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itle:   從四預流支來看禪修
First posted:   Tue 07 Jan 2014
Description:   林崇安教授(登於《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2013年12月,頁83-86)
Article text:

專欄

 

從四預流支來看禪修

 

林崇安教授

 

(登於《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201312,頁83-86

 

四預流支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整個禪修的過程,也是順著四預流支:禪修者先親近具有傳承的禪師,接著聽聞止觀的正法開示,並參與密集的禪修課程,精勤地用功著。但是禪修者一回到生活中,面對五欲和八風,卻常常覺得用不上力,一直起起落落。細究其原因,主要是來自「如理作意」的不足。如果如理作意不能穩固,法隨法行就會「後繼無力」,最後不了了之。在禪修中,如理作意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略作說明。《法蘊足論》卷2說:

 

云何名為如理作意?謂從善士聞正法已,內自慶慰,歡喜踴躍:『奇哉世尊!能說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說苦,實為真苦;佛所說集,實為真集;佛所說滅,實為真滅;佛所說道,實為真道。』彼由如是內自慶慰,歡喜踴躍,引攝其心,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觀察深妙句義,如是名為如理作意。[1]

 

以上明白指出,禪修者經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後,內心歡喜,接著要審正觀察深妙正法,特別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深妙句義,經由不斷思擇而有勝解力,因而思想上起了大的改變,開始改正個人習性中的不如理作意成為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是不正確的作意,是將無常視為常、苦視為樂、我視為我、將不淨視為淨的作意。如理作意是正確的作意,是將無常視為無常、將苦視為苦、將無我視為無我、將不淨視為不淨的作意。禪修者引攝其心,作意於審正觀察深妙正法,例如,五蘊是無常,因為一生起就壞滅。五蘊是苦,因為不斷地受到生滅逼迫。五蘊是無我,因為沒有恆長不變的實質。身體是不淨,因為充滿不淨物,如頭髮、身毛等三十二身分。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都是作意,但是其中決定是否如理的是勝解。《集論》說:

何等作意?謂發動心為體,於所緣境持心為業。…何等勝解?謂於決定事,隨所決定印持為體,不可引轉為業。[2]

 

可知,作意是令心朝向所緣境(對象、目標),勝解是決定所緣境的性質。例如,禪修者把所緣境五蘊定為「無常、苦、無我」,這是正確的勝解;將心朝向「無常、苦、無我」的作意便是如理作意。當眾生把五蘊定為「常、樂、我」,這是不正確的勝解,是邪勝解;將心朝向「常、樂、我」的作意便是不如理作意。由於眾生對「常、樂、我、淨」的邪勝解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在禪修的訓練過程中,禪修者必須對正法的深妙句義不斷審正觀察,生起強而有力的「無常、苦、無我、不淨」的勝解力和思擇力,具足如理作意,如此才能在生活中用得上力。《法蘊足論》卷2說:

 

云何名為法隨法行?謂彼旋環如理作意,審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彼於自內所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修習,增上加行,如是名為法隨法行。[3]

 

此中指出,禪修者能夠時時「旋環如理作意」,對正法的深妙句義有勝解力和思擇力,走在正確的修行方向,因而生起出離、遠離所生的五種妙勝的善法(信、精進、念、定、慧);此處也可以看出,要由如理作意才能生起善法禪修者再繼續堅穩地精進修習,使之熟練,這個過程便是法隨法行。總之,禪修者在生活中必須時時「旋環如理作意」,如此才能穩定地進步,最後就能進入見道位,《法蘊足論》卷2說:

 

如山頂上,天雨霖霪,先溪澗滿,溪澗滿已,小溝瀆滿,小溝瀆滿已,大溝瀆滿,大溝瀆滿已,小河滿,小河滿已,大河滿,大河滿已,大海滿,大海如是漸次方滿。聖道大海,亦復如是,要先親近供養善士,方聞正法,聞正法已,方能如理觀深妙義,如理觀察深妙義已,方能進修法隨法行,精進修行法隨法行得圓滿已,方得趣入正性離生,既得趣入正性離生,便名已生八支聖道。[4]

 

此處明確指出,修行的道次第就像山頂上下大雨後,雨水經過溪澗小溝瀆大溝瀆小河大河,一路充滿之後才流入大海,佛法的修行也是如此,要從親近善士開始,經由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圓滿後才能趣入正性離生,進入見道位,生起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支聖道,獲得法眼,這時才是真正的開悟

總之,禪修者想要生活中用得上力,就必須具足如理作意;想要具足如理作意,就必須具足強而有力的「無常、苦、無我、不淨」的正確勝解;對禪修者而言,這是必須通過的訓練歷程



[1]大目乾連造,玄奘法師譯(602-664),林崇安編 (2003),《法蘊足論》(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

16

[2]無著菩薩造,玄奘法師譯(602-664),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2008),《阿毗達磨集論並科判》(中

壢:內觀教育基金會),頁9

[3]大目乾連造,玄奘法師譯(602-664),林崇安編(2003),《法蘊足論》,頁16

[4]大目乾連造,玄奘法師譯(602-664),林崇安編(2003),《法蘊足論》,頁16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ite:
URL: https://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