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Browsing this Thread:   1 Anonymous Users






南傳的心法
#1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摘要


在所有的上座部佛教國家裡,阿耨樓陀尊者所著的《阿毗達摩概要》是修學《阿毗達摩論》之主要入門書。菩提比丘(BhikkhuBodhi)英譯及助讀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則是導引進入阿毗達摩的名著,以下摘出「心法」和「四種」的基本內容。


 


四種心


「當中先說心法有四種: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無色界心;四、出世間心。」


 


助讀說明


 



先研究心是因為佛教分析究竟法的中心點是在於親身體驗,而心又是體驗的主要因素,是對目標(所緣)的識知。


巴利文citta是源自動詞詞根citi(認知;識知)。


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動。


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


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


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


「純粹活動」這項定義是三者之中最貼切的詮釋,即心純粹只是認知或識知目標的過程。除了識知的活動之外,它並沒有一個屬於造作者或工具的實際個體。


提出「造作者」與「工具」的定義是為了對治某些人所執取的「我見」:認為有個識知目標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恆常不變的我」之邪見。佛教學者指出,這些定義顯示了並沒有一個「自我」在實行識知的活動,而只有心在識知。此心即是識知活動而無他,而且此活動必定是生滅的無常法。


對於闡釋任何究竟法,諸巴利論師建議採用四種鑑別法以區別之。這四種鑑別法即是每個究竟法各自的:


一、相(lakkhana),它的特相;


二、作用(rasa,亦作味),它所執行的任務或所獲得的成就;


三、現起(paccu-patthana),它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的方式;


四、近因(padatthana),它直接依靠的近緣。


對於心:


1其特相是識知目標。


2其作用是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時常由它們陪伴。[3]


3其現起是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個相續不斷的過程。


4其近因是名色(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與色法地單獨生起。


諸心有多種呈現方式,但都有同一個相:識知目標(所緣)。


儘管如此,《阿毗達摩論》把它們分別為許多種類,即八十九心,或更詳細則成一百廿一心。


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意識,實際上是一連串剎那生滅的心,極迅速地相續生滅,以致我們不能察覺它們是個別不同的心。《阿毗達摩論》不單只把諸心分門別類,更重要的是呈現它們為一個緊密相互交織的整體。為了辦到這點,它採用了一些互相重疊的分類法。


第一種分類法是依照心之地(bhumi)。


心一共有四地。


首三個是世間地:欲地、色地、無色地;第四地是出世間地。


用以形容首三地的巴利文avacara(界)的意義是:時常活動於或到訪某境地之法。所到訪的境地是依界而名的生存地(生命界;諸有情居住之地),即:欲地、色地、無色地。


然而,儘管心之三界與相符的生存地有密切的關係,但它們並非一而不二。心之界(地)是用於把不同的心分類;生存地是諸有情投生及在當地過活的生命界。


然而,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是有一定的關係:各別的心之界包含了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常有之心,即時常生起於其生存地之心。


各界之心並不是只可以出現於與其相符的生存地,而是也能在其他生存地裡生起,例如:色界心與無色界心也能夠在欲地裡生起;而欲界心也能夠在色地與無色地裡生起。


但還是可見到它們之間的固定關係,即一界之心是特別常出現於跟它擁有同一名稱之地。再者,任何界的造業之心(善心或不善心)都傾向於令造業者投生到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如果成功導致投生,它們必定會令造業者只投生到該地,而不會是其他地。


由此,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欲界心:欲(kama)此字的意義包含: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樂;二、所欲,即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五欲的對象。欲地(kama-bhumi)是欲生存地;包括十一界,即:四惡道、人間與六欲界天。欲界心包括一切主要出現於欲地之心,儘管它們也能夠在其他地裡生起。


色界心:色界心是與色地(rupa-bhumi)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色禪(rupajjhana)的禪那心。任何最常見於色地之心即是屬於色界心。一般上色禪是通過專注於色法目標而得,如:地遍、身體的部份等等;色禪也即因此而得其名。這些目標是培育禪那的基礎。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色界心。


無色界心:無色界心是與無色地(arupabhumi)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無色禪的禪那心。任何最常見於無色地之心即是屬於無色界心。在修習禪定以獲得超越色禪的無色禪時,禪修者必須棄除一切與色法有關的目標,而專注於無色法目標,如:無邊虛空等等。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無色界心。


出世間心:出世間(lokuttara)這一詞源自「世間」(loka)與超越(uttara)。「世間」的概念具有三個層面:有情世間(sattaloka)、物質世間(okasaloka)、行法世間(sankharaloka),即有為名色法整體。


於此有關的世間是行法世間,即一切包括在五取蘊之內的世間法。


超越有為法界的是無為界,即:涅槃;而緣取及識知涅槃的心即是「出世間心」。反之,其他三種心(欲界、色界、無色界)則名為「世間心」。


*******


由此可見,心可依界而分為四大類: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出世間心。心亦可依據其他原則而分類。


其中一個在《阿毗達摩論》裡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原則是「本性」(jati)。


關於本性,心可分為四類:善、不善、果報、唯作。


1不善心是與不善因──痴;或貪與痴;或瞋與痴──相應的心。這類心稱為不善是因為它們在精神上不健全,在道德上應受指責,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


2善心則是與善因──無貪、無瞋;或無貪、無瞋、無痴(慧)──相應的心。這類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愉悅的果報。


善心與不善心兩者是「業」。


3緣於業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報心。這類心組成有別於前兩種的第三種心;它包括善業與不善業的果報。應明白在此所指的業與果報兩者皆是純粹屬於精神方面的。


業是與善心或不善心相應的「思」;其果報是其他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4根據「本性」的原則分類,第四種心稱為「唯作」(kiriya)。這類心非業亦非果報。它雖涉及(心識)活動,但此活動並沒有造業,因此也就不能產生果報。


果報心與唯作心兩者皆非善非不善。反之,它們被歸列為「無記」或「不定」,意即此心不由善與不善兩面而定。


 


八十九心或一百廿一心:


欲界心(54)


-不善心(12):貪根心(8)、瞋根心(2)、痴根心(2)


-無因心(18):不善果報(7)、善果報(8)、無因唯作(3)


-美心(24)  :欲界善心(8)、欲界果報心(8)、欲界唯作心(8)


色界心(15):色界善心(5)、色界果報心(5)、色界唯作心(5)


無色界心(12):無色界善心(4)、無色界果報心、(4)無色界唯作心(4)


出世間心(840):道心(420)、果心(420)



Posted on: 2011/8/6 20:40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南傳所說的心和北傳所說的心有無差異呢
值得比較

Posted on: 2011/8/9 11:2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3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〇北傳翻譯以玄奘大師為準,他的用語大都有梵文可參對,一般公認他的譯文較精確。玄奘時期以前的翻譯則常有出入,較不正確。

〇俱舍論一卷說:
頌曰:「識謂各了別。此即名意處。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
論曰: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
〇品類足論一卷說:
心云何?謂心、意、識。此復云何?謂六識身,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〇瑜伽一卷說:
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〇瑜伽六十三卷說:
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
〇顯揚一卷說:心者,謂心、意、識差別名也。
〇成唯識論三卷說:
謂第八識,或名為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〇集論一卷說:
何等為心?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
〇廣五蘊論說:
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
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又令生死流轉迴還故。
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
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
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〇所以,「諸識,皆名心、意、識」,識是「現前了別所緣境界」,「亦名心,能採集故」。從不同角色稱為心、意、識。
北傳所譯:「識,是了別所緣」,這和南傳所說:「心的特相是識知目標」,這一點是相同的。

Posted on: 2011/8/10 8:2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4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心的所緣(摘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於所緣之概要,有六種所緣,即: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味所緣、觸所緣與法所緣。其中,(顏)色本身是色所緣。同樣地,聲等即是聲所緣等。但法所緣則有六種:淨色、微細色、心、心所、涅槃與概念。」

