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聲聞地之一 | ||
---|---|---|
Posted on Tue 22 Nov 2005 by insights (4307 reads) | ||
地三釋(分二) 玄一由諸放逸 由放逸故,或惛沈睡眠纏繞其心,或唯得奢摩他便生愛味,或於下劣性心樂趣入,或於闇昧性其心樂著。 玄二由住非處 由住如是非處所故,人或非人諠雜擾亂,他所逼惱,心外馳散。 地四結 如是名為:奢摩他障,當知此障能障寂靜。 天二毗缽舍那障(分三) 地一徵 云何毘缽舍那障? 地二標 謂樂自恃舉及以掉亂。 地三釋(分二) 玄一樂自恃舉(分二) 黃一由族姓等(分二) 宇一辨(分二) 宙一舉因(分二) 洪一生高族姓 樂自恃舉者,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我生高族淨信出家,非為下劣,諸餘比丘則不如是。由此因緣,自高自舉,陵蔑於他。 洪二生富族等 如是我生富族淨信出家,非為貧匱,我具妙色,喜見端嚴,多聞聞持,其聞積集善巧言詞,語具圓滿,諸餘比丘則不如是。由此因緣,自高自舉,陵蔑於他。 宙二顯障 彼由如是自高舉故,諸有比丘耆年多智積修梵行,不能時時恭敬請問,彼諸比丘亦不時時為其開發未開發處,為其顯了未顯了處,亦不為其殷到精懇,以慧通達甚深句義,方便開示乃至令其智見清淨。 宇二結 如是名為:樂自恃舉毘缽舍那障。 黃二由少證得(分二) 宇一辨 又如有一,唯得少分下劣智見安隱而住,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見安住,便自高舉,自高舉故,便生喜足,更不上求。 宇二結 是名樂自恃舉所住毘缽舍那障。 玄二掉亂(分二) 黃一釋(分二) 宇一辨相 言掉亂者,謂如有一,根不寂靜,諸根掉亂,諸根囂舉,於一切時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諸法,不能堅固思惟諸法。 宇二顯障 由此因緣,毘缽舍那不能圓滿,不得清淨。 黃二結 是名掉亂毘缽舍那障。 玄二總結 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謂多放逸及住非處。 二法能障毘缽舍那,謂樂自恃舉及以掉亂。 戌四結 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毘缽舍那障,總名寂靜障。 申四結 如是名為:障之略義。 午三總結 即此略義及前廣辨,總略為一說名為障。 巳二無障(分二) 午一翻有障 此障相違當知無障。 午二顯無障 謂即此障無性遠離,不合不會,說名無障。 寅九惠捨(分二) 卯一徵 云何惠捨? 卯二釋(分二) 辰一略標 謂若布施其性無罪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修布施,是名惠捨。 辰二廣辨(分三) 巳一問 問:誰能施?誰所施?用何施何相施?云何施?何故施,由此因緣,施性無罪? 巳二答(分六) 午一誰能施(分二) 未一標 答:誰能施者,謂施者施主是名能施。 未二辨(分二) 申一總徵 云何施者云何施主? 申二別答(分二) 酉一施者 謂若自手施名為施者。 酉二施主 若自物施若欣樂施非不樂施,名為施主。 午二誰所施(分三) 未一標 誰所施者,謂四種所施。 未二列 一、有苦者。 二、有恩者。 三、親愛者。 四、尊勝者。 未三釋(分四) 申一有苦者(分三) 酉一徵 云何有苦者? 酉二列 謂貧窮者或乞丐者,或行路者或悕求者,或盲瞽者或聾騃者,或無依者或無趣者,匱乏種種資生具者。 酉三結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名有苦者。 申二有恩者(分三) 酉一徵 云何有恩者? 酉二列 謂或父母或乳飲者,或養育者或成長者,或於曠野沙磧等中能濟度者,或飢儉時能賑恤者,或怖怨敵而救援者,或被執縛而能解者,或遭疾病而救療者,教利益者教安樂者,引利益者引安樂者,隨所生起諸事務中,為助伴者,同歡喜者同憂愁者,遭厄難時不相棄者。 酉三結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名有恩者。 申三親愛者(分三) 酉一徵 云何親愛者? 酉二列 謂諸親友或於其處有愛有敬,或信順語,或數語言談論交往,或有親昵。 酉三結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說名親愛。 申四尊勝者(分三) 酉一徵 云何尊勝? 酉二列 謂若沙門若婆羅門,世間同許為賢善者,離損害者極離害者,離貪欲者,為調伏貪而修行者,離瞋恚者,為調伏瞋而修行者,離愚癡者,為調伏癡而修行者。 