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林崇安佛學及禪修論文集 全螢幕[PDF]
5 單元5【短文】 5-1 初善、中善與後善 5-2 內觀的法流

初善、中善與後善

5-1 初善、中善與後善

初善、中善與後善

林崇安(2000)

在學習佛法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要掌握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初善、中善、後善」。
  什麼是初善呢?《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三說:

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

這意思是說,當我們開始接觸到佛陀的正法,聽聞到佛法,就會產生歡喜心。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的正法,就是我們長期追尋的人生問題的解答。找到了答案,知道如何去滅除生死之苦,怎麼不令人雀躍萬分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聽聞了一些法,反而增加了我們的疑惑、產生了恐懼和不安,那麼,就要小心檢查,這法是不是佛陀的正法。正法使我們安詳,正法使我們如釋重荷。佛陀時期,出家眾與在家眾聽聞了正法,每人都在心中充滿法喜。今日,我們只要好好聽聞正法,也必然法喜充滿,這便是「初善」。
  什麼是中善呢?《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三說:

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

這意思是說,當我們好好奉行佛陀的正法,在修習戒、定、慧的過程中,不落入極端的苦行,也不落入放逸的欲樂中,而能處在中道。因此,在學佛的路上,是內心輕鬆而不放逸,於日常生活中保持著正念正知,使三學均衡地發展,不渴求成果的立即到來,在安詳中培養出慈悲與智慧,這便是中道之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修習了一些法,反而內心焦躁、增加了貪欲,或太懶散或走入苦行、走入迷信,那麼,就要小心檢查,這法是不是佛陀的正法。
  正法的實踐,絕對不是非常的艱辛。佛陀經過長期的修行找出這條大道後,我們在後跟著行走,就不必辛苦。只要不偏離這條正道,輕鬆地往前走就必然到達目的地。不要被路旁的景色所迷惑,不要被禪修過程中的喜悅、靈異所迷惑,不要在條件未成熟時就渴望成果的來臨,只要踏實的培養自己的止觀,安安穩穩的修行,這便是「中善」。
  什麼是後善呢?前論又說:

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這意思是說,當我們不斷奉行正法,達到終點,必然是內心完全的清淨,完全脫離了欲貪、色貪及無色貪。也就是說,我們會達到完全脫離三界的束縛,內心得到真正的解脫,從所有的痛苦脫離出來。佛陀的正法的一個特色,便是能指引我們達到苦的完全止息。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所修的法,反而增加了內心的負擔,反而累積出更多的苦,那麼,就要小心檢查,這法是不是正法。
  正法必然引向滅苦。只要遵循著正法,內心就能層層的淨化,依次脫離欲界的束縛、色界及無色界的束縛,最後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無明存在,只有圓滿的覺性,這便是「後善」。
  在學佛的路上,我們只要以「初善、中善、後善」來檢查,就不會誤入歧途。

世出世間

林崇安(2000)

二十一世紀的來臨,人類一方面離不開這多災多難的世間,一方面嚮往著和平的出世間,我們如何在世出世間找出一條出路?
  首先,要先知道什麼是世間?佛法上把世間分成「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器世間就是我們所生存的大環境,可以涵蓋整個太陽系,而以地球為主,人類在這兒生老病死著。有情世間就是眾生的身心世界。只有健全的身心,才能使周遭的環境維持清潔,因此,佛陀將修行的重點擺在身心的淨化上,認為眾生的六內入處(或稱內六處)就代表著世間,他說:

云何為世間?謂六內入處。云何六?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雜阿含233經)

  由此可知,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處就是我們的世間。弄清楚了世間的內涵後,就容易走入出世間了,佛陀說:

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雜阿含101經)

