並對佛陀禪修法產生許多混淆的字。首先,讓我們看看禪那(jhana)這個字。在巴利文,禪那有多種意義。它可以意指「禪修階段」或「照亮」。但是,禪那這個字常常只被譯作「專注」,誤解就產生了。因此,本書作者在這書上出現這個字時,將注解它的意義(即,禪修階段)。作者也檢查到,在經上「禪那」這個字從未被定義成「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這種定義只有在一些「論」上提到。

3.佛陀一成不變地將「禪那」這個字包含在整個逐步的禪修訓練過程中(此處禪那指禪修階段,而不是內心的定點專注)。依據經典,這些禪修階段並不是神祕或神奇的經驗。它們只是簡單的階段而且可以被禪修者所認識。這些禪修階段(禪那)助成正道本具的圓滿,而正道強調內心的深度寂止、智慧、寧靜及開放。這些品質提供一個堅固的基礎,用以體驗內心的寧靜與智慧的增長。當它們仍屬於世間時,禪那(禪修階段)便是重要的「如來的階梯」,構成導向涅槃的逐步訓練。

4.其次是巴利文字「奢摩他」(samatha)。奢摩他的比較正確的意義是安祥、寧靜、寂止、靜止或安靜,而不是一般常常翻譯的詞,像:「全神貫注」或「定點專注」。因此,作者在此寧願用「寂止」這個字。

5.巴利字「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樣重要的字,它有許多不同的意義,諸如:寧靜、統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靜、心的鎮靜、靜心、靜止,而一個較少意義的是「專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定點全神專注(安止定)或接近專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寧靜或安靜。很有趣地,Rhys Davids 經由研究,發現到在佛陀之前,三摩地這個字並未被用過。甚至,在做菩薩時,他(悉達多太子)所練習的「專注禪修」也不同於「專注」的意義。佛陀將「三摩地」這個字的內涵擴大,用以表示寧靜、智慧、寂止、開放、覺知,以及發展一個具有清明與智慧的心。後來,印度教徒改變其意義為「專注」。因此,本作者將用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來翻譯三摩地。依據布達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寧靜、寂止。「地」的意思是智慧。當這二者的意義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實際意義就是「定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選用「專注」這個字來用,那就要知道它的意義是心的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貫注,不是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6.作者寫出本書,深信「定慧禪修」的系統耕耘,可以同時帶來觀察身心實相過程的「觀」,以及內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並體驗所有緣起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意思是,培養洞見的智慧,看清緣起,導致滅除煩惱,得到解脫與覺悟。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7.菩薩(悉達多太子)在出家後,去找兩位教導「專注禪修法」的不同老師。第一位是阿羅羅.迦羅摩老師。菩薩向他學法,並遵守紀律,練習到獲得一個稱做「無所有處」的非常高而顯著的禪修階段。而後菩薩到老師跟前問他是否可以從這禪修更進一層。迦羅摩老師回答說,這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階段。菩薩並不滿意,去找另一位名為鬱陀迦.羅摩的老師,向他學法、遵守紀律,練習到獲得「非想非非想處」的成果。菩薩同樣到老師跟前問同樣的問題,是否可更進一層。菩薩同樣被告知,這絕對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未來佛(指悉達多太子)非常失望,因為他看到內心仍有許多東西要清除。他察覺到這種「專注的技巧」,是強烈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由此會在內心產生緊張。當內心有緊張存在,他推知,就仍有執著存在。他也注意到,如果壓抑任何經驗(如貪、瞋)或不讓它們生起,那麼,就仍有對自我的某種執取或執著。因此,經過六年嘗試所有不同的靈性與禁慾的練習,從像斷食的苦行到閉氣,他體認到這些練習不能帶他到免於執著和痛苦的一個寧靜而開放的心胸。

