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Eric)




Re: 初果阿羅漢
#21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請問宇桐屏法友:

何謂「放下『身見』」?

Posted on: 2011/8/25 9:56
Top


初果阿羅漢
#2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初果阿羅漢

1.引用隔壁文章:【必須深觀「五蘊」是「緣起法」,緣起者性空,性空者「我」不可得,如是斷「三結」,是名證入「預流支」!】

『「我」不可得』絕不是想一想、推理上的『「我」不可得』。

2.引用隔壁文章:【初果:屬「思想、觀念、見解(簡稱見地)」層次的問題,與修行尚扯不上邊!】

據我所知, 初果是聖人,已突破思想層次,與禪宗的開悟差不多,是很高的證量。

3. 初果阿羅漢: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之能力者。

3.1 『現在這是說,我們吃東西就好像吃藥似的,能把我們饑餓的病治好了,不管它味道好不好。證了初果須陀洹(初果阿羅漢)果位的聖人,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腳上沒有塵土。為什麼他腳不沾塵土?因為他沒有色欲,沒有食欲,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見到就迷惑,這八十八品都斷了,所以他走路好像在虛空裏一樣。他吃東西也不管味道好不好,都是一樣的味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被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所轉,能把好和不好的味道都變成一個味道,變成一味,吃了就養他的生命,這是證了初果阿羅漢能有這個境界。所以修道的人,你看他吃好東西也吃這麼多,吃不好的東西也這麼多,沒有一點貪味道的思想,沒有這種的行為,這個人已經是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的,這就叫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現在這一段經文是叫我們人對治食慾的貪心。』《佛遺教經淺釋》宣化上人。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tion/FinalInstruction.htm

3.2 『初果阿羅漢又有一個名稱,叫須陀洹果;這須陀洹果,是羅漢的初步。證得初果的羅漢,生死還沒有了,這叫見道位,這是第一個果位。須陀洹是梵語,譯為入流,就是入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

六塵,就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證得初果的人,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他就有一種定力。怎麼樣子呢?色不能搖動他的心,無論是美色,或是不美色,再好的美色當前,他也不動心的;這是對於色塵他不搖動,不入這個色塵。

聲塵呢?一般人歡喜唱歌、聽音樂,聽好的音聲;證初果阿羅漢的人,善聲、惡聲、好聲、壞聲、是聲、非聲,無論什麼聲音,他也不搖動了;不為聲塵所轉,而能轉這個聲塵。

香塵,有的人歡喜聞一股香味,聞到香味,他就歡喜;遇到臭味,就不歡喜了,這都叫被香塵所轉。你有一個歡喜,有一個不歡喜,這就有了愛憎心;有了愛憎心,這就被香塵所搖動了。

舌嚐味道,吃了好的滋味,就歡喜吃多一點;不好的滋味,就不歡喜吃,這又被味塵所轉。證到初果的阿羅漢,香塵、味塵不能轉動他的心。

觸,我們一般人都貪圖觸塵,乃至於男女這種情愛,都是對觸塵沒有看破;所以自己的身體,就要接觸另外的觸,這是沒能轉這個觸塵。證到初果的阿羅漢,不為觸塵所搖動,也不貪美好、也不貪華麗。

第六,就是法塵;法有種種的法,你有所執著,這也是塵;阿羅漢對法塵,也不執著。這是初果的阿羅漢有這種境界。

說是某某人證了果了,得了道、開了悟,你試一試他。給他做一樣最好吃的東西,再做一種最不好吃的東西,你看他選擇哪一種吃?不過你不要被他知道;你若被他知道,他知道你是試驗他,他矯揉造作,就歡喜吃不好吃的。那麼他歡喜吃不好吃的東西,這也是被香塵所轉、味塵所轉。為什麼呢?他本來歡喜吃好東西,他知道你是試驗他,就故意吃不好吃的東西,這叫矯揉造作;這是一種假面具,不是真的。

他若不為香塵、味塵所轉,他沒有什麼選擇;好的、壞的一起吃,吃一點好的,也吃一點壞的,沒有分別。這證明這個修行人,是有一點工夫;但是一定說是證到初果,這還談不到的。證初果的聖人,那是有證據的;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說我證了果了、我開了悟了,不可以的。』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序品第一》宣化上人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nation/Lotus/Lotus_01.htm

3.3
『■ 須陀含果 (Sotapatti / Stream-Entry / Consolation)
在相應部(雜阿含)裏,世尊教誡:「…聖弟子堅固信念于佛、法、僧和聖戒者,得須陀含果…..何者為須陀含果? 於此法、律,已知已斷三結者,得須陀含果,永不墮惡趣,往生善處一段時後,究竟正覺解脫。」世尊再說如下偈子:
Those who possess faith and virtue,
Confidence and vision of the Dhamma. (如實見法 / 見緣起法)
In time arrive at the happiness
Grounded upon the holy life.

