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種姓經》的要義 |
---|
Posted on Wed 22 Jan 2014 by RESP (5848 reads) |
《佛種姓經》的要義 林崇安 (《法光雜誌》292期,2014年1月) 一、前言 佛滅百年時的第二結集,由七百比丘結集出《四阿含》之外的《小部》。《小部》又稱《雜藏》,共有十四分:1《法句經》、2《譬喻》、3《憂陀那》、4《如是語》、5《經集》、6《天宮事》、7《餓鬼事》、8《諸上座所說偈》、9《比丘尼所說偈》、10《本生》、11《義釋》、12《無礙解道》、13《佛種姓經》,14《所行藏經》。今日南傳的《小部》在《法句經》之前,增加一《小誦經》,故成十五分。 《小部》中的《佛種姓經》,傳說是釋尊成佛後第一次回迦毗羅衛城時,向釋迦族親人所作的開示,內容是敘述釋尊過去生中和諸佛之間的關係。這是印度早期有關菩薩行者成佛的重要經典,由二十八品集成。第一品為寶珠經行處品,是《佛種姓經》的緣起。第二品到第二十五品,是過去二十四佛的因緣以及對釋尊前生的授記。第二十六品是釋尊此生的大略記述。第二十七諸佛品是總結二十八佛的名稱和出世的時間,此中有過去二十四佛以及更早的三佛,加上釋尊而有二十八佛。過去二十四佛對釋尊的授記,是始自燃燈佛。燃燈佛之前的三佛是單罕伽羅佛、美單伽羅佛、沙羅難伽羅佛,這三位佛未對釋尊授記。第二十八品是敘述分配釋尊的舍利和建塔供養之事。緬甸的明昆三藏法師(1911-1993)依據南傳的《佛種姓經》、《所行藏經》等資料,編有《南傳菩薩道》一書,對菩薩行者的成佛有詳細的說明,可作參考。北傳的菩薩道資料,於佛滅五百年後才大量出現於印度本土,出現較晚,而《佛種姓經》是結集於佛滅百年時,資料較早,長期保存於南傳佛教中,有其重要性。 二、過去二十四佛對釋尊的授記 釋尊過去生中早已修習菩薩道,一直到距今四阿僧祗及十萬劫前,他遇到燃燈佛時,初次才被授記可以成佛;此後依次有二十三佛繼續對他授記(預言)。「阿僧祗」雖翻譯為「無量」,但是為一「有限」的數目。以下依據《佛種姓經》來說明二十四佛對釋尊的授記事略: (1)距今四阿僧祗及十萬劫時,佛名燃燈佛〔提槃迦佛〕。當時釋尊名為蘇美達〔善慧〕婆羅門,熟悉神咒、通三吠陀,布施數億家財後,於雪山修行,為結髮行者,獲神通力,往見燃燈佛。燃燈佛對釋尊授記:「此結髮行者,行極度苦行,經無量劫時,將出世成佛。」從此,善慧婆羅門(釋尊的前生)以成佛為目標,繼續積極累積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堪忍、真實、決定、慈、捨波羅蜜)。 (2)其後,佛名孔達尼耶佛,釋尊生為威極他威國王,行使主權於海,以最上食物供養孔達尼耶佛和離垢大仙等。孔達尼耶佛對國王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3)其後,佛名曼伽羅佛,釋尊生為善喜婆羅門,通三吠陀,到佛前歸依,向佛及比丘眾行供獻香華、饗宴牛乳。曼伽羅佛對善喜婆羅門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善喜婆羅門出家後,學盡一切經律及九分教,光輝佛教,住不放逸,修四梵住,達神通之極位,死後生於梵天界。 (4)其後,佛名須曼那佛,釋尊生為阿陀羅的龍王,有大神力,積善業之緣,向佛及僧眾供龍族之天樂,饗宴飲食之類,施衣服,向佛歸依。須曼那佛對龍王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5)其後,佛名麗瓦陀佛,釋尊生為阿提德瓦婆羅門,於佛前歸依,讚佛的戒、定、慧殊勝之德,同時施衣。麗瓦陀佛對阿提德瓦婆羅門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6)其後,佛名須毘陀佛,釋尊生為善生婆羅門,與弟子等以食物供佛。須毘陀佛亦對善生婆羅門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7)其後,佛名阿諾摩達西佛(高見佛),釋尊投生為有威神力的大夜叉,為數千萬夜叉的主將,以飲食供佛與僧眾。高見佛亦對大夜叉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8)其後,佛名婆睹摩佛(蓮華佛),釋尊投生為獅子王,以頭禮拜佛足,行右繞之禮,三度獅子吼,七日之間近侍。