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RESP)




Re: 問:六祖為何主張坐禪不言「不動」?
版主
版主


答:

六祖只說坐禪不言「不動」,但沒有說坐禪不言「動」,也不應推出「坐禪與內心的"動""不動"無關」這種結論。

六祖的意思很清楚,不要將之複雜化,坐禪不是坐著時內心不動,一到生活中就胡思亂想。坐禪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內心清楚而不動,也就是說,遇到順境和逆境時,內心都能平穩而不生起貪愛和瞋恨。

Posted on: 2007/1/1 12:08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

◆ 譬如,你是火車道口的監視員,唯一的任務就是當有一火車從頭到尾經過,都要清楚;當沒有火車出現,當下也要清楚。

當有 「火車 」經過時,只要你內心跑到他處一秒,或者打盹一秒,便是不能念於「火車 」。

當沒有 「火車 」經過時,只要你內心跑到他處一秒,或者打盹一秒,便是不能念於「沒有火車 」。

此 譬喻的「火車 」=「 長息」; 「沒有火車 」=「短息」。

覺知(念)的對象是「火車 」或「沒有火車 」,沒有其他。

方法就是如此簡單 ,要避免添加自我的其它猜測或添加額外的方法。

◆ 但是你的心不會這麼聽你指揮的,你監看 「火車」或「沒有 火車」時,一下子想東 ,一下子想西, 一下子覺得無聊想睡,因此你必須接受訓練:先要求百分之六十不從對象跑掉 ,而後提昇到七十、八十、九十、一百;這種訓練過程 ,便是修止的九心住。當到達能百分之 一百一直覺知 對象,而沒有跑掉 時,是第八階段「專注一趣 」,此時還要用點力氣; 當不費力氣能一直覺知 對象一小時,而沒有跑掉 ,此時是第九階段「等持 」;接下去,生起身輕安和心輕安,此時就是修成了「止」。但是要知,此時離證得涅槃 ,還很遙遠。

◆修行是要有耐心和毅力的 ,因為你所面對的敵人是自己的煩惱習性。試看戒煙、戒毒,就知 習性的滅除不是輕易的事。有的禪修營依據《 念處之道》來修, 並不定是那麼難的,都是要求達到百分之 百一直覺知 對象。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面所說的 覺知「火車 」或「沒有火車」的譬喻。

◆ 煩惱習性的完全滅除,就是涅槃。

Posted on: 2007/1/1 6:25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Eric你好,

RESP只是個代轉答所使用的帳號,所以回答內容並非是使用RESP這個帳號的人所回應,如果你想瞭解林崇安教授的學佛歷程,請看這篇"訪問林崇安教授談學佛歷程"

另外念處之道有PDF的電子檔,可到香光資訊網觀看,連結如下: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mrty_index.htm

Posted on: 2006/12/31 7:25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

◆修入出息的 前三勝行的方法 ,就是完全依據佛陀所說的:

(1-2)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答案就是如此簡單 ,要避免添加自我的其它猜測或添加額外的方法。此中,在達成止的過程,就是九種心住。

◆學佛的目標就是體證涅槃 。

◆ 如果覺得佛法的禪修很深奧,今介紹一本好的 禪修書:《 念處之道》, 請書處:請向「香光書鄉出版社」索取。連絡電話:(05)232-5165,傳真電話:(05)232-6085。此書解釋 以身、受、心、法為所緣的二十一種解脫的方法,不論修習那個念處、何種方法,配合法念處的練習,都可以達到解脫。此書是有志追求解脫者的修行參考地圖。

Posted on: 2006/12/31 7:15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

◆ 修習止的過程 ,共有九 階段: 1內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調順、6寂靜、7最極寂靜、8專注一趣、9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 聲聞地》說 :

1云何內住?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2云何等住?