在巴厘英譯的《閰浮車相應經》(漢譯雜 舍利弗相應篇) 裏,外道閰浮車請示舍利弗尊者:“In what way, friend, has one attained consolation(trainee) 如何證須陀含等有學者?” 尊者答:“When a bhikkhu understands as it really is the origin and the passing away, the gratification, the danger, and the escape in the case of the six bases for contact, in this way he has attained consolation. 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者獲須陀含等有學者。”
根據上面經文,得須陀含果要有斷我見、戒禁取、疑,和如實見緣起法,以及如實知六入觸之集、滅、味、患、出離之能力者,這種成就,不是做慈善、誦經、拜懺、持咒可以辦到的,這是要有相當止與觀修持基礎的。 』

《南傳佛教的介紹‧ 鄭振煌 主講》
http://www.lama.com.tw/content/news/index.aspx?id=1599

3.4
『七 阿羅漢果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漢者,云何名阿羅漢者?」
舍利弗言:「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者。」
復問:「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者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雜阿含經‧弟子所說誦第六(六相應)‧二八 舍利弗相應(八一經)》
http://home.pchome.com.tw/education/ta_hsiung/ahan/a028.htm

3.5
『 七(11); 一四八二(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漢者,云何名阿羅漢者」?舍利弗言:「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者」。復問:「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者耶」?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弟子所說誦第六‧二八 舍利弗相應》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8/yinshun38-14.html

Posted on: 2011/8/25 8:37
Top


Re: 南傳的心法
#2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請問大家:

何謂初果向。
何謂初果。
實務上"初果向"如何修,其步驟為何?

thnak you!

Posted on: 2011/8/24 9:41
Top


Re: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24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Long 法友:

引文:『PS:我覺得宣化法師的說法怪怪的,入了初禪、二禪時,還會有雜念嗎?(此外,「樂」僅為一般所說初禪的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的其中一個禪支而已,我想並不能說有「樂受」就認為入了初禪了。)』

如引文所說,是一種想法、推論、不客觀。所以宣化上人慈悲特別點出四禪之客觀的、很容易辨識的標竿點。重點要先擺在呼吸停止和脈博停止上面。
做為自己修行的標竿檢查點。

例如三禪的念頭停了,這要怎麼理解?是我把念頭停了嗎?「我」不就是「念頭」嗎? 有經驗就容易理解。

Posted on: 2011/8/5 19:54
Top


唯識修行
#25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定義:
1.1佛光大辭典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名相:唯識
釋文: 梵語 vijapti-mtrat。音譯毘若底摩呾喇多。識,即心之本體,離識變現之外無任何實在,稱為唯識。即認為吾人自己心外之物心諸現象皆由八識自體所變現之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又將所認識對象之相似形狀視為心內之影像所映現而認為實在實有,且作為認識對象之物境自體(本質)亦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故唯識以外無其他實在,稱為唯識無境,或據萬有從識所變之意義,而稱為唯識所變。此理論見於成唯識論卷二。可分為:(一)因能變,又作因變、生變;所有之存在皆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二)果能變,又作果變、緣變;其結果在八識上起主觀與客觀之區別,而向對象作用。觀心覺夢鈔卷下分為以下二種道理說明:(一)熏習道理,即生變之義,種子係由自心之作用深植於識中。(二)轉變道理,即緣變之義,由識變現見、相二分。  法相宗之根本教義,說唯識之相,以五位百法不離識者,即為總門唯識或不離門唯識;五位之中,心王是識之自相,心所為相應於心王作用之心理活動,色法為識所變現,不相應法為以上三位之分位假立者,無為法為以上四位之實性,依此等理由顯示唯識者,稱為別門唯識。別門唯識之說係為愚者分別能所而說明,故又稱虛妄唯識、不淨品唯識、方便唯識。初地以上之菩薩能了悟唯識之理,證得唯識無塵智,而存有真識者,稱為真實唯識、淨品唯識或正觀唯識。成唯識論卷九列舉對唯識教理九種疑難(唯識九難)之答釋。唯識九難即:唯識所因難、世事乖宗難、聖教相違難、唯識成空難、色相非心難、現量為宗難、夢覺相違難、外取他心難、異境非唯難。  此外,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分類諸經論之唯識說為五種唯識,即:境唯識、教唯識、理唯識、行唯識、果唯識。又該宗之修行有所謂五重唯識觀。  華嚴宗稱三界皆是一心所作,列舉十重唯識等說明,即:(一)相見俱存唯識,(二)攝相歸見唯識,(三)攝數歸王唯識,(四)以末歸本唯識,(五)攝相歸性唯識,(六)轉真成事唯識,(七)理事俱融唯識,(八)融事相入唯識,(九)全事相即唯識,(十)帝網無礙唯識。若究其極如帝釋宮之網珠(因陀羅網),一中含有一切,一切中各具一切,重重無盡,事事無礙。如以十重唯識配當於五教,則初三為始教說,次四為終教及頓教說,後三為圓教之說。但華嚴經大疏鈔卷三十七,將假說之唯識列為小乘之說。〔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五、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末〕 p4424

