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佛法與內觀系列 全螢幕[PDF]
9-5-1 《森林佛法》摘要 9-5-2 《內在品質的生活》摘要 10 觀呼吸與觀四界

《內在品質的生活》摘要

9-5-2 《內在品質的生活》摘要

※ 以下是摩訶布瓦的開示

1. 訓練自心的第一步,我們要選一個「法的主題」作為控制與照顧這顆心的方法。否則,心會由於舊習而到處亂跑,跑到我們不斷擾動與分心之處,而產生痛苦與不滿。

2.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被教導要禪修於隨念佛、法、僧,要正念於呼吸,或將「佛陀」二字配合呼吸:吸氣時想著「佛」,呼氣時想著「陀」。此中,那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就作為自己禪修的主題。

3. 專注於這些事情時,你要讓心中只有覺性。例如,當你集中於入出息時,要使自己覺知到每次呼吸的進入以及每次呼吸的出去,要一直覺知到禪修結束。你可以集中呼吸的感覺對你的覺知最明顯的任何一點。任何呼吸的感覺最明顯的一點,例如鼻端,就是你要集中與正念的一點。當氣息入與出時,你都要能很確定。如果你想要,你也可以配合「佛陀」二字,在入息時想著「佛」,出息時想著「陀」。將你的注意力全擺在呼吸上。你不要想這主題以外的其他事,當下此刻只專注於呼吸。

4. 以這方式,當正念逐漸穩定而持續,心就不會跑到有害的習性念頭上,它會變得愈來愈安靜。同時,原先粗的呼吸會逐漸變得愈來愈細。它甚至會細到從你的覺知中消失。這是由於它太細了,細到好像消失了。在這時刻,並沒有呼吸而只有覺知保留著。這是你禪修時會發生的事情之一。

5. 此刻的心非常寧靜,令人驚奇。呼吸消失了,不留任何痕跡,同時,身體好像也消失了。這裡所說的,是從你的感覺上來說,並不是你實際的身體消失到別處去。身體仍在那兒,但是你的覺知並不連結到身體。完全只有簡單的純粹覺知,完全只有它自己。這就稱作「一顆寧靜的心」。在這層次,這顆心自己安住著,並培養出一種奇妙、奇異、令人驚奇的喜悅感。

6. 當內心變得寧靜而且從一些活動脫離出來時,就沒有時空感了,因為此心不再以時空的觀念對任何東西給予意義。在這境界中,只有單純的覺知本身保留著。這是從禪修可以得到的喜悅。如果你想要,你可以稱呼這是禪修的成果之一。

7. 至於對這些以覆誦「佛陀」為主題的人,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你只要覺知「佛陀」「佛陀」的每一次覆誦而不須配上呼吸。你不要想成果將如何出現。

8. 事實上,你禪修時,你所要做的事並不多。只要在內心簡單地專心覆誦「佛陀」「佛陀」「佛陀」。你不要在內心的想像中畫圖:天堂像這樣子,涅槃像那樣子,天神像這像那,像你從書上所學來的一樣。

9. 因此,你不要猜測成果。只要簡單地覆誦禪修主題的名號。這樣連續用功,將逐漸一步步得到成果。

10. 如果你的心與禪修的名號一直保持與呼吸接觸,保證就不會有 可怖的或令人喪膽的事發生。

11. 當禪修時呼吸消失了,你要告訴你自己:「即使呼吸消失了,我的心仍在這兒與身體在一起,因此我不會死去。」這點就足以使你免於害怕死去的恐懼。

12. 這就足以使心深入更細的層面,身體與呼吸一起消失。煩惱一點也不能侵犯你的覺性。這就稱作:在入出息念中到達微細之點。有的人可以在這層面停留上數小時,有的人就不很久。這完全決定於禪修者的定力。

13. 此刻你所獲得的成果是微細的心,此心只是簡單的覺知,一切只有自身,當下簡單地覺知自己,而不涉入其他任何習氣。這就稱作「心一境性」。

14    .一旦心不捲入其他任何對象,只有覺知保留,這就是「一境」,它只與覺知合一,而不與任何對象或名號成雙成對,因為在此時已完全放下名號。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兒的覺知本身。這就稱作「心一境性」。

