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Eric)




Re: 七佛通戒偈與內觀
#61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樓上的解釋,我有兩點看法:

1. 四平八穩,沒有重點,跟《弟子規》沒兩樣。
不過我在看到The Dhammapada, Translated by Thomas Byrom譯本之前,我也是這麼理解的。

例如: 改成
「諸惡者莫作,諸善者奉行,自調伏其心,是諸”基督教”。」
「諸惡者莫作,諸善者奉行,自調伏其心,是諸”一貫道”。」
也行。
因為很少有宗教是違反人間善法或法律的。

2. 在這裏「自調伏其心」的解釋,看似很容易懂,其實是什麼也沒說,更別說如何做?如何修行了?與內觀的理解力道差太多了。

Posted on: 2009/4/13 17:50
Top


七佛通戒偈與內觀
#6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註1]

1. 南傳法句經183,
1.A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註2]
1.B.
YET THE TEACHING IS SIMPLE.
DO WHAT IS RIGHT.
BE PURE.
AT THE END OF THE WAY IS FREEDOM.
TILL THEN, PATIENCE. [註3]

*** 我的理解:
佛陀的教導很簡單,
只有一件事:內觀,
再加上一點點安忍。 [註5]

1.C 由以上兩項比較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可理解為:
佛教是: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諸惡莫作。

1.C.1 善: 觀照,靜心,止觀;
參考『諸善奉行者,彼修行人普修眾善,唯自瓔珞具足眾德,見惡則避,恒修其善。所謂善者,止觀妙藥,燒滅亂想,是故說曰諸善奉行。』《出曜經卷二十五‧惡行品》

1.C.2諸惡莫作:安忍,雜念不生,遮制惡法。
『戒者,即是遮制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四‧迦葉菩薩品》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註4]

2. 結論: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內觀(Vipassana)。
這四句話都是同一個含義----內觀,自淨其意(BE PURE)是竅門。
諸惡莫作 = 眾善奉行 = 自淨其意 = 是諸佛教 = 內觀



*** 參考文章:
註1. 七佛通戒偈,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67045.html?fromTaglist

註2. 法句經研讀第 183 偈頌,了參法師譯於佛曆2496年(民國四十二1953 AD)-取自《南傳法句經》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 ... ammapada/DhP_Study183.htm

註3. The Dhammapada, Translated by Thomas Byrom
, http://www.thebigview.com/buddhism/dhammapada.html

註4.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
『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入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註5. The Dhammapada: The Way of the Buddha, Vol 6
Chapter #1, Chapter title: The security of insecurity; Osho, 1979年.

『 YET THE TEACHING IS SIMPLE.
DO WHAT IS RIGHT.
BE PURE.
AT THE END OF THE WAY IS FREEDOM.
TILL THEN, PATIENCE.

… …
YET THE TEACHING IS SIMPLE.

DO WHAT IS RIGHT.

And in Buddha's way, the right is that which is done consciously. That is his definition of right. DO WHAT IS RIGHT.

BE PURE.

And by purity he always means innocence: a state of not-knowing, a state of functioning like a child. He perfectly agrees with Christ, that: Unless you are like a small child you will not enter into my kingdom of God.
Be a child again. Your knowledgeability is a great obstruction in the way -- remove it. Be innocent.

AT THE END OF THE WAY IS FREEDOM.

And if you can fulfill these simple things -- awareness, rightness, innocence -- which are just three faces of the same phenomenon of being conscious, of being meditative, then: AT THE END OF THE WAY IS FREEDOM. Then you will attain to absolute freedom. His word is nirvana. Nirvana means absolute freedom: not freedom for the ego, but freedom FROM the ego; not freedom for you, but freedom from yourself. Freedom to Buddha is equivalent to God. He never uses the word 'God', because God has become a bondage to many people. He uses the word 'freedom' -- moksha or nirvana.
Nirvana means cessation of the ego; literally it means blowing out a candle. Just as you blow out a candle and it disappears and cannot be found anywhere -- it disappears into the whole -- so disappears the ego of the awakened one. And in that disappearance of the ego you become unlimited. The dewdrop falling into the ocean becomes the ocean itself; then there is no limit to you. That is freedom.

