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五識身相應地、意地 | ||
---|---|---|
Posted on Sat 19 Nov 2005 by insights (6629 reads) | ||
午二、約他緣辨(分二) 未一、顯緣相(分三) 申一、標 又諸有情,隨於如是有情類中自體生時,彼有情類於此有情作四種緣。 申二、列 謂種子所引故,食所資養故,隨逐守護故,隨學造作身語業故。 申三、釋(分四) 酉一、種子所引 初謂父母精血所引。 酉二、食所資養 次彼生已知其所欲,方求飲食而用資長。 酉三、隨逐守護 次常隨逐專志守護,不令起作非時之行及不平等行。 酉四、隨學造業 次令習學世俗言說等事。 未二、明展轉 由長大種類故,諸根成就故,此復於餘此復於餘。 子二、總顯流(分二) 丑一、由闕勝緣 如是展轉諸有情類,無始時來受苦受樂,未曾獲得出苦樂法,乃至諸佛未證菩提。 若從他聞音,及內正思惟,由如是故方得漏盡。 丑二、由義難悟 如是句義甚為難悟,謂我無有,若分、若誰、若事,我亦都非,若分、若誰、若事。 癸十五、壞成(分二) 子一、結前生後 如是略說內分死生已。 云何外分若壞、若成? 子二、標釋一切(分二) 丑一、廣辨世間(分二) 寅一、總標 謂由諸有情所作,能感成壞業故。 寅二、別釋(分二) 卯一、世間壞(分二) 辰一、略辨(分三) 巳一、業感差別(分二) 午一、標簡 若有能感壞業現前,爾時便有外壞緣起,由彼外分皆悉散壞,非如內分由壽量盡。 午二、釋由二 未一、由恒相續 何以故?由一切外分所有麤色四大所成,恒相續住,非如內分。 未二、由住決定(分二) 申一、顯器世間 又感成器世間業,此業決定能引劫住,不增不減。 申二、簡有情數(分三) 酉一、標 若有情數,時無決定。 酉二、徵 所以者何? 酉三、釋 由彼造作種種業故,或過一劫,或復減少,乃至一歲。 巳二、壞緣差別(分二) 午一、出三災(分三) 未一、略標 又彼壞劫由三種災。 未二、列釋(分三) 申一、火災 一者、火災能壞世間,從無間獄乃至梵世。 申二、水災 二者、水災能壞一切,乃至第二靜慮。 申三、風災 三者、風災能壞一切,乃至第三靜慮。 第四靜慮無災能壞,由彼諸天身與宮殿俱生俱沒故,更無能壞因緣法故。 午二、明彼頂 復有三災之頂,謂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巳三、劫量施設(分二) 午一、此世間 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為一大劫數。 午二、梵世間(分二) 未一、總標 又梵世間壽量一劫,此最後壞,亦最初成,當知此劫異相建立。 未二、別辨(分三) 申一、梵眾天 謂梵眾天,二十中劫合為一劫,即依此劫施設壽量。 申二、梵前益天 梵前益天,四十中劫合為一劫,即依此劫施設壽量。 申三、大梵天 若大梵天,六十中劫合為一劫,即依此劫施設壽量。 辰二、廣顯(分三) 巳一、火災(分二) 午一、徵 云何火災能壞世間? 午二、釋(分二) 未一、住劫攝(分二) 申一、舉一中劫(分二) 酉一、略標(分二) 戌一、別辨減增(分二) 亥一、減 謂有如是時,世間有情壽量無限,從此漸減,乃至壽量經八萬歲,彼復受行不善法故,壽量轉減乃至十歲。 亥二、增 彼復獲得厭離之心受行善法,由此因緣壽量漸增乃至八萬。 戌二、結成中劫 如是壽量一減一增,合成一中劫。 酉二、廣釋(分二) 戌一、略標列 又此中劫,復有三種小災出現,謂儉、病、刀。 戌二、隨別釋(分三) 亥一、儉災(分四) 天一、明建立 儉災者,所謂人壽三十歲時,方始建立。 天二、明災相(分三) 地一、初位 當爾之時,精妙飲食不可復得,唯煎煮朽骨共為讌會。 若遇得一粒稻、麥、粟、稗等子,重若末尼,藏置箱篋而守護之。 