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itle:   內觀禪修的理論和實習教材
First posted:   Fri 06 Sep 2013
Description:   林崇安老師編講(法光佛研所,2013年8月26日至30日下午)
Article text:

 

內觀禪修的理論和實習教材

 

林崇安老師編講

法光佛研所2013826日至30日下午

 

 

一、前言

 

本課程以佛法的經典為依據來學習內觀禪修,採用的教材選自南北傳的阿含經典,實習方面參考南傳佛教禪修大師的內觀指導,例如馬哈希(1904-1982)、佛使比丘(1906-1993)、隆波田(1911-1988)、阿姜摩訶布瓦(1913-2011)、阿姜查(1918-1992)、葛印卡老師(1924-)、帕奧禪師(1934-)、讚念長老(1936-)等的禪修方法,他們各有特色但都是觀照身心的無常、苦、無我而達成滅苦。

 

二、南傳二經

 

1】《轉法輪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波羅奈仙人墜處的鹿野苑。

在那裏,世尊對五比丘說:

02「比丘們!有此兩邊,修行者不可耽著其中:

一是沉迷於感官的享樂:這是下劣、卑賤、凡俗、非聖、無益的。

另一是折磨自己的苦行:這是痛苦、非聖、無益的。

03比丘們!避此兩邊,如來體證中道──眼生、智生──導致寂靜、增上智、正覺、涅槃。

04比丘們!什麽是如來體證中道──眼生、智生──導致寂靜、增上智、正覺、涅槃?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這就是如來體證中道──眼生、智生──導致寂靜、增上智、正覺、涅槃。

5a比丘們!這是苦聖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攝一切五取蘊苦。

5b比丘們!這是苦的集聖諦:此愛能引導再生,伴有喜、貪,隨處歡喜的愛,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5c比丘們!這是苦的滅聖諦:對愛的無餘離欲、滅盡、捨離、棄捨、 解脫、無著。

5d比丘們!這是導致苦滅的道聖諦: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2】《中部‧念住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拘樓人的劍磨瑟曇商城,與拘樓人住。

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

彼等比丘應諾世尊曰:「世尊!」

02世尊如是言:「諸比丘!為淨眾生、為度愁歎、為滅苦憂、為得真諦、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住。

03云何為四念住?

於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身念住

1)出入息念

4a然比丘如何於身觀身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往赴森林,或往樹下,或住空屋,盤腿而坐,端正身體,繫念在前。彼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

彼長出息,了知:『我長出息。』或長入息,了知:『我長入息。』

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

『我學覺了全身而出息。』『我學覺了全身而入息。』

『我學寂止身行而出息。』『我學寂止身行而入息。』……

4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於內外身觀身而住。

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身」,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2)身體姿勢

5a復次,諸比丘!比丘於行時,了知:『我在行。』

於住時,了知:『我在住。』

於坐時,了知:『我在坐。』

於臥時,了知:『我在臥。』

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

5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

3)正知

6a復次,諸比丘!比丘不論行往歸來,正知而作;彼觀前顧後,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彼食、飲、咀嚼、嘗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

6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

4)觀察不淨

7a復次,諸比丘!比丘於皮所覆,充滿種種不淨物之此身,觀察此身,上至頭髮,下至蹠底,了知:

『於此身有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

心、肝、肋膜、脾、肺,腸、腸膜、胃中物、屎、腦,

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唾、涕、關節液、尿。』…

7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

5)觀察四界

8a復次,諸比丘!比丘從界審察此身置於何處、任何姿勢,了知:

『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8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

6)觀察墓園九相

9a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已死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脹、青黑、腐爛,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 將成為如是者。』…

9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

受念住

10然諸比丘!如何比丘於受觀受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在經驗樂受時,了知:『我在感樂受。』

在經驗苦受時,了知:『我在感苦受。』

在經驗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

在經驗有執著之樂受時,了知:『我在感有執著之樂受。』

在經驗無執著之樂受時,了知:『我在感無執著之樂受。』

在經驗有執著之苦受時,了知:『我在感有執著之苦受。』

在經驗無執著之苦受時,了知:『我在感無執著之苦受。』

在經驗有執著之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在感有執著之不苦不樂受。』

在經驗無執著之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在感無執著之不苦不樂受。』

11如是,或於內受,觀受而住;於外受,觀受而住;於內外受,觀受而住。或於受,觀生法而住;於受,觀滅法而住;於受,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受」,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釋義〕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

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

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

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名依耽嗜受。

心念住

12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心貪時,了知:『心貪。』心離貪時,了知:『心離貪。』