15. 如果你真正遵循佛法的原則,你不會走到其他地方,你一定走到真理。換言之,你所得的「果」,將順著你正確修行的「因」。當心安頓下來,你所得到的喜悅,立刻衝擊著你:「這就是所謂的喜悅!」因為這一刻你內心感到的喜悅不同於任何你曾體驗過的喜悅。它是一種比世上的喜悅更為奇異、更令人驚奇的喜悅。

16. 這就是為什麼宗教會一直留存到今日。如果不這樣,它早就消失了,因為它的滋味,用世間的滋味不能比。

17. 接下來是智慧的層面。它是真正的「內觀禪修」。對練習內觀或毗婆奢那的人它是一個普通術語。事實上,「毗婆奢那」是指以智慧檢驗而得到的清晰內觀。「禪修」這字包含寂止與內觀。

18. 真正的內觀禪修是指審察與檢驗。一旦內心變得寧靜而安詳,我們用它來檢驗、分析身體的性質以及五蘊,或無常、苦、無我的主題。

19. 當我們用這方式以智慧檢驗、區分性質以及五蘊,我們將看到我們的智慧所培養出的方法,可以一步步切除煩惱,一直到切除所有與五蘊相關的煩惱。

20. 經上說,這些已證得預流果的人已斷除了三結:我見、疑、戒禁取。我見以五蘊來表達,共有二十相:五蘊的每一蘊為基礎各配以四相,舉例來說,(1)將色身視為我,(2)將我視為色身,(3)身存在於我之內,(4)我存在於身之內,共有四相。或者,(1)將受視為我,(2)將我視為受,(3)受存在於我之內,(4)我存在於受之內,此為另外四相。同理,想、行及識每一個各別作為四相的基礎,可仿上例類推。換言之,五蘊的每一蘊作為我見四相的基礎。五乘以四,得到我見的二十相。

21. 依據經典,預流果已完全斷除這些我見,但是若依據「森林佛法」的練習,這點有些不同。除此之外,並沒有不一致的。因此,在這兒我要插入一些「森林佛法」的觀察,希望對你的閱讀不會造成障礙。如果你覺得它們不成為解脫道,不符已知的佛法,那就把它們放下,不要在你心中形成一個障礙。

22. 簡要言之,已完全斷除我見二十相的人,不會將五蘊視為我、將我視為五蘊、認為五蘊存在於我、或認為我存在於五蘊。現在,可以完全合理地說,這種人不再對兩性行為有任何興趣,因為兩性行為是有關五蘊的一件事,而五蘊是必須完全斷棄的二十種我見的巢穴。

23. 對這些已完全斷棄我見的人,色身不再是感官欲望的對象,因而不再有任何意義。他們的感受也不再捲入欲望。他們的想蘊(記憶)也不再為了欲望給予任何意義。他們的行蘊(念頭與想像)也不再為了欲望而製造對象。他們的識蘊也不再為了欲望而認知東西。總之,他們的五蘊不再為欲望或世俗關係而運作。他們的五蘊已改變到是為了未完成的另一個層次的工作而運作。換言之,已上升到五個較細的煩惱(五上分結)的層次:色貪、無色貪、慢、掉舉與無明。

24. 因此,具有完全斷除我見二十相能力的人是落在不還果的身上,因為只有在他們的層次,他們的心完全不貪著於感官欲望。

25. 至於預流果,就我所知,他們知道的方式以及放下我見的情況,順乎下列比喻:假設有一旅人深入叢林,遇到具有清淨鮮水的池,然而水被浮萍蓋住而不是完全看得見。他撥開浮萍,看到清澈的水,用手舀水喝了一口,知道這水是真正的鮮涼,而後喝到解除了長久的口渴,再繼續趕路。

26. 他一離開,浮萍又照舊蓋住水面。至於這個人,雖然已離開了,他心中對這水的記憶卻一直存留著。每次他入這叢林就一直走向這池,撥開浮萍,舀水來喝,喝到內心滿意。他離開後,即使浮萍再度蓋住,他心中深信著這池充滿清水,且其味鮮涼。這個堅信,是不會磨滅的。

27. 這人象徵一位熱誠的禪修者,他用智慧檢查身體的不同部位一直到完全清晰。在那一刻,「心」放下了色身感受、想、行、識,進入一個純粹的平靜,此時,完全與五蘊沒有任何關連。在那一刻,「五蘊」對「心」一點也不運作。換言之,「心」和「五蘊」獨立地存在,因為它們已經經由長期禪修的努力而互相切開了。

