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聲聞地之一 | ||
---|---|---|
Posted on Tue 22 Nov 2005 by insights (4305 reads) | ||
未七第七勝利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諸喜殺者怨讎惡友,雖得其隙,亦常保護,了知此是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或為善友或住中平,是名第七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未八第八勝利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一切魍魎藥叉宅神非人之類,雖得其便、雖得其隙,而常保護,謂具尸羅增上力故,是名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未九第九勝利(分三) 申一標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法無艱難,從他獲得種種利養。 申二釋 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由依尸羅增上因力,國王大臣及諸黎庶饒財長者及商主等恭敬尊重。 申三結 是名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未十第十勝利(分三) 申一標(分四) 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一切所願皆得稱遂。 申二釋(分四) 酉一生欲人天 若於欲界願樂當生或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諸長者大族姓家或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睹史多天或化樂天或他化自在天眾同分中,由戒淨故,即隨所願當得往生。 酉二住生有色 若復願樂入諸靜慮現法樂住、或有色天眾同分中,若住若生,由戒淨故,便得離欲,所願皆遂。 酉三住生無色 若復願樂寂靜勝解,超過色定入無色定具足安住,或無色天眾同分中當得往生,餘如前說。 酉四證極涅槃 若復願樂當證最極究竟涅槃,由戒淨故,便證一切究竟離欲。 申三結 是名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辰二結勸修學(分二) 巳一牒略義 如是已說戒蘊,廣辨戒蘊虧損、戒蘊圓滿、戒蘊異門、戒蘊觀察及以清淨戒蘊所有功德勝利。 巳二勸修學 於此宣說明了開示一切種相最極圓滿資糧所攝尸羅律儀。 若有自愛樂沙門性、婆羅門性諸善男子,應勤修學。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三 寅二根律儀(分三) 卯一廣分別相(分三) 辰一徵 云何根律儀? 辰二標 謂如有一,能善安住密護根門,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廣說。 辰三釋(分二) 巳一依標別顯(分五) 午一密護根門(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密護根門? 未二釋 謂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廣說乃至防護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 未三結 如是名為:密護根門。 午二防守正念(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防守正念? 未二釋(分二) 申一獲正念 謂如有一,密護根門增上力故,攝受多聞、思惟、修習,由聞思修增上力故獲得正念。 申二能防守 為欲令此所得正念無忘失故,能趣證故,不失壞故,於時時中即於多聞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習不息加行,不離加行。 未三結 如是由此多聞思修所集成念,於時時中,善能防守正聞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為:防守正念。 午三常委正念(分二) 未一徵 云何名為:常委正念? 未二釋(分二) 申一別辨相(分三) 酉一標 謂於此念,恒常所作,委細所作。 酉二辨 當知此中,恒常所作名無間作;委細所作名殷重作。 酉三結 即於如是無間所作、殷重所作,總說名為常委正念。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於念,能不忘失。 申二顯功能 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於無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勢力,制伏色聲香味觸法。 午四念防護意(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念防護意? 未二釋(分二) 申一五無問意(分二) 酉一舉眼識 謂眼色為緣生眼識,眼識無間生分別意識。由此分別意識,於可愛色色將生染著、於不可愛色色將生憎恚,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護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令其不生所有煩惱。 