心瞋時,了知:『心瞋。』心離瞋時,了知:『心離瞋。』

心癡時,了知:『心癡。』心離癡時,了知:『心離癡。』

心集中時,了知:『心集中。』心散亂時,了知:『心散亂。』

心廣大時,了知:『心廣大。』心狹小時,了知:『心狹小。』

心有上時,了知:『心有上。』心無上時,了知:『心無上。』

心有定時,了知:『心有定。』心無定時,了知:『心無定。』

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心未解脫時,了知:『心未解脫。』

13如是,或於內心,觀心而住;於外心,觀心而住;於內外心,觀心而住。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於心,觀滅法而住;於心,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心」,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釋義〕

1有貪心2離貪心3有瞋心4離瞋心5有癡心6離癡心,如是六心,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1略心者,謂由正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

2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

3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

4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

5掉心者,謂太舉故掉纏所掉。

6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

7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

8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

9言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

10不定心者,謂未能入。

11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

12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13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

14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

如是十四種心,皆是「住時」所起。

法念住

1)五蓋

14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

又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內貪欲存在時,了知:『於內貪欲存在。』

於內貪欲不存在時,了知:『於內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貪欲如何生起,彼知已生之貪欲如何滅盡,彼知已滅盡之貪欲,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於內瞋恚存在時,…比丘於內昏沈睡眠存在時,…比丘於內掉悔存在時,…比丘於內疑惑存在時,…

15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於法,觀滅法而住;於法,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

2)五取蘊(略)

3)內外六處

16復次,諸比丘!比丘於法即內外六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內外六處,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知眼、知色,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耳、知聲,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鼻、知香,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舌、知味,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身、知觸,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意、知法,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4)七覺支

17復次,諸比丘!比丘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內念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念覺支存在。』

於內念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念覺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念覺支如何生起,彼知已生之念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擇法覺支存在時,…比丘於內精進覺支存在時,…比丘於內喜覺支存在時,…比丘於內輕安覺支存在時,…比丘於內定覺支存在時,…比丘於內捨覺支存在時,…

18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於法,觀滅法而住;於法,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

5)四聖諦(略)

19諸比丘!任何人於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依,則得不還。

諸比丘!且置七年,…且置六年,…且置五年,且置四年,且置三年,且置二年,且置一年,且置七個月,且置六個月,且置五個月,且置四個月,且置三個月,且置二個月,且置一個月,且置半個月,任何人於七日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依,則得不還。

20諸比丘!這是唯一趣向道,為淨眾生、為度愁歎、為滅苦憂、為得真諦、為證涅槃,是故說言:『唯一趣向道,即四念住。』」

21世尊如是說已,彼諸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

 

三、北傳《雜阿含經》選

 

【蘊品二經】

《雜阿含1經》無常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2b)〔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3a)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

3b)〔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4)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5)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6)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什麼是獲得究竟解脫的方法和步驟?

●《瑜伽師地論》說:

云何方便?

謂於諸行中,依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修「無常想」,依無常修「苦想」,依苦修「空、無我想」,因此得入諦現觀時,由正觀察所知境故,獲得「正見」。

住厭逆想

由此「正見」為依止故,修道位中,遍於諸行住「厭逆想」。

喜盡

彼於住時,雖由彼相應受,憶念思惟「不現前境」,明了現前而不生喜。

貪盡

由不生喜增上力故,彼於行時,即於彼受所緣境界不生染著,彼於一切〔所求境界〕,尚不希求,何況耽著!

彼由如是若住、若行,於「喜、貪纏」速能滅盡,心清淨住。

心解脫 

又即於彼,如所得道極多修習為因緣故,永拔彼品麤重隨眠,獲得真實、究竟解脫,當知即是「心善解脫」。

 

《雜阿含3經》無知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2b)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3a)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

(3b)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04)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一】:經中佛陀要弟子們如何逐步觀察五蘊?

●《瑜伽師地論》「觀察門」說:

復次,為欲證得所未得解脫故,應觀察八事:謂於諸行中,1愛味、2過患、3出離觀察,及1聞、2思、3思擇力、4見道、5修道觀察。

【問二】:如何於五蘊觀察愛味、過患、出離(前三事)?

一、觀察愛味

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註:知)諸行愛味所有自相。

二、觀察過患

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註:明)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

三、觀察出離

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於此欲貪「不現行」故,說名為「斷」,非永離欲故名為「斷」,又於彼事(諸行),心未解脫。

若於隨眠究竟超越,乃永「離欲」、「心得解脫」。

是名一門觀察差別。

【問三】:如何於五蘊觀察「聞、思、思擇力、見道、修道」(五事)?