8.在菩薩證得究竟涅槃的夜晚,他先回憶起當他只一、二歲時,發生在春耕慶祝的事。他的侍女們留下他一人在閻浮樹下時,他坐著練習「定慧禪修」並體驗到一個擴大而開放的心。他看出這種禪修方式可以帶他到「寂止禪那」的經驗(不是用專注禪那)。由於「定慧禪修」的結果,他的內心充滿喜悅,他的身體變得光明而快樂。喜悅消失後,他經驗到非常強的寧靜和安祥。他的身心非常舒適,他的內心非常寧靜、安靜,在那時,他以正念和完全的覺知知道發生在他周遭的事,也就是,他仍然能夠聽到聲音、感覺到身上的感受等等。

9.在五月的月圓夜,當菩薩坐在菩提樹下禪修時,他下大決心去證得無上涅槃,他想到並非所有樂的形式都是不善的,他體認到,雖然對一切不執著,但身心上仍然可以生起愉悅的感受。在這特別的一晚,菩薩以敞開、擴大內心的方法來練習「定慧禪修」。簡而言之,他練習「入出息念」。結果,如大家所知的,他成了佛陀,一位無上的覺悟者。

10.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經》仍然對日常工作、處理問題以及內心從貪瞋痴解脫的最高目標,提供出訓練和培養心性最簡單、直接、徹底、有效的方法。這兒所描寫的方法是直接從經典本身拿出來,當一個人依照經上的指導去練習,其效果將明顯而容易地看到。作者在此強調,本書的指導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實際是佛陀本身明顯而精確的指導。它可以被稱做「未稀釋的法」,因為它直接來自經典本身,沒有增加或隨意寫上的觀念。

11.《入出息念經》給出今日能得到的最深的禪修指導。它包含四念住及七覺支,並且指出如何經由「入出息」的練習來圓滿它們。這是以獲得所有的禪修階段(禪那)來達成。此經示出練習「定慧禪修」的直接方法,而沒有將禪修練習分類。奇異的是,今日將禪修分成不同類別,例如,安止定、近行定和剎那定,這些只出現在「論」上,而不曾出現在「經」上。因此,要注意這一點,並且為了正確,要與經比較。

12.達到第四禪修階段後,往上發展有三種可能。此經只處理其中的一種,也就是,獲得所有的色界與無色界的禪修階段,接著體驗「滅想受定」,最後體驗「緣起」的經驗。在這些獲得當中,佛陀提到四種禪修階段其連繼的「心一境性」,是由禪那所建立的。這些階段被描述成「安祥而無色的解脫」,但仍是屬於世間的狀態。藉由微細心理觀察的深入,這些階段不同於色界禪那而依其提升的階段被稱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如果一個人努力而連續地每日禪修練習,將可獲得這些心識的狀態。由於這是漸進的訓練,在學會如何跑之前,必須先學會走。因此,禪修練習的起步,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13.這是一條直接走向解脫與出世涅槃的道路。然而,這需要持續禪修的勤奮努力,觀察禪修的簡單對象-呼吸,伴隨著內心的放鬆與擴大,使得內心變得寧靜、清晰而沒有妄想。

14.當一個人以「定慧禪修法」練習《入出息念經》,將發現練習增多後,創作力和直覺力增加了。這形成一種真正「覺悟之法」的不受時限、普遍的吸引力。「覺悟之法」是體認緣起及四聖諦,有其深度、廣度、簡潔、睿智,做為一個活潑的「大眾之法」的基礎與架構。人們可以感覺到一個根本精神問題的急迫,以及尋找一個不是科學也不是盲信所能提供的答案。

15.較重要的是,經由「定慧禪修法」的最後體驗,此中涉及經驗到不同的禪修階段並且以直接的智慧看到十二支緣起的全部。這意思是直接看到並經驗到第二和第三聖諦。當這兩個聖諦被直接看到並經驗到,意味著第一聖諦和第四聖諦也被看到和練習過。這是因為如果沒有看到苦本身(第一聖諦),就不能看到苦的原因(第二聖諦);如果沒有練習滅苦之道(第四聖諦)就不能滅苦(第三聖諦)。如此,看見並體驗緣起,就表示看到並體驗整個四聖諦,而這實際上是佛法禪修的真正精髓。

