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ext:
南傳《論事》的因明論式分析
──以〈無知論〉為例
林崇安
(《法光雜誌》291期,2013年12月)
一、前言
南傳的《論藏》有重要的七論:1.《法集論》2.《分別論》3.《界論》4.《人施設論》5.《論事》6.《雙論》7.《發趣論》。其中的《論事》是目犍連子帝須所編著,分為二十三品,二百一十七論,是一早期的重要辯論著作。近期元亨寺出版的《論事》是由郭哲彰先生譯出。印度因明問答的術語,於漢譯有不同的譯詞,例如,然=許=同意。後期因明術語可統一用白話的「同意」、「為什麼?」「不周遍」(不遍)等。《論事》中的問答其實非常符合後期因明的問答格式。
本文針對《論事》〈無知論〉的二十三段論辯,以因明論式來分析說明。文中的自方是上座部,他方是東山住部。諍論的焦點在於他方認為無知有二類:第一類是「殺生物、不與取、語虛誑語、語離間語、語粗惡語、語雜穢語、斷鎖鑰、掠奪、行竊盜、待伏路邊、趣於他妻、破聚落、破市邑」的無知,對「師、法、僧伽、學、前際、後際、前後際、相依性緣起法」的無知,以及對「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的無知。第二類是「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等的無知。他方認為第一類和第二類都歸入「無知」,但是自方只承認第一類才是「無知」,而第二類不納入無知的範圍,諍論在此。
二、〈無知論〉的問答分析
【第一段】二類無知1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然。
〔分析〕自方提出問題:「阿羅漢有無知嗎?」他方回答然,也就是:「同意」。此時他方已經明確立出主張(宗):「阿羅漢有無知」,而這是指阿羅漢有第二類的無知。一開始要確立各方的主張,如果相同就不用論辯下去。
3自方:阿羅漢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自方再提出問題:「阿羅漢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嗎?」此時自方提出阿羅漢有第一類的無知嗎?也就是有一般通稱的「無明」嗎?在後期的因明問答,答方不以為然時,會回答:「何以故?」也就是「為什麼?」
5自方:阿羅漢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耶?
6他方:然。
7自方:若「阿羅漢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是故汝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
〔分析〕自方問:「阿羅漢無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嗎?」他方回答然,也就是:「同意」。這也是他方的主張。
接著自方立出自己的宗和因:汝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也就是自方的宗是「阿羅漢無有無知」,其成立的理由是「阿羅漢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這是用他方所同意的主張作「因」,因明論辯時會說「因已許」。自方主張「阿羅漢無有無知,因為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故」,表示「凡是無知,遍是無明…乃至…無明蓋」。可知自方是將「無知」的範圍限在「無明…乃至…無明蓋」之內。
〔探討〕以上第一段的問答,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論辯模式,內含三組問答模式:模式1-2以及模式3-4是確定他方的「宗」或主張,模式6-7是自方立出自己的宗和因。這一論辯停止於此,好像自方佔了上風。其實還沒完,他方會回答:「不周遍」,因為他方認為阿羅漢雖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但阿羅漢還有「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等的無知。可知自方和他方對「無知」的定義範圍有所不同,諍論在此。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嗎?
4他方:為什麼?(表示不同意)
5自方:阿羅漢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嗎?
6他方:同意。
7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故。因已許。
8他方:不周遍!
【第二段】二類無知2
1自方:凡夫有無知,彼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耶?
