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立式辯經實例之八 |
---|
Posted on Sun 01 Oct 2006 by insights (2250 reads) |
因明立式辯經實例之八 林崇安,內觀教育,2006.04 說明:因明立式辯經有「證明題」和「測驗題」二類。「證明題」是將「宗」相關的小前提和大前提完整證明成立,採二輪推論法。第二類「測驗題」是機動的問答,在於測驗雙方的觀念是否正確。守方必須抓出似因的錯邊(選擇回答因不成或不遍),若抓錯則必前後相違而落敗。以下為為有關「認識論」的辯題。 證明題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知覺嗎? 守方:為什麼?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知覺,因為是覺知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覺知,因為是心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心識,因為是量與非量二者之一故。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量與非量二者之一,因為是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因為是現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自證現量、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四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自證現量、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四者之一,因為是根現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根現量,因為是執色根現量、執聲根現量、執香根現量、執味根現量、執觸根現量等五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執色根現量、執聲根現量、執香根現量、執味根現量、執觸根現量等五者之一,因為是執色根現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執色根現量,因為是執青色的根現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執青色的根現量,因為與看到青色的根現量為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與看到青色的根現量為一,因為依據自身為一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總計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執青色的根現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執色根現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根現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現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心識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覺知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知覺,因為是覺知故。因已許!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覺知是知覺的同義字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依據同義字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餘仿此) *守方:因不成。 攻方:覺知,應是知覺的同義字,因為《佛法總綱》說:心識、覺知、知覺三者是同義語故。 守方:同意。 (餘仿此) 攻方:凡是覺知都是知覺嗎?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現量,應是知覺,因為是覺知故。因已許!周遍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測驗題 例一【立式】有人說:量的定義是不欺妄的覺知。 攻方:量的定義是不欺妄的覺知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覺知,都是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覺知,不都是量,因為已決智是不欺妄的覺知,而不是量故。(立式)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已決智,應是不欺妄的覺知,因為是能得自抉擇義的覺知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能得自抉擇義的覺知是不欺妄的心識的定義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覺知,不都是量,因為已決智是不欺妄的覺知,而不是量故。第一因已許。 守方:第二因不成。 2a攻方:已決智,應不是量,因為不是新通達的覺知故。 守方:因不成。 2b攻方:已決智,應不是新通達的覺知,因為是通達已再通達的覺知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已決智,應是通達已再通達的覺知,因為與已決智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覺知,不都是量,因為已決智是不欺妄的覺知,而不是量故。因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量的定義應不是不欺妄的覺知嗎?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例二【立式】有人說:現量的定義是離分別的覺知。 攻方:凡是離分別的覺知,都是現量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離分別的覺知,不都是現量,因為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是離分別的覺知,而不是現量故。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應是離分別的覺知,因為是無分別心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應是無分別心識,因為是根識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離分別的覺知,不都是現量,因為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是離分別的覺知,而不是現量故。第一因已許。 守方:第二因不成。 2攻方: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應不是現量,因為不是不錯亂的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應不是不錯亂的識,因為是錯亂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應是錯亂識,因為是顛倒識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離分別的覺知,不都是現量,因為將雪山見為青色的根識是離分別的覺知,而不是現量故。因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例三【立式】有人說:疑的定義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都是疑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不都是疑,因為與疑相應的心王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而不是疑故。(立式)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與疑相應的心王,應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因為是於自境猶豫的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與疑相應的心王,應是於自境猶豫的心王,因為是與疑相應的心王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不都是疑,因為與疑相應的心王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而不是疑故。第一因已許。 守方:第二因不成。 2攻方:與疑相應的心王應不是疑,因為不是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與疑相應的心王,應不是心所,因為是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與疑相應的心王,應是心王,因為是與疑相應的心王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不都是疑,因為與疑相應的心王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而不是疑故。因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例四【立式】有人說:疑的定義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都是疑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不都是疑,因為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而不是疑故。(立式)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應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因為是於自境猶豫的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應是於自境猶豫的心所,因為是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不都是疑,因為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而不是疑故。前因已許! 守方:後因不成。 2攻方: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應不是疑,因為是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應是受,因為是心王眷屬的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應是心王眷屬的受,因為是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於自境猶豫的覺知,不都是疑,因為與疑相應之心王眷屬的受,是於自境猶豫的覺知而不是疑故。因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例五【立式】有人說:顛倒識與疑是相違。 攻方:凡是疑都不是顛倒識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疑不是都不是顛倒識,因為思維「聲大概是常」而執著的疑,是疑而且是顛倒識故。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思維「聲大概是常」而執著的疑,應是疑,因為是義未轉的疑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疑不是都不是顛倒識,因為思維「聲大概是常」而執著的疑,是疑而且是顛倒識故。前因已許! 守方:後因不成。 2攻方:思維「聲大概是常」而執著的疑,應是顛倒識,因為是分別心顛倒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思維「聲大概是常」而執著的疑,應是分別心顛倒識,因為是顛倒分別心故。 守方:不遍。 攻方:應有遍,因為顛倒分別心與分別心顛倒識是同義語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顛倒分別心與分別心顛倒識應是同義語,因為《七部除意暗論》說:「顛倒分別心與分別心顛倒識二者是同義語」故。 例六【立式】有人說:顛倒識的定義,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 攻方:凡是顛倒識都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嗎?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顛倒識不都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因為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是顛倒識而不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故。(立式)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應是顛倒識,因為是無分別心顛倒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應是無分別心顛倒識,因為是已成根識的無分別心顛倒識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應是已成根識的無分別心顛倒識,因為是已成見雪山為青色根識的無分別心顛倒識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顛倒識不都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因為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是顛倒識而不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故。前因已許! 守方:後因不成。 2攻方: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應不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因為不是執著心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應不是執著心,因為是無分別心的知覺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應是無分別心的知覺,因為是根識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顛倒識不都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因為見雪山為青色的根識是顛倒識而不是於自執著境錯亂的覺知故。因已許! 守方:同意。 攻方:完結! |
Index :: Print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