  敦煌本的《六祖壇經》也說: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因此,我們雖然生活在世間,只要好好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對於所看到、所聽到的一切,不要生起執著的心理,就能如同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要在內六處與色聲等外六處接觸的當下,不要生起「我」、「我所有」的執著,如此就是處在「出世間」了。
  但是,要如何在內外六處接觸的當下能夠看清是「無我」呢?這就有待平時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在行住坐臥中能夠念念分明,使定慧貫穿到日常生活之中。
  當內六處與外六處接觸的當下,若不能保持正念正知,那麼,就會被世間八風所吹動,也就是說,就會捲入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得失心態而受苦。想要處在出世間,就要不為八風所動,要用覺性去面對世間的各種順境和逆境,心平氣和的處理好它們。所以,從個人的摩擦到國際間的紛爭,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人們要能夠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看清這些衝突都是來自「我」和「我所有」的執著。
  所以,我們要將注意力先回歸到自己的身心上,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看清世出世間的答案,便在內外六處接觸的當下,從此,好好的落實在生活中,使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正念相續,安祥地面對這多災多難的世間。

精進

林崇安(2002)

有的青少年整天打電玩,不眠不休,通宵達旦,這樣算是精進嗎?有的人一吵起來就是幾個小時,這樣算是精進嗎?有的人一坐上蒲團,起碼半天才下座,這樣算是精進嗎?
佛法上,把信、精進、念、定、慧合稱作「五根」。這兒所說的精進是什麼呢?佛陀在《雜阿含647經》上說:

何等為精進根?
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
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
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
已生善法住不忘,修習增廣,生欲方便,攝心增進。
是名精進根。

由此可以看出,佛法中的精進是在智慧的抉擇下,分清惡法和善法,使惡法不斷地減少,最後不再生起;使善法不斷地增加,最後達到圓滿。經由這種努力,使自己不斷提昇慈悲和智慧,達到痛苦的完全止息並去利益大眾,這樣才算精進。
反過來看看今日許多青少年的努力,雖然通宵達旦,但是所得到的卻是疲憊的身心和沈迷的眼神;生命變成只是追逐感官的刺激,換來的只是一片空白。在另一個角落裡,有人努力於修行,但是不知不覺黏著於禪定的快樂中,忘了周遭的一切,只圖那片寧靜的風光,而不知道還要繼續增長善法,還要培養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因此,也不算精進。
將八聖道歸攝為戒、定、慧三學時,正精進屬於那一學呢?《瑜伽師地論》中說:

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

此處明白地指出,佛法中的精進是歸屬到智慧之學,在致力於學問時要有智慧來結合,在努力修行時也要有智慧來指導。要在精進中抉擇善惡之法:一旦心中生起貪心、瞋心、無知的念頭時,要立刻將之放下;進而根本不生起這些惡法,並使善法不斷生起而圓滿。最後,以佛陀自身的例子來說明,《雜阿含211經》中,佛陀說:

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尊由於努力使自己不再追逐過去的五欲功德(色、聲、香、味、觸)而能漸近無上菩提,今日許多想早日成佛的人,能不跟進嗎?


經行的重要

林崇安(2003)

在《阿含經》中,常常提到佛陀和弟子們在露地經行,什麼是經行呢?《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

言經行者,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

所以,經行是在一段適當的距離內(約十幾步)來回行走。行走時,全身放鬆,雙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後,以自然而舒適的步伐行走,內心一直覺知腳的移動,但不要東張西望,《聲聞地》說:

內攝諸根,心不外亂而習經行,不太馳速,不太躁動。

在今日充滿緊張和壓力的生活中,經行便是一個方便而簡單的紓解壓力的方法。經行時不但可以紓解壓力,還可以淨化心靈,在《雜阿含503經》中,佛陀對目揵連說:

目揵連!若此比丘,晝則經行、若坐,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初夜若坐、經行,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於中夜時,出房外洗足,還入房右脅而臥,足足相累,係念明相,正念、正知,作起思惟;於後夜時,徐覺、徐起,若坐亦經行,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目揵連!是名比丘慇懃精進。

