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1) 2 »


初果阿羅漢
#1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初果阿羅漢

1.引用隔壁文章:【必須深觀「五蘊」是「緣起法」,緣起者性空,性空者「我」不可得,如是斷「三結」,是名證入「預流支」!】

『「我」不可得』絕不是想一想、推理上的『「我」不可得』。

2.引用隔壁文章:【初果:屬「思想、觀念、見解(簡稱見地)」層次的問題,與修行尚扯不上邊!】

據我所知, 初果是聖人,已突破思想層次,與禪宗的開悟差不多,是很高的證量。

3. 初果阿羅漢: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之能力者。

3.1 『現在這是說,我們吃東西就好像吃藥似的,能把我們饑餓的病治好了,不管它味道好不好。證了初果須陀洹(初果阿羅漢)果位的聖人,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腳上沒有塵土。為什麼他腳不沾塵土?因為他沒有色欲,沒有食欲,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見到就迷惑,這八十八品都斷了,所以他走路好像在虛空裏一樣。他吃東西也不管味道好不好,都是一樣的味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被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所轉,能把好和不好的味道都變成一個味道,變成一味,吃了就養他的生命,這是證了初果阿羅漢能有這個境界。所以修道的人,你看他吃好東西也吃這麼多,吃不好的東西也這麼多,沒有一點貪味道的思想,沒有這種的行為,這個人已經是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的,這就叫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現在這一段經文是叫我們人對治食慾的貪心。』《佛遺教經淺釋》宣化上人。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tion/FinalInstruction.htm

3.2 『初果阿羅漢又有一個名稱,叫須陀洹果;這須陀洹果,是羅漢的初步。證得初果的羅漢,生死還沒有了,這叫見道位,這是第一個果位。須陀洹是梵語,譯為入流,就是入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

六塵,就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證得初果的人,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他就有一種定力。怎麼樣子呢?色不能搖動他的心,無論是美色,或是不美色,再好的美色當前,他也不動心的;這是對於色塵他不搖動,不入這個色塵。

聲塵呢?一般人歡喜唱歌、聽音樂,聽好的音聲;證初果阿羅漢的人,善聲、惡聲、好聲、壞聲、是聲、非聲,無論什麼聲音,他也不搖動了;不為聲塵所轉,而能轉這個聲塵。

香塵,有的人歡喜聞一股香味,聞到香味,他就歡喜;遇到臭味,就不歡喜了,這都叫被香塵所轉。你有一個歡喜,有一個不歡喜,這就有了愛憎心;有了愛憎心,這就被香塵所搖動了。

舌嚐味道,吃了好的滋味,就歡喜吃多一點;不好的滋味,就不歡喜吃,這又被味塵所轉。證到初果的阿羅漢,香塵、味塵不能轉動他的心。

觸,我們一般人都貪圖觸塵,乃至於男女這種情愛,都是對觸塵沒有看破;所以自己的身體,就要接觸另外的觸,這是沒能轉這個觸塵。證到初果的阿羅漢,不為觸塵所搖動,也不貪美好、也不貪華麗。

第六,就是法塵;法有種種的法,你有所執著,這也是塵;阿羅漢對法塵,也不執著。這是初果的阿羅漢有這種境界。

說是某某人證了果了,得了道、開了悟,你試一試他。給他做一樣最好吃的東西,再做一種最不好吃的東西,你看他選擇哪一種吃?不過你不要被他知道;你若被他知道,他知道你是試驗他,他矯揉造作,就歡喜吃不好吃的。那麼他歡喜吃不好吃的東西,這也是被香塵所轉、味塵所轉。為什麼呢?他本來歡喜吃好東西,他知道你是試驗他,就故意吃不好吃的東西,這叫矯揉造作;這是一種假面具,不是真的。

他若不為香塵、味塵所轉,他沒有什麼選擇;好的、壞的一起吃,吃一點好的,也吃一點壞的,沒有分別。這證明這個修行人,是有一點工夫;但是一定說是證到初果,這還談不到的。證初果的聖人,那是有證據的;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說我證了果了、我開了悟了,不可以的。』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序品第一》宣化上人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nation/Lotus/Lotus_01.htm

3.3
『■ 須陀含果 (Sotapatti / Stream-Entry / Consolation)
在相應部(雜阿含)裏,世尊教誡:「…聖弟子堅固信念于佛、法、僧和聖戒者,得須陀含果…..何者為須陀含果? 於此法、律,已知已斷三結者,得須陀含果,永不墮惡趣,往生善處一段時後,究竟正覺解脫。」世尊再說如下偈子:
Those who possess faith and virtue,
Confidence and vision of the Dhamma. (如實見法 / 見緣起法)
In time arrive at the happiness
Grounded upon the holy life.