【助讀說明】
▼所緣之分析:
●每一心及其相應心所皆必須緣取一個所緣(目標),因為心本身即是識知目標的活動。
由此,所緣是心及其相應心所取樂或鉤住的目標。
▼六種所緣:
●《阿毗達摩論》分析了六種與六門相符的所緣:
◎首五種都包括在色法裡。
○(顏)色、聲、香、味四者是屬於「所造色」,即依靠四大界而生起的次要色法。
○觸所緣則是四大界當中的三界,即:一、地界或堅硬性,通過觸感覺為硬或軟;二、火界,感覺為熱或冷;三、風界,感覺為支持或壓力。
◎法所緣有六種:
○首五所緣的每一種都能通過以下的三個方式識知:一、通過各自的根門心路過程;二、通過意門心路過程;三、通過離心路過程心,即結生、有分與死亡。
○第六種所緣,即法所緣,完全不能通過五根門識知,而只能通過意門心路過程或離心路過程心識知。法所緣有六種:
一、淨色,是五種感官裡的根門色法,即眼淨色、耳淨色等五種淨色。
二、微細色,包括十六種列於第六章、節六的色法,水界即是其中之一。
三、心(citta)亦是一種法所緣;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標。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四、五十二心所也是法所緣,例如:當人們覺察到自己的感受、思與情緒時。
五、涅槃,是有學聖者與阿羅漢意門心路過程的目標。
六、概念也是法所緣,它是世俗法,並不是究竟存在之法。

◆依門分類
「一切眼門心都只以顏色為所緣,而且只屬於現在(的所緣)。同樣地,聲等是耳門心等的所緣,它們也只屬於現在(的所緣)。
然而意門心的所緣有六種,而且,根據情況,該所緣可以是屬於現在、過去、未來,或與時間無關。
再者,於結生、有分、死亡(三種)離門心,所緣亦有六種。根據情況,一般上那於前一世已被六門之一識知的所緣,可以是現在或過去所緣,或是概念。此所緣是業、或業相、或趣相。」

【助讀說明】
▼一切眼門心:
在眼門心路過程裡,所有屬於該心路過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緣為目標。
色所緣並非只是眼識的目標;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緣也都取同一個色所緣為目標。
再者,這些生起於眼門心路過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緣而已」為目標。在該心路過程裡,它們並不能識知其他目標。
▼而且只屬於現在(的所緣):
在此「現在」一詞意為「剎那現在」,即指所體驗的事物是於當下剎那存在的。由於色法變易的速度比名法慢,一個色所緣可以保持存在於整個眼門心路過程。其他(四)根門的所緣亦是如此。
▼意門心的所緣:
生起於意門心路過程裡的心能夠識知五所緣,以及一切五門心路過程無法識知的法所緣。
意門心也能識知過去、現在與未來任何一時的所緣,或是與時間無關的所緣。後者是指涅槃與概念。
涅槃是沒有時間性的,因為其自性並無生、變易(住)與滅;
概念也是沒有時間性的,因為它並沒有自性。
▼根據情況:
《阿毗達摩義廣釋》解釋:根據該心是欲界速行、神通速行、其餘廣大速行等等。除了生笑心之外,欲界速行都能取三時的所緣,以及無時間的所緣。
生笑心只取三時的所緣。
神通心取三時的所緣,以及無時間的所緣。
除了(神通心和)取過去心為所緣的第二與第四無色禪心之外,其餘的廣大心都取無時間的所緣(即:概念)。
出世間心取無時間的所緣(即:涅槃)。
▼在於離門心等等:
離門心是在一世當中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之心。
它們有十九種,即:八欲界大善、五色界、五無色界果報心及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
這種心的目標有六種:過去或現在的五所緣之一,或是法所緣。
在所有三種作用裡,從結生至死亡,該心都只取同一所緣。
該所緣是投生時結生心的目標,在生命過程當中是有分心的目標,以及在死亡時是死亡心的目標。
一世當中的離門心必定與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目標相同。
○當人臨命終時,基於其過去業與當時的情況,某個目標即會呈現於他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這目標是以下三種之一:
一、業: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
二、業相:是與即將成熟而導致下一世投生至何處的善業或惡業有關的目標或影像,或是造該業的工具。
例如:
虔誠的信徒可能會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
醫生可能會看到病人的影像;
而屠夫則可能聽到被宰殺的牛的哀號或看到屠刀。
三、趣相:這即是臨終者下一世將投生的去處。
例如:
即將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會看到天界的宮殿;
即將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會看到森林或田野;
即將投生至地獄的人可能會看到地獄之火。
▼根據情況:
離門心的目標是根據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識知該目標時所通過的門而定;亦視該目標是屬於過去或現在所緣,或是概念;又根據它是業,或業相,或趣相而定。其解釋如下:
○若是投生至欲界,在前一世臨死速行的階段,被六門之一識知的五所緣當中任何一個所緣皆可成為業相。
這種所緣在新一世的結生和首幾個有分可以是過去或現在所緣。
它有可能是現在所緣,因為在前一世的臨死速行識知該目標之後,它可能還持續存在於新一世的首幾個心識剎那;隨後的有分及死亡心所取的目標則必定是過去所緣。
若前一世的臨死速行所取的目標是法所緣,它則可能是業或業相,以及是新一世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過去所緣。
若該目標是趣相,它一般上是色所緣、由意門識知、以及是現在所緣。
○若是投生至色界天,三種離心路過程心的目標是前一世意門臨死速行所取的法所緣、是概念(於是與時間無關)、以及是屬於業相。
○投生至第一和第三無色界天亦是如此。
○若是投生至第二和第四無色界天,該目標(即:心)是法所緣、是過去所緣、也是業相。
▼一般上:
這形容詞是專指「無想有情」死後投生至他處,因為在色界天的無想梵天完全沒有心識,所以下一世的離門心根本不能緣取前一世(生為無想梵天時)所緣取的目標。
對於這類有情,依靠在生為無想梵天之前的過去業,目標會自動呈現於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為業等等。

◆依心分類
「在它們當中,眼識等各自取一種所緣,即顏色等。但三意界則能取顏色等(所有)五所緣。其餘的欲界果報心與生笑心只能取欲界所緣。
不善(心)和智不相應欲界速行能取一切所緣,除了出世間法。
智相應欲界善(心)及屬於第五禪的善神通心能取一切所緣,除了阿羅漢道與果。
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唯作神通心及確定心能取一切所緣。
於無色(禪心)當中,第二與第四取廣大所緣(即:廣大心)。其餘所有的廣大心取概念為所緣。出世間心取涅槃為所緣。」

【助讀說明】
▼三意界:
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總稱為三意界;由於它們生起於所有五門,所以能取顏色等所有五所緣為目標。
▼其餘的欲界果報心:
這些果報心是三種推度心與八大果報心;當生起為彼所緣時,它們能取呈現於六門的一切欲界所緣。
再者,除了悅俱推度心之外,當這些果報心生起為結生、有分與死亡心時,也能取六種離門所緣。
諸阿羅漢的生笑心也能取所有六種欲界所緣。
▼不善心等:
由於四道、四果與涅槃九出世間法是非常的清淨及深奧,所以不善心和智不相應的善與唯作心並不能識知它們。
▼欲界善心等:
凡夫與有學聖者不能覺察阿羅漢的道心與果心,因為他們還未證得此二心。
凡夫亦不能取有學聖者的道心與果心為所緣。
層次較低的有學聖者則不能取層次較高的道心與果心為所緣。
當有學聖者省察自己的出世間成就時,他們能以智相應欲界善心覺知道心、果心與涅槃。
在道心之前生起的「種姓」也是屬於這些心,它也取涅槃為所緣。
▼善神通心:
神通是已熟練於五禪者才能獲取的高等智。
在聖典中提及五種世間神通,即:如意通(神變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與天眼通。
這些神通是運用第五禪心而獲得;於凡夫和有學聖者它是善的;於諸阿羅漢則是唯作的。
通過第三種神通,有學聖者能辨識與他同等級或層次較低的其他聖者的道心與果心,但不能辨識層次比他高的聖者的道心與果心。
阿羅漢道心與果心則完全超越善神通心的範圍。
▼欲界唯作心等等:
通過欲界智相應唯作心,阿羅漢能在省察自己的成就時辨識自己的道心與果心;
通過唯作神通心,他能辨識其他聖者的道心與果心,包括有學聖者與阿羅漢。
在五門心路過程裡,確定能識知所有五所緣;
當作為意門轉向心時則能識知所有六所緣。
▼於無色(禪心)當中:
第二無色禪心取第一無色禪心為所緣;
第四無色禪心取第三無色禪心為所緣。
如是此二心取廣大心為所緣。
▼其餘所有的廣大心:
色界禪心所取的目標是概念,如:遍處禪心取遍相(見第一章、節十八至二十之助讀說明)、無量禪心取有情概念。