TILL THEN, PATIENCE.

But it may not happen today. You may not be immediately ready to take the jump. Till then, patience is needed. Buddha says: YET THE TEACHING IS VERY SIMPLE. He has reduced it to a few words: DO WHAT IS RIGHT. That is, do everything consciously. BE PURE... innocent, childlike... and be patient. Don't be in a hurry. At the end, freedom is inevitable; it is a by-product of total awareness. 』

Posted on: 2009/4/3 23:05
Top


Re: 正見非見
#6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八正道之「正見」,「見」是「見法」,不是「見解」之理解。

1. 佛 光 大 辭 典 (第 三 版) 線 上 名 相 簡 易 查 詢
http://www.hsilai.org/etext/search-1.htm
1.1 正見, 
梵語 samyag-drsti,巴利語 sammā-ditthi。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無漏慧,稱為正見。係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為「邪見」之對稱。
1.2 正思惟,
 梵語 samyak-sajkalpa,巴利語 sammā-savkappa。又作正思惟道支、正志。八正道之一。即思考真實之道理,亦即遠離貪欲、瞋恚、害念等邪思惟,而對無貪、無瞋、不害等生起思惟。
1.3八正道,
:(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覺。
*** 若如上文解釋,我無法理解「正見」與「正思惟」之不同。

2. 正見是指觀身體
2.1 『(18)佛告比丘:「我說斯譬,今當說義:所謂城者,以譬人身麤色,如《篋毒蛇譬經》說。善治城壁者,謂之正見。』《雜阿含經》
參考: 《緊獸樹》
本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雜阿含經,印三九三; 光二六九; 大一一七五; S245)

2.2 “正見”是內觀( Vipassana);
參考: (前一篇,樓上)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php?topic_id=128&forum=2
2.3 小結
八正道之「正見」,是指「觀身體」,特別是指「觀呼吸」。
以「觀身體」為基礎,才能夠理解「正思惟」,及其餘的八正道內容。

3. 見,是「見法」
3.1 見,如何見?為何見?
『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緊獸樹》

3.2 見的現代描述
這一段文章, 完整且簡潔的描述內觀(Vipassana)修法.
摘錄自本站: 泰國禪修老師參訪記(1)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ticles/article.php?id=165

安嘉利老師非常強調一開始就要技巧正確,認為如果這技巧沒有拿捏得正確,反而會偏離了隆波田的教導。她在《WFB評論》有二篇重要的文章,一是〈逆念頭之流而上〉,一是〈何處是涅槃?〉,另外一篇是翻譯隆波田的教導:〈寂止和內觀〉。在〈逆念頭之流而上〉中,安嘉利老師說:
(a)請瞭解:覺性意指「覺得或知道」,不要多過這個,不要增加其他。你不要覺察到「你正在走、在入息、在出息」。這是錯誤的練習。只要覺知它。這就夠了。這是一切。覺知身和心的動。當念頭生起,知道它;當身體移動,覺知它。
(b)請瞭解:當任何東西生起,覺知它,知道它。讓它通過。你不用知道「它是貪心或是生氣」。這是不需要的。你只需覺知它,並讓它走。例如,當風吹過,就覺知這感覺。你不用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是風」是過多的了。只要覺知「從沒有風(到有風)的改變」。這就夠了。你不用給名字,否則你將混淆。

3.3 見法的理論依據與修行次第
參考:本站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ticles/article.php?id=175

《雜阿含306經》此經先說明見法理論根據及見法逐漸深入的修行次第。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
『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乃至滅盡、涅槃。』《雜阿含306經》