在巴厘英譯的《閰浮車相應經》(漢譯雜 舍利弗相應篇) 裏,外道閰浮車請示舍利弗尊者:“In what way, friend, has one attained consolation(trainee) 如何證須陀含等有學者?” 尊者答:“When a bhikkhu understands as it really is the origin and the passing away, the gratification, the danger, and the escape in the case of the six bases for contact, in this way he has attained consolation. 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者獲須陀含等有學者。”
根據上面經文,得須陀含果要有斷我見、戒禁取、疑,和如實見緣起法,以及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之能力者,這種成就,不是做慈善、誦經、拜懺、持咒可以辦到的,這是要有相當止與觀修持基礎的。 』

《南傳佛教的介紹‧ 鄭振煌 主講》
http://www.lama.com.tw/content/news/index.aspx?id=1599

3.4
『七 阿羅漢果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漢者,云何名阿羅漢者?」
舍利弗言:「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者。」
復問:「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者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雜阿含經‧弟子所說誦第六(六相應)‧二八 舍利弗相應(八一經)》
http://home.pchome.com.tw/education/ta_hsiung/ahan/a028.htm

3.5
『 七(11); 一四八二(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漢者,云何名阿羅漢者」?舍利弗言:「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者」。復問:「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者耶」?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弟子所說誦第六‧二八 舍利弗相應》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8/yinshun38-14.html

Posted on: 2011/8/25 8:3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2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咱們從「世尊」對「須陀洹」果位的定義,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須陀洹」果位是純屬「見地」層次的問題!

「見地」的修正不需親身作證才可辦到!舉個例子來說,慧者因喻得解:
當咱們抬頭仰望「天空」是不是還是自見「月亮、太陽」繞著「咱們」轉?但是今天的咱們還會堅持認為「日動說」嗎?汝今親見「地球」自轉嗎?汝今親見「地球」繞「太陽」轉嗎?為何咱們能輕易地放下「錯覺」知見?

放下「身見、戒取見、疑」等「錯誤見地」亦復如是!透過「聞、思」功德即能成辦!

證入「須陀洹」果位才是「修行」的起步!修何東東?去除「心」中之「貪瞋癡慢疑見」,成就「慈悲喜捨」,體證「同體大悲」!

云何名「同體」?

Posted on: 2011/8/25 9:09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請問宇桐屏法友:

何謂「放下『身見』」?

Posted on: 2011/8/25 9:56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4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感謝「Eric」大德的交流與提問!

參照:

Eric 寫道:
請問宇桐屏法友:

何謂「放下『身見』」?


就如大德您放下對「太陽繞地球轉」這等「錯覺」一般!

人覺得有「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意識」存在,這是一種「錯覺」!
「錯覺」的現象不會消失,不同的「意識」狀態(定)下,會有不同的「錯覺」;只有在「滅受想定」下,無量、無數才能悉皆不現,…

要放下的不是「錯覺」本身,要放下的是對「錯覺」的執取不放!
同理,要放下的不是「身見」本身,要放下的是對「身見」的執取不放!
同理,要放下的不是「五蘊」本身,要放下的是對「五蘊」的執取不放!
同理,要放下的不是「十八界」本身,要放下的是對「十八界」的執取不放!

「五蘊」本無過(垢),「愛、取」是為過(垢),是名「五取蘊」!
同理,「十八界」本無過(垢),「愛、取」是為過(垢)!

要放下的是「愛、取」,非餘者!

遠離對「錯覺」的執取,是名「正覺」!

Posted on: 2011/8/25 10:4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5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1.引文:『要放下的不是「錯覺」本身,要放下的是對「錯覺」的執取不放!』
不錯,這是放下的真義,我的理解深度也差多不多這樣。

2.但放下身見的意義是放下所有的身見,不單指一個點而言,
先說放下身見的句意應是「我放下身見」主詞是我。
再來是「『我見」放下身見」,我是指我見,我執的妄見。
所以要放下所有的身見,只要沒有「我見」即可。
「我見」是空,一般人都可理解,但很難做到。

3.引文:『遠離對「錯覺」的執取,是名「正覺」!』
同樣的這句話對一般人的解讀是『我遠離對「錯覺」的執取,是名「正覺」!』
其中”我”,”錯覺”,”正覺”,都是一種想法而已,從頭到尾都在思想上繞,根本就沒有”遠離”。

Posted on: 2011/8/25 15:2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6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1.引文:『要放下的不是「錯覺」本身,要放下的是對「錯覺」的執取不放!』
不錯,這是放下的真義,我的理解深度也差多不多這樣。

