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ext:
讚念長老的內觀開示
──2011年5月7日於法光佛研所
大仁法師漢譯,林崇安整理
引言:
讚念長老的全稱是阿姜讚念‧錫拉寫陀(Ajahn Jamnien Silasettho)。阿姜讚念年紀大後,泰國人稱之為隆波讚念,意為讚念長老。1936年5月1日讚念長老生於泰國南部。他於1970年代即已列入《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一書中,舊譯為「阿姜朱連」,該書列有泰國和緬甸的禪修大師十二位,讚念長老是今日碩果僅存的一位。他是今日泰國南部最有名望的高僧,並且是難得一見的菩薩行者。目前讚念長老於世界各地隨緣弘法並傳授內觀禪法。長老身上戴掛許多東西,一方面是為了檢驗自己的心會不會執著感受,如今已經通過了。另一方面,長老身上戴掛這麼多的東西(含吉祥物)也是為了便於攜帶,隨時取用。長老強調禪修時要輕鬆、愉快、開心,這是一重點。長老教導的一特色是先分清身體內的「七輪」,喉輪以上是清淨的,內觀是用眉輪的「識智」來觀照自己的身和心。喉輪以下是世間法,例如,心下降到肚臍附近的禪定輪,修出四禪八定、神通,也仍是在輪迴內,越底下的越是貪愛,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將識智提升到眉輪來。
一、八種菩薩智
現在,先介紹成佛所要累積的菩薩智,共有八種(這些名稱和聲聞的觀智相同)。古時印度的淨飯王不希望悉達多太子出家,而以五欲來迷惑太子。但是有一天太子出宮時,天使先後示現出老人、病人、死人給太子看,最後太子看到出家修行的沙門。當悉達多太子在城外看到沙門時,問駕駛車匿說:「他是誰?」車匿說:「他是沙門(尋求熄滅貪瞋痴的人)。」
當悉達多太子看到了這些,就生起八種菩薩智。第一是名色分別智:名(精神)是能知,色(物質、色身)是所緣。太子開始生起了分別出名和色的智慧。第二是緣攝受智:知道名和色都是緣起所生。第三是思維智: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名和色都是無常、苦、無我。第四是生滅智:看清名和色都是自然生、自然滅,沒有例外。第五是壞滅智:看清名和色都在滅壞。第六是怖畏智:對名和色生起恐懼。第七是過患智:看清人生都是過患。第八是厭離智:對名和色生起了真正的厭離,因而五欲不能控制太子的心了。接著,太子回去,看到皇宮中的跳舞,他都不感到興趣了。晚上他看到睡著的夫人和兒子,也不能阻止他的出離心。再看到宮女們睡在地上,就像屍體,沒有生機,如同枯木一樣。以上是八種菩薩智。
接著,解釋佛智的生起:這要先瞭解眾生的五蘊和緣起。眾生的愚痴是來自「漏」的累積,累積多了變成「無明」。接著無明緣行,而有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行是第一蘊。而後行緣識。識是第二蘊。眾生的識是不死的,而「行」會造作變異。識被福行造作而投生六欲天。識被非福行造作而投生三惡道和阿修羅。識被不動行造作而投生梵天。接著,識緣名色,有了名色就有六處和六塵的接觸,由接觸而有了想和受。想是第三蘊。受是第四蘊。接著受緣愛。愛有三種,稱作三愛,就是欲愛、有愛、無有愛。接著愛緣取,取是對五取蘊的執取。最後,取緣有,因而有了「色有」、「無色有」,此時有了第五蘊的色蘊。有了「有」,就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結果眾生的識是迷惑在十二緣起裡面而不自在,只有苦。悉達多太子出家後,修了六年的苦行還不能從苦解脫,最後到菩提樹下,轉修四念住、八聖道,觀察十二緣起而走向湼槃,終於生起了佛智。
二、身上七輪
修行者要放棄苦行,走在中道,在《轉法輪經》中,佛說:「苦行是非聖、凡俗、下賤的。」