*** 本經是以「緣」來理解,整個細緻的修行次第,好像自動在剝洋蔥一樣,層層深入。而自己要做的只是有覺知的「觀」、「感覺」。

3.3 見法 ---- 觀的方法
『若有於此諸法,心隨入住,解脫不退轉 ---- 於彼所起,繫著,無有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則為見法。』《雜阿含經》(印四○八, 光二八四, 大三○六)
例如: 觀呼吸
『若有於此諸[觀呼吸]法,心隨[呼吸]入住,解脫不退轉 ---- 於彼[呼吸]所起,繫著,(無有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則為見法。』
A. 住:繫著,念著。
B. 於彼所起:
是指要放輕鬆,保持覺知,有別於入空定。
所以選擇呼吸為練習的標的物,因呼吸不是固定的目標,是會動的,是有生命的,是要我們用柔軟的心、覺知來修行。
以行法來講,這是唯一的方法,如安嘉利老師所說:「一開始就要技巧正確」、「只要覺知它。這就夠了。這是一切。」,其餘的只是修行境界的不同而已。
C. 無有我:
心隨入住,修行一開始是以「我的心」隨入住,當專心一致時,會有一個跳躍,會以「覺知的心」取代「我的心」,這種沒有「我」的境界,稱為「無有我」----這個境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好像騎腳踏車,當抓到要領時,會了就會了一樣。

4. 結論:
八正道之「正見」是:正確的見法 ---- 正確的觀身體方法;而非只是正確的見解而已。
例如,觀呼吸(Vipassana)。

Posted on: 2009/3/28 22:53
Top


三毒
#64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三毒:

1. 漢譯阿含經辭典, 莊春江 編, 1.4 版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ad/
1A. 婬怒癡:
即「貪瞋癡」的另譯。(同義詞「婬.怒.癡」)
1B. 無明:
另譯作「癡」,即「無知、貪瞋癡、我執」。

2. 佛光大辭典線上簡易查詢
http://sql.fgs.org.tw/webfbd/
2A. 三毒:
 指貪欲、瞋恚、愚癡(又稱貪瞋癡、淫怒癡、欲瞋無明)三種煩惱。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煩惱本通稱為毒,然此三種煩惱通攝三界,係毒害眾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故特稱三毒。此三毒又為身、口、意等三惡行之根源,故亦稱三不善根,為根本煩惱之首。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分三毒為正三毒(貪欲、瞋恚、愚癡)與邪三毒(邪貪欲、邪瞋恚、邪見愚癡),以邪三毒者難度,正三毒者易度,故諸佛淨土有正三毒,而無邪三毒。摩訶止觀卷六上以思惑上之貪、瞋、癡為正三毒,見惑上之貪、瞋、癡為邪三毒。又依大藏法數卷十五,二乘及菩薩皆有三毒。二乘之人欣求涅槃為貪欲,厭離生死為瞋恚,迷於中道為愚癡。菩薩欲廣求佛法為貪欲,呵惡二乘為瞋恚,未了佛性為愚癡。〔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下、大乘義章卷五本、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參閱「三不善根」530) p570

2B. 無明:  
梵語 avidy,巴利語 avijj。為煩惱之別稱。不如實知見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作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癡(梵 moha)。

2C. 貪:
梵語 lobha,rga 巴利語同;或梵語 abhidhy,巴利語 abhijjh。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欲求五欲、名聲、財物等而無厭足之精神作用。即於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愛著心,引生五取蘊而產生諸苦。又作貪欲、貪愛、貪著。略稱欲、愛。

3. 教育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3A. 痴:
3A1. 呆傻的。如:「痴呆」、「愚痴」、「痴人說夢」。
3A2. 專情的。如:「痴心」、「痴情」。
3A3. 指嗜好迷戀某種事物的人。如:「酒痴」、「情痴」、「書痴」。

3B. 貪:
3B1. 愛財,不擇手段的求取財物。如:「貪贓枉法」﹑「貪貨棄命」﹑「貪汙」。
3B2. 對各種事物不知滿足的追求。如:「貪玩」﹑「貪於飲食」。
3B3. 片面的追求。如:「貪圖」﹑「貪便宜」。
3B4. 占取不正當利益的。如:「貪官汙吏」。

4. 宣化上人:一個佛教徒之本分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 ... ks/volume2/volume2_42.htm

要甚麼時候才能把貪心斷滅呢?必須要破無明,才能斷除貪心。菩薩修行所以勇猛精進的緣故,就是為了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達到等覺果位時,才把塵沙無明斷盡,證得佛果。貪心在三毒中是最毒、最難斷盡的。我們初發心修行,最障礙我們用功的,就是男貪女、女貪男的淫欲心,這是最根本的問題。《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沙欲想它成飯一樣,是不可能的事。