酉二例餘識 如是耳、鼻、舌、身廣說,當知亦爾。 申二自染污意 意法為緣生意識;即此意識,有與非理分別俱行能起煩惱。由此意識於可愛色法將生染著,於不可愛色法將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護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令其不生所有煩惱。 未三結 如是名為:念防護意。 午五行平等位(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行平等位? 未二釋 平等位者,謂或善捨、或無記捨,由彼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正行善捨、無記捨中,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未三結 如是名為:行平等位。 巳二廣辨二相(分三) 午一總舉(分二) 未一能善防護(分三) 申一徵 云何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能善防護? 申二釋(分二) 酉一「防護諸根」 謂於色、聲、香、味、觸、法,不取其相、不取隨好,終不依彼發生諸惡不善尋思,令心流漏。 酉二「修行律儀」 若彼有時忘失念故,或由煩惱極熾盛故,雖離取相及取隨好,而復發生惡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儀。 申三結 由是二相,故能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能善防護。 未二正行平等(分三) 申一徵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護已,正行善捨或無記捨? 申二釋(分三) 酉一標 謂即由是二種相故。 酉二徵 云何二相? 申三釋(分二) 戌一舉眼 謂如所說防護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儀。 戌二例餘 如說眼根防護律儀,防護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當知亦爾。 申三結 由是二相,於其善捨、無記捨中,令意正行。 午二隨釋(分三) 未一不取相及隨好(分二) 申一別辨相(分二) 酉一第一類(分二) 戌一不取其相(分二) 亥一舉眼所識色(分二) 天一徵 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 天二釋(分二) 地一反顯 言取相者,謂於眼識所行色中,由眼識故取所行相,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其相。 地二正成 若能遠離如是眼識所行境相,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 亥二例耳所識等 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戌二不取隨好(分二) 亥一舉眼所識色(分二) 天一徵 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 天二釋(分二) 地一反顯 取隨好者,謂即於眼所識色中,眼識無間俱生分別意識,執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貪、或能起瞋、或能起癡,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隨好。 地二正成 若能遠離此所行相,於此所緣,不生意識,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 亥二例耳所識等 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酉二第二類(分二) 戌一總標 復有餘類,執取其相執取隨好。 戌二別辨(分二) 亥一舉眼所識色(分二) 天一取相(分二) 地一釋 言取相者,謂色境界,在可見處能生作意,正現在前眼見眾色。 地二結 如是名為:執取其相。 天二取隨好(分二) 地一釋 取隨好者,謂即色境,在可見處能生作意,正現在前,眼見色已,然彼先時從他聞有如是如是眼所識色,即隨所聞名、句、文身,為其增上、為依、為住,如是士夫補特伽羅,隨其所聞,種種分別眼所識色。 地二結 如是名為:執取隨好。 亥二例耳所識等 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申二應思擇(分二) 酉一辨種類 又此取相及取隨好,或有由此因緣,由此依處,由此增上,發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緣,由此依處,由此增上,不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 酉二明遠離 若於此中,執取其相,執取隨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緣,由此依處,由此增上,發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彼於如是色類境界,遠離取相及取隨好。 