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1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在《大念處經》說的此心就是指如來藏真心

真心如來藏能心生色法(風大)

關於南傳佛教的教義:心生色法的相關資料:

心生色
心生色的意思就是這一類的色法,它是由心而產生的,除了四種無色界異熟心也就是果報心,以及雙五識以外的七十五種心都能產生心生色。
無色界異熟心的意思就是,一個有情投生到無色界,因為是無色界所以自然就沒有色法;異熟就是果報的意思。它的果報心只會產生在無色界,就是無色界的梵天人,他們沒有色法,但他們有心,只是沒有物質。
雙五識,什麼是雙五識?眼、耳、鼻、舌、身就稱為五識,而每一種都可以分為善的果報與不善的果報,因此稱為雙五識。這個我們在講到心法的時候會講到。
**[心生色法的生起,是從有分心的生時開始生起的]。我們在講到業生色的時候,說業生色是一個眾生,一個生命就在它的結生,就是在它有生命的第一個剎那,那個時候開始就有業生色。但是心生色跟業生色不同,心生色稍微慢一點,在結生那一剎那沒有心生色,但是等結生心滅去之後,接著生起有分心,這些我們現在聽起來可能有點費解,不過,慢慢地,如果隨著我們所學著越來越多,我們學到了心所法、心法,最後學到了心路過程之後,也許\我們回來,再重新聽,我們講的可能會覺得更明白。**[在有分心的生時,它就能夠產生色法,這種色法是由心所產生的,所以稱為心生色法。說心生色法,最好的理解方式就是說,有些我們身體裡面的那些色法,它是由心生色法而產生的],我們在上一節課講到有一種非真實色法叫身表,一種叫語表。身表跟語表,其實就是心生色法的體現。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保持一定的動作,我們要行走,要說話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屬於心生色法。正是由於我們有心,這些心的活動、心的運作、心的憶念,它可以產生很多的色法,這種色法就稱為心生色法。而心生色法讓我們有所表現,我們能夠看得到的,就是我們的動作、姿勢,我們臉部或者是身體的表情,還有語言的表達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心生色法。如果一個人在禪修,禪坐的時候,即使連禪那心,它也可以產生保持姿勢一定不變的那種色法,這個也是屬於心生色法。我們最好的理解,在有一類的色法當中,它是由心而產生的。心的產生的最主要表現就是我們身體的行為、我們的語言、我們的姿勢等等。如果沒有心生色法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可能有動作發生,我們的心就好像跟物質脫離了。正是因為有了心生色法,所以我們的身體才能夠有動作,我們的動作就是心生色法的表現!如果要辨識這心生色法,就是在實修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進入禪那,從禪那出定之後,我們要進入第四禪,出定之後我們再看有分這個地方,就是心所依處那個地方,我們再辨識心所依處裡面共有五十四種色法。然後我們嘗試動我們的手指;當你生起這個心念說:「我要動手指」,當動手指的時候,你會發現到想要動手指的那個心念,是從心所依處那邊生起。然後這些想要動手指的心念,會產生很多代的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擴散到我們的手這個地方,然後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會帶動我們的手指在那邊移動。如果我們想要走路的時候,在經行的時候,同樣我們也可以先辨識心所依處這裡的色法之後,再看心所依處生起的那些心,我們再起一個念頭說:「我現在想要走路」,當這種心念一產生之後,它就會生起很多的色法,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擴散到我們的腳部,然後腳部就開始動作,然後行走就發生。**[在心生色法裡面它的風界是最強的,因為風界的作用,它是可以移動、運動的。運動是屬於色法的風界作用;而且以風界為主的心生色法,它又可以帶動我們身體裡面的其他業生色、時節生色、食生色,於是就有了我們所謂的人在那邊走動]。如果我們用修毗婆舍那,用觀智來觀,其實只是一堆色法,這些色法很快就生滅,**[但是由於有心生色法,它的風界很強,帶動其它被帶動的業生色法、時節生色跟食生色,所以我們感覺好像有一個人在走動]。在《大念處經》的譯註裡面就講到,當一個人在行走的時候,他應當如何修觀智,培育毗婆舍那,**在《大念住經》的譯註裡它舉了一個例子,好比一頭牛,牠拉著車,然後在車裡坐著一個駕車的人,這個駕車的人是比喻心,牛是比喻心生色法,那部車就比喻成身體,所以當那個駕車的人打那牛,那牛就會走動,會走動就拉動整輛車,因為有了這種關係,所以我們有了牛車的概念。人在行走的這個概念也是這樣生起的,由於有了心,而心又有了心生色法,而心生色法又帶動了一堆色法在那邊走路,然後我們說:「人在行走。」在《大念處經》裡解釋到的,「當我們在行走的時候,我們應當對行走保持正念正知」的這句話,就是講到行走是怎麼產生的,是由心生色法裡面的風界帶動著身體的行走。