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3云何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

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4云何近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5云何調順?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6云何寂靜?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7云何名為: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8云何名為:專注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9 云何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1)達到第九階段「 等持」 時,禪修者能不費力氣,將心繫於對象一小時以上而無雜念,但是要知道,此一階段離證悟還非常非常非常遙遠。 餘見《 聲聞地》 。

(2)不要被錯誤的見解誤導 ,例如,「如果你能夠有四十八分鐘保持全然的空,那一天你就可以成道 」 。這一類的錯誤見解是修行的大障礙 。

(3)止觀以及《阿含經》經文的解說,都 要回歸到《聲聞地》和《清淨道論》等佛教公認的權威論著。就像大學的科學教科書要採用世界 有名的課本一樣。

Posted on: 2006/12/30 7:27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1)不要把簡單的弄成複雜,不要把複雜的看成簡單。

(2)修習止是為了要獲得清醒、穩定而不散亂的心,其結果是修成定。修習觀是為了洞見內外身心的實相,其結果是產生真正的慧。 譬如學校的化學或物理實驗 ,學生要先上課了解相關的理論 (此是聽聞和思考的智慧) ,在 做 實驗時 ,要依照 實驗 手冊,將實驗相關 的 儀器和材料準備齊全,而後調控在適當的條件 (此屬止) ,如溫度壓力等,經由耐心和細心的觀察與檢驗 (此屬定、慧 的配合 ) ,得出每一階段所要求的結果 (此是修的果)。 學生若未上課了解相關的理論 (此是聽聞和思考的智慧) ,直接去 做 實驗 , 容易發生意外 ,此不可不知。

禪修 便是以自己的身心做實驗 ,重要的是見解和方法要正確,此亦不可不知。

Posted on: 2006/12/29 6:34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 聲聞地》中的 止( 奢摩他) 和觀( 毘缽舍那)的相關修法 ,見本站C5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並科判》 P289-292。如果覺得文字深奧,今介紹一本南傳的新書《今生解脫》 ,有禪修和止觀的白話詳細 解說,值得參考並細讀。《今生解脫》的請書處: 請向「香光書鄉出版社」索取。連絡電話:(05)232-5165, 傳真電話:(05)232-6085。

Posted on: 2006/12/25 22:37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1)如果止觀的定義不明, 如何可說觀 = 完全的止 ?止 = 完全的觀 ?
(2)止與觀的定義、止觀的目的、對初學者而言止觀如何修 ?止觀的關係為何?這些在俱舍論、 聲聞地等基本佛法的論典都有。
(3)例如, 學校學生的寫研究報告, 都懂得找資料、找答案 ,舉一返三,探索生命應比這個還要積極和迫切 ,所以要主動去找,而不是等著參考答案。

Posted on: 2006/12/24 5:47
Top


Re: 請益林前輩您此篇文章- 止觀的實踐-兼評《菩薩道次第廣論》
版主
版主


答:

(1) 五種淨行所緣就是〔五停心觀〕。

(2) 最好正本清源 :有關〔止〕的解說,最好直接看《聲聞地˙第二瑜伽處》,宗大師也是依此來解說止。但要知四念處是包含止和觀。

(3) 四念處歸入三十七道品中時,是列在資糧道的開始階段,到後階段時,轉成五力、 八聖道等名稱。但是將四念處獨立出來強調時,四念處一法就包含一切的佛法。

(4) 在南傳修學四念處的道場,每天有固定的課誦佛經的時間,課誦的當下也是不離四念處,其他時間當然也是投入四念處的禪修。

●四念處法門就是於日常生活中隨時來練習。

●當持名念佛時,只要當下全身放鬆,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包含口動,已是融合四念處的方法要領來同時修持 。

Posted on: 2006/12/23 4:14

Edited by RESP on 2008年05月24日 14:04:01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

(1)在日常生活中,要能一邊工作一邊觀呼吸,或一邊工作一邊念佛,是很難把工作做好的 。

(2)止與觀各有一定的定義,不可隨意解說。

止與觀的意義,在俱舍論、聲聞地等基本佛法的論典都有,佛學詞典也有,都很清楚 。

止與觀是完全不同的心所,絕不可以混為一談。

修習止觀,必須依次親近善士、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觀的生起,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的三個層次。 進入修的層次時,就要止的配合。