地二、中位 彼諸有情多無氣勢,蹎僵在地,不復能起。 地三、後位 由此飢儉,有情之類亡沒殆盡。 天三、明邊際 此之儉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 天四、明厭離 彼諸有情,復共聚集,起下厭離,由此因緣,壽不退減,儉災遂息。 亥二、病災(分四) 天一、明建立 又若人壽二十歲時,本起厭患,今乃退捨。 天二、明災相 爾時多有疫氣、障癘、災橫、熱惱相續而生。 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悉殞沒。 天三、明邊際 如是病災,經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 天四、明厭離 彼諸有情,復共聚集,起中厭離,由此因緣,壽量無減,病災乃息。 亥三、刀災(分四) 天一、明建立 又人壽十歲時,本起厭患,今還退捨。 天二、明災相(分二) 地一更相殘害 玄一顯增上 爾時有情,展轉相見,各起猛利殺害之心,由此因緣,隨執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極銳利刀劍,更相殘害,死喪略盡。 玄二明邊際 如是刀災,極經七日,方乃得過。 地二最極衰損 玄一標列 爾時有情,復有三種最極衰損,謂壽量衰損、依止衰損、資具衰損。 玄二隨釋 黃一壽量衰損 壽量衰損者,所謂壽量極至十歲。 黃二依止衰損 依止衰損者,謂其身量極至〔一榤〕或復一握。 黃三資具衰損 宇一下劣有 資具衰損者,爾時有情,唯以粟稗為食中第一,以髮毼為衣中第一,以鐵為莊嚴中第一。 宇二勝妙無 五種上味悉皆隱沒,所謂酥蜜油鹽等味及甘蔗變味。 天三、明厭離 爾時有情,展轉聚集,起上厭離,不復退減 天四、明受行 又能棄捨損減壽量惡不善法,受行增長壽量善法,由此因緣,壽量色力富樂自在皆漸增長,乃至壽量經八萬歲。 申二、例滿住劫 如是二十減、二十增,合四十增減,便出住劫。 未二、壞劫攝(分二) 申一、有情世間壞(分二) 酉一、惡趣壞(分二) 戌一、舉那落迦 於最後增已,爾時那落迦有情唯沒不生,如是漸漸乃至沒盡,當知說名那落迦世間壞。 戌二、例旁生等 如那落迦壞,傍生、餓鬼壞亦如是。 酉二、善趣壞(分二) 戌一、舉人趣 爾時人中,隨一有情自然法爾所得第二靜慮,其餘有情展轉隨學,亦復如是,皆此沒已,生極淨光天眾同分中,當知爾時說名人世間壞。 戌二、例天趣 如人趣既爾,天趣亦然。 申二、器世間壞(分二) 酉一、正壞(分二) 戌一、明漸次 當於此時,五趣世間居住之處,無一有情可得,所有資具亦不可得,非唯資具不可復得,爾時天雨亦不可得。 戌二、釋所由(分二) 亥一、別辨相(分二) 天一、由無雨 由無雨故,大地所有藥草、叢林皆悉枯槁。 天二、由熱增 地一、此日輪 復由無雨之所攝故,令此日輪,熱勢增大。 地二、餘日輪 玄一、標 又諸有情能感壞劫業增上力故,及依六種所燒事故。 復有六日輪,漸次而現,彼諸日輪望舊日輪,所有熱勢踰前四倍,既成七已,熱遂增七。 玄二、徵 云何名為六所燒事? 玄三、釋 黃一諸水枯竭 一、小大溝坑,由第二日輪之所枯竭; 二、小河大河,由第三日輪之所枯竭; 三、無熱大池,由第四日輪之所枯竭; 四者、大海,由第五日輪及第六一分之所枯竭。 黃二大地燒然 宇一出所燒 五、蘇迷盧山及以大地體堅實故,由第六一分及第七日輪之所燒然。 宇二明邊際 即此火焰為風所鼓,展轉熾盛極至梵世。 亥二、略攝事(分二) 天一、總標 又如是等略為三事。 天二、別釋 一、水所生事,謂藥草等,由初所槁; 二、即水事,由五所涸; 三、恒相續住體堅實事,由二所燒。 酉二、已壞(分二) 戌一、證壞劫 如是世界皆悉燒已,乃至灰墨及與餘影皆不可得,廣說如《經》。 從此名為器世間已壞,滿足二十中劫。 戌二、顯空劫 如是壞已,復二十中劫住。 