5. 結論:
5A. 一般是說: 戒、定、慧分別對治貪、瞋、癡.
這是想當然爾,可以推理,但在修行上不夠精確.
5B. 貪: 淫欲心, 不是指中文的”貪心”.
5C. 瞋: 瞋心
5D. 癡: 無明, 恍神, 忘失自己; 不是指中文的”笨”或”不懂”.
5E. 內觀(Vipassana)可對治三毒.
內觀可以對治無明.
在”明”的狀態下, 可以覺察到瞋心生起, 而不受干擾,
我們在”明”的狀態下, 可以覺察到(很微細的)淫心生起, 而不受干擾,

Posted on: 2008/11/16 19:57
Top


Re: vipassana
#65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這一段文章, 完整且簡潔的描述內觀(Vipassana)修法.
摘錄自本站: 泰國禪修老師參訪記(1)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ticles/article.php?id=165

安嘉利老師非常強調一開始就要技巧正確,認為如果這技巧沒有拿捏得正確,反而會偏離了隆波田的教導。她在《WFB評論》有二篇重要的文章,一是〈逆念頭之流而上〉,一是〈何處是涅槃?〉,另外一篇是翻譯隆波田的教導:〈寂止和內觀〉。在〈逆念頭之流而上〉中,安嘉利老師說:
(a)請瞭解:覺性意指「覺得或知道」,不要多過這個,不要增加其他。你不要覺察到「你正在走、在入息、在出息」。這是錯誤的練習。只要覺知它。這就夠了。這是一切。覺知身和心的動。當念頭生起,知道它;當身體移動,覺知它。
(b)請瞭解:當任何東西生起,覺知它,知道它。讓它通過。你不用知道「它是貪心或是生氣」。這是不需要的。你只需覺知它,並讓它走。例如,當風吹過,就覺知這感覺。你不用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是風」是過多的了。只要覺知「從沒有風(到有風)的改變」。這就夠了。你不用給名字,否則你將混淆。

安嘉利老師又說:
(1)你必須自己發展覺性,一直到知道它、看到它、瞭解它,並且在你的身和心中發現它。
(2)必須是正確的技巧和正確的瞭解。
(3)不要靜止不動,你必須時時動。
(4)用這技巧密集地練習而不要有任何的要求和期待。「結果」自然會來。

Posted on: 2008/10/21 15:27
Top


Re: 緣起
#66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謝謝 yc 的回答.

Posted on: 2008/10/11 8:33
Top


Re: 緣起
#67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請問yc:

1. 正觀無常,
如何做, 步驟為何?

2. 要破除的是諸結使。
如何做, 步驟為何?

3. 想蘊不必突破,只須正觀無常即可。
請問《雜阿含200經》這段如何解釋?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說已,還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4. Thank you!

Posted on: 2008/10/10 22:26
Top


Re: 緣起
#68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就我所知,苦集與苦滅,是指因緣的有與無。這不是修行的竅門,而是在說明生滅的真諦。
在對苦、苦集、苦滅有正知見之後才能走入正確的滅苦之道,而滅苦之道的竅門則是八正道。
經由八正道的修行,才可以導引我們到解脫之處。』


如上所說, 要如何突破想蘊?


……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Posted on: 2008/10/9 12:25
Top


緣起
#69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緣起

1. 以”《雜阿含經˙緣品》經文(二四二)”與”雜阿含200經”理解”緣起”.

2.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緣起
緣起, 佛光大辭典線上簡易查詢
如阿含經典多處所闡明之十二支緣起,謂「無明」為「行」之緣,「行」為「識」之緣,乃至「生」為「老死」之緣,「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續之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斷除無明,以證涅槃。

3. http://140.111.34.46/newDict/dict/index.html
教育部國語辭典:
緣起: 事物的由來。

4.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8 ... =zh-TW&ct=clnk&cd=1&gl=tw

印順的緣起論--從康德知識論出發:
。從緣起的相對性來說,依於緣起法的相依相待,生是由於滅、待於滅、不離於滅的,就是緣起的生與滅;就緣起的內在矛盾性來說,依於緣起法的相凌相奪,即生的滅,即滅的生,即否定「生」「滅」的實性,就是緣起的不生與不滅。換言之,緣起的相對生滅就否定生的自性否定滅的自性,緣起的生滅即不生不滅。

5. 第2, 3, 4項, 與我目前對緣起的理解不同.