蓮華佛在千萬比丘面前對獅子王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9)其後,佛名那羅陀佛,釋尊投生為苦行的結髮行者,能步於虛空,通達五神通,對佛和僧眾供養飲食,奉獻栴檀之香。那羅陀佛對結髮行者授記:「由此無量劫後將成佛。」 以上九佛,都是距今無量劫前的佛。 (10)其後,佛名跋陀無陀羅佛(蓮華上佛),釋尊名為奢提羅(結髮)的國吏,向佛及僧眾施捨食物與衣服。此佛於僧眾前對國吏授記:「由此十萬劫後將成佛。」蓮華上佛是距今十萬劫前的佛。 (11)其後,佛名須美陀佛(善慧佛),釋尊投生為名為鬱陀羅的婆羅門青年,在家積財八億,向佛及僧眾施捨,歸依於佛並出家。善慧佛對鬱陀羅授記:「由此八萬劫後將成佛」(諸佛品說是三萬劫)。鬱陀羅盡習一切經、律而光輝佛教,於行住坐臥無疏失而過日,通達神通,死後生於梵天界。 (12)其後,佛名須闍陀佛(善生佛),釋尊為掌四洲的輪王,供養佛與僧眾。此佛對輪王授記:「由此三千劫後將成佛。」(諸佛品說是三萬劫)。他於佛前出家,起喜悅心,盡習一切經律,光輝佛教,精勤以過時日,增修梵住而達神通之極,死後生於梵天界。 (13)其後,佛名毘耶達西佛(喜見佛),釋尊生為迦葉婆羅門,通達三吠陀,聞佛說法,心起喜悅,以一兆金構築僧伽藍獻佛,歸依佛,守五戒。此佛於僧伽中,對迦葉婆羅門授記:「由今一千八百劫後將成佛。」(諸佛品說是八千劫) (14)其後,佛名阿陀達西佛(義見佛),釋尊名為須西摩,為苦行之結髮行者,以曼陀羅華、波頭摩華、波利質多羅華供佛。此佛對結髮行者授記:「由此千八百劫後將成佛。」(諸佛品說是八千劫) (15)其後,佛名達摩達西佛(法見佛),釋尊生為都市破擊者帝釋天,以天上之香、花鬘、音樂供養佛。法見佛為帝釋天授記:「由此千八百劫後將成佛。」(諸佛品說是八千劫) (16)其後,佛名悉達陀佛,釋尊生為曼伽羅(吉祥)苦行者,威光熾盛,有神通力,達於善定,從閻浮樹採果實獻佛。此佛授記:「此苦行結髮行者由今九十四劫後將成佛。」 (17)其後,佛名帝沙佛,釋尊生為名為須闍陀(善生)的剎帝利族,棄大財寶,入仙人之道而出家,手持曼陀羅華、波頭摩華、波利質多羅華獻佛。帝沙佛於眾人前對他授記:「由此九十二劫後將成佛。」 (18)其後,佛名普沙佛,釋尊名為威質多威(甚勝者)的剎帝利族,棄王位,於佛前出家。此佛對他授記:「由此九十二劫後將成佛。」他盡學一切經律九分之教,光輝佛教,不放逸而度時,修四梵住,通達神通,死後生梵天界。 (19)其後,佛名毘婆尸佛,釋尊生為阿都羅為〔無比〕的龍王,有大神力,植善根。與數千萬之龍,以摩尼真珠之寶鏤來供佛。此佛亦於僧眾中對龍王授記:「由今九十一劫後將成佛。」 (20)其後,佛名尸棄佛,釋尊生為阿林達摩(伏敵)的剎帝利族,向佛和僧眾供養食物,布施優美之衣服、飾象之乘物。佛對他授記:「由此三十一劫後將成佛。」 (21)其後,佛名毘舍浮佛,釋尊名為須達沙那(善現)的剎帝利族,以飲食、衣服、供養與僧眾。晝夜不懈,行大布施,於佛前出家,具阿闍梨之德,有苦行、持戒、善定,求一切智。此佛對他授記:「由此三十一劫後將成佛。」 (22)其後,佛名拘留孫佛,釋尊生為凱摩(安穩)的剎帝利族,向佛和僧施大施物,施缽、衣、眼藥、甘味之新芽,於佛前出家。此佛為他授記:「於此賢劫將成佛。」拘留孫佛是賢劫第一佛。 (23)其後,佛名拘那含牟尼佛,釋尊生為婆婆陀的剎帝利族,對佛與比丘奉獻施物。此佛坐於大眾前對婆婆陀授記:「於此賢劫將成佛。」婆婆陀為求一切智,捧獻施物,棄大王位,於佛前出家。拘那含牟尼佛是賢劫第二佛。 (24)其後,佛名迦葉佛,釋尊生為覺提婆羅(光護)的婆羅門青年,有學志,諳神咒,精通三種吠陀,通諸明,無疾病。迦葉佛以伽提迦羅(作瓶)為侍者,伽提迦羅得第三果。伽提迦羅力邀覺提婆羅赴迦葉佛處,覺提婆羅聞法後於佛前出家,精進努力,凡佛所宣示九分教,一切修習,以光輝佛教。迦葉佛對覺提婆羅授記:「於此賢劫將成佛。」迦葉是賢劫第三佛,釋迦牟尼是賢劫第四佛。 小結 釋尊於過去生中,所遇到的對他授記的佛有24位:從今四阿僧祗及十萬劫前,遇到1燃燈佛。從今無量劫前,遇到2孔達尼耶佛〜9那羅陀佛。從今十萬劫前,遇到10婆都無達羅佛(跋陀無陀羅佛)。從今三萬劫前,遇到11須彌陀佛(須美陀佛、善慧佛)與12須闍陀佛(善生佛)。從今八千劫前,遇到13毘耶達西佛(喜見佛)、14阿陀達西佛(義見佛)、15達摩達西佛(法見佛)。從今九十四劫前,遇到16悉達陀佛(義成佛)。