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最新影片分享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GdapWTi4M
Posted on: 2020/1/12 14:45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止禪40業處】: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四無色、一想、一分別。
○十遍是: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虛空遍、光明遍。 ○十不淨:腫脹、青瘀、膿爛、斷壞、食殘、散亂、斬斫離散、血塗、蟲聚、骸骨。 ○十隨念是: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施)隨念、天隨念、寂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入出息念。 ○一想是食厭想。 ○一分別是四界分別觀。
Posted on: 2020/1/12 14:49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9日 23:02:50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觀禪由兩部分組成】:色業處和名業處。
◎色業處是簡略或詳盡地分別四界,能達到近行定。 辨識不同的究竟色法及其實相,是身隨觀。 ◎名業處是了知和照見不同種類的究竟名法。 例如通過六根門辨識每一門心路中產生的不同種類的心識及其相應心所。 辨識受及其實相,是受隨觀; 辨識心及其實相,是心隨觀; 辨識觸及其實相,是法隨觀。
Posted on: 2020/1/12 14:50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4日 14:54:31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9日 23:03:55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修習觀禪的次第,依次有十六觀智】:
1 名色分別智;2 緣攝受智;3 思惟智; 4 生滅隨觀智; 5 壞滅隨觀智;6 怖畏現起智;7 過患隨觀智;8 厭離隨觀智;9 欲解脫智;10 審察隨觀智;11 行捨智;12 隨順智;13 種姓智;14 道智;15 果智;16 省察智。 ◎在生滅隨觀智的中間階段,會生起十種觀染: (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勝解(7)策勵(8)現起,即正念(9)捨(10)欲。
Posted on: 2020/1/13 7:55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9日 23:04:56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生活中的禪修】:
○所觀:五蘊=名色法=身心=行法。 ○能觀:覺知的心=識智與大正念=觀智。 【觀禪的原則】: ○讚念長老說:以識智,輕鬆而有距離地觀照身心的無常、苦、無我,體證空性和涅槃。 ○隆波帕默說: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Posted on: 2020/1/13 14:38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末學所學禪修,次第很單純,從身念處修起,熟練後,修習受念處,熟練後,可在有煩惱時練習覺觀苦,無煩惱時練習覺觀受或身,受念處若非常熟練,就會經歷常覺觀到與受相關的念頭,而進入心念處,進而漸可練習覺觀苦集,練習覺觀苦滅,更熟練後,就可能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真能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並熟練的人,就可以真正的開始修行,漸息滅貪嗔癡。
每個步驟,可能對各個人所須的時間都不同,因為基礎的關係,別在乎自己慢,只要慢慢練習,就在累積,任何一個身口意,都在累積,累積出下個當下的我們。 次第非常單純,若能正確的練習,就會進步,別急,急了,可能在累積貪嗔癡。
Posted on: 2020/1/17 20:06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禪定有五大利益】
◎禪定的第一項利益是觀禪的利益。佛陀教導修行止禪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修行觀禪。如果禪修者證得了禪那,就能以該禪那作為修行觀禪的基礎。禪那能產生強盛的智慧之光。在一切光明當中,智慧之光是最強盛的。依靠智慧之光,你能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並且能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從而證悟聖道。純觀行者也必須有近行定或剎那定才能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以及觀照這些行法為無常、苦、無我。這種近行定或剎那定是純觀行者所必要的。 ◎禪定的第二項利益是現法樂住。已經證悟阿羅漢果的人有時也修行止禪而後入定。他們已經斷盡煩惱,應作皆辦,達到生死輪迴的終點,他們入定只是為了得到今生的安樂住。 ◎禪定的第三項利益是「增上生利益」。禪定對未證聖果者及已證聖果者都有很大的利益。 未證聖果者如果能將禪那維持到臨死時,那麼死後他就能投生梵天界。當然修行止禪並不是為了這個目的,這只是一個選項。 有學聖者如果憑藉禪那而投生於梵天界,就不會再投生到欲界,而將在梵天界解脫生死輪迴。 ◎禪定的第四項利益是神通的利益。如果能精通十遍與八定,具備充分波羅蜜的人就有可修成一種或多種神通。許多大阿羅漢以神通方便度眾。 ◎禪定的第五項利益是寂滅的利益,即成就滅盡定的利益。成就八定的阿那含與阿羅漢能入滅盡定。供養剛從滅盡定出定的聖者,將當世獲得大果報。 以上是禪定的五項利益。
Posted on: 2020/1/18 10:02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9日 22:59:07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21日 18:47:00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另類思考:
純個人經驗,純供參考! 禪修,練習如實知如實見,單純的念住於所緣,前人所說的,或末學所說的,並不是重點,您能持續念住於所緣,七覺支通常就自然漸展現,若執於名相或方法,可能沒在禪修,卻為那些所纏。 心一境性,這詞,思維修時,可思維一下。 身念處,若如末學以腳底的觸覺為所緣,您若持續念住於所緣,時間夠長,您會了解末學想要跟您表達的。 如實!