酉三結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名尊勝者。 午三用何施(分二) 未一標 用何施者? 謂若略說:或用有情數物而行惠施,或用無情數物而行惠施。 未二釋(分二) 申一有情數物(分二) 酉一徵 云何有情數物持用惠施? 酉二釋(分二) 戌一列有情數(分二) 亥一正明聲聞 謂或妻子奴婢作使,或象馬豬牛羊雞鴨駝騾等類,或有諸餘大男大女小男小女,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所用施物。 亥二兼顯菩薩(分二) 天一標 或復內身頭目手足血肉骨髓,隨願施與,此亦名為有情數物持用布施。 天二簡 是諸菩薩所現行事,非此義中意所許施。 戌二名無罪施 若有於彼諸有情類或得自在,或有勢力或能制伏。若應持彼惠施於他。若惠施時自無有罪。若不由彼惠施因緣他心嫌恨。若施於他,知彼有情不為損惱,是名無罪有情數物持用惠施。 申二無情數物(分五) 酉一徵 云何無情數物持用惠施? 酉二標 謂略說有三種物。 酉三列 一者財物。 二者穀物。 三者處物。 酉四釋(分三) 戌一財物(分二) 亥一釋 言財物者,謂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馬瑙彩石生色可染赤珠右旋。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或諸珍寶或金或銀,或諸衣服或諸什物,或香或鬘。 亥二結 是名財物。 戌二穀物(分二) 亥一釋 云何穀物? 謂諸所有可食可飲,大麥小麥,稻穀粟穀,糜黍胡麻,大小豆等,甘蔗蒲桃乳酪果汁,種種漿飲。 亥二結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是名穀物。 戌三處物(分二) 亥一釋 云何處物?謂諸田宅邸店廛肆,建立福舍及寺館等。 亥二結 復有所餘如是等類是名處物。 酉五結 是名無罪無情數物持用惠施。 未三結 當知此中,有情數物無情數物,一切總說名所用施。 午四何相施(分二) 未一釋 何相施者,謂無貪俱行思造作心意業,及此所起身業語業捨所施物,或自相續或他相續。 未二結 是名施相。 午五云何施(分二) 未一釋(分三) 申一辨施相 云何施者? 謂由淨信而行惠施,由正教見而行惠施,由有果見而行惠施,由極殷重而行惠施,由恭敬心自手行施,而不輕慢應時而施,濟他要用不損惱他而行惠施。 申二顯施物 如法平等,不以兇暴積集財物而行惠施,以鮮潔物而行惠施,以精妙物而行惠施,以清淨物而行惠施。 申三明棄捨 由此自他俱無有罪,數數惠施制伏慳垢積集勢力而行惠施,先心歡喜而行惠施,於正施時其心清淨施已無悔。 未二結 如是而施。 午六何故施(分二) 未一釋 「何故施者,或慈悲故,而行惠施」,謂於有苦。 「或知恩故,而行惠施」,謂於有恩。 「或愛或敬、或信順故,而行惠施」,謂於親愛。 「或為悕求世出世間殊勝功德,而行惠施」,謂於尊勝。 未二結 由是因緣,故修惠施。 巳三結 由是行相,或在家者或出家者修行布施,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布施,由此因緣施性無罪,是名惠捨。 寅十沙門莊嚴(分三) 卯一徵 云何名為:沙門莊嚴? 卯二標(分二) 辰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 正信而無諂,少病精進慧,具少欲喜足,易養及易滿。 杜多德端嚴,知量善士法,具聰慧者相,忍柔和賢善。 辰二長行 謂如有一,具足正信,無有諂曲,少諸疾病,性勤精進,成就妙慧,少欲,喜足,易養,易滿,具足成就杜多功德,端嚴,知量,具足成就賢善士法,具足成就聰慧者相,堪忍,柔和,為性賢善。 卯三釋(分二) 辰一別辨其相(分二) 巳一辨成就(分十七) 午一具足正信(分四) 未一徵 云何名為:具足正信? 未二標 謂多淨信、多正敬順、多生勝解、多善欲樂。 未三釋(分二) 申一舉於大師 於諸善法及大師所,深生淨信,無惑無疑,於大師所恭敬尊重、承奉供養,既修如是恭敬尊重、承奉供養,專心親附,依止而住。 申二例於法等 如於大師,如是於法同梵行者、於諸所學教授教誡、於修供養、於無放逸、於三摩地,當知亦爾。 未四結 如是名為:具足正信。 午二無有諂曲(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無有諂曲? 未二釋 謂有純質為性正直,於其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所,如實自顯。 未三結 如是名為:無有諂曲。 午三少諸疾病(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少諸疾病? 未二釋 謂性無病,順時變熟,平等執受,不極溫熱、不極寒冷,無所損害,隨時安樂,由是因緣,所食所飲,所噉所嘗,易正變熟。 