許多外道和奇奇怪怪的修法的出現,就是未好好依此次第下功夫。

舉學校的簡單例子來說明:好學生上課時,一方面要內心穩定,不胡思亂想,這是止的訓練; 一方面要好好聽聞, 吸收內容,並以思考來推理和解題,這是觀的訓練。學生如果只是呆坐而不透過聞、思 ,智慧是不會自然而然生起的,是會考鴨蛋的。這才是大自然的道理 ,沒有僥倖。

修行也是如此。

Posted on: 2006/12/23 4:11
Top


Re: 請益四念處可以同時運用在念佛拜佛禮懺方面嗎?
版主
版主


答如下:

1修學顯教禮懺法門的時候,同樣可以融合四念處的方法要領來同時修持,只要當下全身放鬆,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包含口動 。重要的是禮懺完後,內心要維持清淨,並繼續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包含口動,把覺知貫穿到整天的行住坐臥 。修持佛門密教的相關禮懺法門,亦同樣可以融合四念處的方法要領來同時修持。 重要的是禮懺完後,內心要維持清淨,並繼續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包含口動,把覺知貫穿到整天的行住坐臥。

2要握佛法的大原則:增上戒學 、增上心學、 增上慧學的次第,是為了往上提升,走向涅槃。 禮懺完後,使心清淨,要往上修定,最少得到止,而後以止往上修觀,生起修所成慧,再往上證得究竟涅槃。不要只停留在第一或第二階段。

Posted on: 2006/12/20 7:48
Top


Re: vipassana
版主
版主


答:

十六勝行的第一到第十二是以 「止 」為重點 ,第十三到第十六才是真正的 「觀」 。此篇vipassana的所說, 離佛陀的證悟還很遠。 佛陀的禪修教導, 集結在四《 阿含經》 中, 解說時, 北傳以《瑜伽師地論》、 《俱舍論 》為主要依據。南傳以《清淨道論》為主要依據。佛法包含完整的戒、 定、慧三學 ,「止 」屬於定,「觀 」屬於慧。定達成時,身心輕安且沒有任何雜念,具有喜樂和一心,但不是要呼吸停止 。定達成後,所要做的就是要進一步修習智慧,經由觀察緣起和四聖諦,體證無我,才能拔除煩惱。

Posted on: 2006/11/27 22:25

Edited by RESP on 2006年11月28日 07:00:44
Top


Re: vipassana
版主
版主


答: 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

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

(解說:入息,是指出息後接著氣息往體內運作一直到臍處的吸氣過程 )

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

(解說:中間入息,是指入息停止後到出息未生的中間,此停息階段有暫時相似的微細氣息生起 )

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

(解說:出息,是指入息後接著氣息往體外運作,從臍處一直到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的呼氣過程 )

(解說:中間出息,是指出息停止後到入息未生的中間,此停息階段有暫時相似的微細氣息生起 )

◆見本站佛法教材C5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並科判》 P178。

Posted on: 2006/11/27 12:53
Top


Re: vipassana
版主
版主


答:

詳見本站佛法教材C5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並科判》P184-190。

Posted on: 2006/11/27 8:08
Top


Re: vipassana
版主
版主


參照:

Eric 寫道:
(1-2)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

請問RESP:
如何做, 執行的步驟為何?


答: 如何修觀察氣息的長短?這答案都在《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要先分清「入息、出息」和「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的不同,前者稱「長息」,後者稱「短息」。

〔1念長〕 :

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

〔2念短〕 :

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

如「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即如是了知。

如是名為:若長、若短。

以上只是觀呼吸的最前二階段。

◆其餘解說詳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並科判》。

Posted on: 2006/11/26 9:45
Top


Re: vipassana
版主
版主


答:佛陀所教導的 由觀呼吸到達成涅槃, 其完整過程是有名的十六勝行 :

(1-2)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

(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

(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

(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

(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

(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

(13)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

(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

(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解說詳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並科判》。

Posted on: 2006/11/24 20:44
Top


問:《雜阿含經》說 :修行時當取自心相,如何取自心相?
版主
版主


問:《雜阿含經》說 :修行時當取自心相,如何取自心相?