1.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上, 窺基大師著
「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故唯識觀最為第一。識者心也。由心集起綵畫為主。獨立唯名攝所餘法。唯言為遮所執我法離心而有。識言為表因緣法性皆不離心。顯法離心決定非有名為唯識。非謂一切唯一識心更無餘物。」

「非謂一切唯一識心更無餘物」:“唯識”簡單的說: 是一般人的心、認知, 沒有”識”不行; 並不是說”萬物唯心造”(字面意義).

例子: 在古早印度中, 就有, 若有人把石頭丟入恒河中, 運用您的意識, 就可使石頭浮出水面嗎? 那是不可能的, 印度人早就討論過這個觀點了.

2. 目的:轉識成智
《六祖壇經》(敦博本)
「外六塵,中六門。何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是。何名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法性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門、六塵。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思量即轉識,生六識,出六門、六塵,是三六十八。」

思量即轉識,轉識是說識有變動。即不管是由外境引起、或由八識田中生起的,都算轉識。
轉識成智,是說觀察「識有變動」,即可成就智慧。
簡單的講就是,四念處的法念處。

3.修行方法:內觀。

Posted on: 2011/8/5 12:46
Top


Re: 轉錯覺成正覺 - 從科學角度論凡人之錯覺
#26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顯見不分
《楞嚴經‧卷二》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恒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佛言:如是如是。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是說萬事萬物都是見,可理解成我們跟萬物有一個共通點、有一個共通的通道,所以我們跟萬物才能相知相通。

舉個例子,我們為何能在這個網站上溝通,有很多共通點,誠如:我們都使用中文,有一個慈悲的版主提供出這個環境,等等。

同理,耳聞聲的因緣中「一定」有一個共通的通道,只是我們沒找到而已。
之前我已舉出「量子糾纏」的例子,我們是否從一個「異中求同」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Posted on: 2011/8/3 15:57
Top


Re: 能覺知的心
#27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淨堂法友:

謝謝指教。

Posted on: 2011/8/3 15:42
Top


Re: 從科學的角度論眼根見色塵的錯覺
#28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粒子間的量子纏繞依賴相對運動狀態》

“量子纏繞”是科學家們在微觀粒子世界中發現的一種神秘的現象。處於量子纏繞態的粒子,相互之間似乎“心有靈犀”,無論相距多遠,對其中一個粒子的干擾會瞬時地影響到量子纏繞態中的其它粒子,也就是說這種關聯的傳播好像不需要時間。這顯然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光速不可逾越”的結論,因此當初他從量子力學理論中推導出這一結論時,他並不相信這種現象真的存在,而是試圖利用這一結論來證明量子力學的不合理,並稱之為“幽靈式”的聯繫。但是後來的實驗證明這種量子纏繞現象的確是存在的,它是目前熱門的量子超光速傳輸研究的基礎。

http://www.epochtimes.com/b5/3/4/15/c12253.htm

Posted on: 2011/8/3 9:39
Top


Re: 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完全符合]大乘如來藏之說
#29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引文:
【如果要辨識這心生色法,就是在實修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進入禪那,從禪那出定之後,我們要進入第四禪,出定之後我們再看有分這個地方,就是心所依處那個地方,我們再辨識心所依處裡面共有五十四種色法。】


