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佛教論藏的結集略探
  Posted on Fri 05 Aug 2011 by RESP (2576 reads)


佛教論藏的結集略探



 



林崇安



(法光雜誌,262,2011



 



一、前言



 



關於佛教論藏結集的動態過程,經由比對南傳和北傳的資料,可以得出一個比較清晰的全貌。首先,佛陀在世傳法的四十多年間,他的阿羅漢大弟子們已經散往印度各地弘揚佛法。特別是,頭陀第一的大迦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揵連,議論第一的迦旃延,他們所歸納或演繹的佛法精義,便是後來論藏的濫觴。佛陀入滅後,這些佛陀大弟子們的論述經由多次的結集而倖存下來。以下略探其原委和演變。



 



二、舍利弗等的說法



 



依據阿含經的記載,佛陀常指定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幫忙說法,所說的有《眾集經》、《十上經》等。舍利弗的禪修經驗也甚受佛陀的肯定,並保留在《中部•不斷經》中。《雜阿含639經》記述著,舍利弗和目揵連入滅後,佛陀感嘆地說:



 



我觀大眾,見已虛空,以舍利弗、大目揵連般涅槃故。我聲聞唯此二人,善能說法,教誡教授,辯說滿足。T2p177a



 



舍利弗善於向弟子們以阿毗達摩的形式演繹佛法的精義,下傳的有《無礙解道》、《義釋》、《集異門足論》等。神通第一的目揵連則傳出直接解釋經義的《法蘊足論》。議論第一迦旃延也擅長歸納義,《分別功德論》卷1說:



 



阿毘曇者,大法也,……亦名無比法。八智、十慧、無漏正見,越三界閡,無與等者,故曰無比法也。迦旃延子撰集眾經,抄撮要慧,呈佛印可,故名大法藏也。(T25p32a



 



迦旃延所傳的阿毘曇,稱作釋》(或作藏論),《大智度論》卷2稱此為「毗勒」。以上是一些佛陀大弟子的相關論述。



 



三、第一結集



 



佛陀入滅當年在王舍城的第一結集,由大迦葉主持,重點在於結集佛陀所說的經和律,由五百阿羅漢先結集《四阿含經》或《四部》而後結集出律藏。依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40的記載,在大迦葉主持下結集完經和律後:



 



時,迦攝波作如是念:『後世之人少智鈍根,依文而解不達深義,我今宜可自說摩窒里迦,欲使經律義不失故。』作是念已,便作白二羯磨,白眾令知。眾既許已,即昇高座,告諸苾芻曰:『摩窒里迦我今自說,於所了義皆令明顯,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毘缽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T24p408b



 



可知大迦葉(迦攝波)於結集完經和律後,特別編出摩窒里迦(本母),這一本母下傳後,可能就是後來由無著菩薩所收集到,編入《瑜伽師地論》的一分,稱為〈攝事分〉。另一方面,舍利弗、目揵連、迦旃延等阿羅漢的佛經解釋,其弟子們也往下傳誦,但是這些本母或論釋並不納入第一結集的範圍。



 



四、第二結集和大結集



 



佛滅100年,於吠舍離有七百比丘舉行第二結集,以阿難系、阿那律系的上座為主導,兼及優波離系、舍利弗系的弟子,形成上座部系統,《善見律毗婆沙》卷1記載著結集的上座為:



 



薩婆迦眉、蘇寐、離婆多、屈闍須毗多,耶須(即耶舍)、娑那參復多,此是大德阿難弟子。修摩[/]婆、婆伽眉,此二人是阿[/]留駝(即阿那律)弟子。(T24p678a



 



由於起因於戒律的不同取捨,因而會內先結集律藏而後結集經藏。結集經藏時除了四阿含外,將《法句經》等偈頌以及《無礙解道》、《義釋》等編為第五阿含,稱之為《小部》或《小尼迦耶》。《小部》由十五經組成:1《小誦 》、2《法句經》、3《自說經》、4《如是語經》、5《經集》、6《天宮事經》、7《餓鬼事經》、8《長老偈》、9《長老尼偈》、10《本生經》、11《義釋》、12《無礙解道》、13《譬喻經》、14《佛種姓經》、15《所行藏經》。



值得注意的是,《小部》中的《無礙解道》、《義釋》為舍利弗所作,其性質屬於阿毗曇,後來受到會外僧眾的批評,認為不應編入經藏中。這些未參與第二結集的廣大僧眾散佈在印度各地,各有其師承,與會內上座對經義的解釋和戒條的開遮未必相同,因而會外僧眾後來形成說有部、大眾部和犢子部三大系統(只是後期的說有部和犢子部都認為自己才是上座部)。《異部解說》中記載著:



 



佛滅一百三十七年,難陀王及大蓮華王在位時,於華氏城有聖者大飲光、大盧摩、大都耶伽、鬱多羅及離婆多等人,有跋陀羅者宣說五事使僧眾起分裂,謂有龍上座及堅意二位多聞者隨宣五事(為他所惱、無知、猶豫、遍觀察、自救護是道),因而分成上座部及大眾部,如是六十三年間處於混亂。(北京版西藏大藏經127冊,p253



 



上面記載顯示,由佛滅一百三十七年至二百年的六十三年間,參與法諍的有大飲光、大盧摩、大都耶伽、鬱多羅、跋陀羅、龍上座、堅意等眾比丘,在法諍中,有大迦葉及阿難系的弟子,有優波離系的弟子,有迦旃延系的弟子,有舍利弗及羅怙羅系的弟子,由於地域、法義及法師的不同,而起大的諍論。在長期法諍後,各部為了鞏固自己的思想,便須進行論藏的編集,將經典善巧地解說以符合自己這一部派的看法,《異部解說》記載著:



 



佛滅二百年時,犢子上座乃結集正教。(北京版西藏大藏經127冊,p253



 



另外,《大智度論》卷2說:



 



有人言:「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毗曇,後犢子道人等讀誦乃至今名為《舍利弗阿毗曇》。」(T25p70a



 



由此可知,佛滅二百年時,犢子上座首先進行正教之結集,由於早期已有經藏與律藏的結集,因此犢子上座所結集的,便是《舍利弗阿毗曇》,而其傳承是由舍利弗下傳。由於此次結集的人甚多,因此南傳稱之為「大結集」。《舍利弗阿毗曇》將佛說區別成問、非問、攝、相應、處所五分來解說,很有系統。受到大結集的影響,其他各部也紛紛參考《舍利弗阿毗曇》的內容來編集論藏,建立各自的思想或宗義。經過這六十三年的法諍,形成了四系統:上座部系統、大眾部系統、犢子部系統及說有部系統。



 



五、第三結集



 



佛滅226年起,佛教各部菁英匯集於華氏城,由於對戒律取捨不同以及經義解釋的不同又掀起大的諍論。上座部的目揵連子帝建議阿育王將各部僧眾派往邊地弘法,因而形成更多支派。



目揵連子帝須並於佛滅235年時,於華氏城集合一千比丘(以第二結集中的優波離系的弟子為主,兼及阿難系和迦旃延系的弟子)舉行了第三結集。會內先結集律藏而後結集經藏,最後結集論藏以鞏固上座部系統的思想。論藏中結集出重要的上座七論:1.《法集論》2.《分別論》3.《界論》4.《人施設論》5.《論事》6.《雙論》7.《發趣論》。



隔年摩哂陀等將這一結集的三藏傳往斯里蘭卡等地,這便是南傳佛教的開始。由於舍利弗傳承下的《無礙解道》、《義釋》編在《小部》中,因而傳到了緬甸和斯里蘭卡(師子國或錫蘭)等地《善見律毗婆沙》卷2記載著:



 



須那迦、鬱多羅,至金地國。摩哂陀、鬱帝夜、參婆樓、拔陀,至師子國,各豎立佛法。(T24p684a



 



金地國主要是指緬甸。須那迦、鬱多羅的論藏傳承中有來自迦旃延的解釋經典,因而藏釋》也傳到了緬甸,後來並演變出相關的導論



 



六、(南傳)結集和其後新論



 



第四次的三藏結集於西元前29年舉行,地點在錫蘭(斯里蘭卡),將經典以文字記載。由錫蘭大寺派的五百位比丘重誦經典,並將其書寫為貝葉經,這一聖典流傳至今。



錫蘭摩訶男王時代(403-431),佛音論師到錫蘭大寺,以巴利文對三藏作注,並造《清淨道論》。從五世紀到十二世紀間,阿毗達摩方面陸續出現的新論有:



1.佛音論師的《清淨道論》。



2.佛授尊者的《入阿毗達摩論》。



3.佛授尊者的《色非色分別論》。



4.阿耨樓陀的《攝阿毗達摩義論》。



5.阿耨樓陀的《名色分別論》。



6.阿耨樓陀的《究竟抉擇論》。



7.錫蘭護法尊者的《諦要略論》。



8.南印度或錫蘭迦葉波尊者的《斷痴論》。



9.錫蘭開曼尊者的《開曼論》。



10.緬甸薩達摩喬帝波羅尊者的《名色燈論》。



 佛音論師的《清淨道論》和阿耨樓陀的《攝阿毗達摩義論》等都是延續《無礙解道》和上座七論的重要論著。



 



七、(南傳)結集和第結集



 



第五次的三藏結集於1871舉行,地點在緬甸瓦城(曼德勒),除了校對經文外,將所有的經文撰寫在729塊大理石上。



第六次的三藏結集始於1954年,地點在緬甸仰光。由八個不同國家(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尼泊爾)來的2,500位長老們結集。整個過程花了兩年的時間,於19565月完成。和以往不同之處是將原先的小部15經,加上三經:16導論》、17藏釋18彌難陀經,成為緬甸版的小部18經。導論》和《藏釋》歸為迦旃延所作,內容有十六範疇、五法和十八根本句。



此外,還有巴利語的藏外佛典,是指巴利語三藏編成後各種巴利語佛教典籍。主要是注釋、歷史、概要、詩歌等著作。其中包括《島史》、《大史》、《小史》、《清淨道論》、《入阿毗達摩論》等。



自從十五世紀以來,緬甸即是研修阿毗達摩的國際中心,以《攝阿毗達摩義論》為例,其註釋多以巴利文或緬文書寫,較為重要的六部如下:



1.十二世紀錫蘭的新離垢覺尊者的《阿毗達摩概要疏鈔》,也名為《古註》。



2.十二世紀錫蘭善吉祥智者尊者的《阿毗達摩義廣釋》。



3.十六世紀緬甸薩達摩喬帝波羅尊者的《略疏》。



4.緬甸列迪長老(1846-1923)的《究竟燈註》。



5.無垢長老的《安古拉疏》。



6.近代印度學者法悅谷生毗的《新醍醐疏》,用天城字母寫成,1933出版。



 



八、(北傳)第四結集和其後新論



 



北傳佛教方面,佛滅約300年起,未參與第二和第三結集的「說有部」開始編出「有部七論」:1《集異門足論》,舍利弗造。2《法蘊足論》,目乾連(目揵連)造。3《施設足論》,迦旃延造。4《識身足論》,提婆設摩造。5《品類足論》,世友造。 6《界身足論》,世友造。7《發智論》,迦多衍尼子造。到了佛滅約600年時,「說有部」舉行第四結集,正式結集出《大毘婆沙論》用以解釋《發智論》並評破他宗,成為北傳最詳盡的聲聞論典。其後龍樹、無著、世親諸論師的出世,除了著作出聲聞論典(如,《俱舍論》)外並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如《大智度論》)的出現。這一部份的探討於此暫略。



 



九、結語



 



以上經由比對南傳和北傳的資料,對於佛教論藏結集的過程,勾畫出一個動態的全貌。北傳的早期論藏方面,大迦葉所編出的《雜阿含經》的本母下傳後,可能就是後期被無著編入《瑜伽師地論》的〈攝事分〉(大正No.1579)。舍利弗下傳的《舍利弗阿毘曇論》保留在北傳的論藏中(大正No.1548,所屬部派不詳)。舍利弗下傳的《集異門足論》是解釋《長阿含經‧眾集經》(相當於《長部‧等誦經》)內佛法術語的重要著作,也保留在北傳的論藏中(大正No.1536)。目揵連下傳的《法蘊足論》是解釋《阿含經》中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一經,這一重要論典保留在北傳的論藏中(大正No.1537)。北傳還保留有一些零星傳下的毗曇,如《佛說立世阿毗曇論》(大正No.1644等,可能也和佛陀的大弟子們的下傳有關。



南傳佛法方面,舍利弗下傳的《無礙解道》和《義釋》被保留在南傳的《小部》中,歸屬經藏。《無礙解道》是一部以論述止觀禪修為主的論書,分為大品、俱存品以及慧品,法義精細,這和舍利弗的禪修經驗有關。迦旃延解釋阿含經典的藏釋》,經由須那迦、鬱多羅傳到了緬甸,後來並演變出內容相關的導論,近期被編入緬甸版的《小部》保留下來。



總之,這些最早期的本母或阿毗達摩,經由南傳或北傳的代代下傳,難免會被增補,但其基本要義仍保存在內,使後代學者有所依循並造出新論或給予詳釋,這是值得慶幸的。



 



Index :: Print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