所以,佛弟子們在清晨、白天和初夜要常常經行、晏坐以自淨其心,才合乎「慇懃精進」。經行可以脫離惛沈、睡眠來淨修其心,還可以很快得到正定和證果。在《根本說有部毘奈耶破僧事》17卷中,寶德長者子問阿難尊者說:

尊者!云何苾芻,決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難回答:

如佛所說,受三摩地,勤苦經行,速得正定。

寶德長者子便不斷經行,但是用功用過了頭,佛陀出來指點他:「就像調絃,絃調得太緊或太鬆,聲音都不好聽,只有不鬆不緊才會好聽,同樣的,修行時不要用功用過了頭,也不要太過慢緩,要處中而行。」
寶德長者子便以輕鬆而覺醒的心來修行,很快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值得注意是,阿難尊者也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透過經行迅速地證得阿羅漢果位,而不是用靜態的禪定。總而言之,在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禪修中,經行佔有顯著而重要的地位。


播下聖者的種子

林崇安(2003)

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初地以上的菩薩和佛陀是佛教的聖者。這些聖者都已破除了我執而不同於凡夫。從因果的關係來看,要想成為聖者就要先播下聖者的種子。如果還沒有播下聖者的種子,就說自己是幾果,別人是幾果,豈非都是浪費時間的戲論?如果還沒有播下大悲心的種子,就說自己已成佛了,豈非幻想?什麼是聖者的種子呢?釋尊說:

有四聖種,是最勝、是種性、是可樂,現無雜穢、曾無雜穢、當無雜穢,一切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無能以法而譏毀者。何等為四?謂我多聞賢聖弟子,隨得衣服,便生喜足,讚歎喜足。…彼由隨得衣服喜足,終不自舉陵蔑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如是弟子,隨得飲食,便生喜足,廣說如前。如是弟子,隨得臥具,便生喜足,廣說如前。如是弟子,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脩、樂脩,精勤隨學,於脩愛樂。彼由如是斷脩愛樂,終不自舉陵蔑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

此處指出,四聖種能導致最勝的涅槃果,是生出聖者的種子,是修行者日夜之所樂,不為現在、過去、未來的煩惱惡業所染污,於自於他都無損害,因此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等,無能如法說其過失。所有佛陀的賢聖弟子都安住於這四聖種:(1)隨所得衣服,不管好壞,能夠蔽身、禦寒,便生喜足。(2)隨所得飲食,不管好壞,能除飢渴,便生喜足。(3)隨所得臥具,不管好壞,能除勞倦,便生喜足。(4)愛斷惡法、愛脩善法,樂斷惡法、樂脩善法。
前三聖種是對食、衣、住的知足,依此知足之心,戒律自易圓滿,佛教的道德律或倫理規範便是立足於此。社會的一切問題,主要也是來自於人心的不知足,人們在盲目的競爭下,常常超出自己的所需,造成貪得無厭、浪費和不公等。想改善社會風氣,就要先種下這知足的聖種。但是知足並不是懶惰或怠工,而是將自己多餘的給大眾分享。沒有知足之心,社會自然就會缺少溫暖。任何修行者,自己有沒有播下這三聖種,自我反省一下不難鑑定出來。
第四聖種的愛斷、愛脩,樂斷、樂脩,就是老實修行,但要看清目標,不是盲修瞎鍊。禪修時,要以修習定慧或止觀(寂止、內觀),斷除煩惱為目標,使自己不斷向上提升,這樣的精進,才算策勤。如果禪修時,一上坐就猛打瞌睡,或一上坐就胡思亂想,那麼坐得再久有什麼用?因為修行最起碼的正知、正念都不見了。如果修行者,沉浸在禪定的寂靜安樂中,不想進一步觀察身心的實相,那就表示尚未看清佛法的目標,缺少了正見,並未樂於斷除貪愛這一煩惱,還沒有播下第四個聖者的種子。
釋尊時期,佛的賢聖弟子們時時安住於四聖種,以正精進、正見、正念來耕耘,自然而然的生出聖果來,但是今日的修行者,如果沒有先播下聖者的種子,再怎樣的辛勤灌溉,如何能得到真正的聖果呢?