2他方:然。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凡夫有無知」,第二個是「凡夫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他方同意這二個主張,所以回答然,也就是:「同意」。此時已經明確示出他方的主張。
3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阿羅漢有無知」,第二個是「阿羅漢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不同意第二個主張。在後期的因明問答,答方不以為然時,會回答:「何以故?」也就是「為什麼?」
〔探討〕以上第二段的問答,也是本論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論辯模式,內含二組問答模式:模式1-2以及模式3-4。每一模式中都有二個主張,可以確定他方的「宗」。後期因明將每一個主張分別建立,以免混淆。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凡夫有無知,彼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有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結、無明蓋嗎?(內含二個主張)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三段】二類無知3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凡夫有無知,彼無有無明…乃至…無明蓋嗎?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四段】二類無知4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然。
〔分析〕他方同意「阿羅漢有無知」。此處他方是同意阿羅漢還有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等的第二類的「無知」。
3自方:阿羅漢由於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語虛誑語、語離間語、語粗惡語、語雜穢語、斷鎖鑰、掠奪、行竊盜、待伏路邊、趣於他妻、破聚落、破市邑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殺生物、不與取、語虛誑語、語離間語、語粗惡語、語雜穢語、斷鎖鑰、掠奪、行竊盜、待伏路邊、趣於他妻、破聚落、破市邑」是來自第一類的無知,而阿羅漢已經沒有第一類的無知,這是雙方共同承認的。所以此處的「由於無知」一詞,他方必然理解為第二類的無知,改成問:「阿羅漢有(第二類的)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乃至…破市邑嗎?」他方會直接回答「為什麼?」表示不同意。
5自方:凡夫有無知,凡夫由於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破市邑耶?
6他方:然。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凡夫有無知」,第二個是「凡夫由於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破市邑」,這是由於凡夫有第一類的無知。他方同意第一和第二個主張,所以回答「同意」。
7自方:阿羅漢有無知,阿羅漢由於無知而殺生物…乃至…破市邑耶?
8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阿羅漢有無知」,第二個是「阿羅漢由於無知而殺生物…乃至…破市邑」。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第二個主張(分析如前),改成問:「阿羅漢有(第二類的)無知而殺生物…乃至…破市邑嗎?」他方會直接回答「為什麼?」表示不同意。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有(第二類的)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語虛誑語、語離間語、語粗惡語、語雜穢語、斷鎖鑰、掠奪、行竊盜、待伏路邊、趣於他妻、破聚落、破市邑嗎?
4他方:為什麼?(表示不同意)
5自方:凡夫有無知,凡夫由於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破市邑嗎?
6他方:同意。
7自方:阿羅漢有無知,阿羅漢有(第二類的)無知而殺生物…乃至…破市邑嗎?
8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表示不同意)
【第五段】二類無知5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阿羅漢由於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耶?
2他方:然。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阿羅漢有無知」,第二個是「阿羅漢由於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第二個主張改成問:「阿羅漢雖有(第二類的)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嗎?」他方就會直接回答「同意」。
3自方:凡夫有無知,凡夫由於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凡夫有無知」,第二個是「凡夫由於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凡夫有第一類的無知而殺生物、不與取…乃至…破市邑,所以他方不會同意第二個主張,將回答「為什麼?」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阿羅漢雖有(第二類的)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凡夫有無知,凡夫由於無知而不殺生物、不與取…乃至…不破市邑嗎?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六段】二類無知6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然。
〔分析〕模式同前第一段1-2。
3自方:阿羅漢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模式同前第一段3-4。
5自方:阿羅漢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耶?
6他方:然。
7自方:若「阿羅漢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者,是故汝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
〔分析〕模式同前第一段5-7。自方主張「阿羅漢無有無知,因為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故」。可知自方是將「無知」的範圍限在「第一類的無知」之內。這一論辯停止於此,其實還沒完,他方會回答:「不周遍」,因為他方認為阿羅漢雖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但阿羅漢還有「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等的無知。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嗎?
4他方:為什麼?
5自方:阿羅漢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嗎?
6他方:同意。
7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學之無知、前際之無知、後際之無知、前後際之無知、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故。因已許。
8他方:不周遍!
【第七段】二類無知7
1自方:凡夫有無知,彼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耶?
