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自在之路)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


佛陀在世時,他所說的經,還沒存在,他自己覺悟,在雜阿含經中也提到“緣自覺”:

雜阿含215經[正聞本277經/佛光本217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佛告富留那:
  「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
  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已}[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富留那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末學所學的兩位師父,都強調不看論,其實也就是類似別被文字或意思牽著走,末學在此也強調同樣的事情,實修,真正的念住所緣了,您達到禪境的機會就自然增加,這都是漸進的,只看過程,別被任何結果牽著走,或說只問耕耘,耕耘無貪無嗔無癡的生活方式,您幾乎就可能常處禪境,達到禪的狀態,在末學所學,都只是覺觀五蘊的副產品,別寄望,別祈求,就只是念住於所緣,離開所緣時,回到所緣就好。

自己實修的體驗最真實,大師們,師兄們,末學說的,或末學師父說的,都只是參考。

現見、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熟練四念處的身念處,您就可能親身體驗七覺支,您就可能親身體驗體會:現見、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聞思修,都是最重要的,但千萬別被您所認知的聞思修牽著走!

在末學所學法門,不覺,被牽著走,都被稱做“迷”或“癡”,別累積“癡”。

當下的:現見、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最實在。

祝福!

Posted on: 2020/1/30 9:19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2


學習禪修,先放輕鬆,不論練習禪修時或做人處事時,輕鬆、放鬆、愉悅,會較容易練習禪修,會較容易做人處事!

祝福!

Posted on: 2020/1/29 0:12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3


身受心法念處,循序漸進:

雜阿含803經[正聞本1084經/佛光本815經](安那般那念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
  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身念處,由靜坐,熟練鼻孔附近皮膚的觸覺的覺觀練習起。或由經行,熟練腳底皮膚的觸覺的覺觀練習起。熟練到身念處滿足。

進而練習受念處,以苦受或樂受等受為所緣,練習熟練受念處,當您熟練覺觀苦生、苦滅、苦展轉,非常熟練後,您偶爾會覺觀到與苦相關的念頭,那就是您開始練習心念處的好時機!

Posted on: 2020/1/29 0:02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4


學佛,了解正見是重要的:

雜阿含301經[正聞本482經/佛光本339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
  爾時,尊者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
  佛告陀迦旃延:
  「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
  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
  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陀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如何能有如實知如實見的能力,而親身體驗體會正見?
先要學習四念處,得如實法,而漸有機會如實知如實見“正見”:

雜阿含607經[正聞本762經/佛光本621經](念處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osted on: 2020/1/28 23:49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5


剛跟一位師兄聊各種冥想,下面是末學跟那位師兄對佛教相關禪修的敘述:

禪,的確,看人學習的是何種型式、方法或意義。

入門的方式,相當多種,想要達到的目的,也相當多種。

一般來說,如果牽扯到佛陀所教導的,在佛教被稱做出世間禪,所謂的智慧禪,或稱做無煩惱的自在生活方式(當然,您還是面對您每天該面對的每個生活上的問題)。

這是雜阿含785經的部份經文: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學習佛教禪法的人,大概就瞭解,世間法,是共世間的,也就是一般世俗上所教導的禪法,就如佛教的教學常說到,初禪、二禪等是共世間的禪法。

學習佛教的禪法,有人經由生活中的動作覺觀,有人禪坐觀呼吸(觀鼻孔附近皮膚的觸覺),有人經行覺觀腳底皮膚的觸覺。這些入門方式,都是為了熟練活在當下,也就是熟練在當下覺觀到自己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展現。

就如上面雜阿含785經所提到的世間法、出世間法的差別點,有覺觀五蘊能力後,就在:是否繼續能練習覺觀苦、集、滅、道,如實知如實見苦,如實知如實見苦集,如實知如實見苦滅,進而如實知如實見究竟滅苦之道。能如實知如實見究竟滅苦之道的人,在佛教被稱作見法,也就是知道如何是真修行而漸無罣礙自在生活的方法,那時候,許多人把它稱為悟後起修。

這世上,冥想或禪修的教法,的確很多,有健身的,有享受的,若真是學佛教的,應該就是學習智慧禪,佛教的慧,如這兩經中說的:就是四聖諦:
雜阿含646經:
"
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

雜阿含647經:
"
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慧根。
"