巳二、水災(分二) 午一、徵 云何水災? 午二、釋(分二) 未一、壞劫攝 謂過七火災已,於第二靜慮中有俱生水界起,壞器世間如水消鹽,此之水界與器世間一時俱沒。 未二、空劫攝 如是沒已。復二十中劫住。 巳三、風災(分二) 午一、徵 云何風災? 午二、釋(分二) 未一、壞劫攝(分二) 申一、標彼相 謂七水災過已,復七火災,從此無間於第三靜慮中有俱生風界起,壞器世間,如風乾支節復能消盡,此之風界與器世間一時俱沒。 申二、顯所以 所以者何?現見有一由風界發,乃令其骨皆悉消盡 未二、空劫攝 從此壞已,復二十中劫住。 卯二、世間成(分二) 辰一、結前生後 如是略說世間已壞。 云何世間成? 辰二、廣辨一切(分二) 巳一、總標 謂過如是二十中劫已,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故世間復成。 巳二、別顯(分二) 午一、下三靜慮攝(分二) 未一、器世間(分二) 申一、舉第三靜慮 爾時最初於虛空中,第三靜慮器世間成。 申二、例餘靜慮 如第三靜慮,第二及初亦復如是。 未二、有情世間(分三) 申一、第三靜慮(分二) 酉一、舉上品生 爾時第三災頂有諸有情,由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從彼沒已,生第三靜慮, 酉二、例餘品生 餘一切處,漸次亦爾。 申二、第二靜慮(分二) 酉一、舉上品生 復從第二災頂,生第二靜慮。 酉二、例餘品生 餘一切處,應知亦爾。 申三、初靜慮(分二) 酉一、大梵生 復從第一災頂,有一有情由壽等盡故從彼沒已生初靜慮,梵世界中為最大梵,由獨一故而懷不悅,便有希望:今當云何令餘有情亦來生此? 酉二、餘梵生 當發心時,諸餘有情由壽等盡故,從第二靜慮沒已,生初靜慮彼同分中。 午二、欲界諸趣攝(分二) 未一、空居四天(分二) 申一、器世間 如是下三靜慮,器及有情世間成已,於虛空中欲界四天宮殿漸成,當知彼諸虛空宮殿,皆如化出。 申二、有情世間 又諸有情,從極淨光天眾同分沒,而來生此諸宮殿中,餘如前說。 未二、地居諸趣(分二) 申一、一切器世間(分二) 酉一、約居處辨(分二) 戌一、成漸次(分三) 亥一、風輪(分二) 天一、標依持 自此以後,有大風輪,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從下而起,與彼世界作所依持,為欲安立無有宮殿諸有情類。 天二、釋彼相 此大風輪有二種相,謂仰周布,及傍側布,由此持水,令不散墜。 亥二、水輪 次由彼業增上力故,於虛空界金藏雲興,從此降雨注風輪上。 亥三、地輪 復起風鼓水令堅,此即名為金性地輪,上堪水雨之所激注,下為〔風燄〕之所衝薄。 戌二、成差別(分二) 亥一、出諸處(分二) 天一蘇迷盧及七金山 地一辨體性(分二) 玄一蘇迷盧 黃一舉因 此地成已,即由彼業增上力故,空中復起諸界藏雲。 黃二顯性 又從彼雲降種種雨,然其雨水,乃依金性地輪而住,次復風起鼓水令堅,即由此風力所引故,諸有清淨第一最勝精妙性者,成蘇迷盧山,此山成已,四寶為體,所謂金、銀、頗胝、琉璃。 玄二七金山 黃一標性 若中品性者,成七金山。 黃二列名 謂持雙山、毘那矺迦山、馬耳山、善見山、朅達洛迦山、持軸山、尼民達羅山。 黃三釋相 如是諸山,其峰布列,各由形狀差別為名。 繞蘇迷盧,次第而住。 地二顯彼量 玄一蘇迷盧 蘇迷盧量,高八萬踰繕那,廣亦如之,下入水際,量亦復爾。 玄二七金山 黃一持雙山 又持雙山,等彼之半。 黃二餘六山 從此次第,餘六金山,其量漸減,各等其半。 天二四大洲等(分五) 地一大中洲輪圍山 玄一略標列 若下品性者,於蘇迷盧四邊七金山外,成四大洲及八中洲并輪圍山。 玄二隨別釋 此山輪圍四洲而住,量等尼民達羅之半。 地二非天宮殿 復成非天宮殿,此宮在蘇迷盧下,依水而居。 