2他方:然。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凡夫有無知」,第二個是「凡夫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他方同意這二個主張,直接回答「同意」。
3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阿羅漢有無知」,第二個是「阿羅漢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不同意第二個主張,會回答:(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5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耶?…乃至…。
6他方:然。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阿羅漢有無知」,第二個是「阿羅漢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他方同意這二個主張,回答:「同意」。
7自方:凡夫有無知,彼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耶?
8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凡夫有無知」,第二個是「凡夫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不同意第二個主張。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凡夫有無知,彼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嗎?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5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彼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嗎?…乃至…。
6他方:同意。
7自方:凡夫有無知,彼無有師之無知、法之無知、僧伽之無知…乃至…相依性緣起法之無知嗎?
8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八段】捨貪等1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然。
〔分析〕模式同前第一段1-2。
3自方:阿羅漢捨貪、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非為未來不生法耶?
4他方:然。
5自方:若「阿羅漢捨貪、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為未來不生法,實汝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
〔分析〕模式同前第一段5-7。
6自方:阿羅漢捨瞋…乃至…捨癡…乃至…捨無愧,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非為未來不生法耶?
7他方:然。
8自方:若「阿羅漢捨無愧,根絕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為未來不生法,實汝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
〔分析〕模式同前第一段5-7。這一論辯其實還沒完,他方會回答:「不周遍」。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捨貪、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非為未來不生法嗎?(此處用反問語氣,一般用正面問法:阿羅漢是捨貪、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為未來不生法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阿羅漢是捨貪、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為未來不生法故。(因已許)
6自方:阿羅漢捨瞋…乃至…捨癡…乃至…捨無愧,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非為未來不生法嗎?(此處用反問語氣,一般用正面問法:阿羅漢是捨瞋…乃至…捨癡…乃至…捨無愧,絕根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為未來不生法嗎?)
7他方:同意。
8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捨無愧,根絕如斷多羅之幹,歸無有,為未來不生法故。(因已許)
9他方:不周遍!
【第九段】捨貪等2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非捨貪、修道…乃至…修菩提分嗎?(此處用反問語 氣,一般用正面問法:阿羅漢是捨貪、修道…乃至…修菩提分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阿羅漢是捨貪…乃至…修行菩提分故。(因已許)
6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7他方:同意。
8自方:阿羅漢非捨貪…乃至…捨無愧、修道…乃至…非修菩提分嗎?(此處用反問語氣,一般用正面問法:阿羅漢是捨貪…乃至…捨無愧、修道…乃至…修菩提分嗎?)
9他方:同意。
10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阿羅漢是捨無愧,修菩提分故。(因 已許)
11他方:不周遍!
【第一○段】捨貪等3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非離貪、離瞋、離癡…乃至…證所證嗎?(此處用反問語氣,一般用正面問法:阿羅漢是離貪、離瞋、離癡…乃至…證所證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阿羅漢是離貪、離瞋、離癡…乃至…證所證故。(因已許)
6他方:不周遍!
【第一一段】善巧於自法或他法1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有無知,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無無知。
〔分析〕以下有六段論辯,他方將阿羅漢分成二類,第一類是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這一類有無知。第二類是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這一類無無知。這是他方的宗。佛陀具足一切智,其名號之一是阿羅漢,可歸類為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可以如下問答。自方:凡是阿羅漢都有無知嗎?他方:不周遍(不一定)。
3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有無知耶?
4他方:然。
5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有無知耶?
6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7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無無知耶?
8他方:然。
9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無無知耶?
10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這一串問答只是確立他方的宗而已。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由於他方將阿羅漢分成二類,有的有無知,有的無無知。可以改為如下提問。
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有無知,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無無知嗎?
2他方:同意。(這是他方的宗)
3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有無知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有無知嗎?
6他方:為什麼?
7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無無知嗎?
8他方:同意。
9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無無知嗎?
10他方:為什麼?
【第一二段】善巧於自法或他法2
1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貪,彼有無知耶?