2.但放下身見的意義是放下所有的身見,不單指一個點而言,
先說放下身見的句意應是「我放下身見」主詞是我。
再來是「『我見」放下身見」,我是指我見,我執的妄見。
所以要放下所有的身見,只要沒有「我見」即可。
「我見」是空,一般人都可理解,但很難做到。

3.引文:『遠離對「錯覺」的執取,是名「正覺」!』
同樣的這句話對一般人的解讀是『我遠離對「錯覺」的執取,是名「正覺」!』
其中”我”,”錯覺”,”正覺”,都是一種想法而已,從頭到尾都在思想上繞,根本就沒有”遠離”。

Posted on: 2011/8/25 15:2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7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感謝「Eric」大德的交流!原來「Eric」大德也是一位老參!失敬!失敬!

只要反問自己:如何在未能親證「地動」的條件下,而能不執取「日動」,即可明白何謂「遠離」之意!

參照:
…都是一種想法而已,從頭到尾都在思想上繞…


初果就只不過是「思想、觀念、見解」上的轉換而已!否則就要進入「二果向」了!

Posted on: 2011/8/25 18:36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8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阿含經有初果阿羅漢這一術語嗎

梵文或巴利文為何

Posted on: 2011/8/25 19:5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9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1. 引文:『只要反問自己:如何在未能親證「地動」的條件下,而能不執取「日動」,即可明白何謂「遠離」之意!』
這個道理沒錯,就像誤會澄清了,釋懷一樣。
若一個一個「遠離」,天長地久何時盡。

2.初果講的是為何要「遠離」,己經六塵不染,從跟本就沒有「遠離」的問題。
就像生氣,不是先「生氣」,再來消氣,如何一開始就不生氣,那就是「無我」。

3. 宣化上慈悲,提出了客觀的觀點。腳上沒有塵土。
『證了初果須陀洹(初果阿羅漢)果位的聖人,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腳上沒有塵土。為什麼他腳不沾塵土?因為他沒有色欲,沒有食欲,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見到就迷惑,這八十八品都斷了,所以他走路好像在虛空裏一樣。』

4. 引文:『初果就只不過是「思想、觀念、見解」上的轉換而已!否則就要進入「二果向」了!』

思想,先定義「非思想」, 「非思想」對一般人而言就是熟睡時的狀態,所以凡是清醒、做夢都算是「思想」。
初果聖人,就是在如上所述的「非思想」狀態下,仍有清醒的覺知。
一般人在熟睡時,「思想、觀念、見解」是無法轉換的。
思想再怎麼轉換都是凡人,不是初果。

5. 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之能力者,即包含法塵。

Posted on: 2011/8/25 20:2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0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初果阿羅漢又叫須陀洹果。
http://wenku.baidu.com/view/213b2c145 ... 4253628.html?from=related

《金剛經》: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Posted on: 2011/8/25 21:19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1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請依據權威的阿含經論
此中何處出現初果阿羅漢一術語
一般的開示常不嚴謹
不能當依據

譬如毛蟲變蝴蝶,「毛蟲」和「蝴蝶」是二術語

將「毛蟲蝴蝶」當一術語互相討論半天有何意義?

佛法以正見為先

其後的修行才有意義

Posted on: 2011/8/26 7:19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2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參照:
請依據權威的阿含經論
此中何處出現初果阿羅漢一術語


「Amy69020」大德提出的質疑很好,是好榜樣!值得說:善哉!善哉!
所謂:依文解意,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世尊」開示、集結後,口耳相傳上百年才紀錄成文字!
各國語文不同,更何況翻譯來、翻譯去,「生滅法」卻變成「老水鶴」!

法無定法,語言、文字只是溝通用!只要大家都懂其意即可!
不然就必須以當時「世尊」的口語為準!

大家應該多花精神思維:色是常或無常?無常是苦否?苦者是我、我所、相在否?

修學佛法的目的:「增上生」、「離煩惱」、「得解脫」、成就「慈悲喜捨」!

