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南傳的心法 |
||||
---|---|---|---|---|
二階會員
|
◎心、意、識的差異(北傳資料)
《成唯識論》說: 「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 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 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 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麁動間斷,了別轉故。」
Posted on: 2011/8/22 15:51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關於論典
現前網站有林教授一文可參考 佛教論藏的結集略探
Posted on: 2011/8/16 17:28
|
|||
|
Re: 真如的同義詞,證知真如 |
||||
---|---|---|---|---|
二階會員
|
◎玄奘大師師徒對真如的基本看法
▼《成唯識論》說:「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等,如餘論中隨義廣釋。」 ▼《成唯識論述記》(沙門基撰): 「述曰:謂《大般若》乃有十二名,如前第二卷說。又《對法》第二有七名,謂1真如.2無我性.3空性.4無相.5實際.6勝義.7法界。此論本頌但有二名,并此釋師但有四號,故言等者,等餘三名,如餘論中隨義廣釋。《對法》解云:1體恒無我,無有改轉,名曰真如。2性離二我,名無我。3由緣此故雜染空寂,說之為空。4謂色乃至菩提諸相寂滅,名無相。5無倒究竟無倒所緣,名為實際。6聖智所行名為勝義。與此解同。7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為法界。界者體義,但妙法依。」 ◎此《述記》中的《對法》,指《集論》。《集論》說: 「何故真如說名真如?謂彼1自性無變異故。何故真如名無我性?2離二我故。何故真如名為空性?3一切雜染所不行故。何故真如名為無相?以4一切相皆寂靜故。何故真如名為實際?以5無顛倒所緣性故。何故真如名為勝義?6最勝聖智所行處故。何故真如名為法界?7一切聲聞、獨覺、諸佛妙法所依相故。」 結論: 真如=無我性=空性=無相=實際=勝義=法界
Posted on: 2011/8/16 12:13
|
|||
|
Re: 南傳的心法 |
||||
---|---|---|---|---|
二階會員
|
說明:以下是證入禪那和證入道果的標準心路過程
心路過程之摘要2 安止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十四:安止心路過程 於安止速行時分,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同樣地,彼所緣也不會生起。於此(安止心路過程),八欲界智相應速行的任何一個生滅四或三次,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更改)種姓。一旦它們滅盡,依情況是第五或第四剎那,二十六種廣大或出世間心的其中一個,會即刻如心所願而進入安止心路過程。隨後,在安止的末端即會再沉入有分。 【助讀說明】 ▼安止: 巴利文appana(安止)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昇的「尋心所」;它把相應名法深深地投入於目標裡,致使它們安止於其中。雖然在超越初禪之後即不再有尋,但由於入禪之心已一境專注於其目標,因此「安止」一詞亦包括一切屬於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的禪那定。 ▼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 於安止並沒有這種區分,因為只有在很清晰地覺知目標時,才有可能證得禪那定(安止)。 ▼於此,八欲界智相應速行的任何一個生滅四或三次: 當禪修者即將證得禪那、道或果時,首先會生起意門轉向心。 然後在同一個安止心路過程裡,於安止速行之前,會有一系列的欲界速行依次生起,把心從欲界導向安止。 於凡夫或有學聖者,這些速行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之一; 於阿羅漢,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之一。 ▼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種姓: ○於鈍根者,這些基礎速行生起四次,每次都執行不同的基礎作用。 第一個剎那名為「遍作」或「預作」,因為它準備心流證入安止定。 下一個剎那名為「近行」,因為它已接近安止。 第三個剎那名為「隨順」,因為它順從在它之前的心,以及在它之後的安止。 第四個剎那名為(更改)「種姓」: 於禪那定,它因超越欲界以登上廣大心種姓而得其名; 於初道定,它名為種姓是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 對於進入更高層次道果的轉變點,則隱喻式地稱它為(更改)「種姓」,但有時亦另稱它為「淨化」。 ○於根器利者,則少了「遍作」剎那,如是於安止之前只有三個欲界速行生起。 ▼一旦它們滅盡等等: ○在種姓心之後,於利根者的第四速行,或鈍根者的第五速行,即刻生起了第一個屬於安止層次的速行心。此心可以是色界五善五唯作心之一,也可以是無色界四善四唯作心之一,或是四道四果心之一。如是一共有二十六種。 ○當知在安止心路過程裡,是可以有不同的速行心,甚至屬於不同界(在道果心路過程裡則更能緣取不同的目標),而所有在(同一個)欲界心路過程裡的速行心都是同一種心。 ▼如心所願: 這是指所生起的安止心是受到禪修者的心願所決定。 若他希望證獲初禪,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禪那地修習止禪,對於更高層次的禪那亦是如此。 若禪修者所願的是達到道果,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道果地修習觀禪。 ▼在安止的末端: 在安止結束之後就會即刻沉入有分,不會有彼所緣生起。 圖表:安止速行心路過程 鈍根者禪那:有分流→波-斷-意-遍-近-隨-種-禪那→有分流 利根者禪那:有分流→波-斷-意-近-隨-種-禪那→有分流 鈍根者道果:有分流→波-斷-意-遍-近-隨-種-道-果→有分流 利根者道果:有分流→波-斷-意-近-隨-種-道-果→有分流 註: 波 = 有分波動 近 = 近行 斷 = 有分斷 隨 = 隨順 意 = 意門轉向 種 = 種姓 遍 = 遍作 ◆十五:安止當中的關係 其中,在悅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悅俱; 在捨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捨俱。 亦於其中,在善速行之後,以善速行或首三果心之一生起安止。 在唯作速行之後,以唯作速行或阿羅漢果心生起安止。 【助讀說明】 這段內文的目的是確定安止心路過程當中的基礎心與安止心之間的關係。下文諸偈將會對這段內文所述及的原則提供詳細的解釋。 ◆十六:總結 在悅俱善心之後,三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捨俱(善心)之後,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悅俱唯作心之後,八種能生起。在捨俱(唯作心)之後,六種能生起。 對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善心之後。對於離欲者(即:阿羅漢),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唯作心之後。 於此,這是意門心路過程之法。 【助讀說明】 ▼在悅俱善心之後等等: 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首四禪(樂俱)廣大善心、屬於首四禪層次的四道與首三果心。(4+16+12=32) ▼在捨俱(善心)之後等等: 亦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色界第五禪善心、四無色禪善心、屬於第五禪的四道與首三果心。(1+4+4+3=12) ▼在悅俱唯作心之後等等: 只於阿羅漢,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八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首四禪廣大唯作心與屬於首四禪層次的阿羅漢果心。(4+4=8) ▼在捨俱(唯作心)之後等等: 於阿羅漢,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六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屬於第五禪的五種廣大唯作心及阿羅漢果心。(5+1=6) ▼對於凡夫與有學聖者等等: 對於凡夫及已證得首三道果的有學聖者,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四十四種安止心(32+12=44)之一可以生起。對於阿羅漢,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十四種安止心(8+6=14)之一可以生起。 以上屬南傳內觀者所修所證
Posted on: 2011/8/16 8:18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佛法術語可從網路自行參考佛光大辭典、法相辭典的解說。
阿含經中非常多的術語,經中並未解釋,譬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味、患、離」等等。 這些術語不能隨興解釋。 所以佛陀的阿羅漢大弟子和大菩薩要造論解釋。 這些論也經過當年印度廣大僧眾的檢驗和接受才能流傳下來。
Posted on: 2011/8/16 8:01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依據無著菩薩造的《金剛般若論》(詳閱大正藏,金剛經文含於論中,請細對)
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金剛般若論》說: 「為欲得色身住處故。經言須菩提於意云何。應以相具足見如來不。此為依義顯示。對治如來色身慢故。經言相具足者此為說相。顯示如來色身故。上座須菩提言不也。為成滿此義故。世尊說須菩提所有相具足者。彼為虛妄此即顯欲願。於如是義中應攝持故。及即是安立第一義。於第一義中相具足為虛妄。非相具足為不虛妄。」 可知此處的正解是:「於第一義中,相具足為虛妄。非相具足為不虛妄。」 依據權威的論來理解,避免個人的臆測。
Posted on: 2011/8/15 16:51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一方面要以經論做依據,一方面經由禪觀,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論說:「唯是慧眼所見境」。此處「細無常性」和「最極微細」是以觀智或慧眼來知見。如何以觀智來知見?可參考帕奧禪師的《智慧之光》,其中具體指導如何以觀智清楚辨識色法和名法的剎那無常和緣起等。 這些都是帕奧禪修營的禪修學員們修習色業處和名業處的必修。 網路上有帕奧禪師的《智慧之光》等書供下載參考。
Posted on: 2011/8/15 13:13
|
|||
|
Re: 南傳的心法 |
||||
---|---|---|---|---|
二階會員
|
南傳的心路過程是禪修的重要項目
禪修者應觀察到這一過程 在速行心的剎那走向如理作意 才能滅苦 以下是摘要 提供北傳行者參考 心路過程之摘要1 ◆一:序文 依界、依人與依前後,簡略地解說心發生的次序,包括結生與轉起。 【助讀說明】 這一章探究發生在「心路過程」裡的心。 ▼依前後: 在任何心路過程裡,以及在之前與隨後的過程裡,諸心都是依照自然定法的次序生起。 列舉類別 ◆二:六個六 於心路過程之概要,當知各有六支的六組: 一、六依處;二、六門;三、六所緣;四、六識; 五、六種心路過程;六、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 所緣對離心路過程心的呈現方式有三種,即:業、業相與趣相。 ◆三:六識 這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意識。 ◆四:六種心路過程 依門而分的六種心路過程是: 一、與眼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二、與耳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三、與鼻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四、與舌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五、與身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六、與意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或者,依識而分的六種心路過程是: 一、與眼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二、與耳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三、與鼻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四、與舌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五、與身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六、與意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依門的心路過程應與依識的(相符心路過程)配合。 【助讀說明】 ▼六種心路過程: 直譯巴利文vithi是「路」,但在此則意為「過程」。 ○當諸心於根門或意門生起以識知目標時,它們不會雜亂無章或單獨地生起,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識知過程階段,依照有條有理的次序一個接著一個地生起。