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聲聞地之一 | ||
---|---|---|
Posted on Tue 22 Nov 2005 by insights (4308 reads) | ||
亥二由厭患 又苦苦性,極可厭患。 亥三由易入(分二) 天一於纏說 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 天二於諸諦 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酉三廣建立(分二) 戌一徵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 戌二釋(分三) 亥一苦苦性(分二) 天一總標義 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 天二別釋相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 亥二壞苦性(分四) 天一總標義 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 天二釋得名 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 天三引教證 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 又如說言:住貪欲纏,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 天四結建立 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亥三行苦性(分三) 天一出體性(分二) 地一標遍行 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地二舉要義 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 天二釋苦名 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 天三結建立 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申二愛差別(分二) 酉一出異名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 酉二顯差別(分二) 戌一標 即此希求,由三門轉。 戌二釋(分二) 亥一由二種 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 亥二配三門(分二) 天一後有愛 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 天二餘二愛(分二) 地一標列 希求境界,復有二種: 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 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 地二別配 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 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申三滅差別(分二) 酉一標 滅有二種。 酉二列 一煩惱滅; 二所依滅。 申四道差別(分二) 酉一標 道有二種。 酉二列 一有學道; 二無學道。 午四結 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 卯三結 如是已說四種所緣: 一遍滿所緣; 二淨行所緣; 三善巧所緣; 四淨惑所緣。 子四教授(分二) 丑一徵 云何教授? 丑二釋(分二) 寅一四教授(分三) 卯一標 謂四教授。 卯二列 一無倒教授; 二漸次教授; 三教教授; 四證教授。 卯三釋(分四) 辰一無倒教授(分三) 巳一徵 云何無倒教授? 巳二釋 謂無顛倒宣說法義,令其受持讀誦修學,如實出離正盡眾苦作苦邊際。 巳三結 如是名為:無倒教授。 辰二漸次教授(分三) 巳一徵 云何漸次教授? 巳二釋(分三) 午一為說法義 謂稱時機宣說法義,先令受持讀誦淺近,後方令彼學深遠處。 午二為入現觀 又為令入初諦現觀先教苦諦後集滅道。 午三為得諸定 又為令得靜慮等至,先教最初靜慮等至,後教其餘靜慮等至。 巳三結 如是等類,應知名為漸次教授。 辰三教教授(分二) 巳一徵 云何教教授? 巳二釋 謂從尊重、若似尊重,達解瑜伽軌範、親教,或諸如來、或佛弟子所,聞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於他,名教教授。 辰四證教授(分二) 巳一徵 云何證教授? 巳二釋 謂如自己獨處空閑,所得、所觸、所證諸法,為欲令他得、觸、證故,方便教授,名證教授。 寅二諸相圓滿教授(分四) 卯一標 復有諸相圓滿教授。 卯二徵 其事云何? 卯三釋(分二) 辰一標列三種 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 一、神境神變; 二、記說神變; 三、教誡神變。 辰二別顯堪能(分三) 巳一神境神變 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 巳二記說神變 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 巳三教誡神變 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 卯四結 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子五學(分四) 丑一徵 云何為學? 丑二標 謂三勝學。 丑三列 一、增上戒學; 二、增上心學; 三、增上慧學。 丑四釋(分二) 寅一略別辨(分三) 卯一增上戒學(分三) 辰一徵 云何增上戒學? 辰二釋 謂安住具戒等,如前廣說。 辰三結 是名增上戒學。 卯二增上心學(分二) 辰一徵 云何增上心學? 辰二釋(分二) 巳一舉一切(分二) 午一四靜慮 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 午二無色等 又諸無色,及餘所有等持、等至,亦皆名為增上心學。 巳二顯遍勝 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是故靜慮最為殊勝,故偏說為增上心學。 卯三增上慧學(分三) 辰一徵 云何增上慧學? 辰二釋 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 辰三結 是名增上慧學。
|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