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佛法與內觀系列 全螢幕[PDF]
10-1-3 參、平衡七覺支 10-1-4 肆、達到禪那 10-2 二、如何培養四界觀

肆、達到禪那

10-1-4 肆、達到禪那

1. 當信、精進、念、定、慧五根得到充分培養,專注力就會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當你以這方式達到禪那時,你的心將不間斷地知道「似相」。這情況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2. 當你的心持續專注在似相一或兩小時,你要試著去辨識在心臟附近的「心所依色」,此處安住著意門(有分識)。「有分識」明亮而光明。疏上解釋它就是意門。你一再嘗試,就容易辨識到「意門」依於「心所依色」,以及呈現在這兒的「似相」。當你能如此時,應試著辨識尋、伺、喜、樂及一境性的五禪支,一次一個。經由持續地練習,最後你能同時辨識五禪支。五禪支是:
 (1)尋:將心導向並置於「似相」。
 (2)伺:將心持續置於「似相」。
 (3)喜:對「似相」的喜悅。
 (4)樂:經由體驗「似相」相關的樂受。
 (5)一境性:對「似相」的心一境性。
3. 它們各自稱為「禪支」,但合為整體就稱為「禪那」。剛開始練習禪那時,你應該練習以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辨識禪支。你要練習初禪的自在,有五種自在:
 (1)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
 (2)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時刻隨心入定。
 (3)住定自在:能夠隨意住定多久。
 (4)出定自在: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出定。
 (5)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4. 轉向與省察二者發生在相同的「意門心路過程」。轉向是由「意門轉向心」來運作,在此是以五禪支中的一支,例如「尋」作為所緣。省察則是由意門轉向心之後馬上生起的第四、五、六或第七個速行心來運作,也取同樣的所緣。
5. 在《增支部》的《山牛經》中提到,當大目犍連尊者還是預流果時,正練習禪那。佛陀提醒他,在還沒有熟練於初禪五自在時,不要試著進修第二禪。佛陀解釋說,若還未熟練於初禪五自在,就試更高的禪那,不但會失去初禪,也無法達成第二禪,兩者都會失去。
6. 當你已熟練初禪五自在後,可進習第二禪。為此,你要先入初禪,出初禪,而後思惟初禪的過失及第二禪的功德。要思惟初禪仍是接近五蓋,也要思惟初禪中的尋、伺禪支是粗,使初禪比無尋、無伺的第二禪不寂靜。因此,希望去除此二禪支,而只留下喜、樂、一境性,你要再將心專注於「似相」。
7. 以這方式,你將證得擁有喜、樂及一境性的第二禪。而後,要練習第二禪的五自在。當練習成功且想進習第三禪時,你要思惟第二禪的過失及第三禪的功德。思惟第二禪是接近初禪,而第三禪比第二禪寂靜。也要思惟第二禪的喜禪支是粗,使第二禪比無喜的第三禪不寂靜。以這方式思惟,你從第二禪出定後希望證得第三禪,並再專注於「似相」。以這方式,你將證得擁有樂及一境性的第三禪。
8. 你進一步練習第三禪的五自在。當你已練習成功且想進習第四禪時,要思惟第三禪的過失及第四禪的功德。你要思惟第三禪的樂禪支是粗,使第三禪比無樂的第四禪不寂靜。以這方式思惟,你從第三禪出定後希望證得第四禪,並再專注於「似相」。以這方式,你將證得具有捨及一境性的第四禪。而後,你要練習第四禪的五自在。
11. 證得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如此完成了培養入出息念的第四階段:
 『我學寂止身行而入息。』
 『我學寂止身行而出息。』」
10. 這個階段始於禪相剛生起之前,定力隨著四禪培養出來,呼吸愈來愈靜,一直到在第四禪時呼吸停止了。
11. 當禪修者利用入出息念達到第四禪,並已培養五自在,那麼,一旦由定所產生的光是明亮、燦爛而熾放時,如果他想要,他可以移向培養「內觀禪修」。另一方面,禪修者也可以繼續培養「寂止禪修」。


10-1-3 參、平衡七覺支 10-1-4 肆、達到禪那 10-2 二、如何培養四界觀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