四禪修行次第

* 初禪:呼吸停止
在此定的境界上,呼吸停止,無呼無吸,不出不入,有一種特別的快樂。

* 二禪:脈搏停止
坐在那裏,不飲不食。脈搏也停止,等於死人一樣,可是還有意念,知道自己在靜坐。

* 三禪:念頭停止
在此境界,把念頭也止住了,沒有意念。

* 四禪:「捨念清淨地」。意念不但止住,而且也捨了。

Reference: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ks/volume1/volume1_46.htm

Posted on: 2011/6/19 10:58
Top


Re: 請問各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生起對五陰的厭離心呢?
#30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去除貪愛心

1. 比較直接的方法是內觀
四念處修行次第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ost_id=1521#forumpost1521

2. 慚悔
慚悔今生已經生起的貪愛心
慚悔過去生已經生起的貪愛心
真誠的慚悔

3. 守戒律、守法律、守道德
身、口、意:首重口戒。
將貪愛心防患於未然。

4. 簡樸生活
將貪愛心防患於未然。

5. 若以上有困難
「唸佛」也不錯。
身、口、意同時修。
自力、他力同時修。

Posted on: 2011/3/17 22:51
Top


Re: 請問各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生起對五陰的厭離心呢?
#31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貪愛
指貪愛的心

1. 已經升起的貪心
觀照「貪心」,「貪心」自然消失。

2. 未升起的貪心
未升起貪心時,時時觀照(自心),當貪心升起時,自然捕捉到,就不會有貪心的副作用了。

Posted on: 2011/3/16 19:32
Top


Re: 請問各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生起對五陰的厭離心呢?
#3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那人的肉體永遠不會死亡
也就[沒有苦]』

就邏輯而言,那可不一定,
例如,本身有殘疾,當肉體永遠不會死亡時,那不是千秋萬世都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嗎?那不是更苦了嗎?
何況苦又不是只有一種,例如,長得不夠帥,也是苦啊!

2. 若把肉體的生滅,等同於對死亡恐懼的苦來討論,也是可以的。
解脫,簡單一句,就是解脫於死亡。

A. 本師釋迦牟尼傳
http://pilgrimage.teaching.idv.tw/buddabible/budda-3.php

「過了幾天之後,太子又想乘車到宮外遊玩,這一次他與侍衛走出了城的西門,剛巧郊野之外,路邊躺著一具屍體,被走狗飛鳥啄食。太子看見了,心懷慘惻,就叫車匿停車,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車匿告訴太子︰『這是死屍,已經停止了呼吸,沒有了生命,僵硬如同木石,從今以後,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生死別離,永不再見。』太子又問︰『每個人都會死嗎﹖』『是的,太子。有生命的都會死亡,這是大家共同的命運。』太子聽了這話,心中很痛苦地想到︰原來人們經過了疾病、衰老,最後還會死亡。那麼我的父母和我自己將來也會如此。難道就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些痛苦嗎﹖回宮之後,他深深地在思考著,希望找到解除人間疾苦的方法。」

http://pilgrimage.teaching.idv.tw/buddabible/budda-5.php

「在這裡,菩薩曾經遇到過二位姓羅摩子的修行仙人,菩薩向他們學習了二種修習禪定的方法,並得到了二位仙人的讚賞,但是經過了實踐這方法之後,菩薩知道這些方法並不能達至智慧開悟之道,必須以自已的智慧和努力作大精進,才能解脫生老病死、不斷輪迴的枷鎖。」

B. 如何解脫於死亡?
我的理解:
◎先確定「不死亡」是可能的嗎?
◎有人做到了嗎?
◎自己學得到嗎?
◎自己有機會成功嗎?
◎自已要付出多少成本?

Posted on: 2011/3/12 19:55
Top


Re: 請問各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生起對五陰的厭離心呢?
#3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引文:『因為色法本來就[有生有滅]故「觀色無常」』
A. 這種說法,應是「色無常」,不是「觀色無常」。
B. 『色法本來就[有生有滅]』,這跟佛法有什麼關係?
更跟厭離沒有關係,為何要厭離,前提是貪愛,沒有貪愛那來厭離。
「色是無常」這表示「色」是跟自己無關,完全不搭嘎的,所以也就沒有厭不厭離的問題。
c. 例如,2010年「世界小姐」,對我來講沒有厭離的問題,因為我跟本就不知道她是誰,有什麼好厭離的。