未二惡不善法(分三) 申一徵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 申二釋 謂諸貪欲及貪所起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若諸瞋恚若諸愚癡及二所起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 申三結 是名種種惡不善法。 未三令心流漏(分三) 申一徵 云何由彼令心流漏? 申二釋 謂若於彼彼所緣境界,心意識生遊行流散,即於彼彼所緣境界,與心意識種種相應,能起所有身語惡行,貪瞋癡生遊行流散。 申三結 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午三結義(分二) 未一辨差別(分二) 申一防護諸根 如是於眼所識色中,乃至於意所識法中,執取其相及取隨好,由是發生種種雜染,彼於取相及取隨好能遠離故,便不發生種種雜染。 申二修行律儀 若由忘念、或由煩惱極熾盛故,雖獨閑居,由先所見眼所識色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識法增上力故,發生種種惡不善法,隨所發生而不執著,尋便斷滅、除棄、變吐,是名於彼修行律儀。 未二辨隨應(分二) 申一應策發(分二) 酉一作意策發 若於其眼所識色中應策眼根,及於其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應策意根,即便於彼作意策發,如是策發令不雜染。 酉二結名〔防護諸根〕 由是因緣,於此雜染防護眼根,廣說乃至防護意根,如是名為:防護眼根,廣說乃至防護意根。 申二不應策發(分二) 酉一遍不策發 若於其眼所識色中,不應策發所有眼根,及於其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不應策發所有意根,即便於彼遍一切種而不策發,不策發故令不雜染。 酉二結名〔修行律儀〕 由是因緣,於此雜染修根律儀,如是名為:能正修行眼根律儀,廣說乃至能正修行意根律儀。 卯二出二略義(分二) 辰一結前生後 如是應知已廣分別根律儀相。云何當知此中略義? 辰二略辨二種(分二) 巳一第一略義(分二) 午一總標 此略義者,謂若能防護、若所防護、若從防護、若如防護、若正防護,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根律儀。 午二別釋(分五) 未一能防護(分二) 申一徵 今於此中,誰能防護? 申二釋 謂防守正念及所修習常委正念,是能防護。 未二所防護(分二) 申一徵 何所防護? 申二釋 謂防護眼根,防護耳鼻舌身意根,是所防護。 未三從防護(分二) 申一徵 從何防護? 申二釋 謂從可愛不可愛色,廣說乃至從其可愛不可愛法而正防護。 未四如何防護(分二) 申一徵 如何防護? 申二釋 謂不取相、不取隨好。 若依是處發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即於此處修行律義,防守根故,名修律儀。如是防護。 未五正防護(分二) 申一徵 何者正防護? 申二釋 謂由正念,防護於意行平等位,是名正防護。 巳二第二略義(分二) 午一總標 又略義者,謂若防護方便、若所防護事、若正防護,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根律儀。 午二別釋(分三) 未一防護方便(分三) 申一徵 此中,云何防護方便? 申二釋 謂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眼見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隨好。若依是處發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即於是處修行律儀,防守根故,名修律儀。 申三結 如是名為:防護方便。 未二所防護事(分三) 申一徵 云何名為:所防護事? 申二釋 謂眼色乃至意法。 申三結 如是名為:所防護事。 未三正防護(分三) 申一徵 此中,云何名正防護? 申二釋 謂如說言由其正念,防護於意,行平等位。 申三結 名正防護。 卯三辨二所攝(分五) 辰一標 又根律儀略有二種。 辰二列 一者思擇力所攝,二者修習力所攝。 辰三釋(分二) 巳一第一義(分二) 午一思擇力所攝 思擇力所攝根律儀者,謂於境界深見過患,不能於此所有過患除遣斷滅。 午二修習力所攝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者,謂於境界深見過患,亦能於此所有過患除遣斷滅。 巳二第二義(分二) 午一思擇力所攝 又由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故,於所緣境令煩惱纏不復生起,不復現前,而於依附所依隨眠,不能斷除、不能永拔。 午二修習力所攝 由修習力所攝根律儀故,於所緣境煩惱隨眠不復生起,不復現前,一切時分依附所依所有隨眠亦能斷除,亦能永拔。 辰四結 如是思擇力所攝根律儀,修習力所攝根律儀,有此差別,有此意趣,有此殊異。 辰五〔簡〕 當知此中,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是資糧道所攝;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當知墮在離欲地攝。 寅三於食知量(分四) 卯一徵 云何名為:於食知量? 卯二標 謂如有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乃至廣說。 