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雜誌第37期 |
---|
Posted on Thu 02 Feb 2006 by insights (2397 reads) |
內觀雜誌第37期 【本期重點】:(1)因明辯經的原理與基本格式。(2)辯經的進階測驗。 說明:辯經就像下棋,有其遊戲規則,在規則下,愈下愈精。辯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為了增進「思所成慧」,修行者值得培養此資糧。
因明辯經的原理與基本格式 林崇安,2006,02
(A)因明論式與三段論法 ◆定言三段論法 大前提:凡是C都是B。 ←→不遍 小前提:A是C。 ←→因不成 結論:A是B。 因明論式:A應是B,因為是C故。 ◆假言三段論法:若P,則Q。 大命題:若P,則Q。 ←→不遍 小命題:*P。 ←→因不成 結 論:Q。 因明論式:Q,因為*P故。 *P稱作衍生命題。
(B)因明論式小前提的成立 A應是B嗎? (為什麼?) A應是B,因為是C故。 (因不成) A應是C,因為是D故。 (因不成) ………… (因不成) A應是N,因為是N中的A故。 (因不成) A應是N中的A,因為與A為一故。 (因不成) A應是與A為一,因為依據自身為一的公設故。(同意) (總計同意) A應是N嗎? (同意) ………… (同意) A應是C嗎? (同意) A應是B嗎? (同意)
(C)因明論式大前提的成立 【1】名標A與其定義B 攻方:C應是A,因為是B故。 守方:(凡B是A)不遍。 攻方:(凡B是A)應有遍,因為*B是A的定義故。 守方:(若B是A的定義,則凡B是A)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定義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2】A與B是同義詞 攻方:C應是A,因為是B故。 守方:(凡B是A)不遍。 攻方:(凡B是A)應有遍,因為*B是A的同義詞故。 守方:(若B是A的同義詞,則凡B是A)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同義詞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3】A是整體(母集合),B是部分(子集合) 攻方:C應是A,因為是B故。 守方:(凡B是A)不遍。 攻方:(凡B是A)應有遍,因為*B是A的部分故。 守方:(若B是A的部分,則凡B是A)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部分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或: 攻方:C應是A,因為是B故。 守方:(凡B是A)不遍。 攻方:(凡B是A)應有遍,因為*A是B等等的整體故。 守方:(若A是B等等的整體,則凡B是A)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整體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4】A與B是相違 攻方:C應不是A,因為是B故。 守方:(凡B不是A)不遍。 攻方:(凡B不是A)應有遍,因為*B與A是相違故。 守方:(若B與A是相違,則凡B不是A)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相違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5】若A是果,B是因,A與B是果與因的緣生相屬 攻方:C應有B,因為有A故。 守方:(若有A則有B)不遍。 攻方:(若有A則有B)應有遍,因為*A與B是果與因的緣生相屬故。 守方:(若A與B是果與因的緣生相屬,則若有A則有B)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緣生相屬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D)(大前題與)*衍生命題的成立 【續前(C)】 【1】 攻方:*B是A的定義,因為C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凡B是A嗎? 守方:同意。 【2】 攻方:*B是A的同義詞,因為C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凡B是A嗎? 守方:同意。 【3】 攻方:*B是A的部分,因為C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凡B是A嗎? 守方:同意。 【4】 攻方:*B與A是相違,因為C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凡B不是A嗎? 守方:同意。 【5】 攻方:*A與B是果與因的緣生相屬,因為C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若有A則有B嗎? 守方:同意。
(E)因明立式二輪推論法的實習 ◆單一基本命題 攻方:A應是B嗎? 守方:為什麼? 1攻方:A應是B,因為是C故。 守方:因不成。【第一輪檢驗小前提】 …… 攻方:A應是N,因為是N中的A故。 (因不成) 攻方:A應是N中的A,因為與A為一故。 (因不成) 攻方:A應是與A為一,因為依據自身為一的公設故。(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A應是N嗎? (同意) ………… (同意) 攻方:A應是C嗎? (同意) 1攻方:A應是B,因為是C故。因已許! 守方:不遍。【第二輪檢驗大前提】 攻方:(凡C是B)應有遍,因為*C是B的…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衍生命題) 攻方:*C應是B的…,因為D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凡C是B嗎? 守方:同意。 1攻方:A應是B,因為是C故。因已許!周遍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雙基本命題 攻方:凡是A都是B嗎?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A不都是B,因為C是A而不是B故。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C,應是A,因為是D故。 守方:因不成。【第一輪檢驗小前提】 …… 1攻方:C,應是A,因為是D故。因已許! 守方:不遍。【第二輪檢驗大前提】。 …… 1攻方:C,應是A,因為是D故。因已許!周遍已許!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A不都是B,因為C是A而不是B故。前因已許! 守方:後因不成。 2攻方:C,應不是B,因為是E故。 守方:因不成。【第一輪檢驗小前提】 …… 2攻方:C,應不是B,因為是E故。因已許! 守方:不遍。【第二輪檢驗大前提】。 …… 2攻方:C,應不是B,因為是E故。因已許!周遍已許!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A不都是B,因為C是A而不是B故。因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因明辯經的進階測驗