2. 我對「無常」的理解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php?topic_id=522&forum=2

A. Vipassana是告訴我們, 除了意識之外, 還有個覺知存在.
例如: 四念處:
我知道, 我在走路。
我知道, 我在思考數學問題。

B. 若把Vipassana做到純熟, 精細.則整天Vipassana都存在.
要成阿羅漢, 就要把這個「常」超越。
這就是無常,
佛法在這裏不是說: 世事無常的「無常」。

C. 無常是指修法, 不是想法。無常是指對Vipassana的超越。(當然前題是要做到Vipassana和生活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3. 例如,四念住的身念住
我在寫這篇文章,同時也在觀身體。
我在吃飯,同時也在觀身體。
我在笑,同時也在觀身體。
我在睡覺,同時也在觀身體。
… …
當身念住練到純熟後,觀就一直存在,這是「常」。
此時,佛陀提醒我們這還不究竟,「觀」不是一直存在的,要突破這一點,這就叫「無常」。

4. 「觀色無常」是指「觀(心)」無常,不是說「色」無常。
《雜阿含經‧卷第一‧第一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

這段經文就文脈來看,是在說「心」、說「觀」;不是在說「色」。
是「觀」色無常,不是「色」無常。

Posted on: 2011/3/12 8:26
Top


Re: 請問各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生起對五陰的厭離心呢?
#34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請問淨堂法友:
1. 引文:『淨堂答:
上面這段話有很大問題及爭議
完全不符合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卷一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因為五陰無常才要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2. 在佛法中,
何謂「常」?
何謂「無常」?

3.
何謂「觀色(是)常」?
何謂「觀色無常」? (雜阿含經卷一說)

Posted on: 2011/3/10 0:15
Top


Re: 請問各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生起對五陰的厭離心呢?
#35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厭離心

1. 定義一:
佛光大辭典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名相:厭離
釋文: 梵語 udvega 或 savega。於物生厭而捨去之意。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成唯識論卷六〕 p5759

*** 可以參考:海濤法師白骨觀

http://blog.xuite.net/cacaya97/0/24484492

為何我讚歎 海濤法師是見過大場面的法師?

據法師自述,到泰國修過白骨觀的往事
南傳佛教稟持古制,效仿 世尊首座大弟子 大迦葉的頭陀苦行
宿於屍陀林中白骨邊上觀諸法無常
故國家特准,出家僧眾可申請居於屍體旁邊,
由新死以至於肉腐骨現
法師自述就曾觀看一年輕美女的屍體直至爛壞生蛆的可怖情況
曾自嘲,人非聖賢,碰到美女當前誰能不動心呢?
只是一想到當初那屍首的恐怖情況,什麼念頭都立刻煙消雲散了

2. 定義二:
漢譯阿含辭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B9%BD%C2%F7

厭離住:另作「厭離而住」,參看「厭」、「離」、「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確立對執取的厭逆」。

*** 厭離是厭離「執取」。
例如,要去環遊世界玩,不是「環遊世界」這件事不好,而是對「環遊世界這件事」不要有執取心。
那要如何厭離呢?
建議是:內觀。
按部就班的練習。
當到達四念住的心念住時,可算是「厭離了」。

可參考:四念處修行次第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ost_id=1521#forumpost1521

Posted on: 2011/2/10 13:04
Top


Re: 沒有結婚單身的初果聖人要如何解決身心的淫慾問題?
#36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淨堂法友您好:

請您先定義一下:(您個人心中認為的)
何謂「初果」?
如何修成「初果」,修行的方法為何?

這樣大家比較有個討論基礎.

