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五識身、意地決擇 | ||
|---|---|---|
| Posted on Sun 11 Dec 2005 by insights (4524 reads) | ||
|
未二、隨釋(分三) 申一、諸根越所作(分二) 酉一、舉初眼根 諸根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眼能聞聲嗅香嘗味覺諸觸等必無是處,能見諸色斯有是處。 酉二、例餘色根 如眼根如是,所餘色根一一相望,越用差別如應當知。 申二、大種越所作(分二) 酉一、舉地大 大種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地能造作水火風用必無是處,能作地用斯有是處。 酉二、例所餘 如是所餘大種,展轉相望,越用差別,如應當知。 申三、資生越所作(分五) 酉一、約生芽辨 資生越所作者,謂無處無位,從餘類種餘類芽生必無是處,唯自種類斯有是處。 酉二、約出乳辨 無處無位搆牛角等而出於乳,必無是處,搆彼乳房斯有是處。 酉三、約出酥辨 無處無位,鑽搖水瓶而出生酥必無是處,鑽搖於酪斯有是處。 酉四、約出油辨 無處無位,壓沙出油必無是處,壓苣[卄/勝]等斯有是處。 酉五、約出火辨 無處無位,鑽濕木等而出於火,必無是處,鑽於乾木斯有是處。 午三、總結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初處非處門差別之相。 巳二、合會門(分三) 午一、徵 云何第二處非處門差別? 午二、釋(分六) 未一、約光明黑闇辨 謂無處無位,光明黑闇一時合會無有是處。若有一處無第二生斯有是處。 未二、約麤分水火辨 無處無位,麤分水火一時合會無有是處,隨有一種斯有是處。 未三、約色聚極徵辨 無處無位,二麤色聚同據一處無有是處。若一極微斯有是處。 未四、約同類心等辨 無處無位,同一種類二心心法俱時合會無有是處,一一而生斯有是處。 未五、約同類善等辨 無處無位,同一種類。若善不善。若善無記不善無記。若苦若樂俱時合會無有是處,隨有一種斯有是處。 未六、約愛非愛果辨 無處無位,愛非愛果俱時合會無有是處。若隨有一斯有是處。 午三、結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二處非處門差別之相。 巳三、證得門(分三) 午一、徵 云何第三處非處門差別? 午二、釋(分七) 未一、約石女非石女辨 謂無處無位,石女生兒無有是處若非石女斯有是處。 未二、約半擇迦及丈夫辨 無處無位,生半擇迦能生男女無有是處。若諸丈夫斯有是處。 未三、約根壞及根具辨 無處無位,盲眼見色聾耳聞聲,鼻舌壞者嗅香嘗味無有是處,諸根不壞斯有是處。 未四、約未具已具資糧辨 無處無位,未具資糧於現法中證學無學究竟解脫,無有是處,已具資糧斯有是處。 未五、約未得已得聖道辨 無處無位,未得聖道能證涅槃,及證聲聞獨覺菩提。若證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已得聖道斯有是處。 未六、約諸界趣飲食辨 無處無位,人趣有情以傍生趣草等飲食以充節會。若諸天眾食人飲食,色、無色界食諸段食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未七、約諸身形捨得辨 無處無位,不捨那落迦所有身形而得人身,如是不捨所餘身形而得餘身無有是處,捨已方得斯有是處。 午三、結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三處非處門差別之相。 巳四、現行門(分三) 午一、徵 云何第四處非處門差別? 午二、釋(分七) 未一、約大種自相辨(分二) 申一、舉地大 謂無處無位,地捨自相成餘界相無有是處,不捨自相斯有是處。 申二、例餘大 如地,如是餘大種,如應當知。 未二、約諸根所行辨(分二) 申一、舉眼根 無處無位,生長欲界不得天眼見諸天色無有是處,見人中色斯有是處。 申二、例餘根 如是餘根如應當知。 未三、約有無三毒辨(分二) 申一、舉貪 無處無位,有貪愛者貪愛覆蔽,貪愛未斷而於財利心離染著無有是處。 申二、例餘 如是瞋癡,隨應當知。 未四、約煩惱纏不斷斷辨(分二) 申一、舉修念住 無處無位,不斷貪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纏修四念住,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申二、例修餘法 如修念住,如是所餘菩提分法,當知亦爾。 未五、約諍見等不捨捨辨 無處無位,於如來所不捨諍見諍欲諍心。若不開許而能正面睹於如來無有是處。若捨若許斯有是處。 未六、約一切智所知所作辨 無處無位,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有所知境而不了知,或復失念作非一切智者所作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無處無位。 未七、約入地菩薩悲智辨 已入大地諸菩薩等於諸有情起故害心,或菩提心當有退轉無有是處,與此相違斯有是處。 午三、結 如是等類,應當觀察第四處非處門差別之相。 