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踏上心靈幽徑----張老師3月份新書
#1
版主
版主


See User information
踏上心靈幽徑
(張老師文化公司2008年3月份新書)

本書是美國內觀禪大師暨臨床心理學博士傑克.康菲爾德的半自傳實錄,也是靈性禪修領域的經典之作。康菲爾德認為許多人誤解靈性修行的真意,只是用來逃避存在的痛苦和困難;許多人進入寺院、教堂和道場,只為了尋求特殊的效果,如狂喜狀態與超凡經驗。他認為人們需要勇士的心來直接面對自己的生活,包括各種苦痛和限制、快樂和可能性。這種勇氣會將各個生活層面納入靈性修行之中,那時靈性才能真正與生活整合。
心理治療有如靈性修行的道路。康菲爾德主張結合禪修與心理治療,將靈性修行落實於日常生活,並由心智的開悟轉向心的療癒。書中充滿靈性的撫慰,提供各類初階到進階的修行方法,也點出物化靈性與靈性團體的潛在危險。康菲爾德不但是個說故事高手,穿插文中的詩篇、哲語更為這本優美的靈性之書增添豐富的文學性。
作者簡歷
傑克.康菲爾德 Jack Kornfield
成長於美國東岸一個科學及知性的家庭。一九六三年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主修亞洲研究,在學期間受到陳榮捷博士啟發而學佛。一九六七年畢業後,立刻前往東南亞修習,曾在泰國、緬甸和印度接受佛教僧侶的訓練:在阿姜查(Achaan Chah)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也曾在馬哈希法師(Mahasi Sayadaw)、阿沙巴法師(Asabha Sayadaw)和佛使比丘(Achaan Buddhadasa)座下學習,並追隨過西藏喇嘛、禪師與印度教上師。
他自一九七四年開始在世界各地教導禪修,是將南傳上座部(Theravada)佛教修行引進西方的重要老師之一。多年來,他致力於整合東方的靈性教導,使西方世界更能親近此一傳統。他不僅是舉世聞名的內觀禪大師、內觀學社(Insight Meditation)與靈磐中心(Spirit Rock Center)的創辦者,還是臨床心理學博士,也是下筆如詩的作家。他擅長結合現代心理學與禪修思想,將靈性修行落實於日常生活,著有《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圓明)、《佛陀的法音》(諦聽)、《原諒的禪修》、《狂喜之後》(橡樹林)等書。

第一部 踏上心靈幽徑:基本法則 023
序 曲 靈性修行與心理治療的結合:我的親身經歷 024
第一章 我是否好好愛過 033
第二章 停止戰爭 046
第三章 坐定 057
第四章 必要的療癒 068
第五章 訓練小狗:觀呼吸 087

第二部 靈性生活的前景與危險 101
第六章 稻草變黃金 102
第七章 為魔鬼命名 116
第八章 困難的問題與固執的訪客 138
第九章 靈性的雲霄飛車:拙火與其他副作用 156
第十章 自我的擴展與消融:暗夜與再生 173
第十一章 尋找佛陀:一盞照亮自己的燈 199

第三部 擴大修行的範圍 211
第十二章 靈性生活的週期 212
第十三章 神聖之地,沒有疆界 227
第十四章 我是誰:無我或真我? 243
第十五章 慷慨與慈悲 263
第十六章 你無法獨自完成:尋找老師的帶領 278
第十七章 心理治療與禪修 295
第十八章 國王的新衣:老師的問題 305
第十九章 業:心是我們的園地 324
第二十章 擴大修行的範圍:不分彼此的心 344