6.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sn=6&bdsn=237&fullscreen=
《雜阿含經˙緣品》經文(二四二)【S55-5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理解: 緣起是指過程,例如:從結到苦的整個過程。

7. 雜阿含經 http://www.mahabodhi.org/agama/Class_Note_15.htm
二六二
『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理解: “此生故彼生”是指包含頭和尾的整個過程, 是以第三者(觀, Vipassana)的立場, 來看這個過程;而不是跟著自己的念頭跑----從此生跑到彼生。
所以”此生故彼生”沒有矛盾。
緣起, 也不是一個由果到因的推論。

8.http://www.oba.org.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947
雜阿含200經, (台灣原始佛教協會)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爾時、羅睺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爾時、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理解: 緣起法的目的, 是要追到苦的源頭, “涅槃映像”。
成道是從這個點, 再突破。

9. 整理:
緣起是指苦的積累(成長, 薰習)過程,是一個動態(Thread, 引線)的過程。
目的是經由這個方法, 可以導引我們到緣起處。(這是修行上的一個竅門)

10. 緣起, 修行的層次:
A1. 觀, Vipassana, 『不放逸住』。
A2. 觀:粗的念頭. (不一定要獨一靜處)
A3. 觀: 前一個念頭, 到這個念頭的整個過程,從微細念到粗念頭的過程。(不一定要獨一靜處)
A4. 觀: 念頭的源頭,『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A5. 超越”觀”, 成道。

Posted on: 2008/10/5 22:03
Top


Re: 無常
#70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yc的說法更精確。

2.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098.htm
《阿含經故事選》098.闡陀的證入
A. 《中阿含第五七即為比丘說經》說:「若比丘得無常想,必得無我想;若比丘得無我想,便於現法斷一切我慢,得息滅、盡、無為、涅盤。」《增支部第九集第一、二經》說:「若得無常想,則安立無我想;若得無我想,則斷我慢,於現法得涅盤。」

B. 二、「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這就是三法印的實質內容。不過,在《阿含經》中還沒有出現「三法印」的名稱,這個名稱的出現,要遲一些,到部派時代的論典中才有。
  三、從觀無常,契入解脫關鍵的無我,最後,連最細微的我──我慢都斷除了,就證入涅槃,這是《阿含經》中常看得到的教說,如:《雜阿含第二七○經》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中阿含第五七即為比丘說經》說:「若比丘得無常想,必得無我想;若比丘得無我想,便於現法斷一切我慢,得息滅、盡、無為、涅槃。」《增支部第九集第一、二經》說:「若得無常想,則安立無我想;若得無我想,則斷我慢,於現法得涅槃。」鹿野苑的長老們,都以此來教導闡陀長老,應當是當時佛弟子主流的修學方法。

3.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021.htm
《阿含經故事選》021.彌醯的獨修挫折

故事末後「修無常斷我慢」那段,《雜阿含第二七○經》作:「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增支部第九集第一經》作:「若得無常想,則安立無我想;若得無我想,則斷我慢,於現法得涅槃。」可以比對來讀。這是南、北傳《阿含》聖典共傳的精義,可見從「無常想→無我想→離我慢→得涅槃」,是當時修學次第的普遍觀點。可以說,當時修學的主流下手處,是觀無常。

4. 三法印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三法印
(佛光大辭典線上簡易查詢)
可作為佛教特徵之三種法門。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項根本佛法。此三項義理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故稱三法印。小乘經典若有此「無常、無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說,即是佛說,否則即是魔說。