28. 那一刻是奇妙美好、曾未有過的一刻,從出生到開始修行所經驗的都不能比。而你現在此時此地已體驗到這奇妙的呈現。「心」停留有這平靜的感覺並且安詳一陣子而後退出。它一退出又照舊與五蘊相連,但是堅定地相信「心」已到達一個基本平靜的境界,在那個時期,五蘊已完全從「心」切除,也堅信在那平靜時期,經驗到一個非常奇妙的心理狀態。這個堅信,是不會磨滅的。

29. 由於這個堅穩不動的信心,經由親身經驗的結果,深植於心,不會被未發現或不合理的主張所影響。我們變得熱衷於繼續禪修,此次是以堅強的決心和來自內心的深信力而強烈投入。而後,心很容易安頓於平靜和安詳,並且停留像先前一樣久的時間。即使們尚未使心完全免於五蘊的打擾,我們持續對更高層次的佛法往前精進,決不打退堂鼓。

30. 至於預流果的內心品質,他們對修行所看清的結果以及他們尚未看到的高層次佛法,都具有不可動搖的信心,對任何階級的人也不會有偏見、自負而很公正。

31. 如果我這兒所說的是正確的話,那麼,「一位預流果尋求配偶」,與「他尚需完全斷除欲望之巢的我見二十相的事實」,就沒有衝突。「斷除我見」,並不是預流果擁有家眷之障礙,因為,「完全斷除我見」,是處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層次(指,不還果)。

32. 依據經典,一來果已減弱了心中的貪、瞋、癡。

33. 不還果已斷除五結:我見、疑、戒禁取、欲貪、瞋。 欲貪與色身相關。依照「森林佛法」的觀察,我見二十相是欲望的泉源,所以,完全斷除它們是落在不還果的身上。這是因為要獲得不還果的人必須運用智慧徹底檢察五蘊,而後超越它們,不再流連執著。換言之,他們必須能夠審查身體每一部位,直到心中清晰顯現它們是不淨而且是苦、無常、無我。

34. 而後,於心的表層顯現身體的不淨影相,轉成深入心的內層。他們將知道,美是心往外畫圖而後自己喜歡它(指,身體的每一部份位),醜是心往外畫圖而後自己厭惡它, 這二者都匯到一顆相同的「心」。換言之,美醜不再像以前那樣認為是心外的東西。心已完全看清往外畫圖的害處,同時放下所審察的身體部位的美與醜。經由美與醜的交會,從對身體的執著中全面脫離,不再對美與醜感到興趣了。在這一刻,與身體相關的欲望被解決了。

35. 無上證得的第四層是阿羅漢果。依據經典,阿羅漢已斷除十結: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 慢、 掉舉、 無明)。

36. 色貪不是指男女的色身,或外在炫耀層面的物質對象,而是指內心呈現的心理影相。換言之,影相從外返回內心,如前所說。 此時禪修者把這些影相視為心的習氣或心的注意焦點。如果你將這解釋為心執著於色界禪那,這並沒有錯,因為心在這層次必須培養對這些內在影相的瞭解以便能夠熟練於面對它們, 而完全不牽連到身體。要維持這些影相一直到它們在快速出現與消失的系列中,你能善巧的製造或滅除它們。它們的出與現消失只和內心有關,完全不像以前牽連到身體時與外在有關。

37. 這些影相的出現與消失,在正念和智慧的冷靜審查下,逐漸變化。日久了它們變化得越來越快,一直到這些影相就像閃電一樣快的出現與消失。最後,它們都走了,在心中不再存留一點影相。同時,你體會到這些影相的滅去和其他自然現象滅去的方式一樣。

38. 從這階段開始,心是絕對的空與明。即使身體還存在那兒,在你的覺知看來是完全的空,在心中沒有絲毫的影相存留著。

39. 無色貪是指喜悅於快樂的微細感覺或無色界的禪那。

40. 慢(自負)分成九種。例如,你修行的成就層次是低於別人, 你假設為較低、較高、或同等。你修行的成就層次是同於別人,你假設為較低、 較高 、或同等 。或著你修行的成就層次 是高於別人,你假設為較低、較高、或同等。如果站在最高層次的佛法來看,所有這些假設都是錯誤的,因為假設是屬於煩惱的一類。我們要改正這個習性,一直到心中不再有自負,到時, 我們說這顆心是純淨的,因為不再有任何微細的波濤留在它裡面。