一、聞

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註:知)

二、思

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註:明)

三、思擇力

即由如是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所有過患,如實觀察,由思擇力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註:不現行斷)

四、見道

彼由如是通達了知及思擇力多修習故,能入正性離生。(註:一分斷)

五、修道

既入正性離生已,由修道力漸離諸欲。(註:離欲)

彼由「思擇」、「見道」二種力故,隨其所應,斷諸煩惱,謂「不現行斷」故、及「一分斷」故。由修道力「究竟離欲」。

如是由前二種(思擇力、見道力)漸離欲貪,由修道力「心得解脫」。

 

【處品二經】

●《雜阿含215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03)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 當為汝說。

04)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

05)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此內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者〕,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06)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07)佛說此經已,富留那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現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論中如何解釋?

●《瑜伽師地論》「聖道門」說:

復次,由八聖支道法故,及此果故,顯發正法及毘奈耶。

由五種相,當知八聖支道法最勝、無罪。

謂於現法,煩惱有、無,善分別故,名為「現見」。

能令煩惱得離繫故,名「無熾然」。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時」。

導涅槃故,名為「引導」。

不共一切諸外道故,名「唯此見」。

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

 

《雜阿含245經》:四品法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伏駁牛聚落。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清白梵行,謂《四品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品法經》?

【流轉】

3a)有眼識色,可愛、可念、可樂、可著;比丘見已,歡喜、讚歎、樂著、堅住。

3b)有眼識色,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樂、著;比丘見已,[苦、厭、瞋恚、嫌薄]。

如是比丘於魔不得自在,乃至不得解脫魔繫。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還滅】

4a)有眼識色,可愛、可念、可樂、可著,比丘見已,[不歡喜、不讚歎、不樂著、堅住]。

4b)有眼識色,不可愛、念、樂、著,比丘見已,不[苦、厭、瞋恚、嫌薄]。

如是比丘不隨魔自在,乃至解脫魔繫。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05)是名比丘《四品法經》。」

 

【問】:什麼是「可愛、可念、可樂、可著」?

《瑜伽師地論》說:

「由三種相,應正了知諸可意事

1謂未來世諸可愛事,名所追求。

2若過去世諸可愛事,名所尋思。

3若現在世可愛外境,名所受用。

4若現在世可愛內受,名所耽著(所受用和所耽著合為一相)。

當知此中,墮於三世,有四行相一於未來、一於過去、二於現在。於此行相,能隨悟入:是悅意相、意所樂相、可愛色相、平安色相。如其所應,當知即是1可欣、2可樂、3可愛、4可意四種行相。」

 

【緣品二經】

《雜阿含283經》種樹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a味著、b顧念、c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a味著、b顧念、c心縛→愛→取→有→[生→老病死]

2b)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

2c)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3a)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不顧念、心不縛→愛滅→取滅→有滅→[生滅→老病死滅]

3b)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3c)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3d)答言:「如是,世尊!」

3e)「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284經》大樹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所取法,隨生a味著、b顧念、c〔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a味著、b顧念、c心縛→[心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2b)譬大樹,根幹、枝條、柯葉、華果,下根深固,壅以糞土,溉灌以水,彼樹堅固,永世不朽。

2c)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3a)若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心不顧念,無所縛著,識則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則純大苦聚滅。

(不顧念、心不縛→[識不驅馳→名色滅→六入處滅→觸滅→受滅]→愛滅→取滅→有滅→[生滅→老病死滅]

3b)猶如種樹,不隨時愛護,令其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3c)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3d)答言:「如是,世尊!」

3e)「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識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一】:非聰慧者如何使現法所造「新業」於來世生成大苦聚?

《瑜伽師地論》「〔苦〕門」說:

復次,安立九相,「後有」苦樹能生當有。

○謂有世間非聰慧者,於現法中所造「新業」,如「小苦樹」。若彼世間非聰慧者,於能隨順諸漏處所,依現在世隨觀a愛味,依過去世深生b顧戀,依未來世專心c繫著。如是住已,先所未斷一切貪愛,由數習故轉更增長。此非聰慧補特伽羅,欲令如是後有小樹復加滋茂,以d「貪愛水」而恒溉灌,令如前說能感當來,取所得果,漸次圓滿(註:愛緣e取,取緣f有,有緣g生,生緣h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i純大苦聚集。如此共有九相

【問二】:聰慧者如何使現法所造「新業」於來世不成大苦聚?

○若有多聞諸聖弟子,雖造有漏能感當來諸業小樹,然於能順煩惱諸行,無倒隨觀生滅法性;於斷、無欲及以滅界,無倒隨觀是寂靜性,損減彼業,不令增長,使其愛水亦皆消散。故聰慧者,不欲滋榮後有小樹,便斷其愛、愛緣取等。損壞如是後有小樹,尚令一切皆無所有,何況使其後更增長!