◆總結
「廿五種心緣取下等所緣;六種緣取廣大(心);廿一種緣取概念;八種緣取涅槃。二十種緣取除了出世間法之外的一切所緣;五種緣取一切所緣,除了較高層次的道與果心;六種緣取一切所緣。如是它們的組別一共有七。」

【助讀說明】
▼廿五種心:
廿三種欲界果報心、五門轉向心及生笑心只緣取下等所緣,即:欲界所緣。
▼六種緣取廣大(心):
這些是第二與第四無色禪的善、果報與唯作心。
▼廿一種緣取概念:
這些是五色禪、第一與第三無色禪的善、果報與唯作心。
▼八種緣取涅槃:
這些是四道心與四果心。
▼二十種緣取除了出世間法之外的一切所緣:
這些是十二不善心,以及智不相應的四善心與四唯作心。
▼五種:
這些是四智相應善心與善神通心。
▼六種緣取一切所緣:
這些是四智相應大唯作心、唯作第五禪神通心及確定心。

◆圖表:心和所緣(目標)
01眼識的所緣:現在顏色。
02耳識的所緣:現在聲。
03鼻識的所緣:現在香。
04舌識的所緣:現在味。
05身識的所緣:現在觸。
06意界(五門轉向心、領受心)的所緣:現在五所緣。
07三推度心、一生笑心、八欲界美果報心的所緣:五十四欲界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
08十二不善心、四欲界美智不相應善心、四欲界美智不相應唯作心的所緣:八十一世間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概念。
09四欲界美智相應善心、一神通善心的所緣:八十七心(除去阿羅漢道心與果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10四欲界美智相應唯作心、一神通唯作心、意門轉向心的所緣:一切所緣(即:八十九心、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11無色界第二及第四禪心的所緣:分別是第一與第三無色界禪心。
12十五色界禪心、無色界第一及第三禪心的所緣:概念。
13出世間心的所緣:涅槃。

◆以上是重要的心和所緣的關係

Posted on: 2011/8/12 8:4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5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南傳的心路過程是禪修的重要項目
禪修者應觀察到這一過程
在速行心的剎那走向如理作意
才能滅苦
以下是摘要
提供北傳行者參考


心路過程之摘要1
◆一:序文
依界、依人與依前後,簡略地解說心發生的次序,包括結生與轉起。
【助讀說明】
這一章探究發生在「心路過程」裡的心。
▼依前後:
在任何心路過程裡,以及在之前與隨後的過程裡,諸心都是依照自然定法的次序生起。

列舉類別

◆二:六個六
於心路過程之概要,當知各有六支的六組:
一、六依處;二、六門;三、六所緣;四、六識;
五、六種心路過程;六、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
所緣對離心路過程心的呈現方式有三種,即:業、業相與趣相。
◆三:六識
這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意識。
◆四:六種心路過程
依門而分的六種心路過程是:
一、與眼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二、與耳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三、與鼻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四、與舌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五、與身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六、與意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或者,依識而分的六種心路過程是:
一、與眼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二、與耳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三、與鼻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四、與舌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五、與身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六、與意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依門的心路過程應與依識的(相符心路過程)配合。

【助讀說明】
▼六種心路過程:
直譯巴利文vithi是「路」,但在此則意為「過程」。
○當諸心於根門或意門生起以識知目標時,它們不會雜亂無章或單獨地生起,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識知過程階段,依照有條有理的次序一個接著一個地生起。這次序名為「心之定法」。
○心路過程必須具足一切所須的因緣條件才能發生。根據註疏,每一種心路過程所須的因緣條件如下:
於眼門心路過程:
(1) 眼淨色、(2) 色所緣、(3) 光、(4) 作意。
於耳門心路過程:
(1) 耳淨色、(2) 聲所緣、(3) 空間、(4) 作意。
於鼻門心路過程:
(1) 鼻淨色、(2) 香所緣、(3) 風界、(4) 作意。
於舌門心路過程:
(1) 舌淨色、(2) 味所緣、(3) 水界、(4) 作意。
於身門心路過程:
(1) 身淨色、(2) 觸所緣、(3) 地界、(4) 作意。
於意門心路過程:
(1) 心所依處、(2) 法所緣、(3) 有分。

○為了方便,六種心路過程可以分為兩組:
一、五門心路過程,這包括發生於五根門的五種心路過程;
二、意門心路過程,這包括一切只發生於意門的心路過程。
由於五門心路過程也(必須)經由有分而生起,所以有時它們也稱為「混合心路過程」,因為它們涉及了意門與根門。
○只在意門裡發生的心路過程則稱「純意門心路過程」,因為它們沒有通過根門,而只通過有分生起。如隨後可見,雖然首五種心路過程通過不同的根門發生,但它們都依照同一個次序。第六種(即:意門)心路過程則包括了多種不同的過程,唯一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依靠五根門生起。

◆五: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
當知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是:
一、於五根門,它是極大、大、微細、極微細。
二、於意門,它是清晰及不清晰。

【助讀說明】
▼所緣的呈現方式:
巴利文visayappavatti意為所緣在六門之一呈現於心識,或所緣呈現時的諸心活動。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可分別為在五根門的四種,即極大、大、微細、極微細,以及在意門的清晰與不清晰。
○在此所用的「大」及「微細」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它給予心的撞擊力。即使巨大或粗顯色所緣呈現於眼門,但若眼淨色很弱,或所緣在眼淨色的高峰期已過才撞擊它,或光線很暗,該所緣即不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屬於微細或極微細所緣。反之,若細小的所緣在眼淨色的高峰期撞擊它、眼淨色很強、光線又亮,如是該所緣即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屬於大或極大所緣。
因此「大所緣」和「微細所緣」等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從所緣呈現於根門的那一刻起,直至停止呈現期間,有多少個心路過程心生起。對於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的清晰及不清晰所緣的分別亦依據相同的原則。


五門心路過程

◆六:極大所緣
如何(決定所緣呈現的強度)?一心識剎那有三個小剎那:生、住及滅。色法的壽命是十七個心識剎那。五所緣在一個或幾個心識剎那過去之後,在住時呈現於五根門。
如是,若色所緣在經過一個心識剎那之後(1)呈現於眼門,有分波動了兩個心識剎那後即中斷(2-3)。隨後轉向於取同一個所緣的五門轉向心生起與壞滅(4)。緊接著依照次序生滅的是看該色所緣的眼識(5)、領受它的領受心(6)、推度它的推度心(7)、確定它的確定心(8)。
隨後任何一個具足因緣的二十九欲界速行心即會生起,一般上是七個心識剎那(9-15)。在速行之後,兩個彼所緣(16-17)則依照情況生起。過後即沉入有分裡。
至此十七心識過程已完畢,即:十四心路過程心、兩個有分波動及一個已過去的(有分)心識剎那。過後該所緣即滅盡。這所緣即名為「極大」。