Posted on: 2011/8/26 8:3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答amy69020法友:

1.把初果阿羅漢當一個學術專有名詞,可能不夠嚴僅,但在表達上完全沒有問題,這裏是指《金剛經》中的須陀洹。
討論事情要有同理心,比手劃腳也可以討論,只要能夠聚焦,主題能收斂即可。

2.引文:『一般的開示常不嚴謹』。
引用文章,是引用的人要負責,不是被引用的人負責,例如:
『證了初果須陀洹(初果阿羅漢)果位的聖人,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腳上沒有塵土。為什麼他腳不沾塵土?因為他沒有色欲,沒有食欲,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見到就迷惑,這八十八品都斷了,所以他走路好像在虛空裏一樣。』
這段文章,宣化上人有解釋「腳不沾塵土」的理由,而我認為這個解釋合理,所以這段post文,代表我的程度,不能說是佛的立場,也不能說是宣化上人的終極看法,頂多是說「我對宣化上人這段開示的個人理解而已」。

3. 引文:『佛法以正見為先』
思考要以邏輯為前題,小心求證,不是引經據典,引經據典只是溝通方便或表示尊重原創者而已,引經據據典要表達的其實就是自己的理解。引喻失義反迼成歧路亡羊、治絲益棼而已。

Posted on: 2011/8/26 8:3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4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感謝「Eric」大德的交流與解說!

參照:
若一個一個「遠離」,天長地久何時盡。


「Eric」大德!世間有多少「一個一個」須要遠離?
不多亦不少,只有「六個」!所謂:都攝六根,正念相繼!
不多亦不少,只有「一個」!所謂:正定!

參照:
《金剛經》: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實「我」不可得!實「人」不可得!實「須陀洹」不可得!實「法」不可得!
無「人」能入「色、聲、香、味、觸、法」!

Posted on: 2011/8/26 8:4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5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答宇桐屏法友:
1.初果阿羅漢是指《金剛經》中的須陀洹。
是通俗名辭, http://wenku.baidu.com/view/213b2c145 ... 4253628.html?from=related

2.初果,定義
2.1 須陀洹果:
又作「初果、預流果、入流果、第一沙門果、第一果」,斷「身見、戒禁取、疑」者,最多七次受生後就證入涅槃,參看「七有天人往生」。
《漢譯阿含辭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 ... ton1=%E6%9F%A5++%E8%A9%A2

2.2.『 如何證須陀含等有學者?” 尊者答:“When a bhikkhu understands as it really is the origin and the passing away, the gratification, the danger, and the escape in the case of the six bases for contact, in this way he has attained consolation. 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者獲須陀含等有學者。”』
《南傳佛教的介紹‧ 鄭振煌 主講》
http://www.lama.com.tw/content/news/index.aspx?id=1599

2.3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金剛經》

Posted on: 2011/8/26 8:5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6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參照:
…沒有色欲,沒有食欲…

「世尊」說過:獨身優婆塞最高可證「阿那含」!
「世尊」說過:有家室優婆塞最高可證「斯陀含」!
「世尊」說過:獨身優婆夷最高可證「斯陀含」!
「世尊」說過:有家室優婆夷最高可證「須陀洹」!

有家室之人沒有「色欲」?當然離欲才能證得「阿羅漢」!

Posted on: 2011/8/26 8:5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7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請問:「身見、戒禁取見、疑」既然使用「見」字,是否是「知見」層面上的問題?


雜阿含經(第八九二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內六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決定惡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界身、五陰,亦如上說。

Posted on: 2011/8/26 9:05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8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答宇桐屏法友:

1. 都攝六根,一般人也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被包括了,那實務上如何都攝六根。一般人用什麼來都攝六根?

2.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一般人也才六入, 都被包括了,那實務上如何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3. 身見當然是知見上的層次,但斷身見。
斷身見, 即”我”斷身見,當中的”我””身見”都是知見, 那實務上如何斷身見。
這表示身見是知見上的層次。
斷身見是「超越」或「至少不是」知見上的層次。
斷當然是全斷的意思,不能理解為「部份的我」遠離「部份的身見」,那就差很多了。

Posted on: 2011/8/26 10:20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19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以下網友們的這些主張
實在不知有何經論的鐵證

1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2世尊」說過:獨身優婆塞最高可證「阿那含」!
「世尊」說過:有家室優婆塞最高可證「斯陀含」!
「世尊」說過:獨身優婆夷最高可證「斯陀含」!
「世尊」說過:有家室優婆夷最高可證「須陀洹」!

希望能夠先釐清
這是為了避免不正見

也希望先釐清以前許多主張
不要一再拋出一大堆新的主張

Posted on: 2011/8/26 12:45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初果阿羅漢
#20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1. 『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腳上沒有塵土。為什麼他腳不沾塵土?因為他沒有色欲』
推理上我可以接受,我自己會把它當成修行的(檢查)標竿。
以科學來講,除非能證明這句話是錯的,否則就有參考的價值。
只是應用上要小心,不要進誤區。

2.『「世尊」說過:有家室優婆夷最高可證「須陀洹」!』
推理上我就不相信,修行在個人,跟家室有什麼關係?

Posted on: 2011/8/26 13:1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1) 2 »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

[Advanc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