Posted on: 2020/1/18 20:19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末學在知乎的這篇回答,有興趣的師兄請參考:
https://www.zhihu.com/answer/616110538 末學本身的經驗,由四念處入門,熟練後,三十七道品,品品展現,熟練四念處後,練習覺觀苦集滅道,是禪修趣向智慧禪的最佳途徑之一。 祝福!
Posted on: 2020/1/18 21:00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觀照名色法及因的三相】三相是無常、苦、無我
在《不通解經》裡,佛陀說:若人不能以「三遍知」知見所有的五蘊或名色法,他是不可能斷苦的。註釋裡也提到:只是觀照色法或只是觀照名法是不可能證得道智的。 若始於辨識色法,再修習辨識名色法及追尋因,然後觀照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那即是修習「身隨觀念處」。 若始於受以辨識名色法及追尋因之後,進而觀照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那即是修習「受隨觀念處」。 若始於識以辨識名色法及追尋因之後,進而觀照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那即是修習「心隨觀念處」。 若始於觸以辨識名色法及追尋因之後,進而觀照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那即是修習「法隨觀念處」。 因此,禪修者應當瞭解:一、若人修習其中一種念處,即已修習所有四念處;二、辨識五蘊即是在修習四念處。 至此說明:對於想要辨識名法的禪修者,他必須已辨識了名法的依處色及作為所緣的色法。而在辨識了名法之後,應再次辨識名法的依處色,然後同時辨識名色法。 以上依據帕奧禪師的實修指導,他精通義理和實踐,其指導具體而科學,值得參考。
Posted on: 2020/1/18 22:43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9日 22:57:17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還是純粹供參考:
末學上網,發覺,太多人練習禪修時,在檢查自己是否合於自己所讀到的達到禪境標準,但,其實,禪修是越單純越好,所謂的念住所緣而達心一境性,只是單純的因為念住於所緣而漸展現七覺支。 實修,自己親身體驗體會最實際,太多人被文字或知見牽著走,不自知。 能單純,純粹的念住於所緣,所謂的覺觀五蘊,長久下來,自己越來越了解自己,越來越能在當下覺照,越來越不容易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知道這世間的文字或知見由腦中釋放出來時,都可以參考,但漸不會被這些展現牽著走。 從身念處的身體觸覺開始練習覺觀,如經行時自己腳底的觸覺,或靜坐時鼻孔附近皮膚的觸覺,熟練後,自己就漸了解禪修該如何走。 祝福所有的師兄! 雜阿含215經[正聞本277經/佛光本217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佛告富留那: 「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 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已}[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富留那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osted on: 2020/1/19 7:15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修入出息念(安般念)的第一步的目標要正確】
佛陀於《大念處經》中,教導如何修習安般念時說: 「諸比丘,於此,比丘往樹林,往樹下,往空閒處而結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入息長,而知:『我入息長,』又出息長者,知:『我出息長。』又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修習:『我覺知息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息全身而出息』。修習:『我止身行 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開始修禪時,先舒適地坐著,然後於鼻子的下方或鼻孔周圍的某部位覺知氣息進出。別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因為若這麼做,你將無法成就定。你應只是於氣息掃過及接觸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之處覺知「氣息」,如此你就能夠培育及成就定。 《清淨道論》裡提到,在開始修習階段必須遵守一項重要的原則:「不應觀察相」。在此,「相」是指「自性相」,特相)與「共相」。自性相是指氣息中四大各自的特徵,即硬、粗、推、熱等。若你注意它們,那麼你的修行就變成四界分別觀,不再是安般念。共相是指氣息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這表示不要注意「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因為在這階段的入息與出息還是屬於概念。以安般念來培育定力時不應該注意四界的自性相及生滅的共相,而應只是專注於出入息的概念。這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的安般念目標。 以上依據帕奧禪師的實修指導,其指導方向明確,值得參考。
Posted on: 2020/1/19 9:22
Edited by RESP on 2020年01月19日 22:53:28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末學也分享這段經文:
雜阿含803經[正聞本1084經/佛光本815經](安那般那念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 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54相應1經/一法經(入出息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那裡,……(中略)這麼說: 「比丘們!當一法已修習、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哪一法呢?入出息念。 而,比丘們!當入出息念如何已修習、如何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坐下,盤腿後,挺直身體,建立起面前的念後,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當吸氣長時,他了知:『我吸氣長。』或當呼氣長時,他了知:『我呼氣長。』 當吸氣短時,他了知:『我吸氣短。』或當呼氣短時,他了知:『我呼氣短。』 他學習:『經驗著一切身,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一切身,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喜,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喜,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樂,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樂,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心行,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心行,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心行寧靜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心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經驗著心,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心,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心喜悅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心喜悅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集中著心,我將吸氣。』他學習:『集中著心,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心解脫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心解脫著,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無常,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無常,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離貪,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離貪,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滅,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滅,我將呼氣。』 他學習:『隨觀斷念,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斷念,我將呼氣。』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這麼已修習、這麼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
Posted on: 2020/1/19 16:26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練習身念處,念住於所緣,實修個幾個月,或真不夠基礎的,可能幾年,這些經上說的,您會親身體驗體會的。
就算都沒經驗到,無貪無嗔無癡的面對它,這情境,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0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時時覺觀自己的身口意,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就算覺觀到自己的貪嗔癡,如實知如實見,真能漸如實,您會體驗體會中性對待看待因緣、境界,漸不會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3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腦中的想法或思維,乃至五蘊的任何展現,您漸會體會其無常無我,您看著它來,看著它去,當然,要漸能進步,重點,您要常練習四念處,能念住於所緣,是最基本的。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7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不練習念住所緣,覺觀五蘊,所謂的禪修,很可能,常被五蘊牽著走,當然,就失去了中性覺觀的機會。
祝福!