【助讀說明】
▼色法的壽命:
在《阿毗達摩論》裡,一個心的壽命名為一個心識剎那。這時間單位是非常短暫的;根據諸論師,在閃電間或眨眼間,即有數十億個心識剎那過去了。雖然它極其短暫,但每個心識剎那還可以再分為三個小剎那,即:生時、住時及滅時。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一個心生起,執行其剎那間的作用,隨後即壞滅,而供給下一心生起的因緣條件。如是,依心識剎那次序,心流持續不斷地發生,即如河水之流一般。
○《阿毗達摩義廣釋》指出「住時小剎那」是諸法生時與滅時之間的階段,其時該法「面對自己的壞滅」。列迪長老認為住時是生與滅兩個階段的中間點,就譬如把一塊石頭拋上空中,它必須有一個(停止的)剎那,然後才開始掉下來。他也說住時可以包括法的生時與滅時之外的整個壽命。許多論師認為佛陀在《增支部》(A.3:47/i,152)裡所說的:「緣生法有三相,即:生、滅、及住立的變易」已暗示了有住時。在此,他們認為「住立的變易」即是指住時。
○色法也經過生、住、滅三時,但這三時所佔的時間是等於十七個心生滅的時間。名法與色法的生時和滅時的時間都是一樣長短,但色法的住時則等於名法的四十九個小剎那。
▼五所緣……在住時呈現於五根門:
色所緣等五所緣都是色法,所以能夠維持十七個心識剎那。由於它們在生起的小剎那還很弱,所以只有在住時才能呈現於五根門。
如是,若色所緣:當沒有活躍的心路過程發生時,屬於同一種心的有分心流即會不斷地發生,且只取同一個目標,也即是前一世最後一串速行(臨死速行)的目標,此目標是業、或業相、或趣相。在五所緣之一呈現於根門的當下,一個有分心已過去了,此心名為「過去有分」。隨後有兩個由於該目標的撞擊力而波動,第二個中斷了有分流。在疏鈔裡,這兩個(有分心)被分別為「有分波動」與「有分斷」。之後,在五門轉向心生起的那一剎那,心流即已從「離路的階段」出來,而進入心路過程。
▼二十九種欲界速行心:
它們是十二不善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及唯作生笑心。
▼這所緣即名為「極大」:
在取極大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裡,所緣的生起與過去有分的生起同時發生。由於五所緣與淨色的壽命都是十七個心識剎那,它們兩者與第二個彼所緣同時滅盡。如是,這種心路過程進行了整整十七個心識剎那,而其中從五門轉向心起始的十四心是真正的心路過程心。這種心路過程名為「彼所緣時分」,即結束於彼所緣的過程。
○心路過程與「六個六」之間的關係可以如下理解。當色所緣撞擊眼淨色時,在眼處的支助之下,眼識即生起,取該撞擊眼淨色的色所緣為目標。對於眼識,眼淨色是它的依處及門,色所緣是它的目標。在該心路過程裡的其他心──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及彼所緣──是屬於意識。它們也取同一個色所緣為目標,以眼淨色為門,但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對於該過程裡所有的心,有分也是它們的門,因為整個心路過程是從有分出起的。如是所有的五門心路過程皆有二門,即個別的根門和共用的意門或有分。由於它特別地在眼門生起,所以稱它為「眼門心路過程」,而由於特別地擁有眼識,所以稱它為「眼識心路過程」。由於它的目標是極大所緣,撞擊根門之後只有一個(有分)心識剎那過去,所以稱之為「極大所緣的心路過程」。對於其他的根門心路過程亦可如此理解,只需把「眼識」換成各自的根識,如:耳識等。

●古代阿毗達摩論師以芒果的比喻來形容心路過程。
有個人蓋著頭睡在芒果樹下。其時有粒熟了的芒果掉下撞在地上,其聲吵到他的耳朵裡。被聲音吵醒之後,他張開眼看,伸手取該果,捏一捏及嗅一嗅它。然後把它給吃了,吞下及回味它的味道。過後再倒回去睡覺。
○在此,那人睡在芒果樹下就有如有分流。
芒果掉下撞在地上,其聲吵到他的耳朵則有如所緣撞擊根門,如:耳門、眼門。
被聲音吵醒即有如五門轉向心轉向所緣。
張開眼看即有如眼識執行看的作用。
伸手取該芒果有如領受心領受所緣。
捏一捏芒果有如推度心在推度所緣。
嗅一嗅它則有如確定心在確定所緣。
吃芒果即有如速行在體驗所緣的滋味。
吞下及回味它的味道有如彼所緣取速行的所緣為所緣。
那人過後再倒回去睡覺則有如再沉入有分。
○應注意整個心路過程的發生是毫無自我的,沒有所謂在其背後的永恆體驗者,或內在控制者,或在心路過程之外的「識知者」。剎那生滅的諸心本身已完成了一切識知應有的作用,而識知過程的互相配合是源自因果緣起的法則。在心路過程裡,每一心皆依照「心之定法」生起。它依靠各種不同的緣生起,這包括前生心、所緣、門及依處色。生起之後,它在心路過程裡執行它特有的作用,然後即滅盡,及成為下一心的緣。

◆七:大所緣(略)
◆八:微細所緣(略)
◆九:極微細所緣(略)

◆十:所緣的呈現方式
與眼門相同,於耳門等亦是如此。如是當知於一切五門皆有四種所緣呈現的方式;依次序,這四種方式名為:一、彼所緣時分;二、速行時分;三、確定時分;四、無效時分。

【助讀說明】
▼如是當知於一切五門等:
若把這四種過程再分類,則一共有十五種根門心路過程。由於每一種都可以發生於所有的五根門,因此一共有七十五種根門心路過程。

◆十一:總結
心路過程心一共有七種及生起十四次。詳說則於五門有五十四種心。
於此,這是五門心路過程生起之法。
【助讀說明】
▼心路過程心一共有七種等:
這七種心路過程心是五門轉向心、根識(五識之一)、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緣。生起十四次則是計算速行七次及彼所緣兩次(其他的各是一次)。發生於五門心路過程的五十四心是所有的欲界心。



意門心路過程

◆十二:有限速行心路過程
當清晰所緣呈現於意門,有分波動、意門轉向、速行及在速行之後的彼所緣即會轉起。隨後即再次沉入有分。
對於不清晰所緣,在速行之後即沉入有分,彼所緣沒有生起。

【助讀說明】
▼意門心路過程:
當心路過程發生於五門的任何一門時,事實上是涉及了兩門,即根門與意門。稱為意門心路過程的是純粹只發生於意門的心路過程,完全沒有涉及根門。為了使它更明確化,也稱之為「純意門心路過程」。
○意門心路過程包括了欲界或「有限心路過程」,以及廣大與出世間心路過程。
○有限或欲界意門心路過程本身有兩揰:
一、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的隨起意門心路過程;
二、獨立的心路過程。
(一)鼓只受到棍敲擊一次即會傳出一陣陣的回響,如是當五根門只受到五所緣撞擊一次,而在五門心路過程停止之後,過去所緣即會呈現於意門,引發了許多意門心路過程。由於這些心路過程是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它們稱為「隨起心路過程」。依據隨五種根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它們可分為五種。
○列迪長老解釋:明確地識知所緣是發生於這些隨起心路過程;在純五門心路過程裡並沒有如此明確地識知所緣。例如,在眼門心路過程之後,首先生起的是「彼隨起意門心路過程」,再次緣取根門心路過程剛剛識知的所緣。隨後依次生起的各個心路過程則整體地識知該所緣、識知所緣的顏色、領會所緣的實體、識知所緣的實體、領會所緣的名稱、以及識知所緣的名稱。
○「整體地識知該所緣的心路過程」是(第二個)意門心路過程,它整體地識知已重複地被前兩個過程(即根門及彼隨起心路過程)識知的所緣。這過程執行組合的作用,把對所緣片段的感覺組成一體,有如把旋轉的火炬看成一圈火光。只有在這發生之後才有可能識知顏色。當識知顏色發生時,人們就會識知它為「藍色」等等。當識知實體發生時,人們識知實體或形狀。當識知名稱發生時,人們識知(所緣的)名稱。因此,列迪長老認為,只有在識知(所緣的)個別特徵時,人們知道:「我看到這或那特徵。」
(二)當六所緣的任何一個直接呈現於意門,而不是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發生時,「獨立意門心路過程」即會生起。可能有人會質問所緣如何能夠不依靠五根,而直接呈現於意門。列迪長老舉出幾個來源:從以前直接體驗的,或從以前直接體驗的再加以推測;從以前聽來的,或從聽來的再加以推測;由於相信、觀念、推理或省思之後所接受的見解;通過業力、神通力、身體不調、天神的影響、觀照、覺悟等等。他解釋:如果有人只是清晰地體驗某種目標一次,即使是過了一百年之後,緣於該目標,在條件具足時也有可能令到有分心波動。已受到過往體驗滋養的心是非常易於再受到它們的影響。當它遇到五所緣的任何一個時,該所緣都可能觸發一連串心流,而識知上千個過去所體驗的目標。
○不斷受到這些因緣刺激的心流,時時刻刻都在尋求機會自有分心中出起,以清楚地識知目標。因此,有分心裡的作意心所不斷地令到有分心波動,以及不斷地把心轉向由於因緣已具足而呈現的目標。列迪長老解釋,即使有分心已有自己的目標,它還是傾向於緣取其他目標。由於有分心不斷地「蠢蠢欲動」,當某個目標基於其他因緣而足夠明顯時,它即會把心流從有分心中拉出來,而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
○獨立的意門心路過程可分為六種:根據以前直接體驗的、根據以前直接體驗的再加以推測、根據聽來的、根據聽來的再加以推測、根據所識知的、根據所識知的再加以推測的心路過程。在此,「所識知的」包括了相信、觀念、觀照與覺悟;「從所識知的再加以推測」包括通過歸納或推理而得來的結論。
▼當清晰所緣呈現等等:
在欲界裡有兩種意門心路過程,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目標的強度。
○對於取「清晰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當所緣呈現於意門時,有分波動(兩次)之後即停止。然後意門轉向心轉向該所緣,繼而有七個速行及兩個彼所緣生起,而後心路過程再度沉入有分。這是指在欲地的有情;於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的有情,即使是對特別清晰的所緣,彼所緣也不會生起。
○對於不清晰所緣:對於取不清晰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不論在什麼情況之下,彼所緣都不會生起。
列迪長老認為,對於取不清晰所緣的心路過程,於速行之後沉入有分應是最長的過程。然而,他認為,當所緣是不清晰時,也有在意門轉向心發生兩三次之後即結束的過程;而且只有有分波動的過程也可能發生。因為對於純意門心路過程,有無數次目標呈現於意門時只令到有分波動兩三下,過後該波動即停止,而沒有真正的心路過程心生起。所以,根據列迪長老,對於意門,所緣的呈現方式亦有四種。結束於彼所緣的可稱為「極清晰的呈現方式」;結束於速行的可稱為「清晰的呈現方式」;結束於意門轉向心的可稱為「不清晰的呈現方式」;而只有有分波動的則可稱為「極不清晰的呈現方式」。呈現的清晰程度是依據目標有多明顯或心的力量幾強。因為即使當心很弱時,很明顯的目標也能夠清晰地呈現;再者,即使目標很微細深奧,強勁的心還是能夠清楚地識知它。