以下從眾生身上的七輪來說明:第一海底輪就是非聖、凡俗、下賤的地方。第二世間輪是造作世間五欲的地方。第三禪定輪(臍處):心住於此處,可以生梵天,但是禪定消失時還是落到輪迴,只是世間禪而已。第四心輪像倉庫一樣可以儲存很多記憶和煩惱。第五喉輪是意法,可以判別事物。悉達多太子從心輪提到喉輪意法來看心輪,就看到了心的生滅變異。第七頂輪會下令腦部到最底下四輪,生起造作。第六眉輪,是「眼生」和「智生」二法生起的地方。眼生時,看到無常、苦、無我。智生時,看到湼槃,有了增上智,看到五蘊的生滅,有了第六通,看清十二緣起的還滅,達到究意湼槃。苦有四種:身苦、心苦、五取蘊苦和自然外在的苦。當佛證悟了無我,就脫離了苦。今日的禪修者如果依據四念住來修行,同樣可以證悟無我。
三、中道
凡夫走二邊,一邊是欲愛、有愛、喜歡的路。一邊是無有愛,不滿的路。這二邊都是苦的因。欲愛從細的發展到粗的貪。無有愛從細發展到粗的瞋。這二邊都是苦的因。禪修者所要走的是八正道,這是中道。有三種正念,第一是四念住,第二是七覺支的念覺支。這二種合成第三,就是八正道的正念。有了正念後,接著有正定的不動搖,不給喜歡、不喜歡動搖,使三愛不生起。眉間生起捨覺支,這也是結合正定。擇法覺支能看清喜歡、不喜歡,知道無常、苦、無我。精進覺支是不斷走在中道。
禪修的果是四向、四果、一湼槃。如果心中會生起忿、瞋和貪則是凡夫。初果不會生起粗的忿、瞋和貪。忌妒會投生阿修羅,瞋會生地獄。痴會投生到畜生。二果捨去了不滿的結。三果捨去了喜歡、不喜歡的習性。初果有十六煩惱,二果有十四煩惱,三果有十二煩惱,四果沒有煩惱了。禪修者走八正道可以達到究竟湼槃。
禪修是「無時」的,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念覺支走在中道,就是不斷的覺知。四念住也是不斷的覺知。八正道的正念是不落入兩邊,只是知道並放下,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達到湼槃。欲愛、有愛不能到湼槃。無有愛也不能到湼槃。禪修者要把正念提昇到大正念,從大正念發起般若,從般若提升到般若智和解脫智,體會無常、苦、無我、空和湼槃。解脫的識的所緣就是湼槃。
禪修者禪修時,先體悟外身是無常,內身是苦,而後捨去身見,不執著身體,不執著內身是我,如此禪修者從苦進入無我。
四、內觀的「立禪」實習
以下是「立禪」的實習:
請站立,雙手放下、放鬆。
以識智觀照外身是無常,將之放下。觀照內身是苦,也將之放下。觀照「身內身」是無我,此時沒有男、女,只有覺知。禪修者處在無我時是很輕安的,此時的身體像是一種天身。
站立時可覺知到身體的動搖。外身和內身的地大和水大都是無我的。火大、風大都是無我。所以要捨去身見,也捨去疑和戒禁取。初果滅了疑,也滅了戒禁取。
修行是對心嚴格而不是對身體嚴格。我們的心起了煩惱要滅除,不要對別人起了傷害。當我們滅了煩惱,外面的好壞還是一樣,我們盡自己的責任而已,不執著好與不好。
禪修者處在無我、空時,沒有苦。在無我中,只有空,超越了空,就是湼槃。禪修者先住於無我,而後住於空,最後進入湼槃。住於無我時,逐漸厭離外身的無常和內身的苦,超越了我,沒有誰是苦,能、所都沒有苦。
現在可以張眼或閉眼覺察身體的自然動搖,覺察當下沒有誰在動搖。所覺知的是無我,也是空。覺知是無我,「覺知中的覺知」是空。在空中是湼槃。我們直往湼槃。心住於無我和空,就不執著五蘊。
覺知到感受時,識不是感受,感受也不是識。識智不是感受。「覺知中的覺知」也不是感受。只有覺知「感受」,不是「我的感受」。
長老曾經用28年檢驗感受和住於無我的狀態。五蘊有它的責任,給它自然運作。想蘊的責任是記憶。行蘊是造作。識蘊只是「知道」而已。識看到三行的造作而不去執著,不執著在善、不善,住於無我,如此識就自在而無日夜之別。不斷安住於「覺知中的覺知」,苦受生起時,識智知道而不執著。
五蘊中捨下任何一蘊都可證得阿羅漢果。舍利佛證初果後,十五天內仍執著感受,這一天長爪梵志問佛陀:「如何捨去感受?」當時舍利弗也在旁聽法,佛陀說:「感受不是我。」當下長爪梵志就證得初果,而舍利弗放下對受的執著,當下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五蘊中捨下任何一蘊都可證得阿羅漢果。另外一個是羅陀婆羅門,他不是從一蘊,而是同時捨五蘊而證果。
五、問答
問:幾年來我感覺身內風愈來愈大,身上有毛病的地方,風也把它打散。我進一步要如何?
