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佛法與內觀系列 全螢幕[PDF]
10-1-1 壹、入出息念的培養 10-1-2 貳、平衡五根 10-1-3 參、平衡七覺支

貳、平衡五根

10-1-2 貳、平衡五根

1. 這五根(信、精進、念、定、慧)是五種控制心的力量,使心不偏離導向涅槃的寂止與內觀之道。
2. 五根中,信是正信於該信的,例如,相信三寶、業報。要相信佛陀的證悟,這是重要的,因為一個人若缺乏正信的話,他將會放棄禪修的練習。要相信佛陀的教導,這也是重要的,它們是四道、四果、涅槃及教理。佛陀的教導指示我們禪修的方法,所以,在這階段要完全相信他的教導,這是重要的。
3. 譬如禪修者這麼想:「只觀呼吸真正能證得禪那嗎?」「上面所說的取相有如白棉花,似相有如清晰的冰塊或玻璃,真的如此嗎?」如果一直有這類念頭,就會生起一個見解:「在這時代是不能證得禪那的」,而後因為這見解,就會對佛的教導退失信心,而無法阻止自己放棄培養寂止(禪定)。
4. 因此,若以入出息念作為禪修的主題來培養專注,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心。他應毫無懷疑地培養入出息念。他要想:「如果我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指導,我一定會證得禪那。」
5. 但是,如果對該信的對象有太強的信,在此我們所談的禪修主題是入出息念,那麼,由於信根對對象決定的作用太強,慧根就不明顯,而其餘的精進根、念根及定根也會變弱。此時,精進根不能實行其策勵保持諸心、心所於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實行其建立覺知於似相的作用;定根不能實行其使心不移往似相以外之所緣的作用;而慧根也不能實行其透見似相的作用。由於慧根不能了知似相及支持信根,因而信根減弱了。
6. 如果精進根太強,其餘的信、念、定、慧,就不能各別實行決定、建立、不散亂和透見的作用。如此,過強的精進,會使心不能安靜地專注於似相,而這意味著輕安、定和捨覺支沒有足夠的力量生起。
7. 同樣的,當定根和慧根太強,也將會有不利的結果。
8. 信與慧的平衡、定與精進的平衡是聖者所讚歎的。如果信強慧弱,就會迷信於無用而無意義的對象。舉例來說,會迷信於外道所信所敬的對象,例如信仰守護神。
9. 另一方面,如果慧強信弱將會使人過於精明,自己沒有禪修卻花時間只下判斷或評價。這猶如用藥過多所引生的疾病,難以治療。
10. 信與慧平衡才能正信於該信的對象。他相信三寶、業報,相信如果自己根據佛陀的指導來禪修,將會證得似相及禪那。如果以這種信心來禪修並能以智慧來辨識似相,他的信根與慧根就會平衡。
11. 再者,如果定強而精進弱,那麼,由於傾向於定會生起昏沈,將使昏沈增長。若精進強而定弱,那麼,由於傾向於精進會生起掉舉,將使掉舉增長。所以,當定與精進平衡時,心才不會墮入昏沈或掉舉,並能證得禪那。
12. 一位想修習寂止這一主題的人,最好有堅強的信心。他若能想:「如果我專注於似相,我一定能獲得禪那。」那麼,由於信根的力量,以及專注於似相,他必定能獲得禪那,這是因為禪那主要依於專注。
13. 對於一位想培養內觀的人,最好有強的慧,因為慧強時他能透見三相以及體證無常、苦、無我的三相之智。
14. 當定慧平衡時,世間禪那會生起。由於佛陀教導要一起培養寂止與內觀,只有定慧兩者平衡時,出世間禪那才會生起。
15. 在平衡信與慧、定與精進、定與慧,都需要正念。正念在任何狀況都需要,因為正念可以保護心不會由於信、精進或慧過強而掉舉,以及由於定過強而落入昏沈。
16. 所以,正念於一切狀況是必需的,就像一切調味料中的鹽,也像處理國王一切事務的宰相。因此,在古疏裡說:「世尊說:『於任何禪修的主題,正念都是必需的。』何以故?因為正念是禪修之心的依靠及守護。正念是依靠處,因為它能幫助心到達未到未知之高境。沒有正念是不可能證得任何特別而超凡的境界。正念可以守護心並且使心不失去禪修的所緣。這是為何以內觀智慧辨識它的人,認為正念能保護禪修的所緣以及禪修的心。少了正念,禪修者就不能振作或平撫自心。這就是為何佛陀說正念要用於一切狀況。」(亦見《清淨道論》第四章。《大疏鈔》第一冊)


10-1-1 壹、入出息念的培養 10-1-2 貳、平衡五根 10-1-3 參、平衡七覺支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