16.《入出息念經》的直正目的不外是從痛苦完全解脫出來,而這就是佛法的最高目標-涅槃。佛法正道的練習開展出兩個不同的階段,一個是世間的或準備的階段,一個是出世的或完成的階段。當弟子們逐步訓練培養他們的道德(不斷遵守戒律),內心的寂止或安靜以及智慧增長時,世間道就在增長。「定慧禪修」的練習,使它到達頂點,加深直接的體驗,同時展現萬有的三個特徵(無常、苦、無我)以及所有的聖諦。

17.簡而言之,有二種涅槃,一種是世俗或世間的涅槃,一種是出世間或非世俗的涅槃。禪修者獲得世間或世俗的涅槃是在每次放下執著蓋障,內心釋然而有一種快樂伴隨著。當一個人認真練習「定慧禪修」時,這種涅槃會多次生起。出世涅槃則只發生在禪修者看見並體驗順逆的「緣起」之後(也就是體驗四聖諦之後)。這種出世涅槃須要時間及努力去獲得。但這並不是意味著,在家的男女眾不可能獲得它。每天耐心地練習並偶爾閉關,在一位懂得如何「定慧禪修」的夠格老師指導下,這些在世間過著活躍生活的俗人們,仍然能夠到達出世涅槃的最高目的。《大般涅槃經》中提到,在佛陀時期有許多在家的男女眾規律地練習,他們證得聖位的人數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還要多。一般認為要到達這個目的必須先成為比丘或比丘尼,這並不正確。佛陀的勸導是要所有有興趣於正道的人們「走來看」。這是很好的忠告,因為它有助於這些有興趣的人免於判決、批評的心態,而能實實在在地練習,看看這是否真正的正道。

18.緣起的教導,使佛陀的正道有別於其他的禪修類型。在他奮力於開悟的時期,「緣起」成為一個奇妙的啟開慧眼的發現,使他在黑暗中停止了追尋,他說:「諸比丘!是集,是集。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旦成佛,世尊的任務就是去教導緣起(也就是四聖諦)給世人。佛陀一個接著一個開示這個緣起,結果很快地緣起成為所有教導中最核心而重要的。當阿示多阿羅漢被問及如何以最精簡的句子來描述佛法時,他說「諸法生滅」(即,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偈表示緣起。)佛陀以一個句子,排除對這個的懷疑,而歸結出:
「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緣起。」(中部第28經)
這個意思是看到並體驗整個聖諦。這是唯一的道路。

19.當一個人的根器達到某程度的成熟並且看清十二支緣起時,就由世間道昇至出世間道,因為它可直接引導並確定可以走出「痛苦」。而後他體驗了「苦的生起」、「苦的熄滅」、「滅苦之道」。

20.在《長部》第十六經中,可以發現有關見到四聖諦的另一有趣的經典。在這經中,結論出獲得覺悟的方法是遵循八聖道以及體驗聖諦,經文說:
「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第三沙門、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果。外道則無真正沙門。然,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大般涅槃經》

21.直接看到並體驗十二支緣起時,心就開放。結果,心變得沒有煩惱而自在。這在今日仍然同二千五百年前一樣的真實。任何教導,如果不能點明緣起是證悟以及最終目標所必須,那麼就不是教導正道。目前,許多人說:看到無常、苦、無我,就是體證涅槃。但是,要注意到這三個特性雖然是導向體證涅槃的道路而且非常重要,要去增長,但是尚不足以使人直接看到涅槃的出世狀態。禪修者可以看到萬有的三個特性(即,無常、苦、無我)或其中之一而不須直接看到緣起,但是,當他直接看到緣起,就必然看到所有這三個特性。依《律藏》<大品>的第一經,它不能以其他方式進行。


四、勇於採究

1.目前,有關佛陀所教的禪修種類似乎有些爭論。其中一派主張:「在練習毗婆舍那禪修或剎那定之前,必須先練習安止定並且前進到第四禪那。」其中另一派主張不須要經過禪那(此處指安止定)就可以證得涅槃,從禪修的開始就只練習毗婆舍那禪修(有的稱此為剎那定)或培養近行定。

