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佛法與內觀系列 全螢幕[PDF]
10-3-1 壹、練習內觀必須了知的法 10-3-2 貳、二十八種色法 10-3-3 參、色法的性質

貳、二十八種色法

10-3-2 貳、二十八種色法

一、前十八種色法
【1-4】、四界 (四大)
1.地界
重地類:(a)硬、(b)粗、(c)重
輕地類:(a)軟、(b)滑、(c)輕
2.水界:(a)流動、(b)黏結
3.火界:(a)熱、(b)冷
4.風界: (a)支持、(b)推助
【5-9】、五淨色(敏感色)
1.眼淨色
2.耳淨色
3.鼻淨色
4.舌淨色
5.身淨色
【l0~13】、境色(所緣色)
1.顏色或光
2.聲
3.香
4.味
5.觸(分為5.地界、6.火界、7.風界)
地界、火界、風界組成觸境。若把它們分開算做三個境,就有七境色。當計算二十八種色法時,不包括觸,因為觸境色的地界、火界、風界早已各自被列入四界內。
【14、15】、二種性根色
1.女根色
2.男根色
每人只有其中一種性根色呈現,女性只有女根色,男性只有男根色。性根色是遍佈於全身的。
【16】、心色(心所依色)
心所依色是意界或意識界所依靠的色法。心色是存在於心十支極微裡面,這種極微分布於心臟裡的血液。由於它是意界或意識界的住處,它被稱作心所依處(心基)。
【17】、命根色
此色法遍佈全身,它維持「業生色」的生命。
【18】、食色
1.段食是食物裡的食素。一切極微裡都有食色,即使是業生、心生或時節生的極微都有。它們各自被稱為業生食素、心生食素或時節生食素。為了避免禪修者混淆,要記得:已吃下的食物裡的「食素」,製造出「食素八支極微」裡的食素,才稱作食生食素。或更精確地說,剛吃下而留在胃裡的食物,在還未被吸收並運送到全身時,這食素仍稱作時節生食素。
2.以「命根九支極微」的消化之火(火界)的幫助下,食物被消化並製造了新的「食素八支極微」。這些新極微稱作「食生食素八支極微」。這些「食生食素八支極微」裡的食素稱作「食生食素」。

討論到現在為止,色法有五個不同名稱如下:
一、 以上十八種色法稱為「自性色」,因為它們每個都擁有一個自然特相,如硬等。
二、 這十八種色法也稱為「共相色」,因為它們都擁有一切名法與色法的共相:由於生滅而「無常」,由於受到生滅的壓迫而「苦」,以及由於沒有任何永恆、穩定的質素、靈魂或我而「無我」。
三、 由於這十八種色法是以業、心、時節或食為因而生,因此它們也稱為所生色(完色)。
四、 由於這十八種色法的持續不穩地變化,從熱至冷,從硬至軟等等,因此它們也稱為「色色」(真實色法)。
五、 由於這十八種色法適和覺察出無常、苦與無我三相,所以適合作為內觀的對象,因此它們也稱為「思惟色」。

後面將列出的剩餘十種色法與上述十八種不一樣,而有五個名稱如下。
一、 無自性色
二、 無共相色
三、 非所生色(不完色)
四、 非色色(非真實色)
五、 非思惟色

二、後十種色法
【19】、限制色(空界)
使每一個極微不與其他極微混在一起的色法,使諸極微有各自為單位,以及在極微之間的空間,這種色法稱為限制色。
【20、21】、二種表色
1. 身表,即作為溝通的身體動作。
2. 語表,即作為溝通的言語動作。
能使他人懂得我們的念頭或希欲的動作名為「表色」。身表是以身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念頭或希欲,例如,向人招手。
語表是以話來表達自己的念頭或希欲,例如,呼喚時說:「請來這裡」。由於身表和語表是由心所生起,所以這種色法不能放進沒有心的無生命物裡(如錄音帶)。它們只存在於有情言語的聲音和身體的動作裡。
【22-24】、變化色
1. 色輕快性:(a)心生、(b)時節生及(c)食生真實色的輕快性。
2. 色柔軟性:(a)心生、(b)時節生及(c)食生真實色的柔軟性。
3. 色適應性:(a)心生、(b)時節生及(c)食生真實色的適應性。
色輕快性、色柔軟性和色適應性三種色法,再加上前述的身表和語表兩種色法,合稱為五種變化色。
【25-28】、四種相色
1. 色積集:(a)其特相是發生在一生的真實色法的初期。(b)它導致諸根的成長或完成,及適當的色法達到足夠的程度與繼續成長。
2. 色相續:它使諸根完成後,確保真實色法在一生中相續不斷。
佛陀把色法的生起以上述二方式分為兩個時期,即從投胎至眼、耳等諸根成長為第一時期,另一時期是從諸根完成後開始。這兩種色法只是真實色法的「生」的階段。
3. 色老性:它是真實色的「住」的階段。
4. 色無常性:它是真實色的「滅」的階段。

十八種真實色法加上十個非真實色法,一共有二十八種色法。在這二十八色法當中,地、水、火與風稱為「界」、「大界」或「種色」。其他二十四色法稱為「所造色」,因為它們是依靠四大界而生起的。


10-3-1 壹、練習內觀必須了知的法 10-3-2 貳、二十八種色法 10-3-3 參、色法的性質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