5. 成道, 由”無我”理解比較容易。
修道, 則須從”無常” ”無常觀”入門。

6. 整理《雜阿含200經,羅睺羅的求法》修行層次
A1. 一般人:
世事無常,人生勸化,老生常談。
A2. 修習內觀(觀想, Vipassana)
A3. 將內觀融入生活中。
A4. 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觀五受陰,並同時教學(融入生活的展現)。

A5. 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觀六入處,並同時教學(融入生活的展現)。

A6. 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觀緣起法,並同時教學(融入生活的展現)。

A7. 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羅睺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A8. 常, 常觀,導向涅槃
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A9. 開示無常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A10. 證得無常:獨一靜處,專精思惟,超越”常觀”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Posted on: 2008/9/29 0:19
Top


無常
#71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讀《阿含與止觀:羅睺羅的求法》後, 對無常之理解

1.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國語辭典:

無常

◎時常變動。如:「喜怒無常」、「晴雨無常」。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西遊記˙第十回:「想那夢中之龍,香鶊啼哀告求生,豈知無常,難免此患。」

◎俗以為死的代稱。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二折:「若是太保不肯,我就在此尋個無常也。」

◎佛教用語。指剎那生起,生已即滅,生生滅滅轉變不已。大智度論˙卷三:「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有智者不應著我,我所。」

◎能勾人魂魄,使人死亡的鬼差。喻世明言˙卷三十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閻君得旨,便差無常小鬼,將重湘勾到地府。」



2.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無常
無常, 佛光大辭典

 梵語 anitya,或 anityat,巴利語 anicca。音譯阿~怛也。為「常住」之對稱。即謂一切有為法生滅遷流而不常住。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依生、住、異、滅四相,於剎那間生滅,而為本無今有、今有後無,故總稱無常。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舉出二種無常,即:(一)念念無常,指一切有為法之剎那生滅。(二)相續無常,指相續之法壞滅,如人壽命盡時則死滅。另據辯中邊論卷中所舉,就遍、依、圓三性而有無性無常、生滅無常、垢淨無常之別。即:(一)遍計所執性,其體全無,稱無性無常、無物無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緣生之諸法有生滅起盡,稱生滅無常、起盡無常。(三)圓成實性,其位乃由垢轉變成淨,故稱垢盡無常、有垢無垢無常。上述之說,不僅以緣生有為之諸法為無常,且認為圓成實性之法亦含有轉變無常之義。又據顯揚聖教論卷十四成無常品,舉出無性無常、失壞無常、轉異無常、別離無常、得無常、當有無常等六種;另舉出剎那門、相續門、病門、老門、死門、心門、器門、受用門等八種無常。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則明示十二種無常之相,即:非有相、壞滅相、變異相、別離相、現前相、法爾相、剎那相、相續相、病等相、種種心行轉相、資產興衰相、器世成壞相。另入楞伽經卷七無常品中載有外道之八種無常。 此外,觀世相之無常,稱無常觀、非常觀;說明無常旨趣之偈頌,稱無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稱無常院、無常堂、延壽堂。〔雜阿含經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法句經卷上、維摩經卷上、大智度論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十八、成唯識論卷八〕(參閱「常無常」4530) p5109

3. http://www.oba.org.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947
雜阿含200經, (台灣原始佛教協會)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爾時、羅睺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爾時、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4. http://tw.myblog.yahoo.com/wego-argo/ ... mid=174&prev=175&next=173
南傳佛教的介紹 ---- 鄭振煌 主講

引文: 『觀,指的是「毗婆舍那觀禪(Vipassana)」,又稱內觀智慧禪,或稱四念處,它是有止有觀、止觀平衡的。』

《雜阿含200經》中之”念”, 是內觀(Vipassana)的意思.

5.
A. 由《雜阿含200經》得知”一切無常” 是指 ”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B. 羅睺羅尊者己經觀查到諸法的源頭, 一般的解釋是這個源頭是”無常”的。

C. 由『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得知
『一切無常” 是指 ”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是Vipassana的極限.
所以”無常”也是指Vipassana是錯誤的(在這個階段). 成阿羅漢是要超越Vipassana的.