2.有趣的是,毗婆舍那(觀)這個字只有很少的幾次在經中提到,反而是禪那(此處意指定慧的禪修階段,而不是定點專注)這字被提到上千次。此外,《入出息念經》中指出,佛陀只教導一種禪修,也就是同時發展禪那與智慧。[此處禪那的意義是禪修階段或心的明亮,而不是全神貫注、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本經實際示出藉由看清存在的實相,如何使心寧靜並且同時發展智慧。這意思是,觀察無常、苦、無我,同時看見並體驗緣起的因果關係。它同時也完成「四念住」及「七覺支」。因此,導致體驗出世涅槃的方法,在這本美妙的經典明確地被教導出來。

3.在「論」或「釋」中,將「專注」與「毗婆舍那」(觀)分割成不同的禪修形式。這種切割,並不存在在「經」上。雖然在《增一部》中提及練習的第一部分是「止」,第二部分是「觀」,但是,它並不是說有兩種不同的禪修形式。所練習的是相同的!就像《中部》第一百十一經(不斷經)所說的在不同時期看不同的事情一樣,此經解釋舍利弗尊者在證得阿羅漢前,禪修的增長以及所有禪那(禪修階段)的體驗。

4.當一個人開始將禪修訓練區分並分類,情狀就變得非常混淆。在有名的論典,像《清淨道論》及它的「釋」就可明顯看到。有的人將它與經比較,開始看到不一致的地方。今日,許多學者從「經」斷章取義,認為「論」與「經」一致。但是如果將「經」整體閱讀,它的意義完全不一樣。這並不是說,這些學者寫出錯誤的陳述,而是他們有時執著片面的見解,只看佛法的細節或局部,以致於對事情較大的構圖失去正確的見解。《清淨道論》所描寫的禪那(此處是對禪修對象的全神貫注,以專注來壓抑煩惱),不能完全符合經上的說法,而且有許多情況,這些描述是非常不同的。

5.例如,《清淨道論》提及在練習禪那修習時(此處指近行定、近分定或剎那定),某些時候心中會呈現景相(巴利文是nimitta, 例如光、或其他觀想出來的人造圖相)。每種「專注」,會有某種景相生起。發生這情形時,是在練習「專注型」的禪修,而菩薩(指悉達多太子)認為這些不是導向涅槃之道而排斥掉。如果將經典好好檢查,沒有提出在心中生起景相的描述。而且,如果它果真重要的話,應會被提出很多次。佛陀從未教導生起景相或誦咒的「專注」技巧。這些是印度教練習的形式,數百年來已滲透到佛教內。他們的影響可以在「專注練習」、西藏佛教禪修類型以及《清淨道論》等有名的論典中看到。

6.一個人必須一直坦誠開放地檢查所說的並且與經典相比對。做比對時,最好不要只是經文的一部分而要整個經文,因為從不同章節中抽出一兩行會產生混淆。當一個人坦誠地詢問什麼是佛陀真正的教導,將發現開放地檢查有助於看得更清楚,並且得到問題的合理答案。永遠要記得,論和釋只是作者們解釋經典所說的意義。許多次,善意的法師們以他們的論來發揮他們的理解,用來幫助自己和別人。過了一些時期,更多的有學問的法師們又對某些論給予詳細的註解,對某些小片語或個人評論的不同微細意義加以解說。這就「稀釋」了真正的佛法,並且造成一種趨勢,遠離了「經」的真正意義與理解。

7.例如,「在剎那定的練習中,緣起在何處適合事物的體系?」這個剎那定的練習看來並未與緣起的教導步調一致。另一個問題是,依照經文,正精進的意思是提起熱忱、喜悅的興趣、內心熱切期望。但是,有的禪修老師說,正精進的意思只是留心。另外會被問到的困惑問題是:「那一經典提到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的名稱?」「那一經典描寫觀智?」「那一經典說,在禪那階段時沒有正念?」請留意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要求他的弟子們永遠要以經文來檢查,而非其他文章。