●《雜阿含經》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

(3a)若彼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3b)譬如廚士愚癡、不辯,不善巧便,調和眾味奉養尊主,酸、鹹、酢、淡不適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鹹、酢、淡眾味之和,不能親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須,聽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調和眾味以奉尊主。若不適其意,尊主不悅,不悅故不蒙爵賞,亦不愛念。

(3c)愚癡比丘亦復如是,不辯、不善,於身身觀念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本所未得安隱涅槃。

(3d)是名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

(4a)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

(4b)譬如廚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鹹、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信重。如是黠慧廚士,善取尊主之心。

(4c)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

(4d)是名比丘黠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閡。

(05)受、心、法觀念住,亦復如是。」

(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六一六,內四二○,光六三○, S8)

答:依據《瑜伽師地論》, 彼即應於內奢摩他所攝自心,取如是相:

謂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之所惱亂?復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不為彼法之所惱亂?

若彼不取如是自心相貌 ,但自了知此隨煩惱染污心已,便於外緣取淨妙相;由是為因,雖能暫時除遣現在現前隨惑,然於後時若復如前攝心內聚,還為如是隨惑所惱,不得靜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

Posted on: 2006/11/24 20:33
Top


問:《雜阿含經》說 :修行時自知前後昇降,如何前後昇降?
版主
版主


問:《雜阿含經》說 :修行時自知前後昇降,如何前後昇降?

●《雜阿含經》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於路中思惟:我今先至比丘尼寺;即往比丘尼寺。

(03)諸比丘尼遙見尊者阿難來,疾敷床座,請令就座。時諸比丘尼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我等諸比丘尼,修四念處,繫心住,自知前後昇降。」

(04)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當如汝等所說而學。凡修習四念處,善繫心住者,應如是知前後昇降。」

(05)時尊者阿難為諸比丘尼種種說法,種種說法已,從座起去。爾時,尊者阿難於舍衛城中乞食還,舉衣缽,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比丘尼所說,具白世尊。

(06)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學四念處,善繫心住,知前後昇降。所以者何?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

(8a)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心定已,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不起覺想及觀想,無覺、無觀,捨、念、樂住。樂住已,如實知。

(8b)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說。」

(09)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六一五,內四一九,光六二九, S10)

答:依據《瑜伽師地論》, 修奢摩他時,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此時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心,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

Posted on: 2006/11/24 20:32
Top


問:如何修法念住?有何依據?
版主
版主


問:如何修法念住?有何依據?

答:依據《瑜伽師地論》,於諸蓋中心得清淨者,修習法念住共有四隨觀:(a)無常隨觀、(b)斷隨觀、(c)離欲隨觀、(d)滅隨觀,略釋如下:

(a)無常隨觀: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

(b)斷隨觀、(c)離欲隨觀、(d)滅隨觀: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分別於斷界、離欲界、滅界中,從隨眠而求解脫。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

◆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並科判》。

Posted on: 2006/11/24 20:31
Top


問:如何以內觀來照見五蘊無我?有何依據?
版主
版主


問:如何以內觀來照見五蘊無我?有何依據?

答:佛陀所教導的內觀必照見五蘊無我, 《阿含經》中處處如此宣說,例如《雜阿含經》的第 一經 :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2b)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3)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4)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5)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中佛陀明白指出要觀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無我),如此才是正觀。並指出體證的次第是正觀 →生厭離→喜、貪盡→心解脫。

◆見本網站佛法教材:A1《雜阿含經˙蘊品》,經義解說:B1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蘊品並科判》。

Posted on: 2006/11/24 20:31
Top



TopTop
« 1 ... 40 41 42 (43)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