癸二、略更宣說(分二) 子一、辨處非處(分二) 丑一、略標 復次,略有四處四非處,依前所說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應正觀察。 丑二、別辨 若於如是所說道理不相違背,示現宣說,是名為處。 若此相違示現宣說,是名非處。 子二、明總合說 如是四處,并前所說,合成八種處非處善巧。 癸三、問答差別(分二) 子一、問 問: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何差別? 子二、答(分二) 丑一、辨緣起善巧 答:唯於因果生起道理正智顯了,名緣起善巧。 丑二、辨處非處善巧 若於一切無顛倒理正智顯了,名處非處善巧。 壬三、略不說餘 所餘處非處善巧決擇文不復現。 辛六、根善巧(分二) 壬一、結前生後 如是已說處非處善巧。 根善巧我今當說。 壬二、決擇一切(分二) 癸一、嗢柁南標 總嗢柁南曰: 初義意建立,廣分別為後。 癸二、長行別釋(分四) 子一、釋名義 問:何等是根義? 答:增上義是根義。 子二、顯所為 問:為顯何義? 答:為顯於彼彼事,彼彼法最勝義。 子三、明建立(分二) 丑一、長行辨(分二) 寅一、徵 云何建立二十二根? 寅二、釋(分六) 卯一、約作業差別辨(分六) 辰一、眼等六根 謂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辰二、男女二根 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辰三、命根 為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辰四、苦等五根 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辰五、信等五根 世間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辰六、未知欲等三根 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卯二、約受用安立辨(分二) 辰一、第一義(分二) 巳一、辨受用(分四) 午一、眼等六根 復次,受用顯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午二、男女二根 受用隱境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午三、命根 受用境界時分邊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午四、苦等五根 受用境界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巳二、明安立 安立清淨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辰二、第二義(分二) 巳一、辨受用(分四) 午一、眼等六根 復次,顯於內門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午二、男女二根 顯於外門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午三、命根 受用內身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午四、苦等五根 受用外境及與內身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巳二、明安立 對治雜染安立清淨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卯三、約依止差別辨(分六) 辰一、眼等五根 復次,依止端嚴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辰二、意根 能令依止隨自在轉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辰三、命根 依止安住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辰四、男女二根 依止出生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辰五、苦等五根 依止損益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辰六、信等八根 依止解脫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卯四、約有情差別辨(分二) 辰一、第一義(分六) 巳一、眼等六根 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巳二、男女二根 生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巳三、命根 令有情事若住若沒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巳四、苦等五根 顯諸有情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巳五、信等五根 