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种种论善巧
#1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林教授:
《显扬圣教论》第三品成善巧品,种种论善巧:“種種論善巧者,謂於蘊等種種問答方便善巧,如以一行為問:應以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無事句答:如有。問:言若有界攝即有相攝耶?設有相攝復有界攝耶?且應依眼以四句?答:或有界攝無相攝,謂生有色界不得眼,設得已失。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或有相攝、無界攝,謂阿羅漢最後眼。或有界攝亦有相攝,謂除上所說餘有眼位。或有無界攝亦無相攝,謂阿羅漢眼壞失者,生無色界;已見諦者,及已入無餘般涅槃界。如於眼如是分別,於餘一切隨其所應當廣分別;如以界攝對相攝,如是以界攝對餘攝,展轉一行,應廣分別。如是以餘攝對餘攝除前前對後後,皆應以一行道理,如其所應,當廣分別。復次,若法蘊所攝此法界所攝耶?設法界所攝此法蘊所攝耶?此應以順前句答,若法蘊所攝此法亦界所攝,或法界所攝非蘊所攝,謂無為法。如以蘊對界,如是以蘊,乃至對諦,應依一行道理廣辯相攝。如蘊對餘,如是以界對處等,乃至以根對諦,應廣分別”
这段话我看了至少二十遍,怎么也看不懂,一点也没头绪,请林教授为我解释。

Posted on: 2010/12/19 22:0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2
版主
版主


See User information
見林教授編G1《顯揚聖教論簡本》第73頁
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G1.pdf

Posted on: 2010/12/20 21:4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3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林教授:
看了你所编写的《显扬圣教论简本》,才稍稍有一些看懂,种种论善巧的顺前句,顺后句的意思,譬如说二个圆一大一小,大的包含小的;四句的意思是二个圆相交的情形;无事句是二个圆相分离的情形。这是我自己理解的,不知对不对?
论文中“若法蕴所摄,此法界所摄”,这里蕴肯定是指五蕴,界是指什么?是指三界吗?那么后面“若法蘊所攝,此法亦界所攝;或法界所攝非蘊所攝,謂無為法。”是怎么理解呢?

Posted on: 2010/12/21 19:39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4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Posted on: 2010/12/22 3:45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5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0/yinshun40-10.html

內容有一段:

「何者順前句?何者順後句?何者四句?何者如是句?何者不如是句?於如是等所知境中,令諸有情開發覺意,無有能如阿毘達磨」!

句法有好幾類:一、如分別相應不相應時,甲與乙的含義完全相同的,就用「如是句」,如說:「甲相應時亦乙耶?答:如是。乙相應時亦甲耶?答:如是」。二、如甲與乙的含義完全不同,那就用「不如是句」,如說:「甲相應時亦乙耶?答:不爾」。三、或甲的含義廣而乙狹,或乙的含義廣而甲狹,那就同中有異,應作「順前句」或「順後句」,如說:「甲相應時亦乙相應;有乙相應時而甲不相應,如某法」(應舉出具體的事例)。或甲與乙的含義,互有廣狹,各有所同,各有所異,那就應作四句,如說:「有甲相應非乙相應,有乙相應非甲相應,有甲相應亦乙相應,有俱不相應」(這都應舉出實例)。這樣的句法,稱為「是句」。也可從反面立論,作「非句」,如說:「非甲相應時亦乙耶」等。這些,都因法與法間的或同或異,而作不同句法的分別。 [P203]