未三結 如是名為:少諸疾病。 午四性勤精進(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性勤精進? 未二釋 謂能安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善法中能不捨軛,翹勤無惰,起發圓滿,能有所作,於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 未三結 如是名為:性勤精進。 午五成就妙慧(分三) 未一徵 云何名為:成就妙慧? 未二釋 謂聰、念、覺皆悉圓滿,根不闇鈍,根不頑愚,亦不瘖啞,非手代言,有力能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具足成就俱生覺慧,具足成就加行覺慧。 未三結 如是名為:成就妙慧。 午六少欲(分三) 未一徵 云何少欲? 未二釋 謂雖成就善少欲等所有功德,而不於此欲求他知,謂他知我具足少欲成就功德。 未三結 是名少欲。 午七喜足(分四) 未一徵 云何喜足? 未二標 謂於隨一衣服、飲食、臥具等事,便生歡喜,生正知足。 未三釋(分二) 申一舉於衣服 於所未得所有衣服或麤或妙,更無悕望、更無思慮,於所已得,不染不愛,如前廣說而受用之。 申二例飲食等 如於衣服,於其飲食、臥具等事,當知亦爾。 未四結 是名喜足。 午八易養(分三) 未一徵 云何易養? 未二釋(分二) 申一自得怡養 謂能獨一自得怡養,不待於他,或諸僮僕、或餘人眾。 申二不求長物 又不追求餘長財寶,令他施者、施主等類謂為難養。 未三結 是名易養。 午九易滿(分三) 未一徵 云何易滿? 未二釋 謂得微少便自支持,若得麤弊,亦自支持。 未三結 是名易滿。 午十具杜多德(分三) 未一徵 云何成就杜多功德? 未二釋(分二) 申一舉種類(分四) 酉一列事 謂常期乞食,次第乞食,但一坐食,先止後食,但持三衣,但持毳衣,持糞掃衣,住阿練若,常居樹下,常居迥露,常住塚間,常期端坐,處如常坐。 酉二標數 如是依止,若食、若衣、若諸敷具,杜多功德,或十二種或十三種。 酉三辨相(分十二) 戌一乞食(分三) 亥一標列 於乞食中,分為二種: 一者隨得乞食。 二者次第乞食。 亥二隨釋(分二) 天一隨得乞食 隨得乞食者,謂隨往還家,隨獲隨得而便受食。 天二次第乞食 次第乞食者,謂入里巷,巡家而乞,隨得隨現而便受食,不高舉手,越趣餘家,願我當獲精妙飲食,乃至期願多有所得。 亥三料簡 當知此中,若依乞食無差別性,唯有十二。 若依乞食有差別性,便有十三。 戌二但一座食(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但一坐食? 亥二釋 謂坐一座乃至應食,悉皆受食,從此座起,必不重食。 亥三結 如是名為:但一坐食。 戌三先止後食(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先止後食? 亥二釋 謂為食故坐如應座,乃至未食先應具受諸所應食,應正了知:我今唯受爾所飲食,當自支持。 又正了知:我過於此,定不當食。 如是受已,然後方食。 亥三結 如是名為:先止後食。 戌四但持三衣(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但持三衣? 亥二釋(分四) 天一標 謂但三衣而自支持。 天二徵 何者三衣? 天三列 一、僧伽胝。 二、嗢怛囉僧伽。 三、安怛婆參。 天四釋 除此三衣,終不貯畜,過此長衣。 亥三結 如是名為:但持三衣。 戌五但持毳衣(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但持毳衣? 亥二釋 謂所持衣或三衣數、或是長衣,一切皆用毛毳而作,終不貯畜餘所作衣。 亥三結 如是名為:但持毳衣。 戌六持糞掃衣(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持糞掃衣? 亥二釋 謂所有衣他捨棄擲,或街、或巷,或市、或廛,或道、非道,或雜便穢,或為便穢、膿血、洟唾之所塗染,取如是等不淨衣物,除去麤穢,堅執洗浣,縫染受持。 亥三結 如是名為:持糞掃衣。 戌七住阿練若(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住阿練若? 亥二釋 謂住空閑、山林、坰野,受用邊際所有臥具,遠離一切村邑聚落。 亥三結 如是名為:住阿練若。 戌八長居樹下(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常居樹下? 亥二釋 謂常期願住於樹下,依止樹根。 亥三結 如是名為:常居樹下。 戌九常居迴露(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常居迥露? 