林崇安, 2006,02
一、攻守原理
1首先,攻方和守方都需遵循「框內」的公設與共識(遵守遊戲規則)。基本上可分成「證明題」與「測驗題」二類: 「證明題」採完整的二輪推論法。 「測驗題」則是依攻方所提每一測驗性質的論式,守方採取機動的回答,先檢驗小前提而後大前提,即刻回應;回答「因不成」時,表示小前提有誤;回答「不遍」時,表示大前提有誤。 2若攻方立出「A應是B」,守方「同意」後,攻方再立出「A應不是B,C故;D故」等等。守方的回答,若能貫徹「因不成」或「不遍」,則成功。若被迫「同意」,表示自相矛盾。 3原則上,攻方所立「框內」的宗:「A應是B」,若是正確,則「A應不是B」必不能成立,此時攻方所說的任何「因」,必是「似因」:其大、小前提必有一錯,守方必須捉到錯者,否則必落敗。換言之,對義理的推導與觀念,必須掌握得非常清晰。
二、攻方提問方式
【類型一】以宗或小前提開始提問
攻方:白馬,應是白色嗎? 守方:同意。 攻方:白馬,應不是白色,因為不是顏色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白馬,應不是顏色,因為不是物質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白馬,應不是物質,因為是不相應行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白馬,應是不相應行,因為是動物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白馬,應是動物,因為是馬故。 守方:同意。 攻方:白馬,應是不相應行嗎? 守方:同意。 攻方:白馬,應不是物質嗎? 守方:同意。 攻方:白馬,應不是顏色嗎? 守方:同意。 攻方:白馬,應是不是白色,因為不是顏色故。因已許!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白色是顏色的部分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部分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不是顏色,都不是白色嗎? 守方:同意。 攻方:白馬,應是不是白色,因為不是顏色故。因已許!周遍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類型二】以大前提開始提問
攻方:凡是顏色,應遍是紅色嗎? 守方:為什麼? 攻方:凡是顏色,應遍不是紅色嗎? 守方:為什麼? 攻方:凡是顏色,應不遍是紅色嗎? 守方:同意。 攻方:請舉例。 守方:綠色。 攻方:綠色應是顏色嗎? 守方:同意。 攻方:綠色應不是紅色嗎? 守方:同意。 攻方:綠色應是紅色,因為……故。 守方:……
三、測驗題:機動回答
【基本原則】攻方參考《佛法總綱》立出測驗的論式,守方要熟練於分辨正因與似因,掌握術語間之大小範圍,並依據框內的見解給予正確的回答。
【釐清範圍之類】
【例】 虛空應是有嗎? (同意) 虛空應是常、無常二者之一嗎? (同意) 虛空應是常嗎? (同意) 虛空應不是常嗎? (為什麼?) 虛空應不是常,因為是無常故。 (因不成) 虛空應是無常,因為是色、知、不相應行三者之一故。 (因不成) 虛空應是色、知、不相應行三者之一,因為是不相應行故。(因不成) 虛空應是不相應行,因為是非色非知的法故。 (※因不成) 虛空應是非色非知的法,因為是非色非知的無為法故。 (因不成) 虛空應是非色非知的無為法,因為是無為法中的虛空故。 (因不成) 虛空應是無為法中的虛空,因為與虛空為一故。 (因不成) 虛空應是與虛空為一,因為依據自身為一的公設故。 (同意) (總計同意) 虛空應是無為法中的虛空嗎? (同意) 虛空應是非色非知的無為法嗎? (同意) 虛空應是非色非知的法嗎? (同意) 虛空應是不相應行嗎? (同意) 虛空應是無常嗎? (同意) 虛空應不是常嗎? (同意) 完結! 評解:「※因不成」之處,應答「不遍」。因為「非色非知的法」不是「不相應行」的定義。
【釐清公設之類】
〔例一〕 攻方:智慧應是心所,因為是無常故。 守方:不遍。 攻方:(凡是無常,都是心所)應有遍,因為「心所」是「無常」的部分故。 守方:不遍。 攻方:(若「心所」是「無常」的部分,則凡是「無常」,都是「心所」)應有遍,因為依據部分的公設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 (此時,雙方唯有攤開部分的公設來檢驗:若A是B的部分,則凡A都是B。今經由檢驗,攻方不合公設。攻方只好另立論式再質詢)
〔例二〕 攻方:稻草人應是人嗎? 守方:為什麼? 攻方:稻草人應是人,因為是稻草所製成的人故。 守方:不遍。 (此為正答) 攻方:(凡是稻草所製成的人,都是人)應有遍,因為「稻草所製成的人」是「人」的部分故。 守方:※不遍。 攻方:(若「稻草所製成的人」是「人」的部分,則凡是「稻草所製成的人」,都是「人」)應有遍,因為依據部分的公設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 (此時,雙方唯有攤開部分的公設來檢驗:若A是B的部分,則凡A都是B。今經由檢驗,攻方合乎公設,守方不合公設) 守方:同意。 評解:「※不遍」之處,守方應答「因不成」才對。
【釐清經義之類】
◎眼睛是無常嗎?是無嗎? 【比較不同】 攻方:眼睛,應是無常,因為經說:「眼無常」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經所說的「眼無常」是「眼睛是無常」故。 守方:同意。
【比較不同】 攻方:眼睛,應是沒有,因為經說:「無眼」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經所說的「無眼」是「沒有眼睛」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經所說的「無眼」,應是「沒有眼睛」,因為是一般所許故。 守方:不遍。 攻方:請舉例。 守方:眼無自性。 攻方:眼無自性,應是經所說的「無眼」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眼無自性,應不是「沒有眼睛」嗎? 守方:同意。 攻方:…… ◎實習:彌勒是佛嗎?是菩薩嗎?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