***在《大念處經》說的此心就是指如來藏真心



禪宗有一公案:

馬祖道一師在衡嶽山常習坐禪。
祖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
一曰:「圖作佛。」
祖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
師曰:「磨作甚麼?」
祖曰:「磨作鏡。」
師曰:「磨磚豈得成鏡邪?」
祖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
師曰:「如何即是?」
祖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師無對。祖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
師聞示誨,如飲醍醐,禮拜又問:「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
祖曰:「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
又問:「道非色相,云何能見?」
祖曰:「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師曰:「有成壞否?」
祖曰:「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師蒙開悟,心意超然。侍奉十秋,日益玄奧。

這公案其中有說到真心體的心生色法的風大(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又有說到中道佛性(汝緣合故,當見其道)

淨堂補充:

在[心生色法裡面它的風界是最強的],因為風界的作用,它是可以移動、運動的。運動是屬於色法的風界作用;而且以風界為主的心生色法,它又可以帶動我們身體裡面的其他業生色、時節生色、食生色,於是就有了我們所謂的人在那邊走動。

所以為達摩血脈論說:

**[若識得施為運動靈覺之性,汝即諸佛心]。前佛後佛只言傳心,更無別法。若識此法,凡夫一字不識亦是佛。若不識自己靈覺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塵,覓佛終不得也。

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運動。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身是無性,因何運動。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動心動用。*[動是心動,動即其用。動用外無心,心外無動。動不是心,心不是動。動本無心,心本無動。動不離心,心不離動。動無心離,心無動離,動是心用,用是心動。動即心用,用即心動。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故經云:動而無所動,終日去來而未曾去,終日見而未曾見,終日笑而未曾笑,終日聞而未曾聞,終日知而未曾知,終日喜而未曾喜,終日行而未曾行,終日住而未曾住。故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聞覺知,本自圓寂。乃至瞋喜痛癢何異木人,只緣推尋痛癢不可得。

心念能使身體產生風大

風大就是四大之一的色法

這就是南傳佛教所說的心生色法

其實在大乘佛教的觀點來看:不論是業生色法\'時節生色法\'及食生色法,都是如來藏心生色法的範圍之內

如楞嚴經所說: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占察善惡業報經說:譬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種種形類。以一切色像。種種形類皆依虛空而有。建立生長住虛空中。為虛空處所攝。以虛空為體。無有能出虛空界分者。當知色像之中虛空之界不可毀滅。色像終壞時還歸虛空。而虛空本界無增無減不動不變。**[諸佛法身亦復如是。悉能容受一切眾生種種果報。以一切眾生種種果報皆依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長住法身中。為法身處所攝。以法身為體。無有能出法身界分者]

楞伽經說: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盤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

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

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

**[入三解脫門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所說之我。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記住:是[無我]如來之藏,不是實有一個

阿賴耶神識靈魂為真我

而是[無我'空性=如來藏]

*[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盤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來藏]。

也就是只要證得[無我=實際法性]就叫證得自性如來藏



各位懂嗎?