2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此中有二個主張,第一個是「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貪」,第二個是「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有無知」。他方同意第一個主張,不同意第二個主張。
3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瞋、捨癡…乃至…捨無愧,彼有無知耶?
4他方:然。
5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無愧,彼有無知耶?
6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貪,彼有無知嗎?
2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3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瞋、捨癡…乃至…捨無愧,彼有無知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無愧,彼有無知嗎?
6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一三段】善巧於自法或他法3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貪,修行其道…乃至…修菩提分,彼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貪,修行其道…乃至…修行菩提分,彼有無知嗎?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5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瞋…乃至…捨無愧,修其道…乃至…修菩提分,彼有無知嗎?
6他方:同意。
7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無愧,修菩提分,彼有無知嗎?
8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一四段】善巧於自法或他法4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離貪、離瞋、離癡…乃至…證所證,彼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離貪…乃至…證所證,彼有無知嗎?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一五段】善巧於自法或他法5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貪,彼無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貪,彼無無知嗎?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5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瞋…乃至捨無愧,彼無無知嗎?
6他方:同意。
7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瞋…乃至捨無愧,彼無無知嗎?
8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一六段】善巧於自法或他法6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捨貪,修其道…乃至…修菩提分…乃至…捨無愧,修其道…乃至…修菩提分,彼無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捨無愧,修菩提分,彼無無知耶?
4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5自方:善巧於他法之阿羅漢離貪、離瞋、離癡…乃至…證所證,彼無無知嗎?
6他方:同意。
7自方:善巧於自法之阿羅漢離貪…乃至…證所證,彼無無知耶?
8他方:(第二個主張)為什麼?
【第一七段】引用聖言量1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然。
3自方:非世尊所仰耶?〔曰〕:「諸比丘!我知、見者說漏盡。無知、無見者不然。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是有漏盡耶?乃色、色之集、色之滅、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識之集、識之滅。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是有漏盡。」有如是之經耶?
4他方:然。
〔分析〕以下自方共引用聖言量五段,他方必然承認聖言量而回答:「同意」。
5自方:是故,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
〔分析〕接著自方立出自己的宗和因: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也就是自方的宗是「阿羅漢無有無知」,其成立的理由是引用聖言量「世尊曰……」,這是用他方所同意的主張作「因」。
〔探討〕以上第一七段的問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論辯模式,內含三組問答模式:模式1-2是確定他方的「宗」或主張,模式3-4是引用聖言量並使他方同意;接著模式5是自方立出自己的宗和因。這一論辯停止於此,好像自方佔了上風。其實還沒完,他方會回答:「不周遍」,因為他方認為此聖言量不足以成立阿羅漢無有無知,此聖言量只成立阿羅漢無有第一類的無知。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世尊曰:「諸比丘!我知、見者說漏盡。無知、無見者不然。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是有漏盡耶?乃色、色之集、色之滅、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識之集、識之滅。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是有漏盡。」有如是之經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世尊曰:「諸比丘!我知、見者說漏盡。無知、無見者不然。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是有漏盡耶?乃色、色之集、色之滅、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識、識之集、識之滅。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是有漏盡。」如是說故。(引用聖言量)
6他方:不周遍!
【第一八段】引用聖言量2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世尊曰:「諸比丘!於知見者我說漏盡。無知無見者不然。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者是有漏盡耶?諸比丘!知見『此是苦』者有漏盡。知見『此是苦集』者有漏盡。知見『此是苦滅』者有漏盡。知見『此是至苦滅之道』者有漏盡。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乃有漏盡。」有如是之經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世尊曰:「諸比丘!於知見者我說漏盡。無知無見者不然。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者是有漏盡耶?諸比丘!知見『此是苦』者有漏盡。知見『此是苦集』者有漏盡。知見『此是苦滅』者有漏盡。知見『此是至苦滅之道』者有漏盡。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乃有漏盡。」如是說故。
6他方:不周遍!