這次序名為「心之定法」。 ○心路過程必須具足一切所須的因緣條件才能發生。根據註疏,每一種心路過程所須的因緣條件如下: 於眼門心路過程: (1) 眼淨色、(2) 色所緣、(3) 光、(4) 作意。 於耳門心路過程: (1) 耳淨色、(2) 聲所緣、(3) 空間、(4) 作意。 於鼻門心路過程: (1) 鼻淨色、(2) 香所緣、(3) 風界、(4) 作意。 於舌門心路過程: (1) 舌淨色、(2) 味所緣、(3) 水界、(4) 作意。 於身門心路過程: (1) 身淨色、(2) 觸所緣、(3) 地界、(4) 作意。 於意門心路過程: (1) 心所依處、(2) 法所緣、(3) 有分。 ○為了方便,六種心路過程可以分為兩組: 一、五門心路過程,這包括發生於五根門的五種心路過程; 二、意門心路過程,這包括一切只發生於意門的心路過程。 由於五門心路過程也(必須)經由有分而生起,所以有時它們也稱為「混合心路過程」,因為它們涉及了意門與根門。 ○只在意門裡發生的心路過程則稱「純意門心路過程」,因為它們沒有通過根門,而只通過有分生起。如隨後可見,雖然首五種心路過程通過不同的根門發生,但它們都依照同一個次序。第六種(即:意門)心路過程則包括了多種不同的過程,唯一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依靠五根門生起。 ◆五: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 當知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是: 一、於五根門,它是極大、大、微細、極微細。 二、於意門,它是清晰及不清晰。 【助讀說明】 ▼所緣的呈現方式: 巴利文visayappavatti意為所緣在六門之一呈現於心識,或所緣呈現時的諸心活動。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可分別為在五根門的四種,即極大、大、微細、極微細,以及在意門的清晰與不清晰。 ○在此所用的「大」及「微細」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它給予心的撞擊力。即使巨大或粗顯色所緣呈現於眼門,但若眼淨色很弱,或所緣在眼淨色的高峰期已過才撞擊它,或光線很暗,該所緣即不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屬於微細或極微細所緣。反之,若細小的所緣在眼淨色的高峰期撞擊它、眼淨色很強、光線又亮,如是該所緣即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屬於大或極大所緣。 因此「大所緣」和「微細所緣」等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從所緣呈現於根門的那一刻起,直至停止呈現期間,有多少個心路過程心生起。對於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的清晰及不清晰所緣的分別亦依據相同的原則。 五門心路過程 ◆六:極大所緣 如何(決定所緣呈現的強度)?一心識剎那有三個小剎那:生、住及滅。色法的壽命是十七個心識剎那。五所緣在一個或幾個心識剎那過去之後,在住時呈現於五根門。 如是,若色所緣在經過一個心識剎那之後(1)呈現於眼門,有分波動了兩個心識剎那後即中斷(2-3)。隨後轉向於取同一個所緣的五門轉向心生起與壞滅(4)。緊接著依照次序生滅的是看該色所緣的眼識(5)、領受它的領受心(6)、推度它的推度心(7)、確定它的確定心(8)。 隨後任何一個具足因緣的二十九欲界速行心即會生起,一般上是七個心識剎那(9-15)。在速行之後,兩個彼所緣(16-17)則依照情況生起。過後即沉入有分裡。 至此十七心識過程已完畢,即:十四心路過程心、兩個有分波動及一個已過去的(有分)心識剎那。過後該所緣即滅盡。這所緣即名為「極大」。 【助讀說明】 ▼色法的壽命: 在《阿毗達摩論》裡,一個心的壽命名為一個心識剎那。這時間單位是非常短暫的;根據諸論師,在閃電間或眨眼間,即有數十億個心識剎那過去了。雖然它極其短暫,但每個心識剎那還可以再分為三個小剎那,即:生時、住時及滅時。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一個心生起,執行其剎那間的作用,隨後即壞滅,而供給下一心生起的因緣條件。如是,依心識剎那次序,心流持續不斷地發生,即如河水之流一般。 ○《阿毗達摩義廣釋》指出「住時小剎那」是諸法生時與滅時之間的階段,其時該法「面對自己的壞滅」。列迪長老認為住時是生與滅兩個階段的中間點,就譬如把一塊石頭拋上空中,它必須有一個(停止的)剎那,然後才開始掉下來。他也說住時可以包括法的生時與滅時之外的整個壽命。許多論師認為佛陀在《增支部》(A.3:47/i,152)裡所說的:「緣生法有三相,即:生、滅、及住立的變易」已暗示了有住時。在此,他們認為「住立的變易」即是指住時。 ○色法也經過生、住、滅三時,但這三時所佔的時間是等於十七個心生滅的時間。名法與色法的生時和滅時的時間都是一樣長短,但色法的住時則等於名法的四十九個小剎那。 ▼五所緣……在住時呈現於五根門: 色所緣等五所緣都是色法,所以能夠維持十七個心識剎那。由於它們在生起的小剎那還很弱,所以只有在住時才能呈現於五根門。 如是,若色所緣:當沒有活躍的心路過程發生時,屬於同一種心的有分心流即會不斷地發生,且只取同一個目標,也即是前一世最後一串速行(臨死速行)的目標,此目標是業、或業相、或趣相。在五所緣之一呈現於根門的當下,一個有分心已過去了,此心名為「過去有分」。隨後有兩個由於該目標的撞擊力而波動,第二個中斷了有分流。在疏鈔裡,這兩個(有分心)被分別為「有分波動」與「有分斷」。之後,在五門轉向心生起的那一剎那,心流即已從「離路的階段」出來,而進入心路過程。 ▼二十九種欲界速行心: 它們是十二不善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及唯作生笑心。 ▼這所緣即名為「極大」: 在取極大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裡,所緣的生起與過去有分的生起同時發生。由於五所緣與淨色的壽命都是十七個心識剎那,它們兩者與第二個彼所緣同時滅盡。如是,這種心路過程進行了整整十七個心識剎那,而其中從五門轉向心起始的十四心是真正的心路過程心。這種心路過程名為「彼所緣時分」,即結束於彼所緣的過程。 ○心路過程與「六個六」之間的關係可以如下理解。當色所緣撞擊眼淨色時,在眼處的支助之下,眼識即生起,取該撞擊眼淨色的色所緣為目標。對於眼識,眼淨色是它的依處及門,色所緣是它的目標。在該心路過程裡的其他心──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及彼所緣──是屬於意識。它們也取同一個色所緣為目標,以眼淨色為門,但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對於該過程裡所有的心,有分也是它們的門,因為整個心路過程是從有分出起的。如是所有的五門心路過程皆有二門,即個別的根門和共用的意門或有分。由於它特別地在眼門生起,所以稱它為「眼門心路過程」,而由於特別地擁有眼識,所以稱它為「眼識心路過程」。由於它的目標是極大所緣,撞擊根門之後只有一個(有分)心識剎那過去,所以稱之為「極大所緣的心路過程」。