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itle:   從因明推理到止觀的完整學佛過程
First posted:   Wed 05 Sep 2012
Description:  

講題:從因明推理到止觀的完整學佛過程

林崇安教授編講
(2012.08.11講於馬來西亞沙巴寂靜禪林行政中心)

Article text:

講題:

 

從因明推理到止觀的完整學佛過程

 

林崇安教授編講

2012.08.11講於馬來西亞沙巴寂靜禪林行政中心)

 

一、前言

 

學佛的整個過程,和今日教育的訓練很相似,共經過聽聞、思考和實踐三個階段。釋尊成佛後,為了度化大眾,常常先以理服人,而後導之以實踐,因而有「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的修學次第。經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可以獲得聞所成慧。經由「如理作意」可以獲得思所成慧。經由「法隨法行」可以獲得修所成慧。因而學佛過程依次生起三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如何如理作意呢?這就有賴於因明或邏輯思維的運用。「因」是原因、理由;「明」是學科,因明就是印度訓練邏輯思維的一門學問,是以如理作意來思維正法。如何法隨法行呢?這就有賴於修習止觀。以下引用經論,依次解說1.正法、2.聞正法、3.思正法、4.修止、5.修觀、6.證果的整個學佛的主要過程。

 

二、聞思正法

 

(一)正法

《瑜伽師地論》卷25說:

「云何名為聞思正法?謂正法者,若佛世尊、若佛弟子、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宣說開顯分別照了。此復云何?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十二分教,是名正法。

云何契經?謂薄伽梵,於彼彼方所,為彼彼所化有情,依彼彼所化諸行差別,宣說無量相應語、相應語、緣起相應語、相應語、相應語、相應語、聲聞乘相應語、獨覺乘相應語、如來乘相應語、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等相應語、不淨息念諸學證淨等相應語。結集如來正法藏者,攝聚如是種種聖語,為令聖教久住世故,以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安布、次第結集。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契經。…」

 

(二)聞正法

《瑜伽師地論》卷25說:

「如是一切,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說,故名正法。聽聞此故,名聞正法。…此聞正法復有二種。一、聞其文,二、聞其義。」

 

(三)思正法

《瑜伽師地論》卷25說:

「云何思正法?…但正思惟所有諸法自相、共相。如是思惟,復有二種。一者、以算數行相,善巧方便算計諸法;二者、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觀察諸法功德過失。謂若思惟諸蘊相應所有言教,若復思惟如前所說所餘(處乃至不淨息念諸學證淨等相應)隨一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種行相方便思惟。

1此復云何(以算數行相,善巧方便算計諸法)?〔分類〕

1謂言色者,即十色處,及墮「法處所攝眾色」,是名色蘊。

2所言受者,即三種受,是名受蘊。

3所言想者,即六想身,是名想蘊。

4所言行者,即六思身等,是名行蘊。

5所言識者,即六識身等,是名識蘊。

如是名為以算數行相,思惟諸蘊相應言教。或復由此算數行相,別別思惟展轉差別,當知即有無量差別。

2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謂依四道理無倒觀察。何等為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1云何名為觀待道理?〔緣起安立〕

謂略說有二種觀待。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A生起觀待者,謂由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蘊,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諸緣。B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設諸蘊,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是名於蘊生起觀待、施設觀待。…

2云何名為作用道理?〔作用〕

謂諸蘊生已,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了法。色為眼境,為眼所行;乃至法為意境,為意所行。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

3云何名為證成道理?〔證明〕

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a由至教量故,b由現量故,c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諸有智者心正a執受、b安置、c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4云何名為法爾道理?〔性質、定義〕

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

    關於三量的說明,《瑜伽師地論》卷15說:

1現量者,謂有三種。一、非不現見,二、非已思、應思,三、非錯亂境界。

2比量者,謂與思擇俱,已思、應思所有境界。此復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三、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1)相比量者,謂隨所有相狀相屬,或由現在,或先所見,推度境界。

如見幢故,比知有車;由見煙故,比知有火。…以掉動、輕轉、嬉戲、歌笑等事,比未離欲;以諸威儀恆常寂靜,比知離欲;…

2)體比量者,謂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彼一分自體,比類餘分。

如以現在比類過去,或以過去比類未來,或以現在近事比遠,或以現在比於未來。…又以一分成熟,比餘熟分。如是等類,名體比量。

3)業比量者,謂以作用比業所依。

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若見是處草木滋潤,莖葉青翠,比知有水;若見熱灰,比知有火;叢林掉動,比知有風。瞑目執杖,進止問他,蹎蹶失路,如是等事比知是盲;高聲側聽,比知是聾。…

4)法比量者,謂以相鄰相屬之法,比餘相鄰相屬之法。

如屬無常,比知有苦;…屬有為故,比知生住異滅之法;屬無為故,比知無生住異滅法。如是等類,名法比量。

5)因果比量者,謂以因果展轉相比。

如見有行,比至餘方;見至餘方,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若見修道,比知當獲沙門果證;若見有獲沙門果證,比知修道。…

3正教量者,謂一切智所說言教,或從彼聞,或隨彼法。

 

三、修止

 

奢摩他=calm abiding=止=寂止=止禪。

《瑜伽師地論》卷30說: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1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2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3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4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5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6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7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尋思及隨煩惱)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8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闕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9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四、修觀

 

毗鉢舍那=special insight=觀=內觀=觀禪。

《瑜伽師地論》卷30說:

「云何三門毗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毗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毗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毗鉢舍那。

1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毗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毗鉢舍那。

2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毗鉢舍那。

3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毗鉢舍那。」

 

五、證果

 

最後舉一經論說明由聞思修而後證果。

 

a】《雜阿含607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03)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b】《攝事分》門」

:為何佛陀說四念住是「一乘道」?

應知除此四種念住,更無有餘不同分所緣境,由此道、此境,能盡諸漏,獲得涅槃。由無第二清淨道故,說純有一能趣正道

 

:四念住如何「淨諸眾生,a令越憂悲,b滅惱苦,c得如實法」?

又此純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緣,能令有情究竟清淨:

思擇力故;由修習力故。

此中愁者,謂染污憂。

所言泆者,謂掉俱行欲界染喜。

愁以四種世法(失、毀、譏、苦)為所依處。

泆以餘四世法(得、譽、稱、樂)為所依處。

一、由思擇力

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a1超度愁泆

二、由修習力

A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a2離欲愛,棄捨憂苦

B出世間修習力故,b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c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

一切有情,當知皆由思擇、修習二種力故,得一切種究竟清淨。

 

六、結語

 

以上引用經論,依次解說1.正法、2.聞正法、3.思正法、4.修止、5.修觀、6證果的整個學佛的主要過程。此中包含自力、他力的配合,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這一學佛過程,類同於今日的教育訓練,所差別的是學佛以涅槃為究竟的目標。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ite:
URL: https://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