顯諸有情勝生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巳六、未知欲等三根 顯諸有情定勝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辰二、第二義(分五) 巳一、眼等六根 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巳二、男女二根 顯了有情增長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巳三、命根 顯了有情壽漸損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巳四、苦等五根 顯了有情興盛衰損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巳五、信等八根 顯了有情功德過失增上義故,建立八根。 卯五、約施設差別辨(分二) 辰一、在家品(分二) 巳一、配建立(分四) 午一、眼等六根 復次,依如是名,建立六根。 午二、男女二根 依如是種、如是姓,建立二根。 午三、苦等五根 依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建立五根。 午四、命根 依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建立一根。 巳二、結明依 當知此諸根,依在家品施設建立。 辰二、出家品(分二) 巳一、配建立 依如是信、如是精進,乃至如是慧、如是向、如是果,建立八根。 巳二、結明依 當知此諸根,依出家品施設建立。 卯六、約修行次第辨(分六) 辰一、眼等六根 復次,依修行者防護根門增上義故,建立六根。 辰二、男女二根 堪得出家證沙門果增上義故,建立二根。 辰三、命根 積集善品增上義故,建立一根。 辰四、苦等五根 正知而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辰五、信等五根 證沙門果諸方便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 辰六、未知欲等三根 證沙門果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丑二、嗢柁南結 中嗢柁南曰: 隨境界轉等,由顯及內門,莊嚴二有情,假設防護等。 子四、廣分別(分二) 寅一、長行辨(分八) 卯一、作業差別(分六) 辰一、眼等六根(分二) 巳一、舉眼根 問:眼根作何等業? 答:於諸色境,已見、今見、當見為業。 巳二、例餘根 如是耳根乃至意根所有作業如應當知。 辰二、男女二根 問:男根、女根作何等業? 答:父母、妻子、親戚、眷屬互相攝受顯現為業。 辰三、命根 問:命根作何等業? 答:令諸有情墮在存活住持數中為業。 辰四、苦等五根 問:受所攝根作何等業? 答:令諸有情領納一切興盛衰損為業。 辰五、信等五根 問:信等諸根作何等業? 答:能生善趣及能圓滿涅槃資糧為業。 辰六、未知欲知等三根 問:最後三根作何等業? 答:能於現法趣證涅槃為業。 卯二、假實差別 問:如是諸根幾是實有?幾非實有? 答:十六實有,餘非實有。 卯三、所攝差別(分二) 辰一、總明攝(分五) 巳一、色所攝 問:幾色所攝? 答:七。 巳二、心所攝 問:幾心所攝? 答:一三少分。 巳三、心法所攝 問:幾心法所攝? 答:十三少分。 巳四、心不相應行所攝 問:幾心不相應行所攝? 答:一。 巳五、有為所攝 問:幾有為所攝? 答:一切是有為,無有根是無為。 辰二、別料簡(分三) 巳一、男女二根 問:男女二根何等根分? 答:是身根分。 巳二、未知欲知等三根 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 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 巳三、命根 問:命根何等根分? 答:此無所屬,依先業所引時量決定而建立故唯說假有。 卯四、善等差別(分三) 辰一、善 問:幾善? 答:或八或五及六少分。 辰二、不善 問:幾不善? 答:六少分。 辰三、無記 問:幾無記? 答:八五少分。 卯五、異熟等差別(分七) 辰一、有異熟 問:幾有異熟? 答:一十少分。 辰二、無異熟 問:幾無異熟? 答:十一十少分。 辰三、有異熟助伴 問:幾有異熟助伴? 答:最後三能助有可愛異熟法令轉明盛,能感決定人天異熟。 辰四、是異熟 問:幾是異熟? 答:一九少分。 辰五、五有種子異熟 問:幾有種子異熟? 答:一切皆有。 辰六、非異熟 問:幾非異熟? 答:十二九少分。 辰七、異熟生 問:幾是異熟生? 答:亦一切種子所攝異熟所生故。 卯六、界繫差別(分四) 辰一、欲界繫 問:幾欲界繫? 答:四十五少分。 辰二、色界繫 問:幾色界繫? 答:十五少分。 辰三、無色界繫 問:幾無色界繫? 答:八少分。 辰四、不繫 問:幾不繫? 答:三九少分。 卯七、諸地差別(分二) 辰一、明可得(分六) 巳一、未至地(分二) 午一、略標數 問:未至地幾可得? 答:十一。 午二、問答辨(分二) 未一、釋差別 問:若未至地有喜根者,何故不如初靜慮地建立喜耶? 答:由於彼地喜可動故。 