卯三釋(分二) 辰一廣辨(分二) 巳一辨(分六) 午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分二) 未一徵 云何名為:由正思擇食於所食? 未二釋(分二) 申一思擇(分三) 酉一觀諸過患(分五) 戌一標 正思擇者,如以妙慧等隨觀察段食過患,見過患已,深生厭惡,然後吞咽。 戌二徵 云何名為:觀見過患? 戌三列 謂即於此所食段食,或觀受用種類過患,或觀變異種類過患,或觀迫求種類過患。 戌四釋(分三) 亥一受用種類過患(分三) 天一徵 云何受用種類過患? 天二釋(分二) 地一明種類 謂如有一,將欲食時,所受段食色香味觸皆悉圓滿甚為精妙,從此無間進至口中,牙齒咀嚼,津唾浸爛,涎液纏裹,轉入咽喉,爾時此食先曾所有悅意妙相一切皆捨,次後轉成可惡穢相,當轉異時狀如變吐。 地二觀過患 能食士夫補特伽羅。若正思念此位穢相,於餘未變一切精妙所受飲食,初尚不能住食欣樂,況於此位,由如是等非一相貌,漸次受用增上力故,令其飲食淨妙相沒過患相生,不淨所攝。 天三結 是名於食受用種類所有過患。 亥二轉變種類過患(分三) 天一徵 云何轉變種類過患? 天二釋(分二) 地一明種類 謂此飲食既噉食已,一分消變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於其身中便能生起養育增長,血肉筋脈,骨髓皮等,非一眾多種種品類諸不淨物,次後一分變成便穢,變已趣下展轉流出。 地二觀過患(分三) 玄一不淨可厭 由是日日數應洗淨或手或足或餘支節,誤觸著時若自若他皆生厭惡。 玄二多疾病生(分三) 黃一標 又由此緣發生身中多種疾病。 黃二釋 所謂癰痤乾癬,濕癬疥癩,疸疔上氣,[病-丙+牙)嗽皰漿,噦噎乾消,癲癇寒熱,黃病熱血,陰[病-丙+追] 。 黃三結 如是等類無量疾病,由飲食故身中生起。 玄三不銷而住 或由所食不平和故,於其身中不消而住。 天三結 是名飲食變異種類所有過患。 亥三追求種類過患(分四) 天一徵 云何追求種類過患? 天二標 謂於飲食追求種類有多過患。 天三列 或有積集所作過患,或有防護所作過患,或壞親愛所作過患,或無厭足所作過患,或不自在所作過患,或有惡行所作過患。 天四釋(分六) 地一積集過患(分三) 玄一徵 云何名為: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玄二釋(分二) 黃一寒熱逼惱(分二) 宇一舉為飲食 謂如有一,為食因緣,寒時為寒之所逼惱,熱時為熱之所逼惱,種種策勵劬勞勤苦,營農牧牛商估計算,書數雕印及餘種種工巧業處,為得未得所有飲食或為積聚。 宇二例飲食緣 如為飲食,為飲食緣,當知亦爾。 黃二不逐愁憂 如是策勵劬勞勤苦方求之時,所作事業若不諧遂,由是因緣愁憂燋惱,拊胸傷歎悲泣迷悶,何乃我功唐捐無果。 玄三結 如是名為: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地二防護過患(分三) 玄一徵 云何名為: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玄二釋 謂所作業若得諧遂,為護因緣起大憂慮,勿我財寶當為王賊之所侵奪,或火焚燒或水漂蕩,或宿惡作當令滅壞,或現非理作業方便當令散失,或諸非愛或宿共財當所理奪,或即家中當生家火,由是當令財寶虧損。 玄三結 如是名為: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地三能壞親愛過患(分四) 玄一徵 云何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玄二標 謂諸世間為食因緣多起鬥諍,父子母女兄弟朋友尚為飲食互相非毀,況非親里為食因緣而不展轉更相鬥訟。 玄三釋 所謂大族諸婆羅門剎帝利種長者居士,為食因緣迭興違諍,以其手足塊刀杖等互相加害。 玄四結 是名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地四無有饜足過患(分三) 玄一徵 云何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玄二釋 謂諸國王剎帝利種位登灌頂,亦於自國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師兵戈互相征討,吹以貝角扣擊鍾鼓揮刀槃槊放箭[矛*(替-曰:+貝)]矛,車馬象步交橫馳亂,種種戈仗傷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玄三結 是名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地五不得自在過患(分三) 玄一徵 云何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玄二釋 謂如一類為王所使討固牢城,因遭種種極熱脂油,熱牛糞汁,及鎔銅鐵而相注灑,或被戈杖傷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玄三結 是名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地六起諸惡行過患(分三) 玄一徵 云何因食起諸惡行所作過患? 玄二釋(分二) 黃一明惡行(分二) 宇一舉身 謂如有一,為食因緣,造作積集身諸惡行。 宇二例餘 如身惡行,語、意亦爾。 黃二顯過患(分二) 宇一命終憂悔 臨命終時,為諸重病苦所逼切,由先所作諸身語意種種惡行增上力故,於日後分見有諸山或諸山峰垂影懸覆近覆極覆,便作是念:「我自昔來依身語意所造諸業唯罪非福。若有其趣諸造惡者當生其中,我今定往。」如是悔已,尋即捨命。 宇二墮諸惡趣 既捨命已隨業差別生諸惡趣,謂那洛迦傍生餓鬼。 