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單元教材--《雜阿含464經》要解(384) |
---|
Posted on Fri 01 Feb 2008 by RESP (3673 reads) |
止觀單元 ◆經號:大四六四;內三八四;印七二七;光四六三。 《雜阿含464經》要解(384) 內觀教育基金會 ◎佛法是同義、同句、同味的。 ◎佛法的必修學分是止和觀 【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 (2b)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 (2d)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要解】 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 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毘缽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 二者、毘缽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脫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 三者、二種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 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 (2e)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 ( ( (2h)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 (3b)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上座所說。 ( (4b)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 (05)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 ( (6b)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 (07)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要解】 ◎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 一、平等見,隨起言說;二、最勝見,隨起言說。 如是二種,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別故,遠離涅槃故。 (08)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09)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10)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11)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基本問答〕 (1)略述此經的整體架構。 (2)解釋此經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3)略述此經中所顯示的佛法的不共之處。 (4)略述此經中的止觀修習。 (5)參考此經,如何將止觀應用於生活中?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