Posted on: 2011/1/28 8:03
Top


Re: 沒有結婚單身的初果聖人要如何解決身心的淫慾問題?
#37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淫慾是淫慾「心」的問題,與身體的自然現象無關。
修行者初期應著重在「心」的觀照,身體的自然現象就順其自然。
所以沒有所謂「手淫」或強行「禁欲」的問題。

2. 沒有結婚單身的初果聖人要如何解決身心的淫慾問題?
初果聖人沒有淫慾「心」的問題。
3. 一般人只要「觀照」淫慾「心」,淫慾「心」就會消失不見,因淫慾「心」實質上是虛幻的。
4. 戒當然是指「守戒成就」,是守「心」戒成就。戒當然是實質要守的。



*** 參考:

《惠昕本六祖壇經》

(大乘寺本)
《韶州曹溪山六祖師壇經》

法海抄錄
林崇安編,【內觀教育版】2004

【1g】師問志誠曰:吾聞汝師教示學人,唯傳戒定慧,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我說看。
【1h】志誠曰:秀和尚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此是戒定慧。彼說如此,未審和尚所見如何?願為解說。【1i】師曰:秀和尚所見,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1j】志誠啟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1k】師曰:汝師說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
○汝聽吾說,與彼同不?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等法。常見自性,自心即是,自性等佛。
師曰:志誠!聽吾說: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1l】汝師戒定慧,勸小根人。吾戒定慧,勸大智根人。

Posted on: 2011/1/20 0:26
Top


Re: 四念處修行次第
#38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法念處之「法」
A: 法念處的禪修方法
法念處是隨觀法的念處( Dhammå n u p a s s n å - s a t i p a † † h å n a μ ) 之簡稱, 意指「將注意力放在法上, 隨其變化而作觀察」。此處「法」(dhamma)的意涵, 依經文並非指涉佛陀的教法, 而是禪修者在禪修之時所應觀照的種種內在、外在現象, 也就是禪修者自己與外在的一切物質的、心理的過程( 名色 = 五取蘊), 以及從此心、物過程中顯示的佛教真理( = 四聖諦)。
參考http://www.fodian.net/nanchuan/StudySatipatthanasutta.pdf

B: 法念處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這個正念處稱為法念處。念處禪涵蓋有很寬領域裡的禪修目標。「法」自身就被翻譯成心靈目標,實際上它包括所有現象法,包括涅槃。在其他念處的正念目標,也歸於法念處,這樣的估計判斷,它們是歸類為心所 (cetasik, mental factors )。正念觀照,它讓我們見因緣法,怎麼生起又消失,有助於去除對我見的妄想。
參考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Mahasi_Vipassana/3

2. 【中阿含經】第098經 念處經
(九八)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參考: http://www.ahan.tk/view/2/098/

3. 法念處之「法」,即「法塵」。
佛光大辭典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名相:法塵
釋文: <一>六塵之一。指為意識所緣之諸法。

4. 法念處例子:
能覺知道「潛意識」正在昇起。

Posted on: 2010/6/11 8:10
Top


Re: 四念處修行次第
#39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法念處之「法」
A: 法念處的禪修方法
法念處是隨觀法的念處( Dhammå n u p a s s n å - s a t i p a † † h å n a μ ) 之簡稱, 意指「將注意力放在法上, 隨其變化而作觀察」。此處「法」(dhamma)的意涵, 依經文並非指涉佛陀的教法, 而是禪修者在禪修之時所應觀照的種種內在、外在現象, 也就是禪修者自己與外在的一切物質的、心理的過程( 名色 = 五取蘊), 以及從此心、物過程中顯示的佛教真理( = 四聖諦)。
參考 http://www.fodian.net/nanchuan/StudySatipatthanasutta.pdf

B: 法念處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這個正念處稱為法念處。念處禪涵蓋有很寬領域裡的禪修目標。「法」自身就被翻譯成心靈目標,實際上它包括所有現象法,包括涅槃。在其他念處的正念目標,也歸於法念處,這樣的估計判斷,它們是歸類為心所 (cetasik, mental factors )。正念觀照,它讓我們見因緣法,怎麼生起又消失,有助於去除對我見的妄想。
參考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Mahasi_Vipassana/3

2. 法,即「法塵」。
佛光大辭典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名相:法塵
釋文: <一>六塵之一。指為意識所緣之諸法。

3. 法念處例子:
能覺知道「潛意識」正在昇起。

Posted on: 2010/6/10 21:10
Top


Re: 請問林教授與各位前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實踐方法,與檢視標準
#40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四禪的檢視標準淺釋

1. 根據「阿含辭典」:
初禪:離「五蓋」,達到「覺(尋)、觀(伺)、(踊)喜、樂、心一境」等五個條件(五禪支)的「定」。
第二禪:在初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停止「覺(尋)、觀(伺)」,還留有「(踊)喜、樂、心一境」的「定」。
第三禪:在第二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停止了(踊)喜,還有「樂、心一境」的「定」。
第四禪:在第三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樂」也停止了,只有「捨」(平靜)的「定」,另譯作「第四增上之心」。