玄三結 如是名為:因食惡行所作過患。 戌五結 如是段食於追求時,有諸過患,於受用時,有諸過患,於轉變時,有諸過患。 酉二觀少勝利(分四) 戌一標 又此段食有少勝利。 戌二徵 此復云何? 戌三釋 謂即此身由食而住依食而立,非無有食。 戌四廣(分二) 亥一徵 云何名為:有少勝利? 亥二釋(分二) 天一總標身住 謂即如是依食住身,最極久住或經百年。若正將養或過少分,或有未滿而便夭沒。 天二略簡差別(分二) 地一修暫住行 若唯修此身暫住行非為妙行。若於如是身暫時住而生喜足非妙喜足,亦非領受飲食所作圓滿無罪功德勝利。 地二修集梵行 若不唯修身暫住行,亦不唯於身暫時住而生喜足,而即依此暫時住身修集梵行令得圓滿,乃為妙行亦妙喜足。 又能領受飲食所作圓滿無罪功德勝利。 酉三思擇諸相(分二) 戌一辨(分二) 亥一遮非所宜 應自思惟,我若與彼愚夫,同分修諸愚夫同分之行,非我所宜,我若於此下劣段食少分勝利,安住喜足,亦非我宜。 亥二顯正所宜(分五) 天一應求出離 若於如是遍一切種段食過患,圓滿知已,以正思擇,深見過患而求出離。 天二應念報恩 為求如是食出離故,如子肉想食於段食,應作是念:彼諸施主甚大艱難積集財寶,具受廣大追求所作種種過患,由悲愍故求勝果故,如割皮肉及以刺血而相惠施,我得此食宜應如是方便受用,謂應如法而自安處,無倒受用報施主恩,令獲最勝大果大利大榮大盛。 天三應離染污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盪滌身心安住慚愧,遠離憍傲不自高舉,不輕蔑他,如自獲得所有利養心生喜悅,如是於他所得利養,心亦喜悅。 天四應離嫌恨(分二) 地一遮非 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麤,要當速疾而非遲緩。 地二顯正 應作是心,往施主家,設不惠施終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緣力,身壞已後生諸惡趣多受困厄,設不恭敬而非恭敬,設少非多設麤非妙,設復遲緩而非速疾,亦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廣說。 天五應知其量(分三) 地一標 又我應依所食段食發起如是如是正行,及於其量如實了達。 地二釋 謂我命根由此不滅。又於此食不苦耽著,纔能隨順攝受梵行。 地三結 如是我今住沙門性,住出家性,受用飲食,如法清淨遠離眾罪。 戌二結 由是諸相以正思擇食於所食。 申二所食(分五) 酉一徵 云何所食? 酉二標 謂四種食。 酉三列 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者意等思食,四者識食。 酉四簡 今此義中,意說段食。 酉五廣(分二) 戌一名段食 此復云何?謂餅糗飯羹,臛糜粥酥油糖蜜魚肉,葅鮓乳酪,生酥薑鹽酢等種種品類,和雜為摶。段段吞食,故名段食。 戌二食異名 所言食者,所謂餐噉咀嚼,吞咽嘗啜飲等,名之差別。 午二不為倡蕩(分二) 未一徵 云何名為:不為倡蕩? 未二釋(分二) 申一舉為倡蕩(分二) 酉一辨相 謂如有一,樂受欲者,為受諸欲食於所食,彼作是思:我食所食令身飽滿令身充悅,過日晚時至於夜分,當與姝妙嚴飾女人共為嬉戲歡娛受樂倡掉縱逸。 酉二釋名 言倡蕩者,於此聖法毘奈耶中說:受欲者,欲貪所引,婬逸所引,所有諸惡不善尋思,由此食噉,所食噉時令其諸根皆悉掉舉,令意躁擾令意不安令意不靜。若為此事食所食者,名為倡蕩食於所食。 申二例名不為 諸有多聞聖弟子眾,以思擇力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食所食,非如前說諸受欲者食於所食,是故名為不為倡蕩。 午三不為憍逸等(分二) 未一徵 云何名為: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 未二釋(分二) 申一舉為憍逸等(分三) 酉一總標 謂如有一,樂受欲者,為受諸欲食於所食。 酉二別辨(分二) 戌一憍逸(分二) 亥一辨相 彼作是思:我今宜應多食所食飽食所食,隨力隨能食噉肥膩,增房補益色香味具精妙飲食,過今夜分至於明日,於角武事當有力能,所謂按摩拍鞠托石跳躑蹴蹋,攘臂扼腕揮戈擊劍,伏弩控弦投輪擲索,依如是等諸角武事,當得勇健膚體充實,長夜無病久時少壯,不速衰老壽命長遠,能多噉食數數食已,能正消化除諸疾患。 亥二結義 如是為於無病憍逸,少壯憍逸,長壽憍逸而食所食。 戌二飾好端嚴(分二) 亥一釋(分二) 天一辨相 既角武已復作是思:我應沐浴,便以種種清淨香水沐浴其身,沐浴身已梳理其髮,梳理髮,已種種妙香用塗其身,既塗身已復以種種上妙衣服,種種花鬘種種嚴具,莊飾其身。 天二釋名 此中,沐浴理髮塗香名為飾好,既飾好已復以種種上妙衣服花鬘嚴具,莊飾其身名為端嚴。 亥二結 如是總名為飾好故為端嚴故食於所食。 酉三結顯 彼既如是憍逸飾好身端嚴已,於日中分或日後分,臨欲食時飢渴並至,於諸飲食極生悕欲,極欣極樂不見過患不知出離,隨得隨食復為數數倡蕩憍逸飾好端嚴,多食多飲令身充悅。 申二翻例不為(分二) 酉一例非 諸有多聞聖弟子眾,以思擇力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食所食,非如前說諸受欲者食於所食。 酉二顯正 唯作是念:我今習近所不應習所應斷食,為欲永斷如是食故。 午四為身安住(分二) 未一徵 云何名為:為身安住食於所食? 未二釋(分二) 申一名安住 謂飲食已壽命得存,非不飲食壽命存故名身安住。 申二顯所為 我今受此所有飲食,壽命得存當不夭沒,由是因緣身得安住,能修正行永斷諸食。
|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