【第一九段】引用聖言量3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世尊曰:「諸比丘!不識一切、不遍知、不離欲、不捨者以苦盡是不可能。諸比丘!識一切、遍知、離欲、捨者以苦盡乃可能。」有如是之經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世尊說:「諸比丘!不識一切、不遍知、不離欲、不捨者以苦盡是不可能。諸比丘!識一切、遍知、離欲、捨者以苦盡乃可能」如是說故。
6他方:不周遍!
【第二○段】引用聖言量4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世尊曰:「見具足俱離三事:有身見、疑、戒禁取。離四惡趣,不作六重罪。」有如是之經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世尊說:「見具足俱離三事:有身見、疑、戒禁取。離四惡趣,不作六重罪。」如是說故。
6他方:不周遍!
【第二一段】引用聖言量5
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世尊曰:「諸比丘!此時,聖聲聞遠離塵垢之法眼生,『一切集法是滅法』之見生,俱捨聖聲聞之三結:有身見、疑、戒禁取。」有如是之經嗎?
4他方:同意。
5自方:阿羅漢應無有無知,因為世尊說:「諸比丘!此時,聖聲聞遠離塵垢之法眼生,『一切集法是滅法』之見生,俱捨聖聲聞之三結:有身見、疑、戒禁取。」如是說故。
6他方:不周遍!
〔探討〕以上自方共引用聖言量五段,來論證阿羅漢應無有無知。他方認為此聖言量不足以成立阿羅漢無有無知,此聖言量只成立阿羅漢無有第一類的無知。可知自方和他方對「無知」的定義範圍有所不同,諍論在此,沒有所謂的輸贏。
【第二二段】由他方發問:第二類無知
1他方:不應言:「阿羅漢有無知」耶?
2自方:然。
〔分析〕此處明確示出自方的主張(宗)是「阿羅漢無有無知」。
3他方:阿羅漢是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耶?
4自方:然。
〔分析〕他方追問:「阿羅漢是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嗎?」自方回答:「同意」。
5他方:若「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是故應言:「阿羅漢有無知。」
〔分析〕他方提出自己的宗:「阿羅漢有無知」,其成立的理由是「阿羅漢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這是第二類的無知。這一論辯停止於此,好像他方佔了上風。其實還沒完,自方會回答:「不周遍」,因為自方認為「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不是歸類於「無知」。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他方:阿羅漢無有無知嗎?
2自方:同意。
3他方:阿羅漢是不知女、男之名姓、不知道非道、不知草、材木、森林之名嗎?
4自方:同意。
5他方:阿羅漢,應有無知,因為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故。
(因已許)
6自方:不周遍!
【第二三段】第二類無知
1自方:若「阿羅漢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阿羅漢有無知耶?
2他方:然。
〔分析〕自方提出問題:「若阿羅漢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則阿羅漢有無知嗎?」他方回答同意。
3自方:阿羅漢不知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耶?
4他方: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分析〕自方再提出問題:「阿羅漢不知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嗎?」他方不以為然,回答:「為什麼?」。因為「不知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是第一類的無知,阿羅漢沒有第一類的無知。
將上改成因明論式的問答:
1自方:若「阿羅漢不知女、男…乃至…森林之名」,則阿羅漢有無知嗎?
2他方:同意。
3自方:阿羅漢不知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嗎?
4他方:為什麼?(表示他方不同意。可以繼續問答下去)
三、結語
《論事》的問答模式和今日因明論式的問答方式相當一致,只是這些論題還可以用因明論式的問答方式繼續論辯下去。《論事》的問答內容,是雙方站在各自的立場,闡述各自的主張而已,是非常「樸素」的一種論辯。以〈無知論〉為例,即可明顯看出,自方和他方對「無知」的定義範圍有所不同而有所論辯,幾乎是「各自表述」,各自守住自己的立場,此中沒有所謂的輸贏。也可以說,《論事》的論辯目的是,雙方站在不同角度來訓練思維、釐清觀念,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