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本尊法的源流 |
---|
Posted on Thu 26 Mar 2009 by RESP (4351 reads) |
密宗本尊法的源流 林崇安 (法光雜誌,232期,2009) 佛滅五六百年後,密宗漸漸成為佛教的一個重要法門。每種法門都有它的源流,以下依據《長阿含˙典尊經》來看密宗本尊法的源流。 大典尊是釋尊在過去久遠時的前生,他以宰相的身份行菩薩道,同時治理七國的事情,無不成辦。當時的國王、大居士、梵志都認為大典尊常常和梵天相見,相互言談,同坐同起,非常親善。但是,大典尊知道自己不曾看過梵天,不可以默默的接受這種傳言,不可以虛受這種稱譽,所以他向七位國王請假,而後於城東靜室,陳設種種的供養,修四無量心,希望梵天下降。經上說: 「時,大典尊於彼城東造閑靜室,於夏四月,卽於彼止,修四無量,然彼梵天猶不來下。典尊自念:我『聞先宿舊言,於夏四月,修四無量,梵天下現。今者寂然,聊無髣髴。』時,大典尊以十五日月滿時,出其靜室,於露地坐。坐未久頃,有大光現,典尊默念:今『此異光,將無是梵欲下瑞耶?』時,梵天王卽化為童子,五角髻,在典尊上虛空中坐。」 此時梵天果然出現在大典尊面前,而後是大典尊和梵天相互以偈問答,經上說: 「時,大典尊以偈報曰: 典尊汝所修,為欲何志求?今設此供養,當為汝受之。 今我問梵童,能決疑無疑,學何住何法,得生於梵天?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時,梵童子知其志念,以偈告曰: 汝能有勇猛,此志為勝妙;智者之所為,死必生梵天。 於是,梵童子忽然不現。」 以上這一段經文所描寫的,便是印度古遠以來的「本尊成就法」。可知釋尊過去世的大典尊,曾修印度傳統的梵天成就法,以梵天為「本尊」,得到成就,他接著出家修行成為偉大的宗教師。此經最後說: 「彼大典尊弟子,皆無疑出家,有果報,有教誡,然非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道勝者,極至梵天耳。」 可知當時的大典尊只能廣結善緣,引導眾生投生天界,還不能引導眾生真正地滅苦,所以不是究竟道。釋尊於此世成佛後,於印度各地以緣起無我的究竟道來教化眾生,有的弟子完全滅苦,即身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有的弟子證得初果、二果,往生欲界天;有的弟子證得不還果,往生色界的五淨居天,這些投生天界的弟子最後也都能獲得真正究竟的解脫。 釋尊入滅後,於人間修行的佛弟子,只要禪定和心願具備,也可以和這些投生天上的聖者們相應,形成一種新的「本尊成就法」,這和六隨念之一的「念天」,也有所關連。西元三百多年的無著菩薩,和居住在欲界睹史多天的彌勒菩薩相應,這也是修「本尊成就法」的結果。印度佛教後期密宗的興起,也和「本尊成就法」有密切的關連。今日的禪修者,如果想要和本尊相應,就應認清究竟道和非究竟道的不同,並要好好掌握無我的正見和真誠的慈悲心。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