拘舍彌事件的化解

林崇安(2004.5)

佛陀有一次遊行到拘舍彌城,住在瞿師羅園。當地有一比丘犯戒,不知所犯。有的比丘們認為有犯,有的比丘們認為無犯,由於兩邊意見不合,起了爭執,愈演愈烈,甚至在食堂高聲詈罵,互相推打。佛陀知道事態嚴重,便出面調解,以道德規勸拘舍彌的比丘們(T1,p532c):

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

並講述長壽王子化解冤仇的故事(詳見中阿含的長壽王本起經),要比丘們以忍止諍,接著指出要放大眼光,看清出家修行的目標(T22, p160a):

汝等出家求無為道,如何小事便共鬥諍,以失大利?當捨此心,還共和同,如水乳合,共弘師教,得安樂住。

但是個性頑強的拘舍彌比丘們仍不聽佛陀多次的勸導,佛陀就離開拘舍彌,到舍衛城,住在祇洹精舍。
這時拘舍彌城的在家信眾,聞知佛陀由於比丘們的互諍不止而離開此城,大家檢討後,便對拘舍彌的比丘們採取抵制的態度,不復尊重、供養,敬心轉少。這些比丘們便著衣持缽,來舍衛城佛陀之處。給孤獨長者聽到這些互諍的二部比丘們將要來臨,便請示佛陀如何敬待二部僧?佛陀說:

汝當聽彼二眾語,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者,受其教誡。

此處佛陀要大家回歸到經典(法)和戒律,傾聽雙方的意見,要依據平時佛陀所講的經、律作準則,不是單靠佛陀一人來裁決是非。傾聽後,在家信眾要從如法的一方受其教誡,但是對雙方要給予最起碼的平等布施:「與一切二部僧飲食」。佛陀要所有大眾以客觀而理性的態度來處理事情,而不是盲目的偏袒一邊。在這一準則下,該位被認為有犯戒的比丘,後來便冷靜地依據經、律來反省,客觀而仔細地檢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合乎經、律:

爾時,彼被舉比丘於屏處作是念:我竟有罪、為無有罪?為成被舉、為不成被舉?羯磨如法、為不如法?我今寧可謹依經、律而思惟之。既思惟已,知己有罪,知成被舉羯磨如法,便到伴儻比丘所語言:我已自見罪,諸大德為我求和合,…

該比丘終於明確地看到,自己以前確實有罪,於是請求雙方的諒解,最後僧眾和合如初。
以上便是當年發生在印度拘舍彌(俱舍彌、憍賞彌)的僧眾嚴重對立事件。其間經由佛陀的道德規勸,在家信眾的消極抵制,最後在當事者的反省下,回歸到以佛陀所講的經、律作依據,如此才化解了僧眾對立的危機。
今日社會,小至婆媳的口角,大至族群的撕裂、國家的戰爭,甚至宗教信仰的衝突,如何化解這些由對立所產生的危機和衍生出來的悲劇和苦難?由上述拘舍彌事件,可以看出,對立是容易形成而不易化解的。想要化解,一方面周圍環境要消極地「降溫」,一方面當事者要積極地反省自己是否合情、合理、合法,並以誠意來面對問題,才有解決的希望。

鎖定目標

林崇安(2004)