41. 第九結是掉舉,在此不是關於一般凡夫共通的激動和散亂心,而是關於聖者們以敏銳的正念與智慧去探索生死輪回的源頭時,在這層面上努力、耐心及專注的修行。問題是來自他們想快點完成他們的修行,他們的心強烈希望到達解脫境界。結果,並未注意到用功時要中庸與平衡的這一問題。

42. 這意思是,他們傾向於不讓心住於定的平靜和安適,因為他們知道愈用智慧來審察,他們愈看清一步步拔除煩惱的方法,這使得他太投入於修行,而忘了將心安住於定的平靜,以使智慧重獲力量。事實上,他們傾向於認為:將心住於定和處於睡覺只是延遲他們的修行。結果,在審查的壓力和投注下,心超過了負荷,這是心跑錯方向的另一個方式,因而算是一個煩惱。

43. 如果將「無明」這名詞用在一般有情,以森林比丘的方式,我翻譯它為「錯誤的知識」、「不坦白的精明」。它是知識與無知二者混合在一起,因而你不能分清那一個是那一個。這是粗俗層面的無明。

44. 至於微細層面的無明,是屬於較深的心理煩惱(結),站在「森林佛法」的觀點,這種無明是指,對這顆心的無知。這是因為在這層面,心雖能知道並且放下其他的東西,但仍留下對自己本身的無知。如此,這個結被稱作「無明」,也就是不完全的知道、不清晰的知道、有一盲點仍遮住心的知道。但是,一旦不斷被訓練來探索真理的正念和智慧足夠勝任時,心將體悟到無明只是心對自己本身的無知而已。

45.當智慧洞視這個真理的時刻,無明立刻就消失了,因而沒有任何無明潛伏在心中。與心有關的掉舉、全心審察、自負等問題,在無明消失的同時都解決了,因為已沒有任何東西留下來能夠作為掉舉與自負的原因了。所有三界的爭論都來自這奇異、奇妙的無明,它是它們的唯一主因。

46.未能真正熟練於智慧的禪修者,難以發現脫離無明的方法,因為 「一般的無明」和「無明自身」是兩件非常不同的東西。「一般的無明」是結合外在與內在二種無知,成為一個煩惱的一種現象,就像結合樹枝不同的部分成為一顆樹一樣。至於基本無明(無明自身)就像一顆樹已被砍倒、剝除樹枝。換言之,經由不斷努力一步步切除,逐漸停止心的亂跑,最後匯集到心這一點,而這一點是「真正無明」的一點,但是到了這一階段,它不再擁有往日風光時的親信和隨從了。

47.這個「真正的無明」是一個包含所有隱藏、難以預期、令人驚奇之東西的匯集點,就像一個小餌含有足夠的毒素,能毒殺一隻動物。藏在無明之內的毒素,我只能簡單說明一下,因為我想不出有任何世俗實相,可以用來比較它們、接近它們如實的樣子。毒素中的一些是(1)一顆如此出色的光明心,好似最終的成就,(2)從光明心的力量,冒出一種快樂的感受,如此美妙,似乎超越了所有世俗的實相境界,(3)一種威力感、攻不破感,如此地強烈以致於看來沒有東西能影響它,(4)對這現象視如真金的一種懷念的執著。

48.此刻我們尚未體認真相,這些毒素是阻擋我們走向真正安詳的障礙。只有當我們超越過它們,並回顧我們走過的路時,才會體認到何處走錯了,何處走對了。也就是我們將知道:
「當我們到達了那點,我們在路上打轉或迷途。
當我們到達了這點,我們太執著於定的平靜。
當我們到達了那點,我們在智慧內審察太多。
我們未能維持定和慧的平衡,這就是為何我們在這些不同點走得這麼慢的原因。」
一旦我們通過了這些點,我們將在回顧中複習,並瞭解每一件事。

49.同時,一旦無明消失了,我們將知道是什麼東西產生未來的生與死。從這點以後,我們不再掛念:過去我們來自何處,或未來我們將去那裡,因為當下這顆心已完全割斷了任何事物的任何連結。

本書附錄的兩篇開示,是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摩訶布瓦以「森林比丘」的身分,所教導的修行精華,值得參考。


9-5-1 《森林佛法》摘要 9-5-2 《內在品質的生活》摘要 10 觀呼吸與觀四界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