6.
A. 一般人是以意識在生活, 然而意識是斷斷續續的.

B. Vipassana是告訴我們, 除了意識之外, 還有個覺知存在.
例如: 四念處:
我知道, 我在走路。
我知道, 我在思考數學問題。

C. 若把Vipassana做到純熟, 精細.則整天Vipassana都存在.
要成阿羅漢, 就要把這個”常”超越。
這就是無常,
在這裏不是說: 世事無常的”無常”。

7. 無常是指修法, 不是想法。無常是對Vipassana的超越。(當然前題是要做到Vipassana和生活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Posted on: 2008/9/24 23:34
Top


Re: 藏密度亡經
#72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A.引文:
【※如何知、如何見?可參考《雜阿含經》(大466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03)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04)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
(05)謂此三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彼觸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觸滅,彼彼受亦滅、止、清涼、沒。
(06)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07)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B. 引文
【(2)如何知,是如何透過聽聞和思考以生起智慧。
如何見,是如何透過修行以生起智慧。】
是在上段經文中的那裏, 我看不出來.

C1. 佛光大辭典線上簡易查詢
http://sql.fgs.org.tw/webfbd/

識身: (一)具有精神作用之身體,即身與心。本事經卷五(大一七‧六八六上):「由此定故,於有識身,及外一切所緣相中,(中略)善伏善斷。」〔雜阿含經卷三十五〕 (二)指認識作用之種類。身,集、種類之意。雜阿含經卷十二(大二‧八五上):「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中略)意識身。」 p6699

C2. 我的理解: 識身, 是”識”的意思. 【云何為識?謂六識身。】

D1. 漢譯阿含經辭典: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ad/index.htm
如是知如是見:
即「如是知、見」,解讀為「知道這樣,了解到這樣」,「見」指「看見、了解」的意思,「知見」為同義複詞。

D2. 此解, 並未說明知見的主詞是誰, 如何知見, 知見的對象是誰.

E1.佛光大辭典線上簡易查詢
http://sql.fgs.org.tw/webfbd/
知見:
指依自己之思慮分別而立之見解。與智慧有別,智慧乃般若之無分別智,為離思慮分別之心識。惟作佛知見、知見波羅蜜時,則知見與智慧同義。 p3461

E2. 我的理解:
這裏的知見, 不是【指依自己之思慮分別而立之見解。】
而是【為離思慮分別之心識。】
並以【離思慮分別。】但有心識的作用,來說明比較清楚.

F. 我的理解, 此段大意:
以”無有我、我所見”, 的感受”三受”;
如上, 用此相同方式的,知及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
這樣的知見, 才是知見.
知見就是以”無有我, 我所見”的方式在進行.
在此的知見, 就是八正道之首的”正見”.

G. 知見 ---> 與”無有我”相關 ---> 與”空”相關 ---> 與”般若”相關.

Posted on: 2008/7/3 22:55
Top


Re: 藏密度亡經
#73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請問nonil:
此句何解?

1. "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
2. "如是见, 我此識身."
2.1 "識身"何解?
2.2 "见"何解?
2.3 "见"的主詞與"識身"的關系為何?

Posted on: 2008/7/1 2:52
Top


Re: 藏密度亡經
#74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我的理解:

A. 雜阿含789經(內五七七):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求覺、巧便、黠慧、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A1. 這段回答, 可分兩部理解,
第一部分: 苦、苦思惟,於法選擇、分別。是名正見。
第二部分: 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是名正見。
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類推即可。

A2. 苦、苦思惟,於法選擇、分別。是名正見。
苦思惟 : 關於苦的思惟。
於法選擇、分別 : 依照(佛)方法分別。
是名正見;依法所做的分別, 這個分別,就稱做正見。
分別什麼呢? 是分別"苦"與"苦思惟"。 這由文章結構可以看出,注意標點符號是用頓號。苦與苦思惟是對等的。

A3. 分別"苦"與"苦思惟" :
苦思惟, 其實就是思惟。
由此可以推知, 這裏的"分別 ", 不是"思惟"。因"思惟"無法"分別""思惟"。

A4. 這裏的"分別 ", 是修來的, 或是與生俱來的, 但不是想像來, 思惟來的, 推理出來的.