在句法的分別中,本論有一極嚴密的論法,也可說繁瑣之極的。這就是「一行」、「歷六」、「小七」、「大心」;這四門,合成一完整的分別觀察。如「結蘊」的「一行納息」,「定蘊」的「一行納息」,都具足這一論法;也有但依「一行」作論的。這四門,試為舉例來說。如甲、乙、丙、丁、戊──五法,作這樣的分別觀察時,先觀察甲與乙,甲與丙,甲與丁,甲與戊;乙與丙,乙與丁,乙與戊;丙與丁,丙與戊;丁與戊:這樣的十番觀察,分別彼此間的關係,名為「一行」。進一步,從時間(三世)的關係中,對每一法作六番的觀察。如過去甲與未來甲(未來甲與過去甲同),過去甲與現在甲,現在甲與未來甲,未來、現在甲與過去甲,過去,現在甲與未來甲,過去、未來甲與現在甲。每一法作六番的分別,名為「歷六」。再進一步,從時間的關係中,而觀此法與彼法的關係。如過去甲與過去乙(過去乙與過去甲,同),過去甲與未來乙,過去甲與現在乙;過去甲與過去、現在乙,過去甲與未來、現在乙,過去甲與過去、未來乙;過去甲與過去、現在、未來乙:共七句。以過去甲為首,有此七句;以未來甲,現在甲,過去、現在甲,未來、現在甲,過去、未來甲;過去、未來、現在甲為首,與乙對論,就有七種七句。甲與乙如此,從甲與丙……丁與戊,就有十番的七種七句。這還是「小七」呢!「大七」是:多法與一法,從時間關係中去分別觀察。如甲、乙與丙,與丁,與戊;甲、乙、丙與丁,與戊;甲乙、丙、丁與戊,一一有七種七句。這樣的分別觀察,能精密的了解一一法間的或同或異。具 [P204] 體的法界,當然是不能抽象的泛論了事。

Posted on: 2010/12/22 4:0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6
版主
版主


See User information

林教授答:

「復次,若所攝,此法所攝耶?設所攝,此法所攝耶?

此應以順前句答:若所攝,此法所攝。或所攝,非所攝,謂無為法。」

○界指十八界。蘊指五蘊。五蘊都是有為法。十八界範圍大,包含無為法。

○所以,凡是屬於五蘊內的法都是屬於十八界內的法。凡是屬於十八界內的法不一定是屬於五蘊內的法,例如無為法。


Posted on: 2010/12/22 11:0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7
版主
版主


See User information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十三

◎云何思擇?

謂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無事句。

○謂一行至無事句者:

此中一行,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問,如是一一問一切法。

A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

B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

C四句者,謂於所問,作四句答。

D無事句者,謂:

1如計命即是身者,彼計我是色

2若計命異於身者,彼計我非色

3若計我俱遍,無二無闕者,彼計我亦是色亦非色

4若為對治此故,即於此義中,由異句異文而起執著,彼計我非色非非色

此第四句,即無事句,唯由異句異文而起執故。


Posted on: 2010/12/22 11:0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8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感谢林教授和hhw老师对我如此详细的解答,使我受益非浅。我还有一事不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应该都是指一切有为法,范围应该一样大,只是从有为法的不同角度去看,我不理解教授所说的“十八界范围大,包含无为法”,恳请林教授慈悲为我解惑。

Posted on: 2010/12/22 19:3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9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以百法來說,除了六種無為法外,其餘九十四法可以歸納入五蘊中:

色蘊,是百法中的十一種色法。
受蘊,是遍行心所中的受法。
想蘊,是遍行心所中的想法。
行蘊,除了受想二法的其餘四十九種心所有法及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共七十三法。
識蘊,即八識心王。

十八界=內六界+外六界+六識
十二處=內六處+外六處
外六處=外六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處界+法界
內六處、六識、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處界,是有為法。
法界包含有為法和無為法。
法界中有一部份是有為法。法界中有一部份是無為法。

Posted on: 2010/12/23 1:14

Edited by RESP on 2010年12月23日 12:57:12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10
初階會員
初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法界中有一部分是无为法”,能举个例子吗?是虚空无为?还是想受灭无为?还是包含所有无为法?如果说十八界中包含无为法,那么十二处中的法处也包含无为法,可以这么说吗?

Posted on: 2010/12/23 19:2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种种论善巧
#11
版主
版主


See User information
法處或法界,包攝「有為法」與「無為法」,說一切有部分成七項:(1)無表色,(2)受,(3)想,(4)行,(5)擇滅,(6)非擇滅,(7)虛空。此中的(1)無表色,(2)受,(3)想,(4)行,是有為法。
無為法的種類,說一切有部提出擇滅、非擇滅、虛空三種無為。唯識宗再加「不動」、「想受滅」、「真如」三種而成六種無為。

Posted on: 2010/12/23 22:25

Edited by RESP on 2010年12月27日 14:46:4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

[Advanc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