以上均是認知的判斷,對一般人而言,容易與幻想混淆。

2. 四禪屬色界定範疇
故以身體的觀點來檢驗,比較明確。
初禪氣停住。
二禪脈停住了。
三禪念也停住了。
四禪「捨念」,把念捨去沒有了。

***** 參考附錄:

*** A. 佛光大辭典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名相:四禪
釋文: <一>梵語 catvri dhynni,巴利語 cattri jhnni。又作四禪定、四靜慮。指用以治惑、生諸功德之四種根本禪定。
亦即指色界中之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故又稱色界定。
禪,禪那(梵 dhyna)之略稱;意譯作靜慮,即由寂靜,善能審慮,而如實了知之意,故四禪又稱四靜慮、四定靜慮。此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特點為已離欲界之感受,而與色界之觀想、感受相應。自初禪至第四禪,心理活動逐次發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謂自修證過程而言,前三禪乃方便之階梯,僅第四禪為真實之禪(真禪)。 四禪能攝尋、伺,喜、樂等諸靜慮支,為止(定)與觀(慧)並行者;以其最能審慮,故其義最勝。蓋四禪之差別,乃由所攝靜慮不同而分為四種。
據俱舍論卷二十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九等所舉,將四禪總分為三類、十八支(十八禪支)。三類,即指對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則指初禪所攝之五支、二禪所攝之四支、三禪所攝之五支、四禪所攝之四支。如下表所示。「對治支」所列者,指能用以對治(斷除),及由對治所達到之心理活動或狀態;「利益支」,則係進入相應境界之主觀感受。如初禪雖已離欲界之惡不善法,而感受到脫離欲界之喜、樂,但仍有尋、伺的粗細分別之心理活動,尚須加以對治;至二禪時,尋、伺已斷滅,形成信根,稱為內等淨,由此所得之喜、樂,乃對此禪定自身之感受,故稱定生喜樂;三禪捨去二禪之喜、樂,住於非苦非樂之「行捨」境地,以正念、正知繼續修習而產生離喜妙樂;四禪捨三禪之妙樂,稱為捨清淨,唯念修養功德,稱為念清淨,由此得非苦非樂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動及感受,均於心一境性之禪定狀態中進行,故稱之為「自性支」。 上記四種靜慮,以其自體而言,乃發起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諸功德之所依,故各皆稱為根本定(梵 maula-samdhi);對此而言,其加行(即入門前之準備階段)稱為近分定(梵 smantaka-samdhi)。然初禪之近分定亦稱為未至定(梵 angamya-samdhi),故四禪有一未至定、三近分定及四根本定。初禪之根本定仍有尋、伺之作用,故稱有尋有伺定。初禪之根本定與第二禪之近分定中間有中間定,稱為無尋唯伺定(無尋而僅存伺)。第二禪之近分定以上則總稱無尋無伺定。至於入第四禪時,因已脫離八災患(即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等八種能動亂禪定之災患),故稱第四禪為不動定。相對於此,四禪以下則稱有動定。 又色界之四禪天,乃修四禪者所生之處,此四禪稱為定靜慮;相對於此,彼諸天自然而得之四禪,稱為生靜慮。此外,據大智度論卷十七載,於佛陀弟子中,有一比丘雖以坐禪持戒而得四禪,然因生起增上慢,自稱「我已得四沙門果(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且謗罵世尊,命終遂墮地獄;以此因緣,被稱為四禪比丘。 蓋禪定通見於印度宗教史中,為各時代重要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禪定為最主要之行法,而於成道及涅槃之際,皆依四禪法而成之。又一般亦將此四禪與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雜阿含經卷十七、長阿含卷八眾集經、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二、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十九、集異門足論卷六、大毘婆沙論卷八十至卷八十六〕(參閱「四無色定」1772) 

<二>依法界次第卷下之說,禪可分為世間禪與出世間禪兩種,出世間禪又有出世間與出世間上上禪兩種之別,前者乃聲聞、緣覺二乘之人所修之禪,後者為菩薩所修之禪。據法華經玄義卷四載,此二乘人所修之出世間禪可分為觀禪、練禪、薰禪、修禪等四種階段,亦稱為四禪。(參閱「觀練薰修」6971) p1843 ://cn.daxia123.cn/c