對於其他的根門心路過程亦可如此理解,只需把「眼識」換成各自的根識,如:耳識等。 ●古代阿毗達摩論師以芒果的比喻來形容心路過程。 有個人蓋著頭睡在芒果樹下。其時有粒熟了的芒果掉下撞在地上,其聲吵到他的耳朵裡。被聲音吵醒之後,他張開眼看,伸手取該果,捏一捏及嗅一嗅它。然後把它給吃了,吞下及回味它的味道。過後再倒回去睡覺。 ○在此,那人睡在芒果樹下就有如有分流。 芒果掉下撞在地上,其聲吵到他的耳朵則有如所緣撞擊根門,如:耳門、眼門。 被聲音吵醒即有如五門轉向心轉向所緣。 張開眼看即有如眼識執行看的作用。 伸手取該芒果有如領受心領受所緣。 捏一捏芒果有如推度心在推度所緣。 嗅一嗅它則有如確定心在確定所緣。 吃芒果即有如速行在體驗所緣的滋味。 吞下及回味它的味道有如彼所緣取速行的所緣為所緣。 那人過後再倒回去睡覺則有如再沉入有分。 ○應注意整個心路過程的發生是毫無自我的,沒有所謂在其背後的永恆體驗者,或內在控制者,或在心路過程之外的「識知者」。剎那生滅的諸心本身已完成了一切識知應有的作用,而識知過程的互相配合是源自因果緣起的法則。在心路過程裡,每一心皆依照「心之定法」生起。它依靠各種不同的緣生起,這包括前生心、所緣、門及依處色。生起之後,它在心路過程裡執行它特有的作用,然後即滅盡,及成為下一心的緣。 ◆七:大所緣(略) ◆八:微細所緣(略) ◆九:極微細所緣(略) ◆十:所緣的呈現方式 與眼門相同,於耳門等亦是如此。如是當知於一切五門皆有四種所緣呈現的方式;依次序,這四種方式名為:一、彼所緣時分;二、速行時分;三、確定時分;四、無效時分。 【助讀說明】 ▼如是當知於一切五門等: 若把這四種過程再分類,則一共有十五種根門心路過程。由於每一種都可以發生於所有的五根門,因此一共有七十五種根門心路過程。 ◆十一:總結 心路過程心一共有七種及生起十四次。詳說則於五門有五十四種心。 於此,這是五門心路過程生起之法。 【助讀說明】 ▼心路過程心一共有七種等: 這七種心路過程心是五門轉向心、根識(五識之一)、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緣。生起十四次則是計算速行七次及彼所緣兩次(其他的各是一次)。發生於五門心路過程的五十四心是所有的欲界心。 意門心路過程 ◆十二:有限速行心路過程 當清晰所緣呈現於意門,有分波動、意門轉向、速行及在速行之後的彼所緣即會轉起。隨後即再次沉入有分。 對於不清晰所緣,在速行之後即沉入有分,彼所緣沒有生起。 【助讀說明】 ▼意門心路過程: 當心路過程發生於五門的任何一門時,事實上是涉及了兩門,即根門與意門。稱為意門心路過程的是純粹只發生於意門的心路過程,完全沒有涉及根門。為了使它更明確化,也稱之為「純意門心路過程」。 ○意門心路過程包括了欲界或「有限心路過程」,以及廣大與出世間心路過程。 ○有限或欲界意門心路過程本身有兩揰: 一、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的隨起意門心路過程; 二、獨立的心路過程。 (一)鼓只受到棍敲擊一次即會傳出一陣陣的回響,如是當五根門只受到五所緣撞擊一次,而在五門心路過程停止之後,過去所緣即會呈現於意門,引發了許多意門心路過程。由於這些心路過程是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它們稱為「隨起心路過程」。依據隨五種根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它們可分為五種。 ○列迪長老解釋:明確地識知所緣是發生於這些隨起心路過程;在純五門心路過程裡並沒有如此明確地識知所緣。例如,在眼門心路過程之後,首先生起的是「彼隨起意門心路過程」,再次緣取根門心路過程剛剛識知的所緣。隨後依次生起的各個心路過程則整體地識知該所緣、識知所緣的顏色、領會所緣的實體、識知所緣的實體、領會所緣的名稱、以及識知所緣的名稱。 ○「整體地識知該所緣的心路過程」是(第二個)意門心路過程,它整體地識知已重複地被前兩個過程(即根門及彼隨起心路過程)識知的所緣。這過程執行組合的作用,把對所緣片段的感覺組成一體,有如把旋轉的火炬看成一圈火光。只有在這發生之後才有可能識知顏色。當識知顏色發生時,人們就會識知它為「藍色」等等。當識知實體發生時,人們識知實體或形狀。當識知名稱發生時,人們識知(所緣的)名稱。因此,列迪長老認為,只有在識知(所緣的)個別特徵時,人們知道:「我看到這或那特徵。」 (二)當六所緣的任何一個直接呈現於意門,而不是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發生時,「獨立意門心路過程」即會生起。可能有人會質問所緣如何能夠不依靠五根,而直接呈現於意門。列迪長老舉出幾個來源:從以前直接體驗的,或從以前直接體驗的再加以推測;從以前聽來的,或從聽來的再加以推測;由於相信、觀念、推理或省思之後所接受的見解;通過業力、神通力、身體不調、天神的影響、觀照、覺悟等等。他解釋:如果有人只是清晰地體驗某種目標一次,即使是過了一百年之後,緣於該目標,在條件具足時也有可能令到有分心波動。已受到過往體驗滋養的心是非常易於再受到它們的影響。當它遇到五所緣的任何一個時,該所緣都可能觸發一連串心流,而識知上千個過去所體驗的目標。 ○不斷受到這些因緣刺激的心流,時時刻刻都在尋求機會自有分心中出起,以清楚地識知目標。因此,有分心裡的作意心所不斷地令到有分心波動,以及不斷地把心轉向由於因緣已具足而呈現的目標。列迪長老解釋,即使有分心已有自己的目標,它還是傾向於緣取其他目標。由於有分心不斷地「蠢蠢欲動」,當某個目標基於其他因緣而足夠明顯時,它即會把心流從有分心中拉出來,而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 ○獨立的意門心路過程可分為六種:根據以前直接體驗的、根據以前直接體驗的再加以推測、根據聽來的、根據聽來的再加以推測、根據所識知的、根據所識知的再加以推測的心路過程。在此,「所識知的」包括了相信、觀念、觀照與覺悟;「從所識知的再加以推測」包括通過歸納或推理而得來的結論。 ▼當清晰所緣呈現等等: 在欲界裡有兩種意門心路過程,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目標的強度。 ○對於取「清晰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當所緣呈現於意門時,有分波動(兩次)之後即停止。然後意門轉向心轉向該所緣,繼而有七個速行及兩個彼所緣生起,而後心路過程再度沉入有分。這是指在欲地的有情;於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的有情,即使是對特別清晰的所緣,彼所緣也不會生起。 ○對於不清晰所緣:對於取不清晰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不論在什麼情況之下,彼所緣都不會生起。 列迪長老認為,對於取不清晰所緣的心路過程,於速行之後沉入有分應是最長的過程。然而,他認為,當所緣是不清晰時,也有在意門轉向心發生兩三次之後即結束的過程;而且只有有分波動的過程也可能發生。因為對於純意門心路過程,有無數次目標呈現於意門時只令到有分波動兩三下,過後該波動即停止,而沒有真正的心路過程心生起。所以,根據列迪長老,對於意門,所緣的呈現方式亦有四種。結束於彼所緣的可稱為「極清晰的呈現方式」;結束於速行的可稱為「清晰的呈現方式」;結束於意門轉向心的可稱為「不清晰的呈現方式」;而只有有分波動的則可稱為「極不清晰的呈現方式」。呈現的清晰程度是依據目標有多明顯或心的力量幾強。因為即使當心很弱時,很明顯的目標也能夠清晰地呈現;再者,即使目標很微細深奧,強勁的心還是能夠清楚地識知它。 ◆十三:總結 於該心路過程有三種心,心生起則十次。於此詳細解釋則有四十一心。 於此,這是有限速行篇。 【助讀說明】 ▼三種心等等: 該三種心路過程心是意門轉向心、速行及彼所緣。心生起十次是意門轉向一次、速行七次、彼所緣兩次。在此的四十一心包括除了雙五識、五門轉向心與兩個領受心之外的一切欲界心。發生於此的三種推度心的作用是彼所緣;確定的作用則是意門轉向。