8.時候終要來臨:一個人要停止重覆別人的話、停止練習有疑問的方法而不去開放而坦誠地檢查原來的佛法。一個人不要依賴傳聞或只因為這老師是權威而盲目地相信他。佛陀在《葛拉瑪經》中,提出一些非常明智的忠告:
1.因為所聽到的話,已長久這麼說,就信以為真,這是不智的。
2.因為所奉行的傳統,已長久實行,就盲目接受,這是不智的。
3.聽到謠言和閒話就去散播,這是不智的。
4.因為合於某人的書(特別是論、釋),就當做絕對的真理,這是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設而不去調查,這是不智的。
6.看到、聽到而未進一步調查就冒然下結論,這是不智的。
7.只憑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見解不放,這是不智的。
8.對精神導師,由於尊敬與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細檢查所教的內容),這是不智的。


9.我們必須超越意見、信仰、教條式的想法。如此,任何東西我們接受、練習、完成後,發現它導致更多的瞋心、批評、自負、自大、貪心、愚痴,我們就嚴正拒絕它。這些不善的心理狀態是普遍受到譴責的,而且一定對自己和別人都不會有益。這些隨時儘可能要避免掉。

10.反過來說,任何東西我們練習、完成後,導致無條件的愛、滿足和柔和的智慧,這些使我們培養一顆快樂、寧靜而安祥的心。智者稱讚無條件的愛(喜悅地接受眼前當下)、寧靜、滿足和柔和的智慧,並且鼓勵每人儘可能去練習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對比丘們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確實。一個人要依照經文去練習,並且觀察所練習的是否正確。只有在仔細的檢查和練習之後,並配合體驗,一個人才能確定這經文是正確的。因此,佛陀對比丘們忠告,不只是採用經文,而且要依據法與律來檢查經文是否正確。這是一個人如何確認經文資料是真的並且可被正確地練習。以下摘《長部經》第十六經的經文:
爾時,世尊住負彌城之阿難廟。於此處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我將宣說四大教法。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義,我親從世尊面前聽、受。』諸比丘?對此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亦不應排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
若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而彼與經、律相付合一致者,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第一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於某處有僧伽長老及多聞和合僧團之耆舊高德。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師之教言,我親從僧伽長老面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亦不應排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
若此等比較、照對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第二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知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眾多長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言,我親從其長老比丘等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等長老比丘等之所說,不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第三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通達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長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所說,我親從彼長老面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此第四大教法。


12.對佛陀的中道方法,開啟檢查和探討的精神,是開放給所有具有探究之心的人。探究的心是指不被困在一種自大、執著己見、不先檢查經文的心。偶爾,有些禪修者,非常執著於他們的意見和老師,以致於他們想他們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從經文檢查真正的教導。由於本書直接取自經典,可以看看有些事情如何被「論」、「釋」解釋得迷糊而誤導了。一個勇於探究和練習的人,將驚喜於佛法的簡單與清晰-特別是不要用《清淨道論》這些論書時。雖然,經文有些生硬和重覆,但它們非常有啟發性,而且讀來有趣--特別是當一個人練習禪修並且同時獲得理性的知識時。


五、定慧禪修序言

1.一個人要開始禪修前,先建立起一個堅強的道德(戒)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禪修者未能遵守五戒,將對禪修失去興趣,最後就停止禪修了,因為他會認為這個技巧正確。事實上,佛陀的技巧沒有問題,而是這禪修者來完整地練習,或就做得不正確。為了內心的增長與淨化,持守戒律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個人不遵守其中的任一條戒,將由於罪惡感而經驗到許多內心的不安、悔恨、焦燥。這將使得內心緊張並且遮蔽他的思考。