◆十三:總結
於該心路過程有三種心,心生起則十次。於此詳細解釋則有四十一心。
於此,這是有限速行篇。
【助讀說明】
▼三種心等等:
該三種心路過程心是意門轉向心、速行及彼所緣。心生起十次是意門轉向一次、速行七次、彼所緣兩次。在此的四十一心包括除了雙五識、五門轉向心與兩個領受心之外的一切欲界心。發生於此的三種推度心的作用是彼所緣;確定的作用則是意門轉向。

Posted on: 2011/8/15 9:40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6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說明:以下是證入禪那和證入道果的標準心路過程

心路過程之摘要2

安止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十四:安止心路過程
於安止速行時分,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同樣地,彼所緣也不會生起。於此(安止心路過程),八欲界智相應速行的任何一個生滅四或三次,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更改)種姓。一旦它們滅盡,依情況是第五或第四剎那,二十六種廣大或出世間心的其中一個,會即刻如心所願而進入安止心路過程。隨後,在安止的末端即會再沉入有分。

【助讀說明】
▼安止:
巴利文appana(安止)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昇的「尋心所」;它把相應名法深深地投入於目標裡,致使它們安止於其中。雖然在超越初禪之後即不再有尋,但由於入禪之心已一境專注於其目標,因此「安止」一詞亦包括一切屬於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的禪那定。
▼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
於安止並沒有這種區分,因為只有在很清晰地覺知目標時,才有可能證得禪那定(安止)。
▼於此,八欲界智相應速行的任何一個生滅四或三次:
當禪修者即將證得禪那、道或果時,首先會生起意門轉向心。
然後在同一個安止心路過程裡,於安止速行之前,會有一系列的欲界速行依次生起,把心從欲界導向安止。
於凡夫或有學聖者,這些速行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之一;
於阿羅漢,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之一。
▼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種姓:
○於鈍根者,這些基礎速行生起四次,每次都執行不同的基礎作用。
第一個剎那名為「遍作」或「預作」,因為它準備心流證入安止定。
下一個剎那名為「近行」,因為它已接近安止。
第三個剎那名為「隨順」,因為它順從在它之前的心,以及在它之後的安止。
第四個剎那名為(更改)「種姓」:
於禪那定,它因超越欲界以登上廣大心種姓而得其名;
於初道定,它名為種姓是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
對於進入更高層次道果的轉變點,則隱喻式地稱它為(更改)「種姓」,但有時亦另稱它為「淨化」。
○於根器利者,則少了「遍作」剎那,如是於安止之前只有三個欲界速行生起。
▼一旦它們滅盡等等:
○在種姓心之後,於利根者的第四速行,或鈍根者的第五速行,即刻生起了第一個屬於安止層次的速行心。此心可以是色界五善五唯作心之一,也可以是無色界四善四唯作心之一,或是四道四果心之一。如是一共有二十六種。
○當知在安止心路過程裡,是可以有不同的速行心,甚至屬於不同界(在道果心路過程裡則更能緣取不同的目標),而所有在(同一個)欲界心路過程裡的速行心都是同一種心。
▼如心所願:
這是指所生起的安止心是受到禪修者的心願所決定。
若他希望證獲初禪,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禪那地修習止禪,對於更高層次的禪那亦是如此。
若禪修者所願的是達到道果,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道果地修習觀禪。
▼在安止的末端:
在安止結束之後就會即刻沉入有分,不會有彼所緣生起。
圖表:安止速行心路過程
鈍根者禪那:有分流→波-斷-意-遍-近-隨-種-禪那→有分流
利根者禪那:有分流→波-斷-意-近-隨-種-禪那→有分流
鈍根者道果:有分流→波-斷-意-遍-近-隨-種-道-果→有分流
利根者道果:有分流→波-斷-意-近-隨-種-道-果→有分流
註:
波 = 有分波動
近 = 近行
斷 = 有分斷
隨 = 隨順
意 = 意門轉向
種 = 種姓
遍 = 遍作

◆十五:安止當中的關係
其中,在悅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悅俱;
在捨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捨俱。
亦於其中,在善速行之後,以善速行或首三果心之一生起安止。
在唯作速行之後,以唯作速行或阿羅漢果心生起安止。

【助讀說明】
這段內文的目的是確定安止心路過程當中的基礎心與安止心之間的關係。下文諸偈將會對這段內文所述及的原則提供詳細的解釋。

◆十六:總結
在悅俱善心之後,三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捨俱(善心)之後,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悅俱唯作心之後,八種能生起。在捨俱(唯作心)之後,六種能生起。
對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善心之後。對於離欲者(即:阿羅漢),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唯作心之後。
於此,這是意門心路過程之法。

【助讀說明】
▼在悅俱善心之後等等:
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首四禪(樂俱)廣大善心、屬於首四禪層次的四道與首三果心。(4+16+12=32)
▼在捨俱(善心)之後等等:
亦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色界第五禪善心、四無色禪善心、屬於第五禪的四道與首三果心。(1+4+4+3=12)
▼在悅俱唯作心之後等等:
只於阿羅漢,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八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首四禪廣大唯作心與屬於首四禪層次的阿羅漢果心。(4+4=8)
▼在捨俱(唯作心)之後等等:
於阿羅漢,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六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屬於第五禪的五種廣大唯作心及阿羅漢果心。(5+1=6)
▼對於凡夫與有學聖者等等:
對於凡夫及已證得首三道果的有學聖者,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四十四種安止心(32+12=44)之一可以生起。對於阿羅漢,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十四種安止心(8+6=14)之一可以生起。

以上屬南傳內觀者所修所證

Posted on: 2011/8/16 8:1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7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心路過程之摘要3

彼所緣之定法

◆彼所緣之分析
於此,在一切情況之下,當所緣是不可喜時,(所生起的)五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皆是不善果報心。當所緣是可喜時,它們則是善果報心。若所緣是極可喜,推度與彼所緣則是悅俱。
另者,關於這點,在悅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也是悅俱。在捨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也是捨俱。