A5. 同理, 這裏的"正見"即分別, 觀察等等, 其實就是"內觀", (Vipassana).
但不是想像, 思惟, 推理, 認知.


B. 雜阿含263經(內三九):

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B1. 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
第一個知見是八正道的"正見",內觀.
第二個知見是一般人所說的知見, 例如, 學識, 認知, 思惟, 推理.
這句話是說: 我以"內觀"得諸漏盡, 不是我沒有思惟. 內觀與思惟是同時運作的.

B2. 思惟與內觀, 相同的是, 都有知, 覺知能力.
但思惟不完全等於內觀, 可參考本網站的其它文章, 如, 十六勝行.

B3. 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是說: 這就是色! 這就是色集!這就是色滅!
例如:
第一次到日月潭, 會說,啊!這就是日月潭,(百聞不如一見, 跟我想的不一樣!)
這就是正見, 與禪宗的述事手法, 完全一樣, 正見不涉及思惟, 推理.

Posted on: 2008/6/25 15:31
Top


Re: 藏密度亡經
#75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請問 ninol:
A. (2)雜阿含785經(內五七八):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 “謂聖弟子, 苦、苦思惟,於法選擇、分別,是名正見。”
請問您的見解為何?
或者您有其它的, 斷句方法?


B. 雜阿含263經(內三九):

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 “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B1. 請問” 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是何義?
第一個”知見”, 和第二個”知見”, 的意義相同嗎? 其意義為何?

B2. 請問”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是何義? 情境為何?

Posted on: 2008/6/24 6:47
Top


Re: 藏密度亡經
#76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我對正見的看法.
請參考, 本站, 佛法討論,
標題:正見非見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 ... .php?topic_id=128&forum=2

Posted on: 2008/6/21 19:08
Top


Re: 藏密度亡經
#77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解脫 <== 在於不要無明.
不要無明 <== 在於不要跟著念頭跑.
不要跟著念頭跑 <== 在於有正確指引.

2. 當肉体毀壞, 意念跟著正確指引, 而不雜亂. 解脫是可能的.

3. 就操作的技術而言, 藏密度亡經 是可行的.

4. 引文 “該經認為生者依此經修持能令未修行佛法的亡者得解脫,此說符合佛法八正道的正見嗎?”
A. 修行, 不一定是要佛法, 也能解脫.
B. 八正道的”正見”, 並不是”正確的知見”的意思.因”正確的知見”還是知見.
C. 若有知見, 就無法跟隨藏密度亡經中的指引.
即不是藏密度亡經所要救度的眾生.

Posted on: 2008/6/19 15:01
Top


Re: 轉貼:大乘佛教的依據
#78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中觀的學說,我覺得有點像物理學的相對論,雖
然是真理,卻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反而製造更多的
是非. 唯識論不過是試圖解決因中觀學說的提出
而產生的問題.”

我的看法:
1. 唯識論 是 中觀學說 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2. 都是指向佛性的.
3. 兩者都足以”一門深入”, 到達彼岸.

Posted on: 2008/5/5 0:05
Top


Re: 所缘境消失了怎么办?
#79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我的建議:
1. 把注意力放輕, 能感覺到的最小注意力即可.但注意力要相續不斷.
2. 若身体上有不舒服, 應先請教老師, 再繼續.
3. 若沒有老師指導, 可先誠心忏悔, 可增加智慧.
例如, 靜坐的障道因緣, 目前的惡緣, 過去世的惡緣, 對自己的疑慮, 害怕 等等忏悔.

Posted on: 2008/5/4 7:41

Edited by RESP on 2008年05月25日 11:09:04
Top


Re: 轉貼:大乘佛教的依據
#80
三階會員
三階會員


1. 引文”並非說是唯識學說的不對, 而是這些學說對於解脫沒有幫助, 增益生癡.”
2. 有些人, 不適合唯識學說, 我同意.
3. 唯識學說, 對於解脫沒有幫助, 我不同意.
"對於解脫沒有幫助", why?
可否提出您的看法.

Posted on: 2008/4/18 23:09
Top



TopTop
« 1 2 3 (4) 5 6 7 »