答:風是自然的現象,我們觀照它,而不要造作,不要對它喜歡或排斥它。它是無常的現象。我們的「命」也是不斷生滅。只要觀照它。我們的呼吸也是不斷的進出。這都是自然的現象,知道它的真相是無常,自然放下,不是故意地放下。地水火風都是如此生滅。另一個想法是,我們的識蘊依賴著身體,界都是無我。能放下時,識就進入無我。從無我進入空,空進入湼槃,湼槃就是苦滅了。禪修是「無時」,就是隨時要觀照。早年長老禪修時,修得愈勇猛卻是愈苦。後來走在八正道或中道後,就只是知道並放下而已。看到氣就放下,知道這些只是自然生、自然滅。不管是外身、內身,都只是自然現象,我們只是依賴它們而不執著它們,就沒有苦。最後,識就自在了。所以我們的修行是把識由正念提昇到大正念,從大正念發起般若,從般若提升到般若智,最後得到解脫。識解脫後,沒有煩惱會使識不自在。我們不斷的訓練正念成為「覺知中的覺知」,愈覺知愈見到無我、空。貪瞋痴是無我的,五取蘊也是無我的。所見到的都是無我。在我裡面是無我,是空。
問:長老的名片上有「慈心四法」和「精進五法」,請說明一下。
答:「慈心四法」是:
(1)讓自己和別人不自卑:只有調整,不要生起自卑心。
(2)讓自己和別人不傷心:傷心,會使心變得非常脆弱。
(3)讓自己和別人不生氣。
(4)讓自己和別人不鬥氣:鬥氣會想破壞別人。
「精進五法」是:
(1)不接受別人不好的事物。
(2)不給予別人不好的事物。
(3)只接受好的事物。
(4)只給予好的事物。
(5)自淨其意如白布:將心不斷地維持乾淨,不讓它骯髒。
慈心四法與精進五法可以合稱為「九吉祥法」。前四法可讓身心快樂,後五法則令心越來越清淨,越來越增上,是不同的法門。如果小孩子奉行「九吉祥法」,就變為成熟的人。
長老小時(約七歲),有一位頭陀行者告訴他:「如果你不當演員、議員或競技者,你就不會有勝負心,就會很快樂。」
當時長老年齡很小,回來就開始奉行不跟別人生氣,聽到別人說什麼就放下,不向別人生起情緒反應。
長老的哥哥就問:「為什麼你回來之後改變了,連想吵架都沒有了?」
長老說:「因為我不想當演員、議員或競技者,沒有勝負心就沒有敵人了。」
長老心裡只是想幫助別人,一切人都是朋友,不想佔別人的便宜。自己只是要布施,不是要拿取別人的東西。因為佛陀說過:「布施者能使別人生歡喜心,但拿取別人東西,只會讓別人不歡喜。」
所以,讚念長老就一直當布施者,不求回饋。
有人問長老:「為什麼你能修到這樣?」
長老說:「因為我學了教理就會拿來運用,但是有些人教理雖然學得好,卻不拿來用。」
還有一種「五法」,就是知、見、修、捨、解脫。此五法運用在修行上,即知即行,可運用在世間及出世間法上。「捨」就會有成就。沒什麼可捨時,就可以得到究竟的解脫。
長老小時候聽到這些法時,就立刻運用、實踐。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聽,喜歡學,可是不喜歡做,所以沒有「果」,也不會通達法。現在泰國講經說法的人也很多,可惜不用在修。有時教別人修,自己卻不修,要別人厭離,可是自己不厭離。長老比較喜歡修行,所以即使是小小的法,也不小看,會拿來運用、拿來修行。因為,如果沒有修就無法得到法的功德及法的「果」。(登於《法光雜誌》271期,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