未二、引教證(分二) 申一、問 問:喜於彼有何教為證? 申二、答(分二) 酉一、舉教 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遍滋潤遍流遍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 酉二、釋說 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 巳二、初二靜慮地(分二) 午一、舉初靜慮 問:初靜慮地幾根可得? 答:十八。 午二、例第二靜慮 第二靜慮地亦爾。 巳三、第三靜慮地 問:第三靜慮地幾根可得? 答:十七。 巳四、第四靜慮地 問:第四靜慮地幾根可得? 答:十六。 巳五、空無邊處等地(分二) 午一、舉空無邊處地 問:空無邊處地幾根可得? 答:十一。 午二、例識無邊等 如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應知亦爾。 巳六、非想非非想處地 問:非想非非想處地幾根可得? 答:八。 辰二、簡差別(分二) 巳一、舉有漏無漏(分二) 午一、初靜慮等地所攝(分二) 未一、舉初靜慮 問:初靜慮地所攝諸根,當言有漏?當言無漏? 答:當言二種。 未二、例餘隨應 如初靜慮所攝諸根,乃至無所有處地所攝諸根當知亦爾。 午二、非想非非想處地(分二) 未一、約種類辨 非想非非想處地所攝諸根,當言有漏,此約種類。 未二、約相續辨 若約相續當言二種。 又由煩惱解脫故,令彼諸根成無漏性。 巳二、例應斷不應斷等 如有漏無漏如是,應斷不應斷世間出世間,當知亦爾。 卯八、得捨差別(分二) 辰一、明成就(分三) 巳一、生欲界(分二) 午一、總說 問:若生欲界當言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午二、別辨(分二) 未一、生那落迦等(分二) 申一、舉那落迦(分二) 酉一、問 問:生那落迦成就幾根? 酉二、答(分三) 戌一、現種皆得成就 答:八,現行種子皆得成就。 戌二、現種或成就或不成就 亥一、總標簡 除三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 亥二、隨難釋 三約現行不成就,約種子;或成就,謂般涅槃法;或不成就,謂不般涅槃法。 戌三、現不成就種成就 餘三現行故不成就,種子故成就。 申二、例生旁生餓鬼(分二) 酉一、例同 如生那落迦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 酉二、顯別 若苦樂雜受處,後三種亦現行成就。 未二、生人趣等(分二) 申一、總說(分二) 酉一、舉人趣 問:若生人趣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酉二、例天趣 如生人中生天亦爾。 申二、別辨(分六) 酉一、缺根具根等差別(分三) 戌一、缺根 問:諸缺根者成就幾根? 答:除五容有餘。 戌二、具根 問:諸具根者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戌三、半擇迦 問:諸半擇迦,成就幾根? 答:除五容有餘。 酉二、女男等差別(分三) 戌一、女 問:女成就幾根? 答:容有二十一。 戌二、男 問:男成就幾根? 答:亦容有二十一。 戌三、二形生 問:諸二形者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酉三、斷善根等差別(分二) 戌一、斷善根 問:斷善根者成就幾根? 答:除八容有餘。 戌二、不斷善根 問:不斷善根者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酉四、凡聖差別(分二) 戌一、異生 問:諸異生成就幾根? 答:十九除後三。 戌二、見諦 問:諸見諦者成就幾根? 答:容有一切。 酉五、學無學差別(分二) 戌一、有學 問:有學成就幾根? 答:容有二十一。 戌二、無學 問:無學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酉六、沙門果向差別(分四) 戌一、預流果向 問:預流果向成就幾根? 答:容有二十。 戌二、預流果等(分二) 亥一、舉預流果 問:預流果成就幾根? 答:亦容有二十。 亥二、例餘隨應 如預流果,一來果向、一來果、不還果向當知亦爾。 戌三、不還果等(分二) 亥一、舉不還果 問:不還果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亥二、例阿羅漢向 如不還果,阿羅漢向亦爾。 戌四、阿羅漢果 問:阿羅漢果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九。 巳二、生色界 問:若生色界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八。 巳三、生無色界 問:生無色界成就幾根? 答:容有十一。 辰二、明捨得(分二) 巳一、約欲界沒生欲界辨(分二) 午一、問 問:若欲界沒欲界生時,當言捨幾根,得幾根?
|
||
| Index :: Print :: E-mai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