Posted on: 2011/8/15 9:40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瑜伽論說:
諸聖弟子雖於緣起已得善巧,而但隨觀四大種身「細無常性」,未即觀察識無常性。所以者何? 四大種身經久時住,常相可得,剎那相似相續隨轉,其無常性難可得故。 識無常相麤顯可得,剎那剎那所緣易脫,其相轉變,無量品類有差別故。雖即此識無常性相無量品類麤顯易得,然復說名「最極微細」,當知其性難可識故、難可入故。所以者何?唯是慧眼所見境故。 所以 ○觀察時從色法麤顯的常相,進入「細無常性」。 ○觀察時從識麤顯的無常相,進入「最極微細」。 總之,識的生滅比色法更快,南北所傳都一致。
Posted on: 2011/8/15 8:57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說:
在《阿毗達摩論》裡,一個心的壽命名為一個心識剎那。這時間單位是非常短暫的;根據諸論師,在閃電間或眨眼間,即有數十億個心識剎那過去了。雖然它極其短暫,但每個心識剎那還可以再分為三個小剎那,即:生時、住時及滅時。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一個心生起,執行其剎那間的作用,隨後即壞滅,而供給下一心生起的因緣條件。如是,依心識剎那次序,心流持續不斷地發生,即如河水之流一般。 色法也經過生、住、滅三時,但這三時所佔的時間是等於十七個心生滅的時間。名法與色法的生時和滅時的時間都是一樣長短,但色法的住時則等於名法的四十九個小剎那。 〇《雜阿含經》也說心、意、識的轉變比色法快: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剋,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Posted on: 2011/8/12 16:26
|
|||
|
Re: 今立一論,請大德們評論! |
||||
---|---|---|---|---|
二階會員
|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說:
每一心及其相應心所皆必須緣取一個所緣(目標),因為心本身即是識知目標的活動。 在此「現在」一詞意為「剎那現在」,即指所體驗的事物是於當下剎那存在的。由於色法變易的速度比名法慢,一個色所緣可以保持存在於整個眼門心路過程。其他(耳鼻舌身四)根門的所緣亦是如此。 所以眼見色或耳聞聲的過程 由於色法變易的速度比名法慢 名法可以識知色或聲的存在
Posted on: 2011/8/12 9:10
|
|||
|
Re: 南傳的心法 |
||||
---|---|---|---|---|
二階會員
|
◆心的所緣(摘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於所緣之概要,有六種所緣,即: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味所緣、觸所緣與法所緣。其中,(顏)色本身是色所緣。同樣地,聲等即是聲所緣等。但法所緣則有六種:淨色、微細色、心、心所、涅槃與概念。」 【助讀說明】 ▼所緣之分析: ●每一心及其相應心所皆必須緣取一個所緣(目標),因為心本身即是識知目標的活動。 由此,所緣是心及其相應心所取樂或鉤住的目標。 ▼六種所緣: ●《阿毗達摩論》分析了六種與六門相符的所緣: ◎首五種都包括在色法裡。 ○(顏)色、聲、香、味四者是屬於「所造色」,即依靠四大界而生起的次要色法。 ○觸所緣則是四大界當中的三界,即:一、地界或堅硬性,通過觸感覺為硬或軟;二、火界,感覺為熱或冷;三、風界,感覺為支持或壓力。 ◎法所緣有六種: ○首五所緣的每一種都能通過以下的三個方式識知:一、通過各自的根門心路過程;二、通過意門心路過程;三、通過離心路過程心,即結生、有分與死亡。 ○第六種所緣,即法所緣,完全不能通過五根門識知,而只能通過意門心路過程或離心路過程心識知。法所緣有六種: 一、淨色,是五種感官裡的根門色法,即眼淨色、耳淨色等五種淨色。 二、微細色,包括十六種列於第六章、節六的色法,水界即是其中之一。 三、心(citta)亦是一種法所緣;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標。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四、五十二心所也是法所緣,例如:當人們覺察到自己的感受、思與情緒時。 五、涅槃,是有學聖者與阿羅漢意門心路過程的目標。 六、概念也是法所緣,它是世俗法,並不是究竟存在之法。 ◆依門分類 「一切眼門心都只以顏色為所緣,而且只屬於現在(的所緣)。同樣地,聲等是耳門心等的所緣,它們也只屬於現在(的所緣)。 然而意門心的所緣有六種,而且,根據情況,該所緣可以是屬於現在、過去、未來,或與時間無關。 再者,於結生、有分、死亡(三種)離門心,所緣亦有六種。根據情況,一般上那於前一世已被六門之一識知的所緣,可以是現在或過去所緣,或是概念。此所緣是業、或業相、或趣相。」 【助讀說明】 ▼一切眼門心: 在眼門心路過程裡,所有屬於該心路過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緣為目標。 色所緣並非只是眼識的目標;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緣也都取同一個色所緣為目標。 再者,這些生起於眼門心路過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緣而已」為目標。在該心路過程裡,它們並不能識知其他目標。 ▼而且只屬於現在(的所緣): 在此「現在」一詞意為「剎那現在」,即指所體驗的事物是於當下剎那存在的。由於色法變易的速度比名法慢,一個色所緣可以保持存在於整個眼門心路過程。其他(四)根門的所緣亦是如此。 ▼意門心的所緣: 生起於意門心路過程裡的心能夠識知五所緣,以及一切五門心路過程無法識知的法所緣。 意門心也能識知過去、現在與未來任何一時的所緣,或是與時間無關的所緣。後者是指涅槃與概念。 涅槃是沒有時間性的,因為其自性並無生、變易(住)與滅; 概念也是沒有時間性的,因為它並沒有自性。 ▼根據情況: 《阿毗達摩義廣釋》解釋:根據該心是欲界速行、神通速行、其餘廣大速行等等。除了生笑心之外,欲界速行都能取三時的所緣,以及無時間的所緣。 生笑心只取三時的所緣。 神通心取三時的所緣,以及無時間的所緣。 除了(神通心和)取過去心為所緣的第二與第四無色禪心之外,其餘的廣大心都取無時間的所緣(即:概念)。 出世間心取無時間的所緣(即:涅槃)。 ▼在於離門心等等: 離門心是在一世當中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之心。 