Posted on: 2020/1/19 16:39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版主
|
【入出息念第二階段的目標以及進入初禪的具體檢驗】
禪修者對呼吸的念力提升時,呼吸會變得愈來愈微細,愈來愈平靜。如果他能這樣專注微息一段夠長的時間,例如兩或三個小時,他的定力將比以前變得更深,最終還有可能見到禪相。 三種禪相 對於不同的禪修者,禪相的出現方式也可能不盡相同,因為不同的人對呼吸的心想也不盡相同故。有些人的禪相可能像霧一般出現,有些人的卻可能像煙一般出現,另一些人的像棉絮,或只是單純的光等等。不過,在剛開始時,禪相通常都是灰色的,那是「遍作相」。當定力提升時,它會變白,那是「取相」。當定力進一步提升時,它會變得明亮且清澈,那就是「似相」。入出息似相基於入出息產生,它是安止定的目標,即入出息禪那的所緣。 五禪支 當禪相初次出現時,它很容易消失。只要他持續地專念於呼吸,當定力進一步加深時,禪相就能維持愈來愈久。當禪相與呼吸結合,並且其心自然地固定在禪相上時,他就無需再注意呼吸,而只專注禪相。當他的定力變得愈來愈深時,禪相也會變得愈來愈明亮。繼續專注入出息似相愈來愈長的時間,他將能體驗到安止定。它首先將是入出息的初禪。 如果能維持初禪大約兩或三個小時,他將可以嘗試辨識五禪支。一旦他從禪那中出定,即把心念放在有分心所依止的心臟的地方,那是心處色。有分心是明亮和光明的,看上去就像在心臟裡的一面鏡子,稱為「意門」。當禪修者辨識意門時,將能看見入出息似相就出現在那裡。接著他再辨識五禪支: 1.尋:把心投入於入出息似相。 2.伺:維持心投注於入出息似相。 3.喜:喜歡並對入出息似相感到高興。 4.樂:體驗對入出息似相的快樂感受。 5.一境性:讓心專注於入出息似相這一目標上。 他先逐一地辨識禪支,然後再一起辨識五個。 五自在 下一步他再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1. 當他希望時即可自在地入初禪。 2. 如所決意的時間自在地安住於初禪。 3. 能自在地於所決意的時間從初禪出定。 4. 出定後能自在地讓心轉向於初禪的禪支。 5. 能自在地省察初禪的禪支。 以上依據帕奧禪師的實修指導,其指導方向明確,值得參考。
Posted on: 2020/1/19 22:51
|
|||
|
Re: 【什麼是禪修及其次第?】總說 |
||||
---|---|---|---|---|
|
禪修,所有的展現,知道就好,別被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如實知如實見,若能漸如實,就如,您身在百花欉中,卻片葉不沾身。 還在慢慢練習的人,貪生了,知道它生了,相續了,知道它還在相續,滅了,知道貪滅了,如實知如實見,您若能漸如實,就漸不會再如以往,有了五蘊的展現,就加油添醋,讓火越燒越大,或持續的燒,而是,越熟練,您越能夠知道中性看待對待所有因緣展現,它因為您沒加柴添油,所以,火就自然漸漸息滅。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先練習,讓自己有覺觀五蘊的能力,而漸練習覺觀苦集滅道,當自己親身體驗體會究竟滅苦之道之後,就知道如何是真正的息滅貪嗔癡之法。 時時練習念住於所緣,五蘊任運,也就是,您還是照常的能覺知到任何五蘊的展現,但您只是將所緣放在您想要放在的所緣上,達到這種程度,生活中,您就能隨順觀隨順覺,您日理萬機,但卻沒被任何因緣或境界牽著走。 漸能熟練,都是因為長久正確單純的練習四念處,及如實知如實見苦集滅道,而漸開發出來的。 祝福!
Posted on: 2020/1/20 4:55
|
|||
|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