2.為了精神方面的成就,這些戒律是絕對必要的。它們使內心能夠正念而覺知,此有助於擁有一顆安祥而清明的心,免於做錯事而悔恨。一顆安祥而寧靜的心是沒有壓力而且清明的。因此,每日受持這些戒律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但這並不是一種儀式或典禮,而是對個人練習的一個提醒。每日受持戒律有助於個人內心、言語及行為的提昇。有的人以巴利文唸誦這些戒條。但是,如果禪修者不完全懂得巴利文,它就變成一種空洞的練習。對一位認真的禪修者而言,最好以他所了解的語言每日唸誦這些戒條,如此它們的意義清楚而沒有疑惑。這些戒條是:
(1)我持守不殺生戒。
這條戒包含不殺像螞蟻、蚊子、蟑螂等動物。
(2)我持守不偷盜戒。
這條戒包含在工作中,未經允許的鉛筆、個人使用影印機等儀器。
(3)我持守不邪淫戒。
基本上,它意味著不可以與任何別人的配偶有任何性行為,不可以與任何仍在家庭監護下的人有任何性行為。它也意味著要遵守當地對性行為所制訂的法律。任何不當的性行為造成別人過度的痛苦,這將使自己生起悔恨與罪惡感。
(4)我持守不說謊、不惡語、不誹謗、不誑語戒。
這表示戒除任何不真實以及無益於別人的話。它也包含戒除「無害的謊言」。
(5)我持守不用使心智遲鈍的毒品及持守不飲酒戒。
許多人以為飲一杯啤酒或一杯應酬酒不會影響他們的心。但這非事實。如果練習禪修,他們變得敏銳,並且將發覺到甚至服用無害的阿斯匹靈也會有影響。它也會使內心遲鈍一整天,何況酒精及其他毒品。但是,當一個人生病而醫生說必須服藥時,就要用藥。這條戒是針對為了鬆弛及逃避生活壓力而服藥或喝酒而訂的。

3.當一個人發現自己違犯了戒律,要先原諒自己,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這對於內心的解脫有一點點幫助,而後他要立刻再接受戒律,並且下定決心不要再犯。再接受戒律有助於再淨化其內心。實行一陣子後,他將愈來愈警覺,由於體驗到犯戒的不良後果而能自然地免於犯戒。

4.在一個時期,只可練習一種禪修技巧,因為如果混合或配合不同的禪修,內心將變得混淆。混合和配合將會停止進步。最好的方式是只選一位真正懂得這禪修的老師。選擇一位好老師的方法是,觀察他的學生們是否仁慈、喜悅、友善而有支持力。而後,與這老師學習一段時間,看看自己的心是否任何時候變得更快樂而安祥,這不是只在禪坐時,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最好的選擇方法。自己內心的覺知是否變得愈清明而較容易去認識?除了禪坐時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如此?否則,檢查一下老師所教的與經文,看看是否一致。當練習深入,禪修變好後,經文就變得愈明白而且容易理解。當老師以經文作指導,它就會如此發生。

5.最後,禪修者要認識五蓋(五種煩惱)的生起,這非常重要。五蓋是(1)貪欲,(2)瞋恚,(3)昏沈、睡眠,(4)掉舉、後悔,(5)懷疑。一個蓋就是一個障礙、一個妄念,它會發生在禪坐或日常生活當中,完全阻擋禪修者看清眼前當下的事情。它也會使人落入自我的執取。當這些蓋障生起,一個人會強烈與之認同,並落入自我的執取,也就是認為:「我愛睡」「我不安」「我喜歡,我要」「我不喜歡,我恨」「我懷疑」。這些蓋障完全遮住自己的心,使人完全看不清眼前當下發生了什麼,這是由於「我是那樣」的自我捲入了。

6.練習「專注禪修」(安止定)時,禪修者放下任何妄念,而將他們的心移回到禪修的對象上。另一方面,練習「定慧禪修」時,禪修者放下任何妄念(這一點完全相同於安止定),並鬆弛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開放、擴大與寧靜。只有在這之後,才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對象上。「將心放鬆並感覺開放與寧靜」,這個小差別改變整個禪修從「專注禪修」成為一種更流暢、具有正念與寧靜的覺知,而不是像全神貫注那種禪修形式的深入定中。結果,禪修者變得更符合經上所教導的。

7.練習「定慧禪修」時,不壓抑任何東西。壓抑的意義是壓下、推走或不准某種經驗,也就是,禁止蓋障的生起。定慧禪修中,蓋障生起時,反而開放心胸,看清它是無常(先前不在那兒,現在才有)、苦(看到這些妄念生起,它們是痛苦的)、無我(不落入自我的執取,看見蓋障其實不是自己能控制、不屬於我的過程,並且不執取這些蓋障而落入「我是那樣」的想法)。而後,放下這些蓋障,鬆弛頭部的緊張,使心寧靜。最後,將注意移回到「觀察呼吸」的練習。