【助讀說明】
▼當所緣是不可喜時等等:
所緣可以分為三組:不可喜、中等可喜與極可喜。
○根據《阿毗達摩論》,所緣本質的差異是在於所緣本身的自性,不會由於體驗者的性格或偏愛而變更。當人們把可喜所緣視為不可喜,或把不可喜所緣視為可喜時,那是因為他的「顛倒想」才會如此。
○無論如何,該所緣皆依本身自性而屬於可喜或不可喜,完全與體驗者的偏愛無關。可以根據「中等有情」去區別所緣的自性是可喜還是不可喜:「可根據中等(的人,如)會計師、政府公務員、議員、地主及商人對所緣感到可喜或不可喜來區別它。」
○人們會體驗到不可喜、可喜或極可喜所緣是由自己的過去業所決定。
如是所遇到的目標提供過去業成熟的因緣,而生起為果報心。該果報心自動地會與該所緣的自性相符,完全沒有刻意造作,即有如鏡中的臉影與真正的面容相符一致。
○由於不善業成熟,人們遇到不可喜所緣,以及生起識知該所緣的不善果報心。在此,根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肯定是不善果報心。除了苦俱身識之外,它們都是捨俱。
○反之,由於善業成熟,人們遇到中等可喜或極可喜所緣,以及識知該所緣的善果報心。在此,根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四種果報心肯定是善果報心。除了樂俱身識、體驗極可喜所緣的悅俱推度與悅俱彼所緣之外,它們都是捨俱。
○當目標是不可喜所緣時,執行彼所緣作用的肯定是不善果報推度心。
○對於中等可喜所緣,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是捨俱善果報推度心或四種捨俱大果報心之一。
○對於極可喜所緣,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是悅俱善果報推度心或四種悅俱大果報心之一。
◎應注意果報心是由所緣的自性決定,但速行心則不是如此,而能依照體驗者的性格及內心傾向變易。
○即使當目標是極可喜所緣,速行也可能是捨俱善心或捨俱不善心;
例如:
在見到佛陀時,多疑者心中可能會生起疑相應(不善)心;
而在見到美女時,禪修的比丘心中可能會生起捨俱智相應善心。
甚至可能對極可喜所緣生起憂俱瞋恚相應心。
○再者,對不可喜所緣,也有可能生起一般上是遇到可喜所緣才生起的速行。
所以,受虐待狂能夠在遭受身體苦楚時生起悅俱貪根心;
而禪修的比丘能以悅俱智相應善心觀想腐爛的死屍。
▼另者,關於這點等等:
這段指出並不是只有果報心與所緣相符,而是阿羅漢的欲界唯作速行心也是如此。
○當阿羅漢體驗極可喜所緣時,其速行心是四種悅俱唯作心之一,而彼所緣則是五種悅俱果報心之一(該五心是四個悅俱大果報心及一個悅俱推度心)。
○當他體驗不可喜或中等可喜所緣時,生起的速行是捨俱,而其彼所緣則是六種捨俱果報心之一(該六心是四個捨俱大果報心及兩個捨俱推度心)。
○列迪長老指出,上述對所緣和阿羅漢唯作速行之間關係的解釋,只是針對速行是自然(而不是造作)的情況之下生起時而言。在適當的作意之下,面對極可喜所緣時,阿羅漢也能夠激起捨俱唯作心,以及面對不可喜所緣時,激起悅俱唯作心。
對於該見解,列迪長老引用以下《中部‧根修習經》的經文加以證明其正確性:

「於此,阿難,當比丘以眼看顏色,其時生起了可喜的、生起了不可喜的、生起了可喜亦不可喜的。若他願意,他能安住於體驗可厭的為不可厭……若他願意,他能遠離可厭與不可厭兩者,而安住於捨、念與明覺。」

◆額外有分
但在憂俱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或有分都是捨俱的。所以,對於結生心是悅俱的人,若在憂俱速行之末沒有彼所緣生起,那麼,諸師解釋,其時即會生起捨俱推度心,而識知任何它所熟悉的小所緣。之後就即刻沉入有分。

◆彼所緣的法則
同樣地,他們認為彼所緣(只)在欲界速行之末生起、(亦只)於欲界有情、且只有在欲界法成為(所取的)所緣的時候。

◆總結
他們說,必定是欲界速行、欲界有情、欲界所緣時,彼所緣才能緣取清晰或極大所緣為目標而生起。
於此,這是彼所緣的法則。

Posted on: 2011/8/18 12:3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8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心、意、識的差異(北傳資料)
《成唯識論》說:

「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

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

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

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麁動間斷,了別轉故。」

Posted on: 2011/8/22 15:5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9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北傳的「阿賴耶識」和南傳的「有分識」

▼《成唯識論》說:

「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

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

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說:

○有分(bhavanga):巴利文bhavanga的意思是「生命」(有)的「成份」或「因素」,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

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

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沒有心路過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剎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

當某個目標撞擊根門時,有分心即會被中止,而活躍的心路過程也就生起,以識知該目標。一旦心路過程結束,有分心就會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個心路過程發生為止。

如此,在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生滅,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絕不會連續保持靜止於兩個心識剎那。

○轉向:當目標撞擊任何一個根門或意門時,即會有一個名為「有分波動」的心識剎那發生,有分心於此「波動」了一個心識剎那。繼之而來的心識剎那名為「有分斷」,有分心之流於此被截斷。

緊接而生起的心即轉向五門或意門的目標。這轉向於目標的作用名為「轉向」。

Posted on: 2011/8/23 7:52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0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這些祖師大德們也真奇怪!不想說就不要說!
要說嘛,就明白地、大聲地說,為何要「密意」地說呢?
一點都沒有已「成佛」的架式!

Posted on: 2011/8/23 19:05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1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八出世間心

◆四出世間善心
1.須陀洹道心。
2.斯陀含道心。
3.阿那含道心。
4.阿羅漢道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善心。
◆四出世間果報心
5.須陀洹果心。
6.斯陀含果心。
7.阿那含果心。
8.阿羅漢果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果報心。
如是總結所有出世間善與果報心。
◆出世間心之總結
依四道分別,善心有四種,果報亦如是,故知八無上。

【助讀說明】

▼出世間心:
出世間心是「超越」(uttara)由五取蘊組成的世間(loka)之心。
此心導向脫離生死輪迴,及證入涅槃:苦的止息。
一共有八種出世間心。這些心屬於證悟的四個層次:一、須陀洹(入流);二、斯陀含(一還);三、阿那含(不還);四、阿羅漢。每一層次皆有兩種心:道心與果心。
一切出世間心所緣取的目標都是無為究竟界,即:涅槃。但依各自不同的作用,而分別為道心與果心。
道心的作用是斷除(或永遠地減弱)諸煩惱;果心的作用則是體驗因相符的道心所帶來的某種程度解脫。
道心是善心;果心則是果報心。
每一道心皆只生起一次,且只維持一心識剎那;它不能重複地出現於已證悟該道者的心流裡。相符的果心起初只隨道心之後出現兩三次,即只維持兩三個心識剎那。但過後果心能夠重複地生起,而且能在屬於出世間定的「果定」當中持續地出現許多次。
諸道與果是通過修習觀禪(毗婆舍那)而證得。這種禪法涉及提昇慧根。通過持續地觀照名法與色法的生滅,禪修者得以知見它們的無常、苦、無我真實相。當這些觀智完全成熟時,它們即會導致道心與果心生起。

▼須陀洹道心:
進入趣向解脫的不退轉之道是為入流,而體驗此道之心則名為入流道心或須陀洹道心。
「流」(sota,音譯:須陀)即是八聖道分: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恆河之水不斷地從喜瑪拉雅山流向海洋,出世間八聖道分亦從正見之生起不斷地流向證悟涅槃。
雖然八聖道分也能在具備德行的凡夫的世間善心中生起,但它們的結果卻還未肯定,因為凡夫的性格還有可能會改變,而捨棄正法。但對於已達到入流的聖弟子,這些道分的終點已肯定,必定會有如河水之流般趣向涅槃。
須陀洹道心的作用是斷除首三結:一、身見或我見;二、對三寶的懷疑;三、執著地相信實行儀式能夠趣向解脫(戒禁取)。它也斷除了一切強得足以導致投生至低於人道之處(即:四惡道)的貪瞋痴。此心也永遠地根除了其他五心,即:四個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以及與疑相應的痴根心。
已證得入流者肯定會在最多七世的時間內證得最終的解脫,而且肯定不會投生至任何惡道。