學習四念處的人,如末學自己,熟練四念處,而熟練覺觀五蘊,進而熟練覺觀苦集滅道,要真達到如實知如實見所謂的究竟滅苦之道之後,且繼續熟練這究竟滅苦之道,就是在生活中漸息滅自己的貪嗔癡,各個人的資質不同,習性也不同,進展的速度也自然不同。

但,在生活中,在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中,若真在練習,熟練到家後,是可以一邊生活工作,一邊處在禪境中,許多大師都說禪修就在擔柴挑水中,禪修就在生活掃灑中,禪修就在工作應對中,那是他們達到那種熟練程度之後,才能說的。

由初學,到熟練工具,所謂的熟練覺觀五蘊及熟練苦集滅道,到悟道,到生活中完全沒煩惱,這些不同次第,是慢慢累積出來的。

Posted on: 2020/1/28 23:32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6


禪修,所有的展現,知道就好,別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如實知如實見,若能漸如實,就如,您身在百花欉中,卻片葉不沾身。

還在慢慢練習的人,貪生了,知道它生了,相續了,知道它還在相續,滅了,知道貪滅了,如實知如實見,您若能漸如實,就漸不會再如以往,有了五蘊的展現,就加油添醋,讓火越燒越大,或持續的燒,而是,越熟練,您越能夠知道中性看待對待所有因緣展現,它因為您沒加柴添油,所以,火就自然漸漸息滅。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先練習,讓自己有覺觀五蘊的能力,而漸練習覺觀苦集滅道,當自己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之後,就知道如何是真正的息滅貪嗔癡之法。

時時練習念住於所緣,五蘊任運,也就是,您還是照常的能覺知到任何五蘊的展現,但您只是將所緣放在您想要放在的所緣上,達到這種程度,生活中,您就能隨順觀隨順覺,您日理萬機,但卻沒被任何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漸能熟練,都是因為長久正確單純的練習四念處,及如實知如實見苦集滅道,而漸開發出來的。

祝福!

Posted on: 2020/1/20 4:55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7


不練習念住所緣,覺觀五蘊,所謂的禪修,很可能,常被五蘊牽著走,當然,就失去了中性覺觀的機會。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9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8


腦中的想法或思維,乃至五蘊的任何展現,您漸會體會其無常無我,您看著它來,看著它去,當然,要漸能進步,重點,您要常練習四念處,能念住於所緣,是最基本的。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7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9


時時覺觀自己的身口意,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就算覺觀到自己的貪嗔癡,如實知如實見,真能漸如實,您會體驗體會中性對待看待因緣、境界,漸不會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3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0


練習身念處,念住於所緣,實修個幾個月,或真不夠基礎的,可能幾年,這些經上說的,您會親身體驗體會的。

就算都沒經驗到,無貪無嗔無癡的面對它,這情境,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0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1


末學也分享這段經文:

雜阿含803經[正聞本1084經/佛光本815經](安那般那念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
  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54相應1經/一法經(入出息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那裡,……(中略)這麼說:
  「比丘們!當一法已修習、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哪一法呢?入出息念。
  而,比丘們!當入出息念如何已修習、如何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坐下,盤腿後,挺直身體,建立起面前的念後,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當吸氣長時,他了知:『我吸氣長。』或當呼氣長時,他了知:『我呼氣長。』
  當吸氣短時,他了知:『我吸氣短。』或當呼氣短時,他了知:『我呼氣短。』
  他學習:『經驗著一切身,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一切身,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喜,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喜,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樂,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樂,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心行,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心行,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心行寧靜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心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心,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心,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心喜悅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心喜悅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集中著心,我將吸氣。』他學習:『集中著心,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心解脫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心解脫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無常,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無常,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離貪,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離貪,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滅,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滅,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斷念,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斷念,我將呼氣。』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這麼已修習、這麼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

Posted on: 2020/1/19 16:26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2


還是純粹供參考:

末學上網,發覺,太多人練習禪修時,在檢查自己是否合於自己所讀到的達到禪境標準,但,其實,禪修是越單純越好,所謂的念住所緣而達心一境性,只是單純的因為念住於所緣而漸展現七覺支。

實修,自己親身體驗體會最實際,太多人被文字或知見牽著走,不自知。

能單純,純粹的念住於所緣,所謂的覺觀五蘊,長久下來,自己越來越了解自己,越來越能在當下覺照,越來越不容易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知道這世間的文字或知見由腦中釋放出來時,都可以參考,但漸不會被這些展現牽著走。

從身念處的身體觸覺開始練習覺觀,如經行時自己腳底的觸覺,或靜坐時鼻孔附近皮膚的觸覺,熟練後,自己就漸了解禪修該如何走。

祝福所有的師兄!