它們有十九種,即:八欲界大善、五色界、五無色界果報心及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 這種心的目標有六種:過去或現在的五所緣之一,或是法所緣。 在所有三種作用裡,從結生至死亡,該心都只取同一所緣。 該所緣是投生時結生心的目標,在生命過程當中是有分心的目標,以及在死亡時是死亡心的目標。 一世當中的離門心必定與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目標相同。 ○當人臨命終時,基於其過去業與當時的情況,某個目標即會呈現於他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這目標是以下三種之一: 一、業: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 二、業相:是與即將成熟而導致下一世投生至何處的善業或惡業有關的目標或影像,或是造該業的工具。 例如: 虔誠的信徒可能會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 醫生可能會看到病人的影像; 而屠夫則可能聽到被宰殺的牛的哀號或看到屠刀。 三、趣相:這即是臨終者下一世將投生的去處。 例如: 即將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會看到天界的宮殿; 即將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會看到森林或田野; 即將投生至地獄的人可能會看到地獄之火。 ▼根據情況: 離門心的目標是根據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識知該目標時所通過的門而定;亦視該目標是屬於過去或現在所緣,或是概念;又根據它是業,或業相,或趣相而定。其解釋如下: ○若是投生至欲界,在前一世臨死速行的階段,被六門之一識知的五所緣當中任何一個所緣皆可成為業相。 這種所緣在新一世的結生和首幾個有分可以是過去或現在所緣。 它有可能是現在所緣,因為在前一世的臨死速行識知該目標之後,它可能還持續存在於新一世的首幾個心識剎那;隨後的有分及死亡心所取的目標則必定是過去所緣。 若前一世的臨死速行所取的目標是法所緣,它則可能是業或業相,以及是新一世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過去所緣。 若該目標是趣相,它一般上是色所緣、由意門識知、以及是現在所緣。 ○若是投生至色界天,三種離心路過程心的目標是前一世意門臨死速行所取的法所緣、是概念(於是與時間無關)、以及是屬於業相。 ○投生至第一和第三無色界天亦是如此。 ○若是投生至第二和第四無色界天,該目標(即:心)是法所緣、是過去所緣、也是業相。 ▼一般上: 這形容詞是專指「無想有情」死後投生至他處,因為在色界天的無想梵天完全沒有心識,所以下一世的離門心根本不能緣取前一世(生為無想梵天時)所緣取的目標。 對於這類有情,依靠在生為無想梵天之前的過去業,目標會自動呈現於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為業等等。 ◆依心分類 「在它們當中,眼識等各自取一種所緣,即顏色等。但三意界則能取顏色等(所有)五所緣。其餘的欲界果報心與生笑心只能取欲界所緣。 不善(心)和智不相應欲界速行能取一切所緣,除了出世間法。 智相應欲界善(心)及屬於第五禪的善神通心能取一切所緣,除了阿羅漢道與果。 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唯作神通心及確定心能取一切所緣。 於無色(禪心)當中,第二與第四取廣大所緣(即:廣大心)。其餘所有的廣大心取概念為所緣。出世間心取涅槃為所緣。」 【助讀說明】 ▼三意界: 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總稱為三意界;由於它們生起於所有五門,所以能取顏色等所有五所緣為目標。 ▼其餘的欲界果報心: 這些果報心是三種推度心與八大果報心;當生起為彼所緣時,它們能取呈現於六門的一切欲界所緣。 再者,除了悅俱推度心之外,當這些果報心生起為結生、有分與死亡心時,也能取六種離門所緣。 諸阿羅漢的生笑心也能取所有六種欲界所緣。 ▼不善心等: 由於四道、四果與涅槃九出世間法是非常的清淨及深奧,所以不善心和智不相應的善與唯作心並不能識知它們。 ▼欲界善心等: 凡夫與有學聖者不能覺察阿羅漢的道心與果心,因為他們還未證得此二心。 凡夫亦不能取有學聖者的道心與果心為所緣。 層次較低的有學聖者則不能取層次較高的道心與果心為所緣。 當有學聖者省察自己的出世間成就時,他們能以智相應欲界善心覺知道心、果心與涅槃。 在道心之前生起的「種姓」也是屬於這些心,它也取涅槃為所緣。 ▼善神通心: 神通是已熟練於五禪者才能獲取的高等智。 在聖典中提及五種世間神通,即:如意通(神變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與天眼通。 這些神通是運用第五禪心而獲得;於凡夫和有學聖者它是善的;於諸阿羅漢則是唯作的。 通過第三種神通,有學聖者能辨識與他同等級或層次較低的其他聖者的道心與果心,但不能辨識層次比他高的聖者的道心與果心。 阿羅漢道心與果心則完全超越善神通心的範圍。 ▼欲界唯作心等等: 通過欲界智相應唯作心,阿羅漢能在省察自己的成就時辨識自己的道心與果心; 通過唯作神通心,他能辨識其他聖者的道心與果心,包括有學聖者與阿羅漢。 在五門心路過程裡,確定能識知所有五所緣; 當作為意門轉向心時則能識知所有六所緣。 ▼於無色(禪心)當中: 第二無色禪心取第一無色禪心為所緣; 第四無色禪心取第三無色禪心為所緣。 如是此二心取廣大心為所緣。 ▼其餘所有的廣大心: 色界禪心所取的目標是概念,如:遍處禪心取遍相(見第一章、節十八至二十之助讀說明)、無量禪心取有情概念。 ◆總結 「廿五種心緣取下等所緣;六種緣取廣大(心);廿一種緣取概念;八種緣取涅槃。二十種緣取除了出世間法之外的一切所緣;五種緣取一切所緣,除了較高層次的道與果心;六種緣取一切所緣。如是它們的組別一共有七。」 【助讀說明】 ▼廿五種心: 廿三種欲界果報心、五門轉向心及生笑心只緣取下等所緣,即:欲界所緣。 ▼六種緣取廣大(心): 這些是第二與第四無色禪的善、果報與唯作心。 ▼廿一種緣取概念: 這些是五色禪、第一與第三無色禪的善、果報與唯作心。 ▼八種緣取涅槃: 這些是四道心與四果心。 ▼二十種緣取除了出世間法之外的一切所緣: 這些是十二不善心,以及智不相應的四善心與四唯作心。 ▼五種: 這些是四智相應善心與善神通心。 ▼六種緣取一切所緣: 這些是四智相應大唯作心、唯作第五禪神通心及確定心。 ◆圖表:心和所緣(目標) 01眼識的所緣:現在顏色。 02耳識的所緣:現在聲。 03鼻識的所緣:現在香。 04舌識的所緣:現在味。 05身識的所緣:現在觸。 06意界(五門轉向心、領受心)的所緣:現在五所緣。 07三推度心、一生笑心、八欲界美果報心的所緣:五十四欲界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 08十二不善心、四欲界美智不相應善心、四欲界美智不相應唯作心的所緣:八十一世間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概念。 09四欲界美智相應善心、一神通善心的所緣:八十七心(除去阿羅漢道心與果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10四欲界美智相應唯作心、一神通唯作心、意門轉向心的所緣:一切所緣(即:八十九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11無色界第二及第四禪心的所緣:分別是第一與第三無色界禪心。 12十五色界禪心、無色界第一及第三禪心的所緣:概念。 13出世間心的所緣:涅槃。 ◆以上是重要的心和所緣的關係