▼斯陀含道心:
此心是與八聖道相應而屬於一還界之心。
此心沒有斷除任何「結」,但滅除了較粗的欲欲(對欲樂的欲求)與瞋恚。
已達到此境者最多只會再回到人間一次即證得最終的解脫。

▼阿那含(不還)道心:
已證得第三道者將不會再次投生到欲界。
若這類人在今世不能證得阿羅漢果,他即會在來世投生到色界天,以及在其地證得最終的解脫。
阿那含道心斷除了欲欲與瞋恚二結,也永遠地根除了兩個瞋根心。

▼阿羅漢道心:
阿羅漢是已完全解脫者;他已「破除」煩惱「敵」。阿羅漢道心是令到直接證得阿羅漢果、完全解脫的心。
此心徹底斷除了五個微細「結」,即:對色界生命之欲求、對無色界生命之欲求、我慢、掉舉、無明。
它也斷除了剩餘的不善心:四個邪見不相應貪根心,以及一個掉舉相應痴根心。

▼果心:
每一個道心都會令到與之相符的果心,自動地緊接著道心之後在同一心路過程裡生起。過後,當聖弟子進入果定時,果心即會連續地生起許多次。
如前所述,果心是屬於果報心。
當阿羅漢入果定時,於該定中生起的是果報心,是出世間道之果。

Posted on: 2011/8/23 19:4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2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參照:

nino1 寫道:
◎八出世間心

◆四出世間善心
1.須陀洹道心。
2.斯陀含道心。
3.阿那含道心。
4.阿羅漢道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善心。
◆四出世間果報心
5.須陀洹果心。
6.斯陀含果心。
7.阿那含果心。
8.阿羅漢果心。


上述說法在「阿含」名相上是名:四雙八輩!
所謂: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

Posted on: 2011/8/24 7:5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請問大家:

何謂初果向。
何謂初果。
實務上"初果向"如何修,其步驟為何?

thnak you!

Posted on: 2011/8/24 9:41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4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初果向:就是學習「四聖諦、三十七助道品」,努力朝向「初果」而邁進。
初果:「身見、戒取見、疑(稱為三結)」已斷、已知,謂之。

Posted on: 2011/8/24 15:56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5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如何證初果?先覺察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時分辨不善心所和善心所。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摘要

十二不善心

◆八貪根心
「當中屬於欲界心的是什麼?
1.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2.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3.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4.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5.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這八類心名為貪俱。」

【助讀說明】

▼不善心:
分析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首先依最顯著的「根」(mula, hetu)把它們分類;在此的三不善根是貪(lobha)、瞋(dosa)、痴(moha)。
根據《阿毗達摩論》,貪與瞋是不共存的:它們不能共存於同一心。
由此,以貪作為主根的心名為「貪根心」;這類心共有八個。
以瞋作為主根的心名為「瞋根心」;這類心共有兩個。
作為第三不善根的痴根存在每一個不善心裡。由此貪根心與瞋根心裡也都有痴,作為潛在之根。儘管如此,在有些心裡,也有痴是不與貪瞋俱行的;這類心共有兩個,稱為「痴根心」。

▼貪根心:
分析三類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以分析貪根心為始,因為在提及不善根時,都是先提及貪。巴利文lobha(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慾望或貪婪,至極其微細的喜愛或執著。
依據三個成對的原則,貪根心可分為八種。
第一是視與其相應的「受」是悅受或捨受;
第二是視其心是否與邪見相應;
第三是視其心是有行或無行。
從這三個因素所變化出來的心一共有八種。

▼悅俱:
巴利文somanassa源自su(愉悅)與manas(意);因此直譯其義則是「愉悅的意境」。悅是一種感受,專指心的樂受。一切心都與某種受相應,而此受則可能是身或心的感受;是樂,或苦,或捨受。
悅受是心的感受,不是身的感受;是樂受而不是苦或捨受。此受與這種心「俱行」是因為它與心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有如二河之水會合之後,融為一體而不能分別。
《阿毗達摩論》解說四種貪根心為悅俱,另外四種貪根心則是「捨俱」。
在巴利聖典裡,upekkha一詞常用以代表殊勝的捨心或平等心,即不會受到不平等或偏愛動搖的心。然而,在此這一詞純粹用以代表「捨受」,即心不傾向於愉悅或不樂的感受。捨受與感受目標兩端的樂受和苦受相反,它以中庸的方式感受目標。由此捨受也稱為「不苦不樂受」。

▼邪見相應:
依受(悅俱或捨俱)把貪根心分為兩類之後,那些心又可依據是否與邪見相應而再分類。
巴利文ditthi意為「見」;除非加上前綴詞「正」(samma),它即是指邪見。
與貪根心俱行的邪見是(不正確的)深信、信仰、意見或觀念。這邪見可以提供此心理論上的肯定,因而加強它的執著;或者這邪見也可以成為執著的對象。邪見一共與四種心相應:兩個悅俱,另兩個捨俱。
另外四種貪根心則是邪見不相應;這種心的貪在執行其作用時,並沒有受到邪見的肯定。

▼「無行」或「沒受到慫恿」:
第三個分別貪根心的原則是有沒有受到慫恿。具有多層面含義的「行」(sankhara)這一詞在此是專指慫恿、煽動、激起或採取某種「方便或方法」。
這慫恿可以是來自他人或自己;可以是身、語或純屬意識的慫恿。
當他人通過身體行動激使我們生起某心,或進而依該心行動時,該煽動即是屬於「身」。
當他人採用命令或勸說的方法時,它即是屬於「語」。
當我們通過思慮或意志壓制內心的抗拒,而刻意激起某種心時,它即是屬於「意」。
沒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自動生起的心稱為「無行」。
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後才生起的心稱為「有行」。
對於貪根心,有四種心是無行或自動;另四種心是有行或有受到慫恿。

◆二瞋根心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
這兩種名為瞋恚相應心。」

【助讀說明】

▼瞋根心:
《阿毗達摩論》裡所分析的第二種不善心是瞋根心;此根是三不善根的第二根。此心共有兩種,之間的差異只在於無行(不受慫恿)或有行(受慫恿)。
跟能與悅或捨兩種感受之一生起的貪根心相反,瞋根心只能與一種感受同生,即:憂受。
再者,跟貪根心不一樣的是,瞋根心並不會與邪見相應地生起。
雖然邪見能夠鼓動發怒,但根據《阿毗達摩論》,邪見並不能與瞋恚同時在同一心裡生起;而只能在不同的時候,於不同的心裡生起。

▼憂俱:
與瞋根心俱行的受是憂受。巴利文domanassa源自du(惡)與manas(意),指「心的苦受」。此受只與瞋根心俱行,而這類心也必定與此受俱行。
由此「憂」或「心的苦受」永遠是不善的;於這方面,它跟在業上屬於無記的「身的苦受」不同,也跟在業上可以是善、不善或無記的悅受與捨受相異。

▼瞋恚相應:
貪根心的名稱已表明該心是與貪相應;然而在命名瞋根心時,卻用與瞋同義的「瞋恚」或「厭惡」(patigha)。厭惡包括了各程度的反感,從最強烈的暴怒,至極微細的煩躁。patigha(厭惡)的意義是「反擊」,顯示它是心反抗、排斥或毀滅的態度。
雖然憂與瞋恚時常都相應俱行,但應明了它們之間相異的素質。
憂是體驗不好的感受;
瞋恚是心厭惡或煩躁的態度。
對於五蘊,憂是屬於受蘊;而瞋恚則屬於行蘊。

◆二痴根心
「捨俱疑相應一心。
捨俱掉舉相應一心。
這兩種心名為純粹涉及痴。
如是總結所有十二不善心。」

【助讀說明】

▼痴根心:
這最後一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貪瞋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會導致貪或瞋也隨之生起。然而,儘管貪根和瞋根心裡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這最後兩種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們被列為痴根心。
痴最為顯著的心有兩種:其一與疑相應,另一者則與掉舉相應。