三解脫門者:

 一、空解脫門 因緣所生之法,畢竟無實體,故謂之空。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無我我所。若能如是通達,則於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脫門。 

 二、無相解脫門 絕眾理之眾相,離涅槃男女等之諸相,謂之無相。知一切法空,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能如是通達諸法無相,即得自在,故名無相解脫門。 

 三、無作解脫門 無作者,無因緣之造作也,如言無為是。又無作者,為心無造作於物之念也。又不假身口意之動作,繼續自然之法也,如無作戒無作色等。又雲無願,謂若知一切法無相,不於三界有所願求。若無願求,則不造作生死之業,即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故名無作解脫門。

入三解脫門,速證無上正等正覺。



淨堂合十

Posted on: 2011/6/12 11:1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引文:
【如果要辨識這心生色法,就是在實修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進入禪那,從禪那出定之後,我們要進入第四禪,出定之後我們再看有分這個地方,就是心所依處那個地方,我們再辨識心所依處裡面共有五十四種色法。】


四禪修行次第

* 初禪:呼吸停止
在此定的境界上,呼吸停止,無呼無吸,不出不入,有一種特別的快樂。

* 二禪:脈搏停止
坐在那裏,不飲不食。脈搏也停止,等於死人一樣,可是還有意念,知道自己在靜坐。

* 三禪:念頭停止
在此境界,把念頭也止住了,沒有意念。

* 四禪:「捨念清淨地」。意念不但止住,而且也捨了。

Reference: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ks/volume1/volume1_46.htm

Posted on: 2011/6/19 10:5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3


See User information
參照:

Eric 寫道:
引文:
【如果要辨識這心生色法,就是在實修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進入禪那,從禪那出定之後,我們要進入第四禪,出定之後我們再看有分這個地方,就是心所依處那個地方,我們再辨識心所依處裡面共有五十四種色法。】


四禪修行次第

* 初禪:呼吸停止
在此定的境界上,呼吸停止,無呼無吸,不出不入,有一種特別的快樂。

* 二禪:脈搏停止
坐在那裏,不飲不食。脈搏也停止,等於死人一樣,可是還有意念,知道自己在靜坐。

* 三禪:念頭停止
在此境界,把念頭也止住了,沒有意念。

* 四禪:「捨念清淨地」。意念不但止住,而且也捨了。

Reference: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ks/volume1/volume1_46.htm


======================================================
  阿難白佛言:
 「云何世尊以諸{受}[行]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雜阿含第四七四經》)
======================================================

九次第定,佛教術語,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

九次第定包括了:
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無色界四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滅盡定。


PS:我覺得宣化法師的說法怪怪的,入了初禪、二禪時,還會有雜念嗎?(此外,「樂」僅為一般所說初禪的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的其中一個禪支而已,我想並不能說有「樂受」就認為入了初禪了。)

Posted on: 2011/8/5 18:1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4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Long 法友:

引文:『PS:我覺得宣化法師的說法怪怪的,入了初禪、二禪時,還會有雜念嗎?(此外,「樂」僅為一般所說初禪的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的其中一個禪支而已,我想並不能說有「樂受」就認為入了初禪了。)』

如引文所說,是一種想法、推論、不客觀。所以宣化上人慈悲特別點出四禪之客觀的、很容易辨識的標竿點。重點要先擺在呼吸停止和脈博停止上面。
做為自己修行的標竿檢查點。

例如三禪的念頭停了,這要怎麼理解?是我把念頭停了嗎?「我」不就是「念頭」嗎? 有經驗就容易理解。

Posted on: 2011/8/5 19:5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5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證不證果與四禪八定無關!

在「世尊」住世時代,修得四禪八定的人多得是,但無人證果!

「悉達多」的兩位老師及「悉達多」本人,都各自已修得「所所有處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定」,但是「悉達多」還是知道未了生死!

「舍利弗」未遇到佛法時,已是一派宗師,學問很高,辯才無礙,擁有數百弟子,可惜仍然還是凡夫一個。直到路上一聽「馬勝」比丘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當下證得「須陀洹」!

證果是智慧的成就,必須聽聞「世尊」法音才可能成就!

Posted on: 2011/8/5 21:0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

[Advanc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