Posted on: 2011/8/12 8:43
|
|||
|
Re: 發起樂禪支後的問題 |
||||
---|---|---|---|---|
二階會員
|
網友們想檢驗自己禪修的體驗或禪那的情況
可參考網路的一本書如下 如實知見 - 帕奧禪師 「如實知見」(第三版)是緬甸帕奧禪師講於台灣 可參考書中: 第一講 如何修行安般念到入禪 第五講 如何辨識名法……如何辨識禪那心路過程 這是一嚴謹的內觀指導書 還有「智慧之光」等書
Posted on: 2011/8/11 13:05
|
|||
|
Re: 真如的同義詞,證知真如 |
||||
---|---|---|---|---|
二階會員
|
◎真如的意義(玄奘所譯):
瑜伽卷72說: 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 顯揚卷6說: 真如者: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一切言說所不依處。 成唯識論卷9說: 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佛地經論卷7說: 由離一切虛妄顛倒,假名真如。 辯中邊論卷上說: 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易故。 五蘊論說: 云何真如?謂諸法法性法無我性。 雜集論卷2說: 何故真如說名真如?由彼自性,無變異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 可知真如 是 所知的空性 和 法無我性 是無為法
Posted on: 2011/8/10 16:15
|
|||
|
Re: ◆相與念 |
||||
---|---|---|---|---|
二階會員
|
若由色無常等修起
是內觀法門的身念住下手 而祖師禪方式不同
Posted on: 2011/8/10 9:13
|
|||
|
Re: ◆祖師禪要前言 |
||||
---|---|---|---|---|
二階會員
|
祖師禪是教外別傳
從參究公案下手 和教內的訓練方法大不相同也。
Posted on: 2011/8/10 9:08
|
|||
|
Re: 南傳的心法 |
||||
---|---|---|---|---|
二階會員
|
〇北傳翻譯以玄奘大師為準,他的用語大都有梵文可參對,一般公認他的譯文較精確。玄奘時期以前的翻譯則常有出入,較不正確。
〇俱舍論一卷說: 頌曰:「識謂各了別。此即名意處。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 論曰: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 〇品類足論一卷說: 心云何?謂心、意、識。此復云何?謂六識身,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〇瑜伽一卷說: 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〇瑜伽六十三卷說: 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 〇顯揚一卷說:心者,謂心、意、識差別名也。 〇成唯識論三卷說: 謂第八識,或名為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〇集論一卷說: 何等為心?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 〇廣五蘊論說: 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 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又令生死流轉迴還故。 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 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 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〇所以,「諸識,皆名心、意、識」,識是「現前了別所緣境界」,「亦名心,能採集故」。從不同角色稱為心、意、識。 北傳所譯:「識,是了別所緣」,這和南傳所說:「心的特相是識知目標」,這一點是相同的。
Posted on: 2011/8/10 8:24
|
|||
|
南傳的心法 |
||||
---|---|---|---|---|
二階會員
|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摘要 在所有的上座部佛教國家裡,阿耨樓陀尊者所著的《阿毗達摩概要》是修學《阿毗達摩論》之主要入門書。菩提比丘(BhikkhuBodhi)英譯及助讀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則是導引進入阿毗達摩的名著,以下摘出「心法」和「四種心」的基本內容。 ◆四種心 「當中先說心法有四種: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無色界心;四、出世間心。」 【助讀說明】 「心」: 先研究心是因為佛教分析究竟法的中心點是在於親身體驗,而心又是體驗的主要因素,是對目標(所緣)的識知。 巴利文citta是源自動詞詞根citi(認知;識知)。 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動。 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 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 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 「純粹活動」這項定義是三者之中最貼切的詮釋,即心純粹只是認知或識知目標的過程。除了識知的活動之外,它並沒有一個屬於造作者或工具的實際個體。 提出「造作者」與「工具」的定義是為了對治某些人所執取的「我見」:認為有個識知目標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恆常不變的我」之邪見。佛教學者指出,這些定義顯示了並沒有一個「自我」在實行識知的活動,而只有心在識知。此心即是識知活動而無他,而且此活動必定是生滅的無常法。 對於闡釋任何究竟法,諸巴利論師建議採用四種鑑別法以區別之。這四種鑑別法即是每個究竟法各自的: 一、相(lakkhana),它的特相; 二、作用(rasa,亦作味),它所執行的任務或所獲得的成就; 三、現起(paccu-patthana),它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的方式; 四、近因(padatthana),它直接依靠的近緣。 