*** B. 阿含辭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 ... %C1I&button1=%ACd++%B8%DF
初禪:
離「五蓋」,達到「覺(尋)、觀(伺)、(踊)喜、樂、心一境」等五個條件(五禪支)的「定」。
初禪有五支:
進入初禪(第一禪)的五個必要條件,簡為「初禪五支」,即「覺(尋)、觀(伺)、喜、樂、一心」。
第二禪:
在初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停止「覺(尋)、觀(伺)」,還留有「(踊)喜、樂、心一境」的「定」。
第三禪:
在第二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停止了(踊)喜,還有「樂、心一境」的「定」。
第四禪:
在第三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樂」也停止了,只有「捨」(平靜)的「定」,另譯作「第四增上之心」。

*** C. 宣化上人開示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ks/volume1/volume1_13.htm
參禪的境界
坐禪,坐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
◎一九八○年十二月禪七開示
坐禪,坐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遠無其物的時候,就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到這種境界,並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樣了不起。或者坐一個鐘頭,或者坐十個鐘頭,或者能坐一個月,甚至能坐十個月,這不過是功夫有點相應的現象,得到一點輕安的境界而已。經過輕安境界之後,繼續參禪,便到初禪的境界。
初禪天名叫「離生喜樂地」,就是離開眾生所喜歡的境界。在離生喜樂地打坐時,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入不出,不來不去。好像烏龜在冬季的時節,把頭縮回殼內,外邊停止呼吸,可是內部呼吸活動起來,這是冬眠現象。參禪人,在定中停止呼吸,出定時,照常呼吸。各位注意,如果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不可打妄想:「哦!沒有呼吸啦!」這個妄念一生,馬上恢復呼吸,不可不慎;否則,失去機會,必須再重來。
由初禪天精進修禪定,進入二禪天的境界。二禪天名叫「定生喜樂地」,就是常在定中生出一種快樂,這種快樂無法形容,所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境界。在定生喜樂地坐禪時,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脈搏也停止。要注意:停止不是斷絕,出定時,又恢復正常。
由二禪天精進修禪定,進入三禪天的境界。三禪天名叫「離喜妙樂地」,就是離開粗的歡喜,尚有細的歡喜,得到微妙的快樂。在離喜妙樂地坐禪時,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脈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樣。這時念停止了,沒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沒有氧氣,停止循環,所以心臟不活動,沒有脈搏。這時,一切雜念都沒有了,譬如呼吸是風,脈搏是浪,心念是水。沒有風,就無浪,水自然平靜,所謂「風平浪靜」,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情形,在定中是暫時的作用,並不是死亡的斷氣。可以隨時隨地恢復呼吸和脈搏的正常活動。
由三禪天精進禪定,進入四禪的境界。四禪天名叫「捨念清淨地」,就是捨去三禪的妙樂,心念清淨。氣停止,脈停止,念停止,而且也捨了,這時清淨本來妙真如性現前。這種境界,不可認為了不起,這不過是四禪的境界而已,並不是證果的現象,仍然是凡夫地位。因為還沒有斷慾,如果勇猛精進,修外道邪定,則進入無想天,受快樂的境界。修正定正受,則進入五不還天,這才是證果的境界。
證初果羅漢,不但在定中沒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臥中,也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到初果的境界,還有七番生死。並不是證到初果,就入涅槃。只是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而已。
到初果時,無論見到什麼境界,也不動其心。所謂「對境無心」,只有道心,專一修禪。外邊境界如何莊嚴?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者是俊男,也不動搖其心。這時候,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食、也不貪睡,一切無所謂。到這種境界,才可以說是證果。證初果的羅漢,走路沒有聲音。因為腳離開地面約有寸高,為什麼?證果人,心懷慈悲,深恐踩死小蟲等,所以在虛空走路。

*** D. 宣化上人開示‧初禪離生喜樂地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a_Selection3/volume41.htm

*** E. 宣化上人開示‧二禪定生喜樂地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a_Selection3/volume42.htm

*** F. 宣化上人開示‧三禪離喜妙樂地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a_Selection3/volume43.htm

*** G. 宣化上人開示‧四禪捨念清淨地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a_Selection3/volume44.htm

Posted on: 2010/5/2 22:04
Top



TopTop
« 1 (2) 3 4 5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