8.結果,一個人開始看清內心是如何運作,這將導致智慧的增長。當他允許蓋障的呈現而不與它們認同,它們會自然地消逝,而內心變得更為清晰、明亮。每一次,他放下「我是那樣」的自我執著,內心自然變得更為開闊、警覺而覺知。因此,寫出本書的一個理由是指出,每當一個人壓抑任何東西,就不能淨化內心或體驗到事情的真實樣子。在壓抑的時候,他推走或不允許體驗的部分,如此,心胸不能擴大、開放,而代之以收縮。結果,不能淨化無明的內心。他實際阻止了內心淨化的過程。當一個人不放開任何內心生起的東西,就不可能體驗到出世涅槃的無條件狀態,以這方式也不能淨化「我是那樣」的我執之心。佛陀未曾教導去壓抑任何體驗,也未教導一種使心固定或全神投入到禪修之對象的禪修法。要記得,佛陀反對任何形式的「專注禪修法」,因為這不是正確的方法。事實上,任何種類的痛苦、情緒的沮喪、身體的不適,甚至死亡,都要以平等心、全面的覺知或強大的注意力來接受,而不與它認同或將這痛苦執為個人所有。

9.當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將心胸開放、擴大,放下任何種類的蓋障、痛苦、壓力,真正個性的改變就會發生。這意思是說,他開放、擴大自己的覺知,所以以一個沒有緊張、沒有執著自我的安靜心來觀察一切事情。特別在日常生活中,他逐漸過著快樂而安靜的生活,而沒有喋喋不休的心。當一個人練習「專注禪修」時,會覺得在深定中非常舒適而快樂,但是當他從這些上昇的階段退出來,他的個性又回復原狀(這意思是,遇到蓋障時,他不認識而不知開敞心胸,結果,將心縮小而變得更執著)。他甚至可能變得更自負而好批評。這是因為在禪修中,每當蓋障(煩惱)生起,禪修者不管它並且立刻又回到禪修的對象上。他這樣做,並沒有使心寧靜並且放鬆由於妄念所產生的緊張。反而使他的心(在禪坐時)對該經驗趨向封閉、縮小而緊張,一直到使心變得更為深的「專注」。結果,這過程壓抑著蓋障(煩惱)。如此,他們並未完全放下對該妄念的自我執著。他們的心變成緊張,因為他們並未看清他們並未開放與接受,而是對該妄念封閉與抗拒。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今日禪修者們常抱怨在他們的頭部有很大的壓力。事實上,一個人真正地放下妄念,在頭部是不會有任何壓力的。由於壓抑的結果,並沒有真正淨化內心,結果,不可能發生個性的改變。

10.現在,我們幾乎已準備好要進入《入出息念經》。但是,在我們進入之前,有些字的英文翻譯有所改變,這是為了使經義更為清楚。一個人依照這兒所講的佛陀的指導去練習,將藉由閱讀經典而能確認自己的體驗。結果,對這些深奧的經典也有更好的理解。

11.最後一點附注:在前面開始的一些章節,作者觸及一些有爭議性的見解,是有關安止定、近行定以及剎那定的練習。因此,如果讀者能發現任何錯誤,並提供這些不同專注訓練的經文,作者將非常地感激。

12.一個人在練習「定慧禪修」時,只要將心開放、擴大並且接受(任何妄念),而後放鬆由於煩惱或妄念所引起的緊張,再將注意力移回禪修的對象。這種開放而接受的心胸,有助於更能覺知、警覺於產生痛苦的事情,心胸將更為敞開、更進一步地擴大。以這種覺知,人的個性才會改變,唯有到了這樣一個人才能實現佛陀的教誡:「我們是快樂的人」。


3 定慧禪修法 3-1 定慧禪修法 3-2 入出息念經的解釋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