對於心: 1其特相是識知目標。 2其作用是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時常由它們陪伴。[3] 3其現起是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個相續不斷的過程。 4其近因是名色(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與色法地單獨生起。 諸心有多種呈現方式,但都有同一個相:識知目標(所緣)。 儘管如此,《阿毗達摩論》把它們分別為許多種類,即八十九心,或更詳細則成一百廿一心。 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意識,實際上是一連串剎那生滅的心,極迅速地相續生滅,以致我們不能察覺它們是個別不同的心。《阿毗達摩論》不單只把諸心分門別類,更重要的是呈現它們為一個緊密相互交織的整體。為了辦到這點,它採用了一些互相重疊的分類法。 第一種分類法是依照心之地(bhumi)。 心一共有四地。 首三個是世間地:欲地、色地、無色地;第四地是出世間地。 用以形容首三地的巴利文avacara(界)的意義是:時常活動於或到訪某境地之法。所到訪的境地是依界而名的生存地(生命界;諸有情居住之地),即:欲地、色地、無色地。 然而,儘管心之三界與相符的生存地有密切的關係,但它們並非一而不二。心之界(地)是用於把不同的心分類;生存地是諸有情投生及在當地過活的生命界。 然而,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是有一定的關係:各別的心之界包含了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常有之心,即時常生起於其生存地之心。 各界之心並不是只可以出現於與其相符的生存地,而是也能在其他生存地裡生起,例如:色界心與無色界心也能夠在欲地裡生起;而欲界心也能夠在色地與無色地裡生起。 但還是可見到它們之間的固定關係,即一界之心是特別常出現於跟它擁有同一名稱之地。再者,任何界的造業之心(善心或不善心)都傾向於令造業者投生到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如果成功導致投生,它們必定會令造業者只投生到該地,而不會是其他地。 由此,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欲界心」:欲(kama)此字的意義包含: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樂;二、所欲,即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五欲的對象。欲地(kama-bhumi)是欲生存地;包括十一界,即:四惡道、人間與六欲界天。欲界心包括一切主要出現於欲地之心,儘管它們也能夠在其他地裡生起。 「色界心」:色界心是與色地(rupa-bhumi)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色禪(rupajjhana)的禪那心。任何最常見於色地之心即是屬於色界心。一般上色禪是通過專注於色法目標而得,如:地遍、身體的部份等等;色禪也即因此而得其名。這些目標是培育禪那的基礎。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色界心。 「無色界心」:無色界心是與無色地(arupabhumi)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無色禪的禪那心。任何最常見於無色地之心即是屬於無色界心。在修習禪定以獲得超越色禪的無色禪時,禪修者必須棄除一切與色法有關的目標,而專注於無色法目標,如:無邊虛空等等。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無色界心。 「出世間心」:出世間(lokuttara)這一詞源自「世間」(loka)與超越(uttara)。「世間」的概念具有三個層面:有情世間(sattaloka)、物質世間(okasaloka)、行法世間(sankharaloka),即有為名色法整體。 於此有關的世間是行法世間,即一切包括在五取蘊之內的世間法。 超越有為法界的是無為界,即:涅槃;而緣取及識知涅槃的心即是「出世間心」。反之,其他三種心(欲界、色界、無色界)則名為「世間心」。 ******* 由此可見,心可依界而分為四大類: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出世間心。心亦可依據其他原則而分類。 其中一個在《阿毗達摩論》裡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原則是「本性」(jati)。 關於本性,心可分為四類:善、不善、果報、唯作。 1不善心是與不善因──痴;或貪與痴;或瞋與痴──相應的心。這類心稱為不善是因為它們在精神上不健全,在道德上應受指責,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 2善心則是與善因──無貪、無瞋;或無貪、無瞋、無痴(慧)──相應的心。這類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愉悅的果報。 善心與不善心兩者是「業」。 3緣於業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報心。這類心組成有別於前兩種的第三種心;它包括善業與不善業的果報。應明白在此所指的業與果報兩者皆是純粹屬於精神方面的。 業是與善心或不善心相應的「思」;其果報是其他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4根據「本性」的原則分類,第四種心稱為「唯作」(kiriya)。這類心非業亦非果報。它雖涉及(心識)活動,但此活動並沒有造業,因此也就不能產生果報。 果報心與唯作心兩者皆非善非不善。反之,它們被歸列為「無記」或「不定」,意即此心不由善與不善兩面而定。 八十九心或一百廿一心: 欲界心(54): -不善心(12):貪根心(8)、瞋根心(2)、痴根心(2)。 -無因心(18):不善果報(7)、善果報(8)、無因唯作(3)。 -美心(24) :欲界善心(8)、欲界果報心(8)、欲界唯作心(8)。 色界心(15):色界善心(5)、色界果報心(5)、色界唯作心(5)。 無色界心(12):無色界善心(4)、無色界果報心、(4)無色界唯作心(4)。 出世間心(8或40):道心(4或20)、果心(4或20)。
Posted on: 2011/8/6 20:40
|
|||
|
Re: ◆祖師禪與默照禪的同異及優劣比較 |
||||
---|---|---|---|---|
二階會員
|
網友引文漏了一句使原意不清,今補正如下: 《血脈論》:此心微妙難見,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見。於此光明中運手動足者,如恆河沙,及乎問著,總道不得,猶如木人相似。總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識?
Posted on: 2011/7/29 12: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