第四部 靈性的成熟 369
第二十一章 靈性的成熟 370
第二十二章 偉大的樂章 386
第二十三章 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 398
內文試閱(摘自序曲與第二十三章)
一九七二年夏天,在首次到亞洲學習五年之後,我頂著光頭,穿著僧袍,回到父母在華盛頓首府的家。當時美國還未有任何南傳佛教寺院,但我想知道在美國當和尚會是如何,即使是很短的一段日子也好。和父母住了幾週後,我決定去長島拜訪我的雙胞胎弟弟和他太太,於是穿著僧袍、帶著缽碗,拿著母親買的車票,登上從華盛頓到紐約中央車站的火車。
我在當天下午抵達,隨後就沿著第五大道走去找我的弟媳。經過這麼多年的修行,我一直非常平靜。我行走著,就好像正在禪修一樣,擦身而過的路人和蒂芬妮之類的精品店,對我來說就像森林寺院裡的風和樹。我要在伊利莎白.雅頓的店門口和弟媳碰面,有人送她這裡的生日禮券,提供一整天的全套保養,包括護膚、做頭髮、按摩、修指甲等等。我按約定在四點鐘抵達,但她沒有出現。我等了一段時間之後,走了進去,店員驚訝地問:「我能為你效勞嗎?」「是,我要找朵麗.康菲爾德。」「喔!」她回答:「她還沒好,請你到四樓的候客室等待。」於是我搭電梯到四樓,一出來就碰到候客室的接待員,她也用略帶懷疑的語氣詢問我:「我能為你效勞嗎?」我告訴她,我要找弟媳,有人請我到這裡等候。
我坐在一張舒適的沙發上,等了幾分鐘之後,決定盤起腿、閉上眼睛,開始打坐。我畢竟是出家人,在那裡還能做什麼呢?十分鐘之後,我開始聽到笑鬧、喧嘩的聲音。我繼續打坐,之後卻聽到走廊那邊傳來一陣吵雜和驚呼:「他是真人嗎?」於是我張開雙眼,看見八到十個穿著伊莉莎白.雅頓「睡袍」(店裡當天發的袍子)的婦女盯著我,許多人的頭髮還上著髮捲或長得像釣線捲軸的古怪玩意兒,有些人的臉上塗了像是綠色酪梨醬的東西,其他則敷著泥巴。我回望她們,懷疑自己到了哪個國度,然後聽到自己說:「她們是真人嗎?」
從那一刻起,我很清楚自己必須在佛教寺院所教導的美好古老教法,以及現代世界的生活方式之間,找到調和兩者的方法。過去這些年來,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代,對我和許多尋求真誠靈性生活的人而言,這種調和已成為最為有趣而迫切的課題。
各種偉大的靈性傳統用許多方式描述覺醒和愛。有的將愛的表達當成開悟的行動;有的說開悟是靜默,而愛是由衷的了解;有的說覺醒就是在各種有形領域中的自由,而且超越所有形式。佛教的開悟稱為解脫,意指心不會被捲入貪婪、怨恨和無知的力量,而能自然閃耀光芒。心不受這些力量束縛時,就有真正的親密與愛。在萬物之間就有覺醒,愛能碰觸和容納萬物,而自由和無畏能進入每一種領域。所以,我們不需要脫離生活,而是安住在生活的核心,就能與萬物親密。
東非有個部落在孩子出生前就培養真正親密的藝術。在這個部落中,孩子的生日和其他文化不同,不是誕生的日期,也不是受孕的日子。他們把生日訂為母親心中第一次想到這個孩子的日子。當母親想和孩子的父親生小孩時,就會離開村落,獨自到樹下坐著傾聽,直到聽見她想受孕的孩子的歌。聽見之後,她就回到村落,教孩子的父親唱這首歌,然後在做愛時一起唱,邀請孩子加入他們。受孕後,她會對子宮裡的寶寶唱這首歌,然後教村裡的老婦人和接生婆唱,因此在生產和出生的奇蹟時刻,孩子會在這首歌的迎接下誕生。出生後,所有村民都會學唱這首屬於這個新成員的歌,在他跌倒或受傷時唱給他聽,在歡慶的時刻或儀式和成年禮時唱這首歌。小孩長大後,這首歌也會成為婚禮的一部分;臨終時,他或她所愛的人也會聚集在床邊唱最後一次。
八十歲的西藏大師卡魯仁波切拜訪波士頓時,到新英格蘭水族館參觀,看見各種彩色的海洋生物。他很高興看見這些美妙的生命形式,離開每個水槽前,他會輕輕拍打玻璃,因為他看不懂禁止拍打的英文標誌,然後口中複誦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再深深凝視最後一眼,才走到下一個水槽。有位學生問他:「仁波切,你為什麼拍打水槽呢?」他微笑地說:「我想讓裡面的生物注意我,並祝福牠們也能得到自由。」
正是在每一刻的親密中,才得以實現一切靈性生活,不要到別處尋找佛陀。
幾年前,我和妻子,還有兩位記者朋友,為美國國家廣播電台訪問達賴喇嘛。他親切地問候我們,親自倒茶給我們喝,耐心回答每一個問題。之後他問我們還有沒有問題想問他,我們回答:「沒有了。」他詢問:「你們不想拍我的照片嗎?」「想!」我們這才想起這件事。達賴喇嘛建議我們把相機交給他的隨扈,大家才能一起合照。他站起來,張開雙臂圍繞我們,我們都笑得合不攏嘴。拍完照後,他轉向我,握住我的手。由於他曾到我們在麻薩諸塞州的一個中心訪問和演講,知道我是佛學老師,我以為他會問我教學的情形,但他緊握我的手,看著我,關心地說:「你好瘦,要多吃一點!」這是達賴喇嘛對我的祝福。
要活出心的道路,就要致力於覺醒的生活,也要關心自己遇見的一切,不論是困難或美麗,都要親密地將它帶入自己的存在與心。尋找自己真正的道路時,我們會遇到許多令人驚奇的事,要像偉大的禪師冒險進入森林尋找遺失的牛,而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的本質,然後返回,進入世界,以雙手送出祝福。
推薦序
靈性─體驗生命中偉大的樂章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是歌,還是唱歌的歌者?
在我們身旁,在世界上,我們隨時隨處可以發現有些人的生命如同一篇動人的樂章,如此美好,可以縈繞人們心頭,久久無法忘懷;有些人的生命卻聒噪刺耳,成不了譜。是歌曲本身,還是歌者的緣故?亦即是「人」有「好命」,還是「人」將「命變好」?