雜阿含215經[正聞本277經/佛光本217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佛告富留那:
  「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
  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已}[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富留那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osted on: 2020/1/19 7:15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3


末學在知乎的這篇回答,有興趣的師兄請參考:

https://www.zhihu.com/answer/616110538

末學本身的經驗,由四念處入門,熟練後,三十七道品,品品展現,熟練四念處後,練習覺觀苦集滅道,是禪修趣向智慧禪的最佳途徑之一。

祝福!

Posted on: 2020/1/18 21:00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4


另類思考:

純個人經驗,純供參考!

禪修,練習如實知如實見,單純的念住於所緣,前人所說的,或末學所說的,並不是重點,您能持續念住於所緣,七覺支通常就自然漸展現,若執於名相或方法,可能沒在禪修,卻為那些所纏。

心一境性,這詞,思維修時,可思維一下。

身念處,若如末學以腳底的觸覺為所緣,您若持續念住於所緣,時間夠長,您會了解末學想要跟您表達的。

如實!

Posted on: 2020/1/18 20:19
Top


Re: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二 答鄭崑巖中丞
#15


如實

Posted on: 2020/1/17 21:28
Top


Re: 誠徵:禪修研究意見
#16


末學在大陸知乎網站回答了約五百題,都是末學學習四念處的心得報告:
https://www.zhihu.com/people/c093f0af945a95a3d2880f6ff5db4b93

這簡體字部落格也有些心得報告: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632968381#type=-1

在臉書有成立一個社團,請搜尋:四念處及四聖諦禪修討論社團

若有興趣,請參考!

Posted on: 2020/1/17 21:23
Top


Re: 四念處修行次第
#17


如果是初學禪修的師兄,建議先從身念處開始練習。

末學自己約十年前,是以經行為主,靜坐為輔。

經行,由於身體體重,腳底的觸覺會非常容易當作所緣,念住於所緣比較起來是較容易的,只要能夠長時間的念住於所緣,就漸有機會達到心一境性,所謂的禪境。

身念處若能夠非常熟練,就是開始練習受念處的好時機,當受念處熟練後,當自己有煩惱時,就是練習如實知如實見苦的好時機,受念處熟練後,自己會發覺較容易覺觀到與受相關的念頭,進而可以練習心念處。

熟練心念處的師兄,就可以進而練習覺觀苦集,如實知如實見苦集,如實知如實見苦滅,更熟練後,進而如實知如實見究竟滅苦之道。

能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的師兄,就可以正式開始修行,漸漸息滅貪嗔癡。

Posted on: 2020/1/17 20:34
Top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18


末學所學禪修,次第很單純,從身念處修起,熟練後,修習受念處,熟練後,可在有煩惱時練習覺觀苦,無煩惱時練習覺觀受或身,受念處若非常熟練,就會經歷常覺觀到與受相關的念頭,而進入心念處,進而漸可練習覺觀苦集,練習覺觀苦滅,更熟練後,就可能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真能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並熟練的人,就可以真正的開始修行,漸息滅貪嗔癡。

每個步驟,可能對各個人所須的時間都不同,因為基礎的關係,別在乎自己慢,只要慢慢練習,就在累積,任何一個身口意,都在累積,累積出下個當下的我們。

次第非常單純,若能正確的練習,就會進步,別急,急了,可能在累積貪嗔癡。

Posted on: 2020/1/17 20:06
Top


Re: 【如何在生活中禪修?】觀察五蓋
#19


末學所學,四念處禪修,先熟練念住所緣,越熟練,越能在生活中禪修。

四念處禪修,就是在練習熟練覺觀自己五蘊的展現,由身念處開始,熟練後,可練習受念處,也可以更寬廣的練習以耳觸、眼觸、等的念住練習。

受念處熟練後,就可能覺觀到與受相關的心念,而漸能練習心念處。

各人的資質與基礎不同,所須時間也不同,不論長短,正確的練習覺觀五蘊,就在培養資糧。

熟練四念處,就可以練習覺觀苦集滅道,如實知如實見苦,如實知如實見苦集,如實知如實見苦滅,進而如實知如實見究竟滅苦之道。

若真能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就應該能夠中性的看待對待各種因緣展現,而漸不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能如此,就漸能在生活中處於禪境。

Posted on: 2020/1/17 19:53
Top



Top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