人要活得有意義,最有效的方式是先鎖定一個正確的目標,而後化解途中所遭遇的困難,並培養出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能力,如此生命就日漸亮麗起來。
古代印度的悉達多太子,小時後就鎖定一個目標:解決人的生、老、病、死這一問題。他結婚、生子後,仍不放棄這一崇高的目標,不惜出家去尋找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他面臨了父親的反對,也經歷了修行時的瓶頸,嘗試過各種高難度的苦行,這些困難他都一一克服了,而最重要的是他積極地培養出禪定和智慧這二種內在的能力,以這能力他才看清了生、老、病、死的根源,是來自貪愛與執著。所以,在菩提樹下,他以強而有力的禪定和智慧,滅除心中的貪愛與執著後,體證真理而成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釋迦牟尼佛。
我們所要鎖定的生活小目標並不是很遙遠,而是我們觸目所及的,是可以和自己的嗜好結合的,從園藝、烹飪、寫作到禪定,都可以鎖定。鎖定後的一步步實行,便是自我能力的提升,由於立下了目標,開始培養達成目標所需的能力,其他許多無意義的事就會少做,生活自然就有了意義。一旦品嚐到了生活的意義,要再深入反省:當自己挫折時是否一再悶悶不樂,當自己一帆風順時是否得意忘形了?唯有坦誠地面對自己,看出自己生命中的缺陷,接受這事實後,就可以把「滅除心中的貪愛與執著」,鎖定為生命的究竟目標,把剩餘的歲月往這目標前進。

鎖定了目標,就會忘了年齡。
化解了困難,就開拓了視野。
培養了能力,就不再沒有依靠。
沒有貪愛與執著,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慈心觀的重要

林崇安(2004)

現在是一個瞋心很大的時期。從個人到國家,一旦有利益之爭、有見解之諍,挫折的一方就生起仇恨之心,以各種明暗的方式報復、反擊,長期下來自然演變成雙方的痛苦而已。佛陀的出世,就是要引導眾生到達涅槃的境界──痛苦的完全止息,為了滅除眾生內心的瞋火,他特別強調慈心觀的重要和利益,在《阿含經》中,佛陀說:

1當行慈心,廣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當消除。…行慈心者,身壞命終,生梵天上,離三惡道,去離八難。(T2,772c)
2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不為諸惡鬼神所欺。(T2,344c)
3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打-丁+王],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T2,806a)
4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歸,受持五戒,雖有此福,故不如彈指之頃慈愍眾生,此福功德不可稱計。(T2,644c)

從解脫道來看,慈心觀可以促成修行者證得1.聲聞或2.獨覺(辟支佛)的果位,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在《阿含經》中,佛陀也說:

1其行慈心者,躬自見如來,承事諸佛,不樂在家,…要當作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後有,如實知之。(T2,772c)
2若如來不出時,然善男子不樂在家,自剃鬚髮,在閑靜之處,剋己自修,即於彼處,盡諸有漏…。或有是時…眾生之類執草便成刀劍,斷斯命根,其中眾生行慈心者,無有瞋怒,見此變怪,…離此惡處,在山野之中,自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剋己自修,盡有漏心而得解脫,…彼人當名正在辟支佛部。(T2,772c)

從菩薩道來看,慈心觀更是菩薩所必修,不可或缺,以慈無量心,播下利益眾生的菩提種子,並積聚福德資糧而得以成佛,佛陀說:

1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復過七劫不來此世,復於七劫中生光音天,復於七劫生空梵天處為大梵天,無與等者統百千世界。三十六反為天帝釋形,無數世為轉輪王。是故,諸比丘!作福莫倦。(T2,565b)
2吾昔日著此慈仁之鎧,降伏魔官屬,坐樹王下,成無上道。以此方便,知慈最第一,慈者最勝之法也!(T2,772c)

所以降伏魔怨不是靠武力,不是以暴易暴,而是靠慈仁之心。以上這些經典的引據,雖似老生常談,卻是不易的真理。
唯有能夠平等地對待親友、怨家以及陌生的人,同樣地給予快樂,才算是慈心,處在今日意識型態高漲的時期,看似不易做到,但從人性的基本面來看,每個眾生同樣都有眷屬,都希望離苦得樂,都不願意生活在恐懼、暴力的陰影下,因此採用「自他交換」的方法來修慈心觀,先止息自己心中的火氣,並將慈心散播給對方,如此才有可能一步步地化干戈為玉帛。






5 單元5【短文】 5-1 初善、中善與後善 5-2 內觀的法流
Powered by TadBoo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