地三大雪山無熱池 復成大雪山及無熱池周圍崖岸。 地四一切那落迦 次成最下八大那洛迦處、諸大那洛迦及獨一那洛迦、寒那洛迦、近邊那洛迦。 地五一分鬼傍生處 復成一分鬼、傍生處。 亥二、廣四洲(分三) 天一、列名 四大洲者,謂南贍部洲、東毘提訶洲、西瞿陀尼洲、北拘盧洲。 天二、辨相 其贍部洲形如車箱,毘提訶洲形如半月,瞿陀尼洲其形圓滿,北拘盧洲其形四方。 天三、顯量 贍部洲量,六千五百踰繕那,毘提訶洲量,七千踰繕那,瞿陀尼洲量,七千五百踰繕那,拘盧洲量,八千踰繕那。 酉二、約有情辨(分九) 戌一、八大龍王所住(分二) 亥一、內海(分二) 天一標具德 又七金山其間有水,具八支德,名為內海。 天二舉龍眾(分三) 地一標列名 復成諸龍宮,有八大龍並經劫住: 謂持地龍王、歡喜近喜龍王、馬騾龍王、目支鄰陀龍王、意猛龍王、持國龍王、大黑龍王、黳羅葉龍王。 地二出作業 是諸龍王,由帝釋力,數與非天共相戰諍。 地三辨種類 玄一正辨自類 其諸龍眾類有四種,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玄二兼說鳥類 妙翅鳥中,四類亦爾。 亥二、外海 復有餘水在內海外,故名外海。 戌二、堅手神等所住(分二) 亥一、出四級 又依蘇迷盧根,有四重級,從蘇迷盧初級,傍出一萬六千踰繕那量,即從此量半半漸減,如其次第,餘級應知。 亥二、明彼住 有堅手神住最初級,血手神住第二級,常醉神住第三級,持鬘神住第四級。 戌三、藥叉所住 蘇迷盧頂四隅之上,有四大峰,各高五百踰繕那量,有諸藥叉,謂金剛手,止住其中。 戌四、四天王等住(分二) 亥一、四天王 又持雙山,於其四面有四王都,東、南、西、北,隨其次第,謂持國、增長、醜目、多聞四大天王之所居止。 亥二、彼部落 諸餘金山,是彼四王村邑部落。 戌五、善住龍王所住(分三) 亥一、出住處 又近雪山,有大金崖名非天脅,其量縱廣五十踰繕那,善住龍王常所居鎮。 又天帝釋時來遊幸。 亥二、釋得名 此中,有樹名曰:善住,多羅樹行七重圍繞。 亥三、顯受用(分二) 天一漫陀吉尼池 復有大池名漫陀吉尼,五百小池以為眷屬,善住大龍與五百牝象前後圍繞,遊戲其池,隨欲變現,便入此池,採蓮花根以供所食。 天二無熱大池(分二) 地一顯具德 即於此側,有無熱大池,其量深廣各五十踰繕那,微細金沙遍布其底,八支德水彌滿其中,形色殊妙,端嚴喜見。 地二出派流 從此派流為四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私多、四名縛芻。 戌六、帝釋等所住(分二) 亥一、出住處(分二) 天一帝釋 復次,於蘇迷盧頂處中,建立帝釋天宮,縱廣十千踰繕那量。 天二諸天 所餘之處,是彼諸天村邑聚落。 亥二、明住向(分二) 天一標 其山四面對四大洲,四寶所成。 天二釋 謂對贍部洲琉璃為面,對毘提訶白銀為面,對瞿陀尼黃金為面,對拘盧洲頗胝為面。 戌七、輪王所行(分三) 亥一、出彼路 又贍部洲循,其邊際有輪王路,真金所成,如四大王天,有情膝量,沒住大海。 亥二、明出現 若輪王出世,如彼膝量,海水減焉。 亥三、釋洲名 又無熱池南,有一大樹,名為贍部,是故此洲從彼得名。 戌八、妙翅諸鳥所住 次於此北,有設拉末梨大樹叢林,四生種類,妙翅諸鳥,栖集其中。 戌九、羅剎所住 此四大洲,各二中洲以為眷屬。 復有一洲,羅剎所住。 申二、一分有情世間(分二) 酉一、人趣攝(分二) 戌一、出現漸次(分二) 亥一、劫初有情(分三) 天一略明生相(分二) 地一依處攝(分二) 玄一標感業 如是器世間成已,有諸有情,從極淨光天眾同分沒來生此中,餘如前說。 此皆由彼感劫初業。 玄二釋增上 此業第一最勝微妙,欲界所攝,唯於此時,此業感果,非於餘時。 地二自體攝 爾時有情,名劫初者。 又彼有色,從意所生。 天二廣指經說 如是一切,如《經》廣說。 天三顯無攝受 彼於爾時,未有家宅及諸聚落,一切大地面皆平正。 