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禪修法 |
---|
Posted on Wed 09 Mar 2011 by RESP (5518 reads) |
四念處禪修法 林崇安教授 (靈山現代佛教雜誌,322期,2011) 一、前言 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合稱四念處,又稱四念住。從歷史演變來看,佛法南傳的國家一直盛行著四念處禪修法。近期從緬甸、泰國等傳入漢地的種種內觀禪法(如,葛印卡老師、馬哈西大師、隆波田、帕奧禪師、讚念長老等所傳)都歸屬四念處禪修法,雖方法或切入點不同,但是都是經由無常、苦、無我,導向體證諸法無我,或照見五蘊皆空。由於這種禪修法是直接觀照身心並以滅苦為目標,傳入漢地以來,普遍被學員們接受。以下依據北傳的經論,來說明四念處禪修法的依據和修行的次第,並顯示出這是一個沒有國界的滅苦法門。 二、最簡要的經論依據 釋尊四十多年的教導中,簡要而明確指出四念處的重要性的經文是《雜阿含607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此中指出,修習身、受、心、法等四念處禪修法是「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的唯一的道路。但是要如何禪修來達成呢?《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的解釋說: 「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超度愁、泆。(a)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離欲愛,棄捨憂、苦。(b)依出世間修習力故,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 可知四念處禪修的重點有二,一是思擇力、二是修習力。修習力又分(a)世間修習力和(b)出世間修習力。此中以培養「思擇力」為前行基礎,可以棄捨世間的八風(得、譽、稱、樂、失、毀、譏、苦),進而破除薩迦耶見(身見)。不少禪修者雖努力禪坐而難以突破,一個主因是欠缺思擇力,因而看不清自己對身心的愛味和執著。世間修習力是指四禪八定。出世間修習力是指增上戒、定、慧三學,經由出世間修習力才能破除薩迦耶見所產生的輪迴之苦,並證得八聖道以及八聖道的四果。 三、思擇力的培養 但是如何培養思擇力呢?《攝事分》解釋說: 〔1〕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 〔2〕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 〔3〕即由如是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 所有過患,如實觀察,由思擇力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 以上三段論文依次指出,禪修者觀察諸行(指五蘊或身、受、心、法)時,有重要的三次第:1、聞所成慧,2、思所成微細作意,3、思擇力。聞所成慧是經由聽聞《阿含經》(阿笈摩)的經文,對五蘊或身、受、心、法建立起無常、苦、空、無我的正確觀念。接著禪修者要培養出思所成微細作意和思擇力,這種能力不是只對經典義理的理解而已,而是要面對生活中每個實際生苦的個案,經由微細作意,從苦果找出苦的原因,看清個人對身、受、心、法的愛味和過患,如此不斷觀察和思擇前因後果後,於煩惱將再生起時,才能於因的階段開始以思擇力放下愛味而不黏著,並能捨離。有了思擇力後,還要繼續提升觀照的能力,培養出正念正知,才能真正離欲,所以《攝事分》繼續說: 〔4〕彼由如是通達了知及思擇力多修習故,能入正性離生。既入正性離生已,由修道力漸離諸欲。 此處指出,禪修者經由不斷培養思擇力和正念正知後,進入正性離生。正性離生就是見道。此處禪修者以修所成慧進入見道位,成為初果的聖者,接著再把剩下的微細煩惱(例如欲貪、色貪、無色貪),以修道力滅除,最後離欲而得究竟的解脫。 四、《阿含經》的教導不離四念住 釋尊在《阿含經》中的所有教導可以歸為五蘊誦、六處誦、緣起誦、道品誦四類,但是都不離四念住: (1)五蘊誦中,例如,《雜阿含8經》說: 「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此處觀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無常、苦、空、非我,便是四念住的觀法,如此觀修後,對五蘊生起厭、離欲、正向滅盡,依次進入見道、修道、無學道而滅苦。 (2)六處誦中,例如,《雜阿含195經》說: 「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如說一切無常,如是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 此處觀內外六處、識、觸和受的無常、苦、空、非我,這也是四念住的觀法。舉眼為例:觀[眼+色+眼識]眼觸→眼觸生受,觀受的無常、苦、空、非我。觀修成功後,同樣達成滅苦。 (3)緣起誦中,例如,《雜阿含283經》說: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此處於結所繫法(指五蘊、內外六處)修無常觀、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這也是四念住的觀法。禪修者依次以這些觀修,達成心不顧念、不縛著於結所繫法→愛滅→取滅→有滅→生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4)道品誦中,例如,《雜阿含608經》說: 「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 此處釋尊明確強調任何修行不能離開四念處。不離四念處→不離聖如實法→不離聖道→不離甘露法→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眾苦。由此可知四念處禪修法門的重要性。 以上五蘊誦、六處誦、緣起誦、道品誦的禪修,都是一致地走向滅苦,其內容和修法都是相通的,都是不離四念處,只是對不同的大眾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而有所差異而已。 五、結語 今日南傳國家保留有多種不同的四念處禪修法門,各種禪修的切入點雖有不同,但其禪修的內容和原則不離上述《雜阿含經》和《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的觀點,特別是「思所成微細作意」和「思擇力」是禪修中重要的一環,這一環必須在生活的個案中如實覺察個人的愛味和過患,如此有助於我執的破除,能進入見道、修道、無學道,得到究竟的解脫,這是所有四念處禪修法的共同目標。由於眾生的身心五蘊的運作都是相同的,眾生的痛苦都是相同的,滅苦的過程也是相同的,所以,以照見五蘊皆空來達成滅苦的四念處禪修法門是沒有國界的。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