從今九十二劫前,遇到17提沙(帝沙佛)佛、18普沙佛。從今九十一劫前,遇到19毘婆尸佛。從今三十一劫前,遇到20尸棄與21毘沙浮佛(毘舍浮佛)。於此賢劫,遇到22拘留孫佛、23拘那含牟尼佛及24迦葉佛。接著,在賢劫中還有釋迦牟尼和彌勒成佛。 三、釋尊前生被佛授記時的身份 依據《佛種姓經》,釋尊於前生被佛授記時的身份,有四種情況: (1)在佛前出家,以比丘的身份精進用功,凡佛所宣示的九分教,一切修習,以光輝佛教。釋尊最後幾世(21到24)都是如此。 (2)沒在佛前出家,以苦行的結髮行者的身份,以物供佛後離開自修。 (3)沒在佛前出家,以在家人的身份,用財物等供養或承侍佛陀來累積波羅蜜。 (4)以不是人的身份,而以4阿陀羅龍王、7大夜叉、8獅子王、19阿都羅龍王的身份,接受授記,當時以天樂、飲食、衣服等供佛或承侍佛陀來累積波羅蜜。又以15帝釋天的身份,接受授記,當時以天上的香、花鬘、音樂供養佛。 可知菩薩初次被佛授記時,必是男人(見下節),但是其後仍會因過去的惡業而投生「惡趣」,如4龍王、7大夜叉、8獅子王、19龍王,由於有幫助眾生的心願,因而常當領導者。 四、菩薩於佛前初次授記的條件 依據《南傳菩薩道》的看法,菩薩於佛前初次授記時的條件有八項:一、是人。二、是男人。三、波羅蜜已經圓滿至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證得阿羅漢果。四、遇到一尊活著的佛陀。五、是一位相信業力的隱士(佛教以外的出家人)或是一位佛教的比丘。六、具備四禪八定與五神通。七、有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修波羅蜜的非凡精進力。八、善欲足夠強大到令他發願成佛。 可知於佛前被授記的菩薩是非常稀有的,他能夠當生證得阿羅漢果而不去證,這是由於大悲心的推動。菩薩被授記後,還必須繼續以至少「四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諸波羅蜜,而後成佛。當波羅蜜還未圓滿時,由於大善業的果報,被授記的菩薩常會投生天界。由於在天界很難修習波羅蜜,菩薩將選擇「決意死」來縮短自己在天界的壽命,繼續投生於人間以圓滿諸波羅蜜。 五、一些探討 菩薩被佛第一次授記時,必須條件具足,譬如,燃燈佛以前的過去諸佛,為何不對釋尊授記?這是因為當時釋尊所累積的波羅蜜還未具足前述八項條件。 北傳經上的龍女被釋迦佛授記成佛,這是「最後一次」的授記,所以授記後接著成佛。可以推知,龍女過去生中曾供養和承侍諸佛,她的過去世生為男人且其他條件夠時,往昔某佛曾給予「第一次」的授記,如此與南傳的看法就不矛盾了。至於北傳經上的授記阿難等成佛,則是方便之說了。 從修行的時間來看,成佛是非常難得的。依據《南傳菩薩道》的看法,被授記的菩薩分為三種根器:利根的慧者菩薩、中根的信者菩薩、鈍根的精進者菩薩。這三種菩薩中,(a)慧者菩薩被授記後,須再修習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即可成佛(釋尊屬此)。(b)信者菩薩被授記後,須再修習八阿僧祗與十萬大劫方能成佛。(c)精進者菩薩被授記後,須再修習十六阿僧祗與十萬大劫方能成佛。這不同於北傳通稱的三大阿僧祗劫成佛。 依據南傳的看法,成為獨覺須以「二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成為佛的上首阿羅漢弟子須以「一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而成為佛的大阿羅漢弟子須以「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這些佛的上首阿羅漢弟子和大阿羅漢弟子,也都是被過去的佛所授記的。由於佛有一切智,因而能觀察出菩薩和聲聞弟子們的根機,條件夠時才給予成佛或成阿羅漢的授記。釋尊對提婆達多和阿闍世王授記他們未來世成為獨覺(北傳《大寶積經》卷79也同樣授記提婆達多是獨覺)。 六、結語 以上主要依據南傳的《佛種姓經》配合《南傳菩薩道》,對菩薩的授記成佛作一說明,由於《佛種姓經》比北傳菩薩道的資料出現較早,更具參考的價值;將菩薩分成三種根器是很務實的分法,他們的成佛時間因而有快慢的差異也是很合理的。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