【問三】:非聰慧者如何使先所造「順後受業」於來世生成大苦聚?

○復更有一補特伽羅,已生自體自體指名色,屬苦,諸先所有造作增長順後受業,於現法中為其所繫;即彼自體及先所造順後受業,總攝為一,說名「後有」,如「大苦樹」。若於能順諸煩惱法,如前乃至專心繫著,如是住已,彼先所造順後受業,如直下根,令樹鬱茂。於現法中,彼愛煩惱,如傍注道(指根的分支),令樹潤澤(吸收水分)。以此為因,令隨惑業行一切「種子識」,於當來世正續生時,住於「名色」,如是苦樹長時安立。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欲令苦樹展轉滋茂。

【問四】:「小苦樹」和「大苦樹」的譬喻有何差異?

答:現法中所造「新業」,如小苦樹;自體及先所造順後受業,如「大苦樹」;多聞聖弟子,於能順煩惱諸行,無倒隨觀生滅法性;於斷、無欲及以滅界,無倒隨觀是寂靜性,損減彼業,不令增長,使其愛水亦皆消散。

 

【道品二經】

●《雜阿含620經》猴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大雪山中寒冰嶮處,尚無猿猴,況復有人!

2b)或復有山,猿猴所居而無有人。

2c)或復有山,人、獸共居。

3a)於猿猴行處,獵師以黐膠塗其草上。有黠猿猴,遠避而去。愚癡猿猴,不能遠避,以手小觸即膠其手;復以二手欲解求脫,即膠二手;以足求解,復膠其足;以口齧草,輒復膠口;五處同膠,聯捲臥地。獵師既至,即以杖貫擔負而去。比丘!當知愚癡猿猴,捨自境界父母居處,遊他境界,致斯苦惱。

3b)如是比丘!愚癡凡夫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眼見色已則生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皆生染著。愚癡比丘,內根、外境被五縛已,隨魔所欲。

04)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於自所行處、父母境界依止而住,莫隨他處、他境界行。

05)云何比丘自所行處、父母境界?

06)謂四念處: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0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一】:雪山喻中,以猿猴和獵人作何譬喻?

《瑜伽師地論》「住雪山門」說:

◎復次,應知雪山,喻佛善說法毘奈耶。

此中略有三分可得:一、無學地;二、有學地;三、異生地。

無學地

猿猴,喻彼非理作意諸相應心。獵人,喻魔。於無學地俱不能行。

二、有學地

於有學地乃至不還,唯有非理作意相應,猿猴喻心獨一能往。

非獵人喻魔所能行。

三、異生地

於異生地,二俱能行。

【問二】:為何愚夫於境不得解脫?

又諸愚夫,要觀餘境,能出餘境;追求餘境,餘境所縛,是故於境不得解脫。

 

《雜阿含733經》七道品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謂覺分,世尊!云何為覺分?」

03)佛告比丘;「所謂覺分者,謂七道品法。然諸比丘七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

04)異比丘白佛:「世尊!云何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

5a)佛告比丘:「若比丘內身身觀住,彼內身身觀住時,攝心繫念不忘,彼當爾時念覺分方便修習,方便修習念覺分已,修習滿足。滿足念覺分已,於法選擇、分別、思量,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方便,修方便已,修習滿足。如是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如內身身觀念住,如是外身、內外身。

5b)受、心、法法觀念住,當於爾時專心繫念不忘;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

06)如是住者,漸次覺分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0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結語

 

《雜阿含607經》淨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指,貪憂),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03)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一】:四念住要修習何種加行,方得圓滿?

《瑜伽師地論》「純門」說:

又四念住,由欲、精進、(正念、正知)等修習加行,方得圓滿。

【問二】:為何佛陀說四念住是「一乘道」?

應知除此四種念住,更無有餘不同分道或所緣境,由此道、此境,能盡諸漏,獲得涅槃。由無第二清淨道故,說純有一能趣正道。

【問三】:四念住是如何「淨諸眾生,a令越憂悲,b滅惱苦,c得如實法」?

又此純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緣,能令有情究竟清淨:

由思擇力故;由修習力故。

此中愁者,謂染污憂。所言泆者,謂掉俱行欲界染喜。

(指,憂)以四種世法(失、毀、譏、苦)為所依處。

(指,貪)以餘四世法(得、譽、稱、樂)為所依處。

一、由思擇力

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a1超度愁、泆。

二、由修習力

A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a2離欲愛,棄捨憂、苦。

B依出世間修習力故,b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c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

一切有情,當知皆由思擇、修習二種力故,得一切種究竟清淨。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ite:
URL: https://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