人是「有靈性」的動物,因此才有「靈性修行」的渴望。「靈性修行」不再是修道者的專利,而是現代人追求的生命境界。現代人的生活或內心常被迫為諸多狀態所盤據,如:痛苦、欲望、悲傷、寂寞、恐懼、分裂、執著、妄想、懊悔、挫敗、誘惑、羞愧、憤怒、不滿足、逃避、困惑、無價值感、衝突、無意義感等。人們渴望有方法克服,有途徑能引領自己達到光明、整全、愛與覺醒的境界,於是東方或西方便出現各種法門,來協助這些渴望的靈魂,唱出自己生命的動聽樂章,在擾攘的外在環境中,也能平靜自己喧鬧的心靈。
開啟智慧與慈悲的心門
本書作者傑克.康菲爾德是「內觀禪」(vipassana)的大師兼心理治療師。他天衣無縫地整合了西方心理治療與佛教禪修,創造出一套能夠學習並實行的「內觀禪修」,開啟智慧與慈悲的心門,使現代孤寂焦躁的心靈找到觸動生命核心的修行方法。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作者運用的「密集禪修」,用無數的小故事或禪學公案點醒迷惘的修行者。這部二十三章的巨著,面面俱到地介紹了內觀禪修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方法,各章末還附上「冥想練習」讓讀者具體修煉。這種教導人們找出轉化並觸動生命核心道路的修行方式,並不只限於佛教徒,任何宗教信仰者或無特定宗教的人士都可以修煉。作者是美國人,具基督宗教的文化背景,後又在佛寺出家成為僧侶,最後從僧侶生涯還俗,攻讀心理治療。這些生命經歷使他洞察普世人類的靈性需要,因而創作出如此佳作。書中引用了許多耶穌基督的教導,以及現代聖者印度德蕾莎修女的靈性蹊徑,更使本書具有普世價值。
人類的痛苦常是「自我的」,例如戰爭,發動戰爭者不但承擔了仇恨之苦,也讓許多無辜者深陷苦海。書中有云:「真正的慈悲所具有的非凡力量,可以轉化我們遇到的痛苦。」而慈悲的開啟來自人們的「覺醒」,「覺醒」卻需要「靈性的修為」。靈性修行從覺察開始,經過覺醒,終至開啟了智慧與慈悲的心門。
療癒與放下
這是一個「受傷的世界」,人們心中經常傷痕累累,外表卻光鮮亮麗。我曾經問一位專治憂鬱症病人的精神科醫師:「您每天治療那麼多的憂鬱症患者,當您自己憂鬱時怎麼辦?」他回答:「我只好關起門,和著眼淚,吞服抗憂鬱的藥!」
在靈性修行的過程中,人們能夠發現自己心靈深處的創傷。本書介紹的內觀禪修,能在四個領域培養覺察力,是覺醒與洞識的基礎,即:身體與感官的覺察、心與感受的覺察、心智與思想的覺察及管理生命的原則之覺察。從覺察到療癒,作者提出了五種有益的方法,即:放下、轉化能量、擱置一旁、想像的行動與在覺察中演出。這些靈修方法並不能一步登天,而需要每日做靈修功課,天天練習,就像運動員每天的例行鍛鍊一樣,直至真正的「療癒」,放下內在的戰爭,達到自由與愛的靈性修行目標。
從小我到連結後的大我
本書最偉大的論述在於:「人類有一種共同的渴望,就是要超越自身的限制,連結到某種比『我』更大的東西,一種比『我的小故事』更大的東西,碰觸到一種能含融萬物的廣大生命體,如此才是靈性修行的真正目的,也才能在自己裡面發現和平與連結。」
這段話點出「靈性的真諦」,人的「靈性」是「與天人物我的連結」。人如果天天往內心去舔舐自己的傷口,日日活在自己的「小我」中,便無法達到靈性的成長境界,就像小狗追逐尾巴,永遠只是在原地繞圈子。這也是世間有人做「靈性修行」一輩子,卻仍無法覺醒與開悟的理由,因為「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天人物我連結成一個真正的「我」。
追尋靈性生命者的必讀好書
我多年來照顧成千上萬的臨終病人,看到形形色色的死亡景象。有些病人平靜安詳,猶如天使般的形貌,在愛與自由中離世;有的卻在掙扎、恐懼、怨恨苦毒中斷氣。作者說:「靈性修行使我們與『死亡與再生』的奧祕有最親密的接觸,因為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活在許多『結束與開始』的連續過程中。」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靈性的修為在臨終時更能發現其平時下的工夫。這本書,是人人必讀的好書!
張老師文化公司2008年【3月份】新書基本資料表
書籍名稱 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
A Path with Heart: A Guide through the Perils and Promises of Spiritual Life
作 者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出版日期 2008年3月5號
類別書號 心靈拓展系列 D151
定 價 NT: 400 元
開數/頁數 25開/ 416頁
CIP 225.87
商 品 碼 978-957-693-715-6
I S B N 978-957-693-715-6
張老師文化讀家心聞網 http://www.lppc.com.tw
電話 (02)2218-8811
傳真 (02)2218-0805

Posted on: 2008/3/13 17:3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

[Advanc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