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因緣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1
『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學佛要有正知見常照法師   前言  轉自http://maitreya.sun.net.tw/sutra/book18.htm

正見,是正確見解,好比旅行,對旅途要有一番認識了解,確定到達目的地,應該走的路,才不誤差。   正見到底是什麼?依世道人間正見,就是對人生一生的思想、念慮、行為正確認知,是正確「人生觀」,是明白人生做人的實際意義,應該遵守的正道、正法。從觀察、思惟到認知,事後產生心理定見,定見即是指正見。修行學佛或做人做事,正知正見實在太重要。   

有些人雖然歸依了,有持齋,有功德可做時,即樂善好施,看起來好像非常明白佛理,可是不一定有佛法理念。舉止行為,不一定符合人生道德規則。有的人暗中營私,未盡善戒善行。有的環境有所變化,或身體坎坷,就動搖學佛初志,不能擇善固執,堅心不移,就是沒有正知見所影響。   佛說的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二種。出世間修學,要先有世間正見為修學基礎。世間正見可分為四種:一、正見有善有惡,二、正見有業有報,三、正見有前生後世,四、正見有凡夫聖人。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1日 16:30:10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15日 08:37:29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見解從來不會是正確的. 因為是意識心的分別.
頂多是世人的勸善教化.就是學校的品德教育.
那就不必用修行的角度去談它.


正見非見,
“正見”是內觀( Vipassana); 不是一個見解, 想法, 也不是邪見之反方.

Posted on: 2007/7/31 14:38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30日 12:19:4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3


See User information
1.不對~這要看是眾生的. 還是佛和菩薩的

2.佛和菩薩的見解觀念可不是意識心的分別.眾生才是.

3.就算是眾生.只要這個眾生有了跟佛跟菩薩一樣的思想觀念.
那也不再是錯誤.雖然這意識心的分別是錯誤.但這思想觀念可不是錯誤.兩者要搞清楚

4.當你有了跟佛跟菩薩一樣的思想觀念.你就是佛就是菩薩.完全一樣.唯一的分別只在於.一個還在意識作用的範圍.一個已經不在意識作用的範圍.一個已經證明了自性.一個還沒證明自性

5.佛陀告訴我們這意識作用是錯誤.可沒告訴我們他的思想觀念也是錯誤.

6.如果誤以為佛陀說沒有意識作用就是沒有思想觀念.小心往生變成牆壁.說到定力.又有誰定的過牆壁? 365天皆定.無情眾生怎麼來的?要想清楚.

7.沒有意識作用不代表會成佛.只代表定力很好.還要看見地.佛談到空有很多種.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空?.差別完全在見地.有了定力.思想語言行為配合像個天人就到天道.思想語言行為是羅漢就証羅漢.思想語言行為是菩薩就証菩薩.

8.佛說見修行證.見地排在首要不是沒有道理的.見地可以說是一種願力.一種因.只要條件具足.就會得到果.如果具有佛的觀念.就有了成佛之因.成佛之願力.再加上一個條件就可以證道.就是定力.


9.同樣的這一世我們成為人.也是因為有人的觀念存在.才能成為人觀念很重要
如果一個人他橫行霸道.他的觀念是這樣.將來就變螃蟹.
如果一個人他的觀念喜歡處處跟人作對.老是不給別人方便.將來就變殘障.處處不方便
如果一個人他的觀念喜歡罵人.喜歡給別人難堪.不給人面子.將來就長的難看.沒有面子


10.所以修行很簡單就是超越六道以內的思想觀念.再加上一個定力就可以了.你將來往生會怎麼樣?會去哪一道?也都跟你的思想語言行為有關.如果你思想觀念語言行為像陳進興.將來就下地獄


11.【頂多是世人的勸善教化.就是學校的品德教育】沒有一個佛和菩薩敢這樣講.敢這樣教導眾生.也沒有一個佛和菩薩,不種善因不結善緣,即使有些証道者.他們沒有這樣示現.像禪宗不修福德的
.為什麼他們很少談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前能修禪宗的人都不是普通人,是大根器,見地都非常的高,你想一個見地思想觀念層次很高的人還會去作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嗎?當然不須要再談了,而不管証道者有沒有這樣示現,都是因緣,証道者可以這樣,你不可以,不然你將來有苦頭吃了,

12.凡夫總是被因緣所束縛,不要講體了,你連現象你也不能了解
,現象就是因緣,老是亂種惡因,亂結惡緣,糊裡糊塗的,

你要是了解
你還會講.【頂多是世人的勸善教化.就是學校的品德教育】不必用修行的角度去談它嗎?

世間所有一切事情.沒有一件不是佛法.不能用修行的角度去談它
佛法可以解決世間法所有一切問題.看你會不會用而已.因緣自然就突破.不然就被限制在那裡.一個小小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真正的種善因結善緣是很深的.起碼在證本心以上的層次才曉得.你所了解的都是粗淺的.當然不明白現象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再還沒有成就以前.所有的思考都要以種善因結善緣為前提.

一定要照諸佛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Posted on: 2007/7/31 23:08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15日 08:39:42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4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我想表達:
A; 請講重點, 不必講到道德教化, 勸人為善去.
B. 角色扮演要一致, 不要一會兒佛, 一會兒眾生.
C. 例如: 不生氣, 要談的是”如何不生氣”; 而不是”勸人不要生氣, 或談論生氣的壞處, 或談論生氣的因果”.
請把重點放在行法.

Posted on: 2007/8/1 1:31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1日 20:57:26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15日 08:41:0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5


See User information
如果生氣的壞處,生氣的因果知道了
有因果的觀念,自然就不敢作壞事
這就是行法了

如果你不相信因果,沒有因果的觀念,
你有執著在了,那講什麼行法都沒有用
你也聽不進去,

你一接受因果的觀念,執著就破掉,自然就能行,自然就就不做

Posted on: 2007/8/1 12:07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1日 20:49:59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1日 21:00:05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15日 08:41:5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6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1. 實務上, 我也在修懺悔法門.
2. 佛性人人本具, 今生開悟, 是可能的. 共勉之.

Posted on: 2007/8/1 14:0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

[Advanc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