▼捨俱:
即使是面對可喜所緣(目標),若生起的是痴根心,該目標的體驗則不再是可喜,由此悅受也就不會生起。同樣地,當不可喜所緣不被體驗為可厭時,憂受也不會生起。再者,當心受到疑或掉舉困擾時,它無法對目標下個正面或負面的判斷,由此它不能與悅受或憂受相應。基於這些原因,與這兩種心俱行的受是捨受。

▼疑相應:
對於巴利文vicikiccha,諸論師提出兩個詞源學的說明:
一、由於思緒紛雜困亂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決問題。
這兩項解釋皆顯示「疑」是指由於顯著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懷疑或猶豫不決。與此疑相應的心是第一種痴根心。

▼掉舉相應:
掉舉是不平靜、心散亂或煩躁;而受此掉舉困擾的心是第二種痴根心。
根據《阿毗達摩論》,掉舉心所存在所有十二種不善心裡,但在其他十一種心當中,其力相對地微弱,而其作用也就屬於次要。然而,在這最後一種的不善心裡,掉舉成為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只有此心稱為「掉舉相應」。
應注意這兩種痴根心是沒有「無行」或「有行」的分別。對於這點,諸論師給與不同的解釋。

不善心之總結
「貪根心有八,瞋二及痴二;如是不善心,共有十二種。」

【助讀說明】

對於八種貪根心,可通過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1.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高興與自動地,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2.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在受到朋友慫恿之後,高興地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3-4.各與第一和第二項相似,差異只在於該男孩並沒持有任何邪見。

5-8.這四項各與第一至第四項類似,差異只在於該男孩偷盜時的心是平捨的。

對於兩種瞋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9.某位男人在暴怒之下,毫不思慮地殺了另一人。

10.某位懷恨的男人在思慮之後殺了另一人。
對於兩種痴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11.由於愚痴,某人懷疑佛陀的證悟,或懷疑佛法對於導向涅槃是否有效。

12.由於散亂的心,某人無法專注於任何目標。

Posted on: 2011/8/24 16:57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6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參照:
如何證初果?先覺察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時分辨不善心所和善心所。

「阿含經」中的定義:
初果:「身見、戒取見、疑(稱為三結)」已斷、已知,謂之。

初果:屬「思想、觀念、見解(簡稱見地)」層次的問題,與修行尚扯不上邊!
必須深觀「五蘊」是「緣起法」,緣起者性空,性空者「我」不可得,如是斷「三結」,是名證入「預流支」!
預流支:預入聖者之流,是凡、聖分野之際!

Posted on: 2011/8/24 18:28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7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摘要

◎根據《阿毗達摩論》,外在世界是內心世界的反映。
這並不是指《阿毗達摩論》把外在世界說成只是由心想像所有。
外在世界是的確存在與真實的。
然而,諸心時常識知外在世界,而且各種不同的心能決定外在世界如何呈現。
心與世界互相依靠,且極其錯綜複雜地交織,直至宇宙的構成與心的層次相符。
由於它們是相符的,了解它們其中之一有助於了解另一者。
有情死後投生至某一界是因為他在前世造下了能導致投生至該界的業,或心的業力。
每一界與特定的結生心相符,而該種果報心則繼續在一世當中生起為有分心,直至死亡為止。
如是當欲界業成熟時,它即會引生欲界結生心,而產生了欲界生命;
當色界業成熟時,它即會引生色界結生心,而產生了色界生命;
當無色界業成熟時,它即會引生無色界結生心,而產生了無色界生命。如佛陀所說:

「業是田地,心是種子及渴愛是水份;而有情受到無明矇蔽、受到渴愛所縛的心將會導致投生到另一個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中部》A.3:76/i,223)

由過去業所定,心之種子掉到相等的生存地、生根及依其潛在業力生長。

Posted on: 2011/8/25 6:43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8
四階會員
四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參照:
◎根據《阿毗達摩論》,外在世界是內心世界的反映。
這並不是指《阿毗達摩論》把外在世界說成只是由心想像所有。
外在世界是的確存在與真實的。

1. 外在世界是的確存在與真實的:除「世尊」外,四聖六凡無置喙之地!
2. 據說:在人看來是「水」的東西,天人看是「琉璃」,惡鬼見之是「膿血」!(註:人看為「糞」者,狗、小虫、微生物則視為「美食」)
3. 請解釋一下「金剛經」之名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嗎?

Posted on: 2011/8/25 8:4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Re: 南傳的心法
#19
二階會員
二階會員


See User information
▼不同眾生,生起多少種心?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摘要


依人分析

◆無因者與二因者
於此,對於結生心是二因或無因的人,唯作速行與安止速行不會生起。同樣地,在善趣裡,智相應果報心不會生起。但在惡趣裡,智不相應的大果報心也不會生起。
【助讀說明】
1若有情的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是由兩種捨俱推度心之一執行,該有情的結生心即是無因。
2若有情的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是由兩種智不相應大果報心之一執行,其結生心即是二因,即少了無痴因或慧根。
3對於這類有情,專只屬於阿羅漢所有的唯作速行是不可能生起於他們心中,而且也不可能證得禪那安止或道安止。
4以智不相應的結生心投生到人間或欲界天善趣者,在其心中不會生起三因大果報心,因為他們的結生心低劣之故;對於這些有情,其彼所緣只能是無因或二因果報心。
5在惡趣裡,結生心肯定是無因的;在其地連大果報心也不會生起為彼所緣,而只有無因心能生起為彼所緣。

◆三因者
在結生心三因者當中,善與不善速行不會生起於阿羅漢。同樣地,唯作速行不會生起於有學聖者及凡夫。邪見相應及疑相應速行不會生起於有學聖者。瞋恚相應速行不會生起於阿那含。唯有聖者才能依各自的能力去體驗出世間速行。
【助讀說明】
1以智相應的結生心投生者是結生三因者。這些有情可以是凡夫、有學聖者或阿羅漢(當然是在投生過後才修成阿羅漢,不是依結生心之力而成為阿羅漢)。
2在須陀洹道(入流道)時,邪見及疑煩惱已被斷除,因此邪見相應及疑相應速行不會生起於有學聖者。
3阿那含(不還者)已斷除了瞋煩惱,因此不會再體驗到瞋根心。

◆總結
如是說,根據情況,無學者體驗四十四種心,有學聖者五十六,其餘則五十四。於此,這是人之分析。
【助讀說明】
1結生心三因的凡夫最多能夠體驗五十四種心,即:十二不善心、十七善心(即不包括四道心)、廿三欲界果報心及兩個轉向心。
2然而,對於投生到惡趣的有情,其結生心是無因的,而只能體驗三十七種心,即:十二不善心、八大善心、十五無因果報心及兩個轉向心。
3對於以無因或二因結生心投生到善趣者,他們也能夠體驗到四種智不相應大果報心,所以一共能體驗到四十一種心。
4結生心三因者所能體驗的五十四種心則再包括了九種禪那善心;當然對於還未證得某禪那者則應減去該禪那心。
5在須陀洹道時,邪見及疑煩惱已被斷除,因此四種邪見相應心及一種疑相應心已被消除。若包括禪那心,須陀洹與斯陀含能夠體驗以下五十種心:七不善心、十七善心、廿三欲界果報心、兩個轉向心及一個果心;後者於須陀洹是須陀洹果心,於斯陀含則是斯陀含果心。
6阿那含又已斷除了瞋恚,所以不會再體驗到兩種瞋根心,而其所體驗的果心是阿那含果心;最多能夠體驗四十八種心。
7內文提到有學聖者能夠體驗五十六種心,這是把首三果心及四道心都包括在內的算法。
8在此稱為「無學者」的阿羅漢已完全斷除了一切煩惱,因此不會再體驗任何不善心。
他們所能體驗的四十四種心是:十八無因心、八大唯作心、五色界唯作心、四無色界唯作心及一個阿羅漢果心。這些數目是對於欲界有情而言。
9對於色界與無色界有情,該些數目則必須減去不能生起於該界之心。

Posted on: 2011/8/26 8:44
Twitter Facebook Google Plus Linkedin Del.icio.us Digg Reddit Mr. Wong Top







You can view topic.
You cannot start a new topic.
You cannot reply to posts.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You cannot add new polls.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You cannot attach files to posts.
You cannot post without approval.
You cannot use topic type.
You cannot use HTML syntax.
You cannot use signature.
You cannot create pdf.
You cannot get print page.

[Advanc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