亥二釋 謂常期願住於迥露,無覆障處。 亥三結 如是名為:常居迥露。 戌十常住塚間(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常住塚間? 亥二釋 謂常期願住塚墓間,諸有命過送尸骸處。 亥三結 如是名為:常住塚間。 戌十一長期端坐(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常期端坐? 亥二釋 謂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端身而坐,推度時日,終不以背或以其脅,依倚大床、或小繩床、或壁、或樹草葉座等。 亥三結 如是名為:常期端坐。 戌十二處如常座(分三) 亥一徵 云何名為:處如常座? 亥二釋 謂所坐臥,或諸草座、或諸葉座,如舊敷設草座、葉座,而常坐臥,一敷設後,終不數數翻舉修理。 亥三結 如是名為:處如常座。 酉四釋名(分三) 戌一問 問:何故名為杜多功德? 戌二答(分二) 亥一舉喻 答:譬如世間或毛或毯,未鞭、未彈、未紛、未擘,爾時相著,不軟不輕,不任造作縷線氈褥。 若鞭、若彈、若紛、若擘,爾時分散,柔軟輕妙,堪任造作縷線氈褥。 亥二合法 如是行者,由飲食貪於諸飲食令心染著; 由衣服貪於諸衣服令心染著; 由敷具貪於諸敷具令心染著; 彼由如是杜多功德,能淨修治令其純直,柔軟輕妙有所堪任,隨順依止,能修梵行。 戌三結 是故名為杜多功德。 申二明所為(分三) 酉一於飲食貪(分二) 戌一總顯能障 於飲食中,有美食貪及多食貪,能障修善。 戌二別明斷除(分二) 亥一美食貪 為欲斷除美食貪故,常期乞食、次第乞食。 亥二多貪食 為欲斷除多食貪故,但一坐食、先止後食。 酉二於衣服貪(分二) 戌一總顯能障(分二) 亥一標 於衣服中,有三種貪能障修善。 亥二列 一多衣貪,二軟觸貪,三上妙貪。 戌二別名斷除(分三) 亥一多衣貪 為欲斷除多衣貪故,但持三衣。 亥二軟觸貪 為欲斷除於諸衣服軟觸貪故,但持毳衣。 亥三上妙貪 為欲斷除於諸衣服上妙貪故,持糞掃衣。 酉三於數具貪(分二) 戌一總顯能障(分二) 亥一標 於諸敷具,有四種貪,能障修善。 亥二列 一、諠雜貪。 二、屋宇貪。 三、倚樂臥樂貪。 四、敷具貪。 戌二別名斷除(分四) 亥一諠雜貪 為欲斷除諠雜貪故,住阿練若。 亥二屋宇貪 為欲斷除屋宇貪故,常居樹下迥露塚間。 又為斷除婬佚貪故,常住塚間。 亥三倚樂臥樂貪 為欲斷除倚樂、臥樂貪故,常期端坐。 亥四數具貪 為欲斷除敷具貪故,處如常座。 未三結 是名成就杜多功德。 午十一端嚴(分三) 未一徵 云何端嚴? 未二釋 謂能成就若往、若還、若睹、若瞻、若屈、若伸,持僧伽胝,持衣持缽,端嚴形相。 未三結 是名端嚴。 午十二知量(分三) 未一徵 云何知量? 未二釋 謂於淨信諸婆羅門、長者、居士,極恣衣服、飲食、敷具、病緣醫藥諸什物中,知量而聚。 未三結 是名知量。 午十三成就賢善士法(分三) 未一徵 云何成就賢善士法? 未二釋 謂生高族淨信出家,或生富族淨信出家,顏容殊妙喜見端嚴,具足多聞語具圓滿,或隨獲得少智少見少安樂住,由是因緣不自高舉、不陵蔑他,能知唯有法隨法行,是其諦實,既了知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 未三結 是名成就賢善士法。 午十四成就聰慧者相(分三) 未一徵 云何成就聰慧者相? 未二釋(分三) 申一標 謂由作業相表知愚夫,由作業相表知聰慧。 申二徵 其事云何? 申三釋 謂諸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諸聰慧者,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未三結 是名成就聰慧者相。 午十五堪忍(分三) 未一徵 云何堪忍? 未二釋(分二) 申一舉事(分二) 酉一不反報他 謂如有一,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弄不報弄。 酉二能自忍受 又彼尊者堪能忍受寒熱、飢渴、蚊虻、風日、蛇蠍毒觸。 又能忍受他所干犯麤惡語言。 又能忍受身中所有猛利堅勁辛楚,切心奪命苦受。 申二釋義 為性堪忍,有所容受。 未三結 是名堪忍。 午十六柔和(分三) 未一徵 云何柔和? 未二釋(分二) 申一舉成就法 謂如有一,於大師等: 具足成就慈愍身業; 具足成就慈愍語業; 具足成就慈愍意業;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和同受用應所受用,凡所飲食無有私密,如法所獲如法所得,墮在缽中,為缽所攝而為受用; 同戒; 同見。
|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