亥二、此後有情(分二) 天一無攝受位 自此以後,由諸有情福業力故,有地味生,如是漸次,地餅、林藤、不種粳稻自然出現,無糠無〔秕〕;次有粳稻,有〔秕〕有糠。 天二有攝受位(分三) 地一受用飲食 次復處處粳稻叢生,於是有情方現攝受。 次由受用味等資緣,有情之類,惡色便起,光明遂滅。 其多食者,惡色逾增,身極沈重。 此諸有情互相輕毀,惡法現行,由此因緣,所有味等漸沒於地,如《經》廣說。 地二受用淫欲 復從此緣,諸有情類更相顧眄,便起愛染。 次由能感男女業故,一分有情男根生起,一分有情女根生起。 遞相陵犯,起諸邪行,遂為他人之所訶呰,方造室宅,以自隱蔽。 地三攝受其地 玄一舉攝受因 復由攝受粳稻因故,遂於其地,復起攝受。 玄二顯彼增上 黃一生不與取 由此緣已,更相爭奪,不與取法,從此而生。 黃二立司契者 即由此緣,立司契者,彼最初王,名大等意。 黃三四姓出現 如是便有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吠舍眾、戍陀羅眾,出現世間,漸次因緣,如《經》廣說。 戌二、光明依持(分二) 亥一、標種類 又彼依止,光明既滅,世間便有大黑闇生,日、月、星宿漸漸而起。 亥二、辨體相(分二) 天一約最勝辨(分三) 地一量差別 其日輪量,五十一踰繕那;當知月輪,其量減一。 地二體差別 日輪以火頗胝所成;月輪以水頗胝所成。 地三行差別(分二) 玄一月輪 此二輪中,月輪行速及與不定。 玄二日輪 黃一標 又彼日輪,恒於二洲俱時作明。 復於二洲俱時作闇。 黃二釋 謂於一日中,於一日出、於一夜半、於一日沒。 天二約一切辨(分二) 地一標歷行 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歷蘇迷盧處半而行,與持雙山高下量等。 地二顯差別(分三) 玄一日 黃一寒熱 又復日行時有遠近。 若遠蘇迷盧立為寒分,若近蘇迷盧立為熱分。 黃二遲速 即由此故,沒有遲速。 玄二月 黃一明出現 又此月輪,於上稍欹便見半月,由彼餘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見。 黃二明滿虧 如如漸側,如是如是漸現圓滿。 若於黑分如如漸低,如是如是漸現虧減。 黃三明黑相 由大海中,有魚鱉等影現月輪,故於其內有黑相現。 玄三星宿 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盧舍量,中者十拘盧舍量,最小者四拘盧舍量。 酉二、惡趣攝(分二) 戌一、出造業 復次,於世間四姓生已,方乃發起順愛不愛五趣受業。 戌二、辨感生(分二) 亥一、靜息王生 從此以後,隨一有情,由感雜染增上業故,生那洛迦中,作靜息王。 亥二、獄卒等起 從此無間,有那洛迦卒,猶如化生,及種種苦具,謂銅、鐵等那洛迦火起。 戌三、明受果 然後隨業有情,於此受生,及生餘趣。 丑二、安立世界(分二) 寅一、約依處辨(分二) 卯一、世界差別(分二) 辰一、總標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蘇迷盧、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間,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壞。 辰二、別辨(分二) 巳一、辨差別(分三) 午一、標三種 即此世界,有其三種。 午二、隨列釋(分三) 未一、小千世界 一小千界,謂千日月乃至梵世,總攝為一。 未二、中千世界 二中千界